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死亡詩社觀後感6篇

觀後感2.08W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死亡詩社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死亡詩社觀後感6篇

死亡詩社觀後感1

《死亡詩社》讓我內心情感洶涌,讓我不知所措,人,激情的活着。我在這裏無法全面的剖析它,只想借其中的激情這一重要旋律進行一定的發揮。

人類是應當要有一點激情的。因爲有了激情,人生纔不一般;因爲存在激情,人類的生存比動物的生存更豐富;因爲有了激情,人才之爲人。

人類不應當只忙於工作以及日常的瑣事,不應當僅爲地位和財產耗盡精力,人不是一架在社會這個大工廠裏運行的機器,一架機器的生存比動物的生存還低廉,因爲動物還懂得享受陽光、草地和空氣,人要實現的是詩意的棲居,人是應當要有一點狂醉的酒神精神的。梭羅說:"大多數人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懷着一份激情去生活,你才無愧於僅有的一個人生。事實上,人生本是一堆沒有價值的廢柴,需要激情之火的點燃。許多的人壽終正寢,回望自己的人生之柴,發現它完好地腐爛了;而有些人的人生之柴,儘管只剩下灰燼,他卻能驕傲地說:"我曾經熱烈地燃燒過。"

人生只有一次。人生是可貴的,這首先表現在人本身是高貴的。

人是高貴的。荷爾德林詩曰:"我真想證明,就連璀璨的星空也不比人純潔。"人類爲什麼這般崇高,因爲人類能感受萬物,能體會美;萬物美麗地存在着,但它們自身不知其美麗,而人知道,人能夠欣賞一切。

美讓人產生激情,產生活着的幸福感,觀後感《人,激情的活着--《死亡詩社》觀後感》。人類的靈魂被烏雲中的雷霆振奮地掃蕩過,被飛流直下的瀑布湍急地衝刷過,被灼熱的驕陽熱烈地炙烤過;在海洋裏,波濤曾撞擊過我們的肉體,在火山裏,熱浪曾洗滌過我們的筋骨,在高空中,狂風曾戰慄過我們的魂魄。人因此而變得豐盈。

這般的心怎能沒一點激情呢?擁有詩意的無窮可能性的人生怎能不幸福地毫無遺憾地過一場呢?我們怎會不憧憬像惠特曼一樣大吼:"站在世界的屋脊上,我喊出我野性的狂叫!"梭羅說:"我步入叢林,因爲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讓我在生命終結時,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我們應該激情地活着。但現實是現實的,我們不可能一生永遠跌宕沉浮,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爲有機會成爲時代的弄潮兒的。現實的冷酷時常將我們的理想摧毀的支離破碎。霜凍太冷,火焰也會熄滅。

不過,激情地活着不等於傳奇地活着。完全的浪漫主義的人生實現不了,我們也大可以儘自己的能力把能做的做好。《約翰克利斯朵夫》裏有一句話:"英雄就是做他能做的事。"

我們能做的就是讓今天有意義,就是在有機會激情時去激情,抓緊每一刻去做最好的自己。身處青春期的我們,更應該把握現在,盡情地去釋放青春的激情,度一個沒有遺憾的高中。而不是全部的生活僅淪爲做題、功課、考試。不要把一切的激情都留到大學去釋放,大學自有另一份激情等着去釋放;就算這麼做了,這些過期的激情到時候還能完好無損地釋放麼?這就像刻舟求劍,儘管做了標記,但那柄屬於高中的情感的劍已再難找回。而且,很多人到了那時也是不會釋放激情的,因爲大學還要忙於考研、找工作等種種瑣事。對於忙人來說,永遠都忙;說釋放激情處處沒空,用周國平的話說是"時時都有空"。的確,大學聯考是我們學生必須要面對的,但同樣我們也得知道,青春不只是大學聯考。不要在我們白髮蒼蒼,處於人生彌留之際,細數自己的一生,回望那個最桀驁不馴的年齡時,卻只發現一片空白,或者滿紙的習題,末了是北大或清華。哦,不,絕不能如此,到了那個時候,北大清華早已成了無足輕重的事,美麗的回憶和激情的歲月纔是一生的財富,只有這些纔會使你有活了一生的實在感。否則纔是"老大徒傷悲"!人生太短了,因而顯得珍貴,我們應抓緊現在,只爭朝夕,及時行樂,莫待無花空折枝!在死亡的彼岸遙望,我能大聲地驕傲地說:"我的一生碩果累累!"

