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論語的讀後感(15篇)

觀後感2.09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論語的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論語的讀後感(15篇)

論語的讀後感1

第四章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第三章孔子說仁者能好人惡人。那麼,如果自己仁的還不圓滿的話,自己會有什麼後果呢?如果這個語境還原可以肯定的話,那就是說孔子認爲即使自己的仁不圓滿,但是如果志於仁,則做事爲人就不會作惡了。

什麼是志呢?根據《漢語字典》,志作名詞,屬於形聲結構。從心,士聲。戰國時“志”從心、之,之亦聲。意思是心之所往。其本義爲志氣、意願,亦謂心之所向,未表露出來的長遠而且大的打算。《說文解字》解釋“至,意也”;《國語·晉語》釋志爲“德義之府也”。《論語·學而》說“父在觀其志”。《孟子》則曰:“夫志,氣之帥也。《荀子·解蔽》說》“志者,臧也”。《毛詩序》又說:“在心爲志。”志作爲動詞,意思是有決心、有意志於什麼,專心於什麼。《論語·爲政》就有“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此處志於仁與志於學屬於同一用法。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一個人決心以仁爲本,把仁道作爲處事做人的根本,那麼,就不會做惡事了。”

什麼是惡呢?《說文解字》說“惡,過也。”《周易·象傳》有“君子之遏惡揚善”語;《荀子·王制》則說:“元惡不待教而誅”。古代有十惡不赦之罪。仔細體悟孔子“苟志於仁矣,無惡也”的思想,其意義就應該是:“如果一個人有決心行仁道,則不可能犯什麼大惡之罪了。”其實,生活中行仁道、做仁事纔可能是整個社會和諧安康幸福,否則的話,人人無仁道可行,仁事可做,世弊就會叢生。正因爲沒有十全十美的社會,正因爲有多元價值存在的可能,甚至現實中有各式各樣的生活樣態,所以儒家不求人家報德,以直報直即可,人人行仁道,生活中可能因無知而有過,卻不至於主觀生惡、戕害生命。如果說某高校大學生藥某開車撞人致傷是過,但是拔刀殺人就是惡,無論藥某說什麼,都不足以抵命。甚至藥某的某些同學還聯名保藥某,足見這些人多麼麻木不仁,多麼不義,違背社會公正的大義試圖維護個體的江湖義氣即是不義,何有仁在?正因爲藥某寡仁少義才使得類似“他爸是李剛”的悲劇一再上演。這不是西學心理學能夠解決的問題,解釋的問題,而是從家庭到社會學校缺失“以仁爲本”的教育所致啊!

朱熹說:“其心誠在於人,則必無爲惡之事矣”就是這個道理!朱子引楊時的'話“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爲惡則無矣。”古今同理,學校不教育學生做人的道德底線,家庭缺乏道德關懷,社會以缺乏道德的做法爲個性,以唯利是圖爲創新。那麼,現在的大學生怎麼會興仁感恩呢?感恩教育不是徒具形式,而是要發明人的仁性啊!

論語的讀後感2

假日裏,一本《論語》捧在手中,我感受到了她的溫暖與樸素,感受到了她的博大與厚重。這裏不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她永遠都沒有失去腳下那樸素的起點。

她就像一位慈祥的長者,告訴我修養身心的道路,並且還會給我指明一條腳下的路,讓我不斷前進,直到抵達自己的理想目標,而且她還讓我明白了許多……

《論語》讓我明白了學習要做到揚長避短,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爲?”孔子說,如果一個人,他“誦詩三百”,《詩經》倒背如流、爛熟於心,但你讓他去做一件事情,他卻磕磕絆絆完不成,讓他去辦個外交事物,他卻不能順利地跟人家談判,那麼就算他書讀得再多,甚至都背會了,也沒有任何實際用處。

其實這種情況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也經常遇到。記得我們小的時候經常問大人的一個問題“我們是從哪裏來的?”,許多家長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樣。當我成爲一名國中生後,生物課上《人的繁殖》不僅讓我知道了人是怎樣來的,還讓我對自己的身體有了新的認識。當我遇到再有小孩子問大人這樣問題時,我就會用我學到的知識告訴他們,這不是什麼不能說的祕密,這是很普通的常識。我相信我以後還會有更多的機會學以致用。而且在學習過程中努力做到揚長避短,發揮自己善於表達的長處。

在《論語》中,我明白了人要孝敬父母,凡是以孝爲先。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爲孝乎?”子夏問老師什麼是孝,孔子說,做子女的要盡到孝道,光讓父母有吃有喝還不夠,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讓我們看看今天的所謂孝道,在物質條件已經很豐富的年代,讓長輩有吃有喝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又有幾個讓能真正做到對父母和顏悅色呢?

