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論語》讀後感彙編15篇

觀後感5.59K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論語》讀後感彙編15篇

《論語》讀後感1

《論語》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有人說他“知其不可而爲之”,可他的弟子卻說“仲尼不可毀”。孔子那一聲又一聲的子曰,難道沒有時時刻刻的點醒着我們嗎?每讀一次都會有不一樣的感悟。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孔子說:花言巧語、儀容僞善,幾乎就不具備仁了。我想仁德難道不是人一生所具備的品德嗎?花言巧語和儀容僞善都是爲了取悅他人而做的行爲,所以幾乎沒有仁德可言。就像一些男生爲了奪得女生的青睞而用甜言蜜語、花言巧語去騙取他人的感情,這應該是喪失了他們自身的仁德。更勝者利用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去獲得高收入,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了別人的勞動成果,可能他們只是動了動手指,說了幾句好聽的話就得到了別人的信任,這就是所謂的網絡詐騙。在我們看來這可能單純的就是詐騙人爲了謀取收入做的一些非法手段,要嚴懲。而受害人呢,就是防範意識太差才導致上當。

可是誰也沒有想過這難道不也是一種道德的淪喪,人性的扭曲嗎……仁德什麼時候被人們都都丟到了地上一遍又一遍的無情踐踏,從來都沒有人想過把他撿起來。而孔子將他寫下來一遍又一邊的警醒着人們不要丟失這些曾經人們所重視的高尚品德,我問要將這些優良傳統一直延續下去,將被人們扔在地上無情踐踏的東西撿起來!

《論語》讀後感2

儒家學說的核心內容是仁義道德,一部《論語》,除了孔子宣揚自己的政治理想之外,剩下的就是這個了。綜觀孔子的一生,他遊說諸侯,宣揚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儒家學說,雖屢受挫折卻還是“知其不可而爲之”,在混亂動盪的春秋亂世,他的思想和實踐閃耀着人性的光輝,昭示着個人人格的偉大魅力。《禮記·大學》雲:“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孔子以自己的身體力行,很好地踐行了古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價值觀。

在孔子身上,隨地隨地自然流露的仁愛之心、君子風度、修己反省品質、待人交友之道以及平時的言辭等等,無不體現着社會的良知和天地間的正氣。他以其言其行向人們昭示:“仁者愛人”是人間正道,是做人的基準,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是君子的標準。所謂君子,必須能志道、據德、依仁,還要有義、有禮、有遜、有信,再學習一定的“六藝經傳”。在孔子的心目中,“君子”一詞的份量極重,因爲儒家所倡導的仁義禮德的學說,其終極目標就是要讓每個人都能成爲謙謙君子,這樣的社會纔能有德有禮——人人周而不比、羣而不黨、和而不同。可見,修身對於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論語》讀後感3

從小我就喜歡讀書,對書愛不釋手。每次手中捧着一本書,我心中就感到無比的欣慰。尤其是遇到好書,總是百讀不厭。

有一天,媽媽給我帶回一本《論語》,我高興極了。我早就從電視裏看到不少地方興起學習《論語》的熱潮,早就希望自己也能讀到這本書,沒想到現在就能一飽眼福了,真是快哉!

《論語》歷行了兩千多個春秋,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它是一本記錄了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其中有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着智慧的光芒。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被歷代當朝者治理天下所用。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的意思是:學了又按時溫習,不是很愉快嗎?自從閱讀了論語之後,我對學習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每天放學都會認真地把學過的知識再複習一遍,果然。我的成績越來越好,我也越來越有成就感。這可都是論語教誨有方呀!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歡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我十分羞愧,因爲以前,不論是發試卷或是發作業本我都要最新最乾淨的,這是私心在作怪,論語使我認識到了錯誤,讓我明白了要爲別人付出。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我明白了,要做一個心胸寬廣的人,不要爲一點小事斤斤計較。

論語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讓我的生活充滿陽光,也許每個人讀論語都會有不同的心得,我也不例外。在這個浮燥的社會中,我只想企圖尋找一片寧靜的歸宿,尋找一片文化的淨土。做自己能做之事,行自己能行之事。上無愧於天,下無愧於地,足矣!我喜歡讀《論語》。

