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

觀後感7.35K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呼蘭河傳》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1

今天我抱着一種。平靜心情讀完了《呼蘭河傳》。

作者寫呼蘭河轉的時候,寫出了那種自己家鄉很貧困,荒涼的那種場景。

本書中的主要神物有三位,分別是作者的祖父,團圓媳婦和馮歪嘴子。

首先要說要主人物是祖父,祖父給了作者最溫暖的回憶。這是因爲祖父有孩子一般的天真爛漫,也有老人的寬厚溫暖。她陪着幼年的作者在後花園裏玩耍,做一些大人看似無聊,孩子卻覺得有趣的遊戲。祖父不管家事,整天閒散着。

隨後要講的主要人物是團圓媳婦兒,團圓媳婦兒是一個命運悲慘的女孩,由於貧窮,12歲就到一戶人家當童養媳。原本開朗天真的女孩在婆家人的折磨下,在迷信思想到了折磨下,在人們冷漠的目光中走完了短暫的一生。

然後要講的主要人物是馮歪嘴子,馮歪嘴子是一個賣豆腐的窮人,因爲貧窮娶不上媳婦。後來和大院裏的王大姐生下兩個孩子,因爲沒有辦正式的婚姻手續,受盡了人們的嘲笑。妻子在困苦中離世,他只好艱難地撫養兩個孩子,但不論生活多麼窮苦,他都沒有放棄希望。

在《呼蘭河傳》中,蕭紅把童年時代無意識的回憶像穿珍珠一樣穿在一起,掛在讀者眼前。書寫着他對幼時溫暖的回憶,慰藉自己孤獨悲苦的心靈。同時,作品又表達了對當時國民盲目愚昧,麻木等劣根性的`憂憤和悲憫。

在短短八年的創作

生涯中,作者蕭紅給了幾乎60萬字的文學財富,但他死後,留給後人的是一副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委婉的歌謠,一篇敘述詩。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2

呼蘭河城,一個不繁華、不富裕的地方。那裏的人們過着平淡無奇的生活,讀着讀着,總覺得十分安靜,他們爲了活着而活着,像木頭人一樣。

這本書似乎把我們帶到了過去,那個灰色的世界。人們的無知與愚昧,活生生地害死了一個12歲活潑可愛的女孩。就因爲太大方不貼合那裏的規矩,所以婆婆狠狠地打了小團圓媳婦,生病後婆婆又想了很多辦法讓小團圓媳婦好過來。我都不明白這個婆婆到底是厭惡小團圓媳婦還是可憐小團圓媳婦了。越往後讀情緒就越沉重,十分同情她的遭遇,爲她憤憤不平。爲什麼要打她生病了爲什麼不去醫院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爲當時的迷信與待人的冷漠構成的。他們的迷信害得小團圓媳婦生不如死,最後還是被燙死了。作者寫出了對當時社會上迷信做法的諷刺。

透過這些,也反映出了我們此刻的幸福,好好地珍惜它們吧!這些來這不易。

再說說馮歪嘴子吧!他雖然是個普通的`下等人,但生性樂觀,他一生肯定都是快樂的。他雖然受到別人的嘲笑,但並不把它放在心上,而且生活得更勇敢。如果當時的人們都是這樣,那再也不會有像小團圓媳婦那樣的杯具了。

當作者寫到結尾時,讀着讀着總覺得很淒涼。隨着時間的變化,這些東西似乎已經不在了,似乎又在回憶她和祖父的快樂時光,似乎又在懷念在這兒的種種時光,那裏的歡樂,那裏的悲傷。

《呼蘭河傳》記載了蕭紅童年時的歡樂與悲傷,感觸與同情。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3

我讀過很多書,其中我非常地愛《呼蘭河傳》。

《呼蘭河傳》的作者是蕭紅,這本書描寫了她的童年生活,以及以前的呼蘭河邊人們的生活。蕭紅的小時候是自由的、快樂的。她可以“拿着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上一揚,大喊着:“下雨囉!下雨囉!””這不禁讓我想起我才八歲的時候,也將水潑向天空,閉上眼在地上轉圈,那感覺太美妙了,我的心中,綻放了一朵自由的花兒。和蕭紅的父母一樣,我的爸爸媽媽也只是在一旁寵溺地笑着。

