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蘇菲的世界》有感(15篇)

觀後感2.81W

《蘇菲的世界》有感1

對於哲學問題的思考,也許是那些哲學家們做的事吧!但對於那些問題會讓我覺得稚嫩又深奧,關乎世界和宇宙是如何戶生的?還有我是誰之類的問題?估計沒有人知道真正的奧祕。

《蘇菲的世界》有感(15篇)

蘇菲不斷地收到了一些不太尋長的來信,甚至她不知道是誰把它放在信箱裏的。第一封信寫的是“你是誰”?蘇菲對着鏡子思考了很長時間,卻沒有答案,那活着的意義是什麼呢?生與死是一杖錢幣的正反兩面,“如果你沒有意識到人終將會死去,就不會體會活着的滋味”,生命是何等可貴。

蘇菲在艾伯特的指引下,一步步向哲學靠近,她對哲學充滿了好奇心,她不認爲這一種枯燥乏味的.東西,帶領你探索這一切的一切。不管什麼事情,只要你保持好奇心,你會覺得任何時候都有興趣去研究,所以蘇菲在對哲學的研究中充滿了幻想。書上有一句話叫“他們在那兒覺得非常安適,因此不願再冒險爬回脆弱的兔毛頂端,唯有哲學家會踏上此,危險的旅程,邁向語言與存在所能達到的頂峯”。

所以,對於這些哲學的問題,也許沒有人知道它的奧祕,但,保持一個好奇心,會讓看到的、想到的都富有情趣。

《蘇菲的世界》有感2

第二次讀《蘇菲的世界》,我又在裏面學到了很多東西。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叫蘇菲的女孩,收到了一個神祕人的來信,通過這些信,她領悟到了很多哲學。在神祕人的`幫助下,她知道自己只存在於一部書中,並逃了出來。

整本書可以說得上是撲朔迷離,但又結構清晰,有一個整體大框架,書中還夾雜着很多哲學,讓人感受頗深。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像書中的蘇菲一樣,慢慢的領悟了一些道理,正確來說,是哲學。而這本書也給了我很多寫作技巧,像作者一樣在文中埋下一個“定時炸彈”,在寫作前思考出一個大的框架。“定時炸彈”可以讓讀者更有興趣將文章讀下去,找出謎底;大框架可以讓文章更加清晰,不會漏洞百出。

閱讀這些名著,我在裏面學到的不僅僅是內容,更是那些寫作大家的技巧。在我讀這些書的時候,就像是那些作者在向我講課,告訴我怎樣埋下一個好的伏筆,怎樣構造一個好的框架,怎樣將內容變得充實而又能引起共鳴。

讀了《蘇菲的世界》,我相信我學到的不只是哲學,更學到了那寫作家總結下來的寫作經驗與技巧。

寫後小記:讀名著,我從中學到的技巧,我會靈活運用到我的寫作上!

《蘇菲的世界》有感3

很早就見過這個書名,《蘇菲的世界》,我一直以爲就是類似人物傳記的一本書,我還猜測裏面記敘的事情就是一個名叫蘇菲的女孩,她的獨特人生傳奇如是等等,我孤陋寡聞了。可是說實話,這個書名並沒有吸引我。而會開始看這本書在於我聽說了它是一本哲學入門書,於是帶着我對哲學的似懂非懂,想從其中找尋到更多哲學的智慧,所謂啓蒙,那一定更好理解的,所以值得翻一翻呢!

翻開書的那一刻,我就被蘇菲稍顯詭異的生活經歷所吸引,通讀全書,發現這就是作者傳授哲學的一個絕佳的構思,很多人都說哲學枯燥乏味,根本就沒有心情去閱讀,因爲它晦澀,讀起來似乎比閱讀古文還要詰屈聱牙,甚至更可惡的'是,你每個字都認得,可是組合起來你就會傻眼,但是作者JosteinGaarder卻換了一種方式讓你去學哲學。

生活處處是哲學,可是爲何大家一談到哲學都覺得“毛骨悚然”呢,我覺得是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使得人們根本不願意停下來思考片刻,哲學所設計的問題,類似“你是誰?”我想這個問題的不確定性就給了我們很多思考的餘地,可是人們很少去想。

