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論語》有感

觀後感5.33K

《論語》有感1

談到《論語》思想,首先當屬"仁"的思想,中國人的讀書人自古以來都以"君子"自居,其中"仁義禮智信"方爲君子立身的基本原則。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便成爲了華夏民族的主流思想,融入了華人的血液當中並影響至今。要說《論語》就不得不先說說創造他的人---孔子。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到479年,在這個年代前面有夏朝四百多年,商朝六百多年,到周朝的時候,從開國到孔子有五百多年了,而周朝分爲兩部分,西周跟東周。孔子的時代是在東周,東周分爲春秋跟戰國兩個時代,孔子是春秋時代末期,他生命結束的時候,春秋時代也隨之結束了。那是一個亂世,亂世就是天子失德、諸侯爭霸、禮壞樂崩、民不聊生。因爲天下亂了,每一個人念念書都要問,怎麼樣從古人的智慧找到一個方法幫助現在的人?人總是要設法活下去,並且活得有尊嚴,所以纔會有百家齊放的現象。

《論語》有感

孔子認爲周朝的興盛就是靠禮樂的製作讓天下安定。禮跟樂的製作需要兩個條件:第一個,你必須有天子的位置,你還必須有聖人的德行。這兩個配合起來,天子加上聖人就是周公,他治理卓越以後,上行下效,天下大治。

孔子很嚮往這樣的一種境界,但他並沒有這樣的機會,所以他了解到自己這一生對人生要如何的看法,應該往哪裏發展,但是在魯國你要從政的話,是非常危險的,因爲魯君跟三家大夫一直在鬥爭。所以孔子一直拖延到了五十歲纔開始有機會,他在五十一歲的時候正式出來做官,魯定公讓他做中都宰,中都宰就是中都縣的縣長。古代當縣長就已經成爲大夫,不過是最基層的,你要當到中央級的話,才慢慢進入權力核心。所以孔子開始是當中都縣的縣長,一年下來,這個縣變成模範縣,全國都跟他效仿,跟他自己制訂的一些典章制度,收稅的方式全國效仿,做太好了,立刻升官,擔任小司空,司空是負責古代建設方面的,工程方面的部門,他是副長官。結果幾個月下來又做得太好了,又升司寇,司寇是負責司法的。所以孔子沒有當過教育部長,卻當過司法部長,負責管法律如何執行的,維持社會治安的。

他當司寇的時候就發生很多事了,比如說他當司寇的時候,整個魯國就開始上軌道了,治得非常好。後來魯君跟齊國的'國君相會的時候,孔子跟他去,表現極其卓越。他等於是幫助魯君跟齊君來談判,得到許多外交上的成功,把齊國侵佔魯國的幾塊地全部還給魯國,這是孔子的貢獻。讓魯君在齊君前面完全不受委屈,回國之後就攝行相事,代理總理了。孔子最高的官就做到這個位置,做得太好了之後,魯國大治,他當代理總理三個月,魯國大治。司馬遷用八個字形容:"路不拾遺,男女分途。"東西掉地上沒有人去撿,男生跟女生走在路上分兩邊。這個社會實在是很安定。但是社會安定繁榮開始往上發展的時候,孔子很有企圖心,就任命他的學生子路擔任季氏的家臣。想要讓魯國統一,因爲魯國分成四分,他要統一。當時都靠城牆,一個城牆很高,裏面有一些武器,別人就對你無可奈何,那三家大夫各有城牆,各有武器,所以孔子開始叫子路把這些城牆都給我拆低一點,不要那麼高,太高了打不進來,不行。這兵器不能太多,結果三家大夫裏面兩家就認了,一家還是起來反抗。到最後還是沒有成功。沒有成功之後,很多反對的力量就出現了。孔子那時候也是一樣,所以孔子在魯國慢慢就發現,批評他的人越來越多,齊國在魯國旁邊,兩國經常在競爭。

所以齊國就派了八十位美女,一百二十匹好馬送到魯國來,那時候魯國的執政的卿叫季桓子,就跟魯定公每天觀賞美女表演唱歌、跳舞,又看這些馬去賽馬,真漂亮。就不再理孔子了,孔子每天把政事批好之後送給他們,他們也不看,就拖着,就擱着。孔子發現自己不受重用了,所以孔子在五十五歲結束的時候開始周遊列國,從此到六十八歲纔回來。而《論語》中的大量典故也是在這段遊歷期間產生的。

我們常說,看文章不僅要看其詞章、手法,更要看到其本後的精神所在。正所謂人如其文,文如其人,孔子在他的言語中透露的不單單是一些做事的道理、做官的道理、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這些隻字片語背後的儒家精神、文人精神。