我們每個人都體會過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快樂,可是一旦走向社會,卻爲什麼要到最後才能想到要對父母盡孝呢?這就是“不養兒不知父母恩”。作爲一名中學生對父母的孝道可能就是在生活上和學業上不讓父母操心,在各方面都表現優秀,讓他們容顏有光,我想這也算是盡孝了吧!

我還從《論語》中明白了仁愛的意義。我們經常說,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的'英雄,他平時一定是有儲備的。英雄的行爲有時候只在一個瞬間,但是考驗的卻是他平時的人格。仁愛就是這樣一種日常的涵養,在生死危難關頭,使人可以有如此無謂的表現。

《論語》裏始終貫穿的“仁、義、禮、智、信”讓我明白了做人的基本道理、讓我明白了做事的基本原則、讓我明白了大愛、小愛、博愛、讓我明白了……

兩千多年來,《論語》因爲她的博大精深,她的深刻內涵,一直被人們所敬仰,而我卻只能瞭解其皮毛,我想我將窮畢生之精力去解讀她、感悟她,我相信她一定還會讓我們明白更多……

論語的讀後感3

剛進高中,對各種新奇的選修課程充滿了好奇,看到國學一門科,卻絲毫不知這教的是什麼,直到發下一本《學庸論語》,才恍然大悟,原來教的是中國古代經典啊!

其實,很早就接觸過《論語》這本書。小時候,媽媽聽說讀《論語》很有好處,就買來一本讀。那時候全然不知讀的是什麼意思,只管往下讀,只覺得順口。每天半小時,讀着讀着,就變得滾瓜爛熟。再讀《論語》,感悟頗深,便寫下了這篇作文。

常常在生活中遇到許多困惑,感覺生活有太多的不如願,太多的煩惱。也許是因爲我們總是看不清事物的本質,心胸不夠開闊吧?而《論語》卻能讓我們的心平靜下來,看懂生活,看透一切,不再爲生活小事而煩惱。

儒家思想在歷史上曾那樣興盛過,漢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它成爲了當時的正統思想。但在新文化運動時,卻有人喊起了“打倒孔家店”,儒家思想受到了極大的打擊。而今,我們又拿起了《論語》,因爲在追求物質的現代,保持一顆寧靜深遠的心,一顆高潔的心,一顆不因外物而變得浮躁的心,實在太重要了;我們又拿起了《論語》,因爲它對人生的解析、對道的解析,那樣精美絕倫,深深吸引了我們。

《論語》告訴我們的知識,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我們,怎樣坦然地對待一切,怎樣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也許我們一下子感受不到《論語》帶給我們的進步,卻可以得到心靈的平靜,那就足夠了,《論語》的.作用是不會立刻發揮出來的,但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還有什麼比心靈的平靜更重要的呢?心靜下來了,才能做出理智的判斷、正確的選擇。

既然作爲學生,自然最關注學習,不妨就來談一談《論語》中講學習的部分吧!我最喜歡的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幾句。詞句間,透着多麼謙虛、實事求是的態度啊!對學習的愛、尊重、敬畏早已體現得淋漓盡致。讀後感。我不禁感嘆古時候人們對學習的那種認真的態度。在我們現在的學習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只有熱愛學習的人,才能學得更深入;只有敬畏學習的人,才能學得更仔細認真,更一絲不苟。而只有當我們以最謙卑、最認真的心去對待學習的時候,學習纔會回報我們,讓我們掌握知識,沉浸於學習的快樂之中。

《論語》帶給我們的感悟,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講完的,不是普通的詞句所能表達的。那一點一滴深厚的人生哲理,早已滲透入我們的心。抽出一些時間,在明媚的陽光下,細細品讀《論語》,品讀那人生的味道。

論語的讀後感4

從論語的洋洋萬言中,每個人都能夠讀到自我想要的東西。作爲一個基礎教育工作者,我懂得了:人就應如何度過自我性命中的每一天,作爲一個平凡人,就應如何過好自我的人生。其實,這正是咱們最需要傳達給學生的東西。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對政治的關心和了解,對職業的鐘愛和投入,與同事的團結和合作,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對學術的嚴謹和進取,對自我的要求和自律都在時時刻刻地影響着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教師形象直接關聯到學生素質的培養。學高爲師,德高爲範,“立師德,鑄師魂,練師功,樹師表。”是這個時代的召喚,“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是教師不朽的追求。教書育人是愛的`事業,關愛每一位學生是咱們教師的職責。教師的愛與衆不一樣,它是嚴與愛的有機體現,是理智與熱情的巧妙結合。因此,在這條道路上,我願將青春融化在教育的沃土中,和在座的同仁們一齊肩負起國家和人民賦予咱們的職責,將一隻只凝聚着師愛的手高高擎起,搭建一片教育的藍天!

