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時間簡史》讀後感13篇

觀後感7.83K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時間簡史》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時間簡史》讀後感13篇

《時間簡史》讀後感 篇1

從識字以來,我讀過很多書:《西遊記》《俄羅斯童話》《上下五千年》……然而,現在五年級的我有些不滿足於這些書了,開始對《前世今生》《時間簡史》一類講述哲理、科學的書興趣盎然。雖然初看上去,這些書枯燥無味,但是細細品味,卻常常引發我無限的思考與遐想。下面,來說說我讀《時間簡史》的故事吧。

第一遍讀《時間簡史》時,我只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大都是跳讀,略去了那些艱澀難懂的部分,只看有趣的內容。但即使這樣,仍覺得無聊,先後也只是翻了兩頁,便束之高擱了。

直到有一天,無聊的我,抱著好奇的心,再次打開了那本黑色封面的《時間簡史》,低下頭,靜心地品味起來。我隨手握起鉛筆,點點劃劃,慢慢記下自己的疑問,一躍而出的靈感……咦!什麼時候那些黑白的文字漸漸生動了起來?慢慢地,我被帶入了一個科學的世界:與亞里士多德觀賞水、火、土、木幾顆星星的變化;與托勒密一起鑽研宇宙中心的祕密;與哥白尼、伽利略一起用真理、事實來推翻錯誤的理論……一頁一頁,我認識了偉大的發明家愛因斯坦,堅持真理的伽利略,發現地心引力的牛頓;我瞭解了反粒子、對偶性、小圓周、光子的概念……與此同時,我也提出了不少疑問:宇宙的中心到底是什麼?是不是每顆行星的小圓周都是一樣的?在恆星光譜中,什麼顏色代表最熱,什麼顏色代表最冷?行星與恆星各是怎麼形成的?……一堆數不清的疑問,讓我不斷地查電腦,翻閱其它工具書,甚至用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像唐僧唸經一樣在爸媽耳邊不停地問,問到二老大聲喝斥也渾然未醒。無盡的問題縈繞在我的腦海,揮之不去。我對《時間簡史》的興趣也更加濃厚了。看到後面,不少先前的疑問迎刃而解,那種豁然開朗的滋味讓我欲罷不能。

有時候我也會自己去做試驗。我嘗試和伽俐略一樣,從樓上同時扔下兩個質量相差很大的瓶子,看看它們是否同時落地;當看到書上說:“飛船在太空中直線飛行,路徑影子投到地球上的二維影相就顯明是彎曲著”時,我也嘗試著用鉛筆在地球儀上測試;讀到“視差”這一段時,我也試過坐在車上看遠處一點也不動的太陽……那時的我,竟也感受點兒“科學瘋子”的味道。

在讀完《時間簡史》後,更多的書成爲了我的閱讀目標:《果殼中的宇宙》《瑪雅曆法》《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感謝《時間簡史》爲我打開了科學探索的大門!有時候,我也想過,以國小的水平來讀這一類書,是不是太困難,太“不求甚解”了呢?因此,我開始放慢速度讀,一點一點“煮”著讀,思考研究著讀。

這幾本書便成了我無聲的老師,將知識一點一點地送給我,引領我走向神祕的科學世界。雖然深奧難懂,但是依舊情有獨鍾。

《時間簡史》讀後感 篇2

今年春節花了半天時間閱讀《時間簡史》。老實說,雖然這本書已經編輯好了,而且它的評論也更容易理解,但當我還是一個物理成績很差的孩子的時候,我還是很困惑。貿易輕率地寫下了一點閱讀感受,以示諷刺。

讀了《時間》後,我的第一印象是,從哥白尼到伽利略,到馬赫、牛頓,再到後來的愛因斯坦到霍金,整個物理學是人類總結對宇宙和時間的理解的漸進過程。這是後人在總結前人研究和思想的基礎上提出新觀點,然後通過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牛頓說他不是一個偉人,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事實。伽利略通過研究哥白尼的地心說,提出了日心說和地震學理論。牛頓在此基礎上發展了萬有引力定律,愛因斯坦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以及霍金的時間簡史。他們都在以前的研究中加入了自己的想法,總結並提出了新的理論。可以看出,萬事萬物的發展迫在眉睫,人類社會的進步來自於對人類不斷追求的未知事物的思考、辯證法和總結。

雖然物理學從小就很差,但我一直對天文學和地理學很感興趣。地理在高中入學考試中甚至得了滿分,但是像理論物理這樣抽象、純粹的理論基礎學科卻很難理解。會不會是抽象思維能力不夠?因此,讀了《時間簡史》後,我對其中闡述的.理論仍有一些看法。

