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電影

《風雨哈佛路》電影觀後感

電影1.03W
《風雨哈佛路》電影觀後感1

《風雨哈佛路》是一部感人的勵志影片,一個女孩子克服種種不利條件、努力奮進的故事。利茲生長在一個不幸的家庭,母親珍妮因爲吸毒染上了艾滋病而精神崩潰,父親酗酒,外公又不肯收留她,利茲只好流浪街頭。不久,母親去世了,利茲很受震動,她意識到如果沉淪下去,將會和母親的結局一樣悲慘。她決心告別過去,開始全新的人生。

《風雨哈佛路》電影觀後感

“每天起牀,我看見的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好像都披着一層膜,無法穿透。這種感覺很奇怪,有點悲哀,可是沒有辦法改變。”

令人奇怪的是,貧窮和負面的童年經驗,並沒有讓她變壞或者失去希望,隱隱約約之中,她一直都知道,在她生長的環境之外,其它人所過的,是很不一樣的生活。而她知道,只有想辦法脫離現在的環境,纔有可能到那個新世界去。母親死後的幾個月,在沒有經濟來源、沒有精神鼓勵的情況下,她自己一個人,申請進入一所私立高中,因爲她相信,讀公立高中並不能幫她跳出貧苦的輪迴。開始唸書之後,她還 是沒有地方睡,還 要在骯髒的洗碗槽前面,一面工作賺微薄的薪水,一面念微積分、幾何學。

她身邊的所有親人、朋友全都告訴她,沒有用的,不要癡心妄想進大學。可是當她拿到班上第一名,得到機會參觀哈佛校園的那天,她就狠狠地發誓,要成爲哈佛的一員。那天,當她看着走在哈佛校園裏的男男女女,心裏不禁問自己,“這些人的動作舉止,爲什麼這麼不一樣?是不是因爲,他們來的世界就是這麼不一樣?若是這樣,那我要更努力、更努力,把我自己推到那個世界去。”

她用真誠最終爭取到參加進入中學的考試權利。父親作爲她的上學的擔保人,從收容所出來。辦理完擔保手續出來的時候,父親對她說,好孩子,堅持學習,我不能成功了,但是你行的。望着父親遠去離開的背景,這個弱小的女孩堅定了信心,從容地走進了學校的大門,面試的那天,她連一件象樣的衣服都沒有,穿着一件破爛衣服,罩上一件向姊姊借來的大衣勉強充場面。

她以非凡的毅力開始了刻苦的學習。從17歲到19歲,兩年的時光,她學習掌握了高中四年的課程,每門學科的成績都在A以上。作爲獎勵,她以全學校第一的成績和其他9名同學獲得了免費到波士頓的哈佛大學參觀的機會。

在一個濃郁的秋季中,金黃色鋪滿整個季節。在寫滿輝煌的樹下,一個女孩站在哈佛學府的門前,仰望。面對大學的殿堂,她決心實現她的又一個願望——她要成爲這所大學學府中的一員,她要證明給自己和世人看,人生其實可以改變。人生其實真的可以改變,只要你努力,只要你付出。

1996年,上帝會讓一個付出努力和艱辛的女孩收穫喜悅;她的經歷、她的真誠、她的論文深深打動每一位評委。10000美金的紐約時報一等獎學金,讓她獲得了進入哈佛的通行證——她成功了。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向她敞開了雙臂。憑藉着對信念的執着追求和對改變生活困境的強烈願望,她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同樣一個金色的季節,作爲哈佛大學——世界最高的學府的一員,她安靜坐在了校園的教室中。也許只有她自己明白,她實現了自己的諾言,一個貧窮苦難的女孩用她的執着信念和頑強的毅力改變了她自己,改變了她的人生。

