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呼蘭河傳讀後感【薦】

觀後感2.48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呼蘭河傳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呼蘭河傳讀後感【薦】

呼蘭河傳讀後感1

大文學家——矛盾曾評價這本書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大家能猜到這本書叫什麼名字嗎?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不朽鉅著——《呼蘭河傳》。

這本書是蕭紅寫的,記敘了她的童年生活,在這本書裏我看到了一個天真活潑,充滿好奇,非常饞嘴的小女孩。

“呼蘭河這座小城裏活着我的祖父,也埋着我的祖父。”在這本書中,小蕭紅有了祖父就有了快樂,祖父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她一家子人都不喜歡這個瘋丫頭,每天不闖一點禍就不樂意的小女孩。她和祖父在院子裏一起玩,她和祖父最親,在院子裏一呆就是一整天。她幫祖父“幹活”乾的“特別好”玩累了就不用枕頭,把草帽蓋在臉上就睡着了。睡醒了誰也不知道她接下來會怎麼做,去吃黃瓜,去追螞蚱,還是去刨土?她明天都那麼自由,太陽也管不了她。我感覺到每個人和物都向往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這本書裏,有點神經的買豆芽菜的寡婦給我的.印象最深,每天都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在那哭自己的兒女。可哭完了一樣要回家賣豆芽菜。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每天人都要活着,與其說是傷傷心心的過一天,不如快快樂樂的過一天,主要是心態要好。

在這本書中,街上的大泥坑使得人們敬畏,只因爲在這裏淹死過幾個人和幾頭牲口,我就在好奇人們怎麼不把它埋上,這樣人和牲口就不會死,行走就方便一點。好多年過去了,這個大泥坑還在這,這反映了當今社會人們的愚笨。我不知道爲什麼不埋了。應該是那個時候鬧瘟疫,有人怕豬染上,就不吃豬肉,那時在泥坑裏淹死了一隻豬,這些愚鈍的人們在欺騙自己,淹死的疫豬的肉可以吃,淹死了就變成了水豬肉。這些人自欺欺人,萬分愚鈍。老張家的團圓媳婦兒,就是因人們迷愚鈍和迷信而被害死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不應該自欺欺人,事實是什麼,就是什麼,不要騙自己。

這本書的確很好,讓我收穫的知識,道理,樂趣數不勝數,在這裏就不一一表明瞭,這本書我建議大家好好讀一讀。

呼蘭河傳讀後感2

在作者平淡如水的敘述中,我彷彿看到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會,還有灰色的人生。在這本書前面描寫出了呼蘭河這小城卑瑣平凡的實際生活,這兒的人們愚鈍、麻木、安於現狀的精神狀態和灰色的.生活,他們沒有夢想,沒有追求,只是淡淡的活着,淡淡的離開,讓人覺得似乎少了點什麼。

生活在呼蘭河畔的人們,他們的腦子裏充滿了迷信,他們認爲人應該順應天意,順意社會,但是天意到底是什麼呢?他們是那麼愚昧無知,那麼的封建,在無形中竟成了劊子手。這纔是多麼的可悲啊。其中最大的悲劇就莫過於小團圓媳婦的死。他才十二歲啊,本是天真爛漫的年齡,卻過早的被賣給胡家做童養媳。明明是一個健康的小女孩,卻因爲愛笑吃的多,婆婆就要給她一個下馬威:用皮鞭抽她,用燒紅鐵烙她的腳心……小團圓媳婦的婆婆以爲,這樣打她是爲了她好,但最終卻因爲“好心”幫她治病的婆婆而喪失了生命。我們到底該責備誰的狠心呢?愚昧的婆婆根本就無法意識是自己做錯了,在那樣的時代,那樣的背景,纔會發生那樣的悲劇。

在這裏,呼蘭河不再僅僅是隻是呼蘭河,而是在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因爲迷信、愚昧、無知,上演着一出出悲劇……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在呼蘭河成了當時全中國的寫照。