《論語》讀後感4

《論語》是紀錄孔子及其門徒言行的書,其中有很多話都成爲格言流傳於世。今年暑假的兩個月裏,我每天都要和爸爸一起誦讀一則。

在這些對我來說覺得深奧而充滿哲理的語句中,印象最深的是學而篇的第一則。它的內容只有三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告訴我們:學習時常溫習,不也高興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我覺得孔子的這三句話說出了我們學習、生活中的三種樂趣。第一是學習之樂,上課時,我們在老師的教導下,逐漸掌握了各種知識;下課後,我們又按時去複習、琢磨學習的內容,心裏就更加明白其中的道理了;然後還能去完成一道道習題,心情非常的愉快,體會到了學習成功的樂趣。第二是與朋友相處之樂,平時,我們同學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共同提高,這也是令人感到快樂的事。第三是自身之樂。我認爲這是最難得到的一種樂趣,但我覺得平常我們應該努力這樣去做,那就是即使我們周圍的人不瞭解你,不看中你,你心中也能保持穩定的心緒,堅強的承受不公平的遭遇,這也許就是我們所說的樂觀豁達的境界吧!

我反覆吟誦着幾句話,隱隱約約地感覺到一代聖人的智慧之花在靜靜地綻放。

讀《論語》樂在其中。

《論語》讀後感5

我讀論語的時間不長,也沒有通篇詳細的讀,但是卻在字裏行間已經被孔子深深的感動,爲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大家儘管有這樣那樣的看法,但是請想一想:縱觀世界歷史,有哪一位思想家象孔子這樣兩千多年還被後人這樣敬仰和傳誦?孔子一生甚至都沒有一部自己的著作,僅憑着學生們記錄他言行的這部論語就能讓我們如此受用終生。

漢初,大儒叔孫通向劉邦說“夫儒者,難於變革,可與守成”。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文化,成爲兩千多年來各朝代長治久安的“守成”之學。建國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歲月,弘揚以儒家文化爲主體的優秀傳統文化,應該是“守成期”,順理成章的天命。其實,儒學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不僅可與守成,亦可催人進取,儒家文化中蘊含的對現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僅是爲某個階級服務的政治哲學,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學,儒學在歷史發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運懸於一線之際卻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因爲這其中蘊藏着巨大的潛能,那是超乎政治倫理之上,鮮活在平常日用之間,本於生命,積極進取,追求成功的永恆精神。

人生,就要有積極的心態,明確的目標,靠堅持不懈地努力行動來獲取成功,這是天地自然社會賦予人類亙古不變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終極目標,整體主題。

而這些,卻是孔子給我們的啓示。

我們有責任將這種精神弘揚光大,昭示世人!

《論語》讀後感6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是論語十二章中的第一則,我覺得把它放在開頭是很好的選擇。一句話,說明了三個道理——複習、以學爲樂、爲人之道(可改用三個句子來概括)。

複習是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以前對此句理解甚淺,雖然也複習但從未“時”習之,不按時。每次都是等到大考時,再一起復習。現在,在爸爸的幫助下,稍微好了點。我看過某心理學家的遺忘曲線圖:剛學完時能記住很多內容,但是在學後的短時間內遺忘的速度很快,經過一段時間才保持在一定水平上,不過,此時記住的只剩百分之二十了。因此,按時複習是很重要的。(從心理學理論來證明,有說服力)

“有朋自遠方來”。朋友是人生中的一條路,一個助手(可改爲一位良師、一筆財富等)。但這裏的“朋”指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和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學習的確很開心。我覺得不但是學習如此,連興趣也是一樣。每當我和一些愛打乒乓球的人在一起打乒乓球時、學乒乓球(可改爲練球、學球)時,別提多開心了,學得也起勁!

最後一句是說德行、修養的。可我卻不像孔子說的那樣。我最恨的就是別人冤枉我,只要一點說得不對,我便會火冒三丈、破口大罵。看來我得改啊!