這本書通過哲學家給蘇菲上哲學課的形式給我們介紹了很多哲學家的哲學思想,例如我們耳熟能詳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尼采……當然還有很多,從伊甸園到黑格爾,再到馬克思,回到近現代的哲學,如此種種,信息量很大,我不敢說每位哲學家的哲學思想我都理解,因爲有些確確實實不是看了一遍就能理解的,這本書裏有三個敘述視角:蘇菲,席德,艾伯特。故事蹊蹺,蘇菲和席德,這兩個一樣大小的姑娘,彷彿就要被困惑而分不清自己是誰了,到底是小說主人公還是現實中的人,她們困惑,不過強烈的慾望促使她們去學習,不斷地學習,你會發現哲學就是使人智慧的一門學科,是理之源,萬物之解釋都可從哲學之中找尋答案。

因爲學生時代就或多或少的接觸過有關哲學的知識,例如尼采的“上帝已死”,蘇格拉底的“產婆術”,歷史書,高中這政治哲學篇裏也學過哲學相關的知識。因此,在看此書的時候,很多時候會產生共鳴,再加上它並非一本純理論的哲學書,所以看起來還是不錯的,每次作者講到一個人物,如果不好理解了,通過蘇菲的視角來通俗的解釋一遍,這時你便恍然大悟。

這絕不是看一遍就可以的書,需要多讀幾遍方能理解更多更深的東西!哲學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

《蘇菲的世界》有感4

文學是無數語言文字拼湊而成的藝術,科學是無數定理定律的知識體系,美學是無數人對現實的感覺所組成的審美意識,而哲學,我覺得它是無數個世界的概括與總結。

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提到哲學,也很少有人討論哲學。在大學裏有那麼一句話:選擇哲學,等於待業。這句話說明了哲學這條路是條死衚衕。在以前我對哲學從來沒有什麼概念,也從沒接觸過,但閱讀了《蘇菲的世界》之後,我總算明白哲學並不是那麼陌生,其實生活中無處不在,不論是文學、科學、美學等等它們都有哲學。

印象最深的就是開篇蘇菲收到收到了一封信,裏面只有一個問題:你是誰?多麼奇怪的問題。我也在一直思考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看似很簡單,卻又似乎永遠沒有答案。我是金介媛?還是說我是一個生活在銀河系裏的地球上的中國廣東廣州的人?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叫金介媛的已經不知道有多少個,在未來還會出現多少個,他(她)們都叫金介媛,但是就是我嗎?而在廣州又有成千上萬的人他們就可以替代我麼?答案顯然不對。在思考了很久之後我只能回答說,我就是我,除此之外找不到任何詞彙來說清楚“我”是誰。就這麼一個問題,便把我吸引進了哲學的世界裏,它是多麼神祕,多麼有趣,我似乎永遠也捉摸不透它。

在書中我分清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我認識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黑格爾、笛卡爾、佛洛依德等等著名的哲學家。記憶中最有趣的一句話就是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所說的一句話:Cogito,ergo sum. 這句法語翻譯成中文也就是: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根據字面上的意思很容易理解。意思就是,因爲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可是笛卡爾爲什麼要說這麼一句話呢?笛卡爾是當時懷疑論者的代表人物,他懷疑這世上的`每一樣東西,但有一件事是他絕對肯定的,那就是他一直在懷疑。也因爲他一直在懷疑,所以他無時不刻的在思考,而因爲他必然是在思考的所以他也一定是個思考存在者。用自己的話來說也就是那句,我思故我在了。

但是這個時候我又有了新的疑問,爲什麼思考的就一定是存在者呢?不思考難道他就會從這個世界上消失麼?之後我便用我哲學的頭腦解開了這個疑問。

我原本以爲哲學是一門完全不切實際的學問,一門枯燥乏味的學問,但是當我讀完整本書之後,我才發現,其實哲學是最貼近生活的,它就是關於每個人心中的問題的學問,只有哲學纔可以打開每個人心中的那個世界,只有哲學纔可以解釋我們心中的那些,善與惡、美與醜、生與死。

《蘇菲的世界》有感5

對現在生活習以爲常的我們,對於任何前人已知的事物,都抱有理所當然的想法。如空氣中爲什麼存在氮氣?人爲什麼生下來就會哭笑?地球會不會是塵埃?宇宙之外,存在着巨人嗎?宇宙會不會只是PM2。5?

