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讀者》讀後感 15篇

觀後感2.67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者》讀後感 ,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者》讀後感 15篇

《讀者》讀後感 1

中央一套又播出一臺新的節目《朗讀者》,由董卿主持,這一次的主題是"遇見"。五位嘉賓的故事都很吸引人,合適的時間遇見合適的人,使故事延續。

遇見對的人,就是真愛。

一對夫妻"周小林,殷潔"的生活方式和心態令人神往。

丈夫因妻子的一句話,用了十年的時間打造了一個一千兩百畝的鮮花山谷,這就是他們的伊甸園。

其中夫妻倆的一句話道出了令人羨慕的神仙眷侶的生活。

妻子殷潔說:"我們一直都在談戀愛,他就是一個很浪漫的男人,而我是一個特別幸福的小女人。"

丈夫周小林說:"她是我的`妻子,也是我的情人,還是我永遠的夢中情人。"

董卿也被他們感動,送給他們一句沈從文的詩:"我們相愛一生,還是太短。"

珍惜眼前人吧!

遇見對的職業,就是一種永不泯滅的熱情。

一位96歲高齡的亞洲第一翻譯人許淵衝,一生執著翻譯,用延續白天的模式來工作(董卿笑侃:就是熬夜),對於走過的日子不記多少,只記得有多美好。而且患有直腸癌數年,在醫生宣佈最後的日子裏,非但沒有停止翻譯工作,還拿到了人生的最高獎項,並延續生命7年。翻譯工作從不停止,還要在百歲之前完成莎士比亞的翻譯。多麼令人欽佩!

我們這些正常的,健康的,但懶惰的,無所追求的人啊!醒醒吧!好好利用有效的時間來學習,工作和生活,讓有限的時間變得的有質有量而精彩吧!

期待下一期的《朗讀者》。

《讀者》讀後感 2

暑假,我去寧波書城買了《寄小讀者》這本書。當我看完通訊五時,情不自禁地發出了陣陣感慨。

通訊五的晚輩對長輩敬愛,尊重她的意願。而地球呢?她是我們大家的母親,她希望她的炎黃子孫能夠多植樹造林,使她變得更加美麗。可我們呢?砍伐樹木,肆意挑起戰爭,使地球媽媽變得醜陋不堪,地球媽媽肯定非常失望我們辜負了地球媽媽對我們人類的期望。我們太不爭氣了!

地球是我們的生命家園。人類所居住的地球,是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之一。有種說法是:地球是由70%的海洋和30%的陸地所組成。

八個行星中,地球是唯一一個有生命的星球,這應當歸功於地球有適宜生物生長的溫度、水分和空氣。地球的陸地表面千差萬別,有平原、高山,有丘陵、沙漠。這就是大家常說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無論平原丘陵,高山大川,只要有生存的條件,就一定有生命的存在。

自從幾百萬年前,地球媽媽擁有了她的兒女,地球的面貌也應人類而改變,直到今天這個樣子。據科學研究表明地球的大多數生命都起源於海洋,自低細胞開始,由簡單到複雜,種類從少到多,漸漸地形成了現在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但是,戰爭、饑荒、大氣污染、土壤污染、海洋污染……種種不良現象在地球媽媽的身體上接二連三的出現,這怪什麼呢?怪我們自己啊!使養育我們的地球媽媽受到了傷害!脆弱的地球媽媽哪裏能經受得了這麼致命而又沉重的打擊呢?如果地球媽媽被毀滅了,那麼,我們人類也得失去生命的啊!現在,地球媽媽已經變得千瘡萬孔!誰看上去,都會感到心酸的啊!如果地球消失了,人類呢?後果將會不堪設想,將會超出我們的意料啊!

我要向全人類呼籲:“保護地球媽媽,就等於在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的家園,更是在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的生命啊!從現在開始,我們一定要讓我們親愛的地球媽媽‘返老還童’讓我們的地球媽媽回覆往日的光彩、勃勃生機和美麗吧!”

《讀者》讀後感 3

首期節目的主題是“遇見”,董卿是這樣闡釋這個選題的:“世間的一切都是遇見。就像冷遇見暖,有了雨;春遇見冬,有了歲月;天遇見地,有了永恆;人遇見人,就有了生命。”

什麼是生活中的遇見呢?

