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中國石拱橋》評課稿

其他1.5W

《中國石拱橋》評課稿1

聽了劉老師執教的《中國石拱橋》第一課時,可謂受益匪淺。劉老師這節課給我感受最深的一點是劉老師對學生語文素養的養成教育

《中國石拱橋》評課稿

在上課之前,學生自覺朗讀生字詞,然後是演講比賽,學生點評。課後我瞭解到劉老師在七年級的第二節課,也就是這班學生從國小升入國中的第二天就開始了對學生的綜合訓練,一開始是講故事,後來是學生自定主題進行演講。現在是定了幾個主題讓學生進行演講比賽,都是學生自覺操作,如抽籤定先後,學生之間的相互修改講稿等等。演講的學生雖然在臺上有點緊張,但是演講得非常好,而且是脫稿演講;點評的學生說得連貫通順,也很到位。可見這班學生在劉老師的培養之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文學素養。

上課時,劉老師沒有把講臺作爲自己表演的`舞臺,而是把課堂交到學生手中,緊扣文本一步步地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比如他問“中國石拱橋有什麼特點?”一學生回答“形式優美”,然後他又問“形式優美是不是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片刻之後學生就答“是石拱橋的特點”,劉老師又進一步追問“這既然是石拱橋的特點,那爲什麼又成爲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呢?”這一追問,學生就會進行深入思考,不僅知道中國石拱橋是石拱橋的傑出代表,也能理解下面所要學習的本文得說明順序——從一般到特殊。這樣步步引導,學生不僅學到了文本知識,更學到了學習語文的方法及能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這一問一答的思考、交流中,學生的語文素養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反思自己,以前也進行了課前三分鐘演講,但是進行得很隨意,後來爲了上課沒再進行下去,上課也變得越來越來隨意,其實是不夠重視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評等綜合能力的訓練,沒能持之以恆地抓學生語文素養的養成。作爲語文老師,對着一本語文課本,對着一班學生,我們要教予學生什麼?我想不僅僅是學生手頭上的課文,更重要的是以課文爲載體,教予學生如何學習語文,逐步養成學生的語文素養,這纔是學生的一生的財富。感謝劉老師!

《中國石拱橋》評課稿2

落葉芬飛,冬無不穿梭在每個角落。慶幸的是今天久違的暖寶寶擺拖烏雲終於出來了!

在陽光的側射下,聽完了葉仙虎老師的《中國石拱橋》。記得學校的有位老師說過仙虎老師就像是小孩子。在今天他的課堂中,我們感受的十分真切!整個課堂給我們的感覺就是“過家家”式的教學。先是預習檢查中的(推崇)和(作祟)說是多音字;再是課堂結束的還有兩分鐘的時候先說課後練習第三題,說不好畫,接着就轉說做課堂練習第二題,結果鈴聲一響仙虎老師就說:“鈴聲響了,那我們下課吧!”

因爲年輕,所以肆無忌憚。因爲年輕,所以無所顧忌。也許這也是一種灑脫!不管是什麼課程都有它的亮點,此堂課的亮點就是思路較清晰,結構也較完整!

也就是因爲年輕,就更需要學習,進步的空間就更大。所以,在此也提出幾點建議:

1、注意自己的`教態。教師並不是一直站在講臺上講,這樣的話就拉開了與學生間的距離。我們應該四處環走,親近他,側耳傾聽學生的回答。

2、新課標提出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所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儘量讓學生多講。

3、教學銜接過渡語需要去摸索學習。

4、這是一篇典型的說明文說明方法及作用和說明語言一定要講透,切勿蜻蜓點水。

《中國石拱橋》評課稿3

今天聽了陳老師的《中國石拱橋》,感受頗深。說明文是學生不太熟悉的一種新文體,內容一般又比較枯燥無味。不像記敘文,有生動的情節、感人的'故事、鮮明的人物形象,能深深地吸引學生。爲了讓學生能喜歡閱讀說明文,陳亮老師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上費了一番心思。讓學生枯燥在的說明文中學習了:

一、說明文的順序:

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說明文的說明方法。學生理解掌握很好。

二、讓學生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徵,讓學生學會提煉概括說明對象的特徵。

這節課,陳亮老師給學生絕對的主導權,課堂井然有序。知識掌握牢固。如果導入再凝練點,對作者茅以升加深點印象,對學生作文素材也是個積累。只是個建議,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

標籤:評課 石拱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