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歷史典故故事15篇

歷史9.17K
歷史典故故事1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三國時■州長社人,爲著名謀土)和司馬徽(三國時■洲陽翟人,也是著名謀士)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着禮物到隆中(現今湖北襄陽縣)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看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地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敦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之句。於是後世人見有人爲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裏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敦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

歷史典故故事15篇

歷史典故故事2

篇一:乞漿見女

唐代詩人崔護到京城參加進士考試,結果沒有考中。於是,他在城中借了間房子,刻苦攻讀,準備第二年再考。

到了清明時分,人們紛紛去郊外踏青。崔護也暫時忘了考試落榜的不快,興致勃勃地往城南遊覽。

崔護一邊走,一邊欣賞沿途的美景。他遊玩了大半天,覺得口乾舌燥,看到附近花木叢中有一幢房子,就上前敲門,想討杯水喝。可是等了很久,卻沒有人開門。崔護心中不免很失望,正想離開,只見一個年輕的姑娘打開了門,瞧了崔護一眼,問:“你是誰呀!幹嗎敲我家的門?”

崔護拱手說:“我是來長安應試的舉子,名叫崔護。今天偶出踏青,口渴了,想討杯水喝。”

姑娘見崔護長得一表人材,舉止彬彬有禮,便利索地搬了張椅子,請崔護坐下休息,然後端來一杯清茶遞給崔護。

這戶人家的庭院中種着不少桃樹,桃花盛開,那姑娘倚在一棵桃樹下,羞怯地注視着崔護。在桃花的映襯下,姑娘美麗的俏臉更顯得撫媚動人。崔護見了,頓生愛慕之心,與姑娘拉起了家常,向她表達了自己的愛慕之心。姑娘沒正面回答他,但從她那含情脈脈的眼神中,崔護知道姑娘也很喜歡自己。

不知不覺,太陽快下山了,崔護見時光不早,便告別姑娘,動身回城。

這以後,崔護忙於讀書應考,沒有再去。直到第二年清明節,他又去尋訪自己心愛的姑娘。他來到姑娘家的庭院前,不料鐵鎖把門,不見人影。他非常失望,就在門上題了一首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並在最後署上崔護之名,戀戀不捨地離去。

那麼,這一天姑娘哪兒去了呢?原來,清明那天,姑娘跟她父親到親戚家去了。幾天後,姑娘回到家中,看到了崔護的題詩,才知道崔護來訪不遇。她感到再也見不到崔護了,不由失聲痛哭。一連幾天,她臥牀不起,茶飯不思,精神恍惚,最後竟昏死過去。

過了幾天,崔護又到南郊尋訪。他剛來到姑娘家的門外,就聽到門內有老人的哭聲,不由非常驚異,忙上前敲門。一個老翁出來開門,問清他就是崔護,便把自己女兒因爲思念他而死去的消息說了。

崔護悲慟欲絕,請求再見姑娘一面。老翁同意了,崔護便來到姑娘房中,哭着說:“姑娘,崔護來遲了!來遲了!”

他抱起姑娘的頭,枕在自己的臂上,眼淚落到姑娘的臉上。突然,姑娘慢慢醒了過來。原來,她只是暫時昏迷,並未真正死去。崔護和老翁都喜出望外,老翁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崔護。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

後來,“乞漿見女”這一典故,用來指豔遇或遇豔之人,又表示未遇的惆悵和感嘆;而用“人面桃花”來形容女子的美麗。

篇二:春蚓秋蛇

典出《晉書·王羲之傳》:(蕭)子云近世擅名匯表,然僅得成法,無丈夫氣,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

樑朝的蕭子云,自幼喜歡書法。他的書法雖出於近世,卻獨具一格,因而是聞名於長江一帶。但當時有人卻有不同看法,認爲蕭子云的書法“僅得成法,無丈夫氣,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意思是:只能說他會寫字,他的字沒有骨氣,每行字都象春天的蚯蚓,每個字都象秋天蜷曲的蛇。)

後人用“春蚓秋蛇”比喻書法拙劣。言其字象春天的蚯蚓和秋天的蛇的行跡一樣,彎彎曲曲的。

篇三:白衣送酒

典出南朝·宋·檀道鸞《續晉陽秋》:陶潛嘗九月九日無酒,宅邊菊叢中,摘菊盈把,坐其側久,望見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後歸。”

我國古代許多著名的大詩人都喜歡喝酒,東晉大詩人陶淵明也不例外。他曾在自傳體散文《五柳先生傳》裏說自己生性最愛好飲酒。但隱居山鄉,家境貧困,不是常常都有酒喝的。親朋故舊知道他的嗜好,有時便備辦了酒菜請他去享用。他呢,只要一去,便要一醉方休。盡興之後,便立即向主人告辭。他性格中的灑脫豪放,也可略見一斑。

有一年的九九重陽節,菊花盛開,南山清晰可辨,秋風吹拂,飛鳥翩然。這麼美好的佳節,本是喝酒的好日子,但這天陶淵明家中一滴酒也沒有。他只好無聊地坐在房屋外的菊花從中,有意無意地一把把摘取菊花,以此來消磨時光。正在百無聊賴之時,陶淵明遠遠望見一個穿白衣服的人向他走來。走近一看,此人手裏還抱了一大壇酒。原來,這個白衣人是刺史王弘家的僕役。他受主人的差遣,給陶淵明送來一罈酒。陶淵明真是喜出望外,他連忙向白衣人表示對朋友王弘的謝意,收下了這壇酒。

白衣使者剛走,陶淵明便迫不及待地打開壇蓋,陣陣酒香向他襲來,他立即開始喝了起來,一杯又一杯,直到喝得酩酊大醉,方纔心滿意足地回到屋裏。

後人用“白衣送酒”形容贈酒、飲酒。或詠重陽風物。

篇四:坦腹東牀

典出《晉書·王羲之傳》:時太尉郗鑑使門生求女婿於導,導令就東廂遍觀子弟。門生歸,謂鑑曰:“王氏諸少並佳,然聞信至,鹹自矜持。惟一人在東牀坦腹食,獨若不聞。”鑑曰:“正此佳婿邪!”訪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晉王羲之,字逸少,山陰人,他很聰明,不但文章好,字也很好,十三歲時,已有名氣。在拜謁周凱以後,他的名氣更大了,因爲當時周凱的聲譽很高,士人們只要得到他稱譽一句,身價就會很高。當時太尉郗鑑,有一個女兒,不但美慧而且很有才學,一時找不到適合足以匹配的世家子弟。後來,想起了王家,郗太尉就派一個門生先到王府去觀察,看看是否有適當的人。那位門人到了王府,向家長王敦說明來意,王敦叫他自己到東廂去觀察。王氏子弟,個個生得眉清目秀,都是一表人才,他們聽說郗家遣人前來相親,不禁都緊張起來,大家裝模作樣,態度都不很自然;只有一個青年,袒露着肚子,盤坐在東邊的牀上吃東西,意態自如,旁若無人的樣子。那位相親的門生把這情形回去告訴了郗太尉,郗太尉說:“那位毫無矯揉造作,意態自如坦腹東牀的青年,正是我心目中的佳婿。”於是就把女兒許配給那個人;那位佳婿就是王羲之。

由於郗鑑擇婿的故事,後來人們凡是稱謂女婿,就叫坦腹東牀,也有人稱“東牀快婿”,這句話含讚美的意思。

篇五:一鱗半爪

典出清·趙執信《談龍錄》:詩如神龍,見其首,不見其尾,或雲中露一爪一鱗而已。

清代有一個詩人,名叫王士禎,他作詩要求有神韻。有一次,他和他的學生談論作詩之法,講到神韻時說:“詩如神龍,見其首,不見其尾,或雲中露一爪一鱗而已。”(意思是:神韻這個東西,就如神龍相似,它在雲霧之中,東現一個頭,西現一個尾,有時則這裏現一隻腳爪,那裏現幾片鱗甲,時隱時現,不可捉摸。)

後人把“一爪一鱗”說成“一鱗半爪”,用來比喻事物零星片斷,不夠完整。

篇六:漢陰丈人

典出《莊子·天地》:子貢南遊於楚,反於晉,過漢陰,見一丈人方將爲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

子貢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爲圃者仰而視之曰:“奈何?”