遇見某個人,你的命運會因他改變。

年少時期的濮存晰是一位殘疾少年,從小在同學們不理解和排擠的眼光中長大。後來,他遇到了一位醫生,不僅獲得了站立的權利,命運也從此發生了轉變。

時過境遷,濮存昕仍然銘記着醫生的`恩情:“我的一生中獲得了很多人的幫助,但是這位醫生永遠是第一個真正幫助我改變命運的人。”

誰是第一個改變你命運的人呢?是年少時循循善誘的老師,還是危險時仗義出手的陌生人?

遇見父母或子女,則是一種命中註定的緣分。

聯想總裁柳傳志在報考飛行員失敗後非常難過,他的父親曾這樣鼓勵他:“只要你是一個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麼,都是我的好孩子。”

光陰荏苒,柳傳志在兒子的婚禮上再次講出了這句話,這是真正的血脈傳承,也是一位父親對兒子最大的期許。

那媽媽對女兒呢?首位華人世界小姐張梓琳在20xx年遇見了自己的女兒,初爲人母的她坦言抱着孩子的時候“總覺得內心軟軟的”。也許女人都是這樣,一旦當了母親,內心最柔軟和最堅強的部分便都給了子女,從此有了牽掛,也有了盔甲。

她們對子女的愛,正如張梓琳朗誦的《願你慢慢長大》一文中所寫的,“願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龍應臺在《目送》中寫過這樣一段話:“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如今,你正在被父母怎樣目送着?而未來,又會目送着誰呢?

遇見對的人,就是真愛。

《讀者》讀後感 4

這是一本冰心專集,裏面記錄着冰心奶奶每天發生的事情,她把這些事情用通訊的方式清楚的告訴我們。

《寄小讀者》記敘了她離開家鄉、遠渡重洋,前往異國他鄉生活。抒發了她心中濃濃的思鄉之情和堵在異國他鄉的孤寂之情。其間蘊含着濃厚的母愛、手足之情、友情、鄉愁,詳細描述了陪伴她度過三年異地生活時光的慰冰湖、閉壁樓、娜安避迦樓、聖僕生療養院、沙穰療養院以及她所遇到的賓友、朋友和孩子。冰心奶奶用真摯誠懇、纏綿悱惻的文字縱情的描述着異國之旅的見聞和感想,訴說着對往事的追憶和遙想。雖然冰心奶奶已經離開了我們,但是她卻爲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寶貴的文化財富。

讀完了就《寄小讀者》,我學會了積累好詞和好句,我學會的好詞有:熱情、忠誠、親愛的、風晨雨夕、悽清、天真、慰安、饒恕、體恤、憐憫、莫可名狀、榮幸、純潔、傷心、柔和、安靜、無情、坦然、怡然、靈便、閃爍、明亮、懺悔、神經錯亂、抵抗、蜷伏、無極、張望、墜落、介意、徘徊、狀態、靜默、明亮、懺悔、神經錯亂、抵抗、明白、認真。好句:繁星閃爍着;海波呼嘯着;凝立悄然,只有惆悵;血赤是我們的心是我們的愛;我愛母親;滅了燈,燃着閃閃的燭;對着熊熊的壁爐的柴火,談着東方人的故事。一回頭我看見一輪那個少淡黃的月,從窗外政照着我們;上下兩片輕稍似的白雲,將她拖住。原來不僅目光如水,疏星也在天河變閃爍。這些就是我讀《寄小讀者》所積累到的好詞好句,我要把這些好詞和好句應用到作文當中,我要向冰心奶奶,寫出許許多多好的'文章。

讀了《寄小讀者》這本書,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不僅知道了這本書的內容,拓展了我的知識面,同時我也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認識了很多詞語和句子,這對我以後寫作時很有幫助的。更重要的是我從冰心奶奶身上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路和人生的態度。

《讀者》讀後感 5

從未有一本書像它那樣如此吸引着我的眼睛,從未有一本書像它那樣衝擊着我的心靈,我被它那親切細膩的語言和情真意切的字句感動得熱淚盈眶,我爲它那栩栩如生的描述和娓娓道來的真誠所震撼,甚至我相信它會成爲陪伴我一生的良師益友。它就是冰心奶奶撰寫的《寄小讀者》一書。

