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讀《幹法》有感(集合15篇)

觀後感1.93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幹法》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幹法》有感(集合15篇)

讀《幹法》有感1

一直以來可能是有着憤青的情懷凡是有跟日本有關的東西都是很反感滴,讀完《幹法》後,我受益良多。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百折不撓,精益求精的品質。這也就不難解釋,爲什麼人家那個煮飯的鍋,煮出來的飯就是好吃,爲什麼人家的產品質量就是那麼好。爲什麼日系車賣的就是多。從稻盛和夫這個人,再到這個行業,再俯瞰整個日本,正是因爲這種專業、創新、追求完美的大的競爭氛圍下,人家的企業才逾越成爲世界上頂尖企業。

我們現在真的很缺少工作的熱情以及積極的人生態度,至少,我身邊的朋友很少有,包括我自己。對於工作,僅僅停留在爲了解決溫飽而工作,爲了工作而工作。曾幾何時,我也在不斷的問自己,到底工作是爲了什麼?生命的意義是爲了什麼?

看了《幹法》後,我似乎從中找到了些許想要的答案。工作是爲了更好的生活,而更好的生活也需要努力的工作才能實現,這是我所追求的答案。工作就是生活,而生活就是工作,如果對工作沒有什麼熱情,相反對生活也不會有任何激情,對生活的態度沒有積極,同樣工作也不會好到哪去。

像稻夫一樣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找的並不是一個好的工作,跟他一起參加工作滴差不多都走了,因爲年輕,想法很多,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當中,是選擇離開那家企業,重新尋找更好的工作,還是繼續忍受寂寞,無聊,枯燥的工作,埋頭苦幹,積極進取呢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處在一個又一個的十字路口當中,不想抉擇又不得不去面對,怎樣纔是對,怎樣纔是錯,沒有人去教你怎樣做,畢竟你滴人生是自己的事,別人也幫不上。這時,當自己處在一個十字路口時就要認真思考了,三思而後行,做出的決定就一定要貫徹始終,不要回頭,相信自己。很多時候就是錯了,也不要後悔,只要不重複犯錯,就對了。曾經在與周總聊天的時候多次說到這些:現代的人很浮躁,城市也很浮躁,歸根到底是心浮躁,要想做好一件事就必須冷靜,戒焦戒燥,學會沉澱。

前幾年我一直很浮躁,很迷茫,生活的很消極,年輕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想法,現在的我開始慢慢找到些方向,開始朝着自己的目標在邁進,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缺少目標和夢想。把目標設置的太大,不容易實現,我就把目標變的小些,時間短些,待實現了一個再接着一個。再爲自己的小小成功感到欣喜,要抱有一顆善被感動的心,要誠摯的對待生活,把感動帶來的能量當作動力,更加努力的工作,也將是我以後不渝的信念。讓成功繼續的所謂“幹法”就是抱着無私之心去工作、去做事!

讀《幹法》有感2

剛開始讀《幹法》的時候,我心裏並沒有什麼感觸,但當通讀全書後,我發現自己深深地被稻盛和夫在面對工作時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態度所折服,使我受益良多。稻盛先生的《幹法》,內容樸實厚重,能一針見血點到人內心的深處,是一本讓人生醒悟的書,讓人生激發奮鬥的書。

從學校畢業出來到公司工作已經快一年了,在日復一日的重複過程中,我漸漸地迷失了自己,不知道人生的目標是什麼,人生的意義在哪裏。一直把做好工作看成是對生活負責的一種態度,只是儘自己的努力做好份內工作。讀了《幹法》後,忽然明白了自己的目標和意義:不斷提升自己的心志。工作不但能起到鍛鍊心志、提升人性的作用,長期不懈的工作還可以磨礪心志。工作是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舞臺,我們寒窗苦讀來的知識,我們的應變力、決斷力、適應力、協調能力都將在這樣的一個舞臺上得到展示。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工作,埋頭苦幹,孜孜不倦,這樣的人生才更加有意義。

稻盛先生說,要想度過一個充實的人生,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能夠碰上自己喜歡的工作,這種機率實在太小,與其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自己已有的工作。喜歡自己的工作,就能忍受任何艱苦;只要不懈努力,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在我們周圍,聽到的往往是抱怨和無奈,工作的開心和樂趣很少。其實不管自己處在何種境遇,都要抱着積極的心態朝前看,任何時候都要拼命工作,持續努力,這纔是最重要的。同時,老老實實對每天做過的事情進行反省,就可以避免很多工作上的失誤,讓自己少走一些彎路。還有,還要懂得感恩,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這個崗位,就必須認認真真地接受它的全部,包括它好的和不好的。

沒有實踐就沒有話語權。稻盛和夫之所以能夠寫出《幹法》,完全是他成功經驗的總結,讓人印象深刻。最讓人記憶猶新的,是他在創業中把不可能變爲可能,化腐朽爲神奇。創業之初面對本該拒絕的無法完成的訂單時,他做出了讓人意料之外的決定:“我們能做”。這份強大的自信,感染着每一個人。如果我們在對待工作的時候,總是說盡力而爲;遇到困難的時候,也總是說盡力而爲。慣性的思維是安於現狀,忘記了思辨,忘記了挑戰。那我們的創造力、能量發揮和膽量都將會慢慢地丟失。所以,面對工作,我們絕不能抱着“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必須要緊盯目標,努力拼搏,奮勇向前,哪怕遇到更大的困難,都必須在所不辭,勇往直前,奮鬥到底。

正如稻盛先生所說,只要我們付出了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只要我們專心致志於一行一業,不膩煩、不焦躁,埋頭苦幹,不屈服於任何困難,我們的人生就一定會開出美麗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因此,我們對待工作一定不要找任何藉口,一定要積極地主動地挑戰自我,高調自己的目標,低調自己的姿態,不斷挖掘自身潛力,努力創造非凡,開創更加嶄新的生活。

讀《幹法》有感3

稻盛和夫的《幹法》是一部很有意思的書。“幹法”的中文意思是“行動做事的方法”,但是作者在書中並沒有按照字面的意思來寫處事的技巧或者待人的要點,而是帶給我們一種態度,對待工作的態度,對待人生的態度。

稻盛和夫先生的工作觀就是認爲工作效率,或者說工作的結果,不是取決於人的能力高低,而更多取決於人的態度問題。因此他給出了一個公式: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從該公式可以看到:熱情和能力的效應大致相當。社會上卻有很多人仗着自己的聰明才智,自視甚高,妄想付出較少的努力來獲取成功,但是基於這個公式,這樣的人反而會很容易落後於那些被認爲是愚蠢遲鈍卻發揮極大熱情加倍努力的人之後。《幹法》是在向人強調勤能補拙這一事實,一些高明的“勤”往往能遠勝過“巧”。