曰:“鑿木爲機,後重前輕,挈水若抽,數湯,其名爲槔。”

爲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爲也。”

子貢往南方的楚國去遊歷,回晉國途中,經過漢水南岸,遇見一位老人正要去務菜園子。只見他從挖開的一個隧道下到井裏,雙手抱一隻大甕汲水出來灌園,萬分吃力而功效甚微。

子貢說:“我有一種機械,一天可灌一百畝地,用力少而見效很大,老人家您不用它嗎?”務園子的老漢擡頭望了望他說:“什麼樣的機械?”子貢說:“在木頭中鑿一個機關,後半重前半輕,用它提水就像抽引一樣,接連不斷,水流泛溢奔流,名叫桔槔。”

務園子的老漢勃然大怒,一下變了臉色,譏笑說:“我從我的老師那裏聽到說,有機械的人一定有投機取巧之事,有機巧之事的,一定有機變巧詐之心。胸中存留着機心,人的純粹潔白的天性就受到破壞;純粹潔白的天性不完備,就會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是不可能得道的。我並非不知道桔槔這種機械,我是恥於做這種事情!”

後人用“漢陰丈人”比喻頑固分子反對新事物,往往會拿出一套歪道理爲自己的守舊行爲辯護。

歷史典故故事3

聲名狼藉

秦始皇在世時,十分信任大將蒙恬、蒙毅兄弟。朝中有一個大臣,名叫趙高,此人身體強壯,並對法律很有研究。秦始皇提拔他爲中車府令,並命他當自己的小兒子胡亥的老師。

有一次,趙高因爲受賄舞弊,犯了大罪,剛好蒙毅受理這個案件,蒙毅對趙高一向有不好的看法,就按照法律判處趙高死刑。可是,秦始皇卻念趙高是個人才,並且教子有功,就赦免了他的罪,還爲他恢復了官職。

趙高因此對蒙毅及其兄蒙恬大將軍恨之入骨。後來秦始皇出宮巡遊,在途中染疾病死。此時本應由公子扶蘇即位,可趙高卻乘機串通丞相李斯,立胡亥爲秦二世,並用陰謀手段將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害死。

趙高掌握了朝廷大權後,對胡亥說:“先帝在世時本打算立你爲太子,蒙毅不贊成。於是立了扶蘇,我看定得除掉此人,否則會有後患。”胡亥聽了,就把蒙毅抓起來,逼蒙毅自殺。

蒙毅知道自己逃不過劫難,便大罵了趙高一通,說道:“從前秦穆公殺了三位良臣殉葬,秦昭襄王殺白起,楚平王殺伍奢,吳王夫差殺伍子胥,這四個國君都因殺了良臣,他們的名聲在諸侯各國間非常壞。希望皇上要引以爲戒,不要受奸臣的矇蔽。”

說完,蒙毅自殺而亡。

畫地爲牢

相傳在很久之前的社會裏,人們都很自律,道德高尚,如果有人犯了錯誤,就在地上畫個圈把他限制住以示懲罰,即使這樣,哪怕他身邊空無一人,他也決不會提前走出圈子半步.相傳上古時刑律寬緩,在地上畫圈,令罪人立圈中以示懲罰, 如後代的牢獄。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士有畫地爲牢,勢不可入,削木爲吏,議不可對,定計於鮮也。”

《武王伐紂平話》卷中:“扞姬昌呴畫地爲牢,刻木爲吏;洽政恤民,囹圄皆空。”

《封神演義》第二三回:“文王曰:‘武吉既打死王相,理當抵命。’隨即就在南門畫地爲牢,豎木爲吏,將武吉禁於此間。”後比喻將行動限定在某種範圍內,不得逾越。

撥雲見日

由於殺了無賴牛二,楊志被髮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軍。

大名府留守樑中書很欣賞楊志,有心要擡舉他,恐衆人不服,下令在教場中演武,給楊志機會。楊志高興的說:“小人武舉出身,曾做過殿司制使。這十八般武藝,自小習學。今日蒙恩相擡舉,如撥雲見日一般。楊志若得寸進,當效銜環背鞍之報。”

楊志果然武藝高強,在教場打敗了副牌軍周謹,又和正牌軍索超打得難解難分,看得衆人喝彩,樑中書就將他們兩個都提拔做了管軍提轄使。

“撥雲見日”比喻衝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疑團消除,心裏頓時明白。

(出自《水滸傳》第十一、十二回)

厲兵秣馬的故事

僖公三十二年冬天,杞子從鄭國派人來告訴秦穆公說:“鄭國讓我掌管他們北門的鑰匙,如果偷偷派軍隊來,保管成功。”大臣蹇叔對秦穆公說:“調動大軍偷襲這麼遠的國家,我們趕得精疲力乏,對方早就有了準備,不會有什麼作爲的。而且行軍路線上千里,誰會不知道呢?”穆公不聽,派大軍東行。

秦軍到了鄭國的邊境滑地,遇到鄭國人弦高趕着十二頭牛要到周朝集市去賣。弦高趕快讓人回國報信,自己將牛獻給秦軍作犒勞,說:“我們大王聽說你們要從這裏路過,派我來犒勞你們,請不要嫌棄禮物輕薄。”

鄭穆公得到弦高的消息,派人去查看,見杞子一夥正在整頓盔甲、磨兵器、餵馬,便對他們說:“你們留在我們鄭國時間也長了,我們國小物乏,聽說你們就要離開,就請便吧!”杞子就逃了。秦軍只好退了。

“厲兵秣馬”形容準備戰鬥。

出自《左傳 僖公三十三年》

望洋興嘆的成語故事

在古代,黃河之水滔滔不絕,灌溉着兩岸的土地,孕育了中華文明,因此黃河被稱爲神河。

有一年,秋雨使所有的河流暴漲,百川都匯進了黃河,黃河變得更加洶涌而寬闊,兩岸與河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分辨不清。於是黃河河神洋洋自得,認爲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他順流而下,一直來到北海。他向東望去,卻看不到北海的邊際。於是河神收起了得意洋洋的表情,望着汪洋大海對北海海神感嘆道:“原先我自高自大,以爲誰都比不上自己,今天我看到你這樣廣大,無邊無際,今天我要不來這裏,我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的無知。”

北海海神說:“我在天地間也只是大山裏的一個小石頭,四海在天地間也就是糧倉中的一粒米,我又有什麼廣大的呢?”

