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材

學習《挖掘教材內涵有效處理教材》心得體會

教材1.66W

17號下午聽了十中張春笑老師的《挖掘教材內涵有效處理教材》後,受益匪淺,現將一些個人學習心得與大家分享:

學習《挖掘教材內涵有效處理教材》心得體會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綜觀古今中外許多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他們的成功大都起因於從小對科學相關的事物或事件的濃厚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人們積極、主動地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的一種強大的內在動力,它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樂於學習的情緒體驗。它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因素,是一種強大的內趨力。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就會自發地把心理活動指向學習對象,對學習充滿熱情,注意力集中,甚至達到廢寢忘食的程度。

張老師通過三個大點分析了本次講座的內容:

第一大點:擺正教師、學生、教材三者的關係

這裏張老師引用了葉聖陶的“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藉這些例子教學生掌握這個工具,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一句話,展開了論述。

以三個老師的同一堂課《空氣》爲例,通過不同的導課方式的對比分析,讓我們看到了不同導課方式的效果產生的差別。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同樣的教材,不同教師之間的教學效果卻有天壤之別。細究起來,箇中緣由除了班級人數、教師環境、地域差別等一些外在的客觀原因之外,教師的教材素養在其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擺正教師、學生、教材三者的關係是:

1、教師帶着教材走向學生;

2、教師帶着學生走向教材;

3、學生帶着教材走向教師。

最後以“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學生帶着教材走向世界”結束第一大點的分析。

第二大點挖掘教材的內涵:

1、瞭解新課標的內涵;

2、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3、充分認識教材編寫的意圖。

以化學這個學科爲例,通過:

1、聚焦課程目標:提升科學素養水平;

2、優化課程結構:基礎性與選擇行結合;

3、重構內容體系:反思、繼承與創新;

4、轉變學習方式:探究、思考、創新;

5、開展多元評價:關注學生個性發展;

6、激勵教學創新:實踐反思與創造性七個大點來闡述了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改革的導向。

第三大點:對教材的有效處理

通過五個小點:

1、把握教學重點,對教材的詳略處理;

2、針對知識結構,對教材的順序處理;

3、根據學生認知,對教材的教法處理;

4、依據考試說明,對教材的補充處理;

5、聯繫學校實況,對教材的選擇處理分析舉例說明了近幾年教材的變化和教學方式的演變,逐漸分析了近幾年我國的公民科學素養,並通過第八次中國公民科學素養調查顯示,20xx年,我國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公民比例爲3.27%。相當於日本、加拿大和歐盟等主要發達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水平,分析了我國的`公民科學素養與當時發達國家的公民科學素養的差距。還闡述了公民科學素養可以從三個方面衡量: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精神。

新教材的教改在和諧的環境中實施,給素質教育帶來了可喜的變化。教師的教學觀念變了,教師更加關心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發展需要,重視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更強調學習過程的體驗,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學生動起來了,學習興趣更濃了,更加持久了,學習的方式更加多樣化了,能力更強了,也真正成爲了學習的主人,素質教育的明天更美好了。

通過張老師的分享,讓我瞭解並重溫了化學物質之間的種種變化與聯繫,雖然我是個信息技術教師,但是化學與信息技術之間的教學方法和思路還是大同小異的。就像陳素梅院長說的,觸類旁通。教師就應當有一桶水,才能給予學生一杯水。教師本身的科學素養及信息素養要達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合理的應用並將其與學生進行分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