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草船借箭有感15篇

觀後感2.05W

草船借箭有感1

自從讀了《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我知道了自古以來總有那麼一些人,只要看到別人比自己強比自己有才幹,就會十分生氣,不是去奮發圖強,而是去嫉妒別人,想方設去害比自己強的人。

草船借箭有感15篇

三國時候的周瑜就是一個愛妒忌別人的人,他看到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便起了嫉妒之心,他讓諸葛亮三天造出十萬支箭,否則,就要處罰諸葛亮,諸葛亮用計謀借了曹營十萬支箭,讓周瑜的'計謀落了空。

有些人因爲怕別人超過自己,才產生嫉妒心理。當別人有了成績,做出了貢獻,受到了衆人的尊重和愛戴的時候,這種人不是探究別人取得成績的原因而是譏諷,造遙多麼愚蠢的表現。

讀了《草船借箭》我不由想到了自己,有時我也有嫉妒心理。比如自己考試沒考好,不總自身找原因,卻希望別人下次考不好,這就是我的嫉妒心理,嫉妒這個東西害處太大了所以以後我一定要杜絕它。

草船借箭有感2

今天我在家教機上看了一篇六年級的文章,名叫《草船借箭》。這篇文章然我懂得了一些道理:就是不要嫉妒別人。

內容大概是這樣的:一天,周瑜叫孔明去他那裏談軍事,周瑜對他說:“軍中缺箭,請諸葛孔明務必在三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如造不出,甘受軍法處置。”孔明說。“好,”周瑜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後來,孔明去找魯肅,他知道魯肅是一個忠厚老實的人,就向魯肅說:“望你借我20只船,每船扎3000個草靶子,每船各三十人。”魯肅問孔明:“你借這個有何用?”“我自由妙用,”孔明說,“但這件事切不可讓都督得知,不然就泡湯了。”

到了第三天,江上起了大霧。孔明對魯肅說:“走,上船取箭去!”孔明和魯肅一起上了船。孔明叫駕船的`人向曹營開去。到了曹營外,孔明又叫他們擂鼓吶喊。曹操聽見擂鼓吶喊聲,就命令弓箭手全力射擊。而在孔明那邊,他們還在清閒的喝茶呢!

等霧散去以後,孔明就明令船完回走,又叫全船將士大聲說“謝丞相箭。”當曹操醒悟過來時,孔明乙回到軍中。周瑜等人在江邊乙等候多時了。他們取箭,果然取了十萬餘箭。周瑜對魯肅說:“孔明神機妙算,我不如也。”

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不要嫉妒別人。同時我們也知道了孔明神機妙算、知己知彼、料事如神,魯肅忠厚老實,周瑜嫉妒心強,曹操謹慎多疑。

草船借箭有感3

讀了《草船借箭》這篇課文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篇課文寫的是諸葛亮很有才幹,周瑜很妒忌,於是設下陷阱陷害他。諸葛亮不但沒有拒絕,而且立下軍令狀。諸葛亮向魯肅借船、軍士、青布幔子,並吩咐不要告訴周瑜。諸葛亮在大霧天氣向曹操借箭,順利借到了箭。周瑜自愧不如諸葛亮。

讀到“諸葛亮說‘怎麼敢跟都督開玩笑?我願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的.時候,我想:諸葛亮怎麼回事?明知是個圈套,怎麼還答應周瑜呢?當讀到“諸葛亮說‘你借給我二十條船,每條船上要有三十名軍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我自用妙用。第三天保管有十萬支箭。不過不能讓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計劃就完了’”的時候,我想諸葛亮要這些東西幹什麼?當讀到“曹操知道上了當,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駛出二十多裏,要追也來不及了。”的時候,我想曹操實在是太多疑了,最後造成看白白送箭給諸葛亮的結果。

