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每個孩子都能成爲天才》讀後感

讀後感9.93K

《每個孩子都能成爲天才》一書由美島莉和五島龍的媽媽五島節女士著,前陣子由於工作的關係,得以閱此書,還能順便向別的媽媽學習一下。

《每個孩子都能成爲天才》讀後感

  關於古典音樂在日本的發展

剛拿到此書,就看到封面上醒目的廣告語“日本提琴媽媽的教子經”。我想,爲什麼不寫“美島莉的媽媽”,而要寫“日本提琴媽媽”呢,因爲國內大部分家長都不知道美島莉,甚至很多人沒有聽過現場的交響樂。而書中所寫古典音樂在日本是什麼情況呢?

“二戰後漫長的十年,在那種社會狀況下,父母送我去學小提琴是爲了讓我能有一技傍身。……有些可能因爲家裏正好有一把小提琴,想要物盡其用;有些是爲了培養孩子的情操;有些想以音樂謀生;還有一些則是懷揣了音樂家的夢想。”

多麼輕描淡寫的一句“以音樂謀生”。在國內我所接觸到的一些演奏者,“以音樂謀生”幾乎是等同於“實現音樂家夢想”的,或者說,兩者並無太大的區別。這又是一個話題,以後再展開討論。日本的孩子們學琴並不都是爲了考試加分和以音樂爲職業,古典音樂在日本早已成爲家常便飯,人們的認知度是相當高的,在日常生活中也無處不在。

  以下均引用自本書

  關於多蘿西·迪蕾的教學方式

孩子用的小提琴,琴身比較小,弓也比較短,所以運弓時,有些應該一直拉下弓的部分,往往因爲弓的長度不夠而不得不中途換弓。再加上手指力量不足,運弓的方式也常和成年人不同。但是迪蕾教授完全沒有指正宓多裏身上的這類問題,她指出的都是其他層面的問題。

相比技巧,她更重視的是表現力、感染力,是一種與都晴美、森進一的演歌世界一脈相通的表現形式,是賦予音符生命力的'方式。

樂曲有高低起伏,高潮和精彩之處,如何表現這些節奏,又如何傳達給觀衆,是迪蕾教授重視和強調的。

迪蕾教授並不會告訴宓多裏哪些地方該是起伏之處,需要注意。她要求宓多裏能夠自己從樂譜當中解讀出來,哪個地方出現第一次起伏,第二次又在哪裏,兩次起伏之間又是通過哪個部分融合在一起的。她還要求宓多裏自己理解哪次起伏需要着重表現,並自己在樂譜中標明強弱音、上下弓。其實市面上有不少名師編寫的小提琴譜,不少人覺得只要照着上面的指示來練習就可以了,迪蕾教授卻表示,那遠遠不夠。教師要求宓多裏按照自己的感覺去演奏和聆聽。這樣,演奏者心中必會產生一些疑問——這裏該表現爲強還是弱。帶着這樣的疑問去請教教授“應該怎麼辦纔好”,教授會反問宓多裏“爲什麼”:“爲什麼這裏是強音?爲什麼覺得這裏應該是弱音?”這樣重複多次後,宓多裏心中就有了自己的答案——因爲如此這般,所以這裏是強音,下一段是弱音,那麼第三次起伏就表現得比第二次起伏更爲強烈……在這種思考的過程中,音樂的抑揚變化自然就融合成一個整體。當然,音樂的結構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把握的。會不斷遇到各種問題。這時再去請教教授:“您覺得這部分應該怎麼演奏?我自己怎麼想都不明白。”教授就會說:“那不如去圖書館看看吧。”“海菲茨和帕爾曼以及其他很多小提琴家都演奏過這首作品,去圖書館的視聽室聽聽他們的詮釋。我現在能告訴你的,未必是最適合你的方式。不如你自己去多聽聽,從中找出最適合你自己的演奏方式。”

我會把所有一流小提琴大師的演奏版本都聽一遍,然後在樂譜上記錄有用的信息,比如表示節奏變化的節奏表,以及表示音量大小的音量表等。

迪蕾教授傳授給宓多裏的正是這種懷疑精神和思考能力。

  60歲的莫扎特

相反,年過六旬的小提琴家也會演奏莫扎特在十幾歲時創作的作品。到了這個年紀,十幾歲時純真的情感和感性恐怕早已記憶模糊。他們在處理莫扎特風格純真的作品時,往往依靠技巧和經驗,並動用知識和理論來分析。那樣的演奏雖然也稱得上經典,但到底還是不是年輕莫扎特的音樂,恐怕也不好說。既然可以有60歲的莫扎特,爲什麼不能有5歲、10歲的貝多芬和柴可夫斯基呢?

標籤:讀後感 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