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清明節的風俗彙編15篇

清明節1.81W

清明節的風俗1

相傳這是因爲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爲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的風俗彙編15篇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傳說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爲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爲“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節的風俗2

又是一個清明節,這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懷念先烈的日子。主要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

今天是星期五,我們全家一行人回老家掃墓。

山路蜿蜒延伸,野草長到了我的大腿,我們經過了田野,繞過了小溪,爬上了陡坡,來到爺爺的墳前。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爺爺走了,不可能再回來了,我非常思念、悲傷、痛苦。

我們拿起掃帚,把墳的周圍掃了一遍,再用鋤頭把旁邊的草鋤乾淨,又各拿了一把黃土灑向墳頭。奶奶拿出祭品,開始向爺爺祭拜,我向爺爺深深地鞠了一個躬,拜了拜。奶奶嘴裏嘮嘮叨叨地向爺爺訴說着什麼。我想起奶奶平時對我說:“爺爺是一個勤勞肯幹,吃苦耐勞的人”。但我已經沒有機會能看見了,只能在照片上思念他。

我們掃墓結束,就要回家了。我心裏默默地想:只要每逢楊柳青了,桃花開的時候,我一定會再回來看您的。

清明節的風俗3

清明的風俗

1、盪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之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2、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3、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清明節要忌諱什麼

1、不能黃昏掃墓,最好是清晨和上午。

2、不能給墳墓照相。不利家運,也容易做鬼夢。

3、不能在墳墓周圍的大樹下照相。民間有這樣容易帶鬼回家的說法。

4、不能在墳墓上大小便,不管該墳墓是否破敗。這種行爲往往會引來疾病,甚至更不好的事。

5、不能將墳頭的花花草草樹枝樹苗帶回家。

6、祭祀剩下的香燭不能帶回家。

7、祭祀食品除了肉類,一般到了最後要麼就放墳墓前,要麼就給孩子吃了,總之不帶回家。

8、掃墓的時候當肅穆嚴肅,不打鬧嬉戲,更不可有侮辱的言辭行爲。

9、不對他人的墳墓進行不友善的點評。

掃墓禁忌

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裏,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爲拜山。北方通稱爲掃墓或上墳。

2、 清明節掃墓有民族之分嗎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不過提醒朋友們也有些民族會在其他日子裏進行類似活動。

3、 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序如何

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乾淨。

其次是祭祀,這一程序很關鍵,一是寄託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爲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提醒朋友們這就是風水。

清明節的風俗4

今天,我、黃瑞靈和劉彧琦放學時因幫助同學所以走得有一點晚。

我抓住了身旁的一垛草,手往上一舉,興奮地大叫:“耶,我先爬上來!”忽然我意外地發現手裏舉的不是別的,而是“清明菜”,媽媽說過“清明菜”是一種野菜,可以用來烙餅吃。

我舉起它,好像天文學家發現了新行星一樣,激動地對她們說:“快,你們來看呀!”黃瑞靈和劉彧琦異口同聲地說“怎麼啦?大驚小怪的,你手中拿的不就是一株草嗎?”我興高采烈地說:“不不不,這不是普通的野草。這是清明菜,可以烙餅吃的呀!” 她倆半信半疑地問:“這是菜嗎?駱偉銘你眼花沒有?這能吃嗎?”我又一次看了看手中的野菜,胸有成竹地對她們說:“我敢保證我沒眼花,這確實是清明菜,可以吃的,媽媽她原來小時候就吃過的。”她倆齊說:“真的?那我們採一些回去吃吧!”

我們彎下腰生怕看掉了“清明菜”,一步一仔細地找着“哇,我這的葉子長得好寬啊!”我大叫,“這個好大呀,快來看,我又採到一個形狀像“啞鈴”一樣的清明菜”。

劉彧琦說:“採野菜真開心呀!咦!爲什麼駱偉銘的手變黃了?黃瑞靈的手沒變色,我的手變白了?”我看了看大家的手,手握拳頭託着腮部,像偵探一樣閉上眼睛思考後,我笑了一聲,“哈哈哈,這還難?我採‘大號清明菜’,手沾到泥土變黃了;黃瑞靈採‘中號清明菜’,只摘到菜的莖部,手沒變色;劉彧琦採‘小號清明菜’,很嫩的清明菜上面有很多很短很密的白毛,劉彧琦採的時候沾到了白毛,所以手變白了。”她們笑着說:“哦,原來是這樣!”

黃瑞靈說:“哎呀呀,5:30了,該回家了。”再看看成果,哇!採了小山一樣多的清明菜,沒轍!只有勞煩袋子了。

886!我先閃了!回去晚了會被罵的哦!