這部作品在思想上繼承了魯迅對中國人民性質的剖析與批判;在語言上,文字娓娓道來,樸實清新,沉鬱感傷。被越來越多的後人認爲是繼魯迅之後對國民心態的開掘和批判的力作。關於書,呼蘭河留給作者的,也許正是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吧,讓我們瞭解過去,瞭解歷史,永遠不要重蹈覆轍。

呼蘭河雖然沒有美好的故事,但處處都是故事,我希望你能買一本回家看一看。

呼蘭河傳讀後感3

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呼蘭河的人們所產生的不幸與其說是封建社會壓迫的苦果,不如說是其思想的愚昧所帶來的惡果。比如團圓媳婦家的杯具,爲什麼人會死,怕真不是婆婆人惡毒,而是千百年根深蒂固的觀念一代一代地流傳下來,在某種程度上構成了一種共同的頑固的價值觀,他們所有的親友鄰人都覺得團圓媳婦的行爲舉止不對,想把它矯正過來,最終共同活活把團圓媳婦折磨死了。

這難道也是階級壓迫嗎,我看未必,這種愚昧的思想歸根結底來源於不高的生產力和千百年的禮貌傳承,來自於社會現實。撼山易,憾人心難,這隔了幾層的我們看來,這是愚昧而不可理解的`,而在當時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人看來,那恐怕是再正常但是的。

所以,個人覺得,蕭紅的個人杯具怕也多多少少來源於那裏,對於一個人來說,如果自己的思想觀念超前於自己所處於的時代,那絕對是一個杯具,如果做不到糊塗一點,那麼人生註定是要坎坷的。因爲對於作爲一種社會動物的人類來說,如果做到了“衆人皆醉我獨醒,衆人皆濁我獨請”,那絕對是不容於人,不容於社會的,輕則受到排斥,重則有可能像西方衆多中古世紀的科學家那樣,丟掉性命。也許,就算不被社會清算掉,自己也可能受不了這個荒謬而不可理喻的社會,以自殺爲結局。也許,那麼多傑出人物走上這條路,也是有這個原因在的吧。

所以說難得糊塗,也難怪蘇軾洗兒戲作,“世人養子望聰明”“我願生兒愚且魯”,世人大多是有排他性的,如果一個人的思想行爲與大衆不同,大多是要以杯具收場的。

呼蘭河傳讀後感4

“一篇敘事詩,一片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這是現代作家茅盾對《呼蘭河傳》的評價。1942年,歷經坎坷的女作家蕭紅離開了人世,她出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年幼生母病故,繼母與她感情淡漠,父親專職頑固,只有祖父最疼愛她。走進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我似乎看到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在呼蘭河這座小城內,自由自在地玩耍,爲人們的迷信感到悲哀,形形色色的人給他帶來了不同的'感受。

祖父的園子是蕭紅的小天地,在那兒,自由自在地玩,沒有人會管你。讀到那兒,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幅畫——女孩,在園子中亂跑,植物滿園子亂長,祖父樂呵呵地看着女孩……多美的一幅風土畫呀!這不就是一個孩子所向往的生活嗎?但那座小城也不是歡樂的地方,可憐的小團圓媳婦、有二伯,都博得了作者的同情。小團圓媳婦,從一個活潑美麗的姑娘,到一個病人,到被一家人折磨死。可她的婆婆卻不認爲是在折磨她而是對她好。有二伯是一個孤苦無依的老人,他三十多歲到張家做長工,六十多歲了還一貧如洗。他性格古怪,老廚子也因此奚落他,孩子們罵他、笑他,這不正是那一串串悽婉的歌謠嗎?