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一種平和的心態。生活中常常能見到讓你不順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會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以前遭遇貧窮,當他走到鄭國的時候,糧食都斷了,他的學生不高興的問他,怎樣君子也會窮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能夠安於貧窮,而小人則會正因窮而作亂。這份安於貧窮的心境至爲難得,而他之因此能夠安於貧窮,正是正因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夠在貧窮中找到心靈的支點,纔不至於失去平和心態。孔子並不掩飾對富裕生活的嚮往,他坦誠的說:“如果能夠發財,那麼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願意。”但他也並不強求:“如果發不了財,那麼我就去做我所喜愛的工作。”達致愉悅的路徑有很多,金錢並非唯一途徑,關鍵在於內心的愉悅。他讚賞他的學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觀貫徹到自我的身心之中了,能夠在物質的清貧之外,找到自我心靈的安穩和愉悅,正因他們的喜怒並不依靠於外物,而存在於內心的安詳與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讓幾個徒弟各述其志,對那些看似遠大的抱負,他置之一笑,而當曾點淡然說出自我的人生願望只是在春風中與童子嬉戲時,他卻讚許的點

頭。可見孔子在內心並不真的認爲君子務必治國平天下,人生最終的追求,仍然是要歸結到內心的平靜,要能夠體味到平凡生活的愉悅,而這些,其實都取決於心境。

《論語》關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訴人們就應怎樣去生活才能夠達致愉悅,它是溫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咱們每個人在領悟其它各種知識之前最就應領悟的,也是咱們教師最需要傳達給學生的,正因它關乎一個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擁有充實的內心世界。在這天這個充滿了誘惑和選取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咱們去用心感悟。

論語的讀後感5

《論語》究竟是什麼內容?爲什麼他被古人視爲經典,而後又成爲所謂“封建統治者的工具”呢?懷着這些疑問,我漫步於《論語》的花園,嘗試着去感受其中的奧祕。

粗看《論語》,不過是一本語錄,和《毛主席語錄》沒什麼差別。可細細品來,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教育理念等幾乎都包含在語錄的字裏行間。《論語》裏最常見的詞彙,無非是中庸、君子、禮仁云云。

中庸卻是《論語》裏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難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對人處事採取不偏不倚、調和折衷的態度”。這種思想體現了當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對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終保持中立。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爭端,但過度的“忍”卻能使一個民族沉睡,古代中國的發展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據。中庸是儒家的爲人之道,體現了儒家學派的軟弱性。

君子是一個意義深刻的詞。從小就聽說什麼“君子動口不動手”、“觀棋不語真君子”等,感覺君子就像個呆呆的人似的。事實上,君子就是孔子他們儒家學派的一種自稱,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鬥”,都體現了君子的優良品質。與君子相對的當然就是小人了,小人並非是壞人,只是素質沒有君子高罷了。《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質地位往往與小人相差甚遠。毛澤東說過:“小人累君子,君子當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見君子的物質生活是那麼的悲慘!

禮,表現了孔子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孔子生活在動盪不安的春秋時代,諸侯國不遵守“周禮”,鬧得一團烏煙瘴氣。孔子的禮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孔子致力於維護三綱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當魯國大夫季氏“八佾舞於庭”時,孔子憤怒地說:“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觀,這後來發展成爲了他學生孟子的政治主張。孔子認爲,“克己復禮爲仁”。剋制自己,遵循“禮”,這就便是“仁”了。“仁者愛人”,這裏愛的“人”是指上層社會的王室貴族;尊重朝廷貴族,“不犯上”,也說明孔子對“禮”的尊重。此外,孔子還把“仁”當作“人”的標準:“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說過:孔子“這種所謂仁道,很顯然的是順應着奴隸解放的潮流的。這也就是人的發現。”

縱然,《論語》經歷了兩千個春秋,並不能完全適合我們現在的思想,但是它畢竟是經典中的經典。經典永遠不會過期,我們要批判地繼承這些中華傳統文化,讓《論語》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總之,《論語》是我們必讀之經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

論語的讀後感6

《論語》,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編錄的孔子的經典語錄,這部曾被譽爲治國之本的《論語》,對於我們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還有什麼實際意義嗎?今天還能啓發我們的心智嗎?還能對我們今天的心靈產生觸動嗎?最近讀了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感觸頗多,于丹教授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來解讀《論語》.

大家別以爲,孔夫子的《論語》高不可及,現在我們必須得仰望它.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說白了,《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這就是于丹教授《論語心得》給我們的啓迪.全書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穿越兩千多年的時間隧道,體悟經典的平凡智慧.相比易中天的《品三國》更好一些,她的語言沒有易中天那樣幽默,但絕對值得思考.