這一則對我影響頗深,使我發現了我的兩個缺點。我會竭力改正的。作文

《論語》讀後感7

孔夫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爲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說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爲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因爲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爲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說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纔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爲什麼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論語》讀後感8

關於《論語》的譯註,從古至今有多個版本,流傳最爲廣泛的有宋代朱熹的《論語集註》、清代儒生劉寶楠的《論語正義》,還有現代楊伯俊先生的《論語譯註》等等。

最近我在讀《論語》的時候按自己的理解譯了一下,以楊伯俊先生的《論語譯註》爲藍本,加之本人讀論語時的感受和想法,希望對那些和我一樣想通過學習古聖先賢的典籍對自己有所裨益的人們有所幫助。

起初我在編譯的時候可以說隻字不敢有違楊先生的想法,原本抄錄。但今天,摘錄到第三天,我有個感悟:這距今數千年的典籍能夠流傳到如今,時代背景完全不同,孔夫子如置身當下,必要曰上一句:此乃星宿外空者也。既然他和他的思想得以保存,我認爲,正是爲人所用的結果。

但是,朱熹、楊先生,也包括楊先生的弟子易中天先生,他們對於《論語》乃至諸子百家的經典的理解都遵循了夫子們那年那時的本意了嗎?我說未必。畢竟那個擂鼓震震、戰馬齊鳴的年代已經離我們遠去。我們仍去誦讀經史子集,只因爲它能夠爲時代所用,爲人的行爲做嚮導。可見,真理亦或信仰,一定是不受時空侷限的,更不受人們的身份地位所限。雖然不同時代、不同社會、不同階級、不同人羣對它的理解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經典教與大家要仁愛,要寬容,要講孝悌,仍是我們如今的爲人之本。子曰:本立而道生。

所以,不要拘泥於某種解釋中,按自己覺得舒服合理的解釋去看它們,其實越是典籍離我們就越近,因爲真理應該是最淺顯易懂的,晦澀的不能清楚明白地說出來的,必定是僞真理。

千人讀《論語》必有千種解釋。不要爲了解釋而解釋,而是要用其中的思想去教化和提升我們的靈魂。否則,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論語》讀後感9

經常看《百家講壇》的朋友們一定知道于丹吧!她解讀的《論語》,我十分喜歡看。我也買了兩個版本的《論語》,準備回家一睹爲快。

《于丹說論語》裏不僅僅有孔子的話,還有與每一句話相對應的故事。每一篇故事都發人深思,讓我深受啓發。孔老先生每一句話都包涵着意味深長的哲理,雖然有些道理我還不明白,但是,只要把它記住了,以後會理解的。

其實一年級的時候,我就從爸爸那裏知道了“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爸爸告訴我這是古文,古時候的人寫文章都是這樣的。我當時很羨慕古人。他們寫的話簡單明瞭,還蘊涵着深奧的道理。

二年級的時候,我從媽媽那裏知道了孔子的兩句話:“三人行,必有吾師焉。”“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兩句話一直激勵着我更加努力地學習。

讀《論語》,我認識了大聖人孔子,進一步瞭解了他。他的一生都在追求一個字:仁。我還知道孔子門下的弟子有:顏回,子路,子張,子夏,子賤。讀《論語》,我瞭解了“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緣由。讀《論語》,不僅讓我增長了知識,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還讓我懂得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因爲于丹,我喜愛上了《論語》,我真應該好好感謝她呢!對了,不久前,于丹被評爲中國第三大美女,超過了“萬人迷”李宇春。我覺得這是因爲她身上有一種文化美,有一種才情美。長大了我也要做一個像于丹那樣內外兼修的人,這纔是當今社會最美麗最可愛的人!

《論語》讀後感10

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爲政,爲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于丹教授在她談《論語》心得時,開篇就講到:宋代的開國宰相趙普曾經標榜說,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論語》的推崇。于丹教授明確地闡述自己的心得:“《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小勝憑智,大勝靠德”在當時奴隸制的野蠻情況尚存在的情況下,孔子能說出這樣的見解,不但顯示了他對於德、禮重要性的充分認識,而且表現了他對“治國之道”的精通。事實上,人心的“規律”確實如此,強制只會引起表面的恭順,暗中卻積聚逆反情緒;而用積極的教化疏導手段,則會激起其自身的內在的“自治”因素,從而使民心淨化,天下安穩。這無疑是一種待人處世的大智慧,深刻領會其實質要領且加以靈活運用,將會使人們在生活事業中受益頗多。