當然,光有熱情和能力還是不夠的。如何看待工作,爲了什麼而工作,纔是幹法的精髓,也就是之前公式中的“思維方式”這一項,是最重要的。稻盛和夫先生自稱能“跟工作談戀愛”、能“抱着產品睡”、能“以百米賽跑的速度跑馬拉松”,這個能量不是稍縱即逝的激情就能解釋、就能維持的,而是要有正向的思維方式,愛工作,爲社會爲世人做貢獻。爲什麼要愛工作?因爲它就是你的人生;對待工作要堅持努力、要精益求精。思維方式有正有負,如果一開始人的思維方式是負的,能力再高、熱情再大,也是危害社會,比如一些高智能的犯罪分子。而把工作當作痛苦的事,把工作當成達到“剛剛好”的目的,那麼其思維方式也是有問題的,帶着有問題的思維方式,獲得的工作結果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反作用的。要創造一個好的思維方式,首先要樹立起自己正確的價值觀,其次要認真踐行自己的價值觀,將其落實在自己點點滴滴的工作上,最後在踐行價值觀的道路上,要確認所做的事就是自己願意做的,也同時是對別人、對集體有利的,即所謂“自利利他,敬天愛人”。以積極的“思維方式”,滿懷“熱情”,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最大,人生就一定會碩果累累、幸福美滿。

我們應該珍惜工作的機會,在有限的時間裏,活出自己的價值,活出人的精彩。只要我們少一些抱怨,努力把握現在,從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來,成功也就離我們不遠了。

我認爲,堅忍不拔,勤勤懇懇是做事的起碼原則。無論事情多麼簡單,多麼不值一提,都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上面,認真地完成它。如學校一直提倡我們要學會做小事,通過做小事不斷提高我們的素質。成功不是一蹴而就,是一點一滴地積累而成,當我們做小事時,給別人的是一種態度和信任。從身邊的事做起,從小事做起,在此刻付出的努力,將來一定會有所回報的。

也許上天會眷顧某些人,但是我們這些更多的平凡人能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我們最大的的財富。珍惜現在的工作,做好身邊每一件事,踏踏實實,勇於開拓進取,相信自己,這纔是實現成功的途徑。

讀《幹法》有感4

知識和思想的力量是無窮的,能開拓我們的眼界,淨化我們的心靈,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所有的知識並不是表面的文字所帶來的感受,而是對於我們內在的完善和影響,對於我們今後的生活和工作帶來的影響。

這幾天讀稻盛和夫《幹法》一書讀了好幾遍了,每讀一遍就有着不同的感受。《幹法》一書並不僅僅告知我們最淺顯的道理,如何去做工作、去幹事情,而是告訴我們的是一種生活觀、價值觀和工作觀,蘊含着一個非常不簡單的道理:人爲什麼要工作?我們工作的方法是什麼?要努力的去工作,在工作中成長並享受工作帶來的快樂!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如此,工作亦是如此,我們所有經歷的困難和挫折、磨礪都是生活和工作對我們的考驗,要麼戰勝它,要麼被它打敗,唯有戰勝它才能成就自己。很喜歡稻盛先生的幾句話,對於工作而言的,只有流過汗的工作獲取的財富和快樂,纔是最實在的。在工作中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對待它,我們收穫的也都是快樂,對於這幾句話我是深有體會的。

我是剛入職不到四個月的新員工,記得剛來公司的時候,一切都是那麼的陌生,對一些技術業務又不熟悉,在學習氬弧焊業務時被弧光灼傷了眼睛不停的流淚,臉也被烤的很疼,扒了一層皮,好幾天都不開心,心情很壓抑,都有了很厭惡這份工作的情緒,但隨着後來老員工不厭其煩的手把手教的教和我努力的學,尤其在焊接巴長的“嚴肅逼迫”和親自給我示範下,我的業務技能開始慢慢提升上來,並能較好的獨立完成領導安排的工作和任務,心裏也開始慢慢的喜歡上了這份工作,壓抑的心情也舒展開來。

大家都知道爐竈炮臺打磨拉絲是一個又髒又累而且要求比較嚴格的工作,剛開始接觸時,我一天只能打磨拉絲四件,效率低了,質量還不保證,但現在我一天能打磨拉絲十四五個了,雖然一天下來很累,大冷的天都出一身汗,渾身還髒,但我並沒有厭惡這項工作,反而心裏覺得很開心,因爲我從這項工作中學到了技能,得到了友情,收穫了開心。

工作開心了,享受到了工作中的快樂,在工作中你就會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加用心的工作,這樣你就會在工作當中會不時地閃現出一些小發明、小創造和良好建議的靈感。打磨炮臺要用拉絲布進行拉絲改絲,一天活幹完下來第二天手指關節僵硬,酸楚疼,我就從幹裝修的打磨牆面用的那種紗布支架得到靈感,自己製作了一個把拉絲布放上,用起來效果很好,節省了時間,手指關節也不疼了,心裏也是挺開心的,當然這只是我在工作實踐中用心工作,享受工作帶來的快樂的一個感受。

另外還有很多,比如我們焊接巴的衛生經常做不好,挨領導點名批評,於是巴長讓我在他們拖完地板後再仔細檢查一下,不乾淨的地方我用抹布蹲在地上再擦一下,每次打擦完腿腳都麻了,還出身熱汗,後來我自己買了一個家庭用的拖把而且買了3個紅顏色的,也有點寓意,對工作要熱情似火的意思吧,巴長還開玩笑的封了我一個“衛生委員”的頭銜;還有一件就是裝配班組改造老式的用耐火土材料做的爐膛,要把耐火土磚敲了去,耐火土磚很硬,他們用錘子釺子一點點的往外摳,很費時費力,我曾提議他們用衝擊電錘會更快一些,雖然他們當時沒有采納,但再後來不知採納了誰的建議,他們還是用的衝擊電錘摳的耐火土磚材料,較快的完成了任務。

不管採納了誰的建議最起碼應驗了我最初提到的方法,心裏當然也是很開心的,以上點點滴滴通過讀了稻盛和夫《幹法》真的是更加感受到了這本書中的一些精髓,既然我們半生都在工作,那爲何不如像談戀愛那樣找一個真心喜歡的適合自己的,把“不得不幹的事”轉換成“真心喜歡的事”帶着愛去工作,用心去工作,享受工作帶來的快樂呢!

