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論語讀後感合集15篇

觀後感9.9K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論語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論語讀後感合集15篇

論語讀後感1

該句極爲簡略,朝夕不過一個白晝之間,時間極短。《說文解字》有:“聞:知聞也,從耳,門聲。”《墨子經上》有:“聞,耳之聰也”。 《禮記·大學》有:“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韓愈《師說》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這句話之“聞”即其本義,“聞”即知道的意思。而“聽而不聞”則是不知道的意思。

《中庸》引孔子語“道不遠人。人之爲道而遠人,不可以爲道。”《中庸》第一章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由此,可見“朝聞道,夕死可矣。”就是“如果一旦聞達道的真諦,即使不久就死去,也死而無憾了”。其實,人生活在天地之間,認識外在的世界容易,而人認識人自己就不容易了,何況人要認識人之所以爲人的道理呢?

後來,清代劉寶楠沿用了邢昺的疏理的觀點,在《論語正義》中說:“此章疾世無道也。設若早朝聞世有道,暮夕而死,可無恨矣。言將至死不聞世之有道也”。孔子生活在禮崩樂壞的時代,有這樣的感嘆也就正常了。不過,什麼是道仍然是至關重要的問題,因此筆者認爲這個道就是爲人之道,成聖之道,也就是仁道。這種認識也是基於孔子生活時代的歷史背景而確定的。

朱熹之說當然也是由其歷史背景決定的,有明顯的理學傾向,他說:道者,事物當然之理。苟得聞之,則生順死安,無復遺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時之近。程子曰“言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聞道,雖死可也。”又曰:“皆實理也,人知而信者爲難。死生亦大矣!非誠有所得,豈以夕死爲可乎?”

論語讀後感2

《論語》裏提出君子應“日三省乎己”,這裏“三”不是具體數字,是多次、反覆的意思。換句話說,就是要一遍一遍地問自己,有哪些事我還沒做到?有哪些事我還可以做得更好?

《論語“學而”》中曾子每日從“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三方面自省其身,我們每天也可以從這三方面入入手進行自省。

第一省——

“爲人謀而不忠乎?”要自省的就是“忠”,我給別人做事,給社會做事,我忠於職守了嗎?真正的忠誠不是忠於一個外在標準,真正的忠誠只有一個標準,就是忠於內心的良知。“忠”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能夠對自己的良心有所交代,就是最大的忠誠,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第二省——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要自省的就是“信”,意思是和朋友在一起,你守信譽了嗎?信守承諾,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也是需要我們時常反問自己。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一個人如果失去了信用,任何人都不會接受他,所以一個人不可沒有信用。一個人要在社會上立足,“信”是多麼重要,只有守信的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持。

第三省——

“傳不習乎?”要自省的就是“習”字,意思是說,老師教授的知識,你認真學習了嗎?對於知識,我們需要把它融進自己的生命裏,這個過程才叫“習”。學習之後要複習,學習之前要預習,溫故而知新。學習,其實不光是孩子的事,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要活到老學到老,要把知識的學習真正融入生命,時時不忘記學習,如此我們纔可以說,我們真正有所長進了。

這三件事——對任務的忠誠、對朋友的信用、對知識的學習,用它們叩問自己的內心,其實就叩問了自己的三重生命角色。第一重是職業角色,第二重是社交角色,第三重是生命角色,我們終其一生都是爲了扮演好這三重角色而努力。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日三省乎己”,那麼人生中又有什麼憂慮和恐懼呢?

論語讀後感3

在龍舒淨土文第九卷助修上品中有一篇說到這一句,全文如下:

孔子化三千之徒,其要旨不出一部論語。而首以學而時習之一句。則此一句之義,豈不爲急先務哉。蓋學者,學其爲君子,爲聖人。習者,如習射習儀之習。學君子聖人者,不可驟爾而至。故必以時而漸習之。若學寬大,則於褊隘時習之。若學溫和,則於忿怒時習之。若學恭敬,則於傲慢時習之。若學良善,則於狠戾時習之。若學辭讓,則於忿爭時習之。若學勤敏,則於懈怠時習之。然則所謂時習者,當其事之時而習,則不虛習矣。其習必成,成則自有可喜,故曰不亦悅乎。能悟此理,則盡論語中所言之善,皆可以進。是知以此一句,冠於一書之首者,深有意也。修西方而進乎道者,尤貴乎習。故此不可不知。

這一篇說的很好,我認爲合乎情理的講出了夫子的原意:學到的知識能在實踐中得到驗證,不是很高興的一件事嗎?