美國詩人丁尼生在吟唱:"及時採擷你的花蕾/舊時光一去不回/今天尚在微笑的花朵/明天變得風中枯萎。"

中國詩人李白也在高喊:"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最後,真的推薦大家看這部電影。美國作家傑克倫敦曾說:"你們讀一百本雜誌,不如讀拜倫的一行詩。"我要說:你們看一百部偶像劇,不如看《死亡詩社》一句臺詞。

死亡詩社觀後感2

這是一部關於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校園影片,向我們反映了教育對學生身心的影響,也表明了教育應是與時俱進的,不能一味的沿襲傳統,這樣的教學方式培養的學生是沒有主見的、沒有自己的靈魂的,年輕一代的教育與發展值得我們深思。

它講述了一個神祕、獨特、新奇而又富有魅力的老師和一羣充滿希望、富有叛逆思想而又精力充沛的大學生一起學習、成長的教育故事,他們像是師生,更像是親密無間的朋友,他們有思想的碰撞,有情感的交匯,還有彼此對自由、信仰的渴望,對傳統、制度的反叛精神。

故事的主人公基廷老師是教詩歌的,一個富有愛、浪漫情懷且對教育有獨到見解的老師,一個熱衷於教育,熱衷於解救年輕一代學生的使者。他的課堂上總是充滿歡聲笑語的,同學們可以肆無忌憚的笑,或是隨意的坐在一起聽課,他站在講臺的課桌上講課,他讓每一個同學們都站起來,鼓勵學生以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不要用前人的觀點限制了自己的思想,不要只想到作者的見解,要有膽量從新的角度出發,找到自己的觀點。的確,好些時候我總是覺得自己太侷限於書本或是權威,總是刻意否定自己,也常會覺得自己是井底之蛙,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他鼓勵同學們學會品嚐文字和語言,關注自我,而不是一味奔向科學、醫學、工程技術,守着學校固有的學習模式和氛圍,禁錮了自己,講究關注實實在在的自己,關注自己內心的需求。要及時行樂,珍惜當下的幸福。

基廷老師說過一句話我非常喜歡唯有在夢中,人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的確,現實有太多我們無法預料、無法改變的事情,人都會渴望自由,不喜歡拘束,或許只有沉浸在夢中才能有機會得到滿足,而詩歌的浪漫也許可以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歸宿。

看了這部電影,感覺內心起伏挺大,有感動、有期待、有同情、有心痛,尤其是看到尼爾爲了自己自由與信仰,而放棄了自己的生命與及基廷老師將要被迫離開那一剎那,我的眼淚不自覺滑落。這是一個青年學生用他的生命在向自己的父親證明自己的對夢想的堅定與執着,似乎也是對當時的社會表明青年學生的反叛精神,我爲尼爾感到惋惜、同情。他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信仰,也可以違背父母的命令與安排,可是他不該以如此極端的方式來表明自己的決心,不該如此想不開以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是多麼令人心痛的事。他本可以試着與父親協商,而不是逃避,他解決問題的方式是消極的,也許是封建落後的制度殘害這一鮮活年輕的生命,也許是父母與子女間的代溝與及彼此間的不理解釀成了這悲劇,這該是家庭的悲劇也該是社會的悲劇吧!如果當時的社會能夠開放一點,人性化一點,父母與子女間多點理解,多點溝通,或許社會上就會多一點像尼爾一樣優秀的青年,少一點人間悲劇,這該有多好!