讀完這篇課文後,我想:諸葛亮真是聰明,巧妙地瓦解了周瑜的陰謀,順利將十萬支箭借到。我十分敬佩他。我要向他學習。

草船借箭有感4

今天,我們班被老師帶到多媒體看完了《三國演義》裏面的《草船借箭》。

看完之後,我想:孔明真是神機妙算,既會想到借曹操的箭來完成任務。雖然我們學過這篇文章,但是還是希望看見那壯觀的場面,只要看見實境,我想一定能比想象的好一些的。

開始了,雖然他們說的'話我一開始不怎麼懂,但後來慢慢地懂了一些,在看到周瑜要設計殺諸葛亮的時候,那一雙充滿殺意的眼神讓我看出了周瑜這人真是妒忌心強,我們可不能跟這種人學習,妒忌心太強是不好的習慣。孔明在和魯肅談話說要求魯肅幫助他時,那焦急的眼神,可是這個眼神只不過是一會兒,當魯肅答應時,那焦急的眼神卻變成了喜悅的眼神。在這裏,我明白了:孔明已經有了辦法。真是藏龍臥虎啊!

看着孔明用的辦法,看着船上扎滿箭支,十萬餘支,只需一夜,就能“借”得十萬餘支,真是奇蹟,就連周瑜也不得不欽佩。

孔明的智慧真是無人能敵呀!

草船借箭有感5

我今天讀了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的故事。讀完以後,感受頗深。這篇文章主要寫了周瑜妒忌諸葛亮,周瑜爲了爲難諸葛亮,讓諸葛亮十天造十萬只箭,諸葛亮和魯肅向曹軍借箭,最後完成了任務。

是啊!我以前就非常像周瑜、別的同學樣樣比我好,我沒有想着去努力,而是希望下次他們出好幾個大差錯,這樣爸爸媽媽就不會拿我跟他們做比較了。不過自從我看了這篇文章後,爸爸媽媽拿我跟他們比較我就細心聽,然後暗暗努力,終於變得和他們一樣好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善於利用各種條件,包括對手的性格、氣象條件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並且諸葛亮家喻戶曉,就是因爲他運用了這個道理。

最後,我要像諸葛亮一樣,善於利用各種條件。不能像周瑜一樣妒忌別人,去算計別人,而是努力學習,超越別人。

草船借箭有感6

今天,我讀了《草船借箭》這篇文章,我深有感觸。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周瑜打算攻打曹軍,可是軍中正好缺箭,他請諸葛亮幫他造十萬支箭,想借此機回謀害諸葛亮。諸葛亮問:“將軍何時要箭?”周瑜問諸葛亮:“十天夠不夠?”諸葛亮大聲說:“哪裏要十天,三天就夠了!” 周瑜想諸葛亮這次死定了。周瑜對諸葛亮說:“你立個軍令狀,到時候造不出十萬支箭,別怪我用軍法處置你!”諸葛亮大笑,立馬在周瑜面前立下軍令狀。諸葛亮一連三天都拉着魯肅喝酒取樂,周瑜知道了,心想:這次諸葛亮必死無疑了。到了第三天夜裏,江面突然霧氣騰騰,大風東去,諸葛亮與魯肅乘上草船,往曹軍水寨駛去。曹操多疑,生怕中埋伏,便下令只許放箭。不一刻,二十隻草船全插滿了箭,諸葛亮滿載而歸。

讀了這篇文章,我覺得諸葛亮很英明,我很佩服諸葛亮的才華,他博學多才,通曉古今,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人們在生活中如果有着豐富的.知識,在生活中就可以應付一些麻煩的事情。我覺得周瑜太小雞肚腸了,小雞肚腸並沒有好果子吃,反而還自己把自己給氣死了。我們在生活中應當寬宏大量,寬宏大量能使你交許多朋友,沒有太多的仇人。現代社會講究團隊合作精神,團結就是力量,如果周瑜不嫉妒諸葛亮,他們團結一心合作,說不定早就把曹操給消滅了,天下就是他們的了。我們同學之間也應當相互幫助,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而不應該有一點小事,你我朋友之間就相互嫉妒,這樣的友誼是不會天長地久的!