“呼蘭河這座小城裏,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現在埋着我的祖父,”除了祖父,這座小城內已沒有什麼可以讓蕭紅留戀的了。19歲的她離家出走了,在尾聲中,她寫出了對幼年自在生活的懷念,那景、那人、那情,她忘卻不了,難以忘卻,祖父和她在一起的歡樂時光,即使在她最困苦時,她也記憶猶新。

這本書讓人感受到了強烈的鄉土氣息,讓人讀後餘香滿口

呼蘭河傳讀後感5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親情故,兩者皆可拋。”親情是比生命還要珍貴的一種情感,讓人感到溫暖。親情最好的詮釋,也許就在這本《呼蘭河傳》中,它維繫在一

個一生勤勤懇懇的老人與一個享有“民國四大才女”美稱的女人之中。當你翻開這本書,心頭定會漾起一絲洶涌澎湃卻又波瀾不驚的無言感動……

這是一個發生在東北哈爾濱黑土地上的故事。她叫蕭紅,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地主家庭;他叫張維楨,一個把孫女照顧地無微不至慈祥老人。書中屢屢描述祖父與蕭紅的

生活,老祖父總是那麼平易近人,從不與年幼的蕭紅計較,用一顆寬容的心,給了蕭紅一個充滿趣味的童年。這裏,有祖孫倆學唐詩,你一句我一句的溫暖課堂;有祖孫倆拿起農

具幹活的熱鬧場景;有小蕭紅誤把狗尾巴草當做麥穗的搞笑情節……祖父特別愛笑,他用微笑給早年喪母的`蕭紅一個完美的童年。文中處處可見描述祖父笑的句子,那笑容,是呼

蘭河人民特有的一種充滿信心,期盼美好的微笑;那笑容是一片晴朗的天空,映出了蕭紅的快樂童年。

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爺爺,我和爺爺相處的時間不長,有時爺爺會在週末騎着摩托車來看望我們。每次見面他都會笑盈盈地問:“蟲蟲啊,有沒有考100分啊?”有什麼好吃

的,他都捨不得吃,非要留下來送給我吃。後來,家中添了一輛汽車,車子剛買回來時,調皮的我在汽車裏鑽來鑽去不慎撞了頭,爺爺第一個走來安慰我,他的關心就像一張創口

貼,治癒我的傷口並給我依靠。爺爺脾氣特別好,面對困苦的生活從不怨天尤人,當他不幸患上癌症與病魔抗爭被降服時,也是面帶微笑的。爺爺生病時,我陪在他身邊的時間非

常少,現在想念爺爺時只能看看照片。爺爺,下輩子,我還要做您的孫女。

祖孫情,濃濃的情,千絲萬縷的情。

呼蘭河傳讀後感6

這本書是一本童趣的書,主人公小女孩在呼蘭河這個城市生活,和他的祖父一起生活。呼蘭河是一個小城市。I在這本書裏主要講的是這個城市的有趣事和小女孩跟祖父一起生活的故事。

呼蘭河有一個十字街,是這個城市最有名的也是最熱鬧的。十字路口分爲四條道:東西南北這四條道。除了有名的小道之外還有比這個更有意思的,是一個大坑!每當一出事那人擠得呀,真能用“滿”這個字來形容。這個坑在道路上真是要了命了,人扶着牆才能過去,不然就泡個泥巴澡!人都要扶着牆才能過去,那馬車可就遭殃了,每年都有馬車在這裏翻車。更好笑的是雞、鴨和豬也來這裏泡澡!要是白天還有得救,要是晚上沒人的時候,那就請安息吧。祖父每次都抓這些雞鴨豬來給下女孩吃,這就好比一個集市!

