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讀《傅雷家書》有感集合11篇

觀後感2.36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傅雷家書》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傅雷家書》有感集合11篇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1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一封家書,凝聚多少詩人的情才,讓他如此反覆的“拆“封”?一紙紙留言又聚集多少深沉的愛,才讓這零碎的傅雷家書編訂成冊?答案很簡單:深似海,寬如天的深情。

傅雷,一個偉大的翻譯家,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一位苦心孤詣的父親。這樣深的印象不僅源於他對兒子傅聰成功欣喜的同時教導兒子謙虛爲本,更表露在:兒子身處低潮,以一位朋友的身份去勸誡兒子在困難中學會堅強。當一封封家書的字眼映入我的眼底中時,傅雷嚴父的形象便在腦海裏種下種子,慢慢發芽,發芽的不是嚴父的“嚴”,而是嚴父的“慈”,嚴父的`“情”。

“父愛如山”,這句話用在傅雷身上,絲毫也不爲過,傅雷的愛確是如山沉重。爲什麼?因爲裏面包含的太多,有期盼,有欣喜,有憂愁,而更多的則是對兒子永恆不變的“情”與“愛”。“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本是李清照抒發內心憂愁之句。但倘若將“愁”字替換成“情”字,用在傅聰身上,倒也押韻。但給傅聰的“情”卻不似李清照的愁,而是厚望與自豪之感了。

家書是真情的流露,若傅雷的家書不是凝於情,恐使我覺得乏而無味,有了情,自然給人一種難以言表的感受,但是我還得說說。

“情”一個簡單的筆畫,卻可以擬出很多詞,“親情”,“友情”,也包括當下最敏感的話題------“愛情”,但衆情之中,惟“親情”令我覺得可敬可佩。“血濃於水”,衆所周知,其實是古人驗證是否爲親生子女的一種方式,雖無科學依據,但這詞確確實實體現出親情的“濃,厚,重”了。

汶川大地震,是汶川人永遠抹不去的傷心記憶,其中感人的畫面很多,很多。但我要說的是一個母親的行爲。大地憤怒地吼叫,不幸的她被掩埋在瓦礫下,但她卻做了一個令我永生難忘的姿勢,她用那柔弱的脊背爲自己的孩子撐起了一片天!最令人淚如雨下的是:當救援人員發現他們時,母親已然歸去,而熟睡的孩子的搖籃的手機中,有一封未發出的信息印在屏幕上--------寶貝,記住,媽媽愛你。正是這句簡單的話語讓我潸然淚下。這封信息是用母親有限的生命和無限的愛換來的。它凝聚着母親對孩子最真摯的“情”,所以變得珍貴無比。短短數字的一封“家書”不亞於傅雷的《傅雷家書》,換而言之,同樣是以“情”相聚,哪有好壞之分?

無論是簡單的幾個字,還是苦心孤詣的長篇家書,只要是凝於情,就足以讓天地萬物爲他鼓掌歡呼,足以感動天地!這樣偉大的愛不是深似海,寬如天,又是什麼呢?這份愛,這份情,銘記於心!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2

樓適夷評價它爲“這是-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這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紙家書百鎰輕,傅雷先生通過書信的方式對其愛子傅聰的生活和藝術追求進行悉心指導,對於他對其愛子的教育,我要真心地讚歎一聲,太偉大了。施蟄存先生曾說過“他的家教如此之嚴格,望子成龍的心情如此之熱烈。他要把他的兒子塑造成符合他的理想的人物。這種家庭教育是非常危險的,沒有幾個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於我而言,我對書中的先生認爲如何做人的問題和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感觸較深。

傅雷先生認爲,無論從事什麼職業,做人是第一位的。因此在書中第一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的問題。我十分贊成先生的這個觀點。正是如此,不論做任何事情,做人就是首要的,最重要的頭等大事。

如果一個人他連最基本的禮義廉恥,尊重,道德都沒有的話,那麼我想這樣的人還不具備能成功的能力。先生提出的:待人要謙虛,做人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民族和國家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等觀點,這對於我們的成長是非常好的`教育。我們現在的缺少的或者說是正在流失的寶貴品質,正是先生口中這些,不可或缺的美好品質。現在的素質化教育也正是提倡這種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單單隻在看中成績這一-小方面了。