在我膚淺的理解中,《時間簡史》似乎向讀者描述了一個整個宇宙都是服務器的世界。宇宙中的所有物質小到基本粒子,大到小行星、彗星、行星、恆星甚至星系都是連接到服務器的節點。它們獨立運行,並通過服務器相互連接,依靠各種基本物理定律進行交互。服務器的操作是單向和不可逆的,不能存檔,當然也不可能存檔。每個節點通過各種光波等相互通信。由於彼此之間的距離以及對各種光波傳播路徑的各種影響,會出現網絡延遲,導致節點之間的異步通信。由於自身運行速度的質量和其他原因,節點相對於其他節點的運行時間是不確定的,但是每個節點相對於整個服務器的運行時間確實是固定的。因此,觀察節點A處的節點B和節點C以及節點D處的節點B和節點C的狀態可能導致完全不同的結果,而在服務器處觀察節點A、節點B、節點C和節點D的狀態可能導致確定和一致的結果。這讓我想起了人類社會。人類社會也是一個服務器。每個人都是這個服務器的一個節點。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點,生活在不同的圈子裏。許多人似乎遙不可及,但他們在這個大服務器下相互交流,即使它非常微妙。有一種社會學研究理論,即使是兩個完全不可能認識的人也只能通過六個中間人建立聯繫,這是從大量統計研究中得出的結論。另一方面,看着宇宙,我認爲有相似的節點可以使宇宙中遙遠的兩個不相關的節點建立最短的連接路徑。這就像一些物理學家正在研究的蟲洞理論。

我相信,按照目前人類科技的發展速度,我們可以走出太陽系,甚至走出銀河系,在幾代人的時間內自由地在宇宙的服務器上漫遊。

《時間簡史》讀後感 篇3

假期到了,老師讓我們讀兩本散文和一本小說,然後任選其二寫兩篇讀後感。然而我感覺讀這些浪漫主義的文章屬實對人生的意義不大,於是改讀了《時間簡史》。

《時間簡史》給我的感觸很大,同時也爲我帶來了許多問題和猜想,而本文就將探究並說明衆猜想之一——宇宙的構成規律。

宇宙的構成是有規律可言的。閱讀中,我發現了一個大多數人都發現了的規律:電子繞原子核做的運動就像行星繞恆星做的運動,這就像是在說明宇宙的基本規律是不變的。曾有一句話:“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將這句話與這個規律聯繫起來,我做出了一個猜想:“是否每個原子都是一個星系,每個星系都是一個原子?”也許這個世界是無限大也是無限小的,在分子中有一個比我們的宇宙小的多的另一個宇宙,而在更大的世界中,也許我們的地球僅僅是一個未被其他生物觀測到的質子。如此解釋,這個世界彷彿變得很簡單,無限大的無數世界和無限小的無數世界相連,從而形成一個無底洞一般的系統,而生命或人類也許只是系統中的“生成物”或“漏洞”。

在讀完有關夸克的一章,我更想證明世界並沒有科學家們想象的那麼複雜了。

第五章《基本粒子和自然的力》寫道,中子和質子由六種分別叫做“上”“下”“奇”“粲”“底”“頂”的夸克構成。換句話說,構成質子和中子的夸克大體上僅僅只有六種。六種夸克通過不同的組合變成不同的中子和質子,從而構成世間萬物。這似乎從一個物理問題變成了電腦編程的.問題。

讀到這裏,我突然想到曾在哈爾濱遇到的一位智者告訴我,可能世界的構成就像電腦編程一樣,通過“0”和“1”的不同組合,編出五花八門的事物,組合成宇宙。而我們完全可以想到,六種夸克類似於“0”和“1”一樣的編程代碼。

可是在一段時間後,我又想到,夸克的內部仍有許多層夸克,於是我推測,最外層的夸克僅僅是已經由最內部的“0”和“1”夸克構成的“001”或者“100”之類的半成品。我們世界的構成代碼也許比想象的困難,也可能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更加簡單。

那個人還曾說過一個我很認同的觀點,就是在人類所能觀察到的事物愈接近於無限時,便愈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系統錯誤”的、無法觀測的狀態。就拿黑洞爲例,物質在坍塌時,質量變得無限大,於是便產生了可以吸入並毀滅一切物質的能力,這多像電腦中出現的BUG!宇宙還有許多無限的東西,例如物理題中經常出現的無限勻速直線運動,反比例函數中的無限接近於0,或是圓周率π……

宇宙無限,無限到小孩子不願觸碰,無限到大人仍在探索。幼稚的我只是在巨人可能錯誤的結論上利用自己可能錯誤的理解能力得出可能錯誤的猜想。

是啊!我也僅僅是會用幼稚的思想表達成熟的見解罷

《時間簡史》讀後感 篇4

國小的時候就聽說了,史蒂芬·霍金所著的《時間簡史》,雖早想一窺究竟,但終究功力淺薄而沒有爲難自己。我對於自然科學的喜愛可以追溯到兩三歲的時候,至今還記得,夜晚美麗而浩瀚的星空,使我第一次對自然發出了質問與感慨。如今,歷經十年數理化的修煉,功力激增,雖尚無渾厚殷實之深澱,卻已能瞭解少許,但有力餘,便欲牛刀小試,有幸於圖書店中覓得此珍貴之書,便買諸家,悉心運氣以觀。此書雖銷量達1000萬冊,創科普著作之奇蹟,引無數觀者摘鏡立目,但仍因其內容之艱深,專業知識之涉域甚廣,使文人墨客欲其書者盡折腰而視之爲“天書”。

