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道德基礎和經濟學的現代化

其他8.54K

我們可以事先武斷甚至走極端地把道德定義成:道德的行爲就是不能給你帶來眼前好處的行爲,道德基礎與經濟學的現代化。比如,有人落水,你爲救他而獻身,或與一個搶了別人東西的歹徒搏鬥受了傷,這時,我們很難說你是自利的,就是說在你的理性考慮中,你很難考慮到如果活下來,你的英雄稱號會在你的效用函數中佔多大的地位。這是我們就極端而言的,用以反駁另一種觀點:市場經濟沒有必要談道德,持這種觀點的人主要是從經濟學陣營中來的。自由主義的經濟學家往往強調要道德干什麼,有市場經濟就夠了,市場經濟會在競爭中自然產生出道德機制、道德規範來。應該說,我在許多方面與他們是一致的。在這一點上甚至也是一致的。但我想將道德的重要性突出到這樣的高度,就是說,不妨將道德定義成:凡是理性的考慮都不會做的那種事。只要是考慮效用函數極大化,就絕對不會幹的那類事中,有一類事叫道德行爲。當然還有非道德的事也可能處於非理性範圍內。我們就是在非理性範圍內考慮道德事件。這裏我們是將道德作爲一次事件來考慮。這就不必與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們糾纏於:到底道德有沒有必要,道德是否是一個交易的結果,是個充分競爭的行爲之後自然就會產生道德規範,還是先有道德規範纔有交易這樣一些雞和蛋的問題。

道德基礎和經濟學的現代化

既然道德與理性是對立的,是非理性的,那麼爲什麼還會有這樣的`道德行爲發生?道德是否是作爲社會的基礎存在的,也就是說一個市場社會(請注意不是市場經濟),需要不需要一個道德基礎,這個道德基礎包括對產權的尊重、對他人權利的尊重、自我約束等等。

如果用我對道德事件的定義,那麼基本的邏輯關係已經包含在這個概念裏了。就是一羣充分理性的自利的人(self-interested),是爲自己的利益牟利的。但他們如果僅僅在自私的意義上是充分理性的(selfish),僅僅是自私的一羣人,那麼所有的其他人都只是他們的手段,是他們達到自私目的的一個手段。別人是我的手段,同樣你也是別人的手段,你的生命、你的財產、你的幸福都是他人的手段,經濟學論文《道德基礎與經濟學的現代化》。在這樣一羣人中可不可能有市場社會,再退一步可不可以有社會。在傳統政治哲學和道德哲學的討論中,答案是很明確的:不可能。在我們熟悉的一些政治哲學著作中,像英美傳統的洛克、霍布斯或康德哲學傳統中的有關論述,在自由意志這個傳統中生長出來的道德哲學,歐陸哲學,像盧梭,都有這一觀點:即便是一羣自利的人,如果他們完全是自私的,那就是野蠻人,就沒有文明社會。

在英美傳統和歐陸傳統中都認爲社會是文明社會(civil society),是civil,而不是野蠻(barbarian)狀態。而一個文明社會或市民社會、公民社會,這些詞在英文中都是civil society。civil在洛克的產權理論中,就意味每個人都必須尊重他人的生命、自由、財產佔有權利,也就是他所講的Property。雖然在歐陸傳統中關於對財產佔有的尊重與英美傳統有很大的不同,但從學術上歐陸傳統和英美傳統都承認只要是人類社會就要有一個文明的基礎,這個文明基礎就是道德共識(moral consensus)。在霍布斯、洛克、黑格爾的論述中,道德共識的意思就是人們相互間有一個起碼的尊重。這個尊重在前資本主義社會,即在歐洲進入啓蒙時代之前的時期,並不顯得很重要,因爲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沒有人認識到它一旦缺乏將是什麼樣子,因此沒有形成啓蒙時代的道德危機。德克海姆關於社會道德共識的看法:在一個前分工社會或前資本主義社會、前現代社會中,最基本的特徵就是機械式的同一(mechanical solidarity)。因爲那時分工不發達而且社會規模很小,秩序擴展得還不寬泛,所以就一小羣人而言,他們之間的共識比較容易達成。這一小羣人大都面臨同一種風險——大自然,他們之間沒有很廣泛的地理差別,人種上單一,在血緣上也是相互聯繫的,而且他們的能力、他們的知識結構也差不多是一樣的。在這種情況下,不會產生現代社會的萌芽,它只能有mechanical solidarity ,機械式的團結、聚合(這個詞中文不太好翻),總之是一種前現代的共識:我們面臨同樣的生存問題,我們擁有幾乎同樣的生存手段,也就是我們擁有同樣的效用函數,那麼我們就是一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