祖父有一個大花園,裏面什麼都種,小女孩在這個花園裏自由自在,玩累了就找一個陰涼的地方倒地一睡!可舒服了。祖父後院裏種了祖母愛吃的野菜,可是不幸的是菜還沒有熟,祖母就病死了。從此家裏就更寂靜了,後來家裏來了好多人來祭奠,小女孩是最高興的,因爲來了好多個小朋友,她可以跟小朋友們一起爬樹翻牆!可是沒玩幾天他就有一個人了,她太寂寞了。

每天早晨,祖父都教孫女詩歌,“春眠不覺曉……”小女孩聽完以後就大聲的叫了出來,祖父叫她別太大聲,因爲詩歌是念出來的.,不是吼出來的。小女孩嚷嚷着祖父再來一首,祖父唸完一首後,她就又讓祖父念一首,就這樣,哎~哎~就念到了冬天了……

家裏來了一位小女孩的叔叔,他的脾氣古怪。每次吃東西,你要是不給他拿,他就會罵你:“王八羔子,你個兔崽子!'你要是拿個他,他就會說:“叔叔不愛吃這個,拿下去!”哎,他們家多倒黴呀!

這本書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這幾個就是我最喜歡的小故事。後來小女孩離開了這個城市,來到了香港。就再也沒回來過。

祖父不在了。

院子的花草都枯萎了吧,大街上還是這麼熱鬧嗎,誰知道呢!

呼蘭河傳讀後感7

《呼蘭河傳》是作家蕭紅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全書一共主要分爲七個章節,每一章節又是由多個小片段組成,從一個孩童的視角描寫20世紀20年代呼蘭的人或事,爲我們展現了當時真實又悲哀的封建社會的狀況。

小說整體給我的感覺是美與醜的碰撞,優美抒情的文字中流露出悲傷與無力之感。小說開篇首先對呼蘭河小城的環境和風土人情做了一個細緻的介紹,即使只是描寫了一個非常簡單常見的人民生活場景,我們也可以從中讀出作者的諷刺之意。例如這一段描寫

利用平鋪直敘的描寫手法表現了中國人的劣根性,而這劣根性延續百年,直至今日,仍有類似事件發生。儘管如此,作者並非一味的諷刺批評,也描寫了人們可愛淳樸、善良勤勞的一面,塑造了一個個立體鮮活的人物形象。

例如小團圓媳婦,這是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在男女極度不平等的社會中,女性的命運本就十分悲慘,而小團圓媳婦卻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同爲女性的她的婆婆、妯娌和街坊鄰居而死,荒唐、諷刺卻又讓人不得不承認的真實。

此外,衆所周知,蕭紅同魯迅的私交甚好,不知是不是受其影響,我在蕭紅的筆下也看到了許多魯迅的影子。如魯迅筆下有知名的“百草園”,而這裏有“我”最喜歡的“後花園”;死了兒子的王寡婦與祥林嫂的遭遇相似,兩個人物的設定皆是爲了突出當時社會中人們的'麻木等等。然而,我認爲相比魯迅,蕭紅的《呼蘭河傳》則更有一種女性的細膩,它常常在很小的一個點上打動人心,引人深思。

在我看來,儘管這部小說以孩童的視角來敘寫,其展現的東西是純粹的,描寫語言是輕快的,甚至某些部分是引人發笑的,但這仍然不能改變《呼蘭河傳》是一部悲劇的事實。

呼蘭河傳讀後感8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名叫《呼蘭河傳》,這本書的作者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蕭紅。(她出生在這東北邊陲小鎮——呼蘭河,講述了她自己童年的故事和家鄉的人物和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

寒冷的冬季,小狗被凍得夜夜叫喚,哽哽的,好像它的教爪被火燒着一樣;天再冷下去,水缸被凍裂了,井被凍住了;大風雪的夜裏,竟會把人家的房子封住。這便是蕭紅眼裏的呼蘭河,她的家鄉,一片白色的世界,一個寒冷的世界。

這裏,偏遠,熱鬧,冷漠。在“大泥坑”常常淹死孩子時,人們聚着看熱鬧,袖手旁觀。鄰居拉磨的“馮歪嘴子”取了王大姐,短暫的.幸福之後,受盡了人們的冷嘲熱諷, 因爲他是私自決定嫁娶,這在當時,是極其不孝的。