讀完《蘇菲的世界》後,我的思維總是浮想聯翩,想要跳出世界,去探尋它的本質。

貓食魚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問貓爲什麼吃魚就等同於問地球爲什麼會繞太陽公轉這個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就是在吃魚的困惑中萌發,且一發不可收拾!

貓愛吃魚,這彷彿要追溯到遠古時期。從有貓這個生物開始論起吧!但貓怕水,生平連河邊都不敢去,攝取食源的途徑又是什麼?弟弟回答道:“還可能是河岸上淺水區抓唄!”這似乎有些不合邏輯,魚兒,難道會放着資源豐富的深水區不去,會游到淺水區候着貓吃不成?小貓釣魚的故事,也許只會出現在童話故事裏吧!

仔細想來,或許還要往後再推移,人類開始從業後吧!也許有兩種可能:一是人類自己主動餵它,二是它自己去魚市偷。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兩個可能殊途同歸,其本質是相似的,必須是在捕魚的'基礎上。

要不怎麼說魚是貓喜歡的食物之一呢,既然是之一,那另外的之一是什麼呢?老鼠?對啊,是老鼠。那更大的,更尋常的食物便是老鼠。這麼一想,一切彷彿就合乎常理了。老鼠氾濫,因此人們會餵養其天敵,便是貓。作爲獎勵,人們會餵養忠實的寵物一條魚。而魚肉鮮美,是鼠肉所不及的,這樣一想,心中的謎團總算理清些。這只不過是我的一種跳脫侷限的想法,也許經不起推敲。但至少是打破“理所當然”的思維吧!

這是《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帶給我的寶貝!就算蘇菲存在與虛擬世界之中,但當她聽說“我思故我在”後,便努力尋找支點,敢於打破,撬動世界,然後超然於一切。

現在的我們生活在平淡如水的世界裏,所有的一切,乃至整個信息化的虛擬世界都想要包圍着我們。我們所能夠做的,就是逃離監視,跳脫侷限……

《蘇菲的世界》有感6

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理所當然,這部哲學書讓人懷着對生命的崇敬和對人生的思考,讓我們在經營生活的同時學着成爲一位思想家。“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兩個聽起來簡單卻神祕莫測無法回答的問題你想過嗎?這本書常讓我讀到一半便問題重重,不得不再仔細地回頭。卻也大大地激發了我的好奇心就好像在讀一部偵探小說,腦海中不斷映出“爲什麼?”。

百科全書上寫有人信仰上帝的存在,可是“上帝是否存在?”很多人說人死後靈魂會升上天堂,可是“人死後是否還有生命?”沒有書籍能夠回答,除了我們思考、思考、再思考。

有哲學家說人死後會透過某種形式存在,要不就不再存在,如果我認爲人死後會住在一顆星星上,會活在一朵雲彩中,當我們敲開每朵雲,可以拜訪這朵雲的主人嗎?這樣帶有好奇的思考還叫哲學嗎?亞里士多德說“人與動物有許多相同的特徵,但最明顯的不同是:人會思考。”

哲學的'種種問題被每一種文化關心着,歷史上,有不同的人對這些問題提出過不同的答案。哲學家如同魔法師,用自己的想法,好奇而產生的念頭給出不唯一的答案。所以喬斯坦·賈德說:“成爲一個優秀哲學家的唯一條件就是要有好奇心。

嬰兒,剛剛落於這個世界,對於周圍陌生的一切都好奇着,她們閃亮的瞳孔正向世界傳遞着“爲什麼”,可惜的是嬰兒不會寫,不會說,不然一定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他們只需提出問題就好,都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困難得多,提出問題是一種創造力,是一種好奇心。

在我們一天天長大時,似乎對世界開始習慣,認爲一切理所當然,其實不然,這是我們缺乏了嬰兒時代的好奇心的一種表現,我們缺乏了提出好奇心的能力,所以哲學家比常人所多的只是孩子的視角。

當你在鋼筋混凝土中來回穿梭,在城市喧嚷中來回奔波,是否要靜下來,找回一份好奇心,思考哲學問題,不再認爲世界的理所當然呢?