先生還在一段家信中說道“人--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

正是如此,人生便如一首絕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我們的這一輩子殊不知會遇到多少的起起落落,殊不知會遇到多少的挫折,困境,迷茫而無所適從的時候,但正是生活如死水一般時,我們仍不氣餒,不放棄自我救贖,相信否極泰來,相信只要再堅持一點點就能上岸,就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不被現實擊垮,那麼這樣一個人纔是強大的。苦難是人生的必由之路,我們唯一需要記取的,是能否配得上所受的這些苦難。在哪裏存在,就在哪裏綻放。不要因爲難過,就忘了散發芳香。辛夷塢曾說過“日出之美便在於它脫胎於最深的黑暗。”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嘗試在泥濘中擡腳,總好過深陷此中不願自拔。我認爲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帶傷的人,真正能治癒自己的,只有自己。

《傅雷家書》不僅僅是傅雷夫婦與愛子間的真誠情感流露的載體,它更是-部富有藝術性的作品。傅雷雖已去,但家書仍在,思想仍在,它帶給我們的愛與精神和力量是永在的。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3

傅雷的一封封家書,都是傅雷對於傅聰的教導,傅雷優秀的教育使傅聰成爲了一個優秀的鋼琴家,有着西方音樂的才華卻又不失中國人的傲骨的.氣節,有對於藝術的忠誠、尊重與見解。

傅雷希望傅聰能夠成爲一個藝術家,而不是一個彈琴機器,傅雷告訴兒子:“適量的音樂,會能刺激你的藝術,但過多的音樂只會麻痹你的感覺,使你的表演缺少生氣與新鮮感,從而損害你的藝術。”他有着十分長遠的目光,並不是注重眼前的利益,他知道藝術家,不注重提升自己的水平,豐富自己的藝術修養,藝術之路纔會愈走愈遠,有了父親這樣的思想的引導,傅聰纔在音樂界大放異彩,始終保持堅韌、頑強的精神,戒驕戒躁。

然而,傅雷在對兒子做的不是告誡,不是約束,而是領導,他並不是直接告訴或直接命令兒子一定要少進行商業演出,而是循循善誘的告訴兒子“爲什麼不能”,“過多的音樂會麻痹你的藝術”,這樣的勸說,會使傅聰更加容易接受而不會形成反抗的情緒,也讓傅雷成功。

“教育的本質是一顆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傅雷用他的教子之道用心的培養出了一個真正尊敬藝術、忠愛藝術的優秀藝術家。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4

20xx年5月,我有幸讀到一本好書,真的是一本好書:《傅雷家書》。它不是一本普通的家書,家信。它是一位慈父,一位慈母對兒女的諄諄教導,它通過一封封家書,象是一次次珍貴的談心,在藝術上,在生活上,在思想上,在情感上爲傅雷指引了方向。

《傅雷家書》所記述的,是傅雷和傅聰這一對父子,1954年到1966年這12年間的書信。1954年,傅聰出國進行深造,甚至被迫流離至倫敦。父親一方面表達了對國外遊子的無盡思念,一方面與傅聰傾心長談,與他探討藝術上,生活上,情感上,思想上的任何問題,教導兒子提高個人文化修養,成爲一位“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父親傅雷是一個睿智,博學,正直的學者,年輕時甚至有些暴燥,極富個性。母親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端莊賢淑,又溫厚善良的東方女性。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對象,傅聰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於成長爲國際大師的兒子。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他教育兒子說:“我始終認爲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儘量發展,沒成爲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

在書中,我不光看到了一個嚴格的戒子而又親切關愛的父親,同時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長。傅雷將自己的譯著和傅聰溝通交流,他把祖國的發展的關切之情,以及對祖國的熱愛同樣流露出來,傅雷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心力,在對社會祖國和人類世界儘自己的責任。兒子傅聰,在異國漂流生涯中,吸取了豐富的養料,但父親使他在海外孤兒似的處境裏,好像父母仍在他的身邊,實時給他指導、鼓勵和鞭策,使他有勇氣和力量去戰勝各種各樣的魔障和阻力,踏上自己正當成長的道路。通過這些書信,不僅兒子與父母之間建立了牢固的紐帶,也使傅聰與遠離的祖國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結合。後來的事實證明不管國內家庭所受到的`殘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惡名,他始終沒有背棄他的祖國,不受祖國敵對者多方的威脅利誘,沒有說過或做過有損祖國尊嚴的言行,這就是一個父親對一個兒子的薰陶,這與父親在數萬裏外,給兒子殷切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分不開的。

