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8篇

觀後感1.89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8篇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1

青春當下,等待我們的是泱泱未卜的大世界。我們在一片混沌中喘息着,摸不到生命的脈絡,旁人嘴裏吐着迷惑人的話語像違法的黑廠房往潔淨的空氣中排放污濁。這條路,越往前走,越無知。莽撞,闖不出自己的小宇宙,只能沿着父輩爲我們燃起的星星希望之火往前摸索。我想我陷入了一個困境,我需要靈魂上的支援。

荒蕪的心田被風吹着揚起煙煤,焦灼還在繼續。直到那天,我翻開了餘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

主人公擁有如此完美的十八歲——獨自一人,徒步旅行。他和所有十八歲的少年一樣懵然無知,他和所有十八歲的少年一樣血氣方剛,他和所有十八歲的少年一樣涉世未深、無所畏懼。所以當他的`肩頭負上十八歲應負的紅揹包時,他並沒有絲毫的緊張感,而是義無反顧地向前奔跑。

在我看來,他的人生之旅,從十八歲啓程,在十八歲裏經受磨礪,最後於十八歲完成他的蛻變。

啓程,懷着滿腔熱血,他像一匹興高采烈的小馬一樣歡快地奔跑了起來。他是一個毛頭孩子正在告別童年。從清晨走進下午,他尋不到一家旅店。他固執地想,旅途中怎可缺了旅店,正如人生缺不了理想。剛踏足社會,這是他萌芽的理智,幼稚卻不失道理。誠然,這看不見也摸不着的理想就像蓋茨比的綠燈,我們總向它伸出手去,卻只觸到它的光。但人生的海洋上,理想是必不可少的帆。

沿途,他成了一隻船。柏油馬路起伏不止,馬路像是貼在海浪上。他顛簸着,心心念唸的,依然是不見蹤影的旅店。然而他以爲自己找到了希望,他搭上了一輛車,即使它那麼破,好像隨時都會散架。但他不在乎。但輕信他人是要付出代價的,爲着他的無知,他什麼都沒有了。其實我們都是這樣的,嘴上口口聲聲說着有不變的信念可以爲其赴湯蹈火,一旦遇上了可取代的物質,原本繃着的精神就被安逸拖垮了。這條路那麼長,堅定信念沒那麼容易,貪圖一時歡快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終點,他臥在泣血的殘陽裏,那麼舒適,夜色從遠處趕來,吞沒了他。像參透了一般,原來一直要找的旅店,竟一直在這裏。兜兜轉轉,命運那麼荒唐,跟我們開一個又一個玩笑,遍體鱗傷過後,我們發現其實生活就是那麼簡單,但它被我們過得那麼複雜。俯首擡眉間我們跨過了時光的裂縫,世界仍轉動着,終於能跟上步伐。洗去青,直面責任。

輕描淡寫的卻刻骨銘心。沙丘連綿着,掩埋他的原本在黃沙中鮮紅刺目的揹包,正如悠悠歲月洗濯他的青澀。十八歲需要旅行,十八歲需要被放逐。流浪着,淌過海水再裹上黃沙。

是的,你已經十八了,你應該去認識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2

《十八歲出門遠行》,一看標題,我猜大家和我想的一樣:這部小說應該寫的是一個十八歲少年出門遠行時發生的一些趣事,或者是第一次深入接觸社會受到了什麼刻骨銘心的震撼,看完後我才發現並非這樣。但的確讓我若有所思,我從未讀過這樣的小說!

王蒙老師主編的《十八歲出門遠行》提供了各種成長圖景和成長經驗,本書選入的十一篇小說,可謂篇篇文筆優美,意境深遠,卓爾不羣,不愧爲中國當代文學名家所作!與其它幾篇都是描寫成長喜悅的小說相比,餘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這篇小說給讀者更多的是提醒。餘華對人的洞察是魯迅式的絕望,於是主人公第一次出門遠行就被設計成傷痕累累的打擊與挫敗。