讀《幹法》有感5

我是一名房地產估價人員,從事房地產估價8年有餘,工作時間久了,就忘記了自我工作時的初心。在一次偶爾的機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工作造就人格。最終,找到了這句話的來源,這是稻盛和夫《幹法》中的一句話。

曾幾何時,我也在不斷的問自我,到底工作是爲了什麼,直到看了《幹法》這本書籍後,我似乎從中找到了些許想要的答案。工作是爲了更好的生活,而更好的生活也需要努力的工作才能實現,這是我所追求的答案。工作就是生活,而生活就是工作,如果對工作沒有什麼熱情,相反對生活也不會有任何活力,對生活的態度沒有進取,同樣工作也不會好到哪去。工作給我們的感覺時常是枯燥的無聊的,時常讓人感覺到壓抑煩躁,這是大多數人的體會。

人爲什麼要工作?這個問題在當代的年輕人口中大概只能得出幾種荒唐的答案。賺錢生存、打發剩餘的青春、努力過上吃穿不愁的日子。恰恰相反稻盛和夫先生則認爲工作是人生最尊敬、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爲,工作能夠給我們帶來幸福和歡樂。如果一味的對自我的工作失去信心、總想着山的另一面有更好的差事,就這樣在痛苦中徘徊,到最終青春燃盡,終將一事無成。

如何能夠真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就要改變心態,心態能改變一切是最有道理的,每一天對自我心態的調整有利於一天的工作,無論任何事情都要向良性最好的方面去想,不要把工作當成一種苦差事,與其找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現有的工作,與其追求幻想,更不如愛上眼前的工作,只要是喜歡上了,就能不辭辛苦的工作,不把困難當做困難,一心去想怎樣工作,自然就會有好的收穫,必須能做出成績,有了成績就會獲得身邊人的好評,你就會更加愛上自我的工作良性循環也就開始了。

在讀完此書後,我開始慢慢的改變自我對待工作的心態,開始不斷地挑戰自我,開始看書、開始學習、開始考證,用一切行動來支撐自我的工作。慢慢的發現,工作造就人格這句話的意義。

讀《幹法》有感6

初次閱讀《幹法》,看了好幾遍,都沒有將第一章閱讀完,如今看完了這一章,真感覺受益頗多。作者稻盛和夫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工作不僅僅是爲了吃飯,更是爲了提升自己的心志,讓自己人生中的工作不再乏味無趣。

想想工作了兩年的自己,簡簡單單地認爲工作就是爲了生活。對工作沒有專屬的感情,也沒有獨到的一些見解,更沒有自己工作上的領悟。每天都是日復一日地機械化式上班,節假日休息,這種千篇一律的生活,就是我們的工作現狀。而每當我們在工作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們要不選擇逃避的方式解決,要不就選擇極不情願的工作態度勉強完成工作任務。對工作,談不上會有一份真摯的認真,更談不上會有一份專屬的執着。

木匠師傅的一句話:“樹木裏宿着生命,工作時必須傾聽這生命發出的呼聲,在使用千年樹齡的木料時,我們工作的精湛必須經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驗。”這不僅感動了稻盛和夫,也感動了我,應該也感動了許多對工作定義模糊的工作者。我們工作,不僅僅是爲了簡單完成分配的任務,也不僅僅是爲了施展我們的才華與能力,我們更應該在工作中磨練自己的心志,塑造自己的靈魂。在工作中,我們應該秉承“不好逸惡勞,不逃避困難”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以達到勤奮工作、潛心鑽研、鍛鍊人性、磨礪心志的效果。

勞動的意義不僅在於追求業績,更在於完善人的內心。未開化部落的村民們用行動證明了這一句話的意義,他們通過對工作的追求,勤懇地勞作,實現他們對人格的獨特定義。我們爲何還要對工作一副無關痛癢的態度呢?我們雖然沒有偉人們的豐功偉績,但是我們也可以有我們自己的小成功,只要我們每一天都認真踏實地工作,就可以逐步鑄成自己獨立的、優秀的人格,擁有屬於自己人生中的成功。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我們不求功成名就,我們只要全身心投入當前自己該做的事情中去,聚精會神,精益求精,相信我們也可以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在工作中,我們難免不會遇到迷惑與煩惱的時候。如果我們遇到了,不妨學習一下成功人士的執着,對工作多一些認真與堅持,興許我們也可以有意外的收穫。稻盛和夫原本也不是一個熱愛勞動的人,而且他曾經也認爲自己接受不了在勞動中遭受的苦難考驗。但是他在松風工業的轉變與成就還是作爲了一個非常好的正面教材,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教育。我們可以不用通過道德說教來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我們可以通過許多成功人士的真實故事糾正我們的工作方向。

然而如今的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工作,對工作有種別樣的感情,雖然在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與挫折,但是我們也不會一遇到困難就選擇逃避與放棄,還是會選擇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解決這些困難與挫折的。當我們處於困難與挫折時,不見得一定會是壞事,它可以磨礪我們的意志,也可以塑造我們的人性。稻盛和夫告訴我們不管自己處在何種境遇,都要抱着積極的心態向前看,任何時候都要堅持認真工作,持續努力,這纔是最重要的。如果不經歷困難與挫折,我們的人生肯定缺失了一種別樣的美麗。

然而我們現在雖然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但是這不是要我們每天吃喝玩樂,沒有目標,不思進取,懶懶散散地過日子。而是要我們認清一個事實,如果長期持續一種沒有目標的生活,我們不但不會成長,而且會喪失自己人性中那些美好的東西。我們只有全神貫注於自己的工作,纔可以磨鍊自己的靈魂,纔可以鑄就美好的心靈。有了美好的心靈,就會很自然地去想好事,做好事,爲社會、爲他人着想,並落實在行動中,你的命運就一定會向好的方向轉變。我們一心一意投身於工作,聚精會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這本身就是磨鍊人格的修行,這樣做才能磨鍊我們的心志,促進我們成長。而通過這種心志的提升,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價值也能隨之提升。

讀《幹法》有感7

通過學習稻盛和夫的《幹法》這本書,對我有很大的觸動,從一名普普通通的員工,不屈服於命運,通過自己的拼搏改寫了命運的篇幅,最後通過不斷努力走到人生巔峯,讀完這本書我對比了一下自己現在的生活工作自愧不如。我們是否也像稻盛和夫先生說的一樣付出了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如果沒有,那麼請停止抱怨,以行動起來,改變現在的生活,努力的工作!通過這本書的學習,也感受到這本書跟我們闡述了很多哲學思想,比如“天道酬勤”“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敬天愛人”的人生觀,接下來我通過幾方面來闡述一下我對這本是的理解,也是通過總結成爲自己的智慧,運用到工作生活中。

首先是稻盛和夫先生自問自答中的一個經典問題“爲什麼要工作?”,我們也可以問一下我們自己,我們生活中,每個人都是每天忙碌在自己的工作,對自己爲什麼工作有着不同的認識。有時候經常聽到有朋友對自己工作的怨言,而對別人的工作是多麼的羨慕。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工作是多少人也在羨慕的?同樣我們大部分人認爲工作是爲了吃飯生存獲取報酬。難道拼命的工作,僅僅是爲了吃飯嗎?稻盛和夫先生認爲:人工作的目的是爲了提升自己的心志,工作是鍛鍊人性,磨練心志的修行。所以調整心態對於我們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每個人對於工作的態度不一樣也決定了,每個人對工作的熱愛和付出是不一樣的,這也是工作和事業的一個根本性的區別。