草船借箭有感7

自古以來總有那麼一些人,看到別人有才幹,比自己強,不是奮發努力趕超人家,而懷着妒忌之心,不擇手段地去陷害人家,三國時期的周瑜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草船借箭》講的是心胸狹窄的周瑜,看到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處處高自己一招,便心懷嫉意,總想害死諸葛亮。他以軍中缺箭爲名,生出一計,讓諸葛亮十天造出十萬支箭否則,軍法論處。由此看來,周瑜不僅妒忌心強,而且還十分狡猾陰險。然而,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卻胸有成竹地答應下來,趁着漫天大霧,用草船從曹營“借”了十萬支箭,使周瑜的詭計落了空。

有些人爲什麼會有妒忌之心呢?那就是因爲怕別人超過自己。當別人有了成績,做出了貢獻,收到衆人尊重和戴愛的時候,這種人不是探究別人取得的成績的原因,不是虛心學習,頑強拼搏,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而是譏諷、造謠,甚至中傷陷害,這是多麼愚昧無能的表現啊!

上星期,我認真閱讀了從新華書店送書下鄉時買的《三國演義》,反覆看了其中的《草船借箭》,我不由自主發出這樣的感嘆,同時也想起了數學家華羅庚爺爺。華爺爺可以說是知識淵博,名揚天下了。可是他在讀國小的時候學習成績並不好,算數考試常常不及格。在這種情況下,他沒有灰心,更沒有妒忌學習好的人。他自信“名人”是人,自己也是人,別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能做到。經過刻苦努力,華爺爺終於成爲舉世聞名的數學家。此後,華爺爺並沒有停止腳步,他又發現並推薦了陳景潤叔叔,去摘取數學“王冠”上的“寶石”。華爺爺的這種精神是多麼值得學習啊!

讀《草船借箭》,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妒忌的心理我不是也有嗎?

那次,我我過生日,我的'同學陸羽童也來我家裏玩,打一進門檻,媽媽就在一旁直誇她漂亮:臉蛋長得紅萍果似的,眼睛又水靈靈的,一定是個乖孩子,我可喜歡極了,我們家美玲可就沒你長的標緻喲……在一邊的我臉長得通紅通紅的,真想挖個地洞鑽進去,媽媽也真是的,爲什麼不想想我的感受呢?在那麼多同學面前這樣說,我到學校以後會怎麼樣呢?難道我真的長得那麼醜嗎?這一連串問號不禁讓我嫉妒起她——陸羽童。

陸羽童的成績還不如我,爲什麼我就沒人誇,我真的比她醜嗎?我怎麼沒發現呢,從此,我就天天照鏡子,想辦法讓自己漂亮一點,而我,也漸漸嫉妒起陸羽童的美貌了。

不僅是美貌,我對成績比我更突出的同學也存在嫉妒。自己考試成績不好,不是去分析原因,找錯在什麼地方,以便腳踏實地地學習,相反,卻希望取得好成績的同學,在下次考試中也出個大差錯,好和自己的成績扯平……

我讀《草船借箭》明白了妒忌這個東西,害處是非常大的。

草船借箭有感8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一直面臨着兩個問題:一是教什麼?二是怎麼教?這兩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一直困擾着我。

以前,我以爲只要上課多提些問題讓學生回答,造成一種熱烈的課堂氣氛,就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於是問題不分大小難易,統統搬上課堂,師生之間一問一答,課堂氣氛異常活躍。但最後我卻發現形式主義的簡單提問沒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使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

一次偶然的教學嘗試卻使我茅塞頓開。那一次,我講《草船借箭》一文,“例行公事”,在預習課文的基礎上,我讓學生把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大多數學生就圍繞“是誰借”、“爲什麼借”、“借的經過”、“借的結果怎樣”來提問題,這時我發現一隻小手舉得特別高,一直不願放下來,我心裏嘀咕:還會問什麼呢?一定又是在亂說。可爲了不打消他的積極性,我請他發言:“‘借’是需要經過別人同意的,而在這個故事中是曹操中了諸葛亮的計,諸葛亮應是‘詐’箭,爲什麼要用‘借’呢?”當我聽到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時,感到爲之一震,一名國小生居然敢向老師發問,敢向教材挑戰。我馬上意識到,敷衍、搪塞都是行不通的,課前精心準備的教案也應擱置一下了。於是,我順水推舟地說:“可書中明明用的是‘借’啊!這可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呀!”