回想起來,古來聖賢,他們的行爲、品德無一不被後人歌頌。但看看那些聖賢們後來的遭遇又有幾個能做到我們今天所說的"成功"呢?並沒有幾個,沒有幾個能有這樣的運氣。但爲什麼他們仍然值得後人不斷學習他們呢?這後面的,便是真正的儒家,一個真真正正的文人、知識分子該有的精神。就是不管你的仕途如何,遭遇如何,都要將道德的真精神把握住。它將使得你有一股正氣,一股追求真理,剛正不阿的勇氣。即使明明知道要得罪上級也要把真理道出來的骨氣。這纔是一個讀書人要有的氣節,纔是儒家的真精神。

今天的國學熱,許多家長都會教自己的小孩學《弟子規》,而《弟子規》表面上看是爲了教大家一套乖乖的大道理,諸如做人要孝順,要團結、友愛等等。我們太容易將這一套東西變成馴化人們的一套工具,卻忘了這套東西背後支撐它的是什麼。支撐它正是千百年來有志之士追求的那股氣。我相信,孔子當初的言論也並非想讓看《論語》的人,學習如何做一個順民,在遇事時如何趨吉避凶,而是教導人們如何做一個剛健的人。當這股剛健之氣蔓延到每個家庭,沁入所有的制度典籍,那麼整個社會將會被一股浩然正氣所充盈。這纔是《論語》這類文學經典久盛不衰的原因,纔是我們學習它的價值所在。

《論語》有感2

《書海拾珍》一書出版了,翻閱完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我不由自主地又拿起已拜讀多遍的《論語》。因爲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一直引導着我從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論語》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及弟子之間討論上自堯舜禹下至春秋列國天下大事和修身治學,人倫國事等文化道統的語錄彙編。全書共有20篇,內容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觀念、道德修養、教育原則和教育方法等。其中孔子的教育思想給我留下頗深的印象,得到很多的啓示。

一、孔子始終把德育放在首位

對學生進行仁、義、禮、智、信、直、勇等全方位的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的道德感和責任感,將人格培養放在第一位,然後才考慮傳授知識。

二、孔子善於因材施教,善於使用啓發式的教學法

在教學實踐中,孔子把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因事而教,因教啓事,收到了相當好的效果。

孔子深知,人的個性和資智有着很大區別。他曾說過:“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智力在中等以上,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習;如果智力在中等以下,那就不必了。同是問“孝”,孔子給子游、子夏、孟武伯和孟懿子的^答~`案就各不相同;同是問“仁”,孔子對子貢、子張顏淵與樊遲的回答也不一樣。他的不同,是解釋的方式、舉例的深淺因人而異,最終目的是要使每個學生循序漸進,直達中心。

孔子善於巧妙地啓發學生,隨時隨地都能把死教材靈活應用。他強調必須重視學生的求知慾望,他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他主張激發學生求知的主動性,所謂“不憤不啓,不悱不發”是也。至於如何啓發,在於老師的隨機應變,因勢利導。

三、孔子是“言傳身教”的第一個倡導者和實踐者

孔子認爲自己的行爲能夠成爲別人的榜樣,這比說多少道理都有用,也更有意義,因此他時刻提倡“身正”。孔子一生中,幾乎天天都有弟子跟隨左右,處處以行動和人格感召,使學生不知不覺中受到他的感染。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應該記住“身教重於言教嗎”?

四、對於學習態度和方法,孔子也有明確的論述。

他教學生學問,一要學思並重,二要下學上達,三要由博而約。學就是讀書,單讀書而不用思想,就成了死讀書;單用思想而不讀書,就是胡思亂想。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所以要一面讀書一面想,一面想一面讀書,這樣功夫與靈感併到,才能獲得真實的學問,纔不會盲從或想入非非,纔不會對事理妄加揣度,亂下判斷或一味主觀、固執己見。這就是孔子所說的“毋意、毋必、毋故、毋我”。做學問要從基礎着手,一步步往高處走。做學問沒有捷徑,最高明的道理也是從最低淺處得來,每個人都要從事事物物的日常生活了解宇宙之大道。這就叫“下學而上達”。學問通達到一個廣大的範圍,就要選擇其中一點,作高深的研究,這就叫“由博而約”。能由博而約,才能獲得學問上獨到的造詣。

孔子還是堅持師生平等、教學相長的典範。他與學生平等相處,親密和諧。子路對他拜見南子很不滿,他一邊解釋一邊發誓,而不擺老師的架子。他的學生經常與他辯論,他也不認爲是對師長不敬,反而認爲學生這樣做可以使道理越辯越明。學生們仰慕他的博學多聞,崇拜他的完美人格,眷戀他的和藹可親,所以有些弟子在孔子一生不得志的情況下始終追隨着他。

孔子晚年,許多學生奔赴各國去從事政治、軍事、外交、文化教育、學術研究、商業貿易等各種活動其中有許多人成爲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教育家、學者、富商,有的甚至成爲王者之師。這自然與孔子科學的教育思想有直接的.關係。孔子作爲偉大的教育家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真可謂桃李滿天下啊!