當劇情發展到高潮時,即尼爾的父親看到了尼爾的精彩表演時沒有讚賞,沒有認可,而是將他帶回家訓斥,其間他對尼爾說了一句話讓我感觸頗深你擁有我從來沒有夢想過的機會,你要上哈佛,你要當醫生,我想這不僅是他父親的心聲,更是千千萬萬的父母共同的心聲吧!每一個父母都想把最好的東西給自己的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子女好,所以總是爲他們考慮,爲他們安排,想讓他們接受更高等的教育,過上更好的生活。只是他們忽略了孩子的天性,忽略了他們也是有夢想、有追求的,他們不可能像玩偶一樣接受所有的安排,按部就班的接受,就像我們中國的許多父母都抱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在培養孩子,爲他們做各種各樣的事。我覺得現代的父母開明瞭許多,父母與子女間的代溝少了些,彼此懂得了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多用心溝通,用心傾聽,這樣的家庭教育才更有效。

基廷老師是非常優秀的,可敬可親的,他主張新的教學方式,而不是一味去按照傳統的模式培養學生,他鼓勵學生敢於表達自己,敢於去追求,不要一味的束縛自己,這是一種非常人性化的教育方式,重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思維,重個性發展,給學生進行社會教育,這纔是應有的高等教育,纔是素質教育吧!因而基廷老師是深受學生歡迎的,都親切的稱他爲船長,因爲他懂學生,正如學生也懂他一樣,在他因尼爾的事,備受家長、學校領導否定時,學生們都在不住了,捨不得這個帶給他們衆多歡樂、衆多美好東西的老師,極力挽留他。這一刻,我真的爲基廷老師感到高興,感到欣慰,他成功了,他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與尊敬,他的身影深深的烙印在學生們的心裏,在他眼裏我看到了心酸的淚水,是因爲不甘心還是更多的是不捨與感動,想必他此刻的內心更多的是欣慰吧!如果今後我做老師能像他一樣那麼受學生愛戴,那麼我付出再多也心甘情願。我會朝着這個目標努力的。

死亡詩社觀後感3

電影《死亡詩社》是北美高中的電影教材,在世界範圍內受到極高的評價。電影中,威爾頓預科學院是一所聞名遐邇的貴族學校,一向都是以傳統、守舊的方法來教育學生。可是新來的基廷老師卻一改學校的常規,讓學生們解放思想、展示天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潛力。雖然這些“離經叛道”的教育方法,激活了孩子們的聰明才智,春風化雨般讓學生對學習着了迷,卻因爲不符合學校與家長傳統、保守的教育理念而糟到學校和家長的反對。在尼爾家長扼殺他的興趣導致尼爾自殺之後,基廷老師被當作替罪羊而開除掉。在基廷戀戀不捨地離開時,孩子們深情而絕望的呼喚聲永遠迴響在教室裏……

我想看了這部電影,大家可能有兩方面的認識。這部電影所反映的時代背景,是在西方世界歷史發展中的一個階段。一方面,電影所反映的家長、學校和社會大環境,與我們的現在情況是有點相似的,都是比較注重傳統守舊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現實中我們老師及學生對教育的渴望,與電影中師生的渴望也是比較相似的。關於這兩個方面的評價,網絡上有大量的影評,不再贅述。這裏,我想通過幾個人的例子來闡述我的一些觀點。

第一個人是歐陽代娜。在她的經驗中有三句經典“在社會大課堂中學步”,“在繼承與揚棄中探路”,“在開創中闊步”。她原本不是教師,經歷過多種職業之後,在鞍山十五中搞了8輪20年的教育實驗,自編教材、自創教法,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就,對我國的教育改革與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她曾經讓自己九年級的學生參加考高語文考試,高出大學聯考平均分10分多。這一切源於她曾經在“延安抗小”的學習經歷:“學生們可以自編教材,要了解什麼知識,就走到社會上,向各部門去‘採訪’。比如要了解社會治安,學生們就去局採訪有關人士。自然課講到大豆,孩子們就親手種植大豆,觀察它的葉子和根系……”

第二個人是孫維剛。他是一名普通數學老師,在學校最困難的時候,他和學校領導商定了方案,實施了從七年級到高三大循環教育實驗,搞了三個輪迴,將教學與生活融入到學生中去,讓那些“只擁有一隻翅膀的天使們”(原本是沒有學校願意接收的“雙差生”)“擁抱着飛向天堂”,將原本招生困難的北京22中學變成一所“名校”。他的3輪實驗班一步一個腳印,方法措施日益完善,教育效果明顯,素質教育和文化課成績都突出。特別是他的第3輪實驗班,班級40人,有22人考入清華北大,轟動全國。他經過20年的長期探索、反覆實驗和比較研究,取得了大面積、全方位、高質量的育人實踐成果和理論成果。