果然,她得到了那筆獎金,進了哈佛。領獎致詞的那天,她說,她的生命就在那一刻,將永遠地被改變。Liz Murray,一個最貧窮,也最勇敢的哈佛女孩。

《風雨哈佛路》電影觀後感2

《風雨哈佛路》這部電影我看了很受觸動,女主人公利茲經歷了常人不敢想象的成長道路,最終實現了夢想,走進了哈弗大學的殿堂。 她生活在一個非常不幸的家庭,父母酗酒,經常爭吵,後來母親又染上了毒癮,生活幾經崩潰。有一次她和她母親一起去餐館,那種久違了的感覺,曾經的溫馨彷彿又圍繞在她身邊,“這一刻,我感覺母親又回到了身邊”是對她當時心裏感受的最好描述,可見她內心對父母之愛的渴望。她只是個孩子,可是爲什麼要讓她承受那麼多?然而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不一會兒她母親毒癮又發,跑去酒吧喝酒抽菸,這一切她都看在眼裏,她在吶喊,在深深的呼喚,可;一切都是徒勞。

母親因吸毒而感染了艾滋病,不久去世了,她久久地躺在母親的棺材上,試圖尋找到那迷失的母愛,兒時的記憶一幕幕浮現在腦海。淒涼的家庭,頹廢的生活,無法撿拾的親情,同學的歧視和欺負,可是明天還是要繼續。拾起那殘碎的記憶,路還是要走,而此時,她是一個人,沒有任何的依靠,連感情歇息的地方都沒有,人海茫茫,而她孤苦伶仃,無依無靠,踽踽獨行。可是她還有夢,她要改變生活的現狀,要實現自己的夢想。

“我相信我會成功,我僅僅只需要一個機會”,這可以看出她的決心和意志。一個柔弱之軀,卻用努力爭取了機會,用行動詮釋了自己,她的付出超出我們所能想象的程度。“我愛我的媽媽,不管她是個什麼樣的人”,感動了所有人,父母之愛比山高比海深,無論他們怎麼樣,我們依然要愛他們,他們一樣愛着我們。最後當她站在哈弗大學的演講臺時,我們更多的是敬佩和感動,她的成功讓所有人爲之動容。

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只要我們有夢,有行動,樂觀的面對現實,最終我們一定可以實現夢想。有志者事竟成,三千越甲可吞吳。自強愛人,方可被人所愛所尊重,不要抱怨現在的不幸,要勇於面對,要勇於去改變,不經歷風雨怎見彩虹,未流過血的手指怎能彈出世間之絕唱。我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裏,現在的不幸將是對我們最大的歷練,相信自己,相信明天會更好。 風雨哈佛夢,坎坷人生路,用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和頑強不懈的意志詮釋生命,絕不放棄,我們的夢就在前方,美好的明天等着我們去創造。無論現在怎樣,請一定要相信通過努力,明天定會很好

《風雨哈佛路》電影觀後感3

很早以前就聽說過電影《風雨哈佛路》這部電影有多麼的勵志、多麼的感人,一直沒有親自體會一下。這次,終於有機會體會她的好。感觸很大,怕多年後會忘記這一刻的心動,所以僅以此文做個紀念。

利茲的出生環境註定她在破繭成蝶前要進行苦苦掙扎。她生活在一個非常不幸的家庭,父母酗酒,經常爭吵,後來母親又染上了毒癮,生活幾經崩潰。有一次她和她母親一起去餐館,那種久違了的感覺,曾經的溫馨彷彿又圍繞在她身邊,“這一刻,我感覺母親又回到了身邊”是對她當時心裏感受的最好描述,可見她內心對父母之愛的渴望。她只是個孩子,卻承受了太多。然而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不一會兒她母親毒癮又發,跑去酒吧喝酒抽菸,這一切她都看在眼裏,她在吶喊,在深深的呼喚,可一切都是徒勞。

母親因吸毒而感染了艾滋病,不久去世了,她久久地躺在母親的棺材上,試圖尋找到那迷失的母愛,兒時的記憶一幕幕浮現在腦海。淒涼的家庭,頹廢的生活,無法撿拾的親情,同學的歧視和欺負。可是明天還是要繼續,拾起那殘碎的記憶,路還是要走,而此時,她是一個人,沒有任何的依靠,連感情歇息的地方都沒有,人海茫茫,她孤苦伶仃,無依無靠,踽踽獨行。可是她還有夢,她要改變生活的現狀,要實現自己的夢想。