在施教的過程中,孔子爲後人留下不少至理名言,諸如“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三人行必有我師”、“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這些指導人生的格言警句,將永遠流傳後世。

作爲一個教育家,孔子的貢獻在於他打破了傳統固有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觀念。他的教育方針、教學思想一直影響着後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等新課程理念不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延續和發展嗎?與孔子相比,我是那麼渺小,但我願把他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論語》有感3

從去年的八月到今天,整整一年的時間。我終於背完了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論語》,這裏面全是聖人孔子平常講的評論。被他的弟子們編成一本叫《論語》的.書。

《論語》內容非常豐富,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和教育原則等。但這本書與別的書不同,別的書都是連貫性的,這一本書每一條就是一章,而且很零散,篇章之間沒有什麼聯繫,孔子的話大部分是針對人性而說的。

這書裏面大部分寫孝道,倫理綱常。或是學習。和君子應該做些什麼?這裏都有還有一些有趣的辯論故事,比如呢,他怎麼機智勸說魯哀公的。

這書裏面有許多深刻的道理,每一句話都有一些不易懂的話,比如孔子說的父母唯疾之憂。這句話,乍一看來。有點兒牛頭不對馬嘴,因爲孟武伯問孝,可是他卻說父母藝興爲子女擔憂。但稍一體會,就發現聖人和平常人不一樣,他的意思是兒女孝順父母,父母想孩子的健康。這裏體現的是多麼令人感動的親情啊。

這一本書讓我學到了許多東西,我也要像聖人說的一樣,有那麼的高潔的品質和品德,從古至今世間萬物,滄海桑田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只有人性亙古不變。

孔子說的話真是讓我獲益匪淺,雖然我背的很慢。但《論語》讓我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以後還要慢慢消化,深入的理解。

《論語》有感4

《論語·學而》中有子曰:“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意思是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這應該就是行仁的根本吧!我的理解是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友愛同學是每一個當代學生必須做到的事。

國中的我們,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見,有了自己的小祕密,也慢慢進入到青春叛逆期。我們在慢慢長大的同時,也要明白父母也在慢慢變老。如果沒有“孝弟”思想,就不能做到理解、體貼父母,與父母就會產生隔閡,我自己就有這樣的親身經歷。

我的老爸每次喝完酒回家,美曰其名就會找我“談心”。但在我眼裏,老爸和我講的.都是“廢話”,我很反感,所以每次都很不耐煩不想聽。

學了這則《學而》後我開始反思自己對爸爸的態度,也常常思考:老爸爲什麼喝酒?爲什麼要喝完酒回來和我講“廢話”。漸漸地我明白了老爸在外喝酒,有他們成年人的無奈,其實是爲了工作和這個家。之所以和我“談心”,是因爲他平時不善於表達對我的愛,只有喝了酒才吐真言於我。但我卻覺得這是“廢話”,覺得老爸的“談心”讓我煩燥。那是我不理解父親,不懂父親深沉的愛呀!

什麼是“孝弟”,怎麼盡孝道?看似很深奧的話題,其實都源於我們生活中的小事,我們應該以“孝弟”爲標尺,回到家主動跟父母問聲好,掛電話之前跟父母說再見,在外面玩提前告知父母,不讓父母擔心……記得爸爸和我說過,一個人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一家人快樂,纔是真正的快樂。在我看來,只有好好孝順父母,尊師重兄纔是一家人快樂的根本。

《論語》有感5

作爲歷史老師,參加國學班,沒想到去教國學,只想到提升自己的修養。孔子曾說,人過五十而知天命。既然到了五十應懂得合道於天,那就應該懂得修爲自己,這是我參加國學班的初衷。

的確,每坐到教室聽專家們對儒家思想透徹而精闢的解讀,真是如沐春風,又如九旱遇甘露,另人身心愉悅。就連平時做事,我也和以往有所區別,語速和行事風格也似乎慢了半拍。“慢”並不是真慢,而是緩和中帶有一定的柔,面部表情在同事們看來也似乎寬展了許多,我想這都應該歸功於國學帶給我的。

隨着對國學的不斷深入瞭解,對人生與社會的思考也更深一層。比如,有些商人被稱爲儒商,說明此商人在求利過程中帶有一定的義。宋明理學所極力宣揚的“三綱五常”的確起到了“修爲”的作用,這也難怪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以修爲自身最爲盛行的儒學是從宋開始。

《大學》開篇第一段,就明確提出,欲平天下,則先修其身。實際上,也就是說自身的修養要合乎於道。這要讓人不由得想起一句話:人不爲己,天誅地滅。人們通常理解成爲自己謀福利。實際上,按道家的理解則是人的行爲不合乎道的話,天誅地滅。由於後人理解的偏差,自然導致後世的私慾橫流,甚至笑貧不笑娼的社會風氣,這又怎能不讓人爲之喟嘆!

我們還經常喟嘆,從建國以來中國就很少出現文化大師之類的人物,究其原因,無它,乃是國學的丟失。細想,民國時期的`大師們,自出生到成大家,無不受儒家思想之浸染和滋養,從骨子裏已具有儒雅之氣,,他們大部分都具有一種傲骨,很少有“媚氣”。可能會有人說,政治環境決定了知識分子的氣節,實際上也未必全是。我們知道在古代也是封建專制,尚有張載的“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就連浪漫詩人李白也在詩中抒發到“苟無濟代心,獨善有何益”,足見古人之氣魄!