然也。霍金在書中系統地闡述了近代科學的發展史以及當代物理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如其中的波粒二相性,宇稱不守恆,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反物質理論,黑洞引力論等等,皆爲大學理工科專業內容,常人想以此書作爲茶餘飯後的消遣用具,實非明智之舉。至此,四周時光,全爲此書而費盡心思,雖尚不可徹悟其內之深涵,卻也略悉端倪,了明大意,知作者之用心。於此,便欲粗評一二,傾我心之領悟,流我思之感慨。對霍金——終爲大師也自患異症,身不由己。卻意志剛毅,才思迅捷,爲此浩瀚之文,足可見其氣之深廣而奧絕也。

此書絕非僅以理科專著自居,更溢人文情懷並與機智修辭。此舉,實深刻記於我心,令我無能忘之。文中多有將深艱科學原理設喻爲普通生活場景之實例,其構思之絕妙,設喻之恰分,使人歎絕,不禁復感於霍之迅捷才思。如有幾例:霍將自旋爲2(即旋轉一圈兩次重複自身)的粒子比喻爲撲克牌中Q,仔細觀察不難發現,Q正是旋轉一圈後,兩次回到自身。又如,霍將時間無序度的箭頭成比作打桌球,打一杆後,原先有序的桌球,被分散爲無序,而再打一杆使之重新回到有序的狀態是極不可能的。由此而揭示出時間作爲熵的熱力學箭頭。如此之例,不勝枚舉。

作者使一本原先註定對常人繁雜、枯燥、乏味的理論科學知識專著,變得如此豐富,多彩而有趣,實在值得稱頌與敬佩。讀書使人明智,此言非虛。《時間簡史》一書就是把讀者引向宇宙的起點和萬物的本源,從而引發我們對個人、對同伴、對事件、對社會、對生命、對世界、對意識等等等等的思考,進而使我們在自身尋找本質。無意中便提高了思維的深度與廣度。此書從宇宙圖象說起,系統地介紹了時間、空間、量子、自然力、黑洞、蟲洞等內容。我們在與作者一同思索中,墮入了科學的迷幻之網,似乎時而看見一絲亮光,也許那就是未來的可以認識的世界。

《時間簡史》讀後感 篇5

夜晚擡起頭將視線投向廣闊而深邃的天空,深邃的藍黑色天空像一個神祕的漩渦。宇宙是多麼的浩瀚,它到底有沒有邊界。黑洞是多麼恐怖而神奇,掉進裏面的東西究竟會去向那裏。時間是多麼的無窮,逝去的時間到底魂歸何處。這些疑問常常充斥着我的腦海。直到讀了《時間簡史》,我對這些問題終於有了一些更深層次的瞭解。

在科學文明的21世紀,如果有人說宇宙是一個烏龜馱着的平板,也許三歲的孩子也會覺得可笑,可是我們對宇宙究竟瞭解多少呢?早在公元前340年,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他的.《論天》一書中,就已經能夠對於地球是一個圓球而不是一塊平板這一論點提出兩個很好的論據。亞里士多德認爲地球是不動的,太陽 月亮 行星和恆星都以圓周爲軌道圍繞着它轉動。他相信這些,是由於神祕的原因,他感到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且圓周運動最爲完美。托勒密模型也爲預言天體在天空的位置提供了相當精密的系統。然而,1514年一位名叫尼古拉·哥白尼的教士提出了一個更簡單的模型,他的觀念是,太陽是靜止地位於中心。後來,兩位天文學家——德國的約翰斯·開普勒和意大利的伽利雷·伽利略開始公開支持哥白尼的理論,儘管它所預言的軌道還不能完全與觀測相符合。……從龜背駝平板的理論,到地心說,再到日心說,人類對於宇宙的瞭解可謂越來越科學話。但宇宙仍是一個深不可測的名詞,宇宙到底如何開始,它到底有沒有盡頭,這些問題只有經過科學家的繼續探索,纔有可能得出結論。

科學的事例和科學的專業術語,這本書讓只有淺薄物理知識的我讀的有些吃力,但依舊深深爲它而着迷。同時也對這本書的作者,史蒂芬·霍金產生的瞭解的慾望。霍金,這個21歲便被禁錮在輪椅上,卻用他的智慧征服了全世界的人。他不能寫字,看書必須依賴於一種翻書頁的機器,讀文獻時必須讓人將每一頁攤平在一張大辦公桌上,然後他驅動輪椅如蠶吃桑葉般地逐頁閱讀。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寫出了享譽世界的《時間簡史》。他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身體的不幸讓霍金體會到了地獄般的煎熬,然而他卻以孜孜不倦的科學精神在自己的地域中締造了人類的天堂。不幸中的大幸,正如霍金本人自述:“幸虧我選擇了理論物理學,因爲研究它用頭腦足矣。”