這位嚴肅的父親,他對自己,對人,對工作,對生活各方面都要求嚴肅認真,一絲不苟。他的生活有規律,人生就是優美的弧線。對待兒子,他謙虛誠懇地說:“得失成敗盡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他鼓勵傅聰藝術要有更誠摯的心。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誡傅聰“人總得常常強迫自己,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緊時間”,“做事要科學化,要徹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難爲情,被人家隨便多留,才能不打亂事先鼎好的日程”,“修改小習慣,就等於修改自己的意識與性情”。我覺得這些也是我生活中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這對父子的家書,使我看到了,那一代人對文化的傳承,對藝術的追求,對生命終極意義的探索與追求,是永無止境的。雖然大半個世紀過去了,那一代人對生活,對工作,對人生的態度依然可以影響我們這一代人,尤其是在當下這個中國快速發展的階段,許多人表現出的浮躁,追求利益,缺失信仰。生命要有一種態度纔有意義。“得失成敗盡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我信仰這句話,我也始終這麼認爲。這也是一種生命的態度。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這種態度,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它鼓舞人心,使你身處逆境也能迎着陽光微笑。

一本好書,會叫你忍不住想要讀它,這本書,我想我會反覆讀它。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5

這個寒假,我再次重溫了《傅雷家書》,對於傅雷對傅聰深沉的愛,則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傅雷對傅聰的諄諄教誨可謂是衆所皆知的。在文中,他反覆強調着做人總是排在首位的,學會做人才是人所要做的根本,這才能在社會上立足腳跟;若是不會做人,那麼人就不會是真正意義上的人了。另外,傅雷也多次提出“理財”的重要性,也從側面反應出了他對待生活的嚴謹。他對兒子所要求做到的每一件事,自己也會去改正這方面的不足。所以從傅雷的身上,足以見得他對“言傳身教”四個字的完美詮釋!

其實在我們的實際生活當中,千千萬萬的父親也和傅雷一樣,伴隨着孩子的成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便會越發顯得焦急。傅雷對大兒子傅聰傾注了畢生所有的心血,因此對傅聰的'管教也是極爲嚴苛,不過這對傅聰以後走上的音樂之路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很多家長也開始步人後塵,在孩子不乖的時候用暴力解決問題,但這隻能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畢竟有些家長並沒有以身作則,所以這種做法只會加重父子之間的隔閡,讓孩子產生抗拒的心理。

在當下這個衣食無憂的社會,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父母開始無節制地溺愛孩子,把一切最好的都要留給孩子。這不僅僅是在無形中毀了孩子,更是在不知不覺間使孩子有了“父母對其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想法,到頭來,這種孩子以後所碰見的問題都無法自主解決,最終成爲一輩子依靠父母的“啃老族”。

傅雷對兒子的教育方式值得令人深思,最終兩名兒子也獲得了相當高的成就。這就告訴我們:只有經大自然磨礪過的花朵,才能真正的綻放,成爲別人眼中的一道靚麗風景。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6

正是他們嚴格的家教陶冶出一個世界級的藝術大師。正如好友樓適夷面對傅雷對兒子傅聰的家教的過嚴過細卻“不以爲然”。然而就是這樣嚴格的家教,才造就了他不俗的一生,並給千千萬萬的父母留下了一面寶鏡,照一照我們給了孩子一些什麼吧?爲了孩子我們自己怎樣做事做人?

在書中我們不光看到了一個嚴格的戒子而又親切關子的父親,同時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長。他的音樂譯著和兒子溝通交流,他把對祖國的發展的關切之情,以及對祖國的熱子同樣流露給學生,傅雷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心力,在對社會祖國和人類世界儘自己的責任。兒子傅聰,在異國漂流生涯中,吸取了多麼豐富的養料,但父親使他在海外孤兒似的處境裏,好像父母仍在他的身邊,時時給他指導、鼓勵和鞭策,使他有勇氣和力量去戰勝各種各樣的魔障和阻力,踏上自己正當成長的道路,通過這些書信,不僅兒子和親人之間,建立了牢固的紐帶,也通過這一條紐帶,也使傅聰與遠離的祖國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結合。後來的事實證明不管國內家庭所受到的.殘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惡名,他始終沒有背棄他的祖國,不受祖國敵對者多方的威脅利誘,沒有說過或做過有損祖國尊嚴的言行,這就是一個父親對一個兒子的薰陶,這與父親在數萬裏外,給兒子殷切的子國主義教育是分不開的。時間,距離都不是問題,有心的父母,你那顆不眠的子子之心,就是不可替代的教科書,人生的加油站。