再看當今之文化名人,總是把自己看的高高在上。有這麼一個被稱爲國學大師的人,曾經在百家講壇上滔滔不絕地講《論語》,初聽起來的確令人肅然起敬,並對她佩服有加。但後來在一次節目中和一個隋唐史專家談絲綢之路時,總是不斷地打斷別人的話,甚至還搶話,有一種表現的慾望,這不由得讓人心生厭惡。後來還聽說,有一次她到外地講課,由於飯店安排的不合適而大耍名人脾氣,當然,這件事情如果發生在明星身上,不足爲奇,畢竟他們的文化素養不夠,但是發生在所謂的國學大師身上,就不免讓人費解。老夫子不是說,言先必行,而後從之。不清楚這位國學大師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難道是僞大師?從她的行爲來看,總不免有一些嫌疑!

孟懿子曾問孝於孔子,孔子答“無違”後,孟懿子就沒再深問,那麼他知道的也只能如此膚淺。之後,孔夫子感到語猶未盡,於是進一步向爲他駕車的人解釋: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纔是對無違進行了最好的闡釋。

總之,一言以蔽之:禮,纔是我們學國學的根本所在。

《論語》有感6

在《論語·憲問》中有這麼一句話:“不怨天,不尤人。”它的大意是,遇到挫折或出了問題,不埋怨天命,也不責怪別人。這僅有六個字的一句話,告訴我們的卻是一種待人處事的深刻哲理,所以,我們應更深的去體會它其中的含義。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麼一些人,他們一遇到困難、挫折或麻煩,就牢騷滿腹,埋怨上天不給自己好運氣,抱怨他人有過錯,可就是不自查自己有什麼過錯和責任。這就是典型的怨天尤人的表現。而孔子卻認爲,我們應當“不怨天,不尤人。”這實際上就是把對自己的要求提高到一個更嚴格的標準上,即苛責的應該是自身。

記得我曾經有過這樣一次經歷。有一次,省裏舉行作文大賽,我也報名參加了。我非常認真的對待這次比賽,用了一個星期來構思,還上網、翻書查閱了很多資料,並用了三個小時認真地寫了這篇文章。當我拿到學校給同學們看時,大家也是嘖嘖稱讚,我心裏比吃了蜜還甜。原以爲這篇文章可以受到老師的好評,但很可惜的是,老師僅僅給了我85分。當我看到這個灼眼的分數是,心裏“咯噔”一下,隨即,一種沉重的失落涌上心頭。看着別的同學拿着90分、95分、97分的作文歡呼雀躍時,我的心情跌落谷底。我很鬱悶,也非常想不通:爲什麼我這麼用心寫的作文老師會覺得有問題,爲什麼?而後,在當天下午的一節班會課上,老師講到這麼一句話:“我們在生活中,應學會‘不怨天,不尤人’,當事情不是依你所想時,先不要怨天、怨地、怨別人,先好好反思自己,問題到底出在哪裏……”聽了這番話,我覺得心裏很慚愧,爲我在作文得了低分時抱怨老師而慚愧,爲沒有反思自己的錯誤而慚愧。我當即拿出我的作文,仔細的看了5遍,發現我的措辭、結構安排等方面存在着缺陷;我又詢問了老師後,決定再寫一篇。真沒想到,這篇作文竟獲得了作文大賽的二等獎!我很感謝這句“不怨天,不尤人”,它不僅讓我獲得了榮譽,更令我明白了待人處事的深刻道理。

這句話不僅在我的身上得到了驗證,在古今中外的很多名人身上也可以體現。海倫凱勒——一位被世人廣爲傳頌的偉人,被評爲20世紀美國十大傑出人物之一,她用失明的雙目、失聰的雙耳譜寫了燦爛的生命樂章!當命運向她伸去可怕的魔爪後,她怨天尤人了嗎?沒有。她用她堅強的意志,克服先天的不足,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終於成爲一位影響全球的傳奇女性!從《星光大道》走出的歌手楊光,雖然是從來沒有見過陽光爲何物的盲人,但他卻用歌聲唱出了對人生幸福的追求與熱愛。他同樣沒有埋怨上天的不公,沒有埋怨父母給他的殘缺的身體,憑着自身的努力,實現了自己人生的價值……試問:我們相對一些身體有殘缺的人們,有着健康的身體,充沛的.精力,那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埋怨生活的不公呢?

我還讀過這樣一個故事,它講的是一位名牌大學生因求職屢屢碰壁,想要跳海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但被一位老者救下的故事。這位老者在最後的勸說時所說的話讓我頗爲感動:“一粒沙掉到沙堆中就很難再找到,但一粒珍珠掉到沙堆中,卻更能令它顯得熠熠生輝。”所以,我們不論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中,如果遇到不順或障礙、阻力,首先應從自身找出結症所在,而不是抱怨沒有合適的機會,沒有賞識自己的“伯樂”。當我們真正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時,我們就會蛻變成那顆美麗的珍珠,很多的難題就會迎刃而解。

讓我們記住這句話——“不怨天,不尤人”。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百態,不斷提高自身素養,成爲生活的強者!