《火燒雲》這一章,我的爸爸媽媽在課本上也學過。爸爸告訴我,他的故鄉也在黑龍江。那裏的冬天很冷,但在夕陽西下時,爸爸和他的小夥伴還是會不顧嚴寒、不顧父母的批評,爬上青磚的房頂,靜靜地坐在那兒,看紅色的天空、金色的.夕陽、多變的火燒雲,夕陽給所有的東西都蒙上了一層紗。那情景光想着也會覺得太美麗了,所以我的爸爸,他學到那一課時特別的激動,特別的有感觸。

有時,我在某一片不知名的草地上躺着,半睜着眼,望向天空。“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陽光靜靜地照着,我把四肢展開,渾身暖洋洋的;過了不一會兒,我就困了,再一會兒就在草地上睡着了。陽光就像被子一樣,草比牀單還要軟,我就這麼着感受到了蕭紅的快樂。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雖然書中有許多地方充滿憂傷,但是生死難料,我們只能把帶着逝去的人的回憶記在心中,永遠的懷念,就像是他還活着。

每個人都有憂傷的時候,有時候哭一場就好了。但是不論多難過,在我的心中,我仍會嚮往自由和快樂!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4

讀了蕭紅的《呼蘭河傳》,我才發現,這個世界上還有那麼多的封建迷信:跳大神、放河燈、娘娘廟大會……這些迷信多半是毫無用處的,跳大神,跳或不跳都沒用,反正病也治不好;放河燈,你放或不放都沒事兒,反正世上也沒有鬼;七月十五生的孩子是野鬼投生的,簡直是荒廖透頂……而且,這些都是自己嚇自己。封建迷信真是折磨人啊!

書中的小團圓媳婦,就是一名封建迷信的'受害者。她只有12歲,長得卻有十六、七歲那麼高,大方天真,嫁入胡家之後,婆婆一有不順心的事就拿她來出氣,不停地打她。她若反抗,婆婆反而會把她打得更慘。有一次,她還用燒熱的鐵向小團圓媳婦的腳趾上烙,烙了一個大印子,這是何等的殘忍!她生病了,婆婆也不請醫生用正規的藥去醫治,只是一味地將封建迷信繼續下去,跳大神、請雲遊真人……甚至讓小團圓媳婦當衆用極燙的水洗澡,並且要洗三次!這是何等的愚昧!她洗一次昏一次,而且婆婆想讓小團圓媳婦活下去的原因竟是:她若死了,我就無人可出氣了。這是何等的自私!這種肆意踐踏生命的行徑真是令人髮指。

這裏的花園,小黃瓜,大倭瓜,玉米,蟲子,小鳥,蝴蝶,都是那麼美,那麼充滿童趣。如果我在那裏面,一定會玩上一整天。但如果我經歷了小團圓媳婦的悲慘遭遇,我一定會苦不堪言。總之,生活是靠自己,而不是靠大神來跳幾下或放幾盞河燈等迷信活動,你就會風平浪靜。

但封建迷信畢竟是那個年代的舊思想,新時代的我們更加崇尚科學,生活是多麼的美好,所以,我們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5

“月圓的時候,可以看到;月彎的時候,也可以看到;但人的靈魂的扁缺卻永遠看不到。”

我被這句意味深長的話深深吸引了,於是開始看蕭紅的書《呼蘭河傳》。

作者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寫過很多書,如《生死場》《馬伯樂》《她認出了風暴》……《呼蘭河傳》是其代表作。

故事主要講的是童年的蕭紅與鄉親們的故事。在呼蘭河城不是天堂,那裏充滿着無知,但也被蕭紅包容的心接受。她寫出了那份獨屬於童年鄉土的心靈,那是她心靈的家。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一個辟邪的故事,是一個年幼的童養媳,因爲生了一場大病,她的婆婆就傾家蕩產地救她,不是求醫治病,而是請“神”驅邪:燒柴火架鍋燒水,然後讓她進去洗澡的事,她在鍋中痛苦地掙扎,而圍觀的人羣還認爲是鬼邪在她身體裏反抗……因爲這個婆婆的迷信無知,明明是要爲她治病,卻還“煮”她,最終害她在悲慘中死去了。

讀到這裏,我非常震驚,非常氣憤。我爲這個小女孩兒可憐的遭遇感到悲痛不已,爲這些人的`愚昧無知感到氣憤!真想衝進去對他們說:“你們真的太愚蠢了,這樣會害死她的!”