“望洋興嘆”比喻因爲自己力量太小而感到無可奈何。

(出自《莊子秋水》)

出人頭地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他的父親蘇洵和弟弟蘇轍都是北宋有名的文學家,被人們合稱爲“三蘇”,而且都一起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蘇軾小時候,天資聰穎,由於書讀得多,字也認得多,再加上文章寫得好,因而受到人們的稱讚。在一片讚揚聲中,蘇軾不免有些飄飄然。

有一天,便在自己書房門上手書一聯,以顯示自己的才華,聯文是:讀盡人間書,識遍天下字。對聯貼出之後,有一位老者專程來到蘇家,向蘇軾“求教”,請蘇軾認一認他帶來的書,書上全是寫着周朝時史籀創制的字。蘇軾開始滿不在乎,非常得意,可是接過書一看,書上的字一個也不認識,這對驕傲自滿的蘇軾是當頭一棒,他頓時面紅耳赤,只好向老者道歉。老者也沒說什麼,便含笑而去。蘇軾這時才感到自己太驕傲了,於是將書房門前對聯的上下聯前各添了兩個字,使思想境界爲之昇華,一幅具有遠大抱負的對聯展現在人們的眼前:“立志讀盡天下書,發憤識遍天下字。”

此後,蘇軾發奮讀書。二十歲的時候,已學得博古通今,便和弟弟蘇轍一起參加了京城的考試。當年的主考官是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對當時文壇崇尚詭怪奇澀的文風很是反感,一律不加錄取。當他看到一篇《刑賞忠厚論》時,十分高興,便準備取爲第一。由於試卷是密封的,歐陽修並不知道那文章是誰寫的。他想了想,覺得能寫出這樣的文章的人,除了他的弟子曾鞏之外,可能不會有別人了。爲了避嫌,歐陽修就把蘇軾的卷子判爲第二。等到發榜公佈的時候,歐陽修才知道寫那篇好文章的人不是曾鞏,而是個叫蘇軾的年輕人,心裏便有些過意不去。

歐陽修得知《刑賞忠厚論》不是他的弟子曾鞏寫的,而是初出茅廬的蘇軾所寫,心裏覺得有點對不住蘇軾,竟讓他屈居第二。再看到蘇軾以後送來的文章,篇篇才學橫溢,更是讚歎不已。於是寫信給當時聲望頗高的梅堯臣說:“蘇軾的文章實在是好,我應當讓路,使他高出我一頭。”成語“出人頭地”就是由此而來的。當時聽說此事的人都不以爲然,認爲歐陽修誇大了蘇軾的才學,等以後他們看到了蘇軾的文章以後纔信服。

後來,蘇軾得到歐陽修等文壇名流的指點,文章越來越好,後來果然出人頭地,和歐陽修等人被後人並稱爲“唐宋八大家”。

——《宋史·蘇軾傳》

四面楚歌

公元前203年12月,韓信把兵馬屯在垓(gāi,今安徽靈璧東南)下,佈置了十面埋伏,要把霸王引到一個適當的地方,把他圍困起來。韓信故意拿話去激霸王,讓他氣得鼻孔噴火,頭頂冒煙纔好。他編了四句話,叫士兵衝着楚營叫喊:“人心都背楚,天下已屬劉;韓信屯垓下,要斬霸王頭!”

霸王率領十萬大軍一直衝到垓下,沒碰着韓信,一看四面全是漢兵,楚軍進入了重圍。霸王帶領人馬只管向前衝,誰也抵擋不住。他見了韓信,更不肯放過。韓信一邊作戰,一邊後退。霸王追趕了好幾裏地,殺散一批,又來了一批,殺出一層,還有一層。四面八方全是韓信“十面埋伏”的人。霸王轉過身來,跑回垓下大營去了。

夜裏,項羽聽到周圍漢營裏的士兵唱的淨是楚人的歌。“四面楚歌”的成語就是從這兒來的。

霸王吃驚不小,他說:“難道楚軍都投降劉邦了,爲什麼漢營中的楚人這麼多呢?”說着他就在營帳裏喝起悶酒來。他留戀他寵愛的美人虞姬,她常常侍候在身邊;還有那匹騎了五年的烏騅馬。想到這兒,霸王再也忍不住了,他悲壯憤慨地唱起自己作的詩歌來: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首歌的意思是:力氣拔得起一座山,氣魄壓倒天下好漢,時運不利,烏騅馬不肯走。馬兒不跑怎麼辦,虞姬呀虞姬,你可怎麼辦。

項羽一連唱了幾遍,虞姬跟着一塊兒唱。他唱得流下幾行眼淚,伺候他的人全都哭了,不忍心擡頭看他。

霸王跨上烏騅,帶着八百子弟兵,猛虎似的衝出去,突出重圍,往南跑。他打算渡過淮河再往東去。霸王和八百子弟兵沿路殺散了漢兵。韓信、英布、周勃、樊噲他們分頭追趕。霸王拍着烏騅,飛一樣地直跑。等霸王渡過淮河,到了南岸,又跑了一程,就迷了道兒,不知道哪一條道兒可以通到彭城(今江蘇徐州)。

項羽就向一個莊稼人問路。那個莊稼人不願幫他,就說:“往左邊兒走。”霸王跟一百多個子弟兵就往左跑下去,跑了一陣,連道兒也沒了,前邊只是一片水窪地。他們的馬陷在泥濘裏,連蹄子都不好拔出來。霸王這才知道受了騙,走錯了道,趕緊拉轉繮繩,再回到三岔路口,漢兵可已經追到了。

霸王往東南跑,到了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點了點人數,一共才二十八個騎兵,追上來的人馬有好幾千。霸王覺得沒法脫身了,就帶着二十八人上了山崗,對他們說:“我從起兵到現在八年了,親身作戰七十多次,戰無不勝,成了天下霸王。今天在這兒被圍,這是天數,不是我不會打仗。”

他把二十八個士兵分成四隊,說:“我先殺他們一個大將。你們跑下去到東山下會齊。”他大喊一聲,向一個漢將直衝過去,殺了一個漢將。

霸王到了東山下,那四隊二十八個子弟兵全都到了。漢兵趕來,又展開血戰。霸王專挑漢兵多的地方衝殺。他左刺右劈,又殺了漢軍的一個都尉和不少士兵。漢軍將士不敢逼近楚兵,遠遠地嚷着躲着。霸王點了點自己的人數,僅僅少了兩個。

霸王殺退了漢兵,帶着二十六個子弟兵一直往南,跑到了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烏江亭長蕩着一隻小船等在那兒。他知道來的是霸王,就催他馬上渡河。他說:“江東雖小,可也有一千多裏土地,幾十萬人口,大王還可以在那邊做王。這兒只有我這隻船,請大王趕快渡過河去。”

霸王笑着對亭長說:“當初我跟江東子弟八千人渡過江來打天下,到今天他們全完了,我哪兒能一個人回去呢?就說江東父兄同情我,立我爲王,我哪兒有臉見他們吶?”他接着又說:“這匹烏騅馬,我最喜愛,曾經一天跑過一千里地。我捨不得把它殺了。我知道您是個忠厚長者,我很感激您一片好意,這匹馬送給您。”

他和二十六個子弟都拿着短刀步行,跟漢兵交戰。他們殺了許多漢兵,自己也一個一個地倒下。末了只剩下霸王一個人。他身上受了十幾處傷,最後在烏江邊拔劍自殺了。

折衝樽俎

春秋中期,諸侯紛立,戰亂不息,中原的強國晉國謀劃攻打齊國。爲了探清齊國的形勢,便派大夫範昭出使齊國。齊景公以盛宴款待範昭。席間,正值酒酣耳熱,均有幾分醉意之時,範昭借酒勁向齊景公說:“請您給我一杯酒喝吧!”景公回頭告訴左右待臣道:“把酒倒在我的杯中給客人。”範昭接過侍臣遞給的酒,一飲而盡。晏嬰在一旁把這一切看在眼中,厲聲命令侍臣道;“快扔掉這個酒杯,爲主公再換一個。”依照當時的禮節,在酒席之上,君臣應是各自用個人的酒杯。範昭用景公的酒杯喝酒違反了這個禮節,是對齊國國君的不敬,範昭是故意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試探對方的反應如何,但還是爲晏嬰識破了。