在這裏我不討論此句“時”具體作何意講,不管它作是“時時”、“處處”,還是作“隨時”、“某時”,我認爲都能講通。我重點說“學”、“習”。何謂“學習”。

有人說:學習之道,猶如游泳潛水,要不斷練習實踐。什麼時候下潛入水,什麼時候上升換氣,我們要在聽教練講授之後去練習,只聽不練,肯定是學不會的。如果某人在學游泳時僅僅只聽不練就說自己會了,他不過在說大話、假話而已,如若真的去遊只怕一下水就會悶個半死。我們現在的很多學生就是在學習時被悶死的,老師、家長盲目跟風佈置海量的學業讓孩子去學,他家的孩子會三門外語,我家孩子就得會四門,不管你能不能用得着,先學了再說,藝不壓身、有備無患嘛。唔、此話很是有理,旁人聽後想再去辯,也不得不仔細思量下會否讓他人誤會別有用心了。社會、家庭的大環境如此,就讓我們很多人從小到大唸了十幾年的書,悶的多,“說"的少。做某件事情做的不痛快,自然就不想做了,學習亦是如此。

論語讀後感4

這周繼續看《孔子》,我覺得相對於讀《論語譯註》那簡短而又不知深意的古文,似乎更具影響力,因爲讀那些古文時,對於一些詞的釋義或解釋總不能恰到好處,當自己不懂時,就會忍不住看翻譯,之後暗示心理會告訴自己:原來這話是這意思,所以並不會有太多思考。

而當我們看的時候,首先,視覺上會形成一個識記過程,印象更深刻。且透過鏡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一個社會背景,看到孔子在什麼境況下說的話,而非籠統地去背,這種學習方式更是寓學於樂!

我看到孔子對禮的追求,對道德的堅守,劇中他在去季孫家赴宴路上,一直在做着同樣的動作,似乎是一種禮節,但路上的人卻總是對他的行爲有些不解,可孔子似乎覺得“我走我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到門口後,陽虎並未讓他進去,此時孔子說:“季孫此舉是違背了禮的,因爲他用了天子才能享有的八佾,八珍。”可陽虎並未在意,放狗咬孔子。他回家後,對他哥哥說:“人不能只爲了口飯活着,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可見他對禮的崇尚,重視,孟孫恰巧拜訪他,他頓時慌亂說要以禮相見,整理裝束,並自將草蓆放在正南方向,以示尊重。

我們可能會想孔子既是教育家,又是聖人,他對禮節如此崇尚,他的思想又是我們民族的精神食糧,我們爲什麼不一直繼承禮,而要去簡化禮節不去效法孔子呢?古人有云“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孔子的思想對現代的我們來說有些封建,是舊俗,但我們不能否認孔子在歷史上的影響,對中華民族的影響,他是的的確確的教育家。他對於學習六藝的堅持是我們所需要的品質。

又回到君子謀道不謀食上,以我們今天來看,很多讀書人,包括大學教授和科研工作者他也許有時還沒有明星一部電視劇收入高。但他們爲什麼會選擇這種高難度職業呢?這時,孔子這句話便很好的得到論證了,學者是真正有學問,以天下國家爲己任的君子,他們沒有把心思放在祿和食上,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都說職業沒有高低貴賤,可若此時讓我們去掃大街了,我想我內心也會極其抗拒。若只謀食,只要靠勤勞的一雙總會活自己,但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肯定不是爲了餬口。所以我想告訴自己,讓自己把目光放得長遠一點不要,不要貪圖物質享受,而要從學習找生命真正的意義。(李如男)

論語讀後感5

世界上的真理永遠是最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一天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只是它把你內心深處的良知給激活了。

兩千5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學生片片段段記錄下來。

這些以課堂筆記爲主的記錄由他的學生編纂,之後記成了《論語》。

我們會覺得,《論語》好像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裏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