工作目標對於我們工作的重要意義,其實工作與人生一樣,都是在不斷超越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很多人都會給自己在一段時間內樹立一個目標的,但是這個目標是否正確、是否能夠實現,到最後只能把目標變爲一個美好的憧憬。所以我們制定目標一定要實際可行,通過努力實現一個又一個的目標,才能完成最後的大目標。從現在起爲自己設立一個個遞進性的小目標,當目標實現後,繼續更新增進目標,以此類推孜孜不倦。要勇於創新,敢走別人走不通的路,要相信任何事物都還可以有創新的階梯,充滿熱情對待身邊的每一件大事小事,只要信念還在,夢想就在。

在人生低谷的時候,不要輕言放棄,要把它當成是磨鍊我們的修煉。人生與工作同樣的道理,每個人都希望每天都是順境,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人生的軌跡就是一條快速爬升的坦途。但現實確實很現實,每個人都像海浪一樣起起伏伏,不要在順境時沾沾自喜,讀後感也不要在逆境時怨天尤人,我們的工作與人生相同,當在一個環境裏,你和身邊的其他人都看不到希望的時候,當大家產生絕望的時候,我們能否依舊堅持,保持“抱着產品睡”的投入?當我們做到的那個時候,相信成功就不遠了。

對待自己的產品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爲了研發工作,他把鍋碗瓢盆都搬到了公司,吃喝拉撒全都在公司裏,經常一邊吃飯一邊做實驗他果然獨立研發出了鎂橄欖石新型陶瓷材料,當時只有最出名的通用電氣公司有這個技術。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靈魂嗎,稻盛和夫認爲,充滿形式感、精進的工作之後,你的產品就有生命力,如果你聽到他們在哭泣,就能感知到他們身上存在缺憾,從而去改善他們,讓他們變得完美無缺。我們在生產製造產品如果同樣的用心,相信我們的產品也一定更具有生命力!

讀書就是對比別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幹法》這本書教給我們的核心是讓自己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麼,自己想成爲什麼樣的人,然後再去用心做。其實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是人生最難回答的問題。在以後的工作中首先要心懷感恩的去熱愛自己工作,然後要設定高目標,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學習工作,不斷的創新改進,並且要一直的追求完美。持續的力量能將“平凡”變爲“非凡”!

讀《幹法》有感8

2020年的寒假,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我們沒有辦法回到學校學習,只能進行線上學習,在學習的空餘時間,選擇了一本書,名字是《幹法》,通過讀這本書,我明白了許多道理,也通過這本書,瞭解到了許多作者本身對於工作的態度,也讓我明白了以後在職場中該有一個什麼態度。

《幹法》的作者是日本經營之父稻盛和夫先生,1932年在日本鹿兒島出生。畢業於鹿兒島大學工學部,曾在1959年和1984年分別創辦了京都陶瓷株式會社和第二墊墊株式會社。這兩個企業都進入過世界500強,在1984年創立“稻盛財團”,並創設“京都獎”,被譽爲“亞洲諾貝爾獎”。在1983年創辦盛和塾,向企業家塾生義務傳授經營哲學。目前全世界的盛和塾塾生已超過12000人。

其實,並非每個人生下來就是天才,也並非每個人在創業的.時候有着良好的基礎。稻盛和夫先生也是如此,他在剛開始創業的時候,也面臨着許多的困境,但是稻盛和夫先生對於工作的態度是值得的我們學習的。在書中的一節,“抱着產品睡”,他對於自己的產品就像是自己的孩子,用對待孩子的愛來對待自己的產品,由於產品的問題不斷出現,稻盛和夫先生通宵守護者自己的產品,隨時解決產品出現的問題,以至於最後困到將產品包在自己的胸前就睡着了。

書中還有一節的名稱是成爲“自然型”的人,所謂“自然型”指的就是擁有自己的想法,擁有自己的目標,我們對於工作需要有一個積極的態度,也就是說,對於工作,不要等到老闆或者領導給了我們明確的任務時纔去做,我們要對於任務要提前認知,對於任務先做到熟悉一切,也就是說要主動積極。只有這樣,纔會使得我們的工作做到更好。

有些人一看到《幹法》這本書,從字面意思上來講,可能是一本講述如何有效工作的方法,但這本書的重點並不是講具體的工作方法,而是論述於工作方法之前的問題,注重闡述的是“勞動觀”“工作觀”。而對於工作,無非就是要保持着一種熱愛的態度,不是因爲單純的工作而工作,而是因爲我們熱愛這一份工作,把工作當成是一種樂趣。對於一個企業來說也是這樣,在最開始的時候,不會一帆風順,而我們只有克服一些困難,纔會使得我們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順利。所以說,擁有一顆熱愛工作的心,是我們在工作中獲得好業績的基礎。

馬上我們就要面臨着畢業,而這些會給我們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要熱愛工作,保持一顆炙熱的心。(李騰飛)

讀《幹法》有感9

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心裏有個疑問,書名爲什麼叫《幹法》?帶着疑問,我開始了閱讀,書的一開始就吸引了我,異常是書中對勞動觀的解釋,對如何做好工作的闡述。這些觀點的提出,對我個人幫忙很大,結合自身的工作,談談自我的感受。

“一心一意投身於工作,聚精會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這本身就是磨練人格的修行,這樣做就能磨練我們的心志,促進我們成長。而經過這種心志的提升,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價值也隨之提升”。這就是稻盛先生提出的我們爲什麼工作的答案。工作爲了掙錢,爲了養家餬口,爲了積累知識和工作閱歷,這是我的答案。兩者比較,感覺自我對爲什麼工作認識浮淺,胸懷不夠,意志不夠。好比此刻自我正在從事的煤礦TBM工作,千米埋深、高地壓、衝擊地層、高溫、高溼、複雜地層施工,對我是個十分大的考驗,目標明確,一心一意的去幹好,也能夠磨練我的心志,促進我的成長,提升我的人生價值。

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練人格的“修行”。“工作就是人格”,就是要經過每一天認真踏實的工作,逐步鑄成自我獨立的、優秀的人格。這句話闡述了工作和人格的關係,只要認真工作了,就能實現自我的人格,而不是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我們堅決不當企業“混”的人。

勞動雖然艱辛,但卻能帶來喜悅感、自豪感、並能讓人明白生活的意義,勞動是高貴的行爲。這是稻盛先生對勞動的解釋,我們平時埋怨工作辛苦、累、工資少等牢騷話,沒有把勞動上升到高貴的行爲,思想有了負擔,勞動就不能給自我帶來喜悅感、自豪感,自我就得不到幸福感。

即使在苦難當中,只要拼命工作,就能帶來不可思議的好運。

在逆境中堅持認真工作,拼命努力,稻盛先生的所有成功都是建築在這個基礎上的。任何時候都要拼命工作,持續努力。公司正處在逆流中、苦難中,作爲五建人,更應當認真工作、拼命工作。公司就是一條大船,我們都在這條船上,僅有大家都努力、拼命的去工作,大船才能破浪前行,我們纔能有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所以我們要珍惜眼前的工作、熱愛自我的工作,努力做好自我的工作。