範昭回國後,向晉平公報告說:“現在還不是攻打齊國的時候,我試探了一下齊國君臣的反應,結果讓晏嬰識破了。”範昭認爲齊國有這樣的賢臣,現在去攻打齊國,絕對沒有勝利的把握,晉平公因而放棄了攻打齊國的打算。靠外交的交涉使敵人放棄進攻的打算,即現在“折衝樽俎”這個典故,就是來自晏嬰的事蹟。孔子稱讚晏嬰的外交表現說:“不出樽俎之間,而折衝千里之外”,正是晏子機謀的真實寫照。

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

韓信經蕭何舉薦被劉邦任爲大將軍,爲漢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勞,漢朝建立後被封爲楚王。晚年的劉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後,政權旁落他人,爲了劉姓政權的長治久安,必須剷除隱患。他認爲在諸位將領中,功勞最大、才能最強、威望最高的功臣,就是最危險的敵人。因此,韓信首當其衝。可是,除掉韓信談何容易!劉邦明白就是自己出馬也未必能取勝,其他諸將更不是韓信的對手。

劉邦先是用計生擒了韓信。此時的韓信才明白過來,感嘆地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劉邦將韓信押回京城後,念其功高且又無罪證,又赦免了韓信,改封淮陰侯。

削去了王位的韓信,心想自己爲興建漢室出生入死,最後落得個如此下場,既然你劉邦無情,休怪我韓信無義。韓信私下與被任命爲趙國相的陳稀相約,陳稀在北方舉事,韓信在長安響應。

公元前215年(漢高祖十年),陳稀果然舉兵反叛。劉邦親自帶兵平叛,長安空虛。韓信準備在長安舉事,不幸走漏了消息,有人向呂后告發韓信準備謀反。呂后想把韓信召進宮來,又怕他不肯就範,就同蕭何商議。最後,由蕭何出面,假稱北方傳回捷報:叛軍已敗,陳稀已死,邀請韓信進宮向呂后賀喜。韓信哪裏想到極力舉薦自己而且一向過從甚密的蕭何會是殺害自己的主謀。結果韓信剛入宮門,就被事先埋伏好的武士一擁而上,捆綁起來。呂后將這一代名將帶至長樂宮鍾室,殘忍地殺害了。

民間因此有“成也蕭何(韓信成爲大將軍是蕭何推薦的),敗也蕭何(韓信被殺是蕭何出的計謀)”的說法。後來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來比喻事情的成敗、好壞都由一個人造成。不過韓信等一類將領,自以爲立有戰功,應當割地稱王,但從人民要求統一的觀點看來,不消滅這些割據者,即使希望戰禍暫停也是不可能的。蕭何協助劉邦臣,削除異己,客觀上符合人民的利益,因爲人民迫切需要休養生息。這是漢高祖劉邦政治上的大成功,也是蕭何輔佐劉邦做出的傑出貢獻。

韓信的成功是由於蕭何的大力推薦,韓信的敗亡,也是蕭何出的計謀。所以民間就由這個故事概括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句俚語。宋人洪邁的《容齋續筆》記錄下這句話,並簡單探討了它的成因。

歷史典故故事4

【釋義】

正面迷惑敵人,而從側翼進行突然襲擊戰略;也比喻男女私通。多比喻暗中進行活動;常跟“明修棧道”連用。

【人物】

《三國演義》第六十九回:“臣已算定今番諸葛亮必效韓信暗渡陳倉之計。”張良送劉邦到褒中(今陝西褒城)。此處羣山環抱,沿途都是懸崖峭壁,只有棧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別無他途。張良觀察地勢,建議劉邦待漢軍過後,全部燒燬入蜀的棧道,表示無東顧之意,以消除項羽的猜忌,同時也可防備他人的襲擊。劉邦入漢中後,勵精圖治,積極休整。同年八月,劉邦用大將韓信之謀,避開雍王章邯的正面防禦,乘機從故道“暗渡陳倉”(今陝西寶雞),從側面出其不意地打敗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一舉平定三秦,奪取了關中寶地。一個“明修”,一個“暗渡”,張、韓攜手,珠聯璧合,成爲歷史上的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歷史典故故事5  四面楚歌的解釋:

成語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到達孤立無援的窘迫境地。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四面楚歌的故事:

楚漢爭霸時期,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爲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佈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

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裏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禁地了嗎?爲什麼他的部隊裏面楚人這麼多呢?”說看,心裏已喪失了鬥志,便從牀上爬起來,在營帳裏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擡不起頭來。一會,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歷史典故故事6

有備無患

出處《傳·襄公十一年》書曰:“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敢以此規。

【釋義】“患”,禍患。事先有了充分的準備,就不會產生禍患。

【故事】春秋時,晉悼公當了國君以後,想重振晉國的威名,像他的先祖晉文公一樣,稱霸諸侯。這時,鄭國是一個小國,一會兒和晉結盟,一會兒又歸順楚國。晉悼公很生氣,公元562年,他集合了宋、魯、衛、劉等11國的部隊出兵伐鄭。鄰簡公兵敗投降,給晉國送去大批禮物,計有兵車一百輛,樂師數名,一批名貴樂器和十六個能歌善舞的女子。晉悼公很高興,把這些禮物的一半賞賜給魏絳,說:“魏絳,是你勸我跟戎、狄和好,又安定了中原各國;八年來,我們九次召集各國諸侯會盟。現在我們和各國的關係,就象一曲動聽的樂曲一樣和諧。鄭國送來這麼多禮物,讓我和你同享吧!”魏絳說:“能和狄、戎和好相處,這是我們國家的福氣,大王做了中原諸侯的盟主,這是憑您的才能,我出的力是微不足道的。不過,我希望大王在安享快樂的時候,能夠多考慮一些國家的未來。《尚書》裏說:“在安定的時候,要想到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危險;您想到了,就會有所準備,有所準備,就不會發生禍患。’我願意用這些話來提醒大王!”

歷史典故故事7

“馮唐易老”這個典故出自於《史記·馮唐列傳》。

漢文帝時,馮唐是一位大臣,他當初以孝悌而聞名,拜爲中郎署。由於他爲人正直無私,敢於進諫,不徇私情,所以時時處處遭到排擠,直到頭髮花白,年事已高,也沒有得到升遷,還只是個郎官。

後來,北方的匈奴族又來入侵漢朝,漢文帝下令到各地徵招平匈奴的將軍。這一天,漢文帝經過郎署時,遇上了馮唐,於是兩人就將帥之事交談起來,沒想到, 漢文帝非常賞識馮唐的才能。馮唐趁此機會向漢文帝申斥了雲中太守魏尚被削職的冤案,並懇求漢文帝把魏尚官復原職,而且讓魏尚率兵攻打匈奴。魏尚不負衆望, 擊退了匈奴,馮唐也因爲薦賢而升爲車都尉。漢景帝即位後,由於馮唐性格耿直,不久又被罷官。漢景帝去世後,漢武帝即位,匈奴又來侵犯邊疆,漢武帝又廣徵賢 良,有人推舉馮唐,可是馮唐已經九十多歲了,他心有餘而力不足,再也不能出來任職。