出身是一個人無法選擇的,後天的生活環境卻是可以通過個人的奮鬥而改變的。“我相信我會成功,我僅僅只需要一個機會”,這可以看出她想要改變自己的決心和意志。一個柔弱之軀,沒有任何的依靠,卻用努力爭取了機會,用行動詮釋了自己。她爲了實現心中的夢想所付出的超出了我們所能想象的。“我愛我的媽媽,不管她是個什麼樣的人”,她用最簡單、最質樸的話感動了所有人,父母之愛比山高比海深,無論他們怎麼樣,我們依然愛他們,他們一樣也愛着我們。當她站在哈弗大學的演講臺時,我們更多的是敬佩和感動,她的成功讓所有人爲之動容。最後在那個金色的季節,作爲哈佛大學——世界最高的學府的一員,她安靜的坐在了校園的教室中。終於,她用執着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改變了她自己,改變了她的人生。

離開電影,開始審視自己的生活,開始嚮往、想要成爲那樣一個人。會驚異於這部電影竟然在現實生活中有原型,會憐惜她的坎坷經歷,可更多的卻是敬佩她執着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有志者事竟成,三千越甲可吞吳”,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只要我們有夢,有行動,樂觀的面對現實,最終我們一定可以實現夢想。我們都是普通人,漫長的`人生路上坎坷總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向利茲一樣用流過血的手指彈出世間的絕唱。讓我們以心目中的那個利茲爲動力、爲榜樣,用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和頑強不懈的意志詮釋生命。

《風雨哈佛路》電影觀後感4

昨天下午,我觀看了《風雨哈佛路》這部電影,被片中的主人公深深地震撼了。

主人公麗絲出生在貧民窟裏,儘管她的父母都吸毒,但麗絲仍然深愛他們。她靠撿拾垃圾和吞食垃圾箱裏的食物維持生計,從來不去學校。終於,在麗絲十二歲那年,她因逃學被送進了女童院,但她逃了出來,開始了流浪的生活。就在她流浪的過程中,她的媽媽因感染艾滋病去世了,而那時的麗絲才十五歲。兩年後,麗絲幡然醒悟:“我不能再這樣,我要改變我的命運!”於是,麗絲去上學了。雖然她以前從未上過學,但她很聰明,在學校裏成績優秀。她是學校裏除了校長外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麗絲每天晚上都睡在地鐵或者走廊裏。她用兩年的時間學完了高中四年的課程,並獲得了紐約時報的獎學金,成功進入了哈佛大學。

看完了這部電影后,我心裏有着滿滿的震撼:“天啊!麗絲經歷的磨難太多了!”但就像她說的那樣:“苦難和挫折不是用來看輕的,它們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當我們鼓起勇氣直面生活中的磨難,努力去克服它們後,纔會迎來幸福的曙光。也正是因爲麗絲相信自己能行,她才能獲得紐約時報的獎學金,才能敲開哈佛的大門。

與麗絲處境一樣的貝魯斯並不像麗絲那樣積極樂觀,“像我們這樣的人不可能上得了哈佛!”她朝着麗絲大喊。同樣是流浪,就是因爲心態的不同,當麗絲坐在哈佛的教室裏時,貝魯斯卻在街上乞討。她讓我感到厭惡。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這句話就是對麗絲的真實寫照。我希望在以後的生活中,我能以她爲榜樣,用堅持不放棄的心態去邁過人生中的道道坎坷。

《風雨哈佛路》電影觀後感5

這星期我們看了一部名爲《風雨哈佛路》的電影,主要講述了莉斯,一位生長在紐約的女孩。經歷人生的艱辛和辛酸,憑藉自己的努力,最終走進了最高學府——哈佛的殿堂。她的事蹟足以讓每個人動容。

