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

歷史1.13W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門的居住權等基本史實,掌握明朝對外關係的概況。

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觀察和分析圖片及史料的能力。引導學生綜合評價戚繼光爲民族英雄,以提高學生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通過鄭和遠航的盛況所體現的我國古代造船業、航海技術在世界的先進地位,以及鄭和遠航增進我國同亞非各國的友誼這些史實,增加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材分析】

本課重點是鄭和下西洋。鄭和下西洋標誌着我國古代航海事業發展達到了頂峯,是我國古代經濟發達的體現,同時也表現了中國人民英勇無畏的精神。學習這一內容,對於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有重要作用。另外,鄭和下西洋後,中國文化進一步影響到亞非地區,鄭和遠航架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友誼的橋樑,在鄭和船隊到達的很多地方,都有紀念他的遺蹟,影響至今,意義深遠。

本課涉及的空間概念較多,學生在世界歷史方面的知識儲備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不便。。

【教學過程】

一、鄭和下西洋

1、鄭和下西洋的概括

將鄭和的航海與同一時期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作一簡單比較,並引導學生得出結論:鄭和下西洋不僅時間早,而且航海規模之大、遠航次數之多,以及涉及的地區範圍之廣,在世界航海史上都是空前的。

人物 地點 時間 次數人數船數

鄭和下 “西洋” 1405~1433年 7次 27800人 大號寶船63艘(共百餘艘)

哥倫布 到達美洲 1492~1504年 4次 1000~1500人 17艘

達伽馬 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 1497~1498年1次160人4艘(一說3艘)

船隻大小

大號寶船長44.4丈,寬18丈(淮尺),摺合公制長151.8米,寬61.6米

旗艦100噸,長24.5米,寬6米,其他二艦50噸、40噸

120噸100噸50噸

2、鄭和下西洋的條件

學生討論、歸納。

(1)明朝前期國力的強盛;

(2)指南針的廣泛使用;

(3)鄭和個人氣概和勇於探索的精神;

(4)明朝造船技術的發達。

3、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強與海外的聯繫。

4、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觀察《鄭和下西洋紀念郵票》(4枚),請學生結合各枚郵票的內容,弄清各幅畫面所反映的史實,概括一下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和友好關係。

二、戚繼光抗倭

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經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沿海居民稱他們爲“倭寇”。

1、倭寇騷擾中國沿海

2、戚繼光抗倭

分析戚繼光抗倭取得勝利的原因(可分組討論後回答)

基本概括爲四點:首先這是一場反侵略的正義戰爭,符合人民的利益,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人心向背”;二是戚家軍紀律嚴明,作戰英勇;三是戚家軍與其他愛國軍民配合作戰,體現了一種同仇敵愾的民族向心力;而戚繼光卓越的軍事韜略和指揮才能,則無可爭議地成爲另一個原因。

小結:民族英雄戚繼光在人民的支持下,肅清侵擾我國東南沿海的倭寇,這是歷史上我國人民抵禦外侮的第一次勝利,捍衛了中國的主權,保障了我國沿海地區人民的生命和財產的安全。(學習這一內容,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體會到“得道多助”、正義必定會戰勝邪惡的道理。特別是戚繼光不爲名利,以國家和民族安危爲己任的強烈愛國主義精神,贏得了後世的尊敬,在民間具有強烈而深遠的影響。在我國曆史上,每當遭受外敵侵略之際,戚繼光都會成爲一面激勵人民鬥志的旗幟。)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

出示聞一多的《七子之歌》歌詞片段:

“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着我內心的靈魂。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爲什麼澳門被稱爲“媽港”?

由學生在課上簡要講述葡萄牙殖民者是如何攫取在我國澳門居住權的。

1、16世紀歐洲殖民者開始侵略活動;

2、1533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

3、1557年後,長期居住,但澳門主權屬中國;

4、1999年12月20日,中國恢復了對澳門行使主權。

小結:明前期,是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鄭和七下西洋,同亞非各國的經濟和文化交流頻繁,屬於友好交往;明中後期,國勢日漸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繼光領導了反侵略的抗倭鬥爭,並取得了勝利,然而中國與外來侵略勢力的矛盾卻日益尖銳,於是就有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攫取在我國澳門門的居住權,並在那裏開始了殖民活動。後兩者表現爲衝突和戰爭。明代對外交往的特點的演變,非常直觀地反映了當時處於封建社會的中國,在世界範圍內已經落後了。

作業:課後作業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宋元時期的文化成就(宋詞、史學、繪畫、書法),通過對不同風格作品的瞭解與比較培養學生的歷史理解能力和文學欣賞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資治通鑑》和《史記》體例的比較,培養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歸納歷史知識更新的能力。

②注重探究式學習培養對歷史的理解力。

③採用列表格的方法幫助學生記憶。

④舉行古代名詩、詞比賽。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宋元文學藝術學習,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學習司馬光對工作的執著和嚴謹的。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司馬光與《資治通鑑》。宋詞和蘇軾、辛棄疾、李清照。

難點:本課頭緒多,應突出重點,繁簡適度。

  課前準備收集歷史典故,著名詞人作品,製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宋元時期我國科技達到了最高水平,同一時期我國古代文學也呈現空前繁榮局面。(或多媒體《清明上河圖》導入)

二、探究新課:

(一)司馬光和《資治通鑑》

師:古代史學著作很多,請大家說說看你能說出幾部?(學生思考後回答)然後用幻燈打出《資治通鑑》,接着提問:這部書的作者是誰?你知道書名的來歷嗎?

生:司馬光。因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政道”故名。

師:請兩名同學表演“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師:剛纔兩位同學表演非常精彩,同學們,你知道《資治通鑑》這部書的體例嗎?它和《史記》有何不同呢?

生:先分組討論後回答(略)。

多媒體顯示錶格(對紀傳體和編年體進行比較)

師:北宋在人們心目中是一個孱弱的王朝,爲什麼出現了《資治通鑑》這樣一部通史鉅著?

生:可直抒已見,從多角度回答問題

師:從根本原因和客觀原因兩個方面歸納。根本原因是宋王朝與少數民族政權長期衝突中處於劣勢,加上階級矛盾尖銳,使北宋政治家們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於是他們把目標轉向歷史,以爲當世統治者的借鑑。客觀原因是書院制度完備學習風氣活躍,北宋文化普及較高,爲《資》的編寫大量人才,同時印刷術進步,使書籍得以大量印刷。加上司馬光等人嚴謹治學。

(二)宋詞的傑出詞人

師:詞是一種新的文學體裁,它是怎樣形成的呢?詞的產生是隨着音樂的發展而出現的,唐中期以後,音樂發展較快,句式整齊的詩較難配樂,因爲了便於歌唱,人們便按樂曲節拍來填寫歌詞,出現長短不一的句式,這就是詞。它在唐出現,到宋時達到頂峯。(主要原因是在於城市經濟的繁榮,市民階層的擴大。)這一時期主要詞人有哪些?

生:蘇軾、李清照、辛棄疾

(用幻燈打出三人頭像,介紹他們生平)

(用多媒體講述三人作品及特點)多媒體顯示蘇、李、辛三人代表作品《念奴嬌赤壁懷古》、《如夢令》及《破陣子醉裏挑燈看劍》。要求同學跟着大聲朗讀,並體會他們的風格特徵。得出蘇、辛詞豪邁奔放(豪放派),李詞特點風格委婉(婉約派)。

要求學生製表歸納三人主要作品及風格

(三)風格多樣的繪畫和書法

師:我國繪畫有悠久的歷史。從東晉的顧愷之到唐代的吳道子,風格各異,到宋元時得到進一步發展,出現了表現大衆生活的風俗畫,它的代表作就是《清明上河圖》。指導學生看書。

幻燈:展示《清》圖,向同學介紹該圖的主要內容(可本單元活動課)

教師作:畫卷表現了城鄉百姓的社會生活,展現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時代風貌,折射出北宋經濟發展狀況,該圖以濃厚的生活氣息,精湛的筆墨及淳樸的藝術風格代表了宋代風俗畫的突出成就。

師:宋元時期出現了許多畫家,你能列舉幾個嗎?

