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兒童的人格教育讀後感

教育2.79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兒童的人格教育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兒童的人格教育讀後感

兒童的人格教育讀後感1

阿德勒是著名心理學家及醫學博士,個體心理學派創始人。阿德勒的教育主張主要體現爲心理分析與矯治。他強調社會興趣和適應社會,通過心理治療把兒童引導到對社會有益的方向。但是譯者也提出了問題,當社會有問題時,環境無法改變,心理治療的作用也有限。馬克思則是一針見血的批判社會,提出社會革命。當然,作爲心理學家和教育家,阿德勒的思想,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人們總是在追求卓越。在兒童時期,對卓越的追求就已經顯現出來。心理健康的兒童,會主動遵守紀律,重視秩序,以此獲得別人的肯定。但是追求卓越也會引發競爭、攀比、嫉妒等現象,甚至有些孩子會自暴自棄而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堅韌不拔的品質,勇於承擔責任的擔當等,對孩子的成長尤爲重要。

懶惰是一種逃避的方法,可以緩解兒童當時的處境。池主任曾說,一事精緻足以動人。但是對學生來說,哪一件應該做的精緻呢?是每一科的學習成績?還是音體美特長?無論怎麼樣,我們都應該肯定學生的長處,給學生以肯定和鼓勵,促進他們上進。

“我們不要期望兒童行爲不會出錯,不要期望他們會按照成人健康的理智而行動,而是要認識到,兒童在理解自身的處境時會犯錯誤。”兒童犯錯是很正常的,這是因爲他們什麼都不懂,因此需要我們去教育他們,把他們引領到正確的道路上。兒童的自卑情結是由很多問題導致的。比如兒童身體是否健康,家人是否溺愛,家庭環境是否良好等。兒童不願意做家庭作業,具有逃避任務和責任的傾向。同時那些缺乏勇氣、不獨立的孩子,渴望關注的孩子也有類似的傾向。這就需要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和獨立的勇氣。

教師期待效應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如果我們想要改變學生的行爲,首先要改變他的思想,如果想要改變他的思想,就要了解他的生長環境,瞭解他思想、行爲產生的根源。瞭解原因以後,我們要採用積極的手段影響他們,肯定他們的價值,幫助他們樹立可實現的目標,而不是否定他們。在瞭解他們的基礎上“對症下藥”,推動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都是不一樣的,在環境的影響下,每個兒童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教育孩子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兒童追求優越感是本性,但是表現方式會有差別。有的會遵守規則,獲得別人的認可。而有的兒童因爲不能做的更好,只能獨闢蹊徑:通過各種行爲吸引別人的注意,但是把真實的自己隱藏起來,生活在自己的幻想裏。

因爲兒童容易把世界分爲兩個對立的部分,好孩子與壞孩子。所以一旦達不到好孩子的要求,他們就只能通過別的途徑來實現自己的“價值”。

在努力的成長、成爲大人以後,我幾乎已經忘了小時候的想法是什麼了。我們總是習慣用大人的想法去訓誡孩子,卻忘了他們多麼的弱小與懵懂。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存在,我們應該多鼓勵孩子們,犯錯與失敗沒有關係,但是我們要有直面困難,克服挫折的勇氣。

兒童的人格教育讀後感2

老師擔負着教書育人的重任,除了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外,還必須具備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素養。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就是一本兒童心理學方面的好書。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是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在心理學發展史上做出過重大貢獻,被稱爲心理學三大奠基人之一。我非常欣賞他從“社會”的角度來分析心理這一研究方向。

《兒童的人格教育》一書包括引論、十三章具體內容、附錄和關鍵詞彙表。全書以“自卑感”和“追求卓越爲中心”,並強調社會意識。綜合全書來看,作者認爲人的人格結構形成爲童年期,要解決一個人的人格心理問題,必須從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幫助兒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兒童的首要和核心問題,其中非常重要的就包括培養社會情感、克服自卑、追求正確的優越感等三方面。

首先,關於社會情感。作者認爲“兒童教育的實質就是要培養孩子的社會情感,或增強孩子的社會團結意識”。作者在“引論”中說“父母或監護人不能讓孩子只和一個人建立密切的關係,否則,孩子就不能很好地適應今後的生活。”“如果父母沒有讓孩子做好與他人接觸的準備,那麼孩子入學時就會感到形單影隻,十分孤獨。”人是羣居動物,具有天生不能孤獨的社會屬性。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不僅是結交朋友和與人交往,還包括友誼、同伴情誼、誠實、真誠等抽象素質。有關於這個問題,作者在引論、第一章“人格的統一性”、第六章“社會情感及其發展障礙”中做了詳細論述。