擁有金色頭髮的女孩,童年在貧窮和飢餓中度過。莉斯生長在一個不幸的家庭,母親吸毒染上了艾滋病而精神崩潰,父親酗酒最後進入了收容所,外公又不肯收留她,她只好流浪街頭。

不久,母親去世了。

母親吸毒死去那一天,只有棺木,連簡單的葬禮儀式都沒有。只想渴求父母親情,這人世間最基本的願望也成了奢望;棺木就要被下葬;她跳上了棺木,靜靜躺在上邊,和她的母親做最後的告別。她靜靜地在心裏對母親訴說,回憶人生最幸福的那一次點滴的幸福時光。母親已經離她而去,世間最愛她的人已經離她而去。一個普通的弱小的女孩、不奢求其他,只渴望親情圍繞的弱小女孩,當她最後的一絲希望都破滅的時候,留給她的,除了傷心,只有傷心。

如果沉淪下去,她將會和母親的結局一樣悲慘;她決心告別,她要開始全新的生活。

她用真誠最終爭取到參加進入中學的考試權利。父親作爲她的上學的擔保人,從收容所出來。辦理完擔保手續出來的時候,父親對她說,好孩子,堅持學習,我不能成功了,但是你行的。望着父親遠去離開的背景,這個弱小的女孩堅定了信心,從容地走進了學校的大門。

她以非凡的毅力開始了刻苦的學習。17歲到19歲,兩年的時光,她學習掌握了高中四年的課程,每門學科的成績都在A以上。作爲獎勵,她以全學校第一的成績和其他9名同學獲得了免費到波士頓的哈佛大學參觀的機會。

一個濃郁的秋季中,金黃色鋪滿整個季節。在寫滿輝煌的樹下,一個女孩站在哈佛學府的門前,仰望。面對大學的殿堂,她決心實現她的又一個願望——她要成爲這所大學學府中的一員,她要證明給自己和世人看,人生其實可以改變。

人生其實真的可以改變,只要你努力,只要你付出。

1996年,上帝會讓一個付出努力和艱辛的女孩收穫喜悅;她的經歷、她的真誠、她的論文深深打動每一位評委。10000美金的紐約時報一等獎學金,讓她獲得了進入哈佛的通行證——她成功了。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向她敞開了雙臂。憑藉着對信念的執着追求和對改變生活困境的強烈願望,她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風雨哈佛路》電影觀後感6

之前在上看到推薦的《風雨哈佛路》,綜合評分爲8、2分。對於這個美國大片充斥的電影市場,這樣一部勵志片能脫穎而出,得到這樣的評分,必會有其獨特之處。在美國上映,時隔九年,在土豆上看其實畫面已經不太清楚,感觀上沒有了現在正上映的片子的衝擊力大,沒有唯美的藍調畫面,清晰配樂,2D3D的播放效果,能吸引人眼球的唯有片名和女主角那充滿堅毅的眼神。

故事一開始就是凌亂不堪的家,父母親都是隱君子,母親到處翻箱倒櫃的尋找能換錢的物品,爭取能在夜裏拿換些毒品。生活在一個常人無法想像的家庭裏,乞討、逃課、睡在地鐵站裏,那種無家可歸的感覺,每件事情她都經歷過,不是說所有這個年齡的青年都能體會的。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她笑着說這些不過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與好友分開,她沒酒吧尋找母親,才發現母親逝在昨天,在一個公共的墓地裏,棺木上甚至沒有寫上母親的名字和出生逝的日期,彷彿沒有人需要記得母親也曾來過這個世界上,除了LIZ。沒有教父爲她母親做禱告,就這樣一個人孤單單的來,就這麼無助逝。推土車推平這塊土地後,沒有立碑,以後就再也找不到這個地方,LIZ躺有棺木上靜靜的回憶着與母親在一起僅有的一次快樂的日子,和那麼多不快樂的日子,不論如何,好的壞的都存在於記憶中,死的人安然死,活着的還需揹負着記憶繼續活下。

LIZ——母親住在我心裏,我卻不知住哪裏?