生:(略)

師:書法在宋元時期成爲文人的一種愛好,涌現出很多的書法家,被稱爲“宋四家”的是誰?

生: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師:元朝的趙孟頫也是著名的書法家。

幻燈:展示書法家的作品,給學生以直觀印象。增強藝術鑑賞力。

課後作業:要求學生收集從東漢至宋元時期著名書法家的作品(字帖、拓片)

:宋元時期不僅科技領先,而且文化燦爛。我們祖先爲我們奉獻了一份豐厚的文化大餐,面對祖國優秀的文化傳統,我們在自豪的同時,更應認識到我們的責任與重擔,爲中華民族騰飛而努力。

三、課堂

指導學生完成課件出示的圖表。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元謀人的生存年代、發現地點和發現的歷史意義。

(2)知道北京人的生存年代、發現地點、體質特徵、發現的意義以及他們的生產、生活狀況。

(3)知道化石是研究人類起源的主要證據和了解我國境內其他古人類遺址。

2.過程與方法

(1)識讀《中國境內主要古人類遺址分佈圖》等圖,掌握識圖的基本方法,培養從圖片中提取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

(2)思考“化石是怎麼形成的?對於我們研究早期人類有什麼作用?”,培養查閱歷史資料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中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的世界文化遺產,激發學生的歷史興趣,培養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北京人。

難點:理解北京人生產、生活狀況。

[教學設計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學習三塊內容,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北京人的發現、北京人的特徵。第一部分內容與第二、三部分內容是包含關係,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包括了北京人;第二和第三部分遞進關係,先介紹北京人的發現,再闡述北京人的特徵和發現北京人的意義。

我國目前已發現舊石器古人類遺蹟三四百處,遍佈全國大多數省市。事實證明,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我國境內已確認的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左右。我國早期人類遺址中最的就是北京人遺址。北京人的發現內容豐富,大量的遺骨、石器和用火遺蹟,證明遠古確有直立人存在,爲“從猿到人”的偉大學說提供了有力證據。

2.學情分析

(請按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補充)

3.教學方法

閱讀講解法、識圖分析法、討論歸納法、聯繫對比法。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4

原始農耕生活

一、課程目標

(一)內容標準

簡述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等原始農耕文化的特徵。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河姆渡和半坡遺址距今年代、所處的地區、自然條件、主要種植物和飼養物、生產工具、房屋特點、陶器的使用以及紡織、漁獵等其他生產生活情況。通過實物圖片或考古紀錄片,讓學生觀察、複述原始農耕文化產生、發展的概況。

2.過程方法與能力

通過對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與前人在衣食住等生產生活方面的比較,概括出中國遠古農耕文化的基本特徵,初步認識人類進步的規律,初步培養比較、分析、歸納和概括問題的方法與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祖國境內河姆渡、半坡居民爲代表的原始人類所取得的成就,感受我們先民的生存智慧和爲人類文明作出的貢獻,增強民族自豪感。

人類由採集到農耕生活的轉變過程和河姆渡、半坡居民生活的狀況,說明人類的每一次進步,都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探索和艱苦的勞動實踐取得的。通過學習感受勞動和創造的艱辛與價值,培養百折不撓的奮進精神與艱苦奮鬥的優良品質。

二、教學要點

重點: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河姆渡、半坡居民的生產與生活狀況所反映出的原始農耕生活的狀況。這是屬於知道和了解層次的知識。

難點: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對原始農耕文化的特徵的概括。這是屬於較高層次的能力要求。

教學過程:

課前導入:我們已經學過中國遠古人類,知道了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遠古人類(稍稍停頓,讓學生來回答。)――元謀人,他們生活的年代距今――170萬年。遺留人類化石殘骸最多的――北京人,北京人的食物的主要來源――採集和狩獵,他們使用的石器――舊石器,打製石器,他們已經會用――火。

講授新課:

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後至約四五千年前,中華文明又進入了一個新時代:農耕時代,爲了大家學習這一時代的歷史,教材精心挑選了兩個文化遺址:西安半坡原始聚落遺址、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他們分別代表中國的北方(黃河中下游地區)和南方(長江流域)。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8頁看圖“我國原始農耕時期的文化遺址分佈圖”,在圖中找到這兩個文化遺址。

這兩個遺址展現了南北不同的原始農耕風貌,接下來我們再通過學習比較來認識兩個時期在距今年代、生活地區、原始農耕工具、原始家畜飼養業、原始手工業等方面的不同。

我國的北方和南方氣候差異很大,這種氣候的差異對原始人類的影響很大。由於人們的生產力水平很低,科學技術有限,人們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有限。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和水稻的國家之一,粟和水稻分別在北方和南方的種植,一方面說明人們對自然的依賴。一方面也說明無論是在北方、還是在南方,我們的祖先們都創造了燦爛的原始農耕文化。

小結:通過對本課的學習,我們已經大概瞭解了我國原始農耕生活的兩個代表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原始農耕生活特徵,現在請同學們說說從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農耕生活中,你看到了什麼?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來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以及他們對人類社會物質與精神進步做出的特有貢獻。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5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會發展及與唐朝的關係,瞭解回紇、粟末、南詔的社會生活及與唐朝的關係。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點、出現這種政策的原因及影響,培養學生歸納能力和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總結各民族與唐朝的關係,培養學生的比較概括能力。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祖國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和發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於各民族的發展,這種關係是我國民族關係的主流。

【教材分析】

本課的主題是“隋唐時期,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空前發展”。教材首先介紹吐蕃人的社會生活狀況、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的和親、吐蕃贊普的上書,說明了吐蕃與唐朝“和同爲一家”的密切關係。其次介紹了回紇、南詔等民族與唐朝的友好交往和經濟文化交流的情況,說明唐朝民族交往的廣泛性。

本課的重點,是吐蕃的發展及唐朝與吐蕃的友好關係。

本課的難點,是唐朝對邊疆各民族採取的比較開明的政策。唐太宗的“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的態度、唐朝與吐蕃的和親、唐玄宗冊封回紇、與南詔等少數民族首領的政策都是開明政策的體現。

【教學過程】

導入:歷史上中原地區的許多統治者與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卻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贏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擁戴。在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領尊奉他爲各族的領袖——“天可汗”,這位皇帝是誰?他爲什麼能獲得各民族的尊重?

(通過上述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引出要學習的新內容。)

(出示布達拉宮的圖片)大家知道這座宮殿是爲誰而建造的嗎?——是松贊干布爲迎娶文成公主而興建的。

松贊干布是哪一個民族的領袖?——吐蕃

吐蕃是生活在哪個地區?是現在的哪個民族?

(學生在地圖上找出吐蕃的位置,並完成圖表:在地圖上填上唐朝前期邊疆的少數民族)

填圖時注意:

這些少數民族大都分佈在哪些地區?

唐朝政府設置了哪些機構管轄這些少數民族?

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這些民族與唐朝的關係如何?

