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教育教學上的中庸

教育2.64W

教育教學上的中庸是怎麼樣的?《中庸》原本是《禮記》中的一篇,過去一直被認爲是戰國初年子思的作品,一起看看下面吧!

教育教學上的中庸

1.本體論的角度

在《中庸》的體系裏,人與自然、內在與外在並不是對立的,也不是從屬的,而是相通的。人是自然的人,自然又是人的自然。因此,《中庸》的本體論並不只具超越的自然的屬性,就其內容而言,正是人所認識到的自身的本質投射,是人格化的超越。其理論價值,只是整個理論體系的說明的媒介與來源。把人自身的東西擡上天,再從本體反觀自身,從而肯定人自身的價值,這就是這種本體論的理論功能。實際上,在《中庸》的體系中,本體論和人性論都是在爲人的價值及其完成尋找至上性和內在性的根據,即人倫的永恆性、神聖性、合理性和可能性的說明。

作爲天下之大本的"中",其具體的描繪是人的情感、情感處於未發的恰當狀態,它只是人的本性的擴大和演化,而"中"的表現,即"中節"的"和",即是"天下之達道五",(即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的關係),也就是說,天地自然的秩序就是人間的秩序。這種賦予天的人間色彩再流衍到人身上而具有的"性"的"天命",也就是"道'的同義語,是人間秩序的'超越形式。

因此,在《中庸》裏,"天命"也罷、"道"也罷、"中"也罷、"性"也罷,都只是在說明人及其價值實現的內在自有的根據。教育所要做的、所追求的都是人作爲天地自然之物而自身具有的,不論是教育的目的、內容,還是教育的途徑、方法,都在這個過程中有了可能的說明,從而架起了內在與超越、主觀與客觀、現實與永恆、可能與目的之間的理論橋樑。

2.人性論的角度

在《中庸》教育哲學的邏輯中,人性論是其理論的出發點和前提,又具有形而上的來源,其取向的價值核心是人的主體性、主觀能動性的自覺。它既是本體論的實際內容,又是教育論(修養論)的理論基礎,而其實際內容則是現實社會的倫常秩序。

《中庸》並沒有直接解釋"天命"是什麼,但認爲"天命"反映在人身上就是人性。而順着人性去行爲就是合乎天地之道的。這就是說,"道"就是人性的具體內容,而"天命"的內容必然就是"道"。這就不是從天命去理解人性,從人性去理解"道",而要反過來。從"道"去理解人性,從人性去理解天命。

那麼,"道"是什麼呢?"道"是與人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個不可離的"道"就是"日用事物當行之理,皆性之德而具於心,無物不有,無時不然。" 其具林的內容規定,《中庸》說:"天下之達道五,……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又引孔子的話說:"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由此看來《中庸》的"道",實則是封建社會的倫常道德,就是封建社會中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間的關係。

這也就是天命,人性的具體內容。所以《中庸》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這樣,不管是天道自然,還是人性本體,抑或是人類的最高理想,其實又都是社會倫常秩序的投射,是以血緣關係爲紐帶,以家庭爲基本社會因素的宗法制小農社會的生產關係的要求,是整個《中庸》理論體系酌實際內容。

《中庸》人性論的基本價值取向是主體性的自覺和確立。

《中庸》完全以人的意識修養爲中心,主要指向在對於人的心靈的形而上的發掘與構建,強調人的主體的內在追求意識,其基本形式是將哲學出發點立足地的"修身"賦以世界觀的形而上基石,從而把人性提到了"天命"的高度,進一步再把"天"與"人"聯結起來,在先驗的善性中,奠定起人必須依靠本性的力量努力實現自己的善性的主體追求的依據,這也就是"道"及"修道"以至"性"的原委。

不僅如此,《中庸》又把"人性"視同"天命"並且以"天"之命來要求人爲,故曰"至誠無息",又大講:"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強調人爲修養的主動性。人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完成自己,使自己成爲一個完全的人。這與《易》的"天行健,君予以自強不息"正是一脈相承的。

在《中庸》的體系中,教育過程的本質是人性的完善,是人的道德的延伸和擴張。教育的最高目標和理想,從內容來說,就是人的道德的實現過程,而從理論過程來說,又回到了本體的規定:"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它的指向並不是人在天地萬物之外去作爲,去改造、塑造天地自然的形象,而是人作爲具有完善的本性,也即具有天地之性的一員在天地萬物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完成自己的價值,"贊天地化育"、"與天地參",即是完成了的人性以與天地平等的地位,參與天地的運行與流轉。其根本意義即在於肯定客觀世界的自在性與主體存在的目的性的同一,從而肯定經由個體修養而達到主觀精神的高揚,肯定人的至上和永恆的價值。因而,主觀意識的追求在這裏是第一性的和本源的。

3.教育論的角度

《中庸》之論"天命"、"人性"、及"道",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的關係,都是在教育和實際修持的過程中來實現的,沒有脫離教育和人生實踐過程的"天命"、"性"、"道"的存在。教育過程是它們存在的具體解釋。

《中庸》說:"天下之達道五,而所以行之者三,……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這就是說,要依靠"知、仁、勇"這三達德,才能使"五達道"天下流行,才能實現社會的倫常秩序。而"三達德"是什麼呢?《中庸》引孔子的話說:"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這就是說,善於學習並實踐,就是"三達德"的實行內容,是"天下之達道"得以實現的保證。

《中庸》又論"知":"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又論"行":"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都是說,不管那種情況,人都必須求知,都必須努力修持,就是要知道怎樣才符合於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道,並且努力實踐這種關係。

《中庸》又論知行過程:"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只有這樣,纔是真正的修"道",才能真正掌握它們。所以《中庸》提醒道:"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不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V?V(篤實貌)爾!"


標籤:中庸 教學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