跑到樓頂好好哭泣,哭過後,爲還活着的自己找出路。

LIZ——我要上學,我不想做白癡!

用一篇作文LIZ爭取到與戴維見面的三十秒,然後告訴他,自己需要的只是一個機會,一個上學的機會。十七歲之前的她活在一個毒品、性、精神病的世界裏,她知道還有一個更好的世界,只有讀書改變自己才能跳出來,從小到大都是她照顧母親,母親的逝讓她明白,現在自己要好好照顧自己,洗盤子、掃大街,在這樣的日子裏,她用二年的時間修完了四年的高中課程。翻遍所有獎學金的信息後,最終爭取到紐約時報每年12000美元的獎學金,從此跳出悲慘走向光明。

LIZ的好友拖着所有行李說着被孤兒院拋棄着之類的話時,LIZ勸她上學,她卻告訴LIZ,她不屬於那裏,LIZ也不屬於那裏,想上哈佛簡直是個遙不可及的夢,LIZ穿着從妹妹那借來的大衣毅然決然穿過馬路來到紐約時報中心,至始至終朝着目標前進着。

我深深的記着這一幕,兩個人生活在同樣的環境中,卻根據每個人的選擇走向兩條完全不相同的路。一個依然在最底層的世界裏苟且求生,另一個卻開啓了生命中的另一扇大門。

LIZ——你會懷疑地球是否還在轉動,即使你不在也照樣如此,情況不能像你希望的一樣,有些人的需求有些人的信念會比你更強烈。我想人們在不知生活會有多苦裏感到失敗,所以人們久久圍困於自己的失敗之中,我們稱之爲憤怒,對事物的整體視而不見,對於所有能成功的微小元素以及什麼是成功而事而不見。

因爲父母的原因,她總能把身邊所有細微的元素組成產物,所以她從來不問爲什麼,因爲她知道爲什麼,她坦然的面對現實,卻知道她應該離開這個環境。

LIZ——所以我只能向前看,向前走,沒有退路。

當生活退到無路可退時,只有選擇一直努力不停的跟着自己的心走,做一些在大家眼中看來是小事,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到最後真的做到了也不覺得自己多麼厲害,只不過是走了一條唯一可以走下的道路。而這便是我們所謂的成功。

《風雨哈佛路》電影觀後感7

莉斯真的是個令人敬佩的女孩,母親是個酒鬼,而且患有艾滋病死了。父親吸毒,同時也患上了艾滋病,住在瘋人院裏。

這就是她的生活,她感言:有誰能和生活討價還價,我覺得,既然我們活着,就應該盡最大的努力。

莉斯沒有家,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到底什麼是家,一片屋頂,一張牀,還是無論何時都會接納你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地鐵站,是樓梯口,是無人問津的街道;吃的是別人丟下的饅頭。有時候,我覺得世界就像被一層膜包裹着,在裏面的人可以看透它,但卻無法衝破它。在這個世界,我可以讓自己適應它,卻沒有能力改變它。人會死,花會謝,最終留下的是一個影像,一個模糊的影像,默默的回憶。

世界不是真實的,我們活在彼此的心中。

她總是這樣分析這個世界,反思自己。所以她說道:我盡力拼搏,不想讓自己淪落到社會底層,如果我更加努力呢?現在,我離這層膜很近,觸手可及,這需要努力,但不是不可能。我希望和別人平起平坐,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低憐憐的。我想接受良好的教育,讀遍所有的好書。

於是,我情不自禁的想,我是不是該發揮自己的每一份潛能呢?我必須成功,別無選擇。最終她成功了。經歷了這麼多,反思在繼續:世界在轉動,你只是一粒塵埃,沒有你,世界照樣會轉動。現實是不會隨着你的意願去改變的,因爲別人的意志比你更強些。生活的殘酷會讓人不知所措,於是,有人終日沉浸在彷徨,迷茫中,不願意睜大雙眼看清形勢,不願去想,是那些細小的因素累積在一起,而造成的這種局面。

未來的道路是寬闊的!

