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鏡花緣讀後感精選

讀後感1.28W

導語:從小說藝術來看,《鏡花緣》情節有些分散,人物形象顯得單薄,後半部分大談學問,更是累贅不堪。其長處主要在於思想的機警和語言的幽默風趣。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鏡花緣讀後感精選,歡迎閱讀參考。

鏡花緣讀後感精選

鏡花緣讀後感精選

《鏡花緣》一百回,故事起於以百花仙子爲首的一百位花神因奉武則天詔令在寒冬使百花開放,違犯天條,被貶下塵世。其中百花仙子託生爲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小說前半部分主要寫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遊歷海外三十餘國的奇異經歷,後半部分主要寫由諸花神所託生的一百名才女參加武則天所設的女試,及考取後在一起飲酒遊戲、賦詩談笑的情景。同時,又自始至終貫穿着維護李氏正統、反對武則天篡政的線索。

《鏡花緣》的寫作動機和由此呈現的小說的旨趣是多方面的。書的命名取意於“鏡花水月”,百名花仙在蓬萊的居處稱爲“薄命巖”、“紅顏洞”,刻有她們各人所司花名及降生人間後姓名的石碑放在“泣紅亭”內,這些地方都明顯受到《紅樓夢》的影響,蘊涵着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運的意識。

但在小說情節的展開過程中,這種意識並未得到有力的表現,百名花仙在人間考取女試後歡聚一堂、熱鬧非凡的場面,更無一點悲哀的氣氛。所以說,作者在這方面的態度絕不像曹雪芹寫《紅樓夢》那樣嚴肅。寫唐敖等人海外遊歷的部分帶有較多的社會批判意識,有時且不乏深刻之處。但由於故事發生的場所是虛無縹緲之地而情節又是荒誕離奇的,所以作者藉此揭示的現實生活中的不合理現象,給讀者的感受主要是滑稽可笑而不是嚴峻和可悲。這和《儒林外史》的寫實態度也不相同。此外,小說又以極大篇幅來顯示作者的廣博知識和辭章修養,尤其是百女會聚以後的部分,幾乎是脫離了小說情節來作文字遊戲,乃至一個酒令竟要佔到十幾回。綜合以上幾點來看,《鏡花緣》是一部具有社會批判內容的遊戲之作;作者既對現實的弊病具有高度的敏感,卻又把他的不滿化爲諧趣,同時在賣弄博學的智力遊戲中求得心理平衡。

《鏡花緣》最有價值的是前半部分寫唐敖等人遊歷海外的三十多回。作者在描寫這些海外國度時,雖多以《山海經》等古籍中的點滴記載爲依據,但主要還是馳騁奇思異想,幻設情景,表現了豐富的想象力。而通過幻想性的虛構情節,作者表達了他對許多現實問題的看法。

譬如主張男女平等是《鏡花緣》的重要思想,百名花仙投生人間、各有作爲的整個故事框架即與此有關,而在“女兒國”的故事中,這一思想得到更爲生動的表現。作者把現實中的“男尊女卑”現象在“女兒國”中依樣顛倒爲“女尊男卑”,以此爲女子鳴不平。故事中寫林之洋被選爲女王的“王妃”,遭受穿耳纏足之苦,實際是讓男性從女性的立場來體會纏足等種種陋習的醜惡和非人道性質。此外如“兩面國”中人之虛僞欺詐,“無腸國”中人之刻薄貪吝,“豕喙國”中人之撒謊成性,“?踵國”中人之僵化刻板等等,都是現實生活景象的映照。這種描寫都是漫畫式的,通過誇大和變形寫出了社會的醜惡和可笑,雖不夠深刻,卻有其尖銳和醒豁的長處。作者還用這種漫畫式的筆調寫他的理想社會,如“君子國”中禮讓成風,買賣雙方竟是賣方求低而買方求高,在諧趣中表現了他對所謂“古風”的嚮往。

從小說藝術來看,《鏡花緣》情節有些分散,人物形象顯得單薄,後半部分大談學問,更是累贅不堪。其長處主要在於思想的機警和語言的幽默風趣。

鏡花緣讀後感精選

從小到大,我讀過的書不計其數,有一本令人深思又令我難忘的書??《鏡花緣》。

《鏡花緣》的作者李汝珍博學多才,精通文學、音律、圍棋。晚年雖然生活貧困,卻用十多年時間寫了號稱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中最奇特的一部??《鏡花緣》。當代學者稱之爲“雜家說”,國外學者評爲融幻想、歷史、諷刺、遊記四類小說於一體的鉅著。