第三個人是蔣自立。我們的恩師,他在教學與班主任工作的實踐中,把自我教育提升到歷史的新高度,使之與他我教育形成互補。他的教育工作能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他用行動構建了良好的師生關係,開啓自己的教育實驗,僅僅班會材料、班級活動記錄本就寫下幾十萬字,十多年的教育實踐與反思總結,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並被推廣到全國。

與以上類似,李鎮西老師從年輕時候就有點“叛逆”,開始了自己“一個人”的教育改革與創新,長期堅持下來,取得很大成就。其實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像魏書生、錢夢龍、於漪……無不是在一線的教育教學中進行改革與創新,他們提升了自己,影響了很多人,也推動我國教育的發展。

其實,我們有很多一線老師也在做一些改革與創新的嘗試。但是,時代不同了,由於現代教育制度和學校管理制度更加日趨完善,實際我們一線老師擁有改革與創新的機會不是多了,而是更少了,也更加困難了。我們現在經常呼喚“大師”,呼喚教育實踐家,但是他們都要從教育的一線中走出來。或許,我前面列舉的前輩們是時代的產物,在激情燃燒的歲月裏,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實踐在歷史中留下莊重的一筆。我們也有很多一線老師正在向前輩們學習,如果我們現在不從實際出發、結合現狀努力實踐,我想我們的困難比他們還要大,因爲來自社會和學校的種種約束可能會導致教育創新的中斷,甚至根本沒有機會去嘗試。那些通過幾個月到一兩年就完成的各種“課題研究”,與前輩們動輒十幾年的實驗、反思、比較、總結、再實踐、反覆論證等研究相比,顯得多麼淺薄而寒酸,甚至有的人自己都不會使用自己“課題研究”的研究成果。

我們很多老師在走向工作崗位之初,都曾經擁有很多憧憬和嚮往,都曾經有過很多“叛逆”想法或行動。我們也曾經充滿激情地去做,然而我們都曾受到過挫折,也曾經迷茫過。正如黎轅老師剛纔在羣中所問“到底基廷老師做的對還是錯?”其實,對與不對,都是基於我們的價值觀念。如果基廷老師做錯了,那麼《死亡詩社》這部電影就不可能放到北美高中的教材中。無疑,在西方發展的某一階段中,教育的問題也曾經很突出,甚至在今天,電影也具有現實的啓發與教育意義。電影中反映的社會背景與我們現在的情況是非常相似的,畢竟我們國家還處於轉型期,客觀上必然存在着一些教育問題與矛盾。我認爲,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或許,這樣的電影也能走進我們的教材中,間接反映我們的思想觀念可以得到進一步提高和昇華。

有人說,古今中外,教育的創新從來都來自民間。儘管教育的改革與創新總是伴隨着傷痛,即使在有限的條件下,我們還是要多一些信心,從自身做起,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改變與創新,努力實現個人的成長。“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我們或許應該重新拾起最初的夢想,經過努力,我們也能走進學生的心裏,激活他們的天性,做一些對孩子們非常有益的“其他事”。

或許,我們需要未來家的眼光、改革家的氣派、實幹家的精神,在互聯網技術的背景下,站到時代的前列,陪着孩子們一起奔向未來。

死亡詩社觀後感4

在我對這部電影一無所知的時候,“死亡”“詩社”這些具有魅影般的字眼深深的觸動着我的內心。當然導演並未辜負我的期望。當下媒體以及大衆在關於一部電影的討論涉及到最多的字眼多爲票房,明星演員等等,對此,我頗爲不屑。大衆審美的庸俗和低級使得當下電影的精神含量日趨直下,淪落爲販賣眼淚和滿足大衆視覺獵奇心理的娛樂消遣。但總有一些電影,它們沒有刻意營造的華麗,沒有故弄玄虛的劇情,但是他們樸實無華。用最坦率的鏡頭講述不平凡的“世界”。影片中的英語老師就是這麼一個人,他貌不驚人、風趣幽默、平易近人。他叫“基廷”學生們親切地喊他“船長”——“哦,船長,我的船長”,這是華特惠特曼(一個詩人)爲亞伯拉罕林肯先生所寫的。基延自比爲船長,一個爲學生們導航的人。相比之下“威爾頓學院”是一個可怕的地方,學生們稱之爲“地獄學院”這裏管理森嚴,刻板,學生們被抹殺了個性,成爲爲了達到某種目的的容器。