1、吐蕃的風俗習慣

(出示有關藏族生活的圖片,從中聯想唐朝時吐蕃生活習俗的情況)

生活的地區:青藏高原一帶。

生產:遊牧爲業,有的以農耕爲生。

崇尚戰功,以戰死爲榮。軍法很嚴,戰時前隊皆死,後隊方進。以戰死爲榮,幾代都戰死的有家被視爲高門大族。

贊普——藏語,意爲有權勢的君王,沿用爲吐蕃國王的專稱。

2、文成公主入吐蕃

學生介紹松贊干布。

松贊干布,吐蕃王國的創建者,629年繼位爲贊普,當時年僅13歲。他父親在權力爭奪中被毒死。父王諸臣和母后諸族舉兵公開叛亂。

學生思考並回答: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和親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①維護了和平,增強了友誼

②密切了雙方經濟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出示材料:

吐蕃贊普尺帶珠丹給唐朝皇帝的書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爲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

思考:爲什麼吐蕃贊普要自稱外甥,又說是先皇帝的舅宿親?

因爲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所以唐朝皇帝是他的岳父,他自稱爲外甥;而他的前輩松贊干布曾娶文公主,所以唐朝皇帝又是尺帶珠丹的舅家。

討論:聯繫當今的國際形勢,談談唐蕃“和同爲一家”對解決民族矛盾和衝突有什麼借鑑作用?

4、課堂小結

5、作業:課後作業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6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現,有關陳勝、吳廣起義以及秦朝滅亡的基本歷史知識,並瞭解楚漢之爭的簡單情況。

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秦的暴政是激起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從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三、過程和方法

本課使用談話法,師生互動,讓學生帶着問題閱讀課文,培養分析問題,概括問題能力,巧妙設問啓發學生思考,讓學生討論,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重點秦末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意義。

本課難點是秦亡前後,項羽、劉邦所領導的戰爭性質的變化。

[教法和學法]

講述法、講解法、討論法,學生分組進行討論。

[課時]

1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教學過程]

導入根據課本中的歌謠“阿房,阿房,亡始皇”導入新課。

一、秦朝滅亡的原因

1、繁重的徭役秦朝的徭役非常繁重。

2、刑法殘酷秦朝刑法非常殘酷,刑罰的種類繁多。

3、秦二世秦二世(前230—前207),即胡亥,秦始皇少子,秦朝第二代皇帝,更加殘暴,他統治時期政治十分黑暗。

二、陳勝、吳廣起義

公元前209年,九百多個窮苦農民,被徵發到漁陽戍守長城。他們走到大澤鄉,遇上大雨,不能按期到達,按秦法誤期者要被處斬,陳勝吳廣號召起義,農民戰爭爆發。之後,在陳建立政權。

三、陳勝派主力軍向咸陽進攻陳勝建立張楚政權後,率軍繞過滎陽,突入關中,直逼咸陽。

四、農民起義秦朝陳勝,吳廣起義以後,項羽和劉邦領導的農民軍繼續戰鬥,公元前207年,項羽以少勝多,在鉅鹿大敗秦軍。與此同時,劉邦率軍直逼咸陽,秦朝滅亡。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歷稱爲西漢,劉邦就是漢高祖。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7

 [知識與能力]

掌握教材中出現的基本人物、事件、時間;認識到開發邊疆的重要性。

 [過程與方法]

1、以多種角度來訓練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方法的初步運用能力;

2、將閱讀、聽講、識記三方面材料綜合起來的思維能力及獨創、靈敏是思維品質的培養;

3、口頭表達能力的鍛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國家興衰、個人成就、個人成敗的原因。

 [重點]兩漢經營西域

 [難點]歷史人物的作用與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相互關係的史觀。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方式與方法]以討論爲中心的綜合啓發式教學

[授課過程]

一、複習、提問上節內容

二、導入新課:今天我們一塊學習第17課兩漢經營西域和絲綢之路

三、講授新課:

(1)張騫出使西域:

1、西漢時期,人們把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區和更西的地方,稱爲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管理西域事務,這是西域各國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的開始。

(2)絲綢之路:從長安往西經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運到西亞,再由西亞轉運到歐洲。

(3)班超經營西域:

1、公元73年,東漢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來到東漢,這是歐洲國家同我國直接友好往來的開始。

四、小結。展示課件知識點匯萃

五、作業

附:板書設計

一、張騫出使西域:

1、把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稱爲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張騫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管理西域事務,這是西域各國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的開始。

二、絲綢之路:

從長安往西經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運到西亞,再由西亞轉運到歐洲。

三、班超經營西域:

1、公元73年,東漢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來到東漢,這是歐洲國家同我國直接友好往來的開始。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8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知道隋朝的建立及統一概況、隋初經濟繁榮的表現;瞭解大運河的開通和科舉制的創立;知道隋朝滅亡的原因;理解隋朝實現統一、開通大運河的條件以及科舉制的歷史影響。

過程與方法:講述本課知識,讓學生了解隋朝建立的基本概況;詳細地講解大運河的基礎知識,要求學生會識圖看圖;探討隋朝的滅亡,培養學生從歷史教訓中得出正確的歷史啓示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和科舉制的創立的積極歷史作用,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勤勞和智慧,通過這種精神的感染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復興中華的情愫。

【重點】大運河的開通;科舉制的創立及影響。

【難點】大運河開通的影響;科舉制創立的標誌和影響。

【導學過程】

目標導學一:隋朝的建立和統一

學生閱讀教材“隋的統一”一目,找出隋朝建立的時間,開國皇帝的姓名,都城的位置,瞭解隋朝統一全國的時間,統一的標誌及統一的意義。

學生自主學習,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最後再次強調並歸納學生的回答。

教師講述:隋朝建立後,國家統一,社會相對安定,那在此基礎上隋朝的國力發展如何呢?

4.圖文展示含嘉倉,一個在文獻裏被屢屢提到,卻給墨甚少的名字,直到20世紀70年代,含嘉倉纔在洛陽市老城區北部被髮掘。據統計,含嘉倉內已勘探出糧窖287座,其中160號倉窖保存有約50萬斤炭化穀物。50萬斤糧食在當時的生產條件和生活水平下,約合近千農民一年辛勤勞動的果實、數千農民一年的口糧,可見含嘉倉規模之大,儲糧之豐富。

5.請同學們回答:隋朝的經濟爲何如此繁榮?

6.學生閱讀教材,自主學習與交流,教師總結歸納。

提示:(1)發展經濟;(2)編訂戶籍;(3)統一南北幣制和度量衡制度;(4)加強中央集權,提高行政效率。

教師設疑:這些措施的實施給隋朝帶來怎樣的結果?

師生共同總結:隋朝實施這些措施,促進了社會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人口數量和墾田面積大幅度增長,隋朝成爲一個疆域遼闊、國力強盛的王朝。

目標導學二:大運河的開通

請同學們結合材料與教材“開通大運河”一目,指出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目的是什麼。

反饋指導:爲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605年,隋煬帝一聲令下,僅用了六年的時間,大運河就開通了。

PPT呈現“大運河圖”,學生根據教材完成填空,並勾畫出大運河簡單示意圖。

反饋指導:學生自主填空、畫示意圖,教師展示部分同學的成果,進行點評。

教師講述:大運河全長2700多千米,三點四段五河流,即以洛陽爲中心,北抵涿郡,南至餘杭;自北向南依次爲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

教師設疑:有人說大運河“功在千秋,罪在當時”,你覺得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學生小組內交流,自由發言。

師生共同總結:從地圖上看,中國江河大都是東西走向,造成南北交通不便,大運河的開通溝通南北,加強了南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爲祖國的長遠發展立下汗馬功勞。古人語“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爲利也博哉”“天下轉漕,仰此一渠”所以說大運河“功在千秋”。不過,隋朝爲開通大運河徵發了幾百萬人,佔當時全國人口的將近十分之一,男丁不夠,婦女也被徵調去。百姓對此不滿,隋煬帝便用高壓手段鎮壓,規定凡是反抗者,不管罪行輕重,一律處斬,且無須上報。古人語:“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所以說大運河“罪在當時”。過渡:俗話說,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隋朝取得如此大的發展,是因隋文帝“治國有方”,有一批優秀人才爲國“出謀劃策”,那“優秀人才”如何選拔呢?