《論語》有感7

在一個涼風習習的早晨,我坐在書桌旁,打開了一本叫《論語》的書,並開始我津津有味的國學閱讀過程。國學的閱讀是個艱辛的過程,沒想到幾個簡單的中國字的組成,竟包含了如此深奧的道理。我通過一字一句的理解,總算讀完了這第一篇文章,同時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能只依據利益做事,不然的話就會招來許多怨恨。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大哲學家孔子以前這樣告誡一些有貪財慾望的人:“放於利而行,多怨。”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你只追求利益,而看不到良好道德品質方面的.東西,就會遭到許多人的討厭和怨恨。

我將這篇文章的註解及故事看完後,不僅想到,只依據利益做事,這卻是現代社會上很容易發生的一種現象。由於金錢和地位對事物的侵蝕和衝擊,讓許多浮躁的人禁不住如此誘惑,便拋棄優良的傳統及道德修養,品質上出現瓦解現象,漸漸地開始不停地抱怨,慢慢的唯利是圖。今日何不然!所以我們做事不能只講利益,還要看做這件事是否在道德的準繩上,是否對大多數人是有好處的。

想到這裏,我不禁面紅耳赤。記得有一次秋遊,我同學讓我幫他買一支棒冰,他在搞衛生,我答應了。但是由於天十分熱,在買回來的路上,我忍不住將他的棒冰也吃掉了,這種見利忘義的行爲,讓我吃到了苦頭,這位同學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不再不理我,也不願意幫我。

《論語》中的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一個幾千年前古人都知道的道理,這也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國學的精華和魅力。幾千年的中華傳統是通過國學世代繼承下來的,所以我們要繼續將國學深入的理解,將優良傳統發揚光大。

《論語》有感8

子曰: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並不反對富與貴,而是反對不義的富與貴。君子可以享受富貴生活的樂趣,但是即使是清苦的生活,君子也不是整天愁眉苦臉,很難過的樣子,相反,儘管吃的並不算太好只是蔬菜,也沒有什麼瓊漿玉液,渴了只能喝點白水,心情仍然平和快樂。這是爲什麼?

自從參加工作以後,彷彿就陷入了一個爭奪名與利的漩渦,與人接觸,無非圍繞着名利。雖然也知道有遠有人不如自己,但是心裏還是難得安樂,總有更高的山要攀登。也有偶爾一一刻,忽然靈光閃現,覺得人生究竟爲了什麼呢?難道一定要和人家去比一場永遠沒有終點的比賽嗎?

家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的湖泊,不算美,也不算不美,有一座公園傍水而建,學生時代我常去那裏,有時是背書,有時是和同學玩耍,有時只是躺在水邊的石基上曬太陽。在那裏的時光多半都是快樂的。後來工作了離開了學校,心裏面離那所公園的距離也彷彿一天天遙遠,去的次數是越來越少了。但是在生活的漩渦裏總有那樣的時刻,讓我非常懷念那曾經有過的快樂時光。

從小,母親就希望我能出人頭地,後來我也一直爲此而努力。現在我非常的懷疑,所謂的出人頭地就是生活的目的.?爲此我要付出多少代價?付出了那麼多的代價就一定能成功嗎?那麼多的人都想出人頭地,憑什麼我一定要成功?就算成功了,就真的擁有快樂了嗎?可是當我在水邊曬太陽的時候,我也沒有出人頭地,口袋裏只有幾塊錢,還不能隨便花,那樣的日子爲什麼反到快樂,這又如何解釋?

我想人生最應當解決的問題是:我真的須要什麼?

有人說,金錢是萬惡之源,又有人說金錢不是萬惡之源,攀比才是萬惡之源。這話不知對不對?但我可以肯定一點,盲目的攀比一定錯誤的選擇。

不管是不是君子,一個人最好能反省自己的人生,反省外面的世界,也許會漸漸明白自己真正的目標,從攀比的漩渦中跳出來,這樣的人才能做他自己願意做的事,這樣的人自然富貴也可以,清苦也可以,忙也好,閒也罷,都能享受悠然美好的人生。