熱愛自我的工作,迷戀自我的工作。擁抱自我的工作。如果不是“從事自我喜歡的工作”,就“讓自我喜歡上工作”。如果不喜歡自我的工作,那就是被動的去工作,沒有助推進,工作肯定幹不好。這一點自我很欣慰,因爲我是熱愛自我的工作的,以前,自我熱愛市政工作,此刻又熱愛於煤礦TBM工作,我喜歡挑戰,喜歡自我的工作,所以我珍惜自我的工作,熱愛自我的工作,也有動力去幹好自我的工作。Φ6、3m煤礦TBM,重量700T,長度90m,國內首次,我不能抱着他睡覺,但我會想着他睡覺,我愛你——TBM。

要想成就某項事業,就必須成爲能夠自我燃燒的人。所謂“自燃型”的人,就是從來不會“等別人吩咐了纔去幹”“因爲有了命令才工作”的人,而是“在別人吩咐之前自發去幹”的主動進取的人,他們應當都是熱愛工作的人。這點我認爲大多數人很難做到,因爲大多數人都是別人讓你幹什麼我才幹什麼,沒人安排我就不幹。我自我也是這樣,領導安排的任務我去做,領導沒安排的自我很少主動去做。在今後的工作中,還得把自我變成“自燃型”的人,五建需要這樣的人,自我也應當變成這樣的人。

縱使是自不量力的夢想,是看似高不可攀的目標,還是要在胸中牢牢立下這個目標,並堅持不懈地在同仁面前展示這個目標。這句話我認爲講的很好,有時給自我定了個目標,過程中感覺實現不了了,或者很難實現,就放棄了目標或是降低了目標,也就缺少了動力,目標肯定實現不了。如果咬定青山不放鬆,堅持不懈地去爲這個目標拼命工作,這個目標就能實現。

不去想,不認真思考,就什麼都實現不了。無論對工作,還是對人生而言,這都是鐵則。這句話告訴我,不管做什麼工作,幹什麼事情,都要敢想、敢思考。如果想都不想,不管做什麼事,肯定實現不了。

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不是說到這種程度就行了,而是沒有終點,永無止境的努力。想要成功就必須拼命工作,想要生存就必須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此刻項目部正在對TBM進行下放、運輸和安裝,井下溫度最高時36℃,此刻,經過改善製冷系統降溫後工作面溫度降到28℃,在這種高溫環境下,不要說努力工作,不拼命都幹不出活。別說幹活,坐在那都一向出汗,一個班一個人能喝5L水。這是什麼概念,爲了TBM這個項目,隧道公司、五處安裝人員都在拼命工作,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我對自我說,這個項目的安裝,不廋個十斤肯定幹不好,一個多月沒有回家,趁這次學習回家,老婆對我說:“老公,你瘦了。”聽了這句話,我心裏還是很高興的。

因爲我沒有學過,沒有知識,沒有技術,所以我不行。工作中,常聽到這樣的話,但稻盛先生是這樣做的“因爲我沒有學過,所以我沒有知識,沒有技術。可是,我有幹勁、有信心,所以明年必須能行”。此刻也許不行,但只要努力必須能行。這段話講的很好,工期慢了,我們埋怨工作環境差;質量沒做好,我們埋怨自我以前沒有幹過;安全工作沒抓好,我們埋怨自我運氣差。都是從客觀上爲自我開脫,很少從主觀上找問題。稻盛先生的觀點值得我在生活中、工作中學習。

“完美主義”才能提高工作質量,提升人自身素質。平時認爲,只要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就行,反正幹完了,乾的怎樣樣讓領導去評判。更不要說是完美主義了,質量事故我們也出的不少,公司文件也通報了一些,我們連合格有時都做不好,工作沒有工匠精神,何談完美主義。“竭盡全力,拼命工作”,“天天反省”,才能爲你的完美主義畫上最美的句號。抑制“自我”,釋放“真我”,讓利他之心活躍起來,這樣的作業就是“反省”。這樣,我們的靈魂就會被淨化,就會變得更美麗、更高尚。這些語言,都是教導我們要努力工作,每一天反省,總結,才能提高自我,淨化自我。

每一天一點的鑽研創新,日積月累,今日比昨日進一步,期望做得更好,這種“上進心”是工作和人生中最重要的,也是進入真正的“創造”之門的祕密。只要每一天有一點提高,我們距離目標就越來越近。此刻TBM項目已經開始安裝,只要每一天我們能夠把TBM大件運至井下組裝硐室,刀盤、主驅動每一天都在組裝,我們就在提高,距離調試的目標就會越來越近。天天不懈努力,鑽研創新,這就是到達技術革新終點的“正確的地圖”,就是通向成功的確鑿的道路。不光要努力工作,在工作中更要鑽研創新,減輕勞動強度,加快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要有自我的核心技術,在市場佔有率上纔有一席之地,對公司投標,搶佔市場作用很大。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本事。本事是先天的,熱情可稱爲努力,熱情是由自我的意志決定。三個要素思維方式最重要。“要度過幸福的人生,要把工作做到最好,事業做到最大,就無論如何必須具備正確的、正面的思維方式”。一個人的本事大小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這個人的思維方式。這個公式適合於企業的人才培養、後備幹部的培養。本事再大,思想有問題,對企業不忠不實;拿着企業的薪水,幹着有損企業的事情,水平很高,造的是“地溝油”。這些人,都是思維方式有問題,得出的得數往往都是負數。

讓成功持續的所謂“幹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無私”,就是抱着無私之心去工作、去做事。我讀完這本書,對幹法的理解就是幹工作的方法,這本書闡述了爲什麼去幹工作、怎樣去幹工作、工作幹到什麼程度等問題,這就是我對《幹法》這本書的感悟。

讀《幹法》有感10

本書從四個方面總結和分享了稻盛和夫先生一生的工作理念、工作經驗,讓讀者有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感覺。我們爲什麼需要工作?

稻盛和夫指出:這是因爲工作能夠幫忙我們提升心志、磨鍊靈魂,也是對治“貪”、“嗔”、“癡”三毒的精進修行。針對解決如何投入工作這個問題,稻盛和夫告訴我們:首先是要調整心態,喜歡上自我的工作。如何調整心態?則是要自我燃燒、捲起漩渦,主動成爲工作中的核心人物。具體工作的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什麼?