這本書是開學初老師推薦給我們讀的,開始讀的時候我覺得它有點難懂,時常要纏着媽媽給我解釋一番,後來我瞭解冰心奶奶的故事多了,再讀這本書,竟像着了魔似的被它深深吸引,手不釋卷,陶醉其中。冰心奶奶的筆觸是那麼靈動,字裏行間充滿活力,我彷彿感到自己的心和她的心共同經歷着喜悅、興奮、痛苦和悲傷。這本書中許多章節對我觸動很大,特別是通訊二更讓我記憶猶新,每每合上書頁,那段“一剎那頃我神經錯亂的俯將下去,拿着手裏的書,輕輕地將它蓋上……前後不到一分鐘,這溫柔的.小活物,使我心上颼的着了一箭!”總是縈繞在我的腦海裏。我從未想過,一個鮮活的生靈會在短短的幾分鐘裏消逝。冰心奶奶帶着愧疚和懊悔的心情給我們留下了這則文字,留下了這個發人深省的話題。

我們都知道人的生命是寶貴的,而與我們和諧共存的其它生命也是寶貴的,並沒有分別,雖然各自有不同的生存空間,但無論是誰都不能隨意踐踏生命,每個生命都是美好的,每個生命都是愛的結晶,當生命的權利被剝奪的時候,哭泣的不僅是它的親人,還有我們的世界。所以,我們讚頌收養流浪動物的人們,我們歌唱捨己爲人的英雄們。

請珍惜那些可愛而無辜的生命,不要*待生靈,願所有的生命在和煦的春風中和諧地生活。也願《寄小讀者》這本書在人們心間平添幾縷陽光。

《讀者》讀後感 6

集玩家之語於己身,給靈上予讀者以心的感悟。內容貫穿古今,以古代的逸事,現代名家的語錄,中外趣聞,讓人瞭解更多鮮爲人知的故事,豐富讀者的閱讀面。

樑曉聲在復旦開講座時,也曾對其有過很好的評價。其中不乏各種名家文摘,老舍,契科夫,莫泊桑,魯迅等等,很多傳遞正能量,幽默感十足的作品收集在裏面,這裏面一些內容挺適合一些寫作初習者給予了許多學生很大的幫助。

我自己較爲喜歡的是書中的一些古今中外的趣聞,逸事,這個即是在無聊時解悶的'良藥,也是增加見識的好途徑,給自己的生活增加更多樂趣,更多古代皇帝,大臣不爲人知的趣事展現在你眼前,讓你瞭解古代;許多古代才子互相對對子,取樂,引出一段段佳談,名流千古,也可以帶給我們一些受益匪淺的啓迪,或許可以受益終生。不斷地充實我們的生活。

書中還有不少心靈雞湯,以及一些以自身爲經歷來對當今社會進行評判,,拋開那些不良影響的,也不時帶給我們一些震撼,一些雞湯幫助我們解開一些心靈上的結

它叫作《讀者》,是一本較爲普及的刊物,它可以說是伴隨着許多人的童年,擁有着各式各樣的好評,但也飽受爭議。

這本書裏面的一些正能量紀實文學和各類小故事,小段子,應該是最爲人詬病的一部分。其中大多數是發表一些社會感人故事,但有些並無在電視,新聞上發現過,其真假不知是否經得住考證,我覺得其真假性實在讓人不太相信,我覺得這或許是編輯的一舉兩得;《讀者》的一些小故事篇幅較短,也是真假難辨,但其也經常被拿來當成作文考試中的事例,實在不敢苟同。

讀者中第34頁的笑話時常是小孩子的最愛,其要適應各個年齡階段的人實在不容易,還要在一頁紙上專出版各個笑話,實在幸苦編輯。

《讀者》已出版許久,其受的評價褒貶不一,人無十全十美,書亦是如此,其應該經得住評論和詬病,發展好的,削減差的,以帶給讀者更好的刊物。

《讀者》讀後感 7

“風景秀麗,趣味無窮,多元文化,開拓眼界,人生啓迪”,這便是我對《讀者》一書的評價。讓我們感受着熟悉的書香氣息,翻開簡單和諧的封面,走進《讀者》的世界。

漫步於《讀者》這片寧靜的樹林,我體會着溫暖的陌生人所透露出的和諧的社會;感受着愛酒的史學大家在艱苦歲月中的'樂觀與堅強憎惡着戰爭甚至讓一隻鳥兒爲了生命放棄自由;感嘆着永遠不會黯淡的真相;品味着簡單卻融入了濃濃親情的外婆菜。我驚歎於經濟學家堪比“詹姆斯·邦德”的計算能力;敬佩於霍華德·休斯用一次又一次衝擊人生的信念與那敢於走出自己的路的勇氣;好奇於一位“最熟悉中國的美國人”眼中的中國;驚異於小布什通過樂觀所贏得的總統大選;陶醉於手中清風嫋嫋,暗香盈袖的茉莉花與“慢”的那份嫺雅與靜好;