後來,人們就用馮唐易老來形容老來難以得志。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裏就有這個典故:“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飛將軍李廣在歷史上的評價是很高的,唐朝詩人王昌齡曾讚美李廣“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但是李廣縱然戰功赫赫,但其至死也沒有封侯,唐朝 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爲李廣惋惜“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但李廣難封是真的不走運嗎?歷史評價一個人常帶有感情色彩(現代評價一 個人多帶有政治色彩),對李廣同情多於理性分析。因此對於李廣難封侯的原因,除了其不走運外,還有其它方面原因。

李廣身材高大,手臂修長,擅長騎射,打起仗來行蹤飄乎不定,行動敏捷,被匈奴人稱爲“飛將軍”。在做上谷太守時,他每天都跟匈奴人打仗,他置個人生死 於外,戰鬥非常勇猛。以力戰爲名。典屬國公孫昆邪哭着對皇帝說:“李廣才氣,天下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敵戰,恐亡之。”皇上愛其才,恐亡之,把李廣調到 上郡做太守。老子曰:“揣而銳之,不可長葆。”意思是兵器太鋒利了就容易折斷。李廣本人自以爲天下無敵,從心底裏蔑視匈奴人,因此每次打仗拼了命的打,匈 奴算什麼,多虧匈奴人不懂漢家孫子兵法,如果匈奴人略懂兵法一二,李廣很有可能被匈奴人施計捉走或殺死。雖然李廣每次都是身先士卒,作戰勇敢,但李廣除了 力戰外,不懂戰略部署,從戰術上勝敵人,只是以勇猛勝人,如一介猛夫,自負非常輕敵。

李廣出雁門擊匈奴,匈奴兵多,李廣被捉。此點說明李廣一介勇夫,除了單對單、等對等、多打少外,只要敵人兵一多,李廣便無可奈何,要麼兵敗,要麼被捉。

李廣設計逃走,李廣兵敗,當斬,贖爲庶人。李廣回霸陵亭太晚,城門已關。霸陵亭尉趁着一股酒勁,呵斥廣:“今將軍不得夜行,何況你是前將軍!”李廣氣 而無可奈何。雖然霸陵亭尉酒喝多了,但他也算的上是秉公辦事。等李廣又一次被皇上用爲右北平太守時,李廣心想:“上次被那個霸陵亭尉拒之城外,竟然蔑視我 飛將軍,這次我非殺了他而後快。”於是李廣把霸陵亭尉召至自己的軍中,後而斬之。這一點說明李廣心胸太狹窄,心中容不得對自己有意見的人。俗話說:“宰相 肚裏能撐船,將軍額頭能跑馬。”李廣心裏竟容不下一個小小的霸陵亭尉,可見李廣氣量狹小,不足以成大事。如果李廣不殺霸陵亭尉的話,霸陵亭尉必然會內疚自 責,感激李廣的不殺之恩,他也必然在殺敵時力戰以報答李廣,但李廣卻憑一時之氣殺了他。沒有恢宏氣度的人又怎麼會去統領千軍萬馬呢?

同樣是同時代的御史大夫韓安國,他坐牢的時,獄吏田甲辱安國。韓安國說:“你就不怕我死灰復燃?”田甲此人很幽默:“你復燃,我當灑尿滅之。”後韓安 國被拜爲樑內史。田甲知後,逃走。韓安國更幽默說:“不逃走就不殺,如果逃走,就滅其九族。”田甲不敢走,向韓安國認罪。韓安國笑着說:“你給我灑泡尿看 看。”韓安國不僅放走了田甲,而且還善待了他。這就是韓安國一種大人不計小人過的氣度。但李廣卻做不到。

李廣數不能封侯,於是向搞星相占卜的王朔抱怨道:“自從漢朝北擊匈奴以來,我未嘗不在其中,然而其他將領都封侯位列三公,然而我卻沒有封侯,難道我命 中註定不封侯?”王朔說:“你想想,你有沒有做什麼虧心事情?”李廣說:“我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我殺了已經投降的八百人。”王朔說:“禍莫大於殺已降,此及 將軍所以不得封侯者也。”殺俘虜在古代本身就是不道義的事情,何況又殺了800人,因此李廣必會遭到報應。果然從李陵投降匈奴之後,李廣家就衰敗下去。

李廣在參與衛青大將軍的漠北之決戰時,衛青讓李廣從側路襲擊,但李廣一介勇夫思想的頑疾又出現,他請戰當先鋒,但衛青卻沒有同意李廣的請求,李廣怒而 回部。一是衛青瞭解李廣,李廣自以爲是,不聽指揮,沒有大局意識,跟敵人小打小鬧行,大規模作戰就不能勝任了;二是衛青看到李廣年紀也大了,體力和精力都 不足,而且李廣急於封侯,想最後一博取得戰績,因此在他這種急於求勝的情況下,難免會出現失誤。因此衛青還是很理智的拒絕了李廣的請戰請求。但就是讓李廣 從側路進攻,李廣也沒有順利完成任務,他帶領隊伍迷了路,沒有及時和衛青主力部隊會合,以至讓單于逃跑。衛青責怪了李廣幾句。李廣頓時感到一陣悲涼:“廣 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徙广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然後引刀自 剄,死的很悲壯,百姓聞之皆慟哭之。最終李廣失去了最後一次封侯機會。

說到跟匈奴的大戰鬥李廣沒有勝過,但在“七國之亂”時,李廣跟隨周亞夫平定吳楚聯軍,立下戰功。樑王劉武看上李廣之才,私授李廣將軍印,李廣不識事 務,竟然接受了。劉武當時很想做皇帝,想等哪天他起兵逼宮時,希望李廣能支持他,這一點漢景帝劉啓很明白。當時李廣爲什麼要接受將軍印呢,還是一點原因李 廣眼光短淺,分不清利害關係,自以爲立下戰功,樑王授給將軍印,這是對我的獎賞,我還要拿回京城炫耀一番。結果李廣此局觸怒皇帝,未受到絲毫獎賞。老子 曰:“自視者不章,自見者不明,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但李廣卻不明白其中道理,他太天真。

不可否認,李廣很忠誠很愛國,但畢竟李廣性格上的缺陷以及能力上(運籌帷幄的大戰略能力以及大局意識)的不足,雖然在小規模戰鬥上,他表現出來的勇猛 以及處變不驚的大將氣度,但這些只能使李廣揚名,而大戰鬥中李廣總是屢戰屢敗,沒有大的戰績可言,因此李廣至死難封。命哉!