餘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帶給我強烈的心靈震撼!情節雖是簡單,情境則不確定,讓我難以捉摸。小說是這樣的,它講述了一個少年遠行的經歷,開頭一段的描寫,給人以夢的感覺:“柏油馬路起伏不止,馬路像是貼在海浪上,我走在這條山區公路上,我像是一條船。”這種暈暈的感覺,好像是午後做的一個夢,主人公先是苦苦尋找旅店,但一無所獲,而後出現的汽車讓他獲得了暫時的舒適,但汽車的突然拋錨打破了他安逸的處境。接着老鄉涌上來搶蘋果,他爲保護車上的蘋果而飽受拳腳,而司機不僅對發生的一切視而不見,還對着“我”快意地大笑,讓人迷惑。彷彿“我”的世界有一層朦朧的霧氣。我認爲這篇小說的最大特點就是成功的運用了象徵的寫作手法,一開始出現的公路不就是我們的人生嗎?起伏不定,充滿了挑戰。而後出現的汽車,也說明人生是漂泊不定的,你不知道你會在哪裏拋錨,你只有在不斷的前進中才會發現自己究竟想要什麼,同時,我認爲它也是機遇的象徵。一個人要想夢想成真,不單單要靠自己的努力,還要靠外部力量,當機遇來臨並且你能牢牢地抓住它時,夢想就實現了。小說中的“我”不就代表着成千上萬個像我們這樣即將步入社會的人嗎?小說中的“我”,奮不顧身的'保護蘋果,卻被打的遍體鱗傷,只能自己舔自己

的傷口,汽車司機是最好的老師,他教會了“我”什麼是社會。我認爲小說中村民和小孩子的打劫則是對道德強有力的嘲諷,人性被極度的異化。綜觀全文,作者餘華通過一個個意象諷刺了當今社會人性的扭曲,以及對青年的關注,希望他們不要隨波逐流。

讀過這篇小說,我認爲世界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美好,成長必須要面對的是應對社會的黑暗面,適應這個社會。我們不能成爲黑暗面的一員,但我們需要了解社會的黑暗面。同時,我們要守住自我,保持並傳遞正能量,沉着的走上成長之路,走向未來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3

這是餘華的處女作,讀後有一種說不清楚的感覺。是的,十八歲,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年齡,也許正道出了我們的一些心聲。

主人公出門遠行。去哪?我們誰也不知道。主人公也沒有方向感,他有的似乎只有興奮和喜悅。“我下巴上那幾根黃色的鬍鬚迎風飄飄,那是第一批來定居的鬍鬚。”他是那樣的得意,因爲這標誌着他長大了,可以出門了。

他遠行去幹嘛?又不知道。他現在唯一想的就是去尋找旅館。我們在外旅行,旅館是必須的,它可以讓我們在陌生的地方安定下來,讓我們漂泊的心得以慰藉,它是我們臨時而重要的家。

於是,他問了好多人,他們竟也不知道旅館在哪,只讓我“走過去看”。“走過去看”,也許是讓他更充分地去接觸現實吧。

結果,沒找到。“公路高低起伏,那高處總在誘惑我,誘惑我沒命奔上去看旅店,可每次都看到另一高處,中間是一個叫人沮喪的弧度。”他是那樣的興奮與迫切,然而現實卻一次次將他推入失望的境地。可似乎他是一個樂天派(也對,他才十八歲嘛),他一次次地奔,沒命地奔,好像不覺得累哎。終於,他沒發現旅店,卻見到汽車了。到這裏,我想我們所有人都會感到一絲欣慰吧,因爲有了汽車找旅館的可能性就會大一點了吧。縱使它是一輛故障車,縱使它是朝反方向開的,他依舊興致勃勃地跑去。這時,我的感覺就是文章要結束了:司機將他送到旅館,他爲下一天做準備。

我的想法實在是偏的太遠了,餘華小說的高潮纔剛剛開始,我倒以爲結束了。他受到了一次嚴重的打擊。首先車拋錨,沒法修了;隨後遇到了人搶劫,他奮勇上先,卻被打得遍體鱗傷;他告訴司機這一切,司機卻衝他哈哈大笑,而且竟然背叛他:搶走了他的紅色揹包,和土匪們一起走了。他受到了現實的考驗,一無所有了,剩下的只有遍體鱗傷的汽車和遍體鱗傷的.自己。他感到了悲涼悽傷,不久突然又變得寬慰起來。“汽車雖然遍體鱗傷,可心窩便是健全暖和的。”多麼純樸善良的想法。他的旅店找到了,就在這個被搶得一空的汽車裏。