其實,無言也是一種教育。

我們都說孔子是聖人,聖人就是在他生活的土地上最有行動潛力,最具人格魅力的人。

孔聖人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在大地上生存的信念,他這樣的人一定是從我們的生活裏面自然而然地生長出來,而不是從天而降的。

與西方不一樣,中國哲學系崇尚的是一種莊嚴、理性和敦厚之美。

《論語》中孔夫子的形象,就是這樣一種審美理想的化身。

在孔夫子這個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內心傳導出來的飽和力量。

只有當天地之氣凝聚在一個人心中的時候,它才能夠如此強大。

這是一種力量,我們如果學會了提取鍛造這種力量,我們就能夠獲得孔夫子那樣的心胸。

我們看到孔夫子的態度十分平和,而他的內心卻十分莊嚴。

因爲其中有一種力量――信念的力量。

孔夫子是一個個性講信念的人。

宋代開國宰相趙普也以前說過自我以半部《論語》治天下。

可見《論語》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論語》的推崇與敬仰。

子曰:天何言哉?4時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論語》?陽貨)孔子對他的學生說:你看,蒼天在上,靜穆無言,而4季在輪轉,萬物滋生,天而要說話嗎?《論語》的終極傳遞就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

孔夫子正是以此來影響他的弟子。

大家明白,儒家理論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東西,除了恕字以外,還有一個字就是仁。

孔子的學生樊遲以前問過孔子什麼叫仁?孔子只回答他兩個字:愛人。

愛別人就叫仁。

樊遲又問什麼叫智?孔子說:知人。

瞭解別人,就是智。

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

論語讀後感6

《里仁篇》是《論語》的第四章,是論語核心思想“仁”的重點闡述,在《論語》中佔據着重要位置。其闡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範圍,如何去做一個有仁德的人,君子與小人之別,都是圍繞“仁”這一是非辨別標準進行的。

開篇,孔子便提到, “里仁爲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孔子說:“住的地方,要有仁德這纔好。選擇住處,沒有仁德,怎麼能是聰明呢?”裏,爲動詞,居住也。仁,並非只能存在大道理中,也是存在生活瑣事之中的。居住的地方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居住地人們的修養,都可以上升爲仁。人與人之間形成社會,社會之風氣來自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這便是仁最本初意思。因而,要提升到仁的地位,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氛圍。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是不能長期安於貧困的,也不能長期處在安樂之中。有仁德的人安心在生活中,處處講究實行仁德之道,聰明的人知道實行仁道對己對人對社會都有好處。”沒有仁德修養的人,在逆境中只會失意忘形,在順境中得意忘形。而有仁德修養的人則會安貧樂道,富貴不淫。真正的智慧,修養達到“仁”的境界,無論處於貧富之際,得意失意之間,都會樂天知命,安之若素。此種仁的修養,是要成爲堅持不懈的信念纔可達成。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孔子說:“君子關心道德,小人關心田地;君子關心刑律法制,小人貪圖財利實惠。”君子是對於違背道德事情堅決反對,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小人對於物質利益可以不擇手段,不考慮法律的制裁。這也可以聯繫到個人修養,對於眼界的問題,也是對自制力的一種沉澱。很多人犯罪,並非不擔心法律懲罰的後果,而是被利益所矇蔽雙眼,看不到。

論語讀後感7

假期校長佈置我們全校每個人都要認真閱讀《論語》,我心想,此讀必是很無聊(古人的文言文多嗷口)。拿起《于丹〈論語〉心得》一書翻了幾頁,簡單、樸素的語言讀來毫不費力,不知不覺就已翻看了幾十頁。看罷全文一半,不能說有多大震撼,但隨着閱讀,感覺心靈收穫了一份平靜和仁愛。

“快樂”是我從中收穫到的關鍵詞,這本書中不論是天地人之道,出世之道,人生之道,其中的真諦,無非是告訴我們怎麼過上心靈所需要的幸福生活。書中將道,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孔夫子教給我們的快樂祕訣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內心安寧。“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樂。”于丹老師說,顏回真正令人佩服的,並不是他能始終保護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貧而樂,富而好禮者”是一種人生境界。記得有一個故事:一個老頭每天釣兩個小時魚是以爲生,幾個年輕人問:“你爲什麼不多釣幾個小時?”老頭問:“釣了幹什麼?”“賺錢啊!”“賺錢幹什麼?”“可以買漁網,捕更多的魚。”“捕得更多幹什麼?”“可以賺大錢買船,搞船隊。”“有了船隊又怎樣?”年輕人說不出了,老頭兒說,“我不願過那樣的生活,現在我每天釣兩小時的錢,其他時間可以坐在海邊看、晚霞,已經非常滿足和快樂了,人生總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于丹給我講述的論語精華之一,使是用平和的心態對待缺憾與苦難。她說:“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人生有如行駛江上的船,不可能事事順意,一定會有風雨,甚至巨浪,我們應該努力追求內心的淡定與坦然。