稻盛和夫也給出了答案,他認爲,最重要的四個方面是:志存高遠、定下目標;每一天努力、持續提高;出色工作、追求完美;日積月累、銳意創新。這些經驗和方法,是被多家企業的成功實踐所印證了的正確哲學,稻盛和夫金針度人、傾囊而授,讓讀者受益良多。稻盛和夫還用一個獨特的方程式概括了本書宗旨:人生和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x熱情x本事。要成就一番事業,既需要有包括智能、運動神經或者健康等的“本事”,也需要對人生和工作充滿火焰般的“熱情”,更需要不厭辛勞、願他人好、願爲大家的幸福而拼命工作的“正直”的“思維方式”。

《幹法》不能被簡單地誤讀爲,“只要埋頭苦幹,經年累月就能成功”的雞湯說教,它實際是“不能放棄對自我的人生職責”的信念。稻盛和夫經過這本書告訴我們,與其杞人憂天爲明天擔憂,與其苦思冥想制定長遠的計劃,不如全力以赴過好每一個今日,抱着“無論如何也要讓事業成功”這種強烈的願望去把工作做到極致,用“極度”認真工作的態度來扭轉人生命運——在浮躁的當下,這一思想無疑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現實意義。

讀《幹法》有感11

“現在很多人不想工作,只想享樂,認爲工作是苦悶的……”工作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成爲了人類生活中的一種“負擔”,但在最原始的時候呢?

當下在很多國家,早已超過了解決人民溫飽的階段,很多人開始厭惡工作,既然不工作也能吃飽穿暖又何須去工作?《幹法》一書中問道:難道爲的僅僅是滿足自己的貪慾嗎?

在《心》一書中,稻盛和夫是這樣解讀“心”這個詞的,他認爲心就是真善美,就是良心。看下稻盛和夫是如何在70多歲高齡的時候,僅用一年的時間將瀕臨倒閉的日航打造成世界頂尖公司的。稻盛和夫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打造了三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的牛人。那麼他是憑藉着怎樣的一顆心做到這些的呢?

《幹法》一書中,稻盛和夫詳細介紹了自己的“艱辛”歷程。在最開始的那份工作中,他用“可憐的”形容自己,爲了找出產品的缺陷,他抱着自己的產品睡覺,爲的是得到“神”的啓示。世界上真有神嗎?沒有的話,稻盛和夫所謂的神又是什麼?他的神就是爲了達到完美而不斷爲之努力奮鬥,日思夜想的精神,“付出不比任何人差的努力”。“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我們都知道這句話,在《幹法》中,稻盛和夫再次用親身事例印證了這一點。因爲你的日思夜想,所以當你遇到任何事物時,都好像早就做好了準備似的,很多看似無關的事都能給你所思所想的事情提供非比尋常的幫助,如同神助。怎麼才能做到對工作日思夜想?如果你能和你的工作談戀愛,對待工作像對待戀人一樣,你自然會時時刻刻的想着它,念着它;你必須學會傾聽產品和機器設備的哭訴,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知道問題出在哪;你必須認真的去想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斷地去試驗和改良,當你認爲自己已經竭盡全力的時候,不是結束而是進入到新一輪的開始,繼續堅持,神就離你不遠了,只有用你的赤誠才能感動那個熟睡中的神給你啓示。永不放棄,永不言敗,應該就是稻盛和夫能夠成功的祕訣了。

書中還講述到,世界上那些很有成就的人往往從事的都不是他的“本行”,如稻盛和夫自己,他的專業是有機化學,但是他的頭一份工作,並且最終幫助他走向成功的,讓他悟出成功之路的卻是自己原本沒怎麼學過的無機化學。之後,他更是跨界多個領域,如:通信、營銷和管理等。還有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如此,爲什麼?一天,在當時的日本已經是發展的很大的一家公司的老闆找到稻盛和夫,希望幫他們進行一種很難取得突破的一個項目的研究,這位老闆問他:“爲什麼我們公司的人才和設備都比你們的更專業、更優越,可在創新上和你們差的這麼遠呢?”稻盛和夫認爲,專業人才受制於已有專業知識的束縛,缺少了“不可能”這一大塊的想象空間。當下,我們不是有這樣一句流行語嗎?“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問題是你敢不敢去想,有沒有想去做成的決心和行動。稻盛和夫在自己剛成立的公司的時候就定下了要做日本第一,世界頂尖企業的目標,並且不斷地用這個目標鼓舞着自己和員工,可當時他們只有二十多個人,是當時日本那個行業裏最不起眼,起步最晚,人才設備最匱乏的新公司,但最後他用事實證明他做到了。

稻盛和夫認爲工作是一種修行,它能提煉人“心”。很多苦行僧爲什麼吃苦,無非是爲了提升自己的修爲,那麼爲什麼我們不能把工作當做一種修行呢?不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人只有通過工作去體現自身生存的價值。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其實工作本就是生活,只是現在的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忘記了生而爲人的本心,硬將工作和生活剝離開……心在哪?心就是良心,是初心,就是真善美。

讀《幹法》有感12

稻盛先生在序中並沒有明確講述他的勞動觀是什麼,但他卻把勞動觀和價值觀聯繫在一起進行審視,他說:如何在整個社會中確立正確的勞動觀、價值觀,將是一個不可等閒視之的巨大課題。這讓我產生了思考:我們勞動是爲了什麼?難道僅僅只是爲社會創造物質財富,難道僅僅只是爲了改善自已和家人的生活條件?難道勞動不能給我們帶來精神層面上的財富?從小我們就知道勞動最光榮,它帶給我們的是精神上的榮譽,我們需要從思想上深度認識勞動、工作的意義,如何認識工作,又如何對待工作,如何樹立起正確的勞動觀和價值觀呢?《幹法》沒有講述具體的工作方法和思路,而是從思想認識和思維方式上對我們的大腦和心靈進行洗滌和提高,告訴我們什麼是工作,工作爲什麼,怎麼來工作。我理解爲這是從心靈上去進行修煉,即修心。

稻盛說:工作的目的是爲了磨鍊自己的志氣。工作是對人靈魂的一種磨鍊,因爲在工作中會有很多困難、彎路需要去探索和摸索,還有挫折和失敗等着你,大部分工作都是苦的、累的,需要有堅忍不拔、吃苦耐勞的精神。因爲人的畏難、惰性,有時會感到工作力不從心,怕難;有時會覺得某項工作日復一日,沒有盡頭,厭煩;有時覺得自已承受和克服不了種種勞苦,便不停地變換工作。我認爲這些行爲其實都是對人志氣的摧殘和毀滅,人的靈魂也就漂渺不定。經不起苦難磨勵的人是難有作爲的。在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或許受現代泡沫經濟的影響,頻繁換工作,不勞而獲,總想走捷徑投機賺大錢,工作不認真、不積極,經不起困難,說到底也是心智不成熟,沒有責任心的一種表現。所以,我覺得只有通過在工作中不斷孜孜不倦地工作,辛勤的工作,不斷磨鍊和提升自己的靈魂,才能鑄就自已美好的心靈,爲他人着想、爲社會着想,把想法付諸於行動,從而創造機會,改變自已的命運,這是一種思想認識上的提高。

稻盛說:工作造就自已崇高的人格。勞動的意義不僅在於追求業績和經濟價值,更在於完善人的內心。他要求自已要幸福快樂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當前自已該做的事情中去,聚精會神,精益求精。在細緻的工作中耕耘自已的心田,造就自已深沉厚重、獨立優秀的人格魅力。勞動是快樂的,雖然有時很辛苦,很勞累,但是當完成某項工作,欣賞自已的勞動成果時就會有一種成就感,心裏會感到有一種說不出的自豪和充實。尤其是和別人分享這些勞動成果時心裏是很快樂,很幸福的。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也可以深深地體會到:認真而快樂地工作,不僅僅是自已有着積極樂觀的心態,同時這些快樂可以傳染給別人,這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導向。面帶微笑,快樂工作的時候,人是最美的,這就是人格魅力。