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是從天地人之道說起的.從盤古開天地這種變化最終達到的一個境界,叫做“神於天,聖於地”,她說: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上很多的規則與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進行他行爲的拓展.……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有了這樣一個大的宇宙觀,再將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來,全方位地解讀了孔子及論語的思想以及這種思想對於現代人、普通人及現代社會的需要.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着儒家學說對國 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願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爲座右銘,作爲修身養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關係.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論語的讀後感7

近日,一口氣買下了宋代大儒朱熹之《四書集註》、錢穆老先生的《論語新解》和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準備要好好的讀讀《論語》。不是爲了其他的,以前南懷瑾老先生的《論語別裁》和于丹大姐《論語心得》也都讀過,只是想了解得更深入、更系統些。

記得梁啓超老先生在講到讀國史典籍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善於做學案,學案的淺層次就是讀書筆記,所以便欣然從之,既算是對學問的'一種自我領悟,也是對堅持的一種自我歷練。我人生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讀書筆記正式開始(頗有些感嘆爲時已晚,自愧啊)

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上學以來,我們就一直朗誦着,但是我們很多同學往往只記住了前兩句,而把最精髓的一句給落下了,這句就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可以說,此段既有學習方法的闡述,又有學習態度的思考,更有學術境界的提煉,切不可膚淺析之。

從學習方法言,學習必須時習,即當日復日,時復時,年復年,反覆不已,老而不倦,特別是此中之習,不能簡單理解爲溫習,其還有演習之意,因爲孔子特別要求所學必須與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結合,即學習必須與實踐相結合,不能是空洞的理論、說教。

從學習態度言,一爲說樂,即必須對學習感興趣,學爲樂,在學習中感覺到快樂,把學習讀書當做是一件快樂之事,有興趣纔能有所成,有所成纔能有朋自遠方來,錢穆老先生就說:學者惟當牢守學而時習之初境,斯可有遠方朋友來之樂。二爲不慍,即學習的目的是爲了什麼,不是爲了揚名天下,讓人知,不是爲了追求功利,成爲謀生手段,而是爲了成爲君子,何爲君子,乃成德之名。

從學習重要性言,朱熹老夫子在其《四書集註》中有云:此爲書之首篇,故所記多務本之意,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也。而首篇之第一段,也是全書的第一段就將學習之要,由此可見學習對於做人做事的重要性。孔子一生重教,孔子之教又重在學,孔子教人以學,又重在學爲人之道。列此爲篇首,實有深義。

從學習境界言,在此餘頗同錢穆老先生言,其曰:學而時習,乃初學事;有朋遠來,則中年成學後事;不知而不慍,達於最高境界。解之,朋之義,不僅僅是指朋友,更多所指求學者或弟子不知之義,乃指學日進,道行越深,至於別人已不能領會,就像孔子自己所言:知我者其天乎。此段實乃敘述一理想學者之畢生經歷,實亦孔子畢生爲學之自述。

由此所感,《論語》的確博大精神,半部《論語》治天下在此就可見一斑。

論語的讀後感8

總以爲孔子是離自己很遙遠的古代聖賢,《論語》是學術家們才研究的歷史文化遺產,從沒有想到它會如此親近地來到我們身邊,讀了于丹老師所寫的《論語心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這位聖人的樸素、平和、平易近人,以及他時時傳遞出的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

初讀《論語心得》時,心中生出一些困惑,因爲書中所說的安貧樂道,現在看來頗有些讓人不思進取的味道,細細讀來,慢慢明白其中的深意。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每個人都在努力發展着自己的事業,收入多少、職位高低,似乎成了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誌。其實,高官厚職的,生活得不一定快樂。競爭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調整與他人的關係,倡導良性競爭而非惡性競爭。畢竟,這不是一個人的世界,不管多聰明、多能幹的人,缺少他人提供的幫助,成功也是不可能的。一個人只是一葉“舟”,而衆人才是既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水!

于丹教授分析的《論語—心靈之道》,讀過之後,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同樣一件事情,看待的角度不同,心態會不同,心情也會不同。就像平時開車,同樣是紅燈前的第一輛車,有的人會想:真倒黴,別人都能趕在紅燈前過,怎麼偏偏我過不去,心情就會變得很糟糕;而有的人會想:我真幸運,下次變綠燈時,我能第一個通過,心態就會很平和。《論語心得》告訴我們,要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裏面,要儘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用積極的心理暗示調整自己。

感觸較深的還有于丹教授講的《論語—交友之道》。朋友有好壞之分,良朋益友可以帶來很多幫助,惡朋佞友卻會帶來許多麻煩,甚至引你走上邪路。什麼樣的朋友是好朋友?什麼樣的朋友是不好的朋友?書中說到的“益者三友”和“損者三友”,細細想來,頗耐人尋味。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很多的朋友,特別是那些身世顯赫,家境優越的人,周圍更是不乏與其稱兄道弟的人,但是,當他們失去了這些優越的條件,或是當他們身處困境時,又會有多少真正站在他們身邊,肯爲其兩肋插刀的人?怎樣才能交上好的朋友呢?《論語》也給出了答案。要想交到好朋友,一要有仁愛之心,二要有辨別能力,都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有了一個好的朋友,人生便開啓了一段美好的生活。

人活一世,草活一秋,能夠快快樂樂、開開心心的過一生,這是每個人心中的夢。相信我只要踏踏實實地做人、認認真真地工作、以誠相待地交友;學會放棄、學會捨得、學會寬容、學會立志,就會讓自己的心靈變得完美、強大,就會享受到生活的美滿與幸福!