《蘇菲的世界》有感7

“你是誰”?“世界從哪裏來”?有一天當你聽到或看到這樣的問題時,你會如何回答呢?你是否曾思考過世界的本源是什麼,人到底從何而來呢?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把我帶入了《蘇菲的世界》,我在神祕導師艾伯特的指引下,在神奇女孩子蘇菲的陪伴下開始了對人生、對世界、對社會的思索與探求。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我和蘇菲一樣企圖揭開層層謎團,然而在人生的長河中,人們依然不斷的在探索,在思考,世界的本源是什麼?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充滿魅力的哲學啓蒙書籍,書中描寫了14歲女孩蘇菲的神奇經歷,雖然貌似是寫給年青人的書,但書中對於哲學知識的啓蒙與指導,對於人性及對社會、世界的認識卻是適合各年齡層次的人們好好讀一讀的。全書用深入淺出的文字向我們展示了世界哲學從古到今的`發展史,在介紹哲學史的過程中又不斷穿插着艾伯特與蘇菲,艾勃特與席德之間的神奇關係,以兩位少女蘇菲與席德的關係做爲導線向讀者一層層展現哲學的神祕與奇特之處,深深地吸引了我。哲學這門學科對於我而言是比較遙遠的,少得可憐的一點點哲學知識來自於學生時期的一些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和自然課程、歷史課程,唯一能說出來的就是某某某是位世界知名的哲學家,但哲學到底是什麼,哲學是研究什麼的,和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呢?我一直沒有關心過。直到讀了《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才使我對哲學這門科學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人類哲學的發展史也是一部人類現代科學的發展史,與人類文明的足跡相印證,哲學家們在思考人生、研究哲學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推動人類文明的腳步向前近。文中的蘇菲是一個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慾極強的少女,而哲學正需要人類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才能不斷的進步發展。

歷史就像一條流動的河,思想的歷史就像這條河流,人們的思考方式受到宛如河水般向前推進的傳統思潮與當時的物質條件的影響。因此我們永遠無法宣稱任何一種思想永遠是對的。只不過就你所置身之處而言,這種思想可能是正確的。我想這就是歷史帶給我的一些思考。“我是誰”?人生如星塵一般在歷史的洪流中是渺小的,又是神奇的。“我思故我在”,哲學會使我們醒悟,而《蘇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有感8

哲學,是我們混沌的宇宙中,那轟然一響!如星塵的我們,從此知道了智慧的美麗!

幾千年前的一個夜晚,人類擡頭仰望星空,突然,天空“轟然一響”,驚醒了沉睡無知的我們,於是我們在浩瀚的宇宙中,開始試圖尋找銀河、太陽,也開始慢慢找尋回到真我的心靈之路!這神奇的轟然一響,讓我們從此開始想了解自己的內心,想洞察人類的思維,想揭示地球的神奇,想探究宇宙的奧妙。

如果說“轟然一響”是哲學的開始,那我覺得,《蘇菲的世界》就是一道閃電。讓我們從感觀上,像是在欣賞一部精彩的偵探故事;心靈上,卻向我們展開了整部悠久的世界哲學史。清新有趣的小說情節,虛虛實實的兩個“我”,神神祕祕的花園宴會,使本來純理論性的哲學知識,表現得生動活潑起來,這也正是我向大家推薦《蘇菲的世界》這部書的主要理由。

對於具有多種家庭知識背景的作者——喬斯坦·賈德來說,他向我們證明了,哲學不是一些與現實脫節的,學院人士躲在象x塔裏研討的.無聊的“東西”。哲學應該鮮活地存活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應該靈活地在我們人生中運用貫通,讓我們更加心胸開闊,這不正是哲學——“愛、智慧”,最古典的定義嗎!

之所以,喜歡閱讀這本書,還有一個原因是,它所傳遞給我的關於哲學的知識,是如此之廣、之深、之厚。

廣,內容廣,相關知識廣。談哲學的發展,必然離不開具體科學的發展。書中雅典文化、希臘文化、文藝復興、巴洛克時期、法國啓蒙運動,都有詳細的講述。所以《蘇菲的世界》不僅僅是一部哲學史,更是一部歐洲科學發展史,人類文明的進步史。在看完“文藝復興”章節時,我在書中留下了這樣的感受:“文藝復興,真是一個偉大的歷史轉折點,人們從物理學、生物學、天文學、人體學、藝術學等各個方面學科都有了歷史性的突破。最重要的是,推翻了‘以地球爲中心’的傳統錯誤觀念。這個時期飛速的發展,正是以前所有科學家、哲學家堅持不渝奮鬥的成果。‘科學’已經開始展露它的頭角,它將比任何宗教更具有說服力和真實性。我終於明白‘文藝復興’對人類發展,認知自我的重要性了!”