看了這個故事,我知道了,做人不能迷信愚昧,也要自己動動腦子,如果一味地聽別人的話,就喪失了自己的靈魂,所以我們也要有自己的主見,自己去分辨是非對錯。

滿天星光,滿目月亮,讀完了這本書,我的心中不由得有一些憂愁,蕭紅把那些苦難和悲涼通過《呼蘭河傳》傳遞了出來,而我們在這些苦難中領悟到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6

暑假中,我讀了《呼蘭河傳》,全篇介紹了女作家蕭紅追憶家鄉的各種人物和生活畫面,讓我感受到了多彩的風土畫,比如火燒雲。

瞭解了蕭紅的背景後,我挺同情她的,她的家人都不疼愛她,她感受不到任何親情。只有祖父疼愛着她,給予她關愛,就像蕭紅自己所說:"從祖父哪裏,知道了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惡外,還有溫暖和愛。"

我很喜歡蕭紅對小花園的描寫以及和祖父生活場景的敘述。蕭紅以一個小孩子的視角去觀察小花園,各種動物、各種植物,一切對她來說都是新奇的,都是十分有趣的事物。她在花園裏的生活狀態是多麼自由,就像她所寫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把穀穗當作狗尾草扔掉,祖父只是大笑,然後耐心地教她辨認穀穗。和祖父勞動時,她時而去追蜻蜓,時而去捉螞蚱。這些生動的畫面,都是因爲有祖父的疼愛,所以一切是那麼的美好。

這也讓我想到了我的外婆,她也這樣疼愛我。她十分喜歡織毛衣、做針線。從小到大,我的'毛衣都是外婆給我織的。外婆還給我做布鞋,穿在腳上十分舒服,而且還透氣。每次都會在鞋面上繡各種小花,有荷花、梅花、小雛菊……可漂亮了,無論誰看見了都要忍不住誇讚一番。

我覺得我比蕭紅幸運很多,我不僅有外婆疼愛,還有爸爸媽媽和哥哥,而她就只有祖父給予她溫暖和愛。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關愛,需要快樂的童年,在愛的滋潤下健康、幸福地成長。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7

那詩意般的描寫語言、打破傳統小說結構的文筆、有象徵性的寫作手法與獨特的第一人稱童年視角,是《呼蘭河傳》的點睛之筆。也使我們深深地體會到舊中國的人性扭曲與人們的愚昧。

最讓我記憶深刻的部分是作者以第一人稱的視角觀摩了團圓媳婦悲慘的一生。團圓媳婦只是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卻已經嫁給了老胡家,天天晚上被她婆婆打,她婆婆還說團圓媳婦得了病不能着涼,於是用棉襖把她的頭蒙起來,明明是想憋死她,表面上還很關心她,簡直太虛僞了!

更可氣的是,她婆婆還逼她“洗澡”,這可不是普通的洗澡,這是把一個活生生的人按進60多度的沸水裏煮三次!最終團圓媳婦暈倒了,而老胡家卻都很開心:她暈倒四、五天,就慶祝四、五天;暈倒七、八天,就慶祝七、八天。真的是太沒有人性了!如果我在場,一定會把老胡家全都暴打兩遍!

在老胡家的迷信這、迷信那的折騰下,團圓媳婦被活活得累死了,但最令我感到憤憤不平的是:埋葬團圓媳婦時,老胡家把它舉辦得像過年一樣!太沒良心了!

這讓我想起作者在這本書最後寫得那句話,“以上我所寫的`並沒有什麼幽美的故事,只因他們充滿我幼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裏了。”是呀!如此扭曲的人性和封建的愚昧,是多麼難以忘卻!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8

我剛從書店裏出來,手上還拿着《呼蘭河傳》,不由又想起了蕭紅阿姨寫的《祖父發園子》 ,那 時的蕭紅是多麼調皮,可愛呀!於是,今天上午我再次翻開了《呼蘭河傳》,再次去探索呼蘭河 這座小城的奧妙。

這本書共分爲七個章節,分別是:小城風貌、城中盛事、我與祖國、荒涼的院落、小團圓媳婦,有二伯、馮歪嘴子。每一個故事都特別讓人有輕鬆之感。越往下讀,心頭就會沉重一些,讓我置身於書中,流連忘返。