目標導學三:科舉制的創立

同學們看提示,猜古代的一種選官制度。

提示一:金榜題名;提示二:名落孫山;提示三:十年寒窗;提示四:連中三元;提示五:一舉成名。

材料展示隋王朝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門第限制。開皇七年(587年),隋文帝命諸州每年送三人到中央參加秀才、明經兩科考試,正式設立了每年舉行的常貢之科。隋煬帝時又添設了進士科。

依據材料並結合教材思考問題。九品中正制選官的標準是什麼?科舉制的選官標準又是什麼?

教師設疑:這種新的選拔官員的制度——科舉取士最受哪些人歡迎?有什麼積極作用?5.學生結合史料與教材知識,小組交流,回答問題。科舉制間接擴大了教育範圍,打破了豪門貴族壟斷教育的狀況,刺激了官學和私學的發展,促進了學校數量的增加,也擴大了學習的內容,除“四書”“五經”外,有詩賦雜文,也有經史典籍,還有策論。

總結:科舉制的創立,最受門第不高的讀書人歡迎。這是中國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擴大了官吏選拔的範圍,使門第不高而有才學的人可以參政,有利於鞏固統治,同時也推動了教育的發展。此後科舉制不斷完善,成爲歷朝選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續了約1300年。

目標導學四:隋朝的滅亡

學生閱讀教材“隋朝的滅亡”一目,回答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反饋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在教材上適當標註,歸納回答。教師小結:隋煬帝因實行“暴政”,成爲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但是,我們要全面地看待這些歷史事件,客觀評價隋煬帝。

材料展示徵吐谷,討高麗,用兵力既勞民力,固才冠諸王,然禍及百姓。若雄才兼安宇內,後世論名,可與漢武齊功;建東都,修運河,享獨樂不與衆樂,雖罪在當代,但利延千秋。如恩澤能至斯民,今朝評績,當和禹王同輝。

4.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你如何客觀看待隋煬帝?

5.反饋指導:隋煬帝雖說是公認的暴君,可他通音律,善詩賦,治軍旅,絕非一般昏君可比,而且他開運河,修馳道,建東都也都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如運河就“功在千秋”,而且他還創立進士科,使科舉制正式確立,影響深遠。所以我們在看待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時一定要全面客觀公正。

教師小結:隋朝,因隋文帝而勃興,因隋煬帝而速亡,爲後人留下了寶貴的“遺產”。四、課堂小結:

“隋朝就像流星一樣,瞬間摧殘,瞬間毀滅,勃興速亡,魅力十足!”歷時37年,二世而亡。隋朝的短暫歷史讓我們知道一個道理:民衆是國家的根本,治國必須考慮社會的承受能力,文武之道,有張有弛。只有人民豐衣足食,生活安定,國家才能強大,社會才能和諧發展。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9

課標內容:

1、瞭解隋朝科舉制度的主要內容。

2、以大運河爲例,體會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① 隋朝的建立;

②隋朝統一的時間及其意義;

③大運河開鑿的時間、南北起止及中心點;

④大運河的作用;

⑤隋文帝開科舉制的先河;

⑥隋煬帝創設進士科,科舉制正式形成;

⑦科舉制的作用和影響。

1、結合《隋運河》圖講解大運河的開鑿,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和結合圖文理解歷史知識的能力。

2、聯繫隋以前中國古代的主要選官制度,說明隋創立科舉制的作用和意義,培養學生綜合說明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對隋煬帝的評價,培養學生全面辯證地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4、通過課後題“比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們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培養學生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隋朝統一及其歷史作用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大趨勢。

2、結合課中題,補充歷代詩人對隋大運河的詠歎,對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功過進行討論。結合卡通問答中有關科舉制的介紹和課後題,對科舉制的作用進行討論。通過這些活動,引導學生勇於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在共同探討的過程中,對歷史事件做出評價。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本課學習,進一步認識到國家的統一、安定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2、瞭解隋運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長的運河,至今還在發揮重要作用,它的開鑿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3、理解科舉制的作用,初步認識人事制度建設對國家的重要性。

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

1、大運河的開鑿

2、科舉制的創立

二、難點:

1、大運河爲什麼在隋朝時開鑿?

2、進士科的創設標誌着科舉制正式形成。

3、就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功過和科舉制的作用引導學生勇於多角

度提出問題,共同探究,並做出解釋。

教學方法:

以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爲主。

教學時間:

2課時

導學程序:

(簡要複習上冊知識,導入新課)

一、隋朝統一南北:

1、隋朝的建立,弄清楚隋建立的時間、建立者及都城所在地。

2、就定都長安,要求學生歸納隋以前還有哪些朝代在此建都。

3、隋統一南北講清時間及所滅的政權。其意義結合“隋朝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講解。

二、大運河的開鑿:

1、隋煬帝下令開鑿大運河

2、大運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3、大運河的作用

三、科舉制的'創立:

1、隋文帝通過分科考試選拔人才

2、隋煬帝創設進士科,科舉制正式形成

3、科舉制的作用和影響

(導學小結)

就隋的建立和統一南北的有關知識提問,指出隋開鑿的大運河和創立的科舉制對後世影響巨大。請一至二位學生簡要歸納這兩個歷史事件的影響。

  課後作業:

1、( )年,( )廢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 )。

2、( )年,隋朝滅掉南方的( ),南北統一,結束了長期的分裂局面。 3、605年,( )下令開鑿大運河。

4、大運河以( )爲中心,北通( ),南達( ),全長( )多千米。

5、開鑿大運河的意義或作用:大運河的開鑿,對南北( )和( )起了很大的作用。

6、開鑿大運河的目的:隋朝統一後( )。

7、開科舉制先河的是( )。( )又創設( ),科舉制正式形成。

8、隋文帝創立科舉制的目的:改革( )的辦法,通過分科考試( )。

9、科舉制打破了( )的限制,給一般的知識分子提供了( )的機會;同時,爲統治者( )拓寬了道路。隋朝創立的科舉制對後世影響深遠,以後各朝都相繼沿用。

10、隋末農民起義軍中( )、( )領導的( )勢力最大。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10

第3課 盛唐氣象

課 題

第3課 盛唐氣象 授課時間 :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知 識 目 標 瞭解唐朝前期經濟繁榮的情況,瞭解唐代民族交往、民族交融情況和社會風氣,以及多彩的文學藝術。

能 力 目 標 理解文成公主對漢藏團結的歷史貢獻。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瞭解盛唐氣象,增強學生對中華文明的認同 感;在學習唐代民族交往與交融的歷史過程中,感受各民族之間的友好團結,瞭解各族人民共同譜寫了中華文明發展的光輝篇章。

教學重點 經濟的繁榮,民族交往與交融。

教學難點 民族交往與交融。

教學準備 PPT

教學方法 講授法、讀書、合作研討等

教 學 過 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愛我中華》,下圖爲拉薩布達拉宮)學生應該很熟悉《愛我中華》這首歌曲。這首歌唱出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心聲,表現了各民族愛我中華的強烈凝聚力,表達了人們團結一心、建設國家的雄心壯志。

唐朝時候周邊有哪些少數民族呢?繁榮開放的唐代與周邊的少數民族關係如何呢?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就會找到答案。

自主學習,初感新知

閱讀學習目標,指導學生完成預習導學。

師生合作,探究新課

一、經濟的繁榮

1.(多媒體展示以下歷史圖片)