廣,還在於書中舉出大量著名哲學家的觀點。比如,“沒有一件事情可以來自空無”的自然派哲學家們;最聰明的人是“明白自己無知”的蘇格拉底;“渴望迴歸靈魂世界”的柏拉圖;“我思故我在”的笛卡爾;“站得住腳的就是有道理” 的黑格爾;內心中出現一股“令人討厭的自大的衝動”的弗洛伊德;宛如“燃燒在恆星旁邊一顆眩暈行星”的伯克萊;在康德的頭上閃爍着“星空與心中的道德規範統一”的光圈;自然學家達爾文滿載着“生命基因的一艘小船”,向我們駛來;在歐洲遊蕩的幽靈馬克思,駕馭着拯救人類的“諾亞方舟”——共產主義,也向我們駛來。在所有哲學家中,我記憶猶新的還有一位,他是歐洲第一位大生物學家,柏拉圖的學生,觀念卻與老師背道而馳的,希臘最後一位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他是一位邏輯學家,一位希望澄清我們觀念的嚴謹的邏輯學家。但在剔透的美玉中,也許也會有瑕疵——他對女性的看法。我個人認爲,過於偏激,有歧視女性的感情在裏面。他認爲女性是未完成的男人,女人只是土壤,而男人才是“播種者”。我想,這也許是當時的主流思想,想想中國的封建歷史,絕大數多的女人確實只是土壤,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但隨着科學的發展,女權主義的逐漸成熟,女性已經成爲了社會的“半邊天”,成爲了社會上不可缺少的一個特殊的團體。作爲女性的我認爲,女人最想要的是什麼,不是被動的接受,接受命運,接受男人,接受生活,最想要的是主宰自己生命的權利,並且我堅信我們女人完全有這個能力去主宰自己的人生!

深。哲學的外延知識深。《蘇菲的世界》中提到了所感興趣的許多知識,如算命、解夢、倫理學、靈感、第六感——潛意識、信仰等等,給枯燥的哲學本身,增添了它的可讀性。每一個看似平凡無奇的詞語後面,都蘊藏着神奇的力量;每一個詞語也都可以展開一個精彩的討論,讓世人辯論不休,從中感受探尋未知事物的快樂。

厚。這正是這本書爲什麼被定格爲一部哲學史小說的原因。在魔術師的帽子慢慢被打開,在蘇菲無際的幻想中,哲學知識並沒有缺乏,而是循序漸進,越來越深厚,大大提高了《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本身的厚重感,我們可以把它當作小說來翻讀,更可以把它當作科學讀物來品味、學習和研究。

如果有一天,你放學回家,或者下班回家發現一封神祕的信在自家的信箱裏,信封上沒有寄信人的名字、地址、郵編,但信中卻有且只有一句話“Who are you?”。時隔多日,你又發現一封同樣的信,信上也有且只有一句話“世界從何而來?”……在你覺得詭異、離奇的同時,千萬不要害怕,因爲你即將進入一個奇妙的世界——《蘇菲的世界》,這裏既是夢的世界,又是智慧的世界。它將喚醒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意義的關懷和好奇!

讀完此書,你定會聽見內心中的一聲——“轟然一響”!

《蘇菲的世界》有感9

剛打開這本書,看到那麼多哲學的知識,我便失去了興趣。但讀到蘇菲收到一張奇怪的明信片時,我又好奇的想知道席德是誰。帶着這份好奇,我把書讀完了。

表面看來,這是一本講述哲學知識的書,但實際上,它也算的上是一本歷史書,甚至是一本懸疑小說。

書中介紹哲學家時,也同時介紹了許多歐洲古代的歷史文明。中世紀,文藝復興,啓蒙運動等內容,似乎與哲學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書中也做了一定的介紹。而席德是誰,還有席德的父親到底是怎樣一個人,這兩個疑慮又將此書變得帶有一點懸疑色彩。當我看到狗開口說人話,香蕉皮內寫着字,蘇菲的哲學老師把他叫成席德時,我不禁打了個冷顫。