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室裏頓時熱鬧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個學生說:“兩軍對壘,運用策略,不能說是詐騙,不然諸葛亮怎麼能稱得上是軍事家呢?”又一個學生說:“從現在法律的角度看,十萬支箭並非是一個小數目,諸葛亮犯了詐騙罪。”另外一個學生馬上說:“不對,那也得分清什麼時間,爲誰服務呀!諸葛亮這麼做是爲了國家,爲的是蜀吳兩國的利益,所以我認爲這個‘借’最合適!”“‘好借好還,再借不難’,我看過《三國演義》,在以後的戰爭中諸葛亮不也把這些箭如數奉還了嗎……”爭辯聲、討論聲、稱讚聲不斷地傳出。

當我看到這一幕時,不禁感到一絲欣慰。正是由於我今天的包容態度,我今天的大度,才使得我對我的學生有了新的而且深刻的認識,也使得學生真正地感受到了民主的課堂氛圍,因而他們的思維異常活躍。這使我不由得想起陶行知老先生的一句話:“創造力量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於是,我沒有斷然判定他們說得正確與否,而是對他們敢於大膽質疑,發表自己意見進行了表揚,學生個個喜形於色。“那究竟用這個字合適嗎?課文中你會有新的發現。”這一過渡自然得體,使得學生樂意帶着問題,饒有興趣地去讀文章,進行思考。

由於有了剛纔成功的體驗,學生對課文的學習特別認真。學習第三部分,我提出問題:“從第三段的哪些地方能看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這一次,學生進行了分組討論,我也參與到當中,場面特別熱鬧。我在設計這個問題時,就想到了不同層次學生的水平,有的可以從膚淺的表面文字入手;有的可以從字裏行間深入體會,因此我發現平日裏那些害怕回答問題、人云亦云及比較懶散的學生也把小手舉得很高。一種從未有過的成就感佔據了我的心頭,微笑盪漾在我的臉上。學生的回答令我滿意,課前所準備的“標準答案”一個不少。

我總結道:“正是由於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曹操的生性多疑才使得草船借箭得以成功。”我看到學生點頭稱是,正準備往下進行時,一個平時就很喜歡軍事知識的男生站了起來,我問他怎麼了,他說:“我和大家的想法不同。”學生馬上投去了驚異的目光。他接着說:“我認爲諸葛亮讓軍士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接起來,從大家剛纔所說的看,確實可稱得上神機妙算,但你們認真想一想這其實不是一個好辦法,諸葛亮預測到三天後是順風順水,如果曹操此時放的是‘火箭’呢,那樣火借風勢,二十條船的草把子如若引着了,後果真是不堪設想呀!”“曹操如果有了你這個小軍師,一定不會上當了。”我順勢對他進行了表揚。一隻只小手又如小樹林似的舉了起來,有的說:“課文中明明寫着:這一天江上大霧漫天,這霧一定不會像我們武穴市的霧一樣,那在江面上,水氣一定很大,估計‘火箭’射不到船上。”有的說:“不對,此時諸葛亮的船隊已經靠近曹營,應該不算遠。”又一個說:“這樣看來,如果放‘火箭’,那曹操不也就自身難保了嗎?曹操也非等閒之輩,我們可不能一味地稱讚諸葛亮而低估了曹操的能力。”當我聽到這個與衆不同的聲音時,我馬上感到了一種欣喜,因爲他在肯定曹操,學生能夠看到人的不同側面,這不正體現了“思想大於形象”這一道理?這一次不僅僅是由於我的寬容大度,更是由於我對學生的深入瞭解,對教案的大膽放棄,使得學生又一次地體驗到了閱讀再創造的樂趣。“課下閱讀《三國演義》,也許你會有新的發現,或許還會有比草船借箭更好的辦法。”這一結束語,不僅使課堂內外緊密聯繫起來,而且通過各種思想的互相撞碰,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並且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課後,我百思不得其解,爲什麼這節課竟然取得意想了效果?正好手邊有一本新頒佈的《語文課程標準》,隨手翻閱,忽然注意到:“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我一直認爲,我是教師,我要盡我的知識和才能來教導學生,引導學生進入我爲他們精心設計的美妙世界。然而我錯了,大大的錯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不是教師的事!老師不應越俎代庖。教師所能做的,就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各自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學習,是讓他們主動地走自己的道路,而不是被動地跟在教師後面,既不情願,又沒有積極性。我想這也就是我本次課成功的根本原因吧!

