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雨果》觀後感

觀後感1.89W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雨果》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雨果》觀後感

《雨果》觀後感1

金色閃耀的齒輪和發條,從熠熠生輝的凱旋門、埃菲爾,到漫天大雪中緩緩進站的蒸汽火車,華麗麗的長鏡頭探索出小雨果那雙美麗的湛藍色瞳仁和略顯呆滯的臉龐。蒸汽、管道、齒輪、發條,小主角穿梭於零件迷宮之間,一邊維護車站大大小小的機械鐘錶,一邊修復着一具會寫字畫畫的神奇機器人,他相信它連接着過去,會給他帶來死去父親的訊息。甚至包括滑稽的車站警察左腿上的輔助金屬,機械的魅力引人入勝,直到雨果彷彿賜予新生一般修復了機械老鼠,這一切達到最高。

巴黎、雨果,多麼美妙的名字,再加上搶走了雨果祕密筆記本的怪老頭,略顯做作的冒險少女,一對中年人的寵物情緣,車站警察和憂鬱的賣花姑娘的糾結情愫。一切伏筆盡皆到位,只待主角揭開謎底。與此同時,一長串令人心跳的電影名單躍入腦海——剪刀手愛德華、人工智能、查理的巧克力工廠、變人……

於是,故事大致應該是這樣的:在害死父親的勢力以及邪惡老頭的阻撓下,雨果在小夥伴的幫助下奪回了自己的筆記本,並且一起修復了神奇的機器人,最終了解了父親死去的前因後果打敗了惡勢力,結束了困苦的生活並且給自己的生命帶來了新的驚喜……順帶還可以思考一下:機器與人的矛盾關係(人類既享受機器帶來的便利,又恐懼被機器異化)、時間/鐘錶在生活中的意義(作爲現代零件式生活的.象徵,控制工作和餘暇時間,也涉及社會階層構成)等等。

然而,沒有擺弄機械零件的怪老頭,沒有害死父親的惡勢力,沒有神奇夢幻的機械世界冒險,沒有智慧超羣的機器人夥伴,沒有。在最初充滿神奇色彩的工業魔術謎面下,這個謎底有些令人失望。這竟是一部致敬電影魔術師喬治·梅里耶的半紀錄片?賣玩具的怪老頭就是不得意的導演,雨果父親完全是個意外,那臺機器畫出的也只是梅里耶的一部電影畫面而已。奇幻電影最初的製作過程確實也十分有趣,但和本片前半部分堪稱數字電影畫面典範的華麗鏡頭放在一起,就難免顯得平淡,多少有些頭重腳輕的毛病。當然也可以理解爲以奇幻手段向奇幻導演致敬,但若非忠實的電影史迷恐怕難以認同這一層意思和情感。而且,此片前後風格轉變實在令人不適,觀影至此也覺缺乏一個震撼人心的高潮情節。可以看出,爲了滿足觀衆對於工業魔術的好奇,導演特意在四分之三處安排了小雨果奇幻的夢境,使得漸趨平淡的敘事有個高潮,順便在後面用車站警察的及時挽救抹平了這份突兀。確實巧妙,但也同時欲蓋彌彰了。

無須百度,如果這樣一部電影也可以獲得奧斯卡11項提名,那就只有一個可能——喬治·梅里耶是真實存在的,且此片包含很多史實。真想大白,這竟然是電影人的自嗨,我在想這電影到底值不值三星,又發覺這問題確實見仁見智,卻無趣。

《雨果》觀後感2

看到這篇影評,努力的記起的帳號上來說幾句。

這部影片的出色之處就在視覺,完美的視覺。導演正是在極力的表現這種視覺。影片的開始之處鐘錶變成了車流,車站裏林林總總的各種道具細節,以及色彩在每個畫面的搭配——冷色和灰色的暖色對比;鮮亮的湖蘭和暖黃色系對比;灰藍色冷冷的場景和孩子淺灰藍色的眼睛對比。。。細膩極了,簡直就是視覺的極致,就像一套滿分的體操動作!如此高水平的視覺處理能力和細節深入能力,貌似還沒有出現在中國電影中,要多少年,拭目以待。畫面的每一個場景的各種要素的精心佈置,如同是一件工業時代法國玩具城市模型,實在是太棒了。甚至是梅里埃的電影畫面,我的理解是,與其說是導演對藝術大師單純的革命意義性質的致敬,更應該是他對梅里埃電影畫面極其藝術性畫面的讚美和展示,以導演挑剔的藝術眼光水準,反覆的出現這些畫面,說明他是多麼的喜愛這些畫面。我也喜歡這些畫面,看到那些老電影片段,真是不得不驚歎,100年前的影像藝術已經如此的前衛,如此的充滿想象力和創造力。也許這是導演想表達對藝術熱愛的致敬吧。