我不禁佩服起這位主人公,他是那樣的質樸善良,樂觀豁達。

然而我又看到了他身上的無奈:他始終找不到旅店,他勇敢正直卻被殘酷的現實折磨得遍體鱗傷。

他讓我感受到:十八歲,是一個青澀的年齡。在這個年齡,當我們去涉世時,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麻煩,我們會感到迷茫而又無能爲力。

剛進入大學的我們,在這個異地他鄉的地方,遇到了問題,我們會覺得很無助,覺得很惶恐,覺得適應不了這種生活……

然而我們又該怎麼做呢?也許得學會自我安慰,自我排遣吧。

在這篇小說中,我還讀出餘華對世事無常的傾訴,這讓這篇文章多了些傷感,也多了些滄桑。

總之,《十八歲出門遠行》讓我體會了很多,思考也更加深刻,亦更懂得十八歲,我們該長大了。

喜愛這篇小說,喜愛餘華。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4

青春當下,等待我們的是泱泱未卜的大世界。我們在一片混沌中喘息着,摸不到生命的脈絡,旁人嘴裏吐着迷惑人的話語像違法的黑廠房往潔淨的空氣中排放污濁。這條路,越往前走,越無知。莽撞,闖不出自我的小宇宙,只能沿着父輩爲我們燃起的星星期望之火往前摸索。我想我陷入了一個困境,我需要靈魂上的支援。

荒蕪的心田被風吹着揚起煙煤,焦灼還在繼續。直到那天,我翻開了餘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

主人公擁有如此完美的十八歲——獨自一人,徒步旅行。他和所有十八歲的少年一樣懵然無知,他和所有十八歲的少年一樣血氣方剛,他和所有十八歲的少年一樣涉世未深、無所畏懼。所以當他的肩頭負上十八歲應負的紅揹包時,他並沒有絲毫的緊張感,而是義無反顧地向前奔跑。

在我看來,他的人生之旅,從十八歲啓程,在十八歲裏經受磨礪,最終於十八歲完成他的蛻變。

啓程,懷着滿腔熱血,他像一匹興高采烈的小馬一樣歡快地奔跑了起來。他是一個毛頭孩子正在告別童年。從清晨走進午時,他尋不到一家旅店。他固執地想,旅途中怎可缺了旅店,正如人生缺不了夢想。剛踏足社會,這是他萌芽的理智,幼稚卻不失道理。誠然,這看不見也摸不着的夢想就像蓋茨比的綠燈,我們總向它伸出手去,卻只觸到它的光。但人生的海洋上,夢想是必不可少的帆。

沿途,他成了一隻船。柏油馬路起伏不止,馬路像是貼在海浪上。他顛簸着,心心念唸的,依然是不見蹤影的.旅店。然而他以爲自我找到了期望,他搭上了一輛車,即使它那麼破,好像隨時都會散架。但他不在乎。但輕信他人是要付出代價的,爲着他的無知,他什麼都沒有了。其實我們都是這樣的,嘴上口口聲聲說着有不變的信念能夠爲其赴湯蹈火,一旦遇上了可代替的物質,原本繃着的精神就被安逸拖垮了。這條路那麼長,堅定信念沒那麼容易,貪圖一時歡快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終點,他臥在泣血的殘陽裏,那麼舒適,夜色從遠處趕來,吞沒了他。像參透了一般,原先一向要找的旅店,竟一向在那裏。兜兜轉轉,命運那麼荒唐,跟我們開一個又一個玩笑,遍體鱗傷過後,我們發現其實生活就是那麼簡單,但它被我們過得那麼複雜。俯首擡眉間我們跨過了時光的裂縫,世界仍轉動着,最終能跟上步伐。洗去青,直面職責。

輕描淡寫的卻刻骨銘心。沙丘連綿着,掩埋他的原本在黃沙中鮮紅刺目的揹包,正如悠悠歲月洗濯他的青澀。十八歲需要旅行,十八歲需要被放逐。流浪着,淌過海水再裹上黃沙。

是的,你已經十八了,你應當去認識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5

一個簡單的故事,也是一個讓人摸不找的故事,故事中的的司機是個歹徒呢,還是一個受害者,我無從得知。總之,主人公”我“是最壯烈的犧牲者。

”我“原來只想找個旅店,卻逢着了半路拋錨的火車司機。原本凶神惡煞的他竟不介意我反客爲主般鑽上他寶貝的車廂。只經過短暫的攀談,”我“便以之爲知心兄弟,以至於在又一次拋錨時,”我“強要出頭,阻止路人哄搶車上的貨物,結果被拳打腳踢。唯一可以維持生計的揹包也被兄弟般的司機帶着猙獰的笑容而奪去了,”我“只能瑟縮在支離破碎的車座上舐着傷痛。這就是”我“十八歲出門的遠行。