作爲一名高中生,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更應該爲了科學探索而努力。我們應當如這本書中一樣,看待事物要用科學的眼光,在生活中善於觀察,遇到問題大膽假設小心論證。也許我們無法超越霍金、哥白尼等偉大的科學家,但我們可以在思考和探索中提升自己。

《時間簡史》是一本好書,在這個盲目的世界裏給我帶來了科學的清醒。它的各種深奧之處自然是我無法完全體會的,但它所描繪的宇宙、時間、空間卻深深的震撼了我。

《時間簡史》讀後感 篇6

最後,從這本著作中,我深深的瞭解到科學上的很多重大的進展都是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們不盲目的追隨權威,而是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有時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險,提出自己的理論,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對於現今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大學被賦予的歷史使命將不同於往,它肩負着培養出下一代有着卓越創新能力的複合型人才,可以說今後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將更多的是人才之間的競爭,不管是從經濟方面還是武力方面,以往的傳統觀念將不利於更快速的發展,有時甚至會起到阻礙的作用,因此創新將是今後發展的又一個新的歷史潮流,我們國家只有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乾坤旋轉,才能永久的屹立在東方。這樣的歷史使命對於21世紀的大學生而言是不可推卸的,首先應該很慶興的是我們趕上了這樣一個好的時代,有這樣一個好的環境來進一步求學,拓展自己的知識、開闊自己的眼界、活躍自己的思維、培養自己的能力。其次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樣一個好的條件來努力學習,在學習方面我們也不應該盲目相信課本上的條條框框,而是帶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見解來求知問道。我們也應該多多向老師求教,畢竟老師的知識和閱歷還是很豐富的,這對於正處在年輕氣盛的我們而言是彌足珍貴的。要成爲未來的建設者,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應該多多讀一些課外雜誌,多學一些知識,對於自己的提高也是極其有好處的。同時在校學習的期間我們也應該逐步的走進社會、感受社會、瞭解社會,這對於將要走進社會的我們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也能更真切地給我們有競爭的意識,培養自己多方面思考問題的能力,亦即創新思維的培養。

一本好書不僅能教給別人知識,更主要的是能讓讀者有所思有所感,《時間簡史》就是這樣一本讓人有所思有所感的好書。而對於這本書的作者霍金先生,我更是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他的生平是非常富有傳奇性的,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貢獻對於人類的觀念有着深遠的影響。然而他的貢獻竟然是在他20年之久被盧伽雷病禁錮在輪椅上的情況下做出來的,這纔是真正空前的——他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身體的不幸讓霍金體會到了地獄般的煎熬,然而他卻以孜孜不倦的科學精神在自己的地域中締造了人類的天堂。不幸中的大幸,正如霍金本人自述:“幸虧我選擇了理論物理學,因爲研究它用頭腦足矣。”這正證明了約翰·彌樂頓的名言:“頭腦是他自己的住所,他在其中可製造地獄的天空,也可製造天堂的地獄。”

讓我們記住霍金和他的《時間簡史》,更讓我們銘記自己內心深處的感悟。

好書,好感!

《時間簡史》讀後感 篇7

暑假時,我饒有興趣的簡讀了一本暢銷全世界的科學著作—《時間簡史》,其作者是當代著名的宇宙學家、理論物理學家—斯蒂芬?威廉?霍金。這本科學著作能夠說的上是將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結合的最完美的一本書,出這點之外,此書還詳細的闡述了黑洞效應和大爆炸及宇宙奇點問題。

倘若這本書以數學公式、證明過程和科學術語爲主,那麼我認爲它不可能這麼暢銷全世界。這本書正是以它通俗的語言文字、幽默的插圖、強有力的論證過程和獨特的思維方式將讀者帶入廣漠無垠的宇宙,去體會黑洞邊緣的神祕,去感受大爆炸的壯闊,發人思考,引人入勝。

《時間簡史》的重點就是概述黑洞和宇宙奇點大爆炸理論,它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開始一步一步的探討,補充了廣義相對論中的一些不足。作者認爲宇宙是從一個密度、時空曲率無限大的奇點經過大爆炸而開始的,在大爆炸中,物質的溫度十分高。在隨後過去的'一秒鐘中,宇宙的溫度急劇下降,下降到大約100億攝氏度,於此同時也在不斷地膨脹,就使得正電子和反電子(帶正電荷的電子)互相碰撞以此湮滅,並釋放出很多光粒子,來維護宇宙的平衡。到了之後,得以有強力的作用從而使物質不斷聚攏,聚攏,這就構成了古老的星球和星際物質。我們的地球,也是經過這樣的物質聚攏才構成的。

