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電影《成長教育》觀後感

觀後感1.59W

導語:《成長教育》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女主人公(珍妮)從老師喜歡的優等學生,到離開學校的叛逆女,再回到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的故事。本文是本站小編精心編輯的,希望能幫助到你!

電影《成長教育》觀後感

  電影《成長教育》觀後感

影片《成長教育》描寫一位16歲女孩面對成長經驗、家庭期許,以及突如其來的迷人愛情介入下,從女孩轉變成女人的心境歷程,成長無捷徑——電影《成長教育》觀後感。16歲的珍妮是一個聰明開朗的小姑娘,就讀於英國倫敦鄉下一所女子學校的預科班,她的成績很好,是衆所期待考上牛津大學的"種子選手"。某天,她遇見了成熟時髦、風趣迷人的男人大衛,並閃電般地與他陷入愛河不可自拔。大衛帶她見識了大都市的燈紅酒綠和浮華奢靡,這一直是她非常向往的生活。在此之前她從來未曾想過,這種生活如此輕易就能得到。很快她就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備考牛津的念頭也被拋諸到九霄雲外。

與大衛一起的日子看起來是如此美妙,但是某一天,真相卻如一記磚頭重重地敲在珍妮頭上。她從一個天真活潑的女學生變成了一個世故圓滑的女人,她開始反思這種生活是否真的是她想要的……

《成長教育》適合每一個少女觀看。它並不是說教,相反是用切膚之痛來讓人清醒。然而電影之外的我們要成長,並不用非得真實經歷一番不可。這部影片就告訴了每個女孩,在成長爲一名公主的路上時沒有捷徑的,當現實生硬的告訴你,這個世界沒有王子,你還會相信童話嗎?王子和騙子只是一個男人的兩面,那麼經歷一番過後,我們還是會回到起點,回到努力成爲公主的艱辛道路上。

影片一開頭是在歡快的音樂中出現的各種遊戲的簡筆畫,給人一種青春萌動的感覺。而事實上珍妮也的確是一個年輕,聰明,漂亮,還在課堂上積極舉手發言的中學生,在青年管絃樂隊拉大提琴,學拉丁文,看英語書,按照父親的'要求朝牛津努力。但是這種顯得太過功利的目標下,女孩的叛逆也顯而易見,或許她之後想要走人生捷徑的選擇也是這種功利教育所造成的。當年輕女孩在雨中邂逅開着高檔車的成熟男人,幽默風趣的談吐,如果你遇見的是一個會說:“正常情況下,你應該拒絕和陌生人說話,觀後感《成長無捷徑——電影《成長教育》觀後感》。但是我熱愛音樂,我擔心那把大提琴禁不起雨淋,你可以把它放到我車上,然後你跟着車走。”你會說不嗎。之後那懂得音樂,高雅的品位深深的吸引着年輕的女孩,她似乎可以提前看到自己想得到的一切。之後大衛帶着珍妮頻繁的出入高級場所,音樂會,高級酒吧,拍賣會,旅行,少女漸漸迷失在這些燈紅酒綠之中。她覺得這就是她想要的一切,而且大衛可以讓她得到一切而不是辛苦的去考牛津,她唯一的底線是等到她17歲生日,最後她退學了。然而大衛並不真的童話裏的王子:她發現他所謂的房貸工作就是給黑人介紹住處,然後一些害怕有色人種的白人老太太就會害怕,他就低價收購她們的房子再高價賣出來賺取差價;所謂藝術品工作就是以手段騙取或是低價收購普通人手上的文物和藝術品。並且就在他們訂婚後,她才發現大衛已經結婚生子,她更不是第一個和大衛一起的女孩了。夢醒了,所謂的王子充滿了謊言。值得慶幸的是,珍妮最後還是回到了自己努力地道路上,並且明白成功之路沒有捷徑可走。

《成長教育》並不單單是探討女孩自身的教育和成長過程,事實上,影片也在檢討父母的教育所存在的問題。當真相浮現後,珍妮忍不住大聲質問父母:“如果說愚蠢的女學生總會被光鮮年長的男人吸引,那你們倆呢?”片中的父母一心只想讓自己的女兒將愛能過上高檔生活,但他們起初的教育除了功利以外還無可厚非,只是當大衛每次要求帶珍妮出去時,編出的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勢力的他們完全喪失了鑑別能力。甚至最後大衛向珍妮求婚時,他們卻鼓勵她,放棄努力已久的牛津,嫁給大衛,理由是:他給你的所有一切便是教育的目的。這時,影片對於這對父母失敗或者說根本錯誤的教育揭露無遺。