本書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圍繞追求優越感展開。分別論述了“追求優越感及其對教育的意義”以及“如何引導孩子追求優越感”。作者認爲追求優越感是人格心理髮展的源泉之一,每個孩子都在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師的任務就是要將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當教師從孩子某一個方面的特長入手,讓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再其他領域獲得同樣的成功,那麼教師的任務就變得容易得多。

作者在本書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闡述了兒童的自卑情結,以及如何防止自卑情結。在作者看來,我們每個人身上,追求優越感和自卑感是密切相關的。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或者說神聖的職責是,要確保不要讓孩子在學校裏失去勇氣,同時,要確保那些進校已經喪失勇氣的孩子在學校和老師的幫助下重拾信心。而對沒有信心,感到極度自卑的孩子,我們要用一種同情的態度與他們建立友好的關係,用友好的關係來鼓勵他們不斷取得進步,想方設法使他們對自己的.心理和生理能量產生信心,從而讓他們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我非常喜歡本書中的這樣一句話“如果孩子不犯錯誤,那麼教育就失去了意義”。作爲教育者,就要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兒童培養和建立獨立、自信、勇敢、不懼困難的品質和積極與他人合作的能力。走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兒童的人格教育讀後感3

在翻開《兒童的人格教育》這本書的第一章,我就感到這本書艱澀難度,是硬着頭皮看的。但是,漸漸的,我覺得受益匪淺。它其中的一些觀點促使我反思自己在教育學生時的對與錯。

國小生經常會有摩擦產生,作爲班主任對於處理這些小事是駕輕就熟的。比如,我們班的小凱同學總是喜歡與同學打打鬧鬧,對於學生向我報告說小凱又和誰誰打鬧了我是習以爲常的。我的處理方法就是調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該道歉道歉,並提醒他們以後用正確的方法處理摩擦。但是,從我看了《兒童的人格教育》後,我就反思,也許我的做法是解決了事情本身,但是對於小凱來說,我有沒有幫助到他呢。書中說:“把一個特定手勢或特定的表達孤立開來,忽視人格的統一性,就像從一個完整的旋律中抽出一個音符,然後試圖脫離組成旋律的其他音符來理解這個音符的意義。這種做法顯然欠妥,但卻相當普遍。”我想我在處理小凱這件事上就是比較普遍的做法,卻欠妥當吧,作爲教師,我們是要教育孩子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而不僅僅是解決掉眼前的事情本身,如果我們只看到表面現象,就根據表面現象去進行想當然的推理與推斷,卻不能探討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那麼對於孩子來說這樣的教育其實無濟於事。正如書中所說:“應該在全面理解兒童人格統一性的基礎上,探討兒童犯錯誤(或其他表現)的情況是如何發生的,即背後的成因是什麼。”人格是具有統一性的,“如果我們想要理解兒童的某一特定行爲,就必須首先了解其總體的生活史。兒童的每個活動都是他總體生活和整體人格的表達,不瞭解行爲中隱蔽的生活背景就無從理解他所做的事。”這些言語提醒我,要真正幫助到小凱,必須從根源處入手,在學校不斷觀察他,引導他的同時,也要與其父母溝通,深入瞭解他的家庭教育,並在教育方面與其家長達成一致,家校合作,一起幫助他。

後來在與其父母溝通後,我從他們不斷掩飾孩子的錯誤,爲孩子開脫的言語中就感受到他們對小凱的寵愛,我想這或許是導致小凱行爲的一個原因,因爲小凱在學校並不受同學喜愛,與他在家中的地位截然不同,也許是這樣的反差導致他用了錯誤的方式來引起學生和老師的關注。是他在“自卑而超越”的過程中,缺少合理的追求優越感的手段,進而選擇了一些雖對其自身無益,卻能吸引關注和體驗成功的錯誤路徑。當然這只是我目前的猜測,還有待證實,同時人的性格受各種因素影響,我還需對小凱不斷觀察,並與其父母不斷溝通,找出真正能幫助到小凱的方法。