多數酷愛視覺藝術的人都會被這些畫面所感動。爲這些細節!爲梅里埃的夢想!十分的感謝這位了不起的導演,他爲這貧乏的世界,又投下了高水準的藝術一筆。

這是一部十分美好的電影,如果我有孩子一定會讓他看,不論多少年後。在這部片子裏面寄託了人們對藝術和技術追求的夢想,是一個純淨無污染的世界。如果影片中出現太多不論是表演還是劇情上的“設計”,或許就是對這種對藝術無限致敬純淨的破壞吧。西方導演至今還有如此“夢想”和“天真”,因此其劇情“設計”能力盡然達不到一個普通影評人的高度,不得不令人感慨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寫小說的總在夢想更引人入勝,搞視覺的總在夢想如何變得更符合自己內心的完美。如果以自己所追求的夢想來作爲判斷別人的尺度是否有點像批評肖邦不如貝多芬雄壯有力一樣可笑?

藝術作品需要“共鳴人”來評判,同樣也不需要獲得所有人的認同。但是,社會的文明程度決定大衆對藝術作品認識的包容程度和理解水平。看到如此多的打瞌睡的人抱怨,只能說,可惜了因爲這些人“高大全”革命思想,導致了他們的感官能力被弱化,思維掛靠能力十分強大!沒有教科書的指導,就沒法思考。

如果藝術作品都是“高大全”那也十分地可怕,哈哈。

《雨果》觀後感3

《藝術家》是法國人向好萊塢的致敬。《雨果》是美國人對早期歐洲電影大師的致敬(法國場景+英倫腔+美國觀念=什麼都曖昧不明)。所謂的致敬很大程度上是曖昧不明的:一種想象性的、回溯性的重構。重構並非是篡改,實際上,回溯性地重構是今日觀想過的主要方式,權力者藉此勾勒出有利於其利益的意識形態藍圖。因此問題的關鍵不在於重構帶有負面的價值判斷,而在於重構本身被蒙上致敬的外衣,一再被重複,因爲成爲神話(電影,電影史)的神話,寓言的寓言。

神話的神話,寓言的寓言,這是《雨果》的運作機制所在,即試圖以電影(講述對象)爲依託講述一個電影故事(真正意義上的電影故事,即一個白日夢)——恰恰也正是在此處,影片非常直白地道出電影的造夢機制(甚至非常直接地從電影鼻祖梅里愛最終說出:“現在和我一起做夢吧”——由此獲得一種認證式的權威)。因此,影片呈現爲某種性質的“元電影”,一部講述電影的電影。但這種“元電影”的性質是不徹底的,至少它被庸俗化成一個致敬的口號,一個並不高明的尋找愛尋找家的故事(這個故事被片尾小女孩作爲敘事者的口吻加強了),一個關於梅里愛的祕密(同時也被隱喻成一個電影的祕密,代表着電影對自身歷史以及運作機制的追尋)。在柏格森的《假面》中,影片的開頭和結尾以一種較爲隱祕的方式構成了元電影的敘述,即關於電影放映機的運作機制,電影內容、電影的遊戲本質、電影創作的性慾驅力等。《雨果》試圖將這一部分的敘事嫁接在故事之中,這是其高明之處,也是其失敗之處——一個泛神話不足以支撐這部分的敘述。

其中刻意爲之的視覺奇觀(開場的巴黎全景、全景式的20世紀初的車站、超長的CG長鏡頭)似乎是對梅里愛的致敬——這是新的技術條件下的“魔術”,類似於梅里愛的奇幻場景、剪輯術。梅里愛的電影經歷了“輝煌——受冷落——被重新發現”的曲折經歷(而這段經歷首先被賦予一個小男孩尋找家庭尋找愛的外衣,其次與傳統電影史的經典敘述相重合),這就構成了新技術運用者對電影技術的潛在態度,在表述對電影造夢機制的熱情的同時,帶有一種技術主義的固執(只消想想小男孩將世界想象成一個巨大的機械體,這全然是一種西方式的思維,儘管也帶上某些勵志、溫馨的外衣——每個人都是這個機械體中不多餘的一部分)。(好吧,我想多了~~??)

標籤:觀後感 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