清明節的風俗5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和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曆史。

習俗之一 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爲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是清明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宋朝詩人高菊卿曾於《清明》一詩中描寫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習俗之二 踏青

清明之時,正是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乘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摺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其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鬱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

清明前後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爲清明俗的一項重要內容。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遊,清明掃墓是難得的踏青的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比男人玩得更開心,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說。

習俗之三 插柳

清明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諺語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的說法,說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很普遍的習俗。據說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麼插柳戴柳不僅是時尚的裝飾,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過去寒食節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習俗有關。今天看來,隨意折取柳枝是對樹木的一種損害,是不宜提倡的。

清明插柳植樹的風習,據說是紀念發明各種農業生產工具並曾"嘗百草"的神農氏;另一說是介子推死時所抱的柳樹後來復活,晉文公賜名爲清明柳,並折柳成圈戴在頭上,此習俗後傳入民間。雖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這些風俗仍不離人們對春回大地的喜悅。

習俗之四 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於扎制的風箏上,用線繫着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着風箏一起飛走。後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爲流行的郊遊娛樂活動。

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古人還認爲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清嘉錄》中說:“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在古人那裏,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爲:他們認爲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着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習俗之五 盪鞦韆

鞦韆最早叫"千秋",相傳鞦韆爲春秋時齊桓公從北方民族山戎所傳入,漢以後成爲清明及其它如端午節、寒食節等節日的民間遊戲。鞦韆最初是用一根繩子,以手抓繩而蕩,後發展成於木架上懸掛兩繩,下拴橫板而成。

鞦韆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唐代盪鞦韆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爲清明習俗的重要內容。由於清明盪鞦韆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爲鞦韆節,皇宮裏也安設鞦韆供皇后、嬪妃、宮女們玩耍。

今日的公園和遊樂場仍然有秋千,供兒童玩耍。

清明節的風俗6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非常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鞦韆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

《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唐代盪鞦韆已經是非常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爲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由於清明盪鞦韆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爲鞦韆節,皇宮裏也安設鞦韆供皇后、嬪妃、宮女們玩耍。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清明節的風俗7

清明,是一年中的第五個節氣,按公曆來說是在每年4月5日和6日,按農曆在三月的上半月。古人算節氣,都從冬至起,從冬至到清明,中間整整隔了七個節氣。每個節氣按15天計算,整整105天,交清明節則是106天。所以古人說:“冬至百六日爲清明”,又說:“春分加十五日則清明風至。”

“清明”二字,古書上解釋說:“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矣”。其它書中也有“桐始華,虹始見,萍始生”,“清明風居東南維,主風吹萬物”。清明象徵着我國黃河流域,萬木凋零的寒冬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到來了;勞動人民依據節氣來安排莊稼活計。二十四節氣中就有“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之說。

清明,在遙遠的周代已經流行。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歷代的詩人詞家都有關於清明盛況的描寫,自古以來人們在清明節留下了很多習俗。

清明掃墓,追祀祖先,由來已久,相沿成習;掃墓,又叫墓祭、祭掃、上墳。清明掃墓是因爲驚蟄、春分已過,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墳瑩。有沒有狐兔穿穴打洞,會不會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到墳上一方面清除雜草,整修樹枝,給墳上添幾杴土。另一方面準備一些祭品,燒幾張紙錢,給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個簡單的祭掃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古代二月,三月三有踏青之俗。“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肝聞吹笙”、“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記述的就是唐人踏青盛景。古代每逢這一天,人們聚親約友,扶老攜幼,乘大好春光到郊外踏青,然後圍坐野宴,抵暮而歸。

人們在掃墓和踏青返家的路上,都願採幾朵野花戴在頭上,順手摺幾根柳條插在房前屋後。據說這種風俗是爲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民祖師——神農氏。後來逐漸發展成爲紀念和希望長壽的願望。戴柳習俗被淘汰,插柳卻盛行起來,成爲我國人民春季造林的植樹節。

清明前後還流傳着很多傳統的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拔河、盪鞦韆、放風箏、打馬球、鬥雞等活動。清明節的習俗豐富多彩,歷代的記載十分浩繁;詩人懷清明之作更是爭豔奪彩,不可勝記。從這些意義上講,清明既是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是寄託哀思的一個契機,各地青少們成羣結隊向烈士陵園獻花致敬,或邀請革命先輩作報告,講革命故事,或組織參觀、旅行、訪名勝、採標本,豐富了節日內容。

清明節的風俗8

清明,難得一個朗朗天。

沒有落雨紛紛,沒有風沙飛揚,輕輕地微風和紅紅的朝霞給掃墓的人們帶來好心情。

一大早上,窗外的鳥兒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好像在叫起牀,。因爲,今天我要和爸爸去爲爺爺奶奶掃墓。一路上,我看見了路兩旁的小樹抽出新綠葉,路邊的小草綠油油,田地的油菜花,在溫暖太陽的照射下顯得更加金黃美麗。不知不覺就到了墓地,爸爸先是掃除雜草,在獻上鮮花,又鞠三個躬,我也學着爸爸的樣子照做了一遍。爸爸還誇我挺像模像樣的。

這還是我第一次掃墓。

清明節的風俗9

南方清明節的風俗

1、湖南清明節習俗

長沙將掃墓稱爲“掛山”,有“前三後七”之稱,即清明節的前三天後七天爲掃墓期。掃墓祭祀有先後順序,一般都要先將墓地清理乾淨,拔除墓地雜草,插上“掛山條子”在墓前拜祭,最好是下午3點前完成掃墓祭拜。

長沙府清明插柳,稱爲“記年華”。“插