而這本書最令我欣賞的就是作者把許多看似毫無關係的用哲學課程聯繫在了一起。書中的蘇菲學習哲學是爲了擺脫席德父親的控制,這似乎有點奇怪,但當你知道席德的父親也是一位哲學家,這一切也就變得順理成章。

在書的結尾,席德與她父親和蘇菲與她的老師的位置關係完全顛倒了。原來蘇菲對於席德的疑惑變爲了席德對於蘇菲是否存在的猜想。似乎將他們換一個角度,故事又會產生新的趣味。

就像這本書一樣,其實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甚至我們自己都有兩個或多個面。許多的事情就像一把雙刃劍,在你得到它帶來的好處的同時,也會受到一些無形或有形的傷害。正如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如果你想要得到其中之一,你就必須放棄另一個。而關於我們自己,你是否會發現,有時自己在朋友面前活潑開朗,但一到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面前卻會一語不發?或是有些人在家總是面無表情,但在學校,單位對人卻是滿臉笑容。正是因爲我們對待不同的人的`不同方式,才造就了這個多彩的社會。

我們無法改變事物的多面性,但我們可以正確的分析,並作出正確的選擇,爲我們的生活增添亮麗的色彩。

《蘇菲的世界》有感10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14歲的少女蘇菲在放學回到家後,發現了一封奇怪的信。就這樣,在一位神祕導師的指導下,蘇菲開始探索一場哲學之旅,蘇菲瞭解了許多哲學家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蘇菲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事實真相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離齊。

作者喬斯坦-賈德,1952年出生於挪威。在1986年出版了第一部作品《賈德談人生》,迄今已出版19部作品。其中長篇小說《蘇菲的世界》被譽爲“二十世紀百部經典著作之一”,奠定了賈德全球十大作家的地位。喬斯坦賈很有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講故事手法,吸引了整個世界,其作品始終執著於人生本質與人生終極意義的探索和思考。

我讀完這本書的`感受是:《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它不僅是一下講述每個哲學家和那些根本問題,而且是一本最簡明的哲學入門書。對很多初學者來說想要了解哲學,這本書是非常值得選擇和考慮的。這本書中結合了現代版的《愛麗絲夢遊仙境》,它不僅擁有哲學探索和偵探解謎,還有幻想和字宙觀,讓人更加心胸開闊,從這本書中的內容讀起來,確實有一些懸幻,卻從而吸引了更多讀者的閱讀興趣,儘管有些人感覺這書的內容很深奧!

從這本書讀來,我們可以瞭解每個不同哲學家的性格,興趣愛好和他們每個人所對應的時代,

所以,對於未曾修過科學概論者而言本書是最佳的入門讀物,對於休過此門課程但已忘卻大半的人而言,本書有助於他們重新溫習。我們應該把哲學當着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蘇菲的世界》有感11

《蘇菲的世界》被譽爲西方哲學的入門讀物。作者橋斯坦賈德用故事化的語言,以主人公蘇菲的“哲學之旅”爲主線,爲像我這樣的哲學初學者循序漸進地掀開了高深哲學的神祕面紗。

講真的,初讀這本書,讓從未接觸過哲學知識的我感到很迷惑。書中涉及的內容很多,從古羅馬到現在,有每一個不同時期爲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哲學家和他們研究的方向,內容以及部分哲學家的經歷以及他們的遭遇等等。《蘇菲的世界》這本名著,它是無價的智慧讀本,其中的哲學知識開闊了我的視、內涵以及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道理,更是使我受益匪淺。

從剛開始的“你是誰”到“世界從何而來”,這些問題有時自己也會思考,也增加了我看這本書的興趣。書的開頭出現了要蘇菲轉交給席德的信,這些都設置了懸念,也讓我們漸漸地踏入了哲學的世界。我們只有以自己思考,而且這些哲學問題,都不會有統一的答案,那麼我們的思想便會更加的自由。