曲轅犁、筒車,蜀錦、唐三彩、瓷器,長安城、開元通寶

2.(多媒體展示問題:唐朝經濟發展的表現,小組合作)結合教材,要求分組學生從三個方面概括唐朝經濟發展的表現

(農業:墾田面積逐漸擴大, 農業生產技術不斷改進;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手工業:紡織業品種繁多,蜀錦冠於全國;陶瓷器生產水平也很高,越窯、 邢窯、唐三 彩。

商業:商業十分繁榮,水陸交通發達,貿易往來頻繁;長安城規模宏偉,佈局嚴整對稱,街道寬敞整齊,商業繁榮,既是當時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會)

二、民族交往與交融

(多媒 體展示以下兩張歷史圖片)《步輦圖》、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像:

材料:從漢族地區來的文成公主,帶來了各種糧食三千八百種,給吐蕃糧庫打下堅實的基礎;從漢族地區來的文成公主,帶來各種手藝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給吐蕃工藝打開了發展的大門;從漢族地區來的文成公主,帶來了各種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種,使西藏的乳酪酥油從此年年豐收。

——選自烏廷玉編寫《隋唐史話》

1.提出問題:吐蕃人生活在哪裏,是哪個民族的祖先?

教師講述:吐蕃族的基本概況?(吐蕃族生活在青藏高原,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松贊干布統一了青藏高原的各個部落,定都邏些,實行了一系列發展生產、改革制度的措施。他還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

3.(多媒體出示材料,提出問題:簡要介紹一下文成公主遠嫁的基本情況)讀材料和課本知識,老師引導學生說出文成公主遠嫁的情況及其影響。

答案提示:①情況:唐太宗時期,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了穀物種子、藥材、茶葉、工藝品 以及曆法、科學技術方面的書籍。還帶去了很多手工工匠。

②影響: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 濟和社會的發展,也增進了漢藏 兩族的友好關係。

4.讀課文材料,回答問題。

“蕃人舊日不耕犁,相學如今 鍾禾黍。……城頭山 雞鳴角角,洛陽家家學胡樂。”

“據統計,唐代少數民族宰相即有二十四人,分別來自十五個民族。將軍、節度使多不勝數,以至《唐書》專立《諸夷番將傳》”——《中國國 民性演變歷程》

“文皇(唐太宗)南面坐,夷狄千羣趨。……獻號天可汗,以覆我國都。”

① 漢族和一些北方少數民族雜居、 通婚,民族之間的交融進一步發展;

② 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職由少數民族人士擔任。

③ 唐太宗得到周邊各族的擁戴,唐太宗被尊奉爲各族的“天可汗”。此外,

西北、西南等地區一些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與唐王朝保持着友好而密切的聯繫。

三、開放的社會風氣

過渡:唐朝經濟繁榮、民族關係友好、對外交流廣泛,國力強盛。這樣的社會會出現什麼樣的風貌呢?

1. 圖片展示唐朝婦女騎馬打球、下棋等活動

點評:唐代婦女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受教育)。

2. 敦煌文書“放妻文書”

唐代人對婚姻的態度比較開放。

3. 唐代傢俱、食品(唐周昉《宮樂圖》——畫中餐桌踢打渾厚, 裝飾華麗。貴婦們座下是月牙凳,凳 面略有弧度,符合人體工學。)

衣 食住行等方面受西北少數民族的影響,具有兼容幷蓄的特點。

唐代遼闊的疆域、強盛的國力、開明寬容的民族文化政策和廣泛的對外交流,爲社會風氣的開發與包容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四、 多彩 的文學藝術

1.分組合作,完成表格

詩人或藝術家 代表作 作品特點

李白 李白的詩飄逸灑脫,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李白因此享有“詩仙”的美譽。

杜甫 杜甫的詩反映了歷史的真情實況,故有“詩史”之稱,他被譽爲“詩聖”。

白居易 他的詩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婦孺都會吟誦,深受大衆歡迎。

顏真卿 《顏氏家廟碑》 端正勁美,雄渾敦厚

歐陽詢 《九成宮醴泉碑》 方折峻麗,筆力險勁

閻立本 《歷代帝王圖》 形態各異,神形兼備

吳道子 《送子天王圖》 落筆雄勁,風格奔 放

2.展示學生表格,評價。

3.PPT展示詩歌、書法、繪畫作品

課堂小結,鞏固新知

本課學習了《盛唐氣象》,這個盛唐的“盛”體 現在哪些方面?

經濟繁榮;民族關係和睦,民族交融有新的發展;社會風氣開放;文學藝術豐富多彩。

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盛唐氣象?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統治者注重施行“仁政”,減輕百姓負擔,重視發展農業生產,爲盛唐氣象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歷史上每個朝代都可能會有經濟發展、社會繁榮,但唐朝的社會風尚磅礴大氣,有海納百川之勢,無論是外國還是周邊少數民族的文學藝術及生活習俗都能融入唐朝的社會生活之中,這是爲什麼?

唐朝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開放的心態和博大的胸懷,使唐朝社會能夠吸 納外來文化。

這也告訴我們,開放的心態和勇於接納外來新鮮事物的胸懷,對社會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備 注

教學反思:1、使用圖片和視頻,增加直觀性。利用各種途徑找到本節課教學所需要的曲轅犁的視頻、筒車和唐三彩等的圖片。找學生現場講解曲轅犁、筒車的使用方法,這樣既有趣味性,又使學生對歷史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2、 及時的小結,迴歸課本。這節課學生上的輕鬆,課堂上討論聲熱烈,學生被老師設計的活動調動起來,在剩下的五分鐘時間裏讓學生歸納本課。並圍繞一根主線──盛世氣象,探究出現盛世氣象的原因,盛世氣象的表現和唐由盛轉衰的歷史事件,這樣這一節就做到了有放有收。

3、 活動設計反覆推敲,使之不斷完善,學生也饒有興趣,改變了老師一味講歷史的局面,使歷史課堂活起來,動起來,並嘗試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主動學習模式。

4、 不足:一節課下來,活動的時間把握上較難,在突破本課的難點時比較倉促,這是我需要認真修改的地方;

在活動的設計上更應注重活動的趣味性,這點還可斟酌。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11

一、鄭和下西洋

1、目的:

爲提高明朝在國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國富強”,同時也用中國的貨物去換取海外的奇珍。(彰顯國力,換取奇珍)。

2、條件:

①明朝前期的國力強盛

②造船術的發達

③指南針在遠洋航海的廣泛運用

④鄭和個人吃苦耐勞的英雄氣概好勇於探索的精神

3、時間:1405──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

4、到達地區:到過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

5、意義:鄭和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的偉大航海家。鄭和的遠航,不僅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瞭解了友好往來,而且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爲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

二、戚繼光抗倭

1、騷擾我國沿海地區,使百姓的生命財產慘遭損害,沿海居民稱它們爲“倭寇”。

2、戚繼光抗擊倭寇的進攻(台州),戚繼光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英雄。

3、“封侯非我願,但願海波平”的詩句抒發了戚繼光怎樣的情懷和抱負:不追求個人名利,以國家和民族安危爲已任的愛國情懷。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知道農業、手工業以及海外貿易三個方面的主要發展標誌及成就,明確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最終成於南宋,分析不同時期的社會經濟發展表現。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自行閱讀課文,概括宋代南方經濟發展的主要成就;

以學生合作交流、師生互動等方式,引導、分析解決問題宋代方經濟發展的原因;

通過文字、圖片等史料展示,用語言描述宋代的社會生活。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宋代經濟發展的成就,認識我國勞動人民用辛勤和智慧,創造了經濟繁榮。

通過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原因等分析,認識經濟重心的南移不僅是長時期的歷史過程,也是各種因素綜合的結果。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過程。