有一首詩說得好,“你改變不了環境,但你可以改變自己,你改變不了事實,但你可以改愛愛度,你改變不了過去,但你可以改變現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樣樣順心,但你可以事事盡心,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選擇樣貌,但你可以展觀笑容。”以主動的積極的態度,融入環境,讓每天有一份好心情。

論語讀後感8

《論語》乃聖賢之書,初略一閱,理解甚淺,卻已是受益良多。孔夫子乃千古聖賢,教習爲君爲政之道,傳承仁義孝信悌之道德;吾等雖是庶人百姓,即使不爲政爲官,亦當學習禮樂仁義;雖爲女子,亦可君子也!

年少時崇尚力量,追求個性,無知且不受教,狂傲不羈,愚蠢至極;今已漸知己之無知,見賢而思齊,修養是至高的道,亦是君子的根基。天道之大者,生而不息,周而復始;人之渺小矣,六十一甲,短暫且羸弱,如何於區區數十載,做到不愧於己,不負於人,已不枉此生矣;惟胸懷坦蕩,正直賢德者,可無畏無懼!

人者,仁也;仁者,義也!何爲仁?自躬,自省,自謙,自律,自立者爲仁,謹言慎行,寬容敦厚,不損人利己,不怨天尤人,淡泊名利,隨遇而安;何乎義?國乃大義,對同胞應心懷慈悲,窮時獨善其身,達時兼濟天下;家道之義,在於傳承好的家風,親人之間互助,包容;孝長愛幼,奉養父母哺育子女,皆以仁德爲本;朋友之義,向來居首,畢竟無親緣,亦無債權,人情往來,肝膽相照,只爲義字,此義最簡單也最難:只需誠實,坦蕩,正直,將心比心,以忠誠度人,持同理心,以德聚人,無往而不利也!愛情之義,在忠貞,寬容與良心;愛人之義,最難以做到,但最重要,因其乃幸福之根本;它不如家人間有本能血緣之故,血濃於水割之不斷;也不如朋友疏遠,凡事只見其優而不見其劣。愛人之間,因親密而無間,卻常因太過而踐踏底線,因而尊重尤爲重要。

孔夫子之論語,教導世人道德修養,爲人處世,接人待物之道,的確是修習道德的入門之卷;只是時代變遷,舊法已不適今景,我們應該去學習和接納更多的思想,汲取有利於我們提高才德的方法,堅持不懈學習,使自己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不同的風景,登上更高的平臺;萬物不離其宗,所有的修行都在於修心,堅守中正之道,守法,守禮,守德,運用智慧去創造,總會有成功之時!

論語讀後感9

我和父親一起讀了于丹的《論語心得》,通過我自己的理解與父親的解釋,我瞭解到了《論語心得》的內容以及《論語》的道理。

《論語心得》主要講述的,就是于丹對於孔子的《論語》的感悟。內容分別有: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孔子一生最看重的,就是“恕”、“仁”與“智”。然而,快樂也悄悄地隱藏在這三個字中。

“恕”,寬恕他人的錯誤行爲,機能體現出自己博大的胸懷,又能感受到在寬恕了別人之後,心中的那份愉悅和清爽。孔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對夫婦的兒子因車禍而身亡,但是,肇事司機撞人後立刻駕車逃跑了,抓不到他。夫婦倆悲痛欲絕,有人問:“你們恨那個撞到你們兒子的司機嗎?”夫婦倆說:“不恨。相信他也不是故意的,要恨,只能恨兒子命不好。”這一信息傳到了司機的耳中,司機倍感羞愧,便到公安局自首了。由此可見,寬恕的力量多麼強大!