《論語》有感9

今天,我懷着興奮的心情讀完了《論語》第一篇——《學而》。心裏猶如點亮了一盞明燈。《論語》是一部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編輯而成,核心思想是“仁”,《論語》中始終如一地貫穿了他的這一思想。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健在的時候,觀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觀察他的行爲,三年不更改父母的.爲人之道,那麼他的行爲就能算是孝了。”百善孝爲先,這一句是在深化孝這一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爲。一個人如果連父母都不能盡孝的話,他是更不可能爲社會、爲國家盡責的。只要能做到孝,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這句話的意思是,有子說:“講信用要符合道義,承諾才能兌現。恭敬要合乎於禮,就能免遭恥辱。所依靠的,應該是親近自己的人。纔是可靠的住的。”這句話告訴我們承諾別人的事情,要是自己可以辦到的,今後可以兌現,不是空頭支票。恭敬別人的時候,要顧忌到別人的身份,纔不會遭受恥辱,招人煩感,這樣纔是君子。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學習知識和道理,又能時常加以溫習演變成自己的技能,這不是很愉悅的事情嗎?有志趣相投的夥伴從遠方慕名而來,這不也是很快樂的事情嗎?別人不瞭解自己也不覺得憤怒或怨恨,這不就是君子的作爲嗎?”這句話是《論語》開篇的第一句,說明了學習的最高境界就是快樂,正如古語說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以,學習要先正心,不要把學習當做一項任務,而是一種快樂,是自我修身修心的快樂。不斷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使自己的思想得到交流和傳播,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最後一句向我們揭示了一個真理:越是有知識、有格調、有涵養的人,也越是寬容。

至此,我明白了。做人應該先講孝道,謹而信,泛愛衆,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論語》有感10

《論語》是記載孔子和一些弟子言行的語錄,孔子死後由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輯錄而成的。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他是家學派的創始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偉大的教育家。他一生主要活動便是聚徒講學和整理古籍,其思想的核心是“仁”,政治理想是“仁政”。

《論語》這本書雖然篇幅不大,但是內容卻十分廣泛,有孔子關於政治、哲學、教育、倫理、文學、藝術和道德修養等各個方面的言論,家學派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也是瞭解中國文化絕對不可不讀的作品。宋代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可見它在歷史上的崇高地位《論語》不僅影響中國歷史兩千多年,而且很早就傳到了海外,作爲中國文化的代表性著作,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世人稱爲東方的“聖經”。

這本書既可以讓我們學習該怎麼做人,遇到事情該怎麼解決最妥當,對人怎麼樣才能讓別人不討厭你,還能從孔子的話裏體會到孔子對他的學生的良苦用心,學生們對學習的渴望!

《論語》有感11

論語,千百年前的經典。流傳至今,有多少人曾經因論語而恍然頓悟。歷經歲月淘洗,它匯聚了人類最重要的精神創造和知識。每一句話都含着無窮韻味,等待我們去發現。

學而篇有這樣一句話:信近於義,言可復也。

這句話在書上的譯文是“所守的約言符合義,說話就能兌現”。用比較專業的方面來理解“義”,“義”便是一種儒家的倫理範疇,是指思想和行爲符合一定標準,這個標準就是“禮”。可“禮”又是什麼?這樣疑問是延伸出了更多的問題。我更喜歡用自己的方式來理解所謂儒家口中的“義”。

我認爲,這句話中的“義”是自己的能力範圍,是自己承擔的事。摘星攬月,時光倒流,有那麼多事是我們無能爲力的,有那麼多事情是我們只能幻想的。太過不現實的諾言最後也只能是化成虛無的泡沫。不管那個當年許下諾言的舊人是爲這個諾言多麼努力過或者是隻當做一場一笑而過的遊戲都只能無力地看着現實把曾經的海誓山盟慢慢吞噬。現實不是童話,諾言更不是一場遊戲,“義”是我們能做到的,是在能力範圍之內的,許下這樣的約言才能做到“言可復也”吧!在綠野仙蹤裏,多蘿西向奧茨大王請求送她回家,奧茨大王同意了,但最後卻發現,奧茨大王僅是一個普通的魔術師,根本沒有能力送她回家。這不就是能力之外的事嗎?奧茨大王最後的下場是原形畢露,沒有人再相信他。沒有做到“信近於義”的奧茨大王最後落了個可悲的下場。

誠信的根本是信近於義,誠信是一種美德,“信近於義”更是如此。

“恭近於禮,遠恥辱也”。態度容貌莊矜合於禮,就不遭受侮辱。

恭維和恭敬,僅有一字之差,相差卻是甚遠。一個是古老文明的傳承與發展,另一個卻是世俗中的不良行爲。對待別人恭恭敬敬,別人也會如此待。反之,費盡心機去恭維別人,換來的只會是別人的鄙視與唾棄。恭敬對待別人是一種情操,是發自內心的真實的體現。恭維卻是極不自然的,處心積慮的。

因不知其親,亦不可宗也。依靠關係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隨隨便便相信別人,自然是不可取的,自己熟悉的人,已經熟悉他的品質,依靠起來便踏實了。世說新語裏就有這樣一個故事:魏朝的`時候,一個叫許允的吏部郎,管人事的,他用人多喜歡用自己鄉里的人。有人就爲此向皇6f56帝告狀,說他任人唯親。於是魏明帝把他抓了起來。他怎麼辦呢?他對魏明帝說,我所推薦的人,都是自己素日熟知的人,皇帝可以考覈一下他們是否稱職,如果不稱職,自己甘願領罪。皇帝一考覈,這些人個個官聲都非常好,十分稱職,於是把許允釋放了。