《成長教育》所展現的教育層面是多層次的,有父母的教育,有傳統的學校教育,有自我教育和挫折教育。影片中所提到的學校教育也是存在缺陷的,儘管老師們在珍妮和大衛交往的過程中曾給予警告,但是事實證明我們的學校教育是多麼的缺乏說服力,太過教條化,根本無法使年輕人感知和理解。但是影片最後還是寄希望與廣泛的學校教育的,珍妮最後迷途知返,在原來的老師的幫助下,順利考入了牛津,回到了女孩的正常成長道路上。

片中珍妮熱愛法國,她學生時代的一切努力就是爲了去法國,後來大衛的到來讓她夢想成真。然而過早的夢想成真只會讓人覺得心靈上的迅速蒼老。當她過後回想起穿着法國女人風格的衣服,在街上和其他情侶一樣跳舞喝酒的時候,她覺得自己就像一個老女人沒有了夢想。當經歷過一切後,物質過,浮華過,再回到牛津的純真裏,她便更懂得珍惜這一切。當她重新和年輕男孩在一起時,男孩說將來要帶她去巴黎,她依舊錶現出對那裏的神往,就好像她從沒去過一樣。事實上,我們的夢想如果不是經過我們自己的努力而達成的,你會發現,它始終不如自己所想象的美。

  電影《成長教育》觀後感

《成長教育》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女主人公(珍妮)從老師喜歡的優等學生,到離開學校的叛逆女,再回到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的故事。說真的,這個劇情的發展有點出乎我的意料,我以爲主人公最後就會和那個年長男人過着幸福的生活了。但是沒想到最後竟然又回到學校繼續刻苦學習去了,並且如願以償考上了牛津大學!

跳出劇情,我想說說我看完以後的感受。好多人說珍妮的痛苦根源是由於她的叛逆!丟下腳踏實地的學習之路,去追求她自己眼中的幸福人生。這我並不反對,不過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靈性的角度。我認爲使珍妮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的原因是——對當下的抗拒!珍妮從剛開始的品學兼優的優等生,到滑落到及格線邊緣;從學校的好好學生,到離經叛道的退學生;從前途光明的聰明女孩,到陷入愛情、學業雙雙離去的困境……這一切都是因爲她對當前的學習、生活、教育制度的不滿!正是因爲這種不滿,使單純的她產生逃避當下生活的衝動,正是因爲這種衝動,使她墮入了看似美麗的深淵。如果她不抗拒現狀,而是接受它,就不會上演出退學的鬧劇,更不會到愛情、前途兩空的地步。這裏我必須聲明的是,我並不是主張消極接受現實的悲觀主義者,更不是阻撓追求美好人生的終結者。我想說的是,在接受並感恩現狀的同時,去追求更美好的未來!追求美而這兩者並不矛盾,甚至是互相有促進作用的。記得吸引力法則嗎?同頻共振,同質相吸。珍妮以前對境況的厭惡,就真的吸引來了更槽糕的窘境,讓自己陷入更深的悔惡之中!而反過來,如果珍妮感賞當下的生活,同時積極去勾勒人生美好未來的藍圖,追求幸福,那麼她也一定會經驗到美好人生的幸福感!因爲感賞會吸引感賞!很簡單的道理,不是嗎?所以說,我並不認爲,珍妮不應該去跟男主人公去浪漫。因爲那時候她是隨心[本文來自]所選,是她的靈魂所指引的。當初比爾蓋茨不也是因爲去做自己內心想做的事情而退學了嗎?只要珍妮感恩當下的美好,並且努力追求未來的幸福,她就不會墮入影片中的困境。在這個基礎上說,我認爲珍妮完全不必要去爲這條坎坷彎路而後悔。因爲沒有黑,我們如何瞭解白?沒有恐龍,我們如何欣賞美女?沒有這段經歷,珍妮怎麼會體會到自己努力讀書的拼搏人生呢?以後,珍妮如果懷着這樣接受、感恩的情懷步入下一階段的人生之旅的話,相信她的人生會從此與衆不同,幸福相伴!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其實在自己身上也有着珍妮叛逆的影子。曾幾何時,我也是特別排斥學校的教育體制,覺得學不到東西。抱怨專業,抱怨學校,抱怨環境……但是,現在隨着自己內心的柔軟,心量的包容,我能夠用比以前更加感賞的眼光去看待現在的生活。從過去的“學習反動分子”變成了可以用心讀書的“叛逆”學生。或許我的未來不在於這些專業課的成績,但是我知道,無論我做什麼,我都應該臣服於當下的事實,同時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