窟裏,從小就開始承受着家庭的千瘡百孔,父母酗酒吸毒,母親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貧窮迫使她需要出去乞討,流浪在城市的角落,生活的苦難似乎無窮無盡。但她並沒有就這樣倒在命運的腳下,相反她是從不退縮的奮鬥,走出了泥潭般的現況,改變了人生。

這正是《風雨哈佛路》的女主人公,朋友們看了這部影片是否也是好像突然充滿正能量,對未來充滿無限的遐想?

《風雨哈佛路》電影觀後感8

這是一個叫做麗思的女孩上哈佛的故事。她的媽媽吸毒,酗酒,有精神病,爸爸任何事也不管。即使當她被去精神病院,她的爸爸也絲毫沒有挽留。也是,一個連自己都照顧不了的人又能奢求他照顧自己的子女嗎?

我譴責這樣的父母,只會生下孩子,卻不給他提供任何活下去的物質和精神保障。這樣的父母不再僅僅是一個不合格就能概括得了的。但是家庭環境的惡劣也正是麗思學着讓自己照顧自己,自己掙扎着活下去的理由。她沒有任何依靠。即便是爺爺自己是個對自己女兒下手的人,他容不了麗思,說她和她的父母都是垃圾。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她終於和好友流浪了。當自己的媽媽死去時,好友也離開了自己。她沒有任何可去的地方,竟然找不到一個容身的地方。她想到了唯一一條路,找自己的鄰居,然後上學。

不得不說她真的非常聰明,即使不怎麼去上學卻依然能考100分。因爲學校離家太遠,她遲到一個小時去面試。爲了爭取這個上學的唯一機會,她說服了工作人員,拿到了面試題目,並利用等待校長的時間完成了長論文,想擺脫自己的生活的強烈願望打動了校長,她當場被錄取。她總是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同學,同時還要打工掙錢來照顧自己的生活。後來在高中她用了2年完成了4年的課程,並得到了第一。取得了去哈佛參觀的機會。哈佛的美麗超乎她的想象。她羨慕那些在那裏上學的人,老師告訴她這些人也都是普通人。她立志一定要上哈佛。通過自己的努力她獲得了獎學金第一名,加上自己的成績也是第一,她如願以償。

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上天給了她糟糕的家庭,卻也使她從小就有韌勁和鬥志去擺脫貧窮和差勁的生存環境。這種力量是無窮的。它纔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想想現在的自己,也許真的太安逸了,以致忘記了自己曾經的生存環境,曾經怎樣想去改變它,逃離它。而現在,自己的親人又在爲了自己在大學的安逸生活怎樣流汗,怎樣勞作。我慶幸自己還有依靠,還有爸爸姑姑奶奶,有一個愛自己的家。又爲自己的墮落而感到羞愧。我以前總是不敢面對自己的家庭,覺得它貧窮得讓我感到羞恥。但現在想想這有什麼?小時候恨自己的爸爸不能給我提供同齡人優越的生活,自己受氣卻從來得不到來自懦弱的父親的保護。我恨自己爲什麼沒有生在一個富裕家庭,這樣我想吃什麼或想得到什麼都可以得到。我曾經也懦弱地抱着自己的被子哭自己悲慘的生活,但是現在卻發現那全無意義。當自己的家庭因爲貧窮被人瞧不起時,我也會憤憤的說,等我發達了,你等着。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自己一個人安逸的小日子卻讓我忘了水深火熱中的家人,忘了當初的信誓旦旦。

現在的我想考研,卻在考之前就給自己定了位,肯定考不上自己理想的大學。看了麗思,我又有了前進的動力,人要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千萬不要因爲暫時的安逸就忘了自己爲什麼出發。上大學之前的鬥志,對未來生活的美好設想都需要自己一步步去爭取。千萬要做一個行動派而非只是掛在嘴上而已。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出生和家庭,但父母已經將我們送上了一個較高的平臺,那已經不錯了。接下來的路就只有靠自己去走了,加油,不要渾渾噩噩度過每一天,有計劃的走下去。永遠不要對生活說不,不對自己沒有試過的東西說放棄。