記得書中在講到“巴洛克”時期時講到莎士比亞,其中也講到了莎士比亞的戲劇,就如《百馬克》中的“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臺上高談闊論的可憐演員,無聲無息地悄然退下;這是一個傻子說的故事,說得慷慨激昂,卻無意義。”我想,即便是傻子所說的又何妨,只不過是以他個人的角度來討論人生,或許,人生本來有的時候就會這樣,但雖說生命沒有意義,但我們也應該要竭盡我們的全力,讓生命變的有意義。“如果我能客觀地抓住上帝,我就不會相信他了。但正因我無法如此,所以我必須信他。如果我希望保守我的信心,我必須時時緊握住客觀的不確定性,以便讓我即使在七萬英寸深的海上,仍能保有我的信心。”這是書中提到的祁克果寫的一段話,也讓我感觸很深。生活也總應該保有一定的新鮮感與挑戰性,如果每一個人都知道明天將會發生什麼,誰會出生,誰會死去,明天考試我必會成功或是失敗的話,那麼,請問誰還會想去爲生命而奔跑呢?蘇菲也曾想到“如果你不認爲活着是多麼奇妙而不可思議的事時,你也無法體會你必須要死去的事實。”的確如此。

“習慣是一種可怕的力量,它是靈感和創造的墳墓。”有的'時候,人會因習慣而受益,也會因習慣而受害。當然,相對應的自然是習慣的好壞,我們總應該相信,好的習慣自然會給你帶來許多你意想不到的驚喜,那麼你也不要企盼着你的壞習慣會給你帶來怎樣的災禍。“最聰明是明白自己是無知的。”一個人總不應該滿足於現狀,我們總應該學會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在社會這個深淵學會摸爬滾打。“人生需要自身的理性創造。”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由自己主宰,你的態度決定着你這一生。我們不僅要懂得生存的道理,更應該多往深的層次去思考問題,思考着如何才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才能爲社會貢獻,才能實現自己人生的最大價值……

知識是無盡的,歷史是固定的,人的身體雖然是肉鑄的,可是思想卻是靈活的。願世間每一個人都懂得自己生存的意義,讓思想得到最深層次的發展。不要爲失去而駐足,要嚮明天而奔跑。

《蘇菲的世界》有感12

《蘇菲的世界》可以說是本哲學的啓蒙書籍。它像是本故事與哲學的融合,其中又有歷史並存。只有靜心閱讀,才能瞭解那無比深邃的內涵。

“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一些我們在平常看起來無比深奧的問題,卻已在開頭提出。接下來,是在惡補與之相關的知識,也恰恰講述了一些哲學大師的理念。“文藝復興運動,巴洛克時期與啓蒙運動、浪漫主義時期”這些偉大的歷史文化紀元,又無不在闡述着新思想的產生與發展。

而每一次思想潮流涌動的背後,是我們內心本有的好奇心的驅使。假如沒有幻想,就根本不可能會讓我們開始思考人類的本源,廣開的思維讓我們提出了諸多問題,然後才能像愛迪生一樣去不斷地解答。例如上帝,這些在我們心中或許毫無意義的存在,在西方人的眼中,是信仰,是美好的象徵。

亞里士多德、柏拉圖、蘇格拉底……這些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就是憑藉着不同於常人的毅力及不多的好奇心,方纔成就了非常難以達到的人生。剛開始研究那一小小的哲學時,就聽到好多人都在高呼“太難了”!而當我真正地把自己當做了蘇菲,一次次回答着書中所給出的問題時,便得以慢慢發覺自己的'回答終於能夠與書上的沾邊了。越是好奇,越爆發出了對求知的渴望,越是好奇,越不斷提出難以回答的問題。

在好奇的驅使下,我們愈來愈愛探索,才獲得了更多的見解。哲學本就是思想的產物,在某一時刻,必從無到有。

好奇,千百世界。

《蘇菲的世界》有感13

今天我讀了一本名爲《蘇菲的世界》,讓我明白了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知道真相,可是有時候真相不是自己能想到的。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講了,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收到了神祕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裏來?” 從這一天開始,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在一位神祕導師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她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 更離奇。讓我明白了想知道真相不容易。

就好像生活中的`偵探一樣,要找到蛛絲馬跡才能知道真相,不過真相有可能不可思議。也像道理一樣,不管多麼不可思議,它就是真相。真相是不能不相信的,就好像間諜戰中和自己很要好的朋友是間諜,可是你不相信,最後不僅害了自己,還害了別人。所以我們不能戴着有色眼鏡去看事情,越不像真相的有可能就是真相,也不能不相信真相。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蘇菲的世界》有感14

輕輕推開哲學的大門,學習的又一扇窗正向你打開。

你是誰?

世界從哪裏來?