呼蘭河這座小城的人們是多麼迷信呀!人們跳大神、糊陰宅、放河燈......利用這些來保佑一生平安,他們卻渾然不知這一切都是假的;東道二街的泥坑,曾淹死過多少條鮮活的生命,比如:雞、鴨馬......卻沒有一個人去填那個坑,因爲人們認爲一切都是天意,呼蘭河的人們還是愚昧的。人們居然認爲跳大神可以治病,放河燈可以讓野鬼投胎,糊陰宅可以讓人們在陰間擁有一切,人們所謂的“盛宴”就是讓十二歲的女孩洗澡,人們還用“治病”的跳大神當成“表演”當地人民是多麼愚昧、麻木。

呼蘭河這座小城的生活是多麼刻板單調呀!人們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每一年必有跳大神,放河燈、廟會......

這些重要的活動有一個人多麼渴望吃豆腐,但家裏沒有錢,他說他以後要賣豆腐,這樣也行是人窮志短吧!

呼蘭河的人民還是自欺欺人的,他們知道他們生活貧窮,無法改善他們的居住條件,只能自欺欺人地說“沒事兒”

合上書,腦中浮現出呼蘭河這座小城。啊!呼蘭河!你是一個充滿如此世俗氣息的地方啊!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9

上週,我讀了女作家蕭紅寫的《呼蘭河傳》。

翻開書的第一頁,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作者對花鳥蟲魚以及各個人物的形態描寫非常細緻。和藹可親的祖父、表面看上去嚴厲其實很慈祥的祖母,爸爸媽媽還有鄰居的形象都很生動。

這本書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兩段:一段是下雨時的大坑,它淹死了好多動物。每當街上賣起便宜豬肉來,大家都說是那個大坑淹死的豬。當時的人們很迷信,他們相信龍王爺的存在。但是有一個學堂的校長說,沒有龍王爺,有個學生還在龍王爺的雕像頭上戴了個草帽。大家都說就是因爲這件事,龍王爺發怒了,才下雨淹死那些家禽的。這一段我看的懵懵懂懂,那些久遠年代的事,我真的不太懂。

另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的文字寫的.非常的天真活潑,也是我們學過的一篇課文。它講的是作者蕭紅和她的爺爺在園子裏玩耍。說是填坑,只不過是亂踢幾腳罷了;說是澆菜,就是把水瓢往天上一揚,大喊下雨嘍!從這一段中,我感受到作者的童真。在她眼裏,一切都是自由的。植物想長就長,鳥想飛就飛,一切都不受約束。

讀完這本書後,我好像已經擺脫不掉這本書裏的人物了,吃飯的時候也想着他們,還在腦海裏回想蕭紅和祖父的趣事。我也通過蕭紅的筆觸,看到了她小時候的童趣與天真。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10

在這個暑假,我閱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是蕭紅走到人生盡頭時創作的長篇小說。當時,蕭紅雖然還不到30歲,可是身體十分虛弱,戰爭的摧殘和感情的衝擊令她長期身心疲倦,患有多種疾病。與此同時,她的文學水平、創作觀念和技巧已經達到了頂峯。全書共分爲七個章節,裏面的內容無關現在,也不關未來,只是蕭紅對自己童年時代的一個回憶。她既沒有美化它,也沒有醜化它,而是以一個現代主義作家的態度描繪了一個長長的舊夢。呼蘭河小城裏的人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醜惡的一面。其中的民俗描寫,使我領略到了呼蘭河小城的風土人情。

呼蘭河裏還有很多有趣和令人發笑的'故事。特別是呼蘭河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發生的事情:娘娘廟大會那一天,女子和婦女參加的最多。如果是還沒有生小孩的婦女去的話,只要在子孫娘娘的雕像背後釘一個鈕釦,給她在腳上綁一條帶子,耳朵上掛一隻耳環,給她戴一副眼鏡,把她旁邊的泥娃娃給偷着抱走一個。據說這樣做,來年都會生兒子的。還有賣帶子的也特別多,婦人們都爭着去買,她們相信,買了帶子,就會把兒子給帶來了。若是未出嫁的女兒,也誤買了這東西,那就會變成大家的笑料。