真正感染我的是一篇外表並不光鮮出彩,語言併不併不深奧難懂,但內容卻讓人回味無窮的《父與子》。

在一位父與子的的演繹下,即使是迷信,依舊讓人覺得那麼美好,高尚;即使是謊言,依舊讓人覺得感動,幸福。每位父親各自用着自己的方式,表達着自己對兒子的愛,德國的卜勞恩用自己的畫筆,勾勒出一對幸福的父子,向兒子以及千千萬萬的父子傳遞溫暖,即使面對死亡,他依舊帶着父親獨特的微笑,讓兒子樂觀,快樂的生活下去,將最後的一點光芒灑向人間。父親善意的謊言,兒子對於勝利的追求,父與子的相互信任,成就了一段用悽美的微笑,高尚的謊言所造就的童話,人生最大的恩典莫過於父親用犧牲爲兒子換來的美好童年。無論如何,人生是美好的!

合上這本帶給我無數啓迪的書,心中豁然開朗,面對以後的人生之路,我彷彿更有信心,遠眺遠處的美景,依然回味無窮。

《讀者》讀後感 8

暑假裏,我看了一本書--《讀者》,裏面的故事很精彩,其中有一篇讓我至今難忘。故事大概是,在美國加州的一個大草原上,生活着兩種不同的動物,一種是溫順的長頸鹿,另一種是兇猛的美洲豹。長頸鹿天生就是教育家,它教它的孩子任何生存技巧,而美洲豹卻不怎麼管剛出生的'小豹,甚至丟棄它們。就算有別的動物吃小豹,母豹有時也不會管,小豹只能靠自己。可是,長頸鹿用千百次的告誡換來的僅僅只是基本生存,而美洲豹因爲擁有痛苦的經驗,成爲了強者之中的強者。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要想成爲強者,就必須經過一番磨難。像音樂家貝多芬,他的一生就像是爲了演繹生命的悲劇。他從小就被他的的父親逼迫去學習音樂,長大後,他的耳朵也聾了。可他卻沒有向命運妥協,而是向命運抗爭,創作了驚世之曲--《命運交響曲》。現實生活中不也如此嗎?

一個農民的孩子,天生就是口吃,可他卻立志當一名主持人。因此,他被所有的人恥笑,可他卻沒有認輸,而是以堅強的意志,向命運發出挑戰。他將小石子放到嘴裏含着,不停地練習發音。他的舌頭不知被磨破了多少次,最終,他成功了。他就是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鬆。每一個成功的人,在成功前都會有許多困難在等着他們。所以命運是很公平的,他不會同情弱者,它使你悲痛,讓你受挫折。是爲了讓你戰勝命運,成爲強者。困難固然可以打擊我們,讓我們內心受挫,可困難也可以鍛鍊我們,讓我們變得堅強。要相信,當一切暴風雨過去之後,你的世界將變得很美好。

《讀者》讀後感 9

在一個天空黯藍,蟬歡叫的夜晚,我坐在書桌旁,拿起《讀者》,細細地品味着文中的一字一詞。

當我看到一篇文章時,停頓了一下,眼淚禁不住奪眶而出。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一位可憐的母親和一位自私的兒子之間發生的真實故事——20xx春節時,母親給兒子打電話:"孩子,回家吧!我爲你準備了你愛吃的東西。"兒子回:"媽,今年廠里加班,我不回去過年了。何況我又升職爲組長,不好好表現怎行呢?我已把1500元錢匯到你的賬頭上去了,拜,明年見!"說完後,兒子把電話掛了。"……"然而在後幾年裏,母親期盼已久的兒子依舊沒回來,母親日夜牽腸掛肚。而兒子卻說他年年升職,年年寄回的錢多幾千、幾百。後來兒子升職當了總經理,出差時沒空,居然叫祕書回覆。你們說他自不自私呢?

