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感恩教育》觀後感15篇

觀後感8.08K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啓示,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感恩教育》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感恩教育》觀後感15篇

《感恩教育》觀後感1

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老師主講的《中國小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淺,感動之餘,也提升了自己的修養。

節目主要講了三個方面,一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二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三是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強自立、自信?首先,于丹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一棵大樹陪着小孩長大,奉獻了自己的果實,樹枝,樹幹,讓小孩實現了願望,慢慢地,小孩變老了,他該走的地方也走過了,該看的世界也看遍了,他終於知道了要留下來好好陪陪大樹,從這個寓言中,我們懂得了孝敬父母是多麼的重要啊!父母就像是故事中的大樹一樣,無私奉獻,所以,我們也要更加孝順父母,報答父母。爲此,于丹老師還把兩位成功人士說的例子舉出來,賴東進叔叔說:“我對生活充滿了感恩的心情,我感謝我的父母,雖然他們瞎,但他們給了我生命,至今,我還是跪着給他們餵飯,我還感謝苦難的命運,是苦難給了我磨練,給了我這樣一份與衆不同的人生”;田世國叔叔說:“父母給了我生命,捐腎救母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雖然,他們說的只是短短兩句話,可這兩句話卻包含了他和父母之間無限深厚的愛。

最後,于丹老師又給我們講了自強自立,自信,于丹老師說::“這個世界上知識固然重要,但比知識更重要的是人的悟性,有悟性的人,他對這個世界上知識的'轉化會變成生命的智慧。”不要墨守成規,按部就班,而是要在這個處處混沌喧囂的社會中,學會發現其中的有效信息。

通過於丹老師講的這堂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最重要的並不是學習,學會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想想自己,有時,爸爸媽媽讓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總是不太情願,找各種藉口、理由來應付,想到這兒,我不禁感到一陣內疚,在這裏,我想對爸媽說:“爸爸媽媽,對不起,我錯了,我以後一定會聽你們的話,好好地孝順你們。”

在以後的生活中,我要改掉我的壞習慣,跟同學們一起快樂的學習,樹立自己的遠大目標,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做一個更加優秀的好學生。

《感恩教育》觀後感2

當在會上聽到陳老師說到一位姓李的學生考上了重點高中,因爲家庭貧困,父親早逝,沒辦法教上30斤大米。孩子子和他母親說“媽我不讀書了,我去打工,賺錢回來養你”媽媽聽了打了兒子一個耳光帶着淚花和孩子說“你不讀書怎麼可以改變命運呢?書一定要讀,你先去報個名先,大米我會想辦法的了。”第二天,孩子一早就到學校報了名,媽媽看見孩子已經去了報名就帶上個布袋到每家每戶乞大米來給兒子讀書,終於把30斤大米湊夠了,他把大米送到收大米的張大伯那,張大伯打開米袋,看到那些大小各一的大米,品種很雜,張大伯心理想,這人怎麼這麼貪小便宜,張大伯搖搖頭還是把大米收下了,到了第二次收大米的時候,張大伯又看見了一模一樣的大米,張大伯說了一句下不爲例照樣把大米收下了,到到了第三次收大米的時候,張大伯還是看見一樣的大米,張大伯就說你的`大米怎麼次次都這麼雜的啊?那我偉大的媽媽跪在地下哭着說“我不容易把30斤打乞夠你就收下吧。讓我的兒子能夠讀上書吧!”張大伯聽了馬水把那位媽媽扶了起來,說“真是不容易啊!真是苦了你啊!

張大伯把此事彙報給學校了,學校很快就報了個特困生,把費用全免了。當孩子知道此事後,他更加勤奮了。3年後,媽媽的辛勞總算沒白費,孩子以687分的優異的成績考是了北京市《清華大學》。這使他母親得到了些許安慰。學校在歡送會是請上了那位偉大的母親,再把那3袋大米放在旁邊,由張大伯講述這位偉大的媽媽的付出。

當聽完這件事後我體會深刻。我是那麼的不懂事,經常頂撞父母,不懂得體諒父母,還常常讓父母擔心。

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的方式很多,比喻說;用心領受父母的教悔與期待;誠心體諒父母的憂慮和煩惱;真心關注父母的健康和心情等等。我們不但要感恩父母,還要感恩欺騙我們的人,因爲他給了我們教訓;還要感恩侮辱我們的人,因爲他們鍛鍊了我們的意志;我們還要感恩“妖魔”因爲他們在考驗着我們的堅貞。