幹一行愛一行。立足和熱愛本職工作,腳踏實地工作,可以減少負面情緒對工作的不利影響,是以積極態度對待工作的勞動觀。以這種心態對待工作,我們的心志可以得到磨鍊,人格可以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更好地在工作中修身。迷戀工作,熱愛工作,堅忍不拔、精益求精的努力工作時,可以積累起雄厚的知識、經驗和精湛的專業技能,足以啓動自已大腦中智慧的開關,開啓心智,迸發出一些創造性的思維方法。稻盛研發新型高頻絕緣陶瓷時,起初對陶瓷基礎知識是一無所知,但他以熱愛工作、迷戀工作的態度認真專研,查閱文獻,以抱着產品睡的吃苦精神,反反覆覆試驗,不怕助手鄙夷和嘲笑,最後終於厚積薄發,研發出一種新型絕緣材料。他的這種敬業和專注的工作素養,正是我要學習的地方,工作中聚精會神,專注於一件事情,一個問題,窮究根源,知其所以然,搞清來龍去脈,學會從深度和廣度兩方面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也只有在工作實踐中積累知識、經驗和技能,再把這些學到的知識、經驗、技能進行分類,加以整合,重新運用到新工作中去,這纔是修身的最高境界。(周金全)

讀《幹法》有感13

稻盛和夫先生的《幹法》,開篇有一段話:“一心一意投身於工作,聚精會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這本身就是磨鍊人格的修行,這樣做就能磨鍊我們的心志,促進我們成長。而通過這種心志的提升,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價值也能隨之提升。”這段話讓我感悟頗多。

工作的真諦在於磨礪。如果僅把工作當做謀生的工具,必然覺得是份苦差,倘若能夠不勞而獲,當然更爲稱心。但是,稻盛和夫先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工作不只是生存的手段,更是人生的一種修行,對人格的錘鍊,對心靈的磨礪。他認爲工作是人生最有價值的行爲。在工作中,你能發現自己的價值,挖掘自己的潛能,收穫勞動快樂的同時,也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的言行。

工作的本質在於堅持。工作並不總是一帆風順,會觸碰到礁石,也會調入漩渦。工作中的困難,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稻盛和夫先生告訴我們:苦難就是考驗,已經不行的時候,纔是真正的開始。面對工作中的種種困難,我們唯有迎難而上,絕不退縮,才能登上成功的頂峯。看起來平凡的工作,卻能堅韌不拔地去做,堅持不懈地去做,這種“持續的力量”纔是事業成功最重要的基石,才體現出人生的價值,纔是真正的“能力”。世上被譽爲“天才”“名人”的人們,他們毫無例外,都發揮了這種“持續的力量”。長年堅持這種努力,那麼傑出的技能和優秀的人格也會變成你的特質。持續的力量能將“平凡”變成“非凡”。

工作的價值在於創新。工作可能是平凡單調、枯燥乏味的;也可能是極具挑戰,充滿樂趣的。當我們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而產生疲憊、苦悶等負面情緒時,稻盛和夫先生告訴我們:如果每天都能創造性地工作,在最細小的工作中尋找創造的價值,工作將會變成一件很有意義並充滿樂趣的事。即使是平凡簡單的工作,只要不斷地鑽研創新,也會帶來飛躍性的進步。在工作中時刻思考“這樣做是否可行”,帶着“爲什麼”的疑問,今天勝過昨天,明天勝過今天,持續不斷的工作進行改善與改良,最終一定能取得出色的成就。

讀《幹法》有感14

《幹法》一書包括前言和結語共八個部分,分別就爲什麼要工作、如何工作、怎樣做的更好、工作的方式方法等幾個方面,來充分闡釋筆者自己的觀點。我對筆者的觀點有非常強烈的認同感。

第一、前言中提到:工作是“醫治百病的良藥”。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人們總是認爲工作枯燥、繁瑣、認爲工作是不快樂的。但是試想,如果不工作,就算有十分可觀的經濟來源,但是如果心裏沒有一點有壓力的事情,一個人會變得十分鬆懈,沒有精氣神,久而久之是會在心理和精神上出現問題的。在這一點上,相信很多同仁都有切身感受,在經過忙碌的一天工作後,走出辦公樓感受到的是完成工作後的輕鬆,雖然天氣很熱,但是心情是愉悅的,這是多麼美好的感覺,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如果我們每天都能夠保持這種積極的心情,那麼整個社會會更和諧。不能輕視這種心理因素,這種心理因素會間接推動我們社會的持續進步,經濟的快速發展。

第二、工作確實是十分磨練人的。無論你從事什麼類型的工作,在什麼樣的崗位之上,不能否認,每天的工作都會讓自己不斷的得到歷練,從而磨鍊自己的靈魂,提升自己的心志。特別欣賞筆者看事情的角度,心態是那麼的平和。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和磨難,如果一味地沉陷在其中,思維就會成爲

慣性的失敗思維。假如能夠像筆者一樣,認爲生命中的困難和挫折,正是人生的起點,也是最大的“幸運”,我們很幸運地得到這種鍛鍊,而使得在今後的生活中我比別人更有擔當,更加成熟,更有讓人崇拜的魅力。

第三、筆者在第二章用簡短的篇幅,向我們介紹瞭如何讓自己愛上工作。我自己會有親身感受,當你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當中的時候,身體上的不適、頭腦中的雜念統統丟到了一邊,當你恍惚意識到的時候,感覺純粹的工作感覺真好,隨即又會馬上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相信我們會愛上這種工作的感覺。我認爲工作就應該是緊張的、是壓力大的,如果不是這樣,那麼和休息還有什麼區別呢?週末和公休就失去了我們對他憧憬的意義,比如今天晚上回家的路上,我一定會很輕鬆愉悅,因爲一天的緊張工作過去了,回家可以舒舒服服地休息一晚,以充沛的精力和美好的心情迎接週五的到來。

第四、人都有惰性,我們在持續的投入後,會有倦怠,重要的是如何掌握好這個度。就像筆者認爲的,持續不斷地樹立高目標,竭盡全力完成自己認爲不可能達到的目標,當你的努力已經成爲你的潛意識的時候,你就會做到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常人無法達到的高度,如果我們還在懷疑上面的內容,那麼說明我們一直沒有竭盡全力。當你做到的時候,你會覺得很簡單,當我們已經習慣完成一件件不可能完成事情的時候,那我們人生還有什麼遺憾,我們的個人價值已經得到昇華,這是活着的最大意義。

作者爲了告誡讀者要樹立崇高的目標作爲動力、要持續不斷地向着目標所努力。使用了大量的篇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誡我們,任何人的成功都是可以複製的,每個人通過不懈的努力都會造就屬於自己的非凡的人生,從書中我們可以找到我們每個人工作中的影子,每個人都可以感同身受,如果你用心讀了,相信看完這本書,你對工作的態度會有一定的改變,一定會更積極地來面對。當你積極地,懷着樂觀的態度來面對某項事務的時候,反饋回來的定會是使自己更加愉悅的感受,讓我們努力工作吧!

