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書戴嵩畫牛》評課稿

其他1.98W

作爲一名老師,編寫評課稿是必不可少的,所謂評課,是指對課堂教學成敗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評估,並且能夠從教育理論的高度對課堂上的教育行爲作出正確的解釋。評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書戴嵩畫牛》評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書戴嵩畫牛》評課稿

《書戴嵩畫牛》評課稿1

《書戴嵩畫牛》是統編教材國小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22課《文言文二則》中的第二篇課文,作者是北宋文學家蘇軾。文章用簡潔的語言、平實的手法,圍繞唐朝畫家戴嵩畫的《鬥牛圖》,刻畫了杜處士和牧童兩個特點鮮明的人物,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揭示了“耕當問奴,織當問婢”的道理。

羅老師本堂課教學目標設定準確,教學環節簡約,教學方法得當,課堂氛圍和諧。

一、梯度設計,層層推進

20xx版課程標準中也提出:第三學段要“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語調、韻律、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本單元寬泛的人文主題爲“藝術之旅”,語文要素爲:藉助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藝術之美;寫自己的拿手好戲,把感受、看法寫出來。課後習題“用自己的話講講《書戴嵩畫牛》的故事。”六年級的學生已初步瞭解了一些閱讀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羅嬌老師的課堂教學設計是有梯度的,由易到難,層層推進,緊緊圍繞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單元目標要求、教材內容、課後習題及學情,設置教學目標和教學環節。

二、以生爲本,以學定教

羅嬌老師的課堂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羅老師在設計教學環節和教學問題時注意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在“整體感知”和“疏通文意”這兩個環節通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即時反饋學習疑惑,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點撥,使學生積累文言詞語,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讓課堂教學更高效。

教師“導而不牽”,爲學生的學習導向、導學、導法、導練。教師親切自然的課堂形象營造了一個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學生敢於表達、樂於表達,教師的賞識教育貫穿於課堂始終,讓每個學生都能有一種快樂學習的情感體驗,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使教者情和學生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羅老師這種民主的教風和循循善誘的技巧,讓學生想學、愛學、會學。

羅嬌老師的課堂以指導朗讀和引導想象爲主,滲透學法的指導。課堂上以“讀”爲本,體會人物形象,自然而然地形成語言感知能力,在琅琅書聲的浸潤陶冶中,讀出古文特有的`韻味,同時爲講好故事做好鋪墊。其次,滲透文言文閱讀的基本方法,通過看註釋、聯繫上下文、結合生活經驗、調換、增補等方法理解文章的意思,感受文言文精煉、雋永的語言特點。第三,指導學生藉助語言文字展開合理的想象,讓學生在表達過程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促進對課文語言的積累、理解和表達。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和交流空間,讓學生品讀、感悟、批註、表達。通過師生評價、生生評價等,激勵、點撥、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到學習內容之中,達成目標,習得方法,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提升語文素養。

三、注重細節,紮實訓練

羅嬌老師的課堂注重細節,紮實開展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羅老師從課題開始,讓同學知道“書”是書寫的意思,利用舊知已學過的《書湖陰先生壁》,引出書寫在牆壁上的詩叫做“題壁詩”,書寫在書畫、書籍、碑帖上的文字稱爲“題跋”;在學習“曝”字時,順勢介紹古人的曝曬習俗,學生自然而然知道了杜處士“曝書畫”的緣由;對於“拊掌大笑”與“笑而然之”的“笑”進行對比,關注到課文內容,關注到二者的身份。緊扣“杜處士會怎樣愛惜這幅畫?他會怎樣誇耀這幅畫?”讓學生進行說話練習進一步體會杜處士對這幅畫的“尤所愛”,有效地進行語言表達訓練;“耕當問奴,織當問婢”進而拓展訓練,讓學生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感受到術業有專攻之理;學習完課文後,通過掉尾而斗的鬥牛圖引發學生的思考與質疑,有效地給學生搭建思維碰撞的平臺。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提到:“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東西,才能成爲自己的東西,纔是他去真正掌握的東西。”羅老師在教學中將知識設計爲一個個板塊,將靜止的教材內容與現實生活巧妙融合起來,創設真實的內心體驗的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真實地、強烈地產生自己的內在體驗和感受,點燃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慾望,實現情動於中而形與言,使原本枯躁無味的文言文教學變得趣味十足,讓學生在文言文課堂中遇見了最好的自己。

縱觀整堂課,羅嬌老師以“愛讀書、善思考、會表達”爲目標追求,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以體驗、探究、實踐爲主要方式,加強課程目標、內容等方面的整合,形成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課內外貫通的語文課程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書戴嵩畫牛》評課稿2

統編教材增加了古詩文的比重,在文言文的學習安排上也有很大所調整。以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爲例,過去,文言文是從國小五年級下冊開始編排的,而統編教材將文言文教學提前到了國小三年級。隨着年級的升高,逐漸增加難度和數量。今天聽了長泰縣第三實驗國小盧小卿老師執教的《書戴嵩畫牛》一課,爲盧老師巧妙的教學設計喝彩,爲盧老師整合課堂能力叫絕,更爲這位老師在這一節課上展現的豐富的知識而折服。下面我就談談我的幾點感悟:

1.盧老師上課一開始的導入就緊緊抓住學生的眼球,他採用回顧以往學過的蘇軾的古詩詞爲突破口,旨在引導學生進入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在教學中,盧老師先引導學生複習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即讀準、讀通、讀懂。把方法先教給學生,再引導學生步步深入進行學習,體現了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學習過程。

2.文言文的教學注重自讀自悟,盧老師在教學中也能大膽放手讓學生多讀多悟,以讀促悟。而且非常重視朗讀的指導與訓練我,對於較難讀懂的句子,盧老師還進行了聲情並茂的範讀,給了學生一個很好的示範,讓學生有樣可循,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理解文章內容。

3.教學中盧老師緊緊圍繞杜處士和牧童兩者不同的笑,引導學生體會文中兩個人物的不同形象,並通過朗讀、範讀、表演等形式,加深學生的理解,使原本枯躁無味的文言文教學變得趣味十足,學生也學得不亦樂乎。

4.作爲一名教師,要有豐富的文化積澱。這節課,盧老師時時處處展現精彩的評價語。“你真會讀課文!”“你朗讀得真不錯!”“你們真是太棒了!”這些激勵人心的評價語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學生在老師的肯定和鼓勵下,學習勁頭也越來越足。

5.教學完文言文之後,盧老師又引導學生把《書戴嵩畫牛》和白話文《畫家與牧童》進行對比閱讀,體會文言文言簡而意足,語言的精練而雋永的表達特點和白話文通俗易懂的語言特點。並以此加深學生對這篇文言文內容的理解。

總之,我想每個語文老師都應該做一名會思考的教師,都應該清楚自己要教什麼,清楚課堂上的目標是什麼,才能促進學生走進文本,進而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學習。做個有個性、有精神、有靈氣、有底蘊的老師。孩子們在我們的引領下才會越長越漂亮,越長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