成爲失去了生命真諦的可悲的存在物。影片伊始的開學典禮上,學生們一色着裝,邁着整齊的步伐,共同喊着學院的四大信念:傳統、榮譽、紀律、卓越的口號。這是個性的毀滅,對生命真諦的褻瀆,即使如此它們也無法抑制生命本能,這種強大的力量潛藏在學生們的內心中。他們叛逆,抵抗,宿舍是他們的另一凡天地,他們自有他們的四大信念——模仿、恐怖、頹廢、污穢!但他們又不得不面對着強大的來自學校和父母壓力,尼爾便是一個有着很高藝術潛力的孩子,他內心激情澎湃,生命的原始力量擊打着脆弱而憂鬱的他。他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但他的父親想要他成爲一名出色的醫生,他試圖和父親反抗但都被無情地壓制了,最後他不得不如步兵對司令般言聽計從。到這裏的每個孩子都一樣,他們的父母都對他們寄予厚望,工程師、科學家、銀行家或者其他。他們要爲此犧牲生存的真正意義。犧牲來自於詩的原始動力。他們失去了航向,直到基延來到這裏。

第一堂課,他是吹着口哨晃悠着進來的。習慣了板着黑臉“至高無上”的學院老師的學生們突然間無所適從了,他們驚訝,竊喜以及不安。他把他們帶到一間房間內,他指着牆壁上的老照片對學生說,這些照片上的年輕人和你們一樣,青春,不可一世,認爲整個世界都掌控在自己手中,但他們現在全化爲灰燼,這是很早年前的照片。他讓學生們讀書本中的章節——“及時行樂”“花開堪折直需直”。這在理性主義者看來是荒唐的,另人髮指的。但是基延看來,我們都是凡人,我們必須面對死亡,僵硬與衰老——CARPEDIEM,基延反覆地重複着這個詞。“及時行樂”這個詞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一些理解上的誤區,這也可能是翻譯帶來的意義曲解。“及時行樂”不是縱慾,不是慾望的泛濫。

看完這部片子後你可能纔會理解,此“樂”非彼“樂”,此“樂”的真正解讀應該是“生命的意義”“生命的精髓”“愛”“一花一草一木”“叢林”“大自然”“詩歌”——(爲什麼我總找不到省略號)就像“紅樓夢”中“寶玉”的“淫”而非“蕩”。基延要讓學生們去獨立思考,讓他們自己去思考生命,讓他們在心中自問生命的意義,自問“在戴運無信者的綿延車廂中,在充滿愚人的城市之中,身處其中的意義爲何?”他跳上桌子,讓學生們體驗換一種視角看待問題的不同感受,他讓學生讀課本序言21頁“普查利”“瞭解詩”的愚蠢序言,然後歇斯底里地叫他們把這一頁撕掉,愚蠢的論斷,詩歌不是數學公式,不是可以靠計算得到的一種結果。我們讀詩寫詩非爲它的技巧,因爲我們是人類的一員,而人類充滿了熱情。詩——美麗、浪漫還有愛,他告訴學生們,這纔是我們生存的原因。“啊,我,這個問題不斷重演的生命”去品嚐文字,文字與思想能改變世界!他告訴學生們一個叫“古詩社”的地方,一個致力於“吸取生命精髓”的社團,它在叢林,在山洞裏,他們在篝火下輪流朗讀梭羅、惠特曼、雪萊的詩歌。“我到森林裏,因爲我要過真正的生活,我要活得充實,汲取生命中的精髓,揚棄一切與生命無關的事物,當我死時,纔不至於發現我白活一場”