這種關子不是意識一個階段,而是伴父子而來。這位嚴肅的父親,從來就沒有推卸自己的責任,即使在上海被日本包圍成孤島時,他就把孩子關在家中,而且很早發現在他幼小的身心中,有培養成爲音樂工作者的素質,正如他對自己對人對工作對生活各方面都要求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精神一樣,對待幼小的孩子一樣,他親自編制教材,給孩子制定日課,一一以作則,親自督促,嚴格執行,他規定孩子怎樣說話,怎樣行動,做什麼,吃什麼,不能有所逾越。他做到了,也一同要求兒子做到了。真乃真父子。我爲人間的這一遭父子情驚歎,對,是朋友,是同志。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7

我在暑假看完了《傅雷家書》,有許多感悟。

《傅雷家書》是我國翻譯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摘編,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範本,是充滿着父愛的教子名篇。他對兒子提出的意見,對青年人都有幫助。

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在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他總是在信中和兒子討論藝術和技巧,讓兒子養成一些藝術修養,十分關心兒子在藝術道路上的成長,無論是去波蘭學習,還是參加比賽,他總是在不斷指點他、幫助他。

在信中,傅雷對兒子有批評,有誇獎,還有對他提出的'一些意見。這些信對兒子有許多作用:1、可以討論藝術、音樂。2、可以激發他的一些想法。3、還可以鍛鍊他的文筆和思想。4、傅雷可以做兒子的一面“忠誠的鏡子”,無論在做人方面、在藝術修養、在生活細節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隨時提出問題和建議,來幫助他。

這些信對我也有着一些影響:1、可以學習一些傅雷希望兒子養成好習慣。2、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3、提高語文的能力。

《傅雷家書》是本好書,我要認真讀這本書,反覆閱讀,斟酌它的優點,使其被我完全吸收。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8

在我的認知中,《傅雷家書》是一本普通又奇特書,它凝聚着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在書中,他爲我們介紹瞭如何與兩輩人相處,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它使我感受頗深。

在下午,美麗的朝霞爲我們送來淡淡的光,正好適合讀書。手捧《傅雷家書》,桌上放,一杯淡淡的幽香的茶葉水,讓我走進了書的世界。在書中我看見了傅雷對兒子傅聰的關心與牽掛,他不僅關心兒子的音樂,並且關心兒子的禮儀,希望他能夠做到兩方面兼得。在書中,他更是與兒子形成了一種朋友之間的交談,與兒子敞開心扉。在我看來,他們父子之間的相處模式更應該讓我們好好學習。在我看來,隨着時代的不斷髮展,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有隔閡,像傅雷和傅聰之間的關係更是少而又少。在孩子們看來,父母,又嘮叨又煩。但在父母看來,他們覺得孩子又叛逆又不愛學習。這些促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而傅雷與傅聰更像是處於同一種地位,他們互相探討着自己不同的看法,並採納對方的'意見。這讓我想起了在我們這個時代,讓人們總感覺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地位,猶如君主與大臣之間的關係,這就使孩子們的叛逆發揮,他們總覺得父母對自己所有的都是嘮叨與嫌棄。而父母又覺得孩子不爭氣,並不與他好好溝通。這也就成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一大間隔。在我看來,在《傅雷家書》中,我們就可以找到答案。傅雷認爲,在兩代人的相處中,青年人應該理解長輩的感情,並尊重老人的意見,與他們好好溝通。而長輩應該克服落伍,不夠耐心,迂腐,

不太講究說話技巧等弱點。我認爲傅雷的意見十分符合現在大多數家庭應克服的困難。這會使大多數家庭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和諧。使孩子更加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家長更加懂得孩子的內心需求。這本書不僅讓我學到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處技巧,更加讓我懂得了青年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所以它不僅是一本教育書,更是一本成長書。

讀完這本書後,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找到自己與父母之間相處的方法,以及自己在人生路上不懂的問題的答案。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9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無論是什麼時候,家書總是無比貴重的,它凝聚着父母對子女的關心,而《傅雷家書》也是由此。

《傳雷家書》這本書由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構成的,它摘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的186封書信,表達了對國家的愛與對兒子的期望,他教育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才兼備的藝術家。

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的是傅雷對兒子的鼓勵:“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一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是啊,人的生命就如那河流一般,時而曲折彎延,又時而筆直向前。時而飛速而落,又時而平靜無波瀾。面對這一切的一切,如果我們不堅韌,那麼生活就如一潭死水,毫無波瀾。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會像傅聰一樣,遇到不好的事,不稱心的事,比如在考試中,排名一落千丈,又比如在發言中的一個失誤,使你與成功擦肩而過,這時,如果你站起來了,你便會發現;其實成功離我如此之近,但如果你懦弱了,放棄了,那麼生活會讓你明白,你正離自己的理想越來越遠。