兒子未免太不好了,不知道一年不回去,母親的思念和傷心會更深,何況母親還特意準備了兒子愛吃的東西,就盼看他一眼;不知道金錢寄回去後,也不能減少母親日夜的`懷念,難道他不知道一句話"金錢能使鬼推磨"嗎?這樣他爲了金錢去奮力勞動,不去看爹媽,反而成了"鬼"難道他不知道,母愛不能和金錢比嗎?就算他有再好的工作,再多的金錢,而不會去看母親。難道母親願意用幾年的時間來換取你有金錢又高職位嗎?她願意嗎?難道她兒子沒聽過唱遍的着名歌《常回家看看》嗎?也許就算他知道,也不會對母親好。如果是這樣,那麼他對母親的熱愛已轉到更高的職位更多的金錢了,別人就更不要說了。

這時,我忽然感到蟬叫變得傷心了,天空此時烏雲密佈,一陣傾盆大雨落了下來,連老天爺此時都在爲那可憐的母親哭泣……

《讀者》讀後感 10

幾個月前在精讀《朗讀者》的原書,有些許感想。

好幾個月之前就觀看了《朗讀者》節目,之後,又觀看了《經典詠流傳》,覺得還不過癮,於是去書店買了《朗讀者》原著回家看,一開始只是走馬觀花,但經過我的細細品味,發現有很多妙處。

比同於電視節目,書本的內容可能會顯得有些枯燥乏味,這是一本讓人們去讀書的書,是一本講讀書的書。《朗讀者》中介紹了許多古今中外名著,還有一些人們讀這些書的感受,他們的`感受感染着我們,並以此鼓勵大家去閱讀更多的書本,去精讀更多的書籍。

那麼,到底爲什麼要讀書,“爲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去讀書嗎?”也許部分人沒有過高的思想意識。有的人說爲了大學聯考,爲了工作,或者說爲了家長,爲了老師。其實,我想說的讀書不是上學讀的書,歸根結底,人們都是爲了自己而讀書。也許,這句話,你們聽別人說了很多遍。但是,我今天用這句話表達的意思完全不同。

相傳猶太人用蜂蜜塗抹在書上讓孩子添,人們從小時候開始讀書,上學之後還是讀書,畢業之後繼續讀書一直把書帶入晚年。書本是知識的容具,書籍是人們進步的階梯。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人們無時無刻不在看書,但是現在,網絡發達,生活節奏快,沒有時間看書了。與此同時,國家加大了對古代文化知識的重視,修改了中國小教材,出臺了《中國詩詞大會》等一系列節目。《朗讀者》用最正直樸實的文字讓你讀書,留下自己內心的感想。因爲,你是爲自己讀書。

所以,發下手機,拾起腳邊的書香,細細品味,讓書本陪伴你,這就是朗讀的初衷。

《讀者》讀後感 11

今天,我一口氣把冰心奶奶寫的《再寄小讀者》讀完了。

這篇課文主要以兩則小小的日記爲例,告訴我們如何提高寫作水平。我把這個主要內容分成三點:

第一點是:“他總是專心的聽講,筆記也記得很好。”我讀到這裏,不由得想起了我自己,聽講倒挺認真的,可筆記做的實在不怎麼樣,字樣馬馬虎虎。唉!我暗自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改掉這不好的習慣,從課文中學習好的寫作方法。

第二點是:“他很喜歡讀課外書,而且讀得很仔細。”多讀課外書,纔能有更多的.詞語用在課本上,寫好作文。這點我是有體會的。以前我看課外書時,雖然看得多,但是我只注意看故事的情節,並沒有去記住那些好的詞彙,所以老師總是在我作文本上的評語欄內寫下“詞語不生動”等字可我的表姐和我卻恰恰相反,她是讀任何書或者看任何文章都很仔細的那種,所以她的老師總在她作文評語欄裏寫下“詞彙豐富,語言生動”這八個大字。相比之下,我和表姐是相差很遠了。以後我在看課外書時,一定要注意積累詞句,將來當一個作家。

第三點是:“你們語文書裏面會有一些思想性很強的,寫得很好的詩歌。”我回憶了一下,幾乎語文課本全是這樣的課文。我不由的想到了解放前的孩子多可憐啊!他們連書都買不起。有的地方的日本人還強迫中國小朋友讀日本文字的書,高玉寶想上大學卻只能是夢想,人家以前那麼沒錢還都每天跑三四十里地的去上夜校,可如今的我們大多數都是獨生女,家裏的小寶貝,生處繁華時代,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爲什麼不懂得珍惜這美好的時光呢?