“仁”,愛一個人能夠使那個人的心中充滿。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人之方也已。”能夠從小事做起,推己及人,這就是實踐仁義的方法。關愛別人,就是仁,所以,我們應該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一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

“智”,瞭解別人叫做“智”。我們應該做一個充分了解他人的人,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雖然這句話是關於道德修養的,但是也讓我們知道,瞭解他人是很重要的。當我們認識了他人,且能夠知道他(她)需要的是什麼,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感受到快樂。

“恕”、“仁”和“智”,三個字集中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美好的人了。“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的心中充滿幸福和快樂。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知識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

其實,快樂就生活在我們的心中。我們的心覺得快樂,那麼我們就快樂;心不覺得快樂,那麼我們就不快樂。快樂是一種信念,我們要相信快樂一直在我們身邊,讓快樂永遠生活在我們的心中。

論語讀後感10

在今天這個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現實生活中的處處不合時宜,讓每個人都難免會感到有缺憾和不如意感,也許我們無力去改變事實,而通過於丹對《論語》的解讀,可以改變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難,如何在工作中把這種缺憾轉化爲動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實。 我們每個人都想要建立一個大的座標,讓我們從自知之明去建立心靈的智慧,在我們每一天忙碌的間歇裏面,給自己一點點心靈的儀式,而不至於像個人格分裂的演員一樣不敢面對自己的內心,其實在今天這樣一個後工業文明的社會裏,于丹的論語讀後感所想傳遞出的是這樣一種溫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勵了我們對內心的關照,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理想是有根的。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朋友也如此,從身邊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讓你接觸到外面的精彩。對方是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可以看到他自己的價值取向,朋友的好壞可以影響到你的人生。

無論是孔子的《論語》還是于丹的讀後感,都說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君子的力量始於人格與內心。如果一個人在當今的社會中,反省自己的行爲,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是極不容易的事情。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自己的內心選擇能力強大,明白如何取捨,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平時大家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並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因此只有給予纔會帶給你最終的歡愉,不是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嘛!做人無論成功與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纔是君子之度。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讓自己成爲內心完善的人。

論語讀後感11

《論語》這本書,是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們將平日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一些言行合爲一處而成的,其中孔子的言論、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甚至有了專門的學派:儒家。

孔子沒有留下任何一本可以完全證明是他寫的著作,我們瞭解他的思想,僅僅能從《論語》中尋找線索,可見這本書的歷史價值。

《論語》中,多爲孔子講禮、仁、君子之言語,也有許多評價名人的話,但我覺得,我們讀《論語》,應將重點放在孔子以老師口吻說的話上,這樣,如同他穿越時間,在向我們講課一樣,讓我們明白事理。並且,在這些話中,孔子所提倡的大多數都是我們普通人做得到的,是有益處的,何不試試呢?

比如整本書的第一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是我最喜歡的章節之一。

它分三句,我認爲第一句其實是提倡不讀死書,即學習知識、道理,不能一直存着不動,最好時不時去實踐一下,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確實,我也試過幾次,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運用剛學的簡便運算,對着長長的收銀條快速幫爸爸完成了覈對,我真的感到很高興。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認爲是勸我們要珍惜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因爲彼此之間能獲得快樂;如果有朋友從遠方來看望自己,自己感到快樂,是因爲知道朋友在乎和珍惜自己。也許,有朋自遠方來,古人會比現在的人更加感到快樂,因爲他們與朋友的每一次相聚和離別,都有可能是最後一聚、最後一別,交通不便是他們最大的敵人,我所在的四川省,古人就曾說過: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認爲是勸我們不要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他們詆譭自己,可能是因爲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真實動機,不瞭解自己,並非惡意傷人心。如果真是這樣,那就不必生氣了,爲什麼非要讓別人瞭解自己?孔子這句活中,提到對“君子”(我認爲是指道德高尚的人)的一點要求。即做到“人不知,而不慍”。

論語讀後感12

《論語》是我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爲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精華思想。以前未曾學過《論語》,對它知之甚少。自9月份以來,由李華老師引領我們學習《論語》後,才瞭解到,悠悠華夏五千年,璀璨文化的源頭竟然是《論語》。