良藥苦口利於病,挫折,正是一劑苦口的'良藥,但是,你必須服下它,纔會利於病,否則,就是再好的藥劑,也無法讓發揮作用。

人的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朝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纔會如死水一般。這句話無時無刻都在告訴我,不要因爲一時的生敗而放棄最大的故勵,生活本就是這樣,起伏不定,讓你我更加輝煌。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10

心與心本沒有距離,距離是由疏遠而得到的,而拉近距離比疏遠還難。——題記

打開《傅雷家書》,就是走近一位父親,聆聽他“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誨”。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以書信的形式對傅聰、傅敏的諄諄教誨。雖然傅雷在他們童年的時候,曾因傅聰、傅敏的淘氣而出手,即使沒有使他與孩子們產生心靈上的隔閡,但傅雷還是覺得愧對孩子們,對他們表示出強烈的.歉意,傅雷在給傅聰的信中寫道:“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過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藝術的壯年”。這也使他們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更加的近,難道這並不值得我們感慨嗎?

傅雷對孩子的關心更多的是讓我看到了我的生活。沒有分離,也沒有書信,但仍有那種熟悉的感覺,那種愛的關懷。父母對我們的幫助,也是無私的,他們教會了我感恩,細緻,對學習、對生活的熱情……家書記錄的,不僅僅是傅雷他們的生活,也是我的生活,它教會了我懂得珍惜,珍惜父母給予我的那份愛,因爲它只有一份。有時候父母無法給予我們什麼,可他們卻把什麼都給了我。

天下的父母都是無私的。我誕生在一個與傅雷完全不同的時代,一直以來的幸福團聚讓我們缺少了書信的交流,但那份來自父母的細緻關懷,那些點滴的愛仍然熟悉在我的腦海裏。感謝《傅雷家書》,感謝它使我懂得了感恩,感恩父母對我的關懷,也感謝父母,感謝他們對我的教導,我們要珍惜父母對我們的愛,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11

世界上有種神奇的力量,那就是愛。愛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因爲有了愛世界纔會更美好。而父母對我們的愛尤爲重要。——題記

我最近在讀《傅雷家書》。這本書主要是傅雷告訴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藝術,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等問題。他叫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對兒子積極的引導。

傅雷寫給兒子的不僅僅是家書,而是一個個人生哲理。他對傅聰的人生之路起了很大的作用。傅聰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漸漸懂得了愛,以實際行動回報了父母,這使我非常的感動。

當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太大或者父母對孩子溺愛時都會產生一種對孩子成長不利的因素,只有想傅雷那樣積極與孩子溝通,及時發現問題,找出問題,才能成爲一名理智的父母。

“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講演或者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的點點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大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施肥、墾殖。”這是傅雷在給兒子家書中的一段話。在《傅雷家書》中我看到了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教誨,字裏行間,流露出傅雷對傅聰強烈的父愛。這種愛使人震撼,使我對傅雷愛子教子的精神所深深打動。

在書中我們不光看到了一個對兒子親切關愛的父親,同時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長。他用音樂譯註和兒子溝通交流,他把對祖國的發出的關切之情,以及對祖國的熱愛同樣流露給學生,傅雷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精力,在對祖國社會人類儘自己的責任。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誡兒子“人總得常常強迫自己,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最基本的就是抓緊時間”,“最是要科學化、要徹底”,“在外面世界切勿難爲情,被人家隨便多留,才能不打亂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習慣,就等於修改自己的意識和性情”。我覺得就是我們生活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然不是像傅雷那樣的偉人,但是他們給我的愛卻並不比傅雷給傅聰的愛要少,他們事事爲我着想,爲我考慮,他們雖然不能講出許許多多爲人處事的大道理來,但是,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

父愛如山,雄偉壯觀,母愛如水,柔情萬里。我們應當理解父母並加強自身素質,逐步與父母建立友好關係,讓他們理解你,做一個稱職的孩子。

書中時時給人深刻的教誨,處處閃耀着智慧的光芒,不僅如此,從書中我還感到家長的用心良苦和他們給予我們的崇高的愛,正如傅雷在書中對兒子說:“孩子,我從你身上得到的教訓,恐怕不是你從我這得到的少。尤其是最近三年,你不知我對人生多增了幾分深刻的體驗我從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學會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昇華。”所以《傅雷家書》拉近了父母與我們的距離,讓我們互相理解,互相體諒,親情溢於言表,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和啓迪。(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