這本書雖然內容零零碎碎,不像是一本小說,但它記錄着蕭紅她童年往事的真實寫照,只是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她受到了日本人的限制,她是多麼想回到童年啊!這樣的一本真實的書籍,怎能不讓人爲之動容呢?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11

這是一篇童年故事,它帶領我們遨遊舊社會時期蕭紅的童年。好似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或天質自森森,孤高几百尋。每一個故事,每一個話語,每一處景物,每一個動作,都像流水般流進了我的心裏,在我的面前,又出現出蕭紅那看穿社會的眼睛,賣饅頭的老頭走路左搖右擺,賣豆芽菜的女瘋子去廟臺上去哭一場,大神穿着奇怪的衣服在大街上閉着眼睛,嘴裏邊嘰咕的……

其中,這個小城的東二街道的六七尺深的大泥坑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不下雨那泥漿好像粥一樣,下了雨,這泥坑就變成河了。在連續三個月不下雨的時候,車伕和馬翻過好幾次車,而翻了之後,過路的人看着他們似乎也起不來,便來幫幫忙。有時因爲拖不出馬,而準備走人。但看看馬快被泥坑憋死了,只好又過來再次幫忙,還不時的'喝彩"噢!噢!".鬧得非常熱鬧,也使居民說長道短,得以消遣。當這個坑淹死了豬後,有些人會把死豬拿去賣,並且是非常便宜的。有些小孩就說這是"瘟豬肉",並且是在許多家長面前說的,便會被家長打。

本經典的小說生動、形象地諷刺了人們的無知、愚昧,同時,蕭紅用了幽默的語言,描繪瞭如此讓人同情、痛恨的一件件事。《呼蘭河傳》這部作品是蕭紅後期的代表作,她通過這部作品,描述了一個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會。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人們再善良,也拋不開那些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舊思想,土辦法。

讀完了《呼蘭河傳》,我仍然沉浸在灰色的孤獨和悲傷裏。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12

本書在作者“平淡如水”的敘述中,我看到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會,還有灰色的人生。這裏的村落猶如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一樣,烏雲密佈,除了灰暗別的毫無色彩。這裏的村民僅僅是爲了活着而活着,他們沒有夢想,沒有追求,只是淡淡地活着,然後淡淡地離開,讓人覺得少了些什麼。

生活在呼蘭河畔的人們,他們腦子裏充滿了迷信,他們認爲人應該順應天意,順應社會,但天意到底是什麼?他們卻無從知曉。他們是那麼愚昧無知,那麼封建,無形中充當了劊子手。這是多麼可悲啊!

其中最大的悲劇莫過於小團圓媳婦的死。她才十二歲啊!本是天真爛漫的年齡,卻過早地被賣給了胡家做童養媳。一個健康的小女孩,卻因爲愛笑,婆婆就要給她一個下馬威:用皮鞭抽打她,用燒紅的鐵烙她的腳心……

小團圓媳婦的婆婆認爲,這樣抽打她是爲了她好,但最終卻因爲幫她治病的婆婆的“好心”而喪失了生命。我們到底該責備誰的狠心呢?愚昧的婆婆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是自己的.錯。在那樣的時代,那樣的背景下,纔會發生那樣的悲劇。

輕輕地合上《呼蘭河傳》這本書,不自覺的悲從中來。我真爲這裏面的人感到悲哀,他們日復一日地生活着,從來沒有任何變化,生活中也沒有色彩和花樣。周圍的人又是那麼冷漠和遙遠,每個人之間彷彿都隔着一堵厚厚的牆,這樣壓抑的環境怎麼能生活下去呢?這樣的生活又是爲了什麼呢?

從作者的筆下,我看到了作者無聲的哭泣和吶喊,似乎想喚醒那些麻木的心靈……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13

這天我讀了一本叫《呼蘭河傳》的書,書裏講了好多“我”和祖父搞笑的故事,如果想明白就往下看吧。

我記得有一段個性搞笑,講了“我”在後園裏摘了一束玫瑰,給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不明白,還說:“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聞見。”從這能看出祖父十分幽默,十分疼愛我。

作者出生時祖父都已經六十多少了,作者三、四歲時,祖父快七十了,七十歲的祖父十分愛作者,他們爺倆在後園笑個不停。祖父的後園就是小作者的天堂,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樣樣,就怎樣樣,一切都是自由的。