同樣故事還有一個:晉朝的時候,朝廷積貧積弱,謝安想組建一支新式軍隊捍衛國家,在選將上一直頗費躊躇,因爲他知道最合適的人選只有他的侄兒謝玄,最後他頂住各方面的壓力用了他。淝水之戰中,謝安又擅自做主,任命弟弟謝石擔任前線大都督,侄兒謝玄任前鋒,兒子謝琰任前鋒中前鋒,後來以少勝多的大勝利充分證明,這一任命是完全正確的。

這兩個故事都說明了一個道理,在某些時候,舉薦自己熟知的人反而更能發揮出人才的優勢。

“信近於義”、“恭近於禮”、“因不失其親”這三句話,第一個講的是對言語的要求,第二個講的是對行動的要求,第三個講的是內心的依靠。它們同樣是做一個君子應該注意的三個方面。

亂世春秋,因爲有了偉大的孔子,這段歲月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熠熠生輝。孔子面對一個個王朝的興盛衰敗,發出種種睿智的感嘆。有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孔子僅是如此一句簡單又複雜的話語,就可以讓我們後人無限感慨,無限領悟。不得不說,孔子,真君子也。

《論語》有感12

讀《論語》有感聽爸爸說《論語》是我國一部著名的經典,應該從小就學習,讀《論語》有感作文。

但是《論語》比較深奧,媽媽怕我看不懂,所以她專門爲我挑選了一本適合兒童閱讀的拼音版《論語》。

裏面除了原著的內容外,還配有許多相關的小故事和彩色的插圖,非常生動有趣。

其中有樣這一段話我很喜歡“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段話的意思是學習而且經常複習,不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了,不也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嗎?別人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氣,不也是道德高尚的人嗎?我現在已經是二年級的國小生了,通過學習這句話我瞭解了學習的確是需要經常複習的,而且還要多用,我們平時的`作業實際上就是在進行復習,這樣才能記牢所學的生字和詞語。

除了做好複習外還要課前進行預習,這樣學習起來就更加輕鬆快樂了!孔子的話真的很有道理。

熱情好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我在電視上也曾聽到和看到過,一次是“奧運會”,一次就是這次“五一”節的上海世博會開幕式上,我以後也要做個熱情好客的小主人,我們家一來客人,我也會自己動手做水果盤並拿出好吃的點心來招待他們呢!還有就是別看我年紀小,凡事我也有自已的想法,在別人沒有弄清我或誤解我的想法之前,我不應該總和別人生氣甚至發脾氣,這樣才能成爲君子,哈哈!我理解得對嗎?通過學論語我還認識到自己身上的缺點,也許我還不能馬上做好,但我一定會努力的!《論語》裏還有許多好句子,我要好好學習,多明白些道理,並把它們記在心裏,還要告訴更多的人,讓我們共同進步吧!

《論語》有感13

《論語》讀後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身爲中國人,不但要關注當代文化,更應該回顧由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

由於我學識尚淺,只能品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樣受益匪淺。孔子應該說是中國儒派的創始人了,他的《論語》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言論,大多關於學習,最適合我們國小生閱讀。《論語》中有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告訴我們,學習知識並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經常溫習,鞏固知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己的過程,懷着愉快的心情去對待它。另一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也在強調溫習舊知識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新發現。

從表面上看,要“溫故知新”很困難,但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總會有新的.發現。而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取了更豐富的經驗。孔子的這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現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過細讀《論語》,僅閱兩句話,就收穫了這一學習方法,難道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論語》中有一段“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講的是積累的重要性。

只有積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時間長了才能成爲一座山,到時風雨自然興盛了。只有積累一滴滴的水,才能匯聚成深淵,蛟龍自然來了。只有積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長期不斷,也就養成了品德,心靈也自然昇華了。只有積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積累每一股細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舉例的方法告訴我們,腳踏實地地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驗,最後就擁有了相當龐大的實力,成功自然會尾隨而來了嗎《論語》只大家別以爲,孔夫子的《論語》像一座大雪山,只有那些專業人士才能攀上去,其實不然。

在我看來,《論語》更像一碗熱騰騰的雞湯,喝下去後讓心靈得到一次洗滌,不,應該用一次昇華。孔子的《論語》很少由長篇大論,每一則都很簡練。因爲無言也是一種教育,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這句短語就是最好的敘述。

《論語》有感14

老師讓我們自由地讀了一遍,我特別喜歡其中的一句——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初讀時,只是覺得讀起來很美,彷彿有現代詩文優美的情趣,似乎還隱隱有一絲絲的憂傷。

後來,老師講解,我才弄明白。歲指季節,寒是寒冷的意思。在寒冷的季節裏,才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落的。

我聽老師講到這兒,不顧老師的粉筆在黑板上嘰嘰喳喳寫個不停,眼前似乎出現了這樣一個景象:百花齊放,爭相鬥豔的春天中,四季常青的松柏成了百花園中不起眼的'小小點綴之一,沒有人會去在意它。而到了寒冷的冬天,那些鮮妍一時的花葉都凋落了,只有松柏還頑強地屹立在白色的世界中,它的葉子依然散發出綠意。這時候,它成了迷茫中的指向標,象徵着希望。

生活中,你在人羣中可能是不起眼的。沒關係,不要氣餒,不要失望,勇敢地做自己,發揚自己的優點,改正自己的不足。不要在意別人諷刺的語言,堅持自己的方向。雖然不會一下子鶴立雞羣,但只要堅持,總有一天,這個世界會發現你的亮麗之處!