而書中的另一偉大成就是對黑洞的研究,黑洞最開始是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一書中作出的一個預測,他假設如果存在一空間的曲率十分大,物體的逃逸速度十分快,快到連光也不能逃離這樣的空間。那麼這樣的空間能夠稱之爲“黑洞”。但他認爲既然連光也不能逃離黑洞,那麼我們也無法觀測到它,它名副其實是一個十分黑的洞。但霍金結合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量子理論後提出:黑洞其實不“黑”,它能夠放射出正反粒子,並且它還有這很高的溫度。正因爲它放射出的正反粒子互相湮滅了,所以我們很難觀測到它。黑洞以極高的速度放射能量,當能量耗盡時則會向宇宙大爆炸那樣從一個奇點發生強烈的爆炸,並在宇宙中消亡。

從這本書中我不僅僅獨到的是宇宙物理知識,我還讀到了一種敢於同命運抗爭,頑強不屈和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衆所周知,霍金出這本書時已是全身癱瘓,能夠活動的僅是3隻手指。在這樣的條件下他憑着那充滿智慧與知識的大腦,毅然對宇宙發出思索,對真理髮出挑戰。最終他成功了,出版了這傲然屹立於科學文獻之林的偉大著作。讀完此書我受益匪淺,我學到的東西遠遠不止那些,而更多的精華還有待於我更深一步的閱讀,更深一步的探索。最終我引用牛頓的一句話來結尾:“我不明白世人怎樣看待我。我只覺得自我好像是在海邊玩水的小孩,偶爾是到美麗的貝殼,就高興不已。但應對真理的浩瀚大海,我仍茫然不知”。

《時間簡史》讀後感 篇8

步入大二初便計劃閱讀這本書,不同的年齡段去閱讀這本書其實是有不同心境和思維方式的,在以往我會覺得這樣的書會非常乾澀,讓人難以讀懂。就如同我在閱讀《瓦爾登湖》時,其實是不太明白其中內涵的。

但現在閱讀就會感慨原來如此。

《時間簡史》這本書讀的人可能不多,但我相信只要讀過這本書的人就一定有這樣一種感覺:窺探茫茫宇宙,人生的那些小事又何足讓你筋疲力盡,何不到茫茫宇宙中暢遊一番。這不就有了蘇東坡的“寄浮游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既然從古自今即使如此,我們又何必再爲此小事而傷神呢?

《時間簡史》所闡述的大部分內容都會牽動你的每一根神經,讓你爲之動容,爲之感嘆。茫茫宇宙在她誕生之日起就註定有那麼多的故事,讓你有讀不完的精彩,讀不完的快樂,更有讀不完的追求。回首往日,生活讓我輩容顏盡失,儼然失去了生活的無窮空間,在被填充滿滿的生活中,我還能找到什麼呢?對,也許那是對的,當一個空間束縛你時,你需要做的不是逃離這個空間,而是在另一個高度去享受它。達到這個高度需要不是一本書的閱讀,而是對一本書的感悟。

《時間簡史》一本科學界的劃時代著作,爲何被冠以人生的禮讚。不有一位名人說的好嗎:有一百個人讀《紅樓夢》,會有一百零一個觀點去洞悉這部偉作。一部科學著作除去它身上的科學價值外,還有它那不可或缺的`文學光環。科學留給理性的人,而文學留給的是感性的人。而具有的是理性的頭腦感性的思維,因而我讀《時間簡史》就會有不同的思維火花碰撞出來,讓我不禁一陣舒心,快感之意不言而語。

忽然間我發現平日裏的那些瑣事早已把我的生活搞的亂七八糟,讓我渾渾噩噩,但終不知爲何忙碌,爲何心驚膽戰。如今換個高度,你會有不同的感受,生活依然忙碌,但你卻不會心碎,因爲一切已變得那麼淡定,那麼從容;生活依舊殘酷,壓得喘不過氣來,但你不會放棄,因爲你早把一切盡收眼底。原因在於你站得高度不同,把生活的高度比作宇宙空間的長度,這種比喻不禁讓人有些難以理解,但細究起來,還是頗有意味的。廣度決定高度,高度決定人生的寬度,寬度就是人的施展程度了。由此可以看出眼界之廣可以反應出你的思維的廣度。放棄思想包袱,做一個輕鬆的有心人,不要等到自己累壞了,才知道自己在做無用功。

《時間簡史》一部科學著作折射出不同的人生理論史,準確的觸及了自己人生的感悟,能夠更好地明悟自己的道路,很多理論的變更都給了自己處世之道開導,很多困擾都一一化解,看長遠點明白自身所想,其實才免了愚弄。

《時間簡史》讀後感 篇9

充滿奧祕的世界,浩瀚無垠的太空,給予人類無盡的幻想,太多的未知的真理等待人們去發現,去相信。《時間簡史》是由著名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撰寫的一本書,它已成爲科學著述的里程碑,討論令人敬畏的主題。