論語的讀後感9

心靈之道。這章講的是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

遺憾後悔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事情,人生難免會有缺憾,沒有缺憾的人生是乏味的是沒有挑戰性的是無法激勵人前進的,而只有有缺憾的人生纔是完美的纔是完整的。即使命運不發芽,不惋惜千百次的播種,即使花朵結不成果實,不遺憾千百次的凋零,因爲沒有比腳再長的道路,沒有比人在高的山峯。

當一個人失敗後,延其繩索找其導火的源頭,後悔自己的一步之遙,後悔自己的擦肩而過,後悔自己的力求完美的事情如今有了遺憾。後悔無濟於事,天下沒有買後悔藥的。如果你因爲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就如同也許在這回的大學聯考中你因爲一分之差沒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但並不意味着人生會永遠停留在這一秒,相反你的人生纔剛剛開始,不要只是沉積在後悔後悔,後悔自己哪怕如果能再多對一道選擇題呢,也許自己就能考上理想的大學。現在抱着後悔去看待以後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路是自己走出來的,既然已經有缺憾,那就讓自己的努力去填補那個缺憾,不要讓缺憾的漏洞越來越大,直到無法補救。所謂生命不息,戰鬥不止。

之後在文中又提到了自信心,一個人的自信心從何而來?它是發自內心的淡然與坦然。自信心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建立自信是困境中重新崛起的一種特有的力量。對於凌駕命運之上的人來說,信心是命運的主宰,與其悲嘆自己的'命運,不如相信自己的力量,與其沉寂在後悔之中,不如增強自己的信心,挑戰未來的人生。所謂“老夫聊法少年狂”這難道不是一種自信的表現嗎?

所謂“三省吾身”于丹說:“能夠反省自己的錯誤並且勇於改正,這就是儒者所提倡的真正的勇敢。”不錯,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一個人做錯事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錯了之後卻不知悔過,還是一味的用一些理由與藉口來推託,這是懦弱的表現。要做一個勇於承認錯誤地勇者,才能化去生命中的遺憾,勇者即表現爲面對錯誤勇於承認的勇氣,體現出的是理性制約下內心的自信與鎮定。

我喜歡于丹在文中的一句話:“小人之驕,驕傲的是他外在的氣,而君子之驕,驕傲的是內心的風骨。”不錯,魯迅曾說:“中國人是有骨氣的。”這種脊樑背後的風骨之氣,那種形於天的風然之骨。所謂:“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所謂:“富莫富於常知足;貴莫貴於不求人;貧莫貧於無才能;賤莫賤於無骨氣。”傲骨不可侮,傲心不可有,無傲骨則近於鄙夫,有傲心不的爲君子。我記得一位學者是這麼說的:“寧守渾噩而黜聰明,留些正氣近天地;寧謝紛華而甘澹泊,遺個清白在乾坤。”風骨也許是爲中國人所驕傲的資本吧。

其實這章主要講人生多有不順,要如何去彌補不順,自信心,勇敢的勇氣,風骨的氣節。也許站在不同的角度,結果也有所不同。

我認爲人生不過是一場賭博,你的籌碼就是自信,勇敢等等一切能想出的高潔的名詞,如果你連這些都不具備的話,就是失去了籌碼,連籌碼都沒有的你,又何談去堵上一把呢?

論語的讀後感10

趁着寒假的閒暇時間,仔細的誦讀了這一本薄薄的小書——《論語》。孔子提倡師生之間應相互切磋,共同討論,互相啓發,以收到教學相長的良好效果。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他們師生之間互相問對、討論的情況。它是儒家思想的經典。它是我國一份重要的文化遺產,也可以說,它可作爲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書。

孔子從他的政治、哲學和心理學觀點出發,認爲德育的主要內容是仁和禮。他所說的“禮”是一種政治秩序,他所說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規範,當然,這種仁和禮是有上下、尊卑、貴賤、等級之分的。所以他主張“爲政以德”,這反映了當時人的價值的提高和奴隸要求解放的時代特徵。

啓發式教育,現在的老師都不陌生.孔子的啓發式教育,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欲教好,因材施。孔子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教育思想,那就是因材施教.由於孔子在教育方針上主張"有教無類",在招收學生時也做到來者不拒。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其目的是培養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自己會學習.學習的主動權必須交給學生,目的是發展學生的思維,使其學會舉一反三。

處世:"以真報怨,以德報德,率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因爲內心的坦蕩、自信、泰然而自內向外油然而生的從容,寬容.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爲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處世爲人,除了要感謝幫助愛護自己的人,同樣也要感謝那些嘲諷甚至傷害過自己的人,因爲只有他們的嘲諷才更讓人感覺至深,才更讓人覺醒與自強.《論語》告訴我們,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對待每一個人,且彼此間要留一點分寸。

交友:"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是對我們的.忠實勸告,並提醒我們廣交益友,不交損友,在與人相處的分寸把握上應"君子之交淡如水".慢慢品味才深深的感悟什麼纔是"淡如水",水的純淨與清徹.