歷史典故故事8

我聽說是這樣子:那時,佛陀住在王舍城郊的寒林丘冢間。當時給孤獨長者有事情來到王舍城裏,住在某長者的家裏。晚上看到某長者吩咐他的妻子、僕人、工人說:“你們都起來,早點劈柴燒火、煮飯揉麪,烹調各種料理,打掃、佈置客廳房舍。”給孤獨長者看了之後,心裏猜想:今天長者要做什麼呢?是要嫁女兒、娶媳婦呢?還是要宴請賓客、國王、大臣呢?心裏這麼想,就問長者:“您要做什麼?要嫁女兒、娶媳婦呢?還是要宴請賓客、國王、大臣呢?”當時那位長者回答給孤獨長者說:“我不是要嫁女兒、娶媳婦,也不是要宴請國王、大臣,只是爲了迎請佛陀和比丘僧,才準備這些供養。”那時給孤獨長者聽到從未聽說過的“佛陀”名字之後,心裏非常歡喜,身上的每一個毛孔都充滿了怡悅的感受,就問那位長者說:“什麼叫做佛陀呢?”長者回答說:“有個出家人名叫瞿曇,是釋迦族人,從釋迦族中剃除鬚髮,穿上袈裟衣,確實舍離家庭,出家修習正道,得到無上真正的覺悟,因此稱爲佛陀。”給孤獨長者又問:“僧伽又是什麼呢?”那位長者回答說:“如果婆羅門(祭司)階級的族人剃除鬚髮穿上袈裟衣,確實舍離家庭而追隨佛陀出家,或是剎利(貴族、武士)階級的族人;或是毗舍(平民)階級的族人;或是首陀羅(奴隸)階級的族人中的善男子等,剃除鬚髮,穿上袈裟衣,確實舍離家庭,追隨佛陀出家,就是僧伽。今天我就是要迎請佛陀和伴隨佛陀身邊的僧伽而準備各種供養的。”給孤獨長者問那位長者說:“我現在可以去看世尊嗎?”那位長者回答說:“您就住在這兒,我會迎請世尊到我家裏來的,您會在這兒見到世尊的。”

當天晚上,給孤獨長者就在全心全意想念着佛陀之中睡着了。天還沒亮,忽然看到了天色已亮的樣子,以爲已經破曉了,就走出他的房間,走向城門去。來到城門下,夜才二更,城門未開。王家的慣例,爲了等待遠方的傳令使節來往,都要等到初夜結束的時候才關城門;中夜結束了,又再打開城門,好讓行人早點上路。當時,給孤獨長者看城門開了,心想:一定是夜晚已經過去了,天色破曉了,城門開了,趁着天色已亮出城去,等到出了城門之後,天亮立刻消失了,又回到黑暗裏。給孤獨長者立即心生恐怖,身上的汗毛都豎起來了,莫非是人、非人或是奸詐狡猾的人要來恐嚇我?就想要立刻轉回去。那時,城門邊有個天神住在那兒,那位天神就放出身上的光明,從那城門直到寒林丘冢間,一片光明普照。天神告訴給孤獨長者說:“你要繼續前進,將可得到殊勝的利益,千萬不要退回去!”天神那時就以韻語說道:

“良馬百匹,黃金百斤,騾車馬車,各有百輛,種種奇珍重寶載在車上,宿生種了善根而得到這樣的福報。如果有人懷着敬重之心,向着佛陀走一步,這一步的功德就遠超過前述的福報之上了。所以長者你應當繼續前進,千萬不要退回去!”接着又再以韻語說道:

“雪山稀有的大白象,以純金打造的金網做裝飾,龐大的身軀配着長大的象牙。如果用這樣名貴的大象來佈施給別人,這樣還是遠不及心向佛陀的福德。所以長者應當快點前進,將會得到大利益,不要退回去了。”接着又再以韻語說道:

“一百個金菩闇國的女人,以種種妙寶、瓔珞予以妝飾,把她們佈施給別人,還是遠不及向着佛陀前進一步的功德。所以長者應當快點前進,將會得到殊勝的利益,不要退回去了。”

當時給孤獨長者就問天神說:“賢者,您是什麼人?”天神回答說:“我是摩頭息健大摩那婆,是你以前的好朋友。我在尊者舍利弗、大目揵連那兒對三寶生起了信敬之心,由於這個功德,現在得以生爲天神,負責掌管這城門一帶。因此才告訴長者應當前進,千萬不要退回去,前進得利益,不要退回去。”

那時給孤獨長者心裏這麼想着:佛陀出現在世間,這不是小事情。能夠聽到正法,這也不是小事情。所以天神勸我前進,前往謁見世尊。於是給孤獨長者就順着天身所放出的光明,一直走到寒林丘冢間。那時,世尊正巧走出房舍,在室外經行。給孤獨長者遠遠就看到世尊,於是走到世尊面前,用世俗的禮節方式,恭敬地問候:“世尊您睡得還好嗎?”世尊以韻語回答說:“淨居於涅槃,因此常安樂,愛慾所不能染着,解脫之境不再有束縛。斷絕一切希望,調伏熾燃的心火,內心得到寂靜的止息,止息之下睡眠自然很安隱。”

那時,世尊帶着給孤獨長者進入房舍之中,就座而坐,端身專注於心念。當時,世尊爲他說法,予以開示教導,啓發鼓勵。世尊說世間諸法無常,應當力行佈施、持戒等有利於生天的福德事業。又解說欲貪的染着,欲貪的過患,以及遠離欲貪的福利。給孤獨長者聽聞正法,當下見法、得法、入法、解法,超越了疑惑,不必再藉助其他的信仰、度化,就直接進入了正法律,內心毫無畏懼猶豫。於是從座位上站起來,整理衣服,敬禮佛陀,右膝着地,雙手合掌稟告佛陀說:“世尊,我已經超越了世間的疑惑;善逝,我已經超越了一般世俗的信仰。我從今天起直到壽命終了,終生歸依佛、歸依法、歸依比丘僧,做一個在家居士。請爲我作鑑證!”這時,世尊才問給孤獨長者:“你叫什麼名字?”長者稟告佛陀:“名叫須達多。因爲常常供給孤貧辛苦的人,大家都叫我給孤獨。”世尊又問:“你住在那裏?”長者稟告佛陀說:“世尊,我住在拘薩羅國境內的舍衛城裏。但願世尊能到舍衛城來,我當終生供養衣被、飲食、房舍、牀臥、隨病湯藥。”佛陀問長者:“舍衛城有精舍嗎?”長者稟告佛陀:“沒有,世尊!”佛陀告訴長者:“你可在那裏建立精舍,讓比丘們往來時可以住宿。”長者稟告佛陀:“只要世尊肯到舍衛城來,我一定會建造精舍、僧房,讓比丘們來往時可以住宿。”這時,世尊默然接受他的請求,那時長者知道世尊默然接受了他的請求,就從座位上站起來,頂禮佛足而後離去。

歷史典故故事9

  那一場絲綢危機

公元522年,歐洲人突然得到一個絕望的消息:蘇州的絲綢來不了了。因爲從公元519年開始,在位的梁武帝大手一揮,要北伐,要一統天下,國際貿易之類的小事,也就靠邊站了。於是,江南沿海原本用作外貿的大批民船,被樑朝政府大批徵爲軍用。沿海民船一下子減少了4/5。船少,送出去的貨也少了,也只好對不起大洋彼岸的洋兄弟了。

可是,絲綢當時在歐洲是緊俏商品,沒有絲綢的後果很嚴重,大量的手工業倒閉,經濟大蕭條不說,還鬧出誤會來了:歐洲當時封閉,不曉得蘇州發生了什麼事,只曉得每年絲綢是從波斯倒手轉賣過去的,現在貨少,絲綢價格上漲,他們認爲肯定是波斯人從中搞鬼。

偏偏此時東羅馬的皇帝就是在西方大名鼎鼎的查士丁尼。按照許多西方歷史學家的說法,他是和後來的拿破崙、希特勒齊名的好戰分子,沒事還要找事,何況現在有人動了他的絲綢。

既然認定了是波斯人搞鬼,他就不客氣了,先找波斯人談判。波斯人喊冤:蘇州不給絲綢,關我啥事!