尼爾和同學們在夜幕下,從學校森嚴機械的精神地獄中逃了出來,他們像鬼魅一般奔向叢林,本向生命,他們或許不可能成爲詩人,但他們找到了生命的真諦。一個人在內心缺乏詩意是多麼可怕的事啊,他擁有一切,但是精神枯槁,行同走肉,直到最後他發現自己白活一場。納克斯勇敢地去追求他的女孩克利斯,雖然遭到拒絕,但他做到了。尼爾爭取到“仲夏夜之夢”的角色,他興奮異常,安德森超越了自己的恐懼,他學會了表達自己而不是逃避。就在一切都按照美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接踵而來的愚蠢的壓力把一切都沖垮了。尼爾沒有從父親那裏爭取到自己打算從事演員的願望,雖然每個人都看出來他有這方面的天賦。他絕望了,他自殺了。學校就此事展開對“古詩社”的調查,其實他們真正針對的是基延,他們的四大信念與基延的理念格格不入,所以他們必須把他排擠出去。

諾倫接管了基延的課程,他問學生什麼是詩?他要學生們打開課本序言21頁普查利“瞭解詩”序言的時候,和前面的撕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愚人如何懂得詩?但基延面對諾倫的羞辱卻無能爲力,我們有熱情,我們是凡人,正因爲如此我們才更需要“詩”。基延飽含淚水,他捨不得這羣孩子們,他捨不得任愚人去踐踏孩子們純真的靈魂,所以他不捨離開,而面對強大的霸權壓力,他無能爲力,看到這裏的時候我心裏非常糾結,孩子們是弱勢羣體,他們無力反抗。但最後孩子們還是在那個膽怯而憂鬱的孩子安德森的帶領下站在桌子上向老師公然致敬,我哭了,我和他們一起站起來,爲了基延,爲了生命的真諦。

死亡詩社觀後感5

《死亡詩社》這部反應上世紀中葉發生在美國佛蒙特州的“威爾頓預備學院”的一件“傳統教育和反傳統教育流血碰撞”的事件。這部上半場充斥着喜劇元素、下半場瀰漫着悲劇色彩的教育片,電影劇本根據作者托馬斯·舒曼在蒙哥馬利·貝爾學院(一所位於田納西州首府納什維爾的男子預備學校)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這部電影自上映以來,歷久彌新,一次次對僵化死板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憤怒的質問。特別在正處於課程改革的社會主義中國,一切服務於考試的教育理念已成功激起了無數學子的憤怒與無奈感,這部影片中基廷先生的教育理念無疑對這些水深火熱中的學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同時對廣大課程工作者也有巨大的指導意義。

這部影片在一片喜慶的開學典禮中拉開了帷幕,作爲一所有着光榮傳統的預科學校,威爾頓預備學院迎來了又一批“大學生的原材料”,不知是不行還是幸運的是,它也獲得了擁有新式教育理念的基廷先生的青睞。這所擁有着不錯升學率的學校一開始就定下了它“保守傳統”的教育理念,更可怕的是,深受這種填鴨式教育蠱毒多年的學生已經心甘情願地成爲了它的奴隸!無數學生屈服於現行的教育模式,拋棄了思考的主觀能動性,最終把一切質問的權利統統丟到了垃圾桶中!爲了所謂的分數,甘願將自己的視野侷限在教科書這“一畝三分田”上,儘管走出教室就可以看到美麗的蒼穹,他們卻寧願在插圖中觀察別人吃剩下吐出來的“精品思想”。

我們不能否認在標準的教科書上,有一些內容確實經得住時間的考察,但是知識是一種抽象的思維,它不僅僅只有那可憐的唯一一種表達方式!在基廷老師的第一次課上,他完美詮釋了這一理念,爲了從物質上祛除學生對於“權威教材內容”的懼怕迷信,他要求學生把前言撕去。這就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這種行爲首先強制性地將這羣可憐的“機器人”從對教材的淺井中解救了出來。縱然這與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的大環境相悖,但是正確的東西爲什麼一直要躲躲藏藏呢?

邀請學生踏上講臺、用高遠的視角來理解問題,“誘惑”他們成立古詩人社、用那種最清麗無華的語句來淨化自己迷茫的心靈,鼓勵事事聽從於父親的內爾爲了自己的演員夢做一回真正的自己、一個專注於夢想的男人才最可愛。終於,基廷先生的努力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他班上的學生那暗淡而無神的雙眸中有了一絲爲了自己、爲了內心的那個夢而奮鬥的閃電!教育不應該死板,否則與進行流水線作業的汽車公司有什麼區別?如果教育僅僅是爲了教導學生考試,那麼我有理由相信這又是一個“八股封心,科舉取士”的迷茫年代;如果我們的學生僅僅在課堂中學到了考試讀書,忘記了思考討論的重要性,那麼這何嘗不是一種莫大的悲哀?