( 在這個極冷的白色世界,還有更冰冷的。——承上啓下)我記憶最深的是隔壁胡家的故事。小一團一圓是一個12歲的小姑娘,她被當作童養媳賣給了胡家。胡家對小一團一圓很不好,經常無端打罵她,但在外人眼中這不過是讓小一團一圓聽話,十分正常。最後越打越兇,小一團一圓痛苦地離開了人世。

(除了呼蘭河的寒冷,更讓我瞭解到當時社會的現狀,當時人們的冷漠),我更覺得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該是多麼的幸運、多麼的幸福呀!女孩子也可以 唸書,也可以做得和很多男孩子一樣好。記得有一次,我看見一個新聞,一個大廈招聘員工,要求在三分鐘內復原一樣東西,只有一位女生想出了跑出去重新買的辦 法,獲得了這份工作,人人都是平等的。

《呼蘭河傳》這本書帶給我許多感悟,我很佩服蕭紅能寫下這個讓人身臨其境的故事,我喜歡這本書,讓我更珍惜我現在的生活。

呼蘭河傳讀後感9

我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本書,名叫《呼蘭河傳》。本書講了呼蘭河人的生活、蕭紅的童年,因爲蕭紅小時候生活在哈爾濱的呼蘭,所以會有偏遠帶來的安寧,但也會帶來偏遠的落後。

呼蘭是一個很小的小城,只有:東二道街、西二道街、十字街,再就是小衚衕。但通過蕭紅的描寫,我彷彿來到一座好大的城市。我認爲,在蕭紅的筆下,呼蘭是無趣的,是無奈的,只是生、老、病、死,不過是出了什麼事就哭、就煩,過一會,也就會當做沒發生一樣,照樣繼續生活。像文中賣豆芽的王寡婦:她從此以後就瘋了,但她到底還得買豆芽,她仍然還得靜靜地活着。

介紹一下作者。蕭紅1911年-1942年,原名張迺瑩。被譽爲“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她一生有三名對她來說非常重要的人物:蕭軍、魯迅和她的祖父。我覺得蕭紅必須需要有人照顧,如果沒人照顧,她便無助、弱小起來。

作者——蕭紅因家裏重男輕女,所以家裏除了祖父沒有人心疼蕭紅。蕭紅的爺爺陪她背古詩、給她做烤鴨,等等。因爲爺爺善良,所以蕭紅爺爺的性格傳給了蕭紅;因爲爸爸學習好,所以爸爸的聰慧傳給了蕭紅,同時也給了蕭紅相對良好的教育。這纔有後來的稱之爲“國民四大才女之一”。

蕭紅的家鄉就是呼蘭,祖先是闖關東從山東來到東北黑龍江呼蘭縣,蕭紅的家很富裕,是一個地主家庭,但蕭紅爲了反抗包辦婚姻,因此離家出走,開始了一生的漂泊。

我覺得通過讀《呼蘭河傳》,蕭紅告訴我們:她的童年看來是有趣的,但心裏是無奈的;蕭紅很要強,想要有開闊眼界的慾望,這也許是自己離家出走的.一件理由吧。總之,蕭紅通過這本書介紹了她的家鄉——呼蘭,通過一個已經長大了的孩子的視角,憑藉着對故鄉最深刻的記憶,帶着對爺爺的懷念,對小人物的同情,對自己的安慰,完成了它——《呼蘭河傳》,值得我們走近去看。

小偵探達尼爾讀後感大自然的孩子們讀後感人性的弱點讀後感1000字西遊記讀後感850字風雨哈佛路讀後感

呼蘭河傳讀後感10

呼蘭河傳,這是蕭紅的傑作,是世界的經典!