非常感謝這本書,幫助我意識到自己在教育上的問題,引導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

兒童的人格教育讀後感4

奧地利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中說“許多教師採取非常嚴厲的措施,或給較低的分數來對待那些他們認爲沒有表現出足夠雄心的學生,希望以此來喚醒他們沉睡的雄心。如果這些孩子仍然還有某些勇氣的話,這種方法也可能短時間奏效。不過,這種方法不宜普遍使用。那些學習成就已經跌近警戒線的孩子會被這種方法弄得完成不知所措,會因此而墮入明顯的愚笨狀態。”現實生活中,普通老師往往採取的都是非常嚴厲的方法。

阿德勒接着說“但是,如果我們能以溫和、關心和理解來對待這些孩子,他們則會令人吃驚地表現出一些我們意想不到的智力和能力。以這種方式轉變過來的孩子通常會表現出更大的雄心,其中的原因很簡單:他們很害怕回到原來的狀態。他過去的生活方式和無所作爲成爲警示信號,不斷地鞭策着他們前行。在後來的生活中,他們中的許多人就像着了魔似的,完全變了個樣子;他們夜以繼日,飽嘗過度工作之苦,但卻認爲自己做得還不夠。”這讓人非常驚愕,我覺得老師們做夢也想不到,自己遇到的渣子學生,卻有這樣一條路改變學生的一生,甚至造就孩子的人生雲泥之別。

書中出現頻率最多的詞彙說“鼓勵,關心,理解,寬容”。就像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首席心理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亞提出的冰山理論,它指一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樣,我們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爲,大約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八分之七藏在水底。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體,則是長期壓抑並被我們忽視的“內在”,不爲人所見,恰如冰山。包括行爲,應對方式、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七個層次。

我想起我們家兩歲多一點的小萌之前的一件事情,就是小萌學會了用自己的小馬桶,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怎麼也不坐了,尤其是她爸爸給倒完的時候,後來我留心觀察,發現說涮完小馬桶的時候,馬桶上有水滴,我都是用乾毛巾給擦乾,但是,她爸爸沒有,所以,就因爲這樣幾滴水殘留在小馬桶上,小萌坐了之後,就拒絕再坐,於是,我告訴她爸爸,之後,這個事情就解決了。假設當初發生問題的時候,只是一味要求小萌,或者說嚴厲地斥責小萌,事情不但不能解決,反而會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我想起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要像對待荷葉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

正如阿德勒所說“學校處於家庭和社會之間,它可能矯正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受到的不良影響。”而作爲老師的我們不僅掌握着學生的命運,而且還決定着他們的未來發展。

總之,從讀完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再遇到問題,就要多瞭解他們的想法,只有引導孩子說出來,瞭解全面了,謹慎選擇處理方法,會更穩妥。

兒童的人格教育讀後感5

一直在內心就有一個想法,要想教育好孩子、學生,必須走進他們的世界,瞭解他們的心理動向,與他們相知相伴,相向而行,所以對於心理學方面比較關注。關於心理學方面的書也讀了一些,但是這本《兒童人格教育》最讓我感到震撼,也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覺得每一位家長和教師都應該好好讀讀這本書。

阿德勒的觀點和中國的俗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應該是不約而同,共同說明了兒童時期的教育的重要性。可是我們對於兒童的瞭解又有多少呢?我們都意識到兒童教育的重要性,但還是在繼承上一輩人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要麼相信“嚴師出高徒”要麼“寵愛有加”。我們在精力和金錢上大把的投入,哪怕是委屈了自己,也要給孩子創造好的條件,但是我們不曾想過放下師長的家長走進他們的內心;我們在孩子犯錯時總是覺得他們不乖,大發雷霆,卻不知回望錯誤來時的路。

現在越發覺得很多問題自己懂得太晚,轉念一想過去的已經過去任我怎樣追悔都無法重來,而我能做的就是好好把握現在,使自己在後來的日子裏能走進孩子和學生的內心,然後一路陽光!

