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教育就是讓受教育者成爲他們自己美文

教育7K

英國一位教育家曾說過類似的話:英國的教科書說英國最偉大,法國的教科書說法國最偉大,應該讓學生讀到這兩種教科書。有人反駁道:哪學生到底信誰呢?這位教育回答說:學生不信誰了,教育便成功了。

教育就是讓受教育者成爲他們自己美文

在這位教育家看來,學生“不信誰”了,教育便成功了。當然,這裏所指的“信”,是“迷信”的意思,“不信誰”,就是不迷信別人,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讓學生不斷增強分析能力、辨別能力和判斷能力,讓學生越來越相信自己,越來越懂得用自己的眼光來審視世界,用自己的心靈來感知世界,用自己的思想來思考世界,這纔是教育的成功所在。

關於教育,中國的一位教育家說過類似的一句話:教育就是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掉後剩下的東西。中國教育家的這句話,同樣受到了不少人的質疑:一個人在學校學習不就是爲了受教育嗎?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掉,還怎麼受教育呢?教育又起什麼作用、開設學校又有什麼意義呢?

但在我看來,教育家的這句話,關鍵落腳在定義最後“剩下的東西”這字眼上。教育最後“剩下”什麼呢?西漢經學家劉向說過這樣一句話:君子之學也,入於耳,藏於心,行之以身。劉向的'這句話,把受教育分爲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入於耳”,要聽得進去;第二個階段是“藏於心”,要記得牢,藏在心間;第三個階段纔是教育的關鍵,纔是教育的落腳點,要“行之以身”,即要把所學的知識、所受的教育化作自身的修行和教養。把教育家下的定義和劉向說的話綜合起來看,意思就很明白了:教育不是死記硬背,教育不是停留在你所學的知識上,而是要把你所學的知識所受的教育全部融入在你的血液裏、骨子裏、生命裏,讓知識和教育化爲無形,最後“剩下”的,便是你有形的修行和教養了。

由此看來,教育就是讓受教育者成爲他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