通篇讀完發現,書中頻頻出現的一些詞語:坦蕩,溫暖,從容,樸素,和諧......其實,這些就是本書所要告知我們的爲人處世的真諦.平時,總喜歡看一些純文學類的書籍,目的也是想淨化自己的心靈,盪滌內心的浮躁,處世、爲人、行事以及生活中的凡此種種,給自己的人生多一份空間與遐想的餘地.但這種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轉移較之自內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從容實則"其遠差矣."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的生活的祕訣那樣,卻需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論語的讀後感11

生於孔孟之鄉,對《論語》總有種特殊的感情。我們從學生時代就開始接觸《論語》,其中的經典論述,大家熟讀於心,印象深刻。以前讀《論語》多是爲了考試,如今再讀,卻是爲了更好的自己,通過《論語》的學習,啓發了我的心靈,讓我在紛繁複雜現實生活中,能更好的處理各種關係,找到人生本該追求的努力方向和人生價值所在。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從前讀《論語》,雖然讀過了多是死記硬背,並不能完全的理解其中的內涵意義,今日再讀《論語》還是那個《論語》,卻有了更深的理解與感悟。它就好比是一個塔,粗讀一遍是推開塔門踏入了第一層,雖得以感受它的氣魄卻不得窺之全貌。再讀是登高步入第二層,視野得以更寬闊,感受得以更深刻。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想要窮千里目,須得更上一層樓。多讀、精讀必然會帶給我們新的感悟,不只《論語》,所有書籍也同樣適用,我們超聲科每間診室的超聲設備旁邊都放置了超聲專業相關書籍,主任要求我們平時多讀書,只有具備了紮實的基本功,才能更好的爲患者服務。

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從這裏,我瞭解到,知識怎樣學才能記得牢,就需要多積極的思考能做到學以致用,可以舉一反三,我來到超聲科快兩年了,這近兩年的時間裏,我見過很多的患者,每個患者的病情看似相同,卻又千變萬化,對患者的處理更不能死搬硬套,要學會靈活運用,抓住每個患者病情的重點和要點,才能更好的爲臨牀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幫助。

《論語》強調"仁、義、禮、智、信",如"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否則就有失於君子的標準,學習《論語》讓我們有了精神的`依靠和寄託,有了信仰有了爲人處世的準則,當碰到問題時,不至於迷茫,身爲一名醫務工作者,胸中常縈繞着一種職業榮譽感,這種榮譽感來自於身上的白大褂,來自於身處科室的團結友愛,來自於身後醫院各個科室的默契協作,還有我們醫院爲立文化的指引。我們醫院是一個整體,而我們每個人都作爲整體的一個部分而努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千百年前孔老夫子的話說就是"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我們都是爲了同一個目標在共同努力前進,與大家同心同行,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再讀《論語》就好像是與孔夫子進行了一場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對話,我不再是燈下苦讀千年前文章的一個後人,而是孔夫子席前相距不過丈遠的學生,感受着古人的容智與仁愛,併成爲一粒種子,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把我們的傳統精髓發揚傳播。

論語的讀後感12

于丹教授在闡述處事之道時,講了一個哲學寓言,名叫《豪豬的哲學》:

有一羣豪豬,身上長滿尖利的刺,大家擠在一起取暖過冬。它們老是不知道大家應該保持一種什麼樣的距離才最好,離得稍微遠些,互相借不着熱氣,於是就往一起湊湊;一旦湊近了,尖利的刺就彼此扎着身體了,就又開始疏離;離得遠了,大家又覺得寒冷……經過很多次磨合以後,豪豬們才終於找到了一個最恰如其分的距離,那就是在彼此不傷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羣體的溫暖。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面對着各種社會人際關係,如何處理好這些關係?從豪豬的故事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太過親密和太過疏遠都不是最佳距離。

就說夫妻關係吧,過分“親密”,恨不能把對方綁到自己的腰帶上,容不得對方有半點“私密”空間,因爲“愛”而整天疑神疑鬼,這種看似很“在乎”的舉動其實會適得其反的。能夠成爲夫妻,本身是一種緣分,夫妻間的信賴、體貼是非常重要的,婚姻是一種責任,是人生旅途中相互攙扶的伴侶,不能因爲婚姻而失去了自我,成爲彼此的附屬品,更不能把婚姻變成幸福快樂生活的羈絆,這種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確實是很難的。