所以說我們從小就要學會感恩,要懷有一顆感恩的。

《感恩教育》觀後感3

因爲有愛所以有希望;因爲有愛所以有溫暖;因爲有愛所以有動力。看完《感恩教育》,我懂得了要感恩並且我對“愛”這個字有了深刻的理解: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愛是最簡單的愛,是一種人性化的愛,但又是最深的愛,最偉大的愛。

蘇格拉底說過:人有了人格的尊嚴,必不甘墜落爲禽獸,而人的品德也必然提高。百善孝爲先“孝”字一直銘記在我心,于丹覺得:一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能不能有快樂的生命,可能比他掌握多少知識更重要。

也許每人的意識裏都有孝,但都沒有被釋放吧!論語裏講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說過:“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也就是說:孝心不在大小不分遠近。

回想,每當我考試成績不好時,父母總是鼓勵着我,讓我不要氣餒,給予我信心,使我努力前進;

回想,每當天氣變涼時,父母親爲了讓我添上一件衣服而嘮叨時,無非是怕我着涼,感冒難受,耽誤學習;

回想,每當我想看電視時,母親爲了不讓我看電視而嘮叨時,無非是怕影響我的學業,成績下降;

爲什麼現在有很多孩子不快樂?因爲有好多自我中心的孩子,會覺得給他的一切都是本分,不給他的一切都是虧欠。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很驕縱的小男孩,他認爲別人的`一切都是應該慣縱他的,他只要好好學習他就應該是自我中心,所以他每天呢,都會因爲不如意亂髮好多脾氣,有一天他爸爸把他帶到後院的籬笆傍邊對他說:“每天都發脾氣不好,這樣吧你算一下發一次脾氣就定一個釘子,看看你一天要發多少次脾氣。一天下來他看到籬笆上密密麻麻的釘子。

父母親嘮叨的一切事情,無不是那顆愛女之心的體現,而我卻辜負了那顆愛女之心。

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孝敬父母吧!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一個家,是父母讓我體會到了人間有情。

這次觀看我也學會了要心存感恩。感恩父母,是父母給了我生命。感恩老師,是老師教會我知識。感恩大自然,是大自然讓我有了這麼好的生存環境。感恩讓我擁有東西的一切!

《感恩教育》觀後感4

感恩是指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種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 感恩教育是中華傳統美德教育中的重要一部分,感恩教育也是學校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今天下午年級組織了一次公開主題班會,主題是《感恩》,由指定班級舉辦,年級的所有的班主任都來觀摩。舉行公開主題班會的目的就是想讓班主任學會如何開班會,學會充分抓住主題班會這個主陣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以感恩爲主題的班會是很多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形式。當然不同學校,不同學生,這種班會的方式,特點也不盡相同。

本次感恩教育的主題班會是分下列幾個步驟進行的。

第一部分是感知父母愛。先通過多媒體幻燈片播放的形式,講述了發生在汶川地震中的`廢墟下母親保護孩子的動人故事,從而喚醒母愛的偉大。然後班主任發動學生講述自己父母對自己的愛,從而產生感情的共鳴。接下來讓學生作自我反思,對待父母的愛,你是怎麼做的,你對父母關注多少,瞭解多少。 一些學生代表發了言,從這些發言的學生身上可以看到,當今的孩子自私的很,對父母漠不關心,只知道從父母身上索取,而不知回報,至少一點點的關心都很少。

第二部分抒發感恩之情。首先由學生進行配樂詩朗誦《感激》,煽情的詩,加上富有感染力的音樂,把學生的情感激發出來了,大部分學生低下了頭。有的淚流滿面泣不成聲。然後由學生表達心聲,講一講以後自己怎麼回報父母之愛,感謝父母之恩。學生們這是非常踊躍。有的說要好好學習,考上理想大學,完成父母的心願;有的說以後聽父母的話,不在和父母頂嘴;有的說從現在做起,回家之後,要幫父母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減輕他們的負擔。在一種比較凝重的氣氛下,學生們表達這自己的那種決心。最後全班學生起立,共同喊出內心對父母的承諾,把班會推向了高潮。