它斷斷續續的,使人摸不着頭腦。蕭紅以她孩童時的眼講述的不僅僅一社會地位較低人物的婚姻,更是以作者孩子的眼光讓我們感受到了當時的境況。

從孩子純潔的眼光看到了當時社會的動盪,人心是不可估測的。又以孩子視,生動形象的寫出生活在流言蜚語中的馮歪嘴子的及其不,這裏似乎暗含了蕭紅對人生的感。爲了兩個孩子,馮歪嘴子堅難的將兩個孩子撫養大。這本書,與《活着》的意義非常接,都是在堅持中挻着,活着。

這本以一個孩子單純天真的視角,描繪一個小鎮上的風土人,續寫自己童年生活的一點一。

我們的生活中許多像馮歪嘴子一樣的人,流言中堅難度。但是,她不爲困難低頭,而是雖受限,卻寄寓着希望。這種卑微者求生的那種態度,是分外動人的。

呼蘭河的人是消極的。那些漏粉的人一直唱着歌,那唱不是從工作所得到的.愉快,好像含着眼淚在笑似的。逆來順受,你說我的生可貴,可我就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險,我卻自己以爲得意。不得意怎麼樣?人生是苦多樂少。逆來的,順受了。順來的事情,卻一輩子也沒有。

“一篇敘述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卵歌謠。”這是著名作家茅盾《呼蘭河傳》的評價。

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作者的眼裏處處都是新奇......

但,不幸的:‘我’童年的樂趣總共加起來就是這麼多吧。儘管還有唯一的一個玩伴――‘我’的祖父。祖父慈祥而富有童心,祖父的眼睛永遠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容,有時笑的比小孩子還要歡樂。祖父拉着‘我’,一天到晚,門裏門外,寸步不離。祖父教授‘我’讀唐,‘我’實在聽得厭煩了,不知道祖父是講厭煩了?

看完了這本書,我在想:每一個人的童年都是不同的,如此不一樣!就像作者的童年時那是絕望了的,但她還是以最平和的語氣描述離一切。以一顆包容的心寫出瞭如此不凡的《呼蘭河傳》。

蕭紅,以一個孩子的視角反映出中國的一個大時代。

呼蘭河傳讀後感11

寒假期間,我讀了蕭紅的《呼蘭河傳》,一開始,我只是粗略的讀了一遍,感覺跟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簡直是天壤之別,令我難以想象。慢慢的,我被她的吸引着,感動着,憤慨着,我又回過頭來仔細的品讀起來。

呼蘭河讓我感到溫暖而冷淡:比如這個街中大坑,車伕和馬陷了進去,有一種穿長袍短褂的,在那裏喝彩,幫助車伕的人,全是平民百姓。生活是需要溫暖的',人與人之間是需要互幫互助的,這樣,纔會讓生活更美好;而我與老祖父這篇,講述着祖孫深情,只有祖父喜歡“我”,祖母不喜歡“我”還用刺扎“我”的手。“我”在祖父的關愛下,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爲“我”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小團圓媳婦。十二歲的她花一般的年紀,原本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卻成了胡家的童養媳,在照“規矩”被婆婆“調教”之後,日漸病倒。他們無視她爲什麼會病倒?是什麼致使她成爲了一個“黃瘦的病人”?此時最愚蠢的是病倒了不選擇去看醫生,而選擇了“跳大神”。

當衆強行脫光了小團圓媳婦的衣服,推到大缸裏用熱水,是滾燙的熱水,往她的頭上澆,到最後,頭髮都燙掉了,還說她是妖怪。含苞待放的花朵就這樣凋零了。我們想想看,別說是生病的人,就算是健康的人受這種折磨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呢?更讓我氣憤的是,她死後,她的家人並沒有因此而難過,還覺得花了那麼多的錢,虧本了。想想我們同她一樣的年紀,享受着父母百般寵愛,無憂無慮如小公主般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啊!