與逆境不屈抗爭,以無畏的氣勢面對敵人;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別陷入這種境地,衝出來。別像老鼠逃跑似的,看看你的周圍,要敢於開拓自己的天地;

你們必須努力尋找自己的聲音,因爲你越遲開始尋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一旦覺得自己懂得,就必須換一種角度來看。這可能顯得有些荒唐,或者愚蠢,但必須試一下。同樣讀書的時候,不要只想作者怎麼看,想想你自己怎麼看;

真理就像一牀總讓你雙腳冰涼的毯子/你怎麼扯,怎麼拽,總也不夠/踢也好,打也好,它總也蓋不住我們/從我們哭着降生/到我們奄奄一息/它只會蓋住你的臉/不管你如何痛苦/不管你如何痛苦/如何叫喊。

這些原生態的而又富有哲理的話,我相信你在教科書上是難以找到它們的.。因爲應試教育的考試內容不包括這些。但是基廷先生做到了,他看重的不是考試而是教育、真正的教育,他在課堂中將這些道理、思想灌輸給他的學生,不帶有一絲功利化的念頭。我覺得,在我們以後的教育中,也應該主動引導學生掌握這種最質樸又可貴的道理,讓教育真正既有智育又有德育。

就像一場革命,最先站出來的那批人總會挨槍子。基廷先生的教育理念爲學校的領導所不容,他們就藉着內爾的死將他逼離了教育崗位。嚴格來說,內爾的死是新舊兩種教育理念碰撞的犧牲品。內爾的父母接受的就是這種古板的填鴨式教育,他們就想當然地決定了內爾以後要走的路,這是多麼殘忍的事啊!當你奮鬥一路,最後的時刻卻發現,你一直努力的方向卻偏離了理想的航線,那樣你一定會抱着後悔與無奈於最後的日子裏。作爲一名教育者,我們有義務避免這種狀況的發生,讓我們放開思維、用開放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探索出自己的“繆斯”吧,就讓教育真正起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門工作吧!

最後,讓我們爲基廷先生這位“虛擬的教育者”致敬,向廣大爲了有效教育付出心血的那些人致敬吧!

死亡詩社觀後感6

看這部電影才知道,原來自己已經死去了好久,從某個不經意間被打破的清晨開始。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太過純淨的故事。我說的太過是因爲它沒有被商業化得很濫情,所以也成就了它票房毒藥的性質。一羣青春年少的男孩們,一個對生命有獨特理解的老師,還有他們生活其中的一所刻板嚴格的名牌中學。

影片主要講了一羣學生在基丁老師的指導下學會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反抗給予他們壓抑和束縛的教學體制,但又以一個學生的自殺和基丁老師的被辭爲結尾。情節的安排行雲流水,沒有任何花哨,只是在喜劇式的上半場走到沉鬱的結局時,多少讓人有點心情黯淡了,但正是這種被現實挫敗的感覺,和着最後一個場景裏抑鬱中的高潮,昇華了該片的寓意。回過頭細細品味時,影片豐富的內涵甚至會讓人分不清,究竟誰是該片的主角,基丁老師?學生?還是如鐵屋般禁錮人的心靈的體制或者說是這個現實的世界?

在基丁的世界裏,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育人者如何在體制和教條下成爲放逐者的故事。如果說,這部片子裏有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一個是象徵着束縛和壓抑的現實世界,另一個是體現了自由和激情的夢想的世界,那麼,基丁就是這兩個世界的聯繫點。他是現實世界裏的老師,是擁有現實世界裏諸多光環的人,但他更是指引着學生髮現並珍視內心夢想的舵手(船長?),幫助學生坦然面對自己,面對生命的友人。他教會他們用不一樣的眼光看世界,做不一樣的自己,挑戰那些在別人眼裏是金科玉律的教條,走真正自己想走的路。無論是讓學生撕掉權威關於詩歌的評價用自己的心去品讀,還是讓他們看到自己是如何隨着別人的腳步改變自己的步伐的,基丁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這一羣在禁錮裏壓抑太久的年輕人,讓他們恢復了飛翔的勇氣和嚮往飛翔的激情。但,屬於基丁自己的結局是被校方因爲“毒害”學生思想爲名趕走了,似乎和遙遠切近的時空裏,那些個挑戰者,背叛者的悲劇式命運無奈地呼應了。盜火者給人們光明,而自己卻永遠只能揹負着盜者的惡名,默默走開。