這次班會應該說深深地觸動了學生的靈魂,喚起了隱藏在人的內心深處的那份感恩與父母的情誼。在班會的組織上也是比較順暢的,確實也起到了教育學生的作用。

《感恩教育》觀後感5

早上七點半趕到學校,操場上已端坐着3000餘名師生及百餘名學生家長,演講會在主持人營造了一片溫馨輕鬆的氛圍之後,在節奏歡快的音樂聲中拉開了序幕,彭成老師笑容可掬地來到了臺前。

彭成老師要求我們緩緩地低下頭顱,閉上雙眼,聽他感人至極的演講。伴隨着悲涼的音樂,他重溫了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又深情回憶了自己從窮苦人家的孩子走向成功的歷程,深情追憶父母恩情, 表達了自己“寸草難報三春暉”的感慨與悔恨。彭成老師說:什麼是教?教的左邊是孝,右邊是文。

教,從孝開始,不孝不教。一個不孝的學生讀再多的書都沒用,中國並不缺少大學生。孝敬父母不能等待;孝敬父母無需功成名就;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那感性的演講詞配上時而憂傷低沉,時而慷慨激昂的背景音樂,讓每個人陷入沉思。同學們低着頭,閉着眼,在《感恩的心》的動人旋律中,體味着父母的艱辛付出,陷入對父母的思緒中。

這時彭成老師要求現場上去50名學生,結果同學們爭相涌上講臺,衝上臺去的'學生至少有二、三百名,他與臺上的幾個學生互動之後,要所有的學生爲他們所愛的父母瘋狂一次,說出他們最想要對父母說出的話。

於是臺上、臺下的三千名學生高舉雙手、面朝藍天,發自肺腑、嘶聲力竭地喊出了積蓄多年,想說卻一直沒說出的那句話:“爸爸、媽媽,我愛你們!”“爸爸、媽媽,我愛你們!”那一聲聲高喊把演講會推進了高潮。

演講繼續進行着,熱情一浪高過一浪,同學們時而掌聲雷動,時而啜泣聲聲,時而高聲吶喊…… 在彭成老師一聲聲牽動靈魂的語言,一個個具有感染力、震撼力的感恩故事中,在各種音樂背景的渲染下,孩子們被真正震撼了!一個個的同學被請到臺上,講述着一個個真實的故事。

有的學生泣不成聲地向家長和老師道歉,發誓痛改前非,重新找回自我。一大羣上網的孩子勇敢地走上講臺,承認自己去過網吧,曾經沉迷於網絡遊戲,站在臺上面對衆多的學生、老師、家長大聲地喊出“我再也不去網吧了!我再也不去網吧了!”。單親家庭的孩子,他們流着淚悲泣地講着屬於自己不爲人知的故事,對着在場的家長哭着喊:“媽媽,我愛你!”學生、老師、家長無一不淚流滿面,演講會再一次達到了高潮。

《感恩教育》觀後感6

我和兒子一起看了湖北電視臺播放的于丹老師的感恩教育講座。感恩教育的信息非常貼近我們的現實生活。于丹先生的講解非常透徹,不僅給孩子們帶來了教育,也給我們的父母帶來了啓示。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該節目講述瞭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和愛心,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立、自強和自信,並提到了我們的家庭教育問題;只知道該問什麼、不知道該付什麼、只知道該愛什麼、不知道該愛誰是當前獨生子女的常見問題;對孩子們進行愛的教育就是讓他們知道在這個社會裏,不僅父母愛他,還有很多人關心他。要讓別人關心自己,首先要關心別人,給別人愛。“在家庭中”;仁愛;是人類最燦爛的天性和最高尚偉大的品德。要教兒子做人,首先要給他一顆仁慈的心。從小就給予孩子同情和憐憫,是培養他善良和仁慈的第一件事。兒童最初的同情心和同情心是成人同情心和同情心的.反映。因此,父母對他人困難的同情和痛苦的言行會深深地打動孩子的心,感染和喚起孩子對他人的關心。例如,在公共汽車上,父母對孩子說:“孩子們;看,那個阿姨抱着她的弟弟多累啊。讓他們坐在那裏,“經常讓孩子們看到大人是如何同情、關心和幫助他人的,這是培養孩子良好素質的最好方法。父母應該以身作則,以身作則,善待父母和朋友,然後他們可以慢慢地引導孩子。如果他們的孩子有問題,你的批評和教育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好。”孩子們認識並糾正錯誤。此外,你經常說你想讓孩子變成什麼樣,慢慢地發現孩子真的會改變。此外,孩子們通常會學習你的行爲,他們會變得非常關心和負責。隨着孩子們的成長,我們應該逐步擴大教材,教孩子們愛家鄉。熱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愛勞動、愛事業、愛生活、愛點滴培養、言行引導、仁愛博愛、人道主義道德,將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並隨着孩子的成長而不斷擴展和提升。