作者無疑在告訴我們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這個世道究竟有什麼樣的原形,一個不經世事,稚氣未脫的黃毛小子,帶這滿心的躊躇,滿懷的壯志,意圖窺探什麼是”江湖“。多少人在孩童時代都有這樣的夢想,想要在這個社會佔據一方席位。可是,這個社會真的這麼美好,和善嗎?

答案是否定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樣淳樸的民風只存在與童話中,也正是這樣的童話使得各家子弟天真地以爲自己所處在世外桃源之中,作者的這次遠行狠狠地請他吃了一塹。他天真的情感在一個不期而遇的情景中暴露無疑,心扉未經扣擊便早找敞開。於是,他吧一工人素未平生繁榮男子當作親密無間的哥們,可最後,本應該兩肋插刀的哥們狠狠否地插了他兩刀,一切都明朗起來。世道之深,非少年狂徒所能堪。人心不在,世態炎涼,路短不知馬力,和風怎曉草勁?未經生死,怎可輕易相信他人。

我並不期望世上充滿猜忌,可有不得不充滿猜忌。因爲欺詐瀰漫着整社會,不得不人人自危。世上有許多僞善,這些僞善往往是由醜惡所扮演,當醜惡披上真的僞裝,邊橫行於世,爲禍害人。爲什麼人們在呼喚信任,因爲它在世界上蕩然無存。

左右社會和諧的因素很多,世道永遠比想象的更加叵測,程老師昔日也曾提及”捨棄信任“的意向。與其不昏黑的世俗召喚信任的迴歸不如同流合污變得心懷猜忌。本文中的”我“本應是”信任“一詞的`衛道士,結果被社會無情的蹂躪,玩弄直至遍體鱗傷。我想,殘存的貨車不單單是一堆破爛不堪的零件,它的軀殼被朵盡,只剩下光禿的肉體,它好比是人的良心作者的也好,司機的也好,哄搶者的也好,投蘋果的孩童也好,都知識表象,內在的是一顆殘存的心。最後,作者回到車座,終於感到了溫暖,因爲他的良心沒有泯滅,雖然支離破碎。

我本也年少,論資歷也不該論及這摸測的社會,只是從我個人的眼光中評價它,所以寫的有些不知所云,可是,如若天真地認爲社會是完美的天堂,那確是大錯特錯。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6

初讀餘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還是高中課本上,當時覺得此文晦澀不已,讀後似乎摸懂了什麼,又沒有看出什麼,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領悟。那時的懵懂少年只會較真地斟酌作者的用詞、表達、作品的情節,會思考爲什麼這樣:不明白“我”的遭遇;不明白搶蘋果的人爲什麼失去道德感,個個是如狼似虎的強盜,無法無天;不明白司機莫名其妙的態度,粗暴的搶走“我”的東西;不明白“我”出門遠行所看到、學到的又是什麼……

時至今日,重溫這篇短文,撥開迷茫,我看到了餘華應對人性之惡的`冷漠、冷靜的敘述和極力渲染;看到了那個少年形象,看到了一種孤獨的,在路上的精神氣質;看到了真實與殘酷‘也看到了存在與懷疑。

“我”十八歲出門遠行的離奇遭遇,十八歲的“我”生活得無所畏懼又謹小慎微,好似任何一點點的改變都會讓自我變得自豪。第一次出門遠行的興奮;路上對旅館的追求嚮往,旅館所代表的意象;在攔車時自沾的人情世故;輕易地沉浸在對外面世界的好奇和冒險進擊的熱情裏。和司機打好關係甚至勾肩搭背,心裏的興奮,上路的活力,勇敢無畏的闖勁;在遭遇汽車中途報銷,車上能拆的東西都被無情粗暴地哄搶掠奪的失措、憤怒、掙扎、無力;在司機麻木和怪誕的態度、與我無關的悠然姿態裏,不解、迷茫、驚慌;失去財產後的憤怒、平息、對汽車座椅的依靠和安心……