我讀完這篇課文後,下定決心要做冰心奶奶說的那個孩子一樣,上課專心聽講,做好筆記,多看課外書,做一個有文化的接班人。

《讀者》讀後感 12

《寄小讀者》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的作品,講述了冰心奶奶在海外的奇聞異事,同時也抒發了冰心對祖國、對故鄉的熱愛和思念之情。

剛開始讀這本書時感覺有一些詞句很深奧,讓我看不懂,於是就產生了不想讀下去的念頭。後來,老師讓我們每人都要讀一本冰心作品《寄小讀者》,我才捧起書來繼續讀。漸漸地,我被書中有趣的情節吸引了。從書中,我感受到了冰心奶奶有一顆不泯的童心,她說:“除了宇宙,最可愛的只有孩子。”

她在《通訊二》中寫到:由於自己的幼稚,導致了一隻小老鼠命喪在小狗虎兒的口中,爲此,她一直感到傷心和自責。冰心奶奶熱愛大自然,大自然在她的筆下被描繪得美侖美奐。當她在輪船上看到海水時,這樣描寫到:“海水竟似湖水,藍極綠極,凝成一片。斜陽的金光,長蛇般自天邊直接到欄旁人立處。上自穹蒼,下至船前的水,自淺紅至於深翠,幻成幾十色,一層層,一片片的漾開了來。”這樣的描寫使讀文的人,彷彿身臨其境。

冰心奶奶說過:“假如文學的創作,是由於不可遏抑的靈感,則我的作品之中,只有這一本是最自由,最不思索的了。”從這本書中讓我感受到了冰心對母親的愛。在《通訊十》裏,冰心用純真的感情講述着母愛故事:“她愛我,不是因爲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間的一切虛僞的稱呼和名字!她的'愛是不附帶任何條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兒。總之,她的愛,是屏除一切,拂拭一切,層層的麾開我前後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爲‘今我’的原素,而直接的來愛我的自身。”這段話深深打動了我,讓我感受到了:愛,就是生活中堅定地信念,同時也讀懂了冰心的一句名言:“心是冷的,淚是熱的;心,凝固了世界,淚,溫柔了世界。”

生活中需要愛,愛可以讓軟弱的人變得堅定,讓絕望透頂的人重獲希望與信心。冰心奶奶用她的故事教會了我們怎樣去愛,怎樣去發現、享受、珍惜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讀者》讀後感 13

今年暑假,學校開展了好書伴我成長活動,我積極參與了,我和大家一起分享《讀者》。

我一上國中,便定了《讀者》這一本書。原是看到同學們都訂,我也不好意思不定,所以才定的,但當我打開它的第一頁,就被它深深吸引了,裏面的一些短小而驚駭的故事蘊藏着一個個深深的哲理,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聰明才智。

我有一個習慣,看一本書,總是會認真地看它的卷首語。我覺得一本書的卷首語是非常重要的,而《讀者》的每一篇卷首語都會告訴人們一個深深的的道理,讓人們的映像十分深刻,引起人們的'沉思。

我映像最深的是愛的專題上的一篇。有一位母親因出了車禍,神經變得有些不正常,還經常做一些奇怪的舉動,甚至有時會離家出走,她的丈夫也因此操透了心。

有一天,這位母親摸索着竟來到了兒子的學校。突然,她的病犯了,竟然在馬路上手舞足蹈起來,引來了許多路人駐足觀賞。兒子放學了,看到了媽媽,不由分說,抱住了媽媽,叫到媽媽。正在這時,一陣大風吹來,兒子不由自主的縮了縮。母親此時露出愛憐的目光,並脫下了身上那件僅有的襯衫,披在兒子身上。剛纔還在哈哈大笑的人們露出了眼淚。

是啊,母愛是偉大的,它既體現在驚天動地的大事上,也體現在日常生活中。而我們在平時恰恰忽略了這種愛,每一次微笑,每一個眼神,每一次回眸,每一聲叮嚀,我們真的真的忽略了。