教學難點:通過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原因等知識點講解,引導學生總結歸納“經濟重心的南移不僅是長時期的歷史過程,也是各種因素綜合的結果”這一結論。

三、教學方法

教師講析爲主,師生討論爲輔

四、教學準備

製作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在許多人看來,宋朝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最糟糕的王朝之一了,“弱宋”二字似乎是把這個統治中國大部或半部300多年之久的朝代給蓋了棺定了論。但是,如果我們改變一下自己的視角,試試按另一種標準來看待歷史,不是隻看王侯將相的“千秋功績”,而是看看社會經濟的發展,看人民羣衆的生活,也許情況就會大不相同。通過對宋朝經濟狀況的學習,同學們也許會改變對大宋王朝的上述認識。

第一個環節:宋代經濟成就,弱宋與富宋的對比

(1)展示反映宋代經濟成就的表格,學生閱讀課本整理知識。

(2)學生討論海上絲綢之路的條件、原因

爲什麼陸上的絲綢之路轉到了海上?從政治和技術兩方面去考慮

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先進;周邊民族的興起與強大,陸路受阻;商業的繁榮和經濟重心南移;政府的鼓勵政策。

爲什麼南宋沒有禁止海外貿易?(這裏需要對比明清)

一則來自海外貿易中鉅額的財政收入;二則當時的海外貿易還沒有遇到後來明清所遇到的困難——倭寇、海盜、叛逆……;三則國內危機也不像明清時期那麼嚴重。相對而言,局勢的變化使得後來的王朝根本無法繼續南宋開始的寬容自信的對外政策。

(3)史料補充,論證經濟重心南移的完成

小結:南宋時南方經濟已超過北方,經濟重心實現了南移。

從此南重北輕的經濟格局形成,並一直持續到今天。

第二環節:經濟重心的南移過程。

閱讀以下史料,分析南移的過程

材料一:楚地之越,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無積聚而多貧。是故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斤之家。

材料二:(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飢。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東京開封)時,實仰東南財賦,而吳中又爲東南根抵,語曰:“蘇湖熟,天下足。”

總結:

1、初步開發:漢末,南方等區域經濟發展。孫吳,開發經營江南地區,水稻種植、絲麻紡織、銅鐵冶煉、造船技術等發展、進步。

2、繼續發展:唐代是中國封建經濟發展的又一高峯,北方黃河流域和南方長江流域是唐代的兩大基本經濟區。以安史之亂爲界,兩大經濟區在國家經濟中的地位發生了逆轉。

3、完成南移:兩宋時期,南方經濟在壓倒性優勢下繼續發展,我國古代經濟南強北弱的局面成爲定局。

過渡——白居易的《憶江南》和一系列圖片展現江南的繁榮景象屏幕展示(《耕穫圖》;《貨郎圖》;宋代景德鎮的代表性瓷器圖片;哥窯的冰裂紋瓷器圖片;南宋海船圖片;包括交子在內的各種貨幣圖片;《清明上河圖》局部。)

提問:“爲什麼江南會從一個落後、荒涼的地區成爲一個經濟繁榮、風景如畫、人人嚮往的美好地方?是什麼原因使江南得到開發?”

第三個環節:學生討論交流重心南移的原因

(1)什麼造成了北方的落後?

黃河中下游地區自三國起,軍閥混戰,再加上北方匈奴、契丹、党項、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頻頻南下,長期戰亂不已,經濟破壞嚴重。五代十國期間,北方几乎平均每十年就要爆發一次大規模戰爭。

(2)南方有什麼先天的有利條件?

北方戰亂,北方人民大批南遷,既爲江南經濟發展帶去大量勞動力,又帶去中原地區豐富的農業生產經驗。相反,江南長期處於一個相對和平安寧的環境。

從三國時期(公元3世紀)起,政局不穩,戰爭紛起,中原地區民不聊聲,促使北方人口向南遷移。兩晉時期(4世紀)北方少數民族政權輪番入主中原,民族矛盾激化,再次推動北人南移。進入隋唐時期(7、8世紀)以後,南方仍是北人遷移的首要目標。歷經這樣多次自北而南的人口大遷徙,安史之亂後南重北輕的人口分佈格局最終形成。

小結一:北方人口的南遷是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

(3)什麼使得這些長時期沒有得到利用的先天條件終於開始發揮影響?

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動力之一:技術進步。

(4)農業和手工業方面發生了什麼進步?

農業生產工具的發展;耕作技術的提高,稻麥輪種的推廣;土地的開發和高效利用(圩田、沙田、梯田)

手工業技術的進步

小結二:技術進步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除上述歷史原因外,中國古代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的冷暖乾溼變化、過度墾伐造成生態失衡及江南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也是經濟重心南移的重要歷史地理因素。

總結: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需從地理、政治、歷史等多角度綜合分析。

第五環節:學生討論經濟重心南移的影響(開放性話題)

1、對我國交通貿易的影響。由於經濟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發展,海上交通和運輸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2、對人口分佈的影響。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脹,我國南部、東南部人口在全國總人口中的比重不斷增長。

3、對民族關係的影響。經濟重心的南移,使我國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北方人民的南遷,使遊牧民族和漢族有了更深更廣泛的交流和合作,促進了民族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的發展。

4、對南方環境的影響。南方一些地區的過度開發,如“放火燒荒、圍湖造田”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壞生態環境,影響可持續發展。

拓展總結

經濟重心的南移不僅是長時期的歷史過程,也是各種因素綜合的結果。

作業佈置

探索與爭鳴:爲何宋以後的中國始終未成爲“海上強國”?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唐朝開元時期政治、經濟的發展情況,包括“開元之治”、農業生產的進步、手工業技術的提高以及商業的繁榮等主要史實。通過思考和概括開元時期農業和手工業的成就,培養學生綜合歸納問題的能力;利用實物模型、地圖、圖片等直觀教具輔助教學,培養學生觀察、想象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唐玄宗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經濟生產水平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朝代,而且居於當時世界先進地位,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對這一時期精美的絲織品和陶瓷工藝的教學,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材分析】

本課以“開元盛世”爲主題,從兩個方面進行了敘述:首先介紹的是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開元年間出現了“開元之治”。其次,主要介紹了盛世經濟的繁榮,包括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三個方面的成就。“盛世經濟的繁榮”一目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本課的難點:曲轅犁、筒車是唐朝先進的農業工具,但是它們的結構原理和先進性,學生不易理解,難以形成準確的概念。而且,現在的學生對於農具的瞭解又極少,因此農業工具的改進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難點。

  【教學過程】

導入:回顧唐太宗和武則天的統治。

一、開元之治出示材料:後人評論唐玄宗說:“玄宗少歷民間,身經難,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後來他是怎樣做的呢?這句話的意思是:唐玄宗年少的時候在民間,親身經歷了一些不得志的事和苦難,所以即位之初,深知人民的疾苦,能勤於政事。唐玄宗勵精圖治的表現:

(1)任用賢才(由學生講“唐玄宗走馬任姚崇”的故事)

(2)重視吏治

(3)崇尚節儉

二、盛世經濟的繁榮

1、農業(通過圖片說明唐朝農業生產情況)

(1)農耕技術的發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葉生產的發展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爲“茶神”。

(3)農業工具的改進:曲轅犁、筒車(重點講解)出示“漢代牛耕圖”和“唐代曲轅犁圖”,提問:比較一下直轅犁和曲轅犁的不同、曲轅犁比直轅犁有了什麼改進?(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出曲轅犁的特點)出示筒車圖片,分析出筒車比以往灌溉工具先進的地方。(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化解學習上的困難)

2、手工業

(1)絲織業

(2)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三彩(出示一些當時的絲織品和陶瓷的圖片,使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體會勞動創造了美,培養他們的歷史情趣)