孔子是一位中國文化的傳承者,也是一位無法被歲月所磨滅的精神巨匠。他用最銳利的智慧,打開了一道爲時光所塵封的門,使仁愛之心溢滿天地;他用最深刻的言語,鋪展起一條充滿哲理芳香的坦途,讓子孫後代奏響了成功的凱歌;他用最簡單樸素的教誨,鑄造了一把堅韌的利斧,在廣袤的文化大地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斫痕。

讀《論語》是一種享受。猶如靜心獨坐於清泉碧水邊上,細細品茗。彷彿《論語》的字字精華,便沉澱在綠葉清茶中,喝一口,它就順着舌尖流入體內,純化了身心,頓覺一陣清香盪漾胸懷,足以洗滌沖刷你靈魂中的一切慾念。

讀《論語》是一次旅行。彌留在充滿油墨芳香的字裏行間,感受儒家思想與仁義之道的巨大魅力。“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 包容與豁達以及“仁”是做君子的根本。《論語》所充盈的儒家氣息是如此的濃厚而深邃,不失爲一次精神旅行。

讀《論語》是一種學習。在品讀間,學習爲人處事之道,在“仁"的思維薰陶下,感悟人心之偉岸,讓仁義之花盛開在每一位賢士心中。於感悟中,學習修身治學之法,那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讀《論語》是一場精神洗禮。讓原本枯燥的心靈得儒學的甘霖以滋養,讓原來疲乏的思維得精妙的哲語以啓迪。那一句句循循善誘的言語,那一段段平易樸實的文字,震醒了你我,也澆溼了被快節奏生活帶動下,一顆顆騷動的心靈。

總而言之,讀《論語》讓我感受到的是古文化的濃郁芳香,品味到的是精神的點滴精華,領悟到的是聖賢思想的深刻內涵。

讀《論語》,於心靈間,盪漾起一片純淨……

論語讀後感13

關於《論語》,從國小就開始學,“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等等,寫國小、國中、高中時,爲了增加所謂的文采也會偶爾文縐縐的賦上一句:“孔子曰:……”而知其文,卻誤讀其義。不知今日才知是該慶幸還是自悔。不管怎麼樣,少落人笑柄,總不會太負十年寒窗之苦。

曾經有人大罵孔子之時,或許罪證之一便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望文生義理解成“百姓應該任其自由發展,不可讓其有太多學識。”乍一看,好像真的是這樣,沒什麼問題,但我們知道古時候有很多的通假字,其要表達之意,若僅此字面意思,目不識丁之人都能理解,那麼幾千年來,歷代文人墨客對其的推崇敬仰與深究,是否太過迂腐或資質平庸呢?庸人悲哀之處,或許就在於不自知。 荀子《勸學》中有名言“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在《大戴禮記·勸學》中則是:“鍥而舍之,朽木不知,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此處的“知”,同“折”是通用的。而“折”字,放到原句中,整合起來的意思便有壓迫和強迫之意。至於“由”字,在文中,是否就理解成放任自由,這裏不能恭謙的說值得考究,因爲必須考究。郭店簡《尊德義》的解讀是:民可使導之。將“由”字,理解成“導”。這樣的解讀更爲貼切,作啓迪之意,因此,原句的意思應該是:老百姓只能去引導,而不能強迫或者壓制。

如果這是,愚民思想,那麼我想問,什麼樣的思想纔是不愚民的呢? 孔子曰:“父爲子隱,子爲父隱”,若是望文生義之解,則當是:父親爲兒子隱瞞,兒子爲父親隱瞞。孔子若表達的是這個意思,那麼尊其爲聖賢的人們是不是都是傻子?“隱”字或許理解爲通“檃”更爲貼切。“檃”字的原始意義爲使曲木變直的工具,取其矯正之一,因此,父子互隱的意思是父親兒子互相矯正。如果一開始誤讀或者錯度情有可原,那麼對孔子關於“諍子”的言論——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之類的言論視而不見,那便不得不懷疑其有惡意陷害之嫌疑,或者是對無知的自我嘲諷。

慶幸之至,我還年輕,慶幸之至,我還有時間。

論語讀後感14

記得有一次在課堂上,數學老師給大家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難題,結果出人意料的有好幾個人都在舉手準備發言,我也是其中之一。老師用鼓勵的口氣喊我走上講臺進行板書,我可高興壞了,於是像個得勝的將軍一樣大步流星地走了過去,快速的在黑板上寫起來。寫着寫着,自己越來越覺得不是那麼回事,離正確答案還是有些相差,於是我尷尬地停下了手中的粉筆,站在了講臺前發愣。就在這時,我的眼前彷彿猛然映現出前一陣讀過的《論語》中的一句話“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之,是知也!”