查士丁尼認死理:那就是你的事,不給絲綢就是找打!誤會很嚴重,後果很慘烈,東羅馬與波斯,兩個當時西方最強大帝國,從公元540年起開戰,你死我活整整打了三年,雙方均損失慘重,兩國交界的中亞西亞地區,基本被打成焦土。

兩國打得正歡的時候,蘇州還比較太平。梁武帝終究只是個花架子,在長江邊境張牙舞爪地準備了幾年,所謂的“一統天下”卻還是乾打雷不下雨,幾十萬水師除了搞搞演習,基本上是光說不練。在光說不練的日子,蘇州當然很幸福,雖然出口搞不成了,可那時候樑朝南進,大量百姓移民嶺南,蘇州的紡織品也就一股腦的轉內銷了。紡織技術的南下,就是從這時候開始。

不過,歐洲人急得乾瞪眼:絲綢紡織是中國的傳統技術,樑朝法律規定,有擅自教外國人紡織技法者,一律要處死刑。不幹瞪眼,還能怎麼辦?

公元545年,有兩個特殊的人造訪了蘇州——兩個印度和尚。

他們的姓名在史書上五花八門,只知是當時著名的大師。正好彼時在位的梁武帝也信佛,自然熱情招待,可兩人一不要錢,二不要官,就提了一個要求:您讓我們去蘇州轉轉吧。

僧人嘛,自然是弘揚佛法。去蘇州當然好,梁武帝大筆一揮,準了。

可這兩個人到了蘇州,沒事總喜歡遛彎,尤其喜歡往絲綢作坊跑。碰到紡織工匠,就東家長西家短的拉家常。就這麼在蘇州遛了幾年彎。等到走的時候,兩人一人拿了好幾根竹竿,扛着和人們告別,說是回家給鄉親們瞧個新鮮。其實,竹竿裏夾帶着養蠶紡絲的祕密。

這只是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兩個外國人,在蘇州傳了幾年教,接着回家當“海歸”了,沒什麼新鮮的,可實際上不然。他倆到了印度,卻並沒有回家,而是轉船繼續向西。直到公元552年,他們歷經長途跋涉,來到了東羅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謎底才終於揭開:兩個印度高僧,真實的身份是間諜,來蘇州的目的,就是學習紡織技術。

原來,打仗打得吐血的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在吐完血後,總算立下了自力更生的志向。買不來絲綢,我自己造!不會造?可以學!中國太遠沒法去?沒關係,敢去中國的,重金封賞。然後,就有了之前的一幕:蘇州迎來了兩個勇敢的'印度人。

在西方的史學界,這兩個印度人的蘇州之旅,素來被看成一件大事。後來的法國啓蒙主義思想家伏爾泰把兩位印度人造訪蘇州,與之後的造紙術、印刷術和火藥的西傳,並稱爲“西方文明崛起的三件大事”。在當時看,意義同樣非凡:學會了養蠶紡織的歐洲人,開始有了自己的紡織工業,今天的敘利亞、黎巴嫩地區,乃至意大利的佛羅倫薩,都是當時歐洲著名的紡織中心。

絲綢之路開通數百年來,中國對於絲綢貿易的壟斷從此被打破,自力更生的查士丁尼也因此成爲和後來查理大帝齊名的歐洲“聖君”。

十多年後,當年搞“軍演”的粱朝已經亡國,取而代之的陳朝皇帝詢問蘇州的稅收情況,地方官苦着臉做無奈狀:這兩年不知道怎的,賣到海外去的絲綢價格大跌。

  倖存的猶太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批猶太人被希特勒的納粹集中營囚禁起來,然後被殺害。據不完全統計,在這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全世界約1/3的猶太人被殺害。

但是,哈佛大學研究猶太人發展史的專家發現,在這場大屠殺中,有一個奇異的猶太人羣體得以倖存。研究者們把這些倖存者與戰前就移居美國的猶太人相比較,發現他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而那些具有較高教育程度的人幾乎無一倖免。

讓人驚訝的是,這些被納粹視爲將來肯定無所作爲的普通人,日後的成就卻比生活在美國的那些沒有經歷人生磨難的猶太人大得多,收入也比他們高得多。在以色列,這些從納粹集中營回來的人,很快成爲國家復興的中堅力量以及各個行業的領軍人物。

這些沒有接受過什麼高等教育的猶太人,經歷磨難後爲什麼有了爆發的力量?他們成功的祕密是什麼?

後來,研究者們發現,這些人在納粹集中營的時候,並不像那些精英們那樣一成不變,擺出與納粹勢不兩立的架勢。他們的頭腦十分靈活,能夠針對環境的變化,隨時調整自己的生存方式。他們都堅守着這樣的人生理念:只要朝着積極的方向改變,便無須羞恥。爲了活下來,他們選擇了隱忍,並在改變中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標。

哈佛大學的研究者把這個例子作爲一個重要的信條傳遞給學生,希望他們走上創業之路時,不要學習納粹集中營裏那些故步自封的猶太人,而要學習這些倖存者。

事實上,我們很多人都面臨這樣的問題——明明已經接收到了新信息,卻對既定計劃不思改變,拉不下臉來承認錯誤,更不肯重新考慮修正原來的策略或方法,致使錯誤程度不斷加深,以致造成更大的失敗。

任何一個聰明的人都知道,最好的計劃往往是在信息並不齊全的狀態下制定的,任何成功之路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所謂曲徑通幽、柳暗花明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一個戰勝皇帝的德國老人

1888年,德國正式進入普魯士大帝威廉二世的統治時代。經過十幾年改革的德國,經濟騰飛,軍事迅猛膨脹,已經成爲新的歐洲強國。年輕氣盛的威廉二世更是霸道得不可一世。

在戰場上威風凜凜的威廉二世有個好習慣,就是閒暇時間喜歡獨自坐在書房裏博覽羣書。爲了方便,他在柏林波茨坦皇城旁邊建造了一所豪華的書房。

幾天後,正在書房讀書的威廉二世,突然聽到嘎吱嘎吱的響聲,他讀書的興致完全被打攪了,他打開窗戶一看,對面是一座用風車作動力的磨坊,在風力的作用下,磨坊外的風車嘎嘎吱吱地旋轉。

威廉二世氣憤地對手下的官兵說:“去告訴磨坊主讓他搬到別的地方去。”官兵得令後,馬上找到磨坊主,氣焰囂張地說:“皇帝命令你兩天內搬離波茨坦,否則後果自負。”

磨坊主是位60多歲的德國老人,聽到官兵的叫囂後,沒有反駁,還是安靜地幹着手頭上的活。兩天後,官兵吃驚地看到,磨坊的風車還在旋轉。

官兵們勃然大怒,要對老人無禮,老人理直氣壯地說:“我家祖祖輩輩都在這裏養家餬口,爲什麼新國王來了,我就要搬走?要嫌棄這裏喧鬧,那他搬走好了。”

什麼,你竟敢讓皇帝搬走?簡直是膽大妄爲,官兵們欲大發。沒想到老人完全不懼怕官兵,底氣十足地說:“俾斯麥首相十幾年前就頒佈了法典,保障居民的權益,你們不能欺人太甚。”

說完,老人坐在門口,以死抵抗官兵的入侵。霸道的官兵執意把老人擡走了。萬般無奈之下,老人一紙訴狀遞交到國家司法機構——法老院,把皇帝告上法庭,開啓了平民百姓狀告當朝皇帝的先河。

法老院衝破重重阻力還是受理了此案,開庭那天,執法官問老人:“究竟是先有磨坊還是先有書房?”老人答,先有磨坊。執法官斬釘截鐵地說:“到此事情就簡單了,按照先入爲主的慣例,要搬只能搬書房。”