孩子的愛是溫柔的。如果你關心它,它就會長大。如果你忽視它,它就會枯萎。如果你打它,它會死的。如果你想有一個可愛的孩子,讓我們在生活中培養和照顧它。十年樹百年人,教育和培養孩子的愛心和羣體意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不斷的探索與研究。我相信,只要我們每一位家長都把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愛心作爲一項重要的工作,世界一定會越來越完美!

《感恩教育》觀後感7

這個星期日的早上,我準時8:30打開了電視機,收看了南方電視臺播出的由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老師主講的《中國小生感恩教育》專題講座,讓我受益匪淺,她教給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講座主要講了三個內容:

(1)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

(2)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

(3)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立、自強、自信。

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第一個主題“孝心”。講座一開始,于丹老師就以一個故事進入主題,故事主要講了從前有一個孩子很喜歡到一棵樹玩,有時候爬到樹上摘果子吃,有時候在樹底下睡覺,有時候拿着刀片在樹上亂塗亂刻。但是那棵樹很高興,就天天陪着他玩。就這樣,小孩子在那裏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天,時間過得很快,小孩也長大了,有一天,他來到那大樹跟大樹說:“我現在大了要蓋房子了。”大樹說:“這樣吧,你把我的樹枝砍了,拿去給你蓋房子吧。”小孩很高興,就把樹枝砍了拿去把房子蓋好了。過了幾年,小孩又來跟大樹說:“大樹爺爺,我將要過這片海洋去外面的地方闖一闖。”這時大樹說:“我沒什麼送給你的,你把我的樹幹砍了拿去做船吧。”小孩很高興地把樹幹砍了做了一艘船出了海洋去別的`地方了。大樹也只剩下樹根了,時間過的很快很多年後小孩又回到了這個村莊來到大樹面前,這時大樹說孩子我沒什麼東西送給你了,只剩下樹跟了,你還願意和我聊天嗎?小孩說:“我也老了只想找個樹跟歇一歇。”

聽了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其實這棵大樹好比我們的父母一樣,那個孩子就是我們。父母一直給我們無私的愛,把他們的一切都給了我們。這時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我的爸爸媽媽,他們雖然很忙,但他們每天都會抽空來陪我,還儘量滿足我的需求。

于丹老師在講座中還列舉了幾個感恩的人物,例如,岳飛、周恩來、田世國、賴東進,他們的事蹟深深地感動了我,讓我懂得了學習雖然很重要,但比學習更重的是如何做人,如何感謝身邊的人,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孝順父母、報答老師等幫助過我們的人。

《感恩教育》觀後感8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着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爲感恩纔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爲感恩纔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爲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題記

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主講的中國小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淺,使我完美了的自己的品質,提升了自己的修養,完美的自己的人生!節目中主要講了四個方面:

一、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

二、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

三、如何讓我們的孩子自立、自強和自信?

于丹教授的講話極富感染力,所說的話出口成章,令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他精練的語言和高度的概括能力,使人歎爲觀止。于丹教授的字字句句引起了我無限的思考: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私的,不計回報的。父母對我們的教育,都是盡心盡力的,不惜任何代價的。可我們是怎樣對待我們的'父母的呢?我們只知道索取,覺得父母給我們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可我們又給了父母什麼呢?同學們,你爲下了班的父母端過一杯熱茶,還是爲父母洗過一次腳?記得民間有一句俗語: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連動物都懂得感恩的含義,何況我們呢?

我們不僅僅只對父母感恩,對我們身邊的同學,老師、朋友、和幫助過我們的好心人,也要懷着一顆感恩的心,特別是我們的老師。老師您每天都在默默的奉獻着,爲班裏的事情操心着,多累呀!您從來都沒有抱怨過,我們還是總惹您生氣,不好好學習。老師您辛苦了!我們以後會好好學習的,不會惹您生氣了。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能夠生活在一個感恩的世界。要學會感恩去報答,感恩是沒有界限的!讓我們每個人都報有一顆感恩的心吧,世界將變得更和諧,更友善!

