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關於長笛的發展歷史

歷史1.95W

  15世紀以前:

關於長笛的發展歷史

長笛只是歐洲流浪藝人的一種伴奏樂器,偶爾也在貴族家裏爲演唱伴奏。

  15世紀:

受流浪藝人的影響,開始用於歌唱的伴奏,並且廣泛用於軍樂隊行進用樂器,同時,因爲發現了這種樂器的獨特性能,開始作爲合奏樂團的一個音部使用。當時的長笛是用長60cm沒有分節或接縫的一根木管制作的,只有6個音孔,沒有按鍵。後來又出現了不同長度的長笛。

  16世紀:

因爲長笛已經成爲音樂演奏不可缺少的重要樂器,演奏者開始注重改良長笛的音色,並根據音域的不同開發了不同長度的長笛。管體也分成2節(主體管和尾管)。

  17世紀:

長笛有了很大的進步,爲了具有半音階,發明了按鍵(在前端安裝1個鍵),此時的長笛只有2個音區,選用的材料有木頭(李樹,櫻樹,黃楊,黑檀);玻璃;水晶;蜂蠟等。因爲當時的音樂多數是爲貴族進餐時服務的,不需要很大的音量和激烈節奏,所以對樂器的聲音也要求柔和而幽雅,但這時的長笛是音程不穩定的樂器,並且最低音是D。

  18世紀:

爲了適應戲劇音樂和表現感情激烈程度的要求,必須擴大長笛的音域,於是出現了具有3個音區的長笛,另外最低音由D下降到C,按鍵的數量也增加到4個;6個;或8個等等,並且出現了最早的錐體上管長笛,但音程還是不穩定。

  19世紀:

因爲音樂演奏場所從沙龍逐漸轉移到了音樂廳,另外爲了更好的與絃樂器配合演奏,長笛的很多方面必須進行改良,於是出現了金屬管材的長笛,按鍵數量增加到17個,音域達到低音G,與現在的長笛更接近了。

  長笛的.技術進步

貝幕和貝幕系統的出現

特歐巴爾特 貝幕 (1794—1881,德國人)既是數學家,又是長笛演奏家。爲了增大音量,他率先試製了金屬管長笛,又開發了錐形上管,確定了管體的內徑與音孔直徑和音孔位置之間的相關方程式,使音準進一步提高。

金屬材料長笛的優點:比木製材料容易振動,音量大,可以適應在大型場所演奏;木製長笛容易乾裂或受損,而金屬比較堅硬耐用,配件可以工業化批量加工,成本相對降低。金屬材料長笛的出現,是長笛演奏走向大舞臺,使大衆接受長笛音樂的基礎條件。

貝幕系統:是指按鍵連動的設計,也就是按下一個鍵時,另外的一個鍵也同時連動,這樣用一個手指就可以同時堵住2個以上的音孔。

  貝幕發明的完善和庫帕的成績

路易斯 羅特(Louis Lot,1807—1896,法國人)長笛演奏家,也是長笛製造專家,他不斷研究和完善貝幕的理論,在1855年至1874年製作出很多深受歡迎的長笛,爲以後的長笛製造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波士頓,海因斯(es)以貝幕系統爲基礎,開始了長笛的製作,後來Powell從海因斯(es)公司出來,獨立製作Powell長笛,不久後在Powell公司工作的Brannen兄弟又開始獨立製作Brannen長笛。

1960—1970年,英國人 阿魯巴特 庫帕 開發了庫帕音階和大音量的吹孔。

庫帕音階:就是通過改變音孔的位置,將以前的A:440的長笛,設計爲更平衡的A:422~445的長笛,這種設計延用至今。

以上幾個長笛製作公司爲當今的高級長笛製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技術參考,其產品也在一段時期內也統霸了世界高級長笛的市場。但後來這幾個公司由於製作成本高,每年不斷提高價格,銷售量也降低了。

標籤:長笛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