對於天文愛好者,閱讀《時間簡史》也許是對宇宙瞭解的最好途徑。奇特的領域,帶着迷幻的色彩,一個神祕的異地空間在我們眼前緩緩浮現。霍金提出:宇宙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這個問題,唯有讓時間來判斷。有始有終是萬物不變的規律。永恆之所以長久,是因爲沒有找到它的盡頭。如果瞭解到宇宙的起始點,我們就能得知,由人類創造的高級文明社會在爆炸中何時完結。

從他發現黑洞附近的量子效應時,引力,量子力學與統計學就被深深地聯繫到了一起。也因此,人類才認識到黑洞的強大生命力和它所帶來的巨大影響。空間與時間相對論的提出讓人類對宇宙的起源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沒有絕對的事物,一切都是相對的。時間從無限的'過去向無限的將來流逝。《時間簡史》告訴了我們:時間和空間都是依附於物存在的,宇宙則是人類面臨的最大未知物。

常人無法想象的科學探究在霍金的努力下得到了一次次的驗證。霍金曾說:“身體和精神是不能同時殘障的。”雖然,他的身體一刻也沒有離開過輪椅,但是,他的思維卻飛出了地球,飛出了太陽系,飛出了銀河系,飛到了上百億光年外的宇宙深處,飛向了神祕莫測的黑洞。他在大腦中想象着,論證着,計算着。霍金,以毋庸置疑的姿態站立在科技的最高峯,他用卓越的思想無限延長着生命的價值。

《時間簡史》的歷史意義不在於它對於宇宙的概述有多麼詳盡,多麼準確,而在於它開啓了人們對於未知事物思考的新方式,在於它爲現代科學的前進鋪設了一條可行之路。我們要善於將模糊的東西清晰化,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做到最大限度的解決,更要擅於運用創新的頭腦,將不可思議與學術理論掛鉤。

“愛因斯坦錯了——他說‘上帝不玩色子’。對黑洞的研究表明,上帝不光玩色子,甚至有時候他會把我們弄糊塗,因爲他把它們丟到了看不見的地方。”霍金玩笑的話語中讓我們感受到了智慧的光芒。人類的求知慾會在無盡的探索中求得滿足,而我們,需要找尋開啓天外之門的鑰匙。創新的頭腦,敢想敢拼,頑強的毅力,我們需要像霍金那樣用生命的腳步去追趕未知的真理。重任擔負在我們的身上,也正是在一代代的進步中,人們認識到了天地萬物,是多麼的廣袤。

當《時間簡史》讓我對於宇宙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時,我對於霍金的景仰之情油然而生。命運也許給予霍金一個破敗花架般的身體,但是不能阻止他用思想讓生命繁花似錦。我深知,我們肩負的是振興與崛起的使命,是時代的重任。

我要學習霍金永不放棄的精神,像霍金一樣將自己精神力量投入到偉大的科學事業當中,對未知事物不懈地探索。

《時間簡史》讀後感 篇10

昨天晚上終於把它看完了,雲裏霧裏,很多地方不知所云,正如霍金所說的那樣:“在牛頓時代,一個受教育的人至少能夠在梗概上掌握人類知識。但從那以後,科學發展的節奏使之不再可能。因爲理論總是被改變以解釋新的觀察結果,它們從未被消化或者簡化到使常人能夠理解。”嘿嘿,由此得出,自己只不過是個常人罷了~~~

拿到這本書已經兩個月了,說實話,我不太願意翻開它,雖說是普及版,但內容對我這樣一個國中生來講實在是太深奧了。本書的作者是史蒂芬霍金,我們知道霍金他一生的經歷和他的科學貢獻同樣是一個奇蹟,他20歲時即被診斷出患有漸凍症,醫生甚至預言他當時還只有兩年的壽命,然而他卻創造了奇蹟。(據瞭解“漸凍症”是一組運動神經元疾病(簡稱M.N.D.)的俗稱,主要類型是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簡稱A.L.S.),因爲特徵性表現是肌肉逐漸萎縮和無力,身體如同被逐漸凍住一樣,故俗稱“漸凍症”。由於目前沒有特效藥,而與癌症、艾滋病等疾病並列爲世界五大頑症。)正如霍金所說,這是一本不僅讓青少年,而且讓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書。他刪去了《時間簡史》中過於高深的部分,重寫了相對論和彎曲空間這兩章(它們分別討論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但是由於自己認知水平有限,不得不一字一句地慢慢理解,可仍然還是有不少地方弄不明白。