孝,是一句溫馨的話語,揉搓父母疲憊的心;是一把親切的嘮叨,分擔父母的痛楚;是一首暖暖的小曲,解釋父母的情懷。讓我們做一個會孝的人吧!愛心,是患難中的傾囊相助,是錯誤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痛苦時抹去淚水的一縷春風。我們要心存感恩、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一切愛我們的人!讓我們做一個會愛的人吧!自尊、自立、自強、抗挫是完美人生的四大必備,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讓我們在面對人生的荊棘時,揚起自尊、自立、自強、抗挫的風帆,更加從容得徜徉也人生的海洋裏!

感恩,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總能引起人們的遐想,今天我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讓我們做一個感恩的人吧!

《感恩教育》觀後感9

星期六早上,作爲一個國小三年級學生的家長,我們懷着一顆虔誠的心收看了于丹導師關於中國小生人格教育的專題講座。經過諦聽大師的足音,讓我們感受到了智者的心靈,也讓爲人父母的我們更加明白:學習成績不是孩子的全部,塑造孩子成熟的人格卻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在講座中,于丹導師首先講了如何培養孝心,並舉了感動中國人物田世國捐腎救母這個事例,讓我們明白盡孝道是孩子人生中不可推卸的一種職責;緊之後,于丹導師又用一個“仁”字詮釋瞭如何爲人處世,讓我們懂得孩子的成長除了學業,更需要閱歷和人格;最終,她寄語孩子們要象幹茶葉一樣,尋找自我的方式昇華自我,成全社會,創造未來。

觀看完講座,我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如何進行孩子的人格教育,大師以她獨特的思維,在不到一個小時的講課裏,爲我們娓娓道來,並一語中的。想到我們的孩子龔蔣昊,我們覺得很慚愧。孩子從小到大,我們都是在用一種傳統的'方式教育他。

在我們的思維裏,孩子只要把學習成績搞好就行了,別的事情我們能夠代勞。於是,我們的孩子小小年紀就一頭紮在書本里,由於我們的忽視,他不能很好地理解什麼是孝道,他也不明白爲人處世的道理,更缺乏與小朋友們充分溝通和交流的本事。這種過於簡單的培養方式只會使我們的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越來越偏離軌道,不能到達于丹教師所要求的學業與人格共成長。

今日的孩子是明天的期望。人格教育從孩子開始,是父母和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要有所學,有所思,有所行,在於丹導師的箴箴良言下,以創新的行動來塑造孩子成熟完美的人格。具體來說,我們第一要做榜樣給孩子看,以對父母長輩孝敬尊重來讓孩子耳濡目染,明白“百悌孝爲先”是一種職責。第二要在輔導孩子學知識的同時,培養孩子自立、自信、自強的本事和感恩的意識,讓孩子在知識不斷增長的同時,抵抗挫折的本事得到加強。第三要讓孩子走進社會、學會溝通、善於協調、融入羣體,做一個生活的強者,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感恩教育》觀後感10

在你傷心難過的時候,你該感恩的,是那讓你感到安慰的港灣;在你勞累的時候,你該感恩的,是那讓你依靠的肩膀,在你快樂的時候,你該感恩的,是全心全意滿足你的父母。今天,我們觀看了《彭成感恩教育》,我心中的感觸很深……

彭成講述了很多他親身的經歷,他說自己小時候認爲父母不理解他,別人家的孩子被關愛着,而他只能被打,他曾經想過要到很遠的地方去,看到這裏,我便流下了眼淚,我覺得自己和他極其相識,我也曾經覺得爸爸媽媽根本不瞭解我的心情,我生活在這兒不幸福。

他說的許多故事中,有一件事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他的爸爸爲了讓家裏四口人吃得飽一點,冒險去生產隊偷大麥,由於心裏慌,口袋裏的麥子一直漏到家門口,結果被生產隊的隊長髮現。他的爸爸被打得遍體鱗傷後沒回家,而是帶着重傷去外地打工。

看着看着,我放聲大哭起來,是呀,父母做什麼都是爲了自己的家庭,如果不是“家庭”二字壓在他們肩上,他們完全可以不用去工作、上班,甚至不會去“偷”……父母爲了我們付出了多少?而我們又理解多少?作爲兒女,生活在父母爲我們創建的美好家庭中,在他們無微不至的呵護下,我們“感恩”了嗎?我們給過父母一句問候了嗎?想想今天的美好生活,我感到無比的內疚……