所以我們說:小勝憑智,大勝靠德,只有德,纔是一個人立足於世的根本。

《論語》讀後感11

“閉上眼用自己的道德與良心來感知這個世界,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夢想,做品德高尚的人。”

青春,是與七個自己相遇,一個明媚,一個憂傷,一個華麗,一個冒險,一個倔強,一個柔軟,最後那個,正在成長。《論語》就如我成長路上的明燈,給在黑暗中徘徊的我一點光亮,給心靈一點開闊。

我總是憂慮、困惑、不安,於那複雜的人性、交際,於那社會的黑暗與光明,於那前途的未知渺茫,我在尋找一種真理,抑或是信仰,爲了一種不流於俗的人生。這太詩意。物慾橫飛的年代,普遍趨同的價值觀,追求效益的生活方式,金錢至上的成功學,人們的精神家園荒蕪一片。我未踏入社會,身在校園也深感這一趨勢之猛,覺得也終將不會免於隨波逐流。因爲不安,獨樹一幟就有危險感,本就沒有安全感可言,因此獨步之日艱難又漫漫。

儘管現實險峻,但還是不想放棄,就像孔子面臨當時道德世風同樣不好的社會,即使各國都不接納、認可自己的政治主張,他還是以一顆海納百川的心去包容這個世界,用愛和這個世界和解,不管他人怎樣,以一身正氣去做一名正人君子。“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從開始學習論語到最後,我一直深有感觸: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是自己的心太狹小。孔子對待一切不仁不義之人之事,縱然生氣,但都不至於將自己陷入痛苦的深淵,而是用寬容的心,仁厚的愛去和他們和解,這也就是爲什麼他是教化無數人的先聖的原因。

《論語》讀後感12

論語是孔子和他弟子的一本語錄,講述的是孔子與其弟子或一些官員的對話,是儒家的經典之作。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這一段: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明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段話的意思思是說:學完了再去複習,不讓人開心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快樂嗎?人不知我而我卻不生氣,不是君子嗎?看了這段話,我想到了明朝的劉大夏。

小時候的劉大夏十分聰明,對孫子兵法更是情有獨鍾。看了一遍又一遍,總是愛不釋手。他告訴別人:“我遵守了孔夫子‘學而時習之’的教誨,十分高興。”劉大夏當上官後,他的同窗來找他敘舊。劉大夏擺了一桌酒席,對同窗說:“唉,自我當官後,也只有遠方來的你讓我如此愉快啊!”

有一天,劉大夏在路上遇到一個醉漢,官兵大喝:"劉大人出巡,讓道讓道!”醉漢說:“什……什麼劉……劉大人啊?”官兵說:“就是劉大夏劉大人!”醉漢說:“沒聽……聽說過……過這玩……意。”劉大夏見狀說:“算了算了,繞道走吧。”按照孔夫子的話說,劉大夏的這種行爲就是君子所爲。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我們一開始觀察人,正如孔子所說,聽了他說的話就相信他的爲人處事。但是自從讀了《論語》我才知道,要真正瞭解一個人,聽了他說的話之後,還要觀察他的行爲,這樣才能真正瞭解一個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所以,讀了《論語》之後,使我受益良多。它使我懂得了只有多讀書,讀好書,多讀經典著作,才能令我們的思維更敏捷,視野更開闊,做事更合理,才能讓我們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道路上不斷自勉,少走彎路。才能讓自己在做人做事方面更符合日常行爲規範。

《論語》讀後感13

本篇共二十八章,加入了具體事例,師徒之間的討論,使語錄體充滿生機。孔子的學問之道,多以用爲主,而不是侃侃而談,紙上談兵,文中事例主要是評論弟子施政才能、仁德品行,褒貶不一。主要評論人物的德行、仁德,孔子這樣的教育理念與當代的教育理念“立德樹人”不謀而合。