首先我們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把姿態放低,把智力放低,低到和孩子們一樣的高度,那樣我們才能真正的理解他們,才能精準的進行我們理想的教育。作爲成人我們有生活的經歷和經歷過後的經驗,所以我們總是不由自主的要求孩子要按照我們已有的經驗去學習和行事。這樣以來孩子是很難達到我們的要求的,於是我們便容易“憤怒”,由此帶來了我們不願意看到的後果。

其次,要透過表面看到問題的實質。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原來犯了好多的錯誤,也“冤枉”了一些人!有些現象和事情值得我好好反思和回味。

1. 有些一年級的學生不願意到學校來,原來給家長支招就是“強制”到校,慢慢就習慣了。學習之後,才發現孩子上學時竟然會經歷人生最早和最困難的考驗,如若失敗他們會失去信心……,解決的辦法是家長、老師要教會他們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尋求幫助。

2. 問題孩子的產生主要有三個方面:有生理缺陷的;管教過於嚴厲,缺少關愛的;被溺愛的。以後工作過程中要多關注這樣的孩子,力爭用自己的努力,避免問題的發生。

3. 面對自卑的孩子,作爲教師要鼓勵他們,讓他們對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和他們建立友好關係,讓他們自立;面對過分雄心的孩子同樣要密切關注及時引導,這樣也能避免許多悲劇的上演。

……

再次,任何理論要和實踐有機結合才能生機無限。有幸結識“兒童人格教育”這本書,他給了我全新的理念,給了我更加廣闊的視角,也給了我更加深邃的目光。這些對以後的工作是個很好的指導,我也要在工作中靈活的加以運用,並及時的進行總結、完善,以求更好的服務與孩子們的成長。

每讀一本書,就是開啓了一次全新的旅程,她讓我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也引領我的思考更加的深入,這應該是人生一大幸事。此書讀罷,心生一句:香悠遠,意未盡!

兒童的人格教育讀後感6

再一次讀《兒童的人格教育》,感悟頗深,但又不知從何寫起。謹以此文,記下閱讀感受。這本書的作者阿德勒是奧地利著名的心理學家和精神病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了關於人的自卑感的理論。他認爲人格結構形成於童年期,要解決一個人的人格心理問題必須從他的童年着手。因此幫助兒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兒童的首要和核心問題。阿德勒這本《兒童人格教育》從個體心理學的角度研究兒童教育問題,貫穿其中的幾個關鍵詞是“人格的統一性”、“優越感和社會情感”、“自卑感”、“外在環境”等,對這幾個詞的理解有助於我們讀懂其核心觀點。

其實,在書中我們可以發現個體在追求優越感和社會承認時會發展出不同的行爲特徵和習慣,即所謂的生活風格。個人在四五歲的時候,生活風格就大體上定型了。阿德勒提出了四種主要的生活風格。

1、支配—統治型,這種人比較不會顧及別人的利益,他們追求優越的傾向過於強烈,甚至不惜利用或者傷害別人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2、索取型,這種人很少自己努力去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總是依賴別人的照顧;

3、迴避型,這種人不敢面對生活中的問題,試圖通過迴避困難避免任何可能的失敗;

4、對社會有益型,這種人能夠面對生活,與別人合作,爲他人和社會服務,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四種生活風格又與個體所受的教養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關聯,所以,當我們發現一個學生問題行爲的時候,首先會做的是去追溯他的成長環境,比如,在書中舉到了“二胎”問題的一個例子,這是我們現在非常常見的現象,由於二寶的降臨,大寶突然就變成了一個“磨人的小妖精”。其實,當一個孩子的行爲變壞,或出現了新的令人不快的跡象時,我們不僅要注意這種行爲開始出現的時間,還要注意它產生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去指責孩子。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有另一個轉向,我覺得是值得我們去深思的。正如蘇格拉底說到的:“認識自己是多麼地困難!”誠如大師所言,如果一個孩子可以充分、客觀的認識自己,正視自己的優缺點,那麼他的整個精神成長將會非常的積極正面,但是事實就是認識自己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兒,因爲孩子一入學被設置的“障礙”太多了。其實,所有的孩子(弱智兒童除外)都具備取得學業成功的能力的,只是我們的教育給他們設置了很多的障礙。而,這些人爲的障礙之所以產生,是因爲學校把抽象的學業成績,而不是把教育的最終目的和社會目的作爲評價標準。這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情。但,其實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該有一種種樹的情懷,我們應該要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兒童培養和建立獨立、自信、勇放、不懼困難的品質和積極與他人、集體合作的能力,而不是簡簡單單、冷冰冰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