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2017教育片《親子共成長》觀後感

觀後感1.06W
2017教育片《親子共成長》觀後感一:

自從我和媽媽觀看了親子共成長的專家講座後,心中便有種感觸,爲什麼呢?因爲他幫了我們大忙,一起來看看吧!Go!

2017教育片《親子共成長》觀後感

媽媽平時對我很嚴厲,自從觀看了專家講座以後,她就懂得了應該讓我在快樂中學習、進步。她立馬拿起來一張紙。你一定會問我,這是幹什麼呢?你猜對了,就是要給我定學習計劃。1溫故而知新。2、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標,確定學習任務。3、數學錯題本、英語筆記本真理好。4、每週作文兩篇,書法一張。這就是媽媽給我制定的學習計劃。我每天按照這個計劃來做事情,結果我的學習取得了進步。在這裏,我要謝謝媽媽,謝謝親子共成長,當然,我也懂得了很多知識,比如:要孝敬父母、懂事等等……

讓我們繼續學習吧,親子共成長!

2017教育片《親子共成長》觀後感二:

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怎樣在這張潔白無瑕的紙上繪上最美的圖案,是每個父母都應該學習的。所有的家長都知道養育一個孩子不容易,養育一個優秀孩子更不容易。現在絕大多數的家庭都是一個孩子,所以絕大部分家長對養育孩子來說沒一點兒經驗,只能育兒路上探索着前進。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完全一樣的孩子,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要互相攀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不能取彼之長比已之短,那樣會傷害孩子並傷害自己。以前我總是用充滿羨慕地口吻對孩子說:“你看,閆曦的畫畫的最漂亮,明軒的字寫的最棒。”有一天孩子充滿忐忑地問我:“媽媽,你是不是嫌我有點笨,不夠聰明?”我吃驚地問:“你怎麼會這樣想?”孩子說:“你總是在誇小朋友,嫌我畫畫不是最漂亮的,字也寫的難看。”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無意識地誇獎傷害到孩子了,連忙說:“怎麼地呢,你雖然畫的畫不是最漂亮的,可是你們畫室的老師說你的畫是最有創意的。你的字雖然有點不好看,可和上學期比,也有了很大進步。你沒發現你是咱們院裏最快學會騎自行車的,溜冰溜的最好的?”孩子想了想纔不好意思地笑了。後來我就不再在孩子面前說別人家的孩子如何了,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最寶貴的財富,教育好孩子,先要教育好自己,在教育孩子時不攀比、不對比。

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的父母,所以父母要將孩子的成長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育兒先育已,身教重於言傳,父母的一些不經意地舉動,孩子可能會專注地觀察並模仿,教育孩子其實就是在教育自己,把自己教育好了,做好孩子的榜樣了,在教育孩子才能理直氣壯並具有說服力。

2017教育片《親子共成長》觀後感三:

仔細觀看了濰坊《親子共成長》這個節目,覺得很有感觸,書中的內容廣泛而又平易近人,沒有一般教育理論那麼高深,很容易被接受進而產生共鳴。

李鎮西老師說:“學校教育當然重要,但無論多麼重要,它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補充。”這句話真是說到了我的心裏。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在孩子接受學校教育之前,他已經接受了六年家庭教育。學校,是他整個受教育過程的第二站,學校老師接受的孩子,並不是一張白紙,而是已經塗滿家庭教育印記的“半成品”。可是,在我們的身邊不乏遇到把教育的成功或失敗歸咎到老師身上,更可笑的是那句“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教育並不是萬能的,作爲教育第二站的學校老師更不是萬能的。對學校寄予厚望的家長們,首先應該把這“厚望”還給自己,因爲你對孩子的教育有多麼成功,你的孩子就會有多麼優秀。在決定孩子成才的因素中,學校教育永遠是第二位的。

現在很多的家長並不是說不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相反,許多家長都深信“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他們爲了孩子似乎什麼都願意付出,所以自然要重視“家庭教育”。只是,現在所謂的“家庭教育”是畸形的,突出的表現就是重智力的`早期開發,輕人格的早期養成。以前,“沒家教”或“少家教”是罵人的話,而且是罵得很狠的一句話。而現在,“家教”在很多時候是“家庭教師”的簡稱,而家庭教師不是來給你孩子進行品德教育的,而是補習數學、英語等學科知識的。

由重人品到重只是,從“家教”一次含義的演變,我們可以看到人們“家庭教育”觀念可怕的變化。

我很欣賞袁隆平小的時候受到的家庭教育,但這種培養首先不是“智力啓蒙”,而是父母健全人格的影響。少年袁隆平做事顯得笨手笨腳,父母則不斷訓練和調動他的積極性:要他幫忙拿碗,碗卻摔破了,要他拿杯子,杯子調到地上;但是父母不因爲他摔壞了東西便停止差使他,反而更頻繁地讓他參與。在我們身邊會遇到很多家長,看孩子做事情慢吞吞時,自己就急不可耐的幫孩子做,當孩子做一件事情時,總擔心孩子做得不夠完美,或者說沒有比自己做得好,就剝奪了孩子自己動手的權利,最後,孩子變得愈來愈懶惰,做事情越來越拖拉。所以說,環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父母。

良好習慣養成與否,家庭教育實應負完全的責任。以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孩子,讓孩子點點滴滴地學會做人,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