【課後反思】

課後,我想了很多很多。平時,每節課教師都是主人,串講串問,有時學生脫離軌道馬上拉回來,生怕浪費一點教學時間,完成不了教學任務;有時又害怕學生造成尷尬的場面,自己下不了臺,每次涉及質疑問題,都是“蜻蜓點水”,有時甚至牽着他們走。可今天課堂上這兩個小插曲,反而使我感到了教學的輕鬆,學生創造的火花也在不斷閃爍。那麼,我們如何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呢?

一、打破師生關係

英國一位哲學說過: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氣裏自由自在呼吸。心理學研究還表明:人在輕鬆和諧的環境裏,思維才表現得最活躍。相反,在壓抑的思想環境裏,在禁錮的課堂教學氣氛中,是很難產生創造性思維的。教學活動實際上就是師生交往過程中相互影響,相互交流,從而增強師生情感交融,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過程。所以,課堂教學中,只有這種良好的、民主的夥伴關係,才能進一步創設和諧、愉快、輕鬆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如當學生提出第一個疑問“借”用得不對時,我就進行糾正,他也許會有苦惱,也許會有被批評的不悅,而我並沒有這樣做,這就還給了學生學習的充分自由,使他們充分享受到參與的樂趣,享受到發表不同意見的樂趣,使思維最大限度地活躍起來,促進了學生創造力的發揮。

二、培養孩子自主探究的能力

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大多數學生是“疑而不問”,那些不善於質疑的人,一般學習態度懶散、知識面狹窄,而樂於發問的.人卻思維活躍,解決問題能力比較強。大文學家巴爾扎克說過,打開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的是問號。一般地說,大部分的偉大發現都應歸功於“如何”二字。現代心理學認爲: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疑問,原有的知識經驗與新接受的信息發生了矛盾,在心理上就會出現一種力求統一矛盾,使心理狀態趨於平衡的要求,促進了思維的展開,一旦這種矛盾統一了,便得到了一種心理上的滿足。質疑就是刺激學生積極思維的誘因,也是促其發奮學習的動力。有了質疑,學生就會產生求知慾,變被動接受爲主動追求。“疑而能問,已得知識之半”。學生由疑而問,也是一個主動學習、積極思維的過程。因此我們要保護學生質疑的積極性,哪怕是一些幼稚、膚淺的問題。

三、寬容兒童創造的天性

“疑”是創新學習課堂的主軸承,思維是創新學習的核心,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是發展學生智力與能力的突破口,而創造性是良好思維品質的重要方面,也是健全人格的特徵之一。在過去,教師往往只注重教育學生確信書上寫的、老師講的,如果有學生提出異議,就很生氣,即使學生的意見是對的,也要頂回,其實這樣極大地挫傷了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如在上述案例中,如果我直接批評了那位學生:“明明是草船借箭,有什麼不對?”那樣,學生就不會發現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通過這個“借”字表達得淋漓盡致,當然更不會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如果我先告訴那個學生:“曹操就是生性多疑,是比不上諸葛亮的。”相信這個學生會很受打擊,以後可能只會循規蹈矩地遵循所謂的“正確與否”,從此扼殺了兒童創造的天性。