還有一個小女孩,她得爸爸在她五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是她媽媽把她拉扯大的,家裏的日子非常清貧,媽媽爲了能讓她讀書,每天起早貪黑的幹活。有一天,她回到家,發現媽媽不在家,她就自己做飯,可是過了很久,媽媽還是沒回來,她就去問隔壁大娘,大娘說她媽媽一大早就匆匆忙忙往縣城的方向去了,她心中總有種不祥的'預感儘管天上下着大雨,但爲了找媽媽,她飛快地向縣城的方向跑去。就在她快到縣城的的時候,發現她的媽媽躺在路邊,一隻手握着她平日最愛吃的年糕,另一隻手中緊緊拽着一張紙,那張紙已經被雨水淋溼了。她用了很大力氣才把媽媽的手瓣開,呈現在她眼前的是媽媽“”的單子……爲此我泣不成聲,我爲失去母親的那個女孩哭,更爲這位偉大的母親哭。

這是多麼感人的一幕啊,媽媽爲了自己孩子的未來而不求回報,竟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怎不令人感動呢?

不是隻有長大工作掙錢了才能孝敬父母,其實父母很容易滿足,只要我們平時聽話一些,多爲父母想想,他們就會很開心。我們要時刻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感恩世界,感恩家庭,感恩父母,感恩身邊的一切!

《感恩教育》觀後感11

因爲有愛所以有期望;因爲有愛所以有溫暖;因爲有愛所以有動力。看完《感恩教育》,我懂得了要感恩並且我對“愛”這個字有了深刻的理解: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愛是最簡單的愛,是一種人性化的愛,但又是最深的愛,最偉大的愛。

蘇格拉底說過:人有了人格的尊嚴,必不甘墜落爲禽獸,而人的品德也必然提高。百善孝爲先“孝”字一向銘記在我心,于丹覺得:一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能不能有快樂的生命,可能比他掌握多少知識更重要。

也許每人的意識裏都有孝,但都沒有被釋放吧!論語裏講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說過:“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也就是說:孝心不在大小不分遠近。

回想,每當我考試成績不好時,父母總是鼓勵着我,讓我不要氣餒,給予我信心,使我努力前進;

回想,每當天氣變涼時,父母親爲了讓我添上一件衣服而嘮叨時,無非是怕我着涼,感冒難受,耽誤學習;

回想,每當我想看電視時,母親爲了不讓我看電視而嘮叨時,無非是怕影響我的`學業,成績下降;

爲什麼此刻有很多孩子不快樂?因爲有好多自我中心的孩子,會覺得給他的一切都是本分,不給他的一切都是虧欠。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很驕縱的小男孩,他認爲別人的一切都是就應慣縱他的,他只要好好學習他就就應是自我中心,所以他每一天呢,都會因爲不如意亂髮好多脾氣,有一天他爸爸把他帶到後院的籬笆傍邊對他說:“每一天都發脾氣不好,這樣吧你算一下發一次脾氣就定一個釘子,看看你一天要發多少次脾氣。一天下來他看到籬笆上密密麻麻的釘子。

父母親嘮叨的一切事情,無不是那顆愛女之心的體現,而我卻辜負了那顆愛女之心。

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孝敬父母吧!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一個家,是父母讓我體會到了人間有情。

這次觀看我也學會了要心存感恩。感恩父母,是父母給了我生命。感恩老師,是老師教會我知識。感恩大自然,是大自然讓我有了這麼好的生存環境。感恩讓我擁有東西的一切!

《感恩教育》觀後感12

“叮——叮”“終於下課了,能去參加活動了!”一位同學高喊道。沒錯,今天就是我們全校師生都期待已久的感恩活動,學校請來的可是在全國都有名的一位感恩教師一一楊龍,這一場活動要求全體老師,學生及家長都要來參加。

“請同學們拿着板登排好隊來到操場”嗽叭上大喊起來。

每個人都莫名的興奮起來,搬着板登去了操場。在來到操場的時候,我看見了楊老師,他穿得是那麼端莊,讓人油然生出敬慕之情!不久,家長們都到了。學校的規定是讓家長坐板登,我們拿着書本放在地上當墊子坐,一切都準備就緒了,感恩教育開始了。