第五、完美地工作。我與作者一樣,是一個純粹的完美主義者,但是我與作者的差距是,在達不到完美的時候的堅持和韌性。我想這恰恰就是那通往成功路上最後的1%。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雖然生活在一個社會環境下,有着一定的環境評判標準,但是我認爲,無論一個人的能力、智商、學問如何,只要認真、極致地認真、極端的完美、堅韌的個性,那沒有什麼事情是完不成的,沒有任何人會嘲笑你,衆人的嘲笑一定的心虛和嫉妒的表現。

最後,作者提出了要創造性的工作,這是在認真工作了一段時期以後,特別需要調整的狀態。有時候,人的思維會固化在某一模式,因爲這個模式已經是所謂公認的真理,是正確的。但恰恰相反,沒有任何事物是一成不變的,也沒有什麼事物是絕對毫無瑕疵的。重複的勞動會使人產生疲倦和惰性,而不斷的創新不僅可以使自己的思維更加靈活,還可以使得工作更加有趣味,從而讓自己更加喜歡上的自己的工作,這樣我們就會覺得工作就是自己的最大的樂趣,那麼我們離傑出還會遠嗎?

最後,用作者的結束語與大家共勉:

“積極向上、具有建設性;善於與人共事,有協調性;性格開朗,對事物持肯定態度;充滿善意;能同情他人、寬厚待人;誠實、正直;謙虛謹慎;勤奮努力;不自私,無貪慾;有感恩心,懂得知足;能剋制自己的慾望。”

這是一本時常可以拿起來讀一讀的好書!

讀《幹法》有感15

很久沒有一本書能讓我一口氣讀完的,《幹法》做到了。《幹法》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能讓對書愈發挑剔的我一口氣讀完?

火車上人來人往,總算買到了靠窗的位置。以前沒有買到靠窗的位置,總會和別人換,喜歡靠在窗前,低頭埋首看旅途帶的書,在眼困體乏之間,擡頭看看窗外,思考也就隨着遠去的景物發散遠方。

《幹法》到了忍住不看,就期望找個適宜的時間,好好看看這本書。靜靜翻開書頁,一個叫稻盛和夫的人,一個叫張旭明的人,在不一樣的時間,不一樣的地點,相遇了。

稻盛君寫過很多書,由於都是寫給企業家們高管們看的,所以如果你身邊不是很多企業家高管朋友的話,能接觸到他的書也是有限。可是有一個系列在朋友圈很流行,就是《活法》了。

《活法》探討的是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要如何地活着,人應當樹立怎樣樣的人生態度等等,大家有興趣能夠網上購買。《活法》的姐妹篇就是今日要分享的《幹法》。

倘若說《活法》探討的是人生的態度問題,那麼《幹法》探討的就是工作態度和工作倫理的問題了。同樣地,《幹法》也是寫給企業家們高管們看的,可是我看完後,給企業家們高管們看,實在是浪費了,我認爲更加適合正在職場奮鬥的年輕人們。

1、人爲什麼要工作?

剛看到這個問題,說實話我是愣了幾秒,我還特意看看書名,以爲買錯買了成功學的書了。確認無誤後,帶着懷疑的眼光,細心翼翼地看每個字詞,看看一個以往創辦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的老人,怎樣回答這個問題。

人爲什麼要工作,得到一般的答案不外乎是爲了食物,爲了名爲了利。可是稻盛君的回答有高品格:人工作的目的是爲了提升自我的心志。認爲工作能鍛鍊人性,磨礪心志的。我看到這,瞬間覺得稻盛君不是一本人,格局和眼界十分了得。於是迫不及待繼續往下看。

2、如何讓自我喜歡上所從事的工作?

從事自我喜歡的工作是磨練心志,萬一從事不是自我喜歡的工作怎樣辦?豈不是由磨礪變折磨了?這又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稻盛君給的的提議是讓自我喜歡所從事的工作。可是怎樣樣才能讓自我喜歡所從事的工作呢?那就是投入工作。

投入工作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改變心態。由於很多人不喜歡自我的工作,想讓他喜歡自我的工作是很難的。別說喜歡,不消極怠工已經是很好了。然後這種心態去工作,是無法投入工作的。改變心態是投入工作的最快的方法。

再則就是成爲“自燃人”。稻盛君說人有三種,即點火就着的“自燃人”,點火也不着的“不燃人”,自我就能燃燒的“自燃人”。自燃人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概念,因爲我就是一個自燃人。讓自我燃燒起來能夠攪動一切。

3、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咋一看,似乎很承重的話題。不明白從什麼時候起,我身邊的環境變得不再努力工作。稻盛君指的努力不是說“到這種程度就行了”,而是“沒有終點,永無止境的努力”。

看完這句,壓力感迎面而來,但也有一絲驚喜,因爲我又找到一條卓越的道路了。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能做到的有多少人?可是能做到的覺得是卓越之人。

我曾在所在的公司,包括此刻的公司,都不提倡艱苦工作。公司大環境沒有努力工作的氛圍,你也不好意思努力工作。公司的新人也就沒有機會積累努力工作的資本,錯失了很多成長的機會。同時,我們的時代到處充斥着矯情做作、好吃懶做的社會風氣,工作也是挑三揀四,拈輕怕重,能夠下班正點走是王道,回去加班那不好意思了拜拜。所以提倡努力工作很有現實意義。

4、怎樣才能出色工作?

出色的工作產生於完美主義。以往我還一度認爲不應當追求完美,至少完美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以往做過諮詢顧問的同事提議我寫方案先不管完不完美,先完成了再說。互聯網思維狂刷朋友圈,工作也講究迭代優化。我也在這種工作理念中慢慢妥協,不以追求完美主義了。

可是稻盛君卻主張完美主義,理由也很簡單。一個產品,一項工作,只做了99%,如果1%出了差錯,所有一切全部泡湯,這些太常見了。

那怎樣做到完美主義呢?稻盛君提議在平常工作中就要做到“有意注意”,並在平時不斷練習,養成習慣。

最終,就是要捨棄“最佳”,追求“完美”。“最佳”是和別人比較,意思是比起來是最好的,在低水平的羣體中也有“最佳”。“完美”具有絕對性,不一樣別人比較,依靠自身價值而定。

《幹法》用簡單的文字,訴說着深刻的思想,簡單的道理。因爲幹法簡單有效,倘若能認同稻盛提倡的工作態度和工作倫理,幹法必須幹出一番新天地。

標籤:有感 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