3、商業(1)著名的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

(2)長安城出示唐朝長安城的平面圖,讓學生總結其城市佈局特點:

①城市佈局:宮殿、衙署、坊、市分置,宮殿區位於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東西對稱分佈;全城街道整齊,樹木成行。

②人口:百萬人

③邊疆各族和各國人士雲集,商業繁盛。唐都長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小結:唐玄宗統治前期(開元年間),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爲“開元盛世”。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14

課標內容: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鑑真東渡等史實爲例,說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①長安是唐朝陸路交通中心;

②廣州是最大的外貿港口;

③唐朝政府在廣州設置市舶司;

④唐朝政府實行對外開放政策;

⑤日本、大食、天竺等國向唐朝派遣使節;

⑥日本的遣唐使和留學生;

⑦鑑真東渡;

⑧玄奘西遊。

1、通過對唐朝對外交往盛況空前原因的分析,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2、通過引導學生解答課後的比較鑑真和玄奘共同點的習題,培養學生運用比較法說明歷史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對唐僧取經的故事與歷史事實的聯繫和區別的分析,培養學生

對文學作品和歷史事實的鑑別能力。

4、通過對《唐朝對外交通路線》圖的觀察,培養學生識讀歷史地圖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唐朝對外交通路線》圖,聯繫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內容,使學生感知唐代中外交往盛況空前的景況,認識唐朝政府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的政治經濟條件及其重大作用。

2、運用觀察、聯想、比較、討論等方法講授本課內容,使學生感知日本等國的遣唐使節和中國的鑑真、玄奘等,爲發展唐代中外友好交往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及其重大貢獻。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唐代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經濟文化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對外交通發達,政府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中外交往出現了盛況空前的局面。由此可見,國力的強大是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基礎,開放的對外政策有利於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社會進步。

2、日本等國的遣唐使、中國的高僧鑑真、玄奘等爲發展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精神得到後人的景仰和繼承。

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唐朝對外開放的政策。

二、難點:唐朝的對外開放豐富了中外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

教學方法:

問題導學

教學時間:

2課時

導學程序:

(簡要複習上一課知識,導入新課)

教學綱要:

一、遣唐使

1、唐朝的對外交通

2、唐朝開放的對外政策

3、日本遣唐朝使

4、天竺、大食、新羅的遣唐使節

二、鑑真東渡

1、鑑真東渡的艱辛歷程

2、鑑真的貢獻

三、玄奘西遊

1、玄奘西遊的艱苦經歷

2、玄奘西遊的貢獻

課堂練習:

1、唐朝最大的外貿港口是( )。唐政府在廣州設置( ),管理對外貿易,這是歷史上最早設置管理對外貿易的官署。

2、唐政府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與唐朝通商的國家達( )多個。

3、( )先後13次派出遣唐使,使團寵大,居各國之首。

4、日本赴唐朝留學生中最有名的是( ),唐朝赴日本最有影響的使者是( )。

5、唐玄宗時,鑑真六次東渡日本,向日本傳播( ),還把唐朝的建築技術、醫藥知識、繪畫傳給日本。他死後安葬在日本奈良的( )。

6、唐太宗時,僧人( )西遊( )取經,爲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的《 》成爲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亞地區歷史、佛教的典籍。

7、玄奘把從印度帶回來的佛經和佛像珍藏在今天西安的( )。

8、日本的大化改新是仿照( )制度進行的改革。8世紀前期,日本留學生吉備真備和學問僧空海在利用( )的基礎上,創造了日本的文字( )——片假名和平假名。

教學反思: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15

一、教學思路:

秦始皇是一個能引起學生強烈關注的歷史人物,在設計教學時以小組活動的形式開展本課教學,從感性的材料入手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改變課堂形式以答記者問的形式介紹中央三位大臣。利用繪製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示意圖,培養學生的學習技能。注重在新課理念下的學習方式的轉變。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要有自覺、主動、積極參與學習過程的正確態度,有求知的強烈願望和激情,以及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

二、教學目標設計:

(一)知識目標:

記住秦統一中國的時間;記住秦朝的都城,統治者稱號,理解秦統一的意義和秦始皇鞏固統一措施的作用,初步認識秦中央集權的基本內容。

(二)能力目標:會識別圖片,會製作表格。通過合作學習,開拓視野,在開放的環境中獲得知識,在交流的過程中取得進步;引導學生閱讀,理解,初步分析相關歷史資料。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師應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維護國家統一觀念的教育,初步認識統一對歷史發展的影響。

三、教學內容分析:

課標的內容:瞭解秦兼併六國和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史實,探討統一國家建立的意義本課地位:統一是中國文明史的重要特徵之一,是中華民族對於人類文明的貢獻。本課重點是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教學難點是對“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概念的理解。從國中生的實際出發,方法的訓練比結果的獲得還要重要。秦朝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爲歷代統治者承繼和發展,對以後封建王朝產生重要影響。本課內容在本單元中不但起者承上啓下的作用,而且佔據重要地位。

四、學情分析:

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興趣較濃,學習的積極性較高,喜歡接觸與歷史有關的課外知識,喜歡討論,就所學的觀點進行探討和爭論,思考問題時需要歷史感性材料的支持。一部分學生受當代影視作品的影響,有明顯的不準確表達或偏激的觀點,需要在教學中澄清歷史事實,並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簡單的運用,一部分學生具備透過歷史發現規律的可能,這種可能轉變爲現實多取決於學生對歷史問題的探究程度。教師的課題應充分調動這些學生的帶動作用。

五、教學方法:

圖示法、討論法、講解法、讀書指導法

六、教具:

地圖冊、《戰國七雄示意圖》、秦始皇畫像,獎品若干

教學時間:45分鐘(1課時)

七、活動評價使用要求:

1、使用理由:教學目標的實施,關鍵在於課堂的利用效率,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的設計往往達不到效果,問題就在於監督課堂的手段的缺乏,本堂課教學以小組、個人評價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擴大教師的調控範圍,讓組長也負責,實施中應善於利用此表。讓師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2、小組評價使用要求:組長負責組織組員參與活動,選出學生代表發言。相互交流,交他組評議,課後教師綜合打分。

3、個人評價使用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本課的各項教學要求的個人活動,配合小組內其他組員積極參與討論,交組內成員進行評議。

八、學習過程:

(學生在社會課上對秦滅六國和秦始皇的史事已有所掌握。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啓發式,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較多的活動。)

師:在第二主題的學習中我們瞭解了由於秦國的商鞅變法最爲徹底,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奴隸制廢除了,封建經濟和軍事力量增強了,逐漸成爲七國中實力最爲強大的國家。(建議在事先畫好的《戰國形勢》板圖上填上七國的名字)。奠定了後來秦滅六國的基礎。今天,在資料收集的基礎上我們以分小組的形式學習本課。

九、教學流程:

1、導入新課

出示李白在《古風》中的詩句:“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師:同學們,這首詩的描寫的主人公是誰?“掃六合”指的是什麼事件?生:師過渡:

對!正是這位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演繹了這場“掃六合”的恢宏歷史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認識這位“千古一帝”,一起走近他所創建的大一統的帝國——秦朝。揭示課題:第12課——《秦朝的統一》。2、學習新課:師:(解釋課題)什麼是統一?就是在中國(一定)的地理範圍內,由一個政權把這個國家(範圍內)的各個部分聯合起來,並對各個部分實施有效的治理。今天我們就圍繞“統一”,瞭解兩個大的問題:秦王如何“完成統一”,同時他又是如何“鞏固統一”的。(顯示課件:“完成統一”、“鞏固統一”字樣)

師過渡:

首先進入第一幕:秦王是如何“完成統一”的?