楊龍老師在演講的過程中,給我們講了兩個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是這樣的:一位母親,她的女兒在一次火災中重度燒傷,去了醫院後,母親強烈要求把自已的皮移植到女兒的身上,醫生給了這位母親兩個選擇:1打麻藥,但會影響手術;2不打麻藥,但會疼的難以忍受,母親爲了女兒,選擇了第2種,這也意味着她將要承受巨大的痛苦,聽到這裏,我感動極了,我不禁深思:如果我的父母被燒傷了,我會像這位母親一樣嗎?一定不會,母親是偉大的,母親是無私的`,她們爲了女兒的健康,哪怕付出生命,而我們卻連平時那些力所能及的事都做不了,我們當女兒的,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呢?

這次感恩活動不僅要讓我們學會感恩父親,也讓我們感思自已敬愛的老師們。是啊!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沒有壯言,沒有豪言,沒有怨言,一生以粉筆爲伴,默默地奉獻了自已的青春。當楊龍老師讓我們跑到隊伍前擁抱自已的老師時,同學們飛快地跑到老師懷裏,在老師的懷抱裏抽泣,我們班同學沒有一個不哭,沒有一個不愛自已老師的。老師淚流滿面,我們也淚流滿面,在抱着老師的那一刻起,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和老師的愛。

俗話說“百善孝爲先”,一個不懂得孝道的人,不管他多麼成功都會被別人小看。通過這次活動我懂得了感恩不是心血來潮時的一句話,而是我們要用一生的行動來證明的!它,是每個人都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感恩教育》觀後感13

看了于丹老師的《中國小生感恩教育》節目後,我不禁思考,感恩,到底是什麼呢?

感恩,顧名思義,就是感謝別人給予的恩惠。感恩是一種美德,也是人之所以爲人的基本條件,學會感恩,常懷感恩之心,是進步與文明的體現,是構建和諧人際關係的根基。值得感恩的不僅僅是對上蒼,我們對父母、親朋、同學、社會等等都應始終抱有感恩之心,我們的生命、健康、財富以及我們每天享受着的空氣、陽光、水源,都在我們的感恩之列,一位盲人曾經請人在自己的乞討用的牌子上這樣寫到:“春天來了,而我卻看不到她。”我們與這位盲人相比,進一步說與那些失去生命和自由的.人相比,目前能這樣快快樂樂地活在世界上,誰說不是一種命運的恩賜,我們還能時常憤怒得發抖而總去抱怨命運給自己的不幸和不平嗎?所以,儘管苦難不能忘記,罪惡必須得到懲罰,但我們也的確應常懷感激之心並努力回報那些給予我們恩情的人。

花兒,你要感謝小草,是它願做你的陪襯品,襯托了你的五彩繽紛,小草,你要感謝大樹,是它願做你的替代品,爲你遮擋了洪水侵襲。大樹,你要感謝大地,是它願做你的滋養品,給了你肥沃的土壤,能讓你在這片黃土地上點綴自己的色彩。

早上,國旗下講話的老師向同學們述說感恩的知識。人們幫你,你要感恩,花兒爲你綻放甜美的笑容,你要感恩;新鮮的水果爲你解渴,你要感恩。我們要帶着感恩的心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這樣你纔會更受尊重。

感恩,一個熟悉的字眼卻又不是一個熱門的話題,我感謝父母,生我養我,給了我家庭的溫馨;我感謝老師,教育我輔導我,給了我淵博的知識;我感謝周圍的每一個人,給了我人間的真情、友情和親情。

一顆感恩的心永存人們心間,它是黑暗中的火焰,給人們光明;它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給人們滋潤;它是沙漠中的一弘清泉,給人們期待。俗話說得好:“受人點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有的人甚至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爲了報恩的。我贊成他的觀點,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的,我們一出世父母就有恩於我們,我們要懂得以德報德,以恩報恩,讓恩情融入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靈變得更加溫暖,讓世界多一份愛,恩情滿天下!

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懷着一顆感恩的心,而不要成爲那冷酷無情的動物,感恩是人類的傳美德,讓我們把這美德代代相傳,讓世界充滿愛!

《感恩教育》觀後感14

今天上午,我觀看了由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主持的中國小生感恩教育。它讓我受益匪淺,使我完善了我的素質,提高了我的修養,完善了我的生活!