簡短的兩個問題,卻讓人一時難以回答,萬般思緒涌上心頭,可以得到無數種答案。這也讓14歲的蘇菲在“哲學家”艾伯特的引導下開始思考,並從這兩個問題中一點一點深入下去,思考一些哲學大師所提出的根本問題。

從古至今,在歷史的長河中,一次又一次的出現思想上的巨星,他們所作的思考對後人有着深遠的.影響,一次又一次的劃破天際,打破沉寂。蘇菲對於哲學的認知,還要從一封匿名信說起。信中只問了開頭的兩個問題,就這樣,在一位哲學家的引導下,她開始思考這些問題。

起初,艾伯特只是用寫信的形式來爲蘇菲進行哲學課程。從古希臘的自然派哲學開始說起,不,是從哲學根本開始說起。艾伯特曾這樣說:“這個世界就像魔術師從他的帽子里拉出一隻白兔。只是這白兔的體積極其龐大,因此這個戲法要數十億年才能變出來。”

哲學永遠不會像世界上的其他事物一般,總覺得這是應該存在的。哲學的存在,就是讓我們學會思考事物的本質,爲什麼會是這樣或那樣呢?只有感受到世界的與衆不同時,這樣的人才能被稱爲是哲學家。他們的思想,如同浩瀚無垠的宇宙中的一顆明星,發出萬丈光芒,照亮了全世界。

“那轟然一響,我們也是星塵……”

我們也是星塵。

我們同星塵一樣,在宇宙中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可貴難得的發出光芒。但它終將會逝去,隨輕煙一同散了。

走進它,瞭解它,就能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蘇菲的世界》有感15

賈德所著的長篇小說《蘇菲的世界》已翻譯成64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4500萬冊,被譽爲“二十世紀百部經典著作之一”。作者用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講故事的手法,探索與思考人生本質與人生終極意義。

雖然這是一本中國小生推薦必讀圖書,是一本最簡明有趣的哲學入門書,但對於我來說,還是無法靜心去看,去想,無法琢磨其思想內涵,進行定性。總覺得這些探究哲學的人想的東西太多,喜歡深究,喜歡探討,喜歡反駁。總是在不斷思索中走向清晰,解開謎團,瞭解真相。還真有種撥開雲霧見太陽的幾分執着。可事實並不簡單,往往是解開一個謎團,又進入另一個謎團。

我的教學生涯就像一個個謎團,我常常在想:我到底爲什麼而教,爲生活,爲能力,爲孩子?好像都有吧!我又教給孩子們什麼了,知識,能力,做人?我不得而知。我對孩子們的.影響又怎樣,正面的激勵還是負面的消極?我希望是美好的。他們與我共處時是欣喜還是厭煩,離別時是不捨還是解脫?我想我的人緣不會很差的。可事實又怎樣呢?

前幾日,我前腳進辦公室,後腳就有“小不點”跟上來,向我彙報剛剛發生的打鬥事件:何天浩搶別人的零食,搶不到就拳眼相見,打了三個同學。那三個被打的同學氣呼呼地拽着他來見我,我正準備拿出我的殺手鐗——教鞭來訓斥他,可他一向是個不願接受批評的孩子,只要責備他,他就瞟白眼,一臉的敵意,一臉的不屑。用這種方法去制服他,恐怕是解決了一時,卻解不了他們之間的恩恩怨怨,恐怕這一打,打的不是錯,而是愁,而是恨。像這麼驕傲的傢伙,只能讓他自己承認錯誤了。

我連忙把他拉到我的身邊,問清情況,並給他分析分析打人的嚴重後果,最後我同意他說出的解決辦法——給人道歉。他本以爲一聲“對不起”可以抹去他那罪惡的舉動,嘴角處流露出不經意的一抹笑意,但對面的同學察覺了,當他說完一聲道歉,同學並沒有馬上搭理,趁此,我讓他向受傷的同學一個個的道歉,說着說着,他的喉嚨漸漸沙啞了,眼眶裏淚水也直打轉,自那以後,上課總喜歡趴在桌上的他變得特別的精神,這淚水應該是心靈的洗禮吧!

都說小孩是無知的,可事實呢?他們聰穎過人,他們知道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只不過他們自制力很差罷了。也許我的教育方式方法要改變,在把握原則的基礎上,多聽聽孩子們的心聲,讓他們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孩子們需要我,我需要更多的思索,需要更多的探究······

標籤:蘇菲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