《論語》有感15

孟子云:“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孔子生於春秋末年,雖出身貴胄然垂髫喪父,束髮失母,幸得賢母教而成英才。時倍臣當道人心不古,有禮崩樂壞之勢,故此論語出。

論語之術者,莫非修齊治平也,前人述備亦,餘若附庸贅述,恐畫蛇添足乃至取枉錯直,使直者枉,所以另闢蹊徑以大略觀之,一者取巧避拙,以免貽笑四方,二者拋磚引玉,以求大家新說。

講《論語》就不得不提到另一部經典,那就是柏拉圖的《理想國》此作著時正值雅典城邦衰落。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後,更有傾頹之勢,與春秋末年禮樂崩壞如出一轍。在相似的歷史背景下,柏拉圖與孔子都架構了一種等級分明秩序井然的理想體制,不同的是柏拉圖將權杖交給哲學王,而孔子卻主禮法以爲宰者。這種以禮法道德爲結構,以高尚個體爲單位的社會模式,爲日後中華文明的政治文化生態奠定了基調。

“禮法”是不同等級的不同行爲模式,“道德”則是調節社會關係的潤滑劑,此二者是先賢爲促使整體利益最大化而採取的最優策略,圍繞這兩點展開,愚以爲《論語》貫穿始終的主題是社會分工與合作。顏淵篇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裏所論述的就是人們在社會關係中應各司其職,在其位,謀其政。承此而啓後者遂有西漢大儒董仲舒之綱常說,可以說綱常不啻爲《論語》中描述的社會模式的總結:君臣、父子、夫妻。層層遞進,權責明確。而仁、義、禮、智、信中除“智”存利己屬性,其他的品質皆有益於他人且能緩和社會關係。論語學而篇中更有:“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一個溫和忠厚謙卑的君子形象躍然紙上。倘若世人依此道而行之,則衣冠安坐於廟堂,黎元勤奮于田畝,每個人各行其政又互相合作,如果將這些君子置於社會的大機器中,社會就會愈發穩固,在生產力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穩定的社會具有最高的生產效率。這也是孔子的'終極政治抱負。可以說孔子之於封建主義就如同亞當。斯密之於資本主義,馬克思之於社會主義。

孔子在世人心中的形象,不是縱橫捭闔的政治家。也並非馳騁疆場的軍事家。而是一位諄諄善誘,誨人不倦的教育家。以至於後世皆稱其爲“萬世師表”。《論語》也大多數以學生求問於老師的體裁來表達孔子的思想。爲何教育在儒家學說中如此重要?究其根本乃教育是孔子實現其政治抱負的最重要的手段。教育將禮法道德變成社會共識,傳遞儒家理想的社會結構,培養溫文爾雅的君子。在漫漫長河之中教育是儒學戰勝諸家學說取得最終勝利的原因之一,也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關鍵,當歐洲的知識還被用晦澀艱深、詰屈聱牙的拉丁文撰寫、用昂貴的羊皮卷束於宗教僧侶之高閣時。我們已將智慧的種子撒遍整個東亞文化圈。中國在歷史中長時間領先於世界也正因爲此。而私學之風的盛行則濫觴於《論語》。子曰:“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嘗無誨也。”將知識廉價化、去壟斷化,孔子可謂居功至偉。

至此,《論語》中所蘊含的社會模式的邏輯關係就敘述完備。一個由禮法法與君子構成的和諧的社會機器通過教育進行傳承。經過一代又一代如董仲舒、程煜、朱熹這樣大家的完善,儒學的理論與《論語》中的社會結構越來越適應於封建王朝的統治,這種完善的結構使中國的封建社會異常穩定,以至於明清時期我們甚至被這種強大穩定反噬,當然此爲後話,並不在此篇的討論範圍之內。

餘幼時就嘗讀《論語》,不過心智未開,只解隻言片語。今日再與夫子談心,心胸豁然開朗。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看來今日夫子知我憤悱亦。其實剝掉“大成至聖文宣王”“褒成宣尼公”之類的金衣,夫子是一個很可愛的有血有肉的鮮活的人,如果用《論語》來描述他,我願取“君子坦蕩”四字。不遮遮掩掩,不裝腔作勢。不攀附權貴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爲,無勇也。”重感情,卻有原則。對弟子的死悲痛欲絕卻不欲奢葬,甚至拒絕用槨。有時發發牢騷“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還不忘揶揄子路。與古人交心,實在有趣。

標籤:有感 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