一、完成統一——“秦王掃六合”(課件顯示)師:“秦王掃六合”是怎麼回事?生:

師:戰國七雄指哪些國家?當年的七國都是威震四方,傲視羣雄,爲什麼只有秦國能掃除六國,完成統一?

生:

師總結:從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王嬴政以遠交近攻的軍事策略,用10年的時完成了統一霸業,定都咸陽。

(用多媒體展示秦滅六國的過程,同時教給學生諧音法記憶:韓趙魏亡楚嚥氣(燕、齊諧嚥氣)。

師:前221年。大家要把這個時間記住。在這個時間之前,秦國被叫做“秦國”,在此時間之後,秦國應被叫做“秦朝”了。秦的疆域也由一個方圓百里的諸侯國,發展爲統治千里的大帝國,我們來看一下秦的疆域,找找它的南北四至。(出示秦朝疆域圖,同時要求學生自畫簡圖並記憶)

生看圖回答並能自畫簡圖。

師:秦王的統一戰爭,爲中國歷史揭開了嶄新的一頁,請同學們閱讀材料討論:秦朝統一的歷史意義?(p45,p65頁材料多媒體,可以將此材料展示在多媒體上)

生討論後發言。

師總結:秦朝的統一,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自秦統一後,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雖然有的時期出現了割據狀態,但統一始終是歷史的主流。(交給學生記憶的方法,在重點詞語下重點標記:順應了,結束了,開創了。便於學生記住知識)

師:完成統一階段我們需要記憶哪些知識呢?哪位同學總結一下?生回答。

師過渡: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秦朝完成統一後,如何鞏固統一的問題便成爲擺在嬴政面前十分棘手和必須解決的問題。那麼,秦王嬴政將採取什麼措施來鞏固統一呢?師過渡:嬴政可謂卓越的政治家,他分別從政治、經濟、文化、思想、軍事等方面來鞏固政權,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位千古一帝的具體做法。

二、鞏固統一

1、政治措施——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課件顯示)(1)皇帝制度的建立(課件顯示)師:秦王嬴政認爲他的功績“功高三皇,德過五帝”,便把前人最尊貴稱號“皇”和“帝”合起來,號稱“皇帝”。他自稱“始皇帝”。後人稱其爲秦始皇。並且指出秦國與秦王朝,秦王嬴政與秦始皇的區別:秦國是指春秋戰國時間的諸侯國之一,秦王朝指的是秦王嬴政滅六國後建立的王朝。滅六國,稱皇帝前稱爲秦王嬴政,稱皇帝之後稱爲秦始皇。

師過渡:秦始皇把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大權集中到自己手裏,政事無論大小,最後全由皇帝裁決。(伴隨着皇權制度的確立,秦始皇開啓了全新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請

大家看書,秦朝的中央機關的設置情況如何?

生看書66頁回答。師:經過考慮,秦始皇在中央設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個職位,我們簡稱他們爲“三公”。

(2)中央制度的建立(課件展示)

皇帝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師:“三公”分別管理什麼?

生:丞相管理行政,太尉管理軍事,御史大夫管理監察。

師:他們都是秦朝中央政府的官員,都由皇帝任命,並絕對服從皇帝的命令,他們構成對全國發號施令的總樞紐。其中,丞相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百官之首。師過渡:有人幫着秦始皇管理中央了,還需要行政機構管理地方啊。秦始皇選擇在地方實行什麼制度?

生:在地方實行郡縣制。

(3)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顯示課件)

師:在地方實行郡縣制。郡的長官叫郡守,縣的長官叫縣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襲。他們在地方上直接管理人民,徵收賦稅等。(請大家回憶我們以前講過的西周的分封制有什麼不足之處?與郡縣制形成一種對比講解,加深學生的印象)從此,西周以來的分封制在全國範圍內被郡縣制所取代,地方政權的獨立性大大削弱了。這是中國地方政區制度上一個劃時代的改革,郡縣制在我國長期沿用下來,影響十分深遠。

中央郡在地方縣裏師展示(中央集權示意圖)課件並解讀:至此,秦王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就形成了,這裏要明確一個概念: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所謂君主專制是就中央的決策方式而言的,主要體現在皇位終身制和世襲制上,特徵是皇帝個人獨裁專斷,集國家權力於一身,從決策到行使軍政財權都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中央集權則是相對於地方分權而言,其特點是地方

亭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沒有獨立性,必須充分執行中央的命令,一切服從於中央。

師:除了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秦始皇鞏固統一在經濟、文化、思想、軍事等方面的措施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分成四個組,由四個組通過討論合作得出結論。

生分組討論並回答。經濟組問題

情境資料:情景一:秦統一初“市場”上的情況:市場上有許多攤位,包括原齊、楚、燕、韓、趙、魏、秦各國人。其中有拿刀幣的,有拿鏟幣的,有拿銅幣的,有拿貝幣的……好多攤主在交換中非常不方便,非常混亂。情景二:秦朝統一以後,在咸陽舉行了一次“商貿會”,當時各地區的商人都來到咸陽。在“商貿會”上,由於各國度量不統一,在交換中出現許多差錯。如買一尺布,到三個攤位就有三個尺度。

請同學們閱讀思考:這種局面是否有利於秦的發展?如果你作爲秦始皇,你該如何做?再設想一下,這樣做秦朝的發展前景如何?(結合課本66頁第二自然段和67頁第一自然段)師:貨幣的統一解決了賦稅徵收和流通的困難,方便了經濟交流。度量衡的統一,解決了解決了各地換算之間的困難,便利經濟的發展。那麼,秦始皇對文化思想進行了大膽的改革,鞏固其統治的情況如何?我們來看:

思想文化組問題

史料記載一:秦統一前各諸侯國的文字差異很大。就“馬”和“安”字,有七種寫法。“馬”和“安”字如此,別的字當然也如此。

大家思考:文字不統一,政府下達命令、公佈事宜,各地人民都能看得懂嗎?它有利於各地人民的交流嗎?怎麼解決呢?史料記載二:前213年,秦始皇下令燒燬了統一前的列國史記以及百姓私藏的《詩》《書》和百家語;第二年,他發現有人暗中批評他,攻擊他施行的新制度,便把有牽連的460多位儒生和方士活埋了。

思考問題:這段材料反映了什麼歷史事件?你如何看待它?

師:文字的統一解決了原先六國文字異形的狀況,便利國家政令的發佈和民間文化的交流,並直接影響漢字的演進和發展。焚書坑儒雖然一時鞏固了統一,但是秦始皇這種暴虐的手段也激起了人們的普遍反抗,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那麼,秦始皇是用什麼樣的辦法來鞏固自己邊疆的呢?

軍事問題組

師:請大家帶着下列問題看書,然後回答:1、秦是怎樣鞏固邊疆,維護統一的?2、從地圖找到長城的起止點?

3、你怎樣看待秦始皇修築長城這件事?

師:的確,長城的修建凝聚着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驕傲。它從一個方面反映着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特徵、文化和力量。

小結:完成秦始皇鞏固中央集權措施簡表。

師:本課我們瞭解了一個重要歷史人物(秦始皇),探討了他爲實現和鞏固統一所作出的主要貢獻及其意義。,主要內容可概括爲:(1)完成統一:公元前221前,秦滅六國,統一全國;(2)鞏固統一:政治上稱皇帝,中央設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地方推行郡縣制;經濟上: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文化上:統一文字,思想上,焚書坑儒;軍事上:修築長城。

師總結:秦始皇完成了中國曆第一次也是最偉大的一次統一。這次統一,不僅是地域的統合,而且在政治、思想、文化等褚方面留下了深遠的影響,爲中華民族朝着統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