本篇中包含有孔子嫁女,孔子對弟子、他人的評價,對德行的肯定與批判,在和弟子的交談中,也吐露出孔子心中的最終理想。從孔子嫁女中,可見孔子對人才的認定,不在於外在,而在於內在是否有德,也可以看出孔子評人論事的標準是客觀的,不會因爲某件事兒輕易論斷,而是辯證地看待一個人。雖然隻言片語中很難看到孔子所選女婿全貌,但從孔子的標準來看,此人應該是品德高尚之人。

孔子對衆弟子及他人的評價中,或有讚揚,或有批評,比如孔子肯定冉雍的仁德,而否定浮華的言語;漆彫開對仕的謙虛,不做無把握之事,孔子欣慰不已;孔子稱讚宴嬰的交友之道,與人交往能善始善終,保持長久的友誼;孔子對子路忠誠的肯定,對其好勇的否定;對申棖慾望過多的批判等等,都是從弟子爲人處事的現實中肯定他所弘揚的“仁”。從這些具體的交談中可看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處事方法、人格修養。

本篇中我喜歡的句子:“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聽其言而觀其行。”;“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思而後行。”; “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等。

《論語》讀後感14

前陣子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論語》,帶着好奇,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論語》中有一句話是: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叛)矣夫!”意思是:孔子說:“君子要廣泛地學習一切知識,並且用禮來約束自己,這樣就可以不背離君子之道了。”

爲了幫助孩子理解,下面還有一個小故事,講的是有一個小孩很放縱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大家都以爲他沒出息。一天,他聽見有人對自己家的孩子說:“你不要和他玩,他仗着自己家有錢不讀書,別跟他學壞了。”他聽了後收到深深的警醒,覺得很有道理,從此發奮讀書,做了一個有用的人。

是啊,我們要從小嚴格約束自己,廣泛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能放縱自己。我不由地想起了我自己。這個暑假,我沒有能好好管理自己的學習,每次都是在媽媽的再三提醒下做作業、看書。我又想到,我的一個姐姐在常熟市重點中學1200名學生的入學考試會考到了第2名,而她媽媽卻向來不太管孩子的學習,我對姐姐的聰明絕頂佩服不已。而媽媽卻說,姐姐能取得好成績,都是靠自己的勤奮與自覺。她沒有參加任何輔導班,媽媽也只讓她自己學習,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姐姐自己抓重點、做練習,取得了全市第二名的優秀成績。我想,如果我也像姐姐一樣學習,我會不會也會有她那麼好的成績呢?

故事裏的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爲遠近聞名的學者,姐姐通過自己的勤奮、自覺取得好成績,而我卻仍然事事靠老師,靠家長,總希望別人推着自己前進。可現在我明白了,在激烈的競爭中,我們不能靠老師、靠家長,只能靠我自己,靠我的努力,靠我的勤奮。我要像故事中的孩子一樣,及時改正錯誤,自我約束,奮發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績。

《論語》讀後感15

《論語》一部集結孔子及其門徒智慧結晶的大書,蘊涵亙古以來不變的生活道理,給予我們無盡的啓發。

國小時,每天上課前,老師都要我們念一段《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琅琅的讀書聲中,還摻雜着一些吵鬧聲、笑聲,偶爾還有紙飛機飛過,在這樣的情形下,每天不斷重複的念着。那時,我還不懂《論語》裏的任何一句道理,只知道這是每天例行的公事。

直到五年級,老師開始在早修抽空解釋《論語》蘊含的道理,每天講解一小段,而我聽得似懂非懂,只知道這是至聖先師孔子所說的人生道理,總覺得需要親自體會才較能瞭解。直到有一天,我把上學期的課本拿出來,重新看了一遍,突然覺得其中一篇當時不求甚解的課文,我已忘了作者真正的意涵,另一篇我曾用心思索、體會的文章,現在又有了新的體悟。這時,腦中浮現了小時候朗朗上口的──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一句又一句,我現在都瞭解了。

《論語》不再只是書裏的一字一句,對我來說,在生活中常常可以找到它的蹤跡,比如說:交朋友時就會想到孔子曾說過的:“益者三友,損者三友。”我會注意朋友的個性,選擇興趣相投、志同道合的朋友;要出門時,我會記得“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說好去哪裏,幾點回家,不讓父母擔心。

就這樣,我讀《論語》,從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