當然,過分疏遠冷淡也是不可取的,那樣也許就體現不到婚姻存在的價值了,一個冷漠沒有溫暖的家庭誰人會去珍惜呢?夫妻間保持好一定的距離,既不失溫馨甜蜜,又能距離產生美——尊重彼此的興趣愛好,保留最初的'神祕和新鮮,在我看來,這應該是夫妻間比較完美的相處之道吧。

朋友間的交往也是如此。很多如漆似膠、親密無間的好朋友卻因過於“親密”,而把自己置於很尷尬的境地。比如,有的朋友把自己的個人隱私告訴了好朋友,後來無意中聽到別人在議論自己的私密話題,於是,便懷疑是自己的好朋友背叛了自己,好朋友間就出現了隔閡;還比如,有時候好朋友家裏鬧矛盾,本來出於好意幫自己的“姐妹”出主意,誰知最後人家小兩口和好了,作爲朋友的自己卻被對方的丈夫記恨;再比如,出於義氣,借錢給好友,對方卻認爲既然是那麼鐵的哥們,這錢什麼時間還無所謂的,而當你在家人的催促下向朋友催要借款的時候,卻被好友認爲不夠義氣,不夠哥們,結果鬧得不歡而散。凡此種種,生活中屢見不鮮的,究其原因,正是因爲沒有把握好朋友間交往的距離和分寸,正所謂“過猶不及”。

人生在世,離不開社會交往。生活中,我們往往有這樣的體會,當我們還沒有完全走進一個人時,雙方都會非常客氣,都會盡量把自己最優秀的部分展現給對方,這時候的交往是非常美好而令人憧憬期待的,而隨着交往的加深,漸漸的,我們會發現彼此的很多缺點,從而失去了最初的仰視和憧憬。那麼,如果我們彼此保持一種適當的距離呢?也許會魅力永存,永遠充滿期待和憧憬吧。

論語的讀後感13

近日拜讀了于丹的《論語心得》後,感觸頗深……

我想《論語》給予我們現代人的意義就在於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之下圓潤地融合成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的生命在智慧光芒的照耀下,讓我們每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無愧於自己的一生。

《論語心得》講述了七道,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天地人之道”。

天地人之道是《論語心得》中的第一道,讀這一道時,我的感觸也是最大的'。

我們現在常說,天時地利人和是國家興隆、事業成功的基礎。但人的力量如此強大的原因,就在於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人的內心,使天地人達到完美結合的程度,結成一個整體,所以,只有當天地之氣凝聚在一個人的內心的時候,他的強大,無堅不摧。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諧,就是大地上萬物和諧而快樂的共同成長,僅此簡單而已。讀到這裏,我想,在當今社會,競爭如此激烈,我們應該如何爲人呢?只要你的胸懷無限大,許多事情就小了,原來如此,就是“忠恕”二字啊!簡單的說,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時要想到別人;拓展一點說,“恕”字就是講你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給你造成了傷害,你也應該寬容。但是,真正做到寬容,又談何容易呢?有很多時候,一件事情已經過去了,而我們還老是在那兒想,這麼可惡的事,我怎麼能原諒它呢?然後就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咀嚼中,一次又一次再受傷害。這就是孔子告訴我們的,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了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闊天空。《論語》告訴我們的,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所謂“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的心中充滿幸福感。

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就這麼簡單。那麼,怎樣做一個有仁愛之心的人呢?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你自己想要有所樹立,馬上就想到也要讓別人有所樹立;你自己想要實現理想馬上也要想到幫助別人實現理想。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推己及人,這就叫“仁義”。

讀完這一道,聯想起生活中的自己,不禁羞愧萬分。現實生活中的自己自私、蠻橫、無理、霸道,這跟書中相差了多遠啊!我仔細的考慮了,我以後一定要做到寬容、關心愛護他人等。這樣,自己的人生不是纔會更完美嗎?

我想聖賢的意義就在於,他以簡約的語言道出人生大道,而後世的子孫或矇昧地,或自覺地,或痛楚地,或歡欣地,一一去實踐,從而形成以個民族的精神。

趙普曾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而我此刻只是略知皮毛而已,但我的心靈卻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論語的讀後感14

仔細傾聽於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感覺曾經遙遠而枯燥的《論語》一下子變得豐富和溫暖起來。于丹教授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結合現代實際生活娓娓道來,闡述其深刻內涵,有許多獨到見解,豁然於眼前。

于丹對《論語》的解讀能夠贏得民衆的掌聲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沒有把重點聚焦在什麼王道政治、儒教等,她把論語的教導直接針對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講解的心靈之道、處事之道都是幫助人的內心需要,這就是當今許多現代中國人的實際需要。人們從於丹的講解中,更多的去理解《論語》中的一些教導,以幫助自己求得心靈的平安,幫助自己爲人處事、幫助自己教育孩子。尤其是在當今忙忙碌碌、競爭激烈以及精神相對空虛的情況下,人們更有對內心平安的追求,當然孔子不能給當代中國人完全的精神寄託,但《論語》中的一些內容的確能給人某種心靈安慰,也可以讓人從中學到一些處事之道。