從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深深地領悟到,只有那種能給學生足夠自主空間的教學,只有那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學習方式的教學,才能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草船借箭有感9

《草船借箭》一文講述的是心胸狹窄的周瑜想害死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便想出了一個辦法,騙他說最近很需要箭,要他在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只說三天就行,並立下軍令狀。周瑜開心得不得了,因爲他覺得三天內壓根不可能造出十萬之箭。之後魯肅幫諸葛亮弄來一些船和一些士兵,諸葛亮在漫天大霧時便去曹操的水寨──因爲他知道曹操的兵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不會冒着危險出來,後來成功地“借”了十萬支箭,周瑜輸得心服口服。

文中的諸葛亮是一位通天文、識地理的軍事家,他神機妙算,預測到第三天有漫天大霧,又很瞭解曹操這人的性格,所以便成功取到了十萬支箭。如果他在聽到周瑜讓他十天內造十萬之箭的時候,慌張了,那麼使會輸在周瑜手下,也許還會被他殺死。冷靜、沉着,這正是我們要學習的呀。

而周瑜,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懷着嚴重心理嫉妒的`人。他一心只想置諸葛亮於死地。因爲他嫉妨他的才華,怕他超過自己,而這種壞心理,是我們人生路上的“絆腳石”,我們需要的是正確面對它,從它的身邊繞過去。所以,如果我們身邊的人有“周瑜轉世”的話,還是稍微避開點爲好。我們要象諸葛亮一樣,放大心胸、沉着冷靜,爲我們的人生之路添加一些光彩!

草船借箭有感10

我喜歡諸葛亮,尤其喜歡關於他的`故事。如有《三氣周瑜》、《三顧茅廬》,還有《空城退敵》。但我最喜歡的是家喻戶曉的《草船借箭》。

主要內容是,周瑜嫉妒諸葛亮才智,一心想害他。借水攻曹操一事,爲難諸葛亮,讓他三天內造下萬支箭。諸葛亮答應了,他向魯肅借了二十條船,開到曹軍水寨。曹操多疑,見霧大,以爲有詐,就發令射出許多箭。船的草把上扎滿了箭,因此諸葛亮不費吹灰之力得到了十萬支箭。

故事中,諸葛亮才智過人,明知道周瑜用計,他卻沉着不亂,用本事克服了困難,值得我佩服。而周瑜心胸狹窄,不值得學習。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要多學知識,遇到困難多動腦筋。

草船借箭有感11

前幾天,我讀了《草船借箭》這篇課文,它使我深有感觸。

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周瑜嫉妒諸葛亮,就故意讓他造10萬支箭,騙他說要跟曹軍交戰。但諸葛亮聽完後不慌不忙,還一口答應下來。諸葛亮去找魯肅幫忙,但並沒有提到“箭”。可就在約定交箭的那一天,諸葛亮輕輕鬆鬆交出了10萬支箭。諸葛亮真是太聰明瞭!

當我讀到“你借給我二十條船,每條船上要三十名軍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的時候,我疑惑不解,諸葛亮要這些幹什麼呢?讀到後面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他是要吸引曹操的'注意力,用他的弓(gong)弩手放出的箭去交差啊!

