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大學聯考移民” 不影響本地考生利益

其他3.01W

“如果您的孩子本來能上清華北大,卻只上了某大;如果您的孩子本來能上一本,卻只上了高職,您還會無動於衷、覺得與您無關嗎?”近日,隨着2017年陝西省大學聯考報名工作的啓動,在該省的大學聯考生家長圈中,這樣一則微信被頻頻轉發。

“大學聯考移民” 不影響本地考生利益

這條微信出爐的背景,是根據相關規定,從2017年開始,陝西省將允許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和非陝籍在陝就業人員隨遷子女在陝大學聯考(以下簡稱“異地大學聯考”)。根據摸底,2017年隨遷子女在陝報名參加大學聯考的人數約2800人左右,佔全省大學聯考人數的0.8%。

在大學聯考競爭面前,雖然只有0.8%,但是幾乎牽動了所有陝西大學聯考考生及家長的心。

有考生家長認爲,這是招生管理部門“徹底放寬了審覈條件,從政策上給‘大學聯考移民’開了綠燈!”他們擔心,“‘大學聯考移民’都是有備而來,他們可能在教育較發達的地區上學,卻掛靠陝西學籍在陝參加大學聯考,享受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大學聯考優惠政策,對陝西30多萬大學聯考學子產生極大威脅!”更有家長擔心,“政策一旦出現‘漏洞’,今年涌入的可能只有兩三千人,幾年後誰能說得準不會超過兩三萬呢?”

帶着這樣的猜測,一些考生家長聯合找到陝西省教育部門,要求清理這樣的“大學聯考移民”。對此,陝西省教育廳和招辦在與部分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後,於12月11日正式公開作出迴應: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和非陝籍在陝就業人員隨遷子女並非“大學聯考移民”,允許其在陝大學聯考不會影響陝西考生的利益。

陝西省教育部門在迴應中稱,“解決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地入學和參加升學考試,是在全國範圍內推行的'政策。陝西省自2012年以來出臺多個文件,並在2017年大學聯考報名資格審查中,再次予以明確。”

陝西近年來的大學聯考錄取率一直保持穩定上升,每年錄取27萬餘人。值得一提的是,“異地大學聯考”政策爲國務院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是爲適應人口省際流動的現實情況作出的。也就是說,“既有外省籍的考生在陝參加大學聯考,也有陝西籍的考生到外省參加大學聯考。”

爲解決“異地大學聯考”推行後的公平問題,教育部明確規定:對隨遷子女淨流入數量較大的省份,可適當增加高校招生計劃,保障當地大學聯考錄取比例不受影響。而在陝西省,“通過優質服務,爭取高校在陝增加計劃1500人以上完全可能。”

尤其是今年,首次實施隨遷子女在陝大學聯考政策,招辦會加大力度,爭取更多優質高校在陝投放預留和調劑計劃,確保大學聯考錄取率持續提高。

對於有家長提出的“異地大學聯考”准入門檻太低的問題,陝西省教育部門稱:全國已出臺實施“異地大學聯考”方案的省份有30個。其中,比陝西要求的條件更高的省份有7個,與陝西同樣要求隨遷子女父母居住、社保均滿3年條件的省份有5個,比陝西設置的報考門檻更低的省份有17個。“因此,對隨遷子女政策實施會影響陝西考生利益的擔心是不必要的。”

陝西省招辦進一步解釋:“大學聯考移民”是指不符合陝西省大學聯考報名條件的外省籍考生,通過僞造虛假證明材料取得陝西省大學聯考資格,由於接受基礎教育差異,擠佔陝西省考生高校錄取特別是優質高校錄取名額。

對這樣的“大學聯考移民”,陝西省仍將嚴厲打擊。對經舉報查實的“大學聯考移民”,在報名階段查實的,取消報名資格;在大學聯考階段查實的,取消大學聯考成績;在錄取階段或錄取後查實的,商請高校取消錄取資格。

“要始終堅持高標準選用思政課教師,嚴把政治關、業務關。”在11日在京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袁貴仁表示,要全面落實《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不斷提高思政課教育教學質量,嚴把思政課教師“入口”。此外,他還透露,今後將探索建立符合思政課教師職業特點的職務職稱評聘標準。

爲進一步將辦好高校思政課的要求落細落小落實,袁貴仁強調,各地各高校一要明確責任,高校黨委書記作爲思政課建設的第一責任人,要真正落實其在學校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點建設地位。二要建設立體化教材體系,使用鮮活材料、生動語言編寫和解讀教材,爲師生提供好教、好看的思政課教學系列用書。三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堅持高標準選用思政課教師,探索建立符合思政課教師職業特點的職務職稱評聘標準。四要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更加重視實踐教學,形成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新模式;探索網絡教學,選擇一批優秀教師開設網絡示範課,建立和完善大學生思政課主題學習網站。五要整體推進,地方教育部門要推動全方位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工作,深入推動實施特聘教授制度,加強對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聯合攻關;高校要加強綜合協調,堅持整體思維,統籌研究思政課各門課程教學設計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實施5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事業在世界上的位置明顯提升,已跨入中等偏上行列。這是記者10日從教育部獲悉的。

“目前,我國教育和人力資源發展成功實現了從中等偏下向中等偏上的跨越。”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教育普及水平在世界中等收入國家中處於領先位置,教育發展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逐步縮小,相對於新興經濟體國家和發展中人口大國,教育發展的比較優勢越發明顯,顯著提升了我國教育發展的國際地位,也爲進一步提升國家綜合實力與核心競爭力形成重要基礎。

教育部提供的《各級教育毛入學率國際比較表》顯示,我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2014年達到70.5%,比2009年提高近20個百分點,提前6年實現綱要提出的“到2020年達到70%”的目標,高於中高收入國家69.2%的平均水平;義務教育在2011年全面實現“兩基”,在全球9個發展中人口大國中率先實現全民教育目標,2014年國小淨入學率達到99.8%,國中毛入學率達到103.5%,普及率均超過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6.5%,超出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近11個百分點;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7.5%,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