在尼爾的世界裏,展現的是一個人如何從別人生命陰影裏走出來,看看陽光灑在自己身上的光輝,做在想要走的路。尼爾在基丁老師的課堂上被點燃尋覓生命意義的激情,重組了死亡詩社,瞞着父母參與他夢寐於求的話劇的演出,他飛揚的生命在“仲夏夜之夢”裏的精靈身上光芒萬丈。然而當帷幕落下,他還得回到現實,面對父親嚴厲冰冷的目光。在父母夢想之間,尼爾無路可逃,終於,在一個飛雪的寒夜,他最後一次帶上精靈的荊冠,踏着冰涼如水的夜色,了結了自己短暫的生命以一個自由而鮮活的生命的姿態發出他最後無言的憤懣。在他的身上既能看到一個尋夢者的浪漫和激越,也能看到揹負着現實生活壓力的被束縛者的無奈和呻吟。

而片中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角色,那就是託德。膽小,懦弱,發奮學習,沉默少語,看着他的時候,總覺得自己體內有某些部分和他共鳴着。在他無能平凡的外表下依然是隱藏着激情的,但他的激情總是默默流淌,直到影片的最後纔有了一次無發抑制的爆發。基丁老師的走,他無能爲力,甚至無奈地充當着指責人,在基丁離開教室的瞬間,他站在了課桌上,呼喊着:“船長,我的船長!”這是基丁教的方式,一種換種眼光看世界的方式。現在,這種方式成爲公然嘲笑現實世界可悲束縛的武器,雖然對於這個麻木了太久的世界沒有太大的殺傷力,但導演還是讓我們看到在託德的帶動下,班裏的同學幾乎都陸續地站了起來,場面有點煽情,也不是很真實,但這確實給了我們每個人繼續前行的希望。基丁走了,但沒有人會懷疑,青春張揚的烙印永遠留在了這些剛剛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的人心靈深處。

整部電影充滿張力詩意和激情。其中有兩個場景意象讓我刻骨銘心。

一次是表現秋野上黑壓壓的鳥羣驚飛的空鏡頭,從未見過這麼多鳥在一瞬間飛起,其漫天之勢宛如一股掙扎着奮起的力量,渴望一次不計代價不計後果的飛騰,它們撲翅的聲響驚起秋野廣袤的寧靜,即使是短暫的,但也讓這個世界聽到了它們自己的聲音。

還有就是黑夜裏穿行於迷霧間的那幾個嚮往自由的身影,寂寞的靈魂,向詩歌取暖,在詩歌的激情裏顫慄。看不清他們的樣子,只是覺得,不經意間,心隨着他們奔向某個山洞,在那裏傾泄所有的憤懣,在亢奮的目光裏尋覓生活的力量。

一片關於詩歌的電影,當然是俯仰皆是的如詩般的妙句警言,如“只有在夢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從來如此,並將永遠如此。”“兩條路在森林裏分叉,我選擇走的人少的那條。”

“假如我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那我們至少應該改變我們的生活,自由自在地活着。”

遙遠的日子裏,米蘭昆德拉如是說。

而在這裏,在託德稚嫩的臉頰上寫着,在尼爾紫荊冠上刻着,在基丁悵然的微笑裏流露着的是這樣的詩句:

我步入叢林,

因爲我希望生活有意義

我希望活的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以免當我生命終結

我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

同樣的勵人自勵的文字。

影片名爲死亡詩社,也許正是借用了向死而生的含義,只有讓不屬於自己的那部分思想,那部分靈魂死去,才能真正把握住屬於心靈的那部分生命。開始真實的生,清醒的生,有意義的生!而割捨和死亡都是伴隨着痛苦的,所以有了月光下走向生命終結的尼爾,有了被迫離開學校的基丁,但,痛苦的背後是新生的孕育,所以,影片讓我們看到了託德,看到滿教室的託德們,這就是延續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