《十八歲出門遠行》展現出的這一系列發展,看似怪誕,雲裏霧裏,卻也契合了閻連科這樣一段話:“我們忘了,小說之所以是一種虛構,正是因爲它的本質就是‘空穴來風’和‘無中生有’。我們忘了,其實生活的複雜,殘酷,骯髒與完美,都要比他們看到、想到的複雜得多,殘酷得多,骯髒得多,也完美得多。就算你是最具天才想象的作家,事實上,你也想象不到生活有多複雜、多骯髒、多殘酷、多完美,這也正如我們無法目測大海的深度一樣。”

“我"這一切出門遠行的遭遇,都讓“我”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長起來,這一切的遭遇都讓“我”被成長。越長大越懂事,也越笨重,走起路來,身上已經有越來越多,不得不揹負的負擔,家庭的,信念的,生命的,現實的,其實也包括夢想的。常常是爲了走得稍微簡便一些,我們忍痛割愛地瑟縮了自我的夢想,逼仄它們到陰暗促狹的角落裏去。漸漸淡忘它們、抹煞它們、羞於提起它們、徹底拋掉它們。

生活得複雜、殘酷、骯髒、完美,周圍人的態度都在改造着在路上的我們。“我們也犯過很多錯誤,失去一些本該一向繼續的朋友,失去了一些本該關係更好一點的朋友,但成長不就是這樣麼不是學到就是得到。你成長中所有遇到的問題,都是爲你量身定做的。解決了,你就成爲了你這類人當中的倖存者。不解決,你永遠也不明白自我可能成爲誰。”——劉同如是說。

我們在路上,我們被成長。

十八歲出門遠行,成長不止。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7

滴答滴答,古老的時鐘端着衰老的容顏搖出渾厚的滴答滴答,在田野裏,它催促着柳絮趕緊飛走,勇敢地邁上自己的十八歲;在大雪繽紛的高原中,時鐘在漫天飛舞的皎潔白雪中冷冽的搖晃着,滴答滴答,它讓高原男生格拉在那一個雪夜成長爲“十八歲”。

是啊,該成人了,無論自己多麼不捨得這段猶疑不決、彷徨動搖的稚嫩歲月,我們終究要跨上揹包,體會鄉村少年河生的無奈,醉倒在黃土少年天竈的幸福,感受青藏格桑花格拉的任重道遠,無知在阿舍的莫名倔強中。不知不覺,後知後覺,自己也沉在了書中人物的十八歲,陪着他們一起踏上了那段十八歲的心靈歷程。我陪着他們走,走過無知走過叛逆走過痛楚,最後走向成熟,走到了幸福的身邊……

剛上國中的時候,還癡癡地感受着郭敬明說的那道明媚的憂傷,一副稚氣未脫的樣子。牆上的時鐘不顧我的天真無邪,敲起了滴答滴答的聲音:他告訴我,你不能再做那一個可以隨心所欲、肆意妄爲的你了,人總是要學會着長大,你要開始成熟去承受所有的不堪,而不是永遠活在童話的美好幻境裏。

從那時起,我便學着去收斂,不和夥伴們嘻嘻鬧鬧渾然不覺,天亮卻把責任拋在九霄雲外處,不可以說話不知輕重將文明禮儀棄之一旁,試着在被冷眼傷了之後也不橫衝直撞的'逃避,信仰烏雲總會散去。而這時父母再也不把我緊緊地拽在手裏了,我真正的獲得了自由,我嘗試着自己去飛翔,即使摔的遍體鱗傷,傷的體無完膚,也在竭力自己忍受着。

滴答滴答,堅不可摧的時間,不止鍛造了書中的人物,它還侵蝕了我的懦弱,叫我成熟,於是我就學着去成長了……

成長真的是一件很微妙的東西,?自己永遠都猜不到是怎樣成長的,是因爲什麼而開始成長的。是因爲看了一篇扣人心絃的小說故事驟然成長、還是由於首次的青春萌動以失敗告終而黯然成長,關於這些,現在的我無從知曉。我只是聽到了時鐘的滴答滴答聲,它一直提示着我,該成長了。不管是在殘酷的現實中一夜長大,還是在溫存的世界裏長大。