諸葛亮聰明絕頂,但這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因爲他善於思考。可我呢?與他相比,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就在上週,爸爸給我買了一本《奧數練習題》,叫我做兩頁。其他的題都很簡單,我不費吹灰之力就做完了,只有一題讓我束手無策。我心想:這道題太難了,也許要思考很久,我可沒那個耐心!所以我不管不顧地去看電視了,看了一會兒又去玩陀螺。當我正玩得不亦樂乎的時候,爸爸出來了。他發現我還有一題沒做,而且玩得忘形了,就狠狠地批評了我。我狡辯說:“那道題太難了!我根本就不會寫!”可爸爸卻一針見血道:“我還不瞭解你?你就是懶得動腦思考,快,再去想想!”這時,我突然想起讀過的這篇課文,諸葛亮遇到困難可不是一味逃避的。我意識到自己錯了,我應該向諸葛亮學習,遇到不會做的題要先思考。於是我趕緊開動腦筋,又列了些草稿。經過我認認真真,堅持不懈的思考之後,終於把那道題做出來了。爸爸出來批改我的作業,發現我全對,還表揚了我。頓時,我的心裏樂開了花。

每當遇到難題時,我都會想起《草船借箭》這則故事,正是諸葛亮讓我明白了,凡事都需要經過反覆思考,否則就會一事無成。

草船借箭有感12

聽人們說,諸葛亮是個神機妙算、足智多謀的人。今天我懷着無比喜悅的心情閱讀了《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草船借箭》這個故事。

諸葛亮果然是名不虛傳,他料到三天後的大霧,料到曹操在霧天不敢冒然出兵,就敢答應周瑜,在三天內造十萬支箭,最後還是輕而易舉地得到了箭。

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可不是天生的,是通過不斷學習、不斷積累,才能達到“料事如神”的.境界。

我多麼渴望像諸葛亮一樣的聰明才智,爲人類造福啊!然而與諸葛亮相比,我真感羞愧難當。平時我連做數學題都不認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來就不想再做了,有時還要發發小脾氣,真是相差之極啊!

《諸葛亮草船借箭》這個故事使用我體會到了要象諸葛亮那樣足智多謀,必須付出艱辛的努力。今後我一定要勤奮學習、刻苦努力,長大做個像諸葛亮這樣的人,爲祖國終身效力。

草船借箭有感13

最近幾天,我閱讀了《草船借箭》這篇文章,裏面諸葛亮的處變不驚、足智多謀,令我佩服的五體投地。今天,我來給大家講一下閱讀完整篇文章的感受吧。

故事發生在三國時期,因爲周瑜非常妒忌諸葛亮的才華,他便借公事之便,讓諸葛亮在十天之內造十萬支箭,以此除掉這個心腹大患。而諸葛亮明知周瑜想陷害他,卻答應了,並將時間縮短爲三天。周瑜又驚又喜,叫諸葛亮當面立下軍令狀。後來,諸葛亮用大霧天氣和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成功地“借”到十萬支箭,又利用水流方向的優勢,順利返回。

在這個故事中,諸葛亮成功借到箭,除了他機智過人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有勇氣。你看,他和魯肅兩名文官,手無縛雞之力,即使加上部分士兵,在曹操的.百萬大軍面前,也如螻蟻站在猛虎跟前一般。當時魯肅可嚇破了膽,但諸葛亮卻臨危不懼,處變不驚。他的勇氣令我佩服!

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戰火和硝煙,有勇氣、敢於直言,仍是這個時代必不可少的精神和品質。對此,我深感慚愧。幾天前,老師佈置了超多的作業,讓我們把識字表每個字組兩個詞寫在紙上。我們明知道作業量不合理,但大家都敢怒不敢言,忍氣吞聲,回家默默地寫起了作業。我硬是寫了兩三個小時才寫完。之後我又瀏覽了一下家長微信羣裏,雖有家長“反抗”,可他們卻是找班幹部,讓班幹部報告老師,但班幹部也沒人敢反應。第二天,老師向我們說出了“真相”,原來老師是用這件事在考驗我們,看看我們遇到不合理的事時,會不會有勇氣提出自己的意見。結果,即使是錯誤的決定,大家也照做不誤。想想真是可怕,如果每個人遇事都縮在後面,缺乏面對權威,敢於直言的勇氣,那我們這個社會的公平正義又靠誰來維護呢?