《風雨哈佛路》電影觀後感9

我看過不少有關勵志的電影,但真正令我記憶深刻的目前還只有兩部,都是美國的電影,一部是最近看的<<阿基拉和拼字大賽>>,另一部是以前看過的<<風雨哈佛路>>。與美國一般的大製作的大片相比這兩部電影卻能給人以心的觸動,自己真的會被它所激勵。

<<阿基拉和拼字大賽>>是最近剛看的,我看到的是一個希望通過她所喜歡的拼字遊戲來忘掉意外失去父親的痛苦,但也通過這個使自己獲得了全國拼字大賽的成功並交到了很好的朋友,當我們在爲結果激動的時候我們也不應忘記阿基拉中間爲此付出的努力和克服的困難。不過從這部電影中似乎也能看到美國社會的一些現實問題,比如種族歧視,雖然很早就廢除了這個但我們依然能夠看到這種問題依然存在,而且似乎華人在美國的地位也不是很樂觀。

<<風雨哈佛路>>是我個人認爲看過的最感人也是最激勵人的一部電影,女主角瑪麗是在一個父母親都吸食毒品並患有愛滋病的這樣一個環境中長大的,由於家庭的關係她很少到學校去上學,因爲她不想再被同學們取笑,雖然這樣但她的成績依然很好連老師也很驚訝。當她從長大從精神病出來後她的母親的生命也快走到盡頭了,當面對完母親去世後的葬禮後她毅然選擇了繼續讀書,她用兩年的時間完成了四年的高中課程並且成績第一,最後她用她的實力和真誠贏得了獎學金從而實現了她去哈佛的夢想。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女孩從一個被人遺棄的無家可歸的流XX孩成長到一個世界頂尖學府的高材生,她的成長經歷也讓我長大了很多。同樣我們也能從這部電影中看到美國社會階級的存在以及社會的不平等。

兩部電影都是從最普通的平民社會的故事選材,但從中影射出了太多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東西,當然更多的我們應該去學習的方面。

《風雨哈佛路》電影觀後感10

看到電影名稱,便知道是個勵志片,看完過後,我們宿舍跟我一起看的人哭了,感染了。

我也哭了,可是是在劇的中途,對死亡的哭泣,親人對我來說,很重要,就如同那個女主角愛自己的母親,愛自己的父親,儘管他們拋棄了她,儘管他們都是吸毒和艾滋病患者,但我能感覺到父母是愛孩子的。所以,當她母親的離去時,我想到了我奶奶,我感覺到死亡離她的越來越近,我突然很害怕、恐懼死亡,害怕親人的離我而去。我流淚了。

女孩所經歷的,讓她比一般人更能感覺到自己的想改變自己的現狀的強烈願望,正是這種沒有後路的只能向前衝的思想,她主動去上學,主動去適應生活,主動選擇最後一個走出教室,最早一個進入教室,過一種有節奏的生活,。而聰明的女孩也獲得了去哈佛旅遊的機會,正是這次機會,改變了她,她希望可以向哈佛裏面的人一樣過他們一樣的生活,最後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紐約時報的獎學金,並在裏面找到了兼職。最後她還並繼續深造,考取了另外一所高校的電影專業。她說她會記得她所經歷的那些記憶,但是仍然會向前。

而另外一個女孩和她成爲了鮮明的對比,她註定自己一事無成,註定了自己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於是最後當十八歲的時候,我們可以想象到她將會被趕出教養所,走上另外一條艱辛的道路。所以路是自己選的,首先要有改變的想法,然後有改變的行動,最後沒有後路的一樣,破釜沉舟,走向成功。如同大學聯考那會,我們把考上大學視爲我們生活的一種狀態。而現在在大學看到這部片子,讓我想到了當年的我們,和現在的我們,以及以後的我們。

破繭成蝶是需要忍受歷練,想象自己是那蝶蛹裏的生靈。give it to my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