感恩的心,感恩有你陪伴我一輩子,讓我有勇氣做我的自我感恩的心,感恩命運,花開花落,我會珍惜它的“讀了一德老師的感恩教育之後,我想到了這首歌《感恩之心》。我認爲立足社會,最重要的是學會做人!永遠感謝父母、老師和社會。當事情發生時,少抱怨,多感恩!

因爲我的父母,我存在。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們心中就有了更多的愛和關懷。我母親曾經告訴我,我的兄弟姐妹和我是她心中的一切。雖然經濟條件不好,雖然每天都要穿梭在人羣中奔波一生,雖然每天都要早出晚歸,但她總是拖着疲憊的身體,晚上邁着沉重的步伐回家,但一想到家裏心愛的孩子,她就不會覺得累。父母永遠是最愛我們的人。在這個充滿愛的世界裏,沒有財富,沒有金錢,沒有權力,沒有名利。有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我們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父親是船,母親是帆,載着我們穿過風浪來到溫暖的港灣。今晚,我媽媽在我給他們打電話之前給我打了電話。當她聽到我的聲音時,她只是說:“想你!”“語氣中有喜悅,但也有深深的悲傷。聽到這四個簡單的字,我的心充滿了莫名的痛苦。我記得我母親過去的關愛之眼。這時,淚水似乎不那麼樂觀,悄悄地從眼睛裏溜了出來。突然想起了樑紀章的話:親戚只有一個命運。N無論你這一生能相處多久,請珍惜共聚合的時光。下輩子,不管你愛不愛,你們都不會再見面了!所以,在還有時間的時候,請感謝你的.父母,愛我們的父母!

如果我是一棵小草,我的父母給了我成長的機會,老師就像陽光和雨水,給我們營養,讓我們變得更健康、更快樂。

教師總是在默默無聞中培養,不求回報。他們只是認爲他們播下的種子總有一天會開出美麗的花朵,在陽光下快樂地成長。因此,我們不應該吝嗇對導師的愛和感激。

我感謝我的父母給了我生命,感謝老師帶領我進入知識的殿堂,感謝社會讓我體驗生活的歡樂和痛苦!如果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感激和更少的抱怨,世界將變得更加完美。請讓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充滿愛。哪裏有陽光,哪裏就有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教育》觀後感15

今天,我讀了于丹的專題講座,感受很深。

于丹先生在講座中主要強調,我們的中國小生在完成必修課程的同時,也應該懂得孝順父母、尊重老師、關愛他人,讓每一箇中國小生在道德上得到發展,在智力和身體上全面發展。

于丹先生首先談到了“孝道”。孝道是中國文化傳統所倡導的行爲,一般表現爲孝道和孝道。感謝你的父母,尊重你的老師。孝道不僅是一種外在要求,也是一種內在責任。

然後談談“仁”。仁愛就是學會如何處理二者之間的關係,充滿愛心,善待他人。這部三個字的經典名著說:“我不知道;在人類生命之初,人性是善良的。性質相似,習慣相去甚遠Rdquo意味着當人們剛出生時,他們的`天性善良,氣質非常相似,但隨着生活環境的變化,每個人的習慣都會有所不同。教孩子與他人和諧相處,理解一個人的痛苦,與兩個人分享,痛苦會減少一半。相反,與兩個人分享一個人的快樂,快樂會增加一半。與他人溝通,多關心他人,使自己健康快樂成長。

最後談談自力更生、自強不息和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將直接決定人生的軌跡。兒童的成長不是填鴨式的灌輸。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們的經驗和理解。不要拘泥於規則和步驟,而是要學會在這個混亂和嘈雜的社會中找到有效的信息。

經過於丹先生的授課,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對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不要學習。首先要學會成爲一個天才。如果他們不能成爲一個人,即使他們的學習成績很好,他們也不會成爲一個健全的人。

當我想到自己時,有時我的父母督促我學習。我總是太羅嗦了。有時他們讓我做我能做的。我總是不情願。當我想到這一點時,我不禁感到非常內疚。我不知道我的父母爲我付出了多少努力和痛苦。我不懂感恩。他們總是讓他們生氣和悲傷。這太不合適了。在那裏,我想對我的父母說:我錯了。我以後會聽你的,尊敬你,報答你的養育之恩。

在我未來的生活中,我會改掉以自己爲中心的壞習慣,與同學們快樂地學習,確立自己的崇高目標,樂觀向上,積極進取,成爲優秀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