我們都知道這是一本普及科學知識爲目的的科學著作,看了這本書後,這本書教會我們如何正確的看待這個世界和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事情。我們可以用科學的眼光看待事物,而不是遇到難懂的事物就盲目的相信迷信之類的邪說。任何事情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意義.看待事物要用科學的眼光,同樣對待學習我們也要用科學的方法.怎麼說呢,科學史上的每一個重大發現無不都是科學家們大膽假設小心論證而發現的,因此在學習方面我們也應該貫徹這種思想方法,不僅是在學習計劃的制定上而且也應該在學習方法的應用上。我們要把霍金的這種精神用到自己學習上,作爲一名學生,要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知識。一個周全的嚴密的學習計劃對於學習的時間安排是十分合理的,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是有句諺語:"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而好的學習方法,將有助你的聽課、自學、以及課後的複習、預習,這些對於學生而言是相當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們能養成這樣一種好的習慣,對於將來長大後工作會有相當大的幫助。今後的社會是一個快速發展,信息廣泛交流的人才展示平臺,而嚴密的思維邏輯以及科學的'做事方法便是其中的兩件法寶,可以幫你在茫茫人海中脫穎而出,在人生的舞臺上盡情地展現自我,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霍金,這樣一位終年坐在輪椅上的人,依靠一個電腦發聲合成器,以正常人十分之一的速度與人“交談”,但他卻同其他科學家一樣,用自己的經歷告訴他人:執著的探索精神是生命的最大動力。在我心中,除了這本著作所帶來的洗滌與震撼外,剩下的只是對這顆偉大心靈的崇拜與敬仰!

《時間簡史》讀後感 篇11

浩瀚的宇宙,神祕的地球,以及那些目前爲止人類尚不足以弄明白的事物總是像磁鐵般地吸引着有着強烈好奇心的人們。無論是年少的還是年長的,人們總是去不斷的學習,爲的是能更好地瞭解我們周圍的各種事物。身爲二十一世紀新一代的青年,我們有責任也更有義務去學習,瞭解,研究我們所處的環境。爲此出於強烈的好奇心,利用週日難得的機會我認真地讀了霍金先生寫的《時間簡史》一書,讀完之後掩卷長思,細細的領略其中的哲理,讓人耳目一新。

這本書是以普及科學知識爲目的的著作,他教會了我們如何正確地看待世界以及我們周圍的許許多多的奇異的事情,讓我們學會了用科學的眼光來看待事物,而不是遇到難懂的事物就盲目的相信迷信之類的歪理邪說。任何事情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就比如人人討厭的蚊子,我想沒有一個人會同意上帝創造蚊子這種生物,但是它又的確是我們地球生物圈中的一分子,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我們不能因爲自我的關係而剝奪另一種生物存在的權利。看待事物要用科學的.眼光,同樣對待學習我們也要用科學的方法。怎麼說呢,科學史上的每一個重大發現無不都是科學家們大膽假設小心論證而發現的,因此在學習方面我們也應該貫徹這種思想方法,不僅是在學習計劃的制定上而且也應該在學習方法的應用上。一個周全的嚴密的學習計劃對於學習的時間安排是十分合理的,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是有句諺語,"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而好的學習方法,將有助你的聽課,自學,以及課後的複習,預習,這些對於大學生而言是相當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們能養成這樣一種好的習慣,對於將來工作會有相當大的幫助。今後的社會是一個快速發展,信息廣泛交流的人才展示平臺,而嚴密的思維邏輯以及科學的做事方法便是其中的兩件法寶,可以幫你在茫茫人海中脫穎而出,在人生的舞臺上盡情地展現自我,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一本好書不僅能教給別人知識,更主要的是能讓讀者有所思有所感,《時間簡史》就是這樣一本讓人有所思有所感的好書。而對於這本書的作者霍金先生,我更是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他的生平是非常富有傳奇性的,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貢獻對於人類的觀念有着深遠的影響。然而他的貢獻竟然是在他20年之久被盧伽雷病禁錮在輪椅上的情況下做出來的,這纔是真正空前的——他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身體的不幸讓霍金體會到了地獄般的煎熬,然而他卻以孜孜不倦的科學精神在自己的地域中締造了人類的天堂。不幸中的大幸,正如霍金本人自述:"幸虧我選擇了理論物理學,因爲研究它用頭腦足矣。

讓我們記住霍金和他的《時間簡史》,更讓我們銘記自己內心深處的感悟。

《時間簡史》讀後感 篇12

有位名人這樣說:“時間究竟是什麼?沒有人問我,我清楚,有人問我,我想給他解釋,卻茫然不解了。”有一羣科學家,就是衝着空間和時間的神祕,不斷地奮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霍金,我想他的著名更是因爲他是個身殘志堅的睿智者。

霍金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得了盧伽雷氏症病,從此被禁錮在輪椅上,到後來他得了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剝奪了他說話的功能。但是他並沒有因此就一蹶不振,雖然他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動,但他卻用驚世駭俗、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大膽提出了目前最偉大的宇宙學說,解開了許多宇宙之謎。

這本書讓我聯想到很多的事情,世界萬物的形成,人類及各種動植物的最初形態-成長-發展-衰亡的過程和輪迴;就像草,世界的每個角落都能看到各種小草。它們在冬天會枯萎、發黃甚至死去。但是,每年的春天一到我們又能見到翠綠的草原,正是應驗了一句古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試想這不也是一種死亡後的重生嗎?