老人聽到判決結果老淚縱橫,他成爲德國曆史上第一個靠法理戰勝皇帝的平民百姓。

威廉二世知道結果後,極爲震怒,欲給執法官施壓。首相俾斯麥趕緊進言:“大帝,我們要想讓德意志帝國更加強大,就必須遵循法理原則,否則十幾年的改革成果將前功盡棄。”

經過三思後,威廉二世最後服從了執法官的判決,將書房搬到了別處。在威廉二世統治時代,德意志也正是靠着法理的引擎,極度膨脹,迅速崛起爲歐洲新的霸權國。

後來,老人的磨坊得以保存到今天,成爲波茨坦著名的旅遊景點,磨坊裏豎立着一個慈祥而倔犟老人的雕塑,上面刻着:一個戰勝皇帝的德國老人。

一個小小的磨坊敢於和威嚴的皇宮相對而生,這或許就是德國崛起的一個縮影。

歷史典故故事10

據《三國演義》所述,三國時,諸葛亮當了劉備的軍師,在短短時期內,連續三次用火攻佔曹操。第一次火燒博望坡,使夏侯敦統領的10萬曹兵所剩無幾,第二次在新野,火攻,水淹使曹仁,曹洪的10萬人馬,幾乎全部覆沒。第三次火燒赤壁,百萬曹兵慘敗,最後跟隨曹操逃出去的,只剩27人。當時,人們把這三把火稱爲“諸葛亮上任三把火”。傳到後來便成爲人們常說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了。

歷史典故故事11

清朝時,在安徽桐城有個一個著名的家族,父子兩代爲相,權勢顯赫,這就是張家張英、張廷玉父子。

清康熙年間,張英在朝廷當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老家桐城的老宅與吳家爲鄰,兩家府邸之間有個空地,供雙方來往交通使用。後來鄰居吳家建房,要佔用這個通道,張家不同意,雙方將官司打倒縣衙門。縣官考慮糾紛雙方都是官位顯赫、名門望族,不敢輕易了斷。

在這期間,張家人寫了一封信,給在北京當大官的張英,要求張英出面,干涉此事。張英收到信件後,認爲應該謙讓鄰里,給家裏回信中寫了四句話:

千里來書只爲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閱罷,明白其中意思,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出動讓出三尺房基地,這樣就形成了一個6尺的巷子。兩家禮讓之舉和張家不仗勢壓人的做法傳爲美談。

歷史典故故事12

人面桃花

唐詩人崔護,資質甚美,清明獨遊長安南莊,至一村戶,見花木叢萃,寂無人聲。因渴極,叩門求漿。良久始有一女子應門,捧杯水讓坐。女子獨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態楚楚動人;凝睇相對,似有無限深情。崔護以言挑之,不應。彼此注目久之。崔辭行,女子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次年清明,崔護追憶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訪,唯見門院如故,扁鎖無人。惆悵之餘,乃題詩於門扉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後代詩文中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一女子,來後不復再見的惆悵心情。

歷史典故故事13

東晉時代,秦王苻堅控制了北部中國。公元383年,苻堅率領步兵、騎兵90萬,攻打江南的晉朝。晉軍大將謝石、謝玄領兵8萬前去抵抗。苻堅得知晉軍兵力不足,就想以多勝少,抓住機會,迅速出擊。

誰料,苻堅的先鋒部隊25萬在壽春一帶被晉軍出奇擊敗,損失慘重,大將被殺,士兵死傷萬餘。秦軍的銳氣大挫,軍心動搖,士兵驚恐萬狀,紛紛逃跑。此時,苻堅在壽春城上望見晉軍隊伍嚴整,士氣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見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晉軍的士兵一樣。苻堅回過頭對弟弟說:“這是多麼強大的敵人啊!怎麼能說晉軍兵力不足呢?”他後悔自己過於輕敵了。

出師不利給苻堅心頭蒙上了不祥的陰影,他令部隊靠淝水北岸佈陣,企圖憑藉地理優勢扭轉戰局。這時晉軍將領謝玄提出要求,要秦軍稍往後退,讓出一點地方,以便渡河作戰。苻堅暗笑晉軍將領不懂作戰常識,想利用晉軍忙於渡河難於作戰之機,給它來個突然襲擊,於是欣然接受了晉軍的請求。

誰知,後退的軍令一下,秦軍如潮水一般潰不成軍,而晉軍則趁勢渡河追擊,把秦軍殺得丟盔棄甲,屍橫遍地。苻堅中箭而逃。

故事出自《晉書;苻堅載記》。成語“草木皆兵”,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篇3:乘風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時候,宋國有位將軍姓宗名愨,他從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負。有一天,宗愨的叔父問他有什麼志向,宗愨回答道:“願乘長風,破萬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礙,勇往直前,幹一番事業。宗愨經過勤學苦練,努力奮鬥,終於成爲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

後來,人們就用“乘風破浪”來形容不怕困難,奮勇前進的精神。

歷史典故故事14

荷花的歷史典故

荷花相傳是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當初玉姬看見人間雙雙對對,男耕女織,十分羨慕,因此動了凡心,在河神女兒的陪伴下偷出天宮,來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麗的風光使玉姬流連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戲,到天亮也捨不得離開。王母娘娘知道後用蓮花寶座將玉姬打入湖中,並讓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從此,天宮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間多了一種玉肌水靈的鮮花。

荷花是我國的傳統名花。花葉清秀,花香四溢,泌人肺腑。有迎驕陽而不懼,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所以荷花在人們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豐興的預兆,是佛教中神聖淨潔的名物,也是友誼的種子。

在古典文學鉅著《紅樓夢》中,據說晴雯死後變成芙蓉仙子,賈寶玉在給晴雯的歿詞《芙蓉女兒誄》中道:“其爲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爲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爲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爲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雖然後世的紅學專家們都認爲這不是過作者借詠晴雯之名而贊黛玉之潔,不過無論如何荷花總是與女兒般的冰清玉潔聯繫在一起的。

由於“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藉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蓮子”即“憐子”,“青”即“清”。這裏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採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霧氣露珠隱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的方法,寫出一個女子隱約地感到男方愛戀着自己。

與荷花有關的故事

荷花相傳是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當初玉姬看見人間成雙成對,男耕女織,十分羨慕,因此動了凡心,在個性開放的河神女兒的鼓動和陪伴下偷出天宮,來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麗的風光使玉姬流連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戲,到天亮也捨不得離開。王母娘娘得知自己侍女也竟敢追求自由,勃然大怒,用蓮花寶座將玉姬打入湖底污泥中,責她蒙垢塵埃,永世不得再登南天。而脫離了專制天條網罟的她,惘惘不甘,再也不會接受別人的旨意,在黑暗的詛咒中忍辱匍匐,默默度過無望的人生。她的靈魂在苦難中求得涅盤,她從大地汲取了萬物精氣,倔強地挺起了身,擡起了頭,向無盡的蒼穹驕傲地仰示自己絕色的臉龐。從此,人間多了一種既出世又入世,有着至麗至美、至柔至剛生命之魂的玉肌水靈的鮮花。

歷史典故故事15

秉燭夜遊

《古代十九首》有“人生不滿百,常懷千年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之句。曹丕爲魏王世子時,與吳質交好。建安二十二年大疫,一時文人如徐趕,劉楨,陳琳,王粲等均痢疾死亡,曹丕應作書與吳質,勸其惜時自娛。書中有“古人思炳燭夜遊,良有以也”之句,後人遂以“秉燭夜遊”喻及時行樂。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中即用曹丕原語,只省一“思”字。

以後又引申出秉燭看花。如唐白居易《惜牡丹花》“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李商隱《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宋蘇軾《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均襲此意。

標籤: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