一個人,想變得更完美,有兩樣必不可缺——智慧和勇氣,這兩樣相互依存。無勇多謀,有再多意見也不敢提出;有勇無謀,提出的意見也毫無建設性,所以我們既要有勇氣,更要有智慧,做一個有勇有謀的人。

草船借箭有感14

自古以來,總有些人看到別人比自己強,內心就不舒服,就產生嫉妒之心去陷害別人。三國時期就有這樣的一個人,他就是周瑜。

課文《草船借箭》寫了周瑜看到諸葛亮比自己聰明,就設下了陷阱,意圖坑害諸葛亮,誰料諸葛亮,精通天文地理,算到了三天後有霧,正好周瑜讓諸葛亮在十天內交付十萬支箭,所以諸葛亮對借箭一事胸有成竹,立下了軍令狀,最後,諸葛亮如期交付十萬支箭,周瑜自嘆不如,他的計謀也落空。

讀《草船借箭》,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每次考試不好的時候,我從來不分析原因,找到錯誤的地方。相反,我總希望成績比我優秀的.同學也出現一些差錯,好和自己的分數拉平,讓他們也考不好,事情雖小,但這不就是妒忌之心嗎。如果人家考的好,那幾天我就遠離他們,因爲我內心不舒服。

人爲什麼會妒忌別人?因爲這個社會都是強者生存高處,弱者生活底層。人人都想成爲強者,當自己的能力達不到時,有的人受利益驅使,就產生了嫉妒之心。這是多麼不正確的表現啊!

讀了《草船借箭》我明白了:我們要像諸葛亮那樣專心讀書,刻苦學習。更重要的是要像他那樣虛心寬宏大量,心胸寬闊,用自己的智慧證實自己的成績,而不要像周瑜那樣心胸狹窄,高傲自大,不要耍小聰明,也不要打小算盤。只有像諸葛亮那樣,虛懷若谷,勤奮讀書,才能使自己早日成才,將來爲祖國做貢獻!

我們一定要做一個品格高尚、懂得珍惜、有上進心的人,不能做一個心懷妒忌的卑劣之人!

草船借箭有感15

有一個休閒的晌午,風製造着微微的涼意。樓下也沒有小孩子們的嘻鬧聲了,安靜的讓我不適應。於是我打開了《三國演義》坐在椅子上,翻到了剛讀到的《草船借箭》,開始了我思想中的“戰爭”。

草船借箭講的就是周瑜讓諸葛亮十天造十萬支箭。諸葛亮頗躊躇了一會兒,說他只要三天。於是利用草船借到了曹操的箭的故事。

剛讀的時候,我也很疑惑。一直在想“三天怎麼可以造十萬支箭呢?”於是帶着這些好奇心繼續看了下去。讀到諸葛亮要了二十多條船,船上都放上草靶子的時候。我就再想:難道諸葛亮要用船去換箭?不可能啊!他應該知道曹操非常狡猾啊!難道諸葛亮還沒有我聰明!但是隨着故事的發展,諸葛亮就讓我震驚了——沒想到諸葛亮故意受曹操的箭。那些箭都射進了草靶子上。過了幾分鐘後,曹操感覺不對勁,於是讓人追他們,但是諸葛亮已經跑遠了。之後,諸葛亮在我的心裏就成了一個非常聰明,方法很多的人。

看到諸葛亮這樣,我想起了姐姐。有一天,我要做手抄報,做到一半。突然,我腦海中冒出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原創手抄報的`主意。但是沒有白紙了,全是有圖案的手抄報紙樣。在我還很苦惱的時候。姐姐說:“你把有圖案的紙翻到下面不就行了。”現在想來,姐姐真是現代諸葛亮啊!

驟然,樓下的小孩的嬉鬧聲打斷了我。我也退出思想中的“戰爭”,合上《三國演義》準備明天再來面對這場“戰爭”。

標籤:草船借箭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