在地球上,我們每個人都只是渺小得如一粒沙子;在整個太陽系中,地球也只不過是千萬星球中的一顆;而在宇宙中,太陽系是不是隻是渺小的一個,我們人類的位置又是在哪裏呢?

迴歸到地球上的'萬物,不管是人還是植物,都會有終結而被取代的一天。因爲宇宙是不規律的,正因爲宇宙的不規律纔有現在的太陽系、現在的地球以及現在的人類和現在的美好生活。浩瀚宇宙,遼闊蒼穹,我們何其不只是一粒微塵,一粒各有缺陷,需要互相交融溝通的塵土。而世界上亦沒有十全十美,不管是對待自己的還是他們的錯誤,我們能做的是隻是以一顆微塵謙卑的心,給予多一點包容少一點責備,因爲我們都是生活在一個不規律的宇宙之中,我們需要互相理解!

一本好書不僅能教給別人知識,更主要的是能讓讀者有所思有所感,《時間簡史》就是這樣一本讓人有所思有所感的好書。而對於這本書的作者霍金先生,我更是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他的生平是非常富有傳奇性的,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貢獻對於人類的觀念有着深遠的影響。然而他的貢獻竟然是在他20年之久被盧伽雷病禁錮在輪椅上的情況下做出來的,這纔是真正空前的——他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身體的不幸讓霍金體會到了地獄般的煎熬,然而他卻以孜孜不倦的科學精神在自己的地域中締造了人類的天堂。不幸中的大幸,正如霍金本人自述:“幸虧我選擇了理論物理學,因爲研究它用頭腦足矣。”這正證明了約翰·彌樂頓的名言:“頭腦是他自己的住所,他在其中可製造地獄的天空,也可製造天堂的地獄。”

讓我們記住霍金和他的《時間簡史》,更讓我們銘記自己內心深處的感悟。

《時間簡史》讀後感 篇13

霍金:當愛因斯坦說到“上帝不擲骰子”的時候,他錯了。鑑於黑洞給予我們的暗示,上帝不僅擲篩子,而且往往將骰子擲到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以迷惑我們。 ——題記

這個寒假,我讀了著名科學家史蒂夫霍金的《時間簡史》。

讀完了全書之後,我腦中一直縈繞着許多問題。宇宙到底有沒有過大爆炸?宇宙到底是否曾經是一個無限小的點?宇宙到底是不是在無限的膨脹還是最後會坍縮?宇宙是無限的還是有盡頭?到底廣義相對論正不正確?人類能否發明出時光機回到過去或是來到未來?人類最遠能到達宇宙的什麼地方?黑洞到底是什麼樣的?物質的最小部分又是什麼?……

可能這一切一切的問題,你或許現在就能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可是誰又能知道,你給出的答案或許就像是從比薩斜塔上落下的那兩個不等重的鐵球不同時落地的“真理”呢 可能僅僅在當時的情境下被人們所認可,但是隨着科技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將會有更多的伽利略站出來,告訴你不是這樣的;也會有更多的哈勃望遠鏡向你展示,原來宇宙真的並不像你想象中的那樣,此時你可能會有所迷惑,到底什麼纔是真理,沒有人能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一切都要交給時間。

最後,從這本著作中,我深深的瞭解到科學上的很多重大的進展都是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們不盲目的追隨權威,而是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有時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險才,提出的理論。首先我們應該慶幸自己趕上了這樣一個好的時代,有這樣好的環境來學習,拓展自己的知識,開闊自己的眼界,培養自己的能力。其次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樣的條件來努力學習,在學習方面我們也不應該盲目聽從課本上的條條框框,而是應該帶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見解。我們也應該多多向老師請教,畢竟老師的知識和閱歷還更加豐富的。同時在校學習的期間我們也應該逐步的走進社會,感受社會,瞭解社會,這也能更真切地給我們有競爭的意識,培養自己多方面思考問題的能力,亦即創新思維的培養。

一本好書不僅能教給別人知識,更主要的是能讓讀者有所思有所感,《時間簡史》就是這樣一本好書。而我更是被作者霍金先生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他的生平是非常富有傳奇性的:他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貢獻對於人類的觀念有着深遠的影響,然而他的貢獻竟然是在他20年之久被盧伽雷病禁錮在輪椅上的情況下做出來的,這纔是真正空前的。身體的不幸讓霍金體會到了地獄般的煎熬,然而他卻以孜孜不倦的科學精神在自己的地域中締造了人類的天堂,這是不幸中的大幸,正如霍金本人自述:“幸虧我選擇了理論物理學,因爲研究它用頭腦足矣。”這正證明了約翰·彌樂頓的名言:“頭腦是他自己的住所,他在其中可製造地獄的天空,也可製造天堂的地獄。”

讓我們記住霍金和他的《時間簡史》,更讓我們銘記自己內心深處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