《呼蘭河傳》讀完了,這個暑假中,聽着蕭紅講述着呼蘭河的故事,儘管憂鬱,但依然美麗動人。

呼蘭河傳讀後感12

《呼蘭河傳》是民國才女蕭紅對自己童年生活的回憶,描寫的是在松花江和呼蘭河邊一座叫做呼蘭的小城裏發生的故事。作者描寫了很多當地的社會社會風貌和人文風俗,有歡樂也有苦痛,既有對封建社會裏的惡習和體制的控訴,也有對國家和人民未來的出路和希望的思考,用自己的`筆大家了封建統治者。很明顯,她是一位愛國的作家,因此也受到了魯迅先生的鼓勵和支持!

書中的呼蘭河小城,人們對生活已經沒有抱任何希望,他們沒有理想,對生活也沒有熱情,似乎在封建統治階層的壓迫和剝削下,已經變得麻木不仁,對遭受苦難的勞動人民也變得冷漠不關心,這種心態和精神狀態對於我們的國家來說簡直是災難。而即便是生活在苦難中,他們對封建迷信卻十分篤信,他們對這一世的生活的失望,而將自己的精神信仰和期望都放到來世,我們可以說他們非常無知,但設身處地的思考,也反應了底層人民生活的艱難和無奈!

蕭紅在書中也描寫了一些傳統風俗給童年生活帶來的快樂,例如跳大繩、唱秧歌、放河燈等等,而這些優秀的民俗其實是對精神的寄託和美好的祝願,卻並沒有被我們後人好好的繼承,也是非常可惜的。

讀了這本書,我被蕭紅的才情打動了,她的文字雖然寫得看似平淡,描寫了呼蘭河小城裏普普通通天的人和他們的生活,但樁樁件件都是對封建社會的黑暗進行了控訴和痛斥,對於人們的思想教育起到了積極的影響,也表達了自己的愛國之情。

我們要珍惜今天的明主社會,享受着前人無法獲得的幸福生活!

呼蘭河傳讀後感13

“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裏蜜蜂、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花園裏面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這自由自在的語言讓人感覺她生長在一個溫馨的家庭,可她的遭遇卻十分不幸。她是個女孩,在上世紀時,重男輕女還很嚴重,父親的毆打,母親的冷言冷語,祖母甚至拿針扎她的'手,沉重的生活壓地她喘不過氣,而祖父卻給她晦暗的生活照進了一絲光亮,祖父讓蕭紅的生活感受到了光明,溫暖。這是她後來創作靈感的源泉。

前四章蕭紅寫了自家園子裏的故事,後三章寫了三個人物,小團圓媳婦,有二伯,馮歪嘴子,她把人物形象描寫的栩栩如生。小團圓媳婦是個童養媳,她受盡了苦難,在婆婆家被婆婆用烙鐵烙、用針扎,有時還不停地打她,有時被折磨暈了就被水潑醒繼續折磨,這一切正因爲婆婆要給她一個下馬威,最後她因爲人們的迷信被活活燙死,那時,她才十三歲。但是周圍的人只是看熱鬧,直到她被燙死後就把她當做茶餘飯後的笑談。在路邊有一個大水塘,時常有孩子掉進去淹死,卻無人施救,而且有人死後他們在茶餘飯後時討論葬禮時吃什麼下酒菜,他們冷漠、麻木不仁、在別人的不幸中尋找快感、他們毫無同情和溫暖、他們生活困苦,看到人死後的扎彩,又感嘆起了人死後有多麼風光。

現在雖然重男輕女、封建迷信的事件少了很多,但冷漠依舊;屢見不鮮:老人摔倒了沒有人扶,路邊有人乞討卻沒有人在意,那些遭受了校園暴力的人卻被人辱罵……

朋友啊,請對這個世界多一點的關愛吧!