剛翻開書的第一頁,就看到上面那段簡介,我心中暗想:“一個老頭兒能寫出什麼鉅著,沒聽說過這本書,我倒要見識見識。”

故事從百花仙子被貶開始,沿着兩條主線敘述。明線爲唐敖官場失意,索性與妻舅林之洋出海經商遊歷,暗線則是百花仙子在凡間的故事,兩條線一明一暗,爲故事增添了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看《鏡花緣》的第一感受是幽默。從人物的語言神態和場面描寫都能看出。淑士國人十分迂腐。在一家小酒館,夥計是這樣招呼客人的:“三位先生光臨,莫非飲酒乎?用菜乎?請明白以告我也。”淑士國人的呆板,酸,透過一個小人物的幾句話,躍然紙上。

看《鏡花緣》的第二感受是凝重。幽默與凝重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氣氛。在笑過之後,我也有些羞慚。白民國書架上擺得滿滿的,人人都有一股書卷氣,卻連《論語》都讀不正確;而黑齒國人皮膚黝黑,卻詩書滿腹,真是不能以貌取人呢!

看《鏡花緣》的第三感受是感動。雖然某些國家的習慣不好,但每一個失德行爲背後又很快出現一個反襯人物,厭火國人因爲貪財而噴火傷人,而被唐敖放生的人魚卻出手想要救助,最終趕走了厭火國人。

《鏡花緣》雖然是虛構的小說,卻嚴厲地抨擊了現實中的`不良風氣,真可謂是一面“鏡子”。從此《鏡花緣》成了我書架上的老居民、好居民。

鏡花緣讀後感精選

“女子無才便是德”,突然在一本書中看到。這句話讓我很是“悲憤”。原來古代人都是這種思想,怪不得古代學堂裏見不到女子。但在《鏡花緣》中,我見識到了古代才女。她們的魅力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  

“蘇氏蕙蘭織錦回文璇璣圖”,乍一看,全是字。但聰慧的史幽探用七種色彩把文字區分開。每色中的字都可以組成數十首詩。史幽探她滿腹詩詞,行詩如風,讓人敬慕。  

在《鏡花緣》的後一部分是記敘百名才女相會的情景。她們闊談“琴、棋、書、畫、醫、卜、星相、燈謎”,實話說,我確實是看不懂,但她們的浩博才學讓我震撼。若不是武則天開放女科,這些女子的才華還得不到展示。  

書中讓我領略到了很多國家的怪異和有趣。如君子國,君子國裏的人都是彬彬有禮,買賣東西都要謙讓個半天;還有兩面國,兩面國的人遇到有錢有勢的,就露出恭維、親切的臉,而遇到沒錢沒勢的,則露出醜惡、鄙視的臉:還有穿胸國,穿胸國的人胸上都有一個洞,他們都再胸中穿一根長竿,把東西都掛在上面。  

然而,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在女兒國的遊歷。大概作者也和我有同樣的想法吧,暗暗地在文中批判當時社會的不平等。女兒國,恰恰是“女尊男卑”。“男子反穿衣裙,作爲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爲男人,以治外事”,所以林之洋誤被選爲王妃。首先得纏足,所謂“纏足”,就是裹小腳,有“三寸金蓮”之美。可憐的林之洋十腳趾都爛了,化爲膿水。這只是誇張,但他所受的痛苦古代婦女沒有受到過嗎?有誰可憐過她們?作者在文中讓男性從女性的立場去體會纏足等種種陋習的醜惡和非人道性質。  

唐敖、多久公在黑齒國的女學塾中遇到紅紅、亭亭。這兩名十四五歲的少女最引人注目的是她們極有才學,詩書禮樂無所不通,她們和多九公、唐敖討論學問,涉及音韻文字、經書義疏、學術流派,口若懸河,咄咄逼人,弄得倚老賣老的多九公面紅耳赤,汗流滿面。  

《鏡花緣》若出在當時,定會改變一些人的觀點。這本書中,各種珍鳥奇草,各國的風俗習慣吸引力極大,但其中着重表現對女子的尊重,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