依稀記得,我幼時特愛吃荷包蛋,媽媽每次都會煎給我吃。可隨着時間的增長,我的叛逆心理越來越強,動不動就和媽媽頂嘴,那一次早上起來,老媽給我做了荷包蛋,我興奮極了,該快跑過去吃,發現裏面有蛋殼,我生氣的丟下碗筷,去上學了,回來後,媽媽怕我餓,又重新煎了荷包蛋,還把手給燙了,我那時連句對不起都沒有,現在想想我那時真是不懂事,現在,我真心跟媽媽道歉。

讀者讓我收穫了很多,讓我明白了一個個大道理,瞭解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聽到了一個個幽默詼諧的笑話。我喜愛《讀者》。

《讀者》讀後感 14

《讀者》是本感人至深的雜誌,也是本能給人深刻教訓的雜誌。這是我仔細地讀完《讀者》第23期後的第一個想法。的確,《讀者》裏的每一篇短文,故事都值得讓人深思,其中《盲人的`鏡子》就是一篇。這片短文講的是一位朋友患了白血病,需要治療,但他不想忍受痛苦,而逃出了醫院。幸虧他遇到了一位雙目失明卻又帶着明鏡的老人。他從老人那兒明白了生命是多麼寶貴,從而撿回了一條命。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生命”一個對我們來說既陌生有熟悉的詞,一段既漫長又短暫的時光。在這段時間裏,有人成了明星,賺了許多錢;有人當了科學家,爲人類做出了貢獻;有人什麼也沒做成,整個一生都是平平淡淡,還有的人,很不幸的變成了殘疾人。但是,不管是哪種人,他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對於前三者來講,他們過得還算好,不太會“扔掉”自己的生命,但對於殘疾人來說,活着,要忍受很大的痛楚,因此常常會有“一走了之”的想法。這時候,他就像那個朋友一樣,需要一位熱愛生命的人來爲他指點迷津,找回自己的生命。當然,找回自己的生命並非易事,但也不難,只要有這個想法就行。正如那個朋友所說:“我現在擁有了人生米足珍貴的兩件寶:一是樂觀積極的心態,另一個便是屹立不倒的信念。是啊,我們只要有了良好的心態,堅定的信念,不管是否殘疾,是否快樂,都能夠頑強地活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各位,行動起來吧!讓我們每天都保持微笑,每天都充滿自信吧,讓我們一起來保護生命吧!

《讀者》讀後感 15

曾在《讀者》這本書上看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我”每次在郵局取了稿費後,總要給在門口老乞丐一元錢。有一次我給他投錢的時候不小心把身份證一起投了進去。當我發現身份證不見後,就轉身向郵局走去,我的身份證果然就在那老乞丐手裏,我走過去後他埋怨我說:“叫你多少聲你怎麼連頭都不回?”“我”一直行色匆匆,怎麼會留心身後乞丐的吶喊呢?“我”剛想從他手裏拿過身份證,他卻把手向後揚了揚,說道:“你是個好人,每次都給我錢,可是你在給錢的時候,從來不彎腰,錢往碗裏一扔,哐地一聲,有時候還蹦出來了,那“哐”的.一聲讓人聽了心裏很不舒服。”“我”說我很忙,再說我不喜歡彎腰,從來也不曾向誰彎過腰。而他卻說“我”剛纔就在馬路的對面向一個人彎了腰。“我”仔細一想,剛纔在馬路對面停了一輛小車,下來的是一位領導,他對我有恩,他在車裏看見了我,並把車停下來,和我打招呼。估計我當時確實有點受寵若驚的意思,我想也許,我潛意識地彎了腰。也許,在潛意識裏,對誰彎腰對誰不彎腰,已成定勢。 小荷

我想,這麼一個故事,告訴我們講了一個莫大的道理。無論是誰,尊嚴是一定有的。像文中的“我”一樣,對老乞丐的做法實在不對,最重要的是“我”沒有把這個老乞丐的尊嚴放在心上。爲什麼“我”不能夠向老乞丐彎腰而向領導彎腰呢?然而“我”卻沒有發覺,這又說明了什麼?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我們沒有發覺的事情,而這些事情,也許就在某個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是傷心,對你的人品、言行等一舉一動都懷有另一種認識。

一個人的成就,不單單體現在物質基礎上,生活中的言行、品質處處都可以體現。現在的社會,就像文中的“我”一樣,擺脫不了世俗的觀念。爲了創建新的社會,讓我們擺脫世俗的看法,去營造一個和諧美滿的社會吧!

標籤:讀後感 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