自己總歸是要成長的,就像香雪一樣,大膽而又畏縮地走上那條火車雙軌,悄然綻放在自己的花季中。

即使日益趨向成熟,我也清楚地知道自己還沒有遇到生命中第一波痛苦的刺激,我還沒有條件沒有資本去成長。我沒有見識到《十八歲出門遠行》中主人公所見到的不堪的冷酷的無情的社會,也不曾直接的接觸過這個冷暖自知的社會。但也正是那次殘酷的旅行,讓他看清了很多的東西,驟然成長。癡癡的呆望這個世界,恨它,恨它的麻木不仁、陰險無情;愛它,愛它的直截了當、滄海桑田。

滴答滴答,時間又把世界推前一步,這讓我既興奮又擔憂。與朋友十六歲出門遠行的計劃不溫不火地躺在那兒,我真想它快點到來,看看這個社會到底是怎麼樣的。同時也想嚐嚐成長的滋味,我又想他慢點到來,讓我在童話的夢境裏多睡會兒。

倔強癡迷,成長的過渡,當時萬般艱難,驀然回首,卻早已飛度千山。滴答滴答,時鐘始終響着,別再遲疑了,不再沉寂了。我,要學着去成長了……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8

初讀餘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還是高中課本上,當時覺得此文晦澀不已,讀後似乎摸懂了什麼,又沒有看出什麼,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領悟。那時的懵懂少年只會較真地斟酌作者的用詞、表達、作品的情節,會思考爲什麼這樣:不明白“我”的遭遇;不明白搶蘋果的人爲什麼失去道德感,個個是如狼似虎的強盜,無法無天;不明白司機莫名其妙的態度,粗暴的搶走“我”的東西;不明白“我”出門遠行所看到、學到的又是什麼……

時至今日,重溫這篇短文,撥開迷茫,我看到了餘華面對人性之惡的冷漠、冷靜的敘述和極力渲染;看到了那個少年形象,看到了一種孤獨的,在路上的精神氣質;看到了真實與殘酷‘也看到了存在與懷疑。

“我”十八歲出門遠行的離奇遭遇,十八歲的“我”生活得無所畏懼又謹小慎微,好似任何一點點的改變都會讓自己變得自豪。第一次出門遠行的興奮;路上對旅館的追求嚮往,旅館所代表的意象;在攔車時自沾的人情世故;輕易地沉浸在對外面世界的好奇和冒險進擊的熱情裏。和司機打好關係甚至勾肩搭背,心裏的興奮,上路的激情,勇敢無畏的闖勁;在遭遇汽車中途報銷,車上能拆的東西都被無情粗暴地哄搶掠奪的失措、憤怒、掙扎、無力;在司機麻木和怪誕的態度、與我無關的悠然姿態裏,不解、迷茫、驚慌;失去財產後的憤怒、平息、對汽車座椅的依賴和安心……

《十八歲出門遠行》展現出的這一系列發展,看似怪誕,雲裏霧裏,卻也契合了閻連科這樣一段話:“我們忘了,小說之所以是一種虛構,正是因爲它的本質就是‘空穴來風’和‘無中生有’。我們忘了,其實生活的複雜,殘酷,骯髒與美好,都要比他們看到、想到的複雜得多,殘酷得多,骯髒得多,也美好得多。就算你是最具天才想象的作家,事實上,你也想象不到生活有多複雜、多骯髒、多殘酷、多美好,這也正如我們無法目測大海的深度一樣。”

“我"這一切出門遠行的.遭遇,都讓“我”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長起來,這一切的遭遇都讓“我”被成長。越長大越懂事,也越笨重,走起路來,身上已經有越來越多,不得不揹負的負擔,家庭的,信念的,生命的,現實的,其實也包括夢想的。常常是爲了走得稍微輕鬆一些,我們忍痛割愛地瑟縮了自己的夢想,逼仄它們到陰暗促狹的角落裏去。漸漸淡忘它們、抹煞它們、羞於提起它們、徹底拋掉它們。

生活得複雜、殘酷、骯髒、美好,周圍人的態度都在改造着在路上的我們。“我們也犯過很多錯誤,失去一些本該一直繼續的朋友,失去了一些本該關係更好一點的朋友,但成長不就是這樣麼?不是學到就是得到。你成長中所有遇到的問題,都是爲你量身定做的。解決了,你就成爲了你這類人當中的倖存者。不解決,你永遠也不知道自己可能成爲誰。”——劉同如是說。

我們在路上,我們被成長。

十八歲出門遠行,成長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