懂了,我終於徹底地悟得了啥叫“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的確,就像這道數學題一樣,在我們生活着的這個熟悉的世界裏,還有許多不爲我們所熟知的領域,我們應該誠實地去面對一切,會就是會,懂就是懂,千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樣不會裝會,不懂裝懂!如若這樣,我們的飛船還怎麼上天 ? 潛艇還怎麼深入海底 ?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籍華人丁肇中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採訪時,曾對很多問題都表示“不知道”。前一階段又聽說他在爲南航師生作學術報告時,面對同學提問又是“三問三不知” , 這讓在場的所有同學意外,但不久就贏得全場熱烈的掌聲。其實,丁教授大可不必說“不知道”。比如可以用一些專業性很強的術語糊弄過去,可以說一些不沾邊際的話搪塞過去,甚至還可以委婉地對學生說:“這些問題對於你們來說太深奧,一兩句話解釋不清楚。”但是,這位諾貝爾獎得主卻選擇了最老實、最坦誠的回答方式,而且表情自然、誠懇,沒有明知不說的矯揉造作,沒有故弄玄虛,也絕沒有“賣關子”。也許,一些人在說“不知道”時往往被看作是孤陋寡聞和無知的表現,但丁先生的“不知道”卻體現着一種做人的謙遜和科學家治學的嚴謹態度,不禁令人肅然起敬。

古人云:“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學問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學識淵博,越要虛懷若谷。作爲專家、學者,對不知道的東西,我們不僅應當老實地承認“不知道”,而且要敢於說“不知道”。即使是在專業領域內,那種自詡或表現爲無所不知的“專家”,不僅其學識而且其人品也都是值得懷疑的。

論語讀後感15

聰明的,你曾告訴我,看看世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智慧的結晶《論語》吧!說實話,我還沒有能力把《論語》都看下來,可是以下兩句就讓我受益匪淺。

子路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爲人光明磊落,勇敢正直。他很尊敬老師,但是孔子的課,他聽不明白的就會向孔子提出,有疑問的甚至敢當着同學們向孔子質疑。所以《論語》中這樣說:“子曰:‘由。誨女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孔子認爲子路這樣的學習態度實際上是一種智慧啊!孔子的這句話在中國是家喻戶曉,可是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理解?又有多少人是這樣做呢?

在班裏老師說完一旦數學題總會問:“懂了嗎?”大多數時間,只要大多數人說懂,小部分不懂的也跟着叫“懂了”。這常常讓我內疚。我有時是那個大多數,有時是那個小部分,但是每當我不懂時,我總會猶豫片刻,開始“天使”和“魔鬼”的鬥爭。“天使”總讓我,說實際情況,而“魔鬼”總是不顧一切讓我喊“懂”或沉默不語。有時“天使”似乎勝利,可當我連“不”的口型都做好時,只要同座輕鬆地說:“太簡單了,早就懂了!”我就乖乖地閉上了嘴。我就沒有子路這樣的智慧,因此我的學習總是讓人不安一。

學習上“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這是學習上的誠信。更重要的是做人的誠信。有人爲了交朋友,明明喜歡深藍色,見朋友喜歡暖色,就也說自己也喜歡暖色。我有一個朋友胖胖的,很可愛,我很佩服她的誠實。一次老師在垃圾桶邊發現7個吃過的口香糖,“誰吐的?”沒人回答,只見她站起來說:“我吃了2個,一個紅的,一個黃的是我吐的。”她的臉因羞澀變得很紅,可是她是唯一誠實回答的人。子曰:“人而無信,不其可也。打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說得真對。一個人如果連說話都沒有誠信,我不知道他還可以做什麼是可以的。孔子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我們六年級語文課本中的《兩小兒辯日》中的孔子面對兩個小孩就是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絕不不懂裝懂,絕不糊弄孩子。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讀書能夠懂道理,更爲了好好做事情。國小最後一個學期看我的吧!

標籤:讀後感 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