呼蘭河傳讀後感14

每個像蕭紅和我一樣在小城裏長大的人,都能感受得到,自己生活的小城就像烙在自己身上的印跡,有愛與哀愁,也有其中的獨特。

蕭紅筆下的黑龍江呼蘭河城,尤其是這樣。在這部長篇小說裏,蕭紅開始着筆時就寫到這是一個嚴冬會把大地凍裂的地方,這裏以東西南北分每一條街道。道上走着這個城裏的行路人,他們中穿梭着車伕、賣豆腐的、賣糖的,不同的街道里分佈着不用打廣告的布店、鹽店、藥店、學堂,火磨院子,蕭紅用筆帶着我們走進了這個小城裏,我走進去,像走在另一個年代的我的家鄉,一下十分熟悉,一下又走進了她的時代的舊記憶中,點點滴滴都甚是吸引着人進去,甚至已經身在其中卻令你渾然覺。

整篇《呼蘭河傳》,其實最讓我合上書後感慨“怎麼那麼好啊”的,是蕭紅以“我”,“我”這個小女孩與祖父共同度過的童年生活。蕭紅家的.後花園,是她幼時的樂土,後花園裏生長着各種蔬果、花朵,倭瓜、西瓜、櫻桃汁液甜蜜,園裏小蜻蜓和螞蚱、蜜蜂打開了童年裏活潑的笑臉。小蕭紅總有着好奇的問題問祖父,字句裏深映着祖父對她深深的寵溺和愛意。

一老一小,在後花園裏採摘果子,祖父修剪玫瑰花的枝葉,她便偷偷將玫瑰插在祖父的帽檐上,祖父聞到花香還嘀咕着這花開得真真是好,祖父的樣子惹得家人都開心地笑起來。蕭紅在這些片段裏反覆寫,“我笑得最厲害,我在炕上打着滾笑…”笑啊笑。而殘忍的是,她在文末的時候一說“從前那後花園的主人,而今不見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讓人覺得深感無力,斷絕在故事的結尾。

“小主人逃荒去了。”蕭紅一生的經歷來看,她一逃出去便是一生,那個童年天真的自己,還有那個再也回不去的故鄉,真的就遠離了,再也不能見。而你或我都可能從小城走來,一生都在找回去的路。

呼蘭河傳讀後感15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肺腑之作,寫了作者童年住在呼蘭河小鎮時所聽、所見、所經歷的往事。文中,從一個人的善良或愚昧到一件事的意義和影響,而且每一篇故事都以趣事的方法爲讀者呈現出了呼蘭河小城的美麗,讓人身臨其境,受益匪淺,更讓人回憶起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

蕭紅的童年並不怎麼美好,但也有不少歡樂。她最喜歡在祖父的院子裏玩耍。看她在鮮花遍地開,蝴蝶滿天飛的後院中,歡笑不斷,“栽”白菜卻將白菜踢飛,“拔”野草卻誤拔穀穗,給祖父頭頂插花院中各種趣事連連,令讀者也歡笑連連。

院外,她和最疼她的.祖父逛街,只要聽到有剛掉入井中溺死的動物時,祖父便將其買下,回到家中後,用黃泥將溺死的動物包起,扔到火中燒了起來,蕭紅便將燒熟的肉風捲殘雲般地吃下。因此養成一種吃肉就吃溺死的“烤”肉的愛好。

蕭紅還寫出了她們家以及門口街市中的熱鬧情景。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上廟會時的場景。那時,好多大人、小孩都從各個臨近村鎮涌來,廟會場面十分熱鬧。有人邊啃着糖葫蘆邊四處張望;有人領着孩子和商販討價錢;還有人在小吃攤坐下邊吃邊聊

文中一句“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要做什麼,就做什麼。”令我震撼!作者連最簡單、最起碼的自由都如此嚮往!可見她童年處境的悲慘,但她卻並沒有對生活絕望,而是記錄了自己唯一的和祖父玩時的快樂時光。因此,啓發我從中領悟:明天的生活無人知曉是好是壞?是悲是喜?只能你親自體驗,所以不要對自己的明天失去信心!

標籤:讀後感 呼蘭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