于丹《論語心得》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她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她可以映射着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標也不可能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快樂。同樣,對於一所學校目標的適切制訂,將會增強教職員工的團隊精神;遠大的理想,將激勵人們戰勝各種困難,勇往直前。

前一段時間于丹教授到日本講授論語心得,受歡迎的程度遠遠超過她的想像。這說明日本對儒家文化的重視超過中國。但現代日本等許多國家的政體和經濟發展並非是靠儒家文化,靠的是現代制度創新與文化繼承兩者並行,不是全面拋棄,也不是全面保留。國家擁有現代政體,同時社會、家庭、個人也保留一些傳統的價值觀,這兩者並非矛盾,而是相輔相成。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制度與文化兩者同樣重要,缺一不可,孔子《論語》等傳統文化能幫助人得到一些內心平安以及一些處事之道。于丹論語心得的現象其實是向中國社會啓示如何繼承和保護傳統文化,並同時建立和維護民主、平等、法制的現代社會制度,可以大力提倡傳統文化中對個人價值觀和修養有益的教導。

于丹的心得讓我體會到了什麼是智慧,什麼是和諧,什麼是無畏。在於丹對《論語》通俗化的解讀中,無論是“心靈之道”還是“處世之道”,無論是“君子之道”還是“朋友之道”,于丹都用一種大氣的胸懷,獨到的眼神,加以審視、領悟,並用輕鬆自然的口吻娓娓道來。——這就是于丹心得的力量,這就是于丹心得帶給人的美麗!

論語的讀後感15

有一段時間于丹《論語》心得特別火,但通常,我對比較火的事物都不太留心,雖然下載在手機裏,但是一直沒看。至到最近,工作很是繁忙,人也比較煩燥,晚上在睡前看看此書,確實不錯,甚至感覺到了古聖先賢智慧的光芒,可以讓人很平靜。下面就簡單說說這本書給我的感受。

萬物之理相通。時事因時因事而變,有時重教化,有時重律法,有時重軍事,有時重民政,有時重內政,有時重外情,任何一種理論既非放之四海而皆準,更非一勞永逸之良藥。知而行則善,知而不行則恥;不知而不行則庸;不知而行則可怕了。于丹老師講授的《論語》心得別具一格。

在原來的認知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聖賢,《論語》是給研究古詩詞的人去熟讀的,而像我這樣的老百姓是仰望而不可觸及,甚至不知自己是否能耐心把這本書看下去,能不能理解幾千年前人類留下的精神財富。但是當我翻開這本《論語》心得,疑慮便煙消雲散了,正如於丹所說的,《論語》的道理是樸素的,溫暖的,她的解說沒有我想象中的高談闊論,而是帶給我一種簡單而貼近心扉的感受。看《論語》心得,彷彿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所有的道理都被于丹娓娓道來,那樣一種從容謙仰的態度正是儒家所提倡的,所追求的。

這本書中穿插了很多簡短但耐人回味的`小故事,令我感觸頗深。老和尚背姑娘過河的故事讓我理解了“仁者不憂”的境界;國王尋找哲學問題答案的故事讓我明白如何做一個仁愛之人;網球明星和女孩買頭花的故事告訴我應該以開闊的心胸去面對生命中的缺憾;茶師爲了最有尊嚴的死法求教的故事更讓我看到了心靈勇敢的力量……這樣的小故事于丹還給我們講了很多,有些也許會讓我們受益終身。

以前我在自己受到傷害的時候總是放不下,怨恨一時難以消除。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本來已經過去了,而我們還是老在那兒想,這麼可惡的事,我怎麼能原諒它呢?然後就在不斷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傷害。”看了這段話,我頓時明白了爲什麼自己會因爲一件很久以前的事情而那麼久都不開心,原來是自己放大了傷痛而已。一個“恕”字可以使自己擁有海闊天空,何樂而不爲呢?

讀完這本《論語》心得後,我覺得貫穿全書的思想就是注重自我的心理建設。那個有抑鬱症的喜劇演員的故事可能會給我們現代人很大的啓示。在紛繁的社會裏,在忙碌的生活中穿梭的人們,在職業角色的外衣下,我們還有多少空間留給心靈呢?爲什麼在物質越來越豐富的今天,我們生活得不夠歡欣,不夠幸福?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同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

《論語》,2500多年前的經典語錄,今天還能啓發我們的心智嗎?還能對我們今天的心靈產生觸動嗎?答案是肯定的。于丹遊刃有餘地將這部《論語》與現實交織在一起,讓我們發現這本語錄竟然可以穿越千年,在過去、現在甚至將來的任何時刻都能引導幫助我們。只要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它就適用於我們每個人所經歷的每一件事。

標籤:讀後感 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