書裏講到在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在那個大坑裏淹死過人、豬、狗、貓、馬,那個大坑家家戶戶都明白,有的人說拆牆,有的人說種樹,就是沒有說把這個坑填平。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快樂的,也是寂寞的。她從小在後園裏長大的,作者和祖父在後園裏一齊玩,一齊幹活,作者和祖父時時刻刻在一齊,童年充滿了快樂。

文章中寫到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才十二,本該是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而她卻早早的賣給了一戶人家做童養媳,是多麼的可憐!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我們的新社會,人們用知識變得智慧,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己完美的生活,沒有男女的`不平等,沒有可怕的戰爭。

啊!我真想永久地停留在童年,但是時光總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顆善良、熱情的心好好珍惜,感受這完美的時光吧!

《呼蘭河傳》我讀完了,可我的思想還停在那灰色的境界裏。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14

寒假期間,我讀了蕭紅的《呼蘭河傳》,一開始,我只是粗略的讀了一遍,感覺跟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簡直是天壤之別,令我難以想象。慢慢的,我被她的吸引着,感動着,憤慨着,我又回過頭來仔細的品讀起來。

呼蘭河讓我感到溫暖而冷淡:比如這個街中大坑,車伕和馬陷了進去,有一種穿長袍短褂的,在那裏喝彩,幫助車伕的人,全是平民百姓。生活是需要溫暖的,人與人之間是需要互幫互助的,這樣,纔會讓生活更美好;而我與老祖父這篇,講述着祖孫深情,只有祖父喜歡“我”,祖母不喜歡“我”還用刺扎“我”的手。“我”在祖父的關愛下,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爲“我”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小團圓媳婦。十二歲的她花一般的年紀,原本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卻成了胡家的童養媳,在照“規矩”被婆婆“調教”之後,日漸病倒。他們無視她爲什麼會病倒?是什麼致使她成爲了一個“黃瘦的病人”?此時最愚蠢的是病倒了不選擇去看醫生,而選擇了“跳大神”。

當衆強行脫光了小團圓媳婦的衣服,推到大缸裏用熱水,是滾燙的熱水,往她的頭上澆,到最後,頭髮都燙掉了,還說她是妖怪。含苞待放的花朵就這樣凋零了。我們想想看,別說是生病的人,就算是健康的人受這種折磨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呢?更讓我氣憤的是,她死後,她的家人並沒有因此而難過,還覺得花了那麼多的錢,虧本了。想想我們同她一樣的年紀,享受着父母百般寵愛,無憂無慮如小公主般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啊!

《呼蘭河傳》讀完了,這個暑假中,聽着蕭紅講述着呼蘭河的故事,儘管憂鬱,但依然美麗動人。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15

假期裏,我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它是中國當代婦作家蕭紅寫的,書中以平淡 、樸素的語言描繪着她小時候的情景,特別是那時封建社會對人民的殘害。

掩卷之際,我從那質樸的語言中,讀出了對當時社會的失落,比如書中給“小團圓媳婦”治病,人們的出發點是好。但是,他們的方法完全錯誤,把寶貴的'醫療時間,花在了拜神、求仙、求“雲遊真人”上面。這不是對生命的一種迫害、一種打罵嗎?而且,團圓媳婦的婆婆爲了使她聽話,全不顧女性的感受,不停地打罵她,甚至用烙鐵去燙她的腳心,事後還輕飄飄來了一句:“小孩子肉皮活,即使十天半月下不來地,過後也就好了”。這類話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媳婦真地就一定聽話嗎?這樣不會激發她們心中反抗的野性嗎?但是,書中也不乏光明與關愛:火燒雲的壯美,千變萬化的形態,和藹可親的祖父,有趣的詩歌,這些都是光明、溫暖的象徵。

現在的生活中,家庭暴力也隨處可見,但不僅僅是打媳婦了,而是打孩子。他們打孩子的起因十分簡單:孩子大學聯考落榜、學習不好等等。這不也是一種迫害、一種殘餘封建思想作祟嗎?他們正是把“堂前教子”、“枕邊教妻”崇之爲上,失去了與孩子、與他人平等交流的機會!

請讓世界平等吧,請不要相信什麼封建思想吧,它會毒害我們一生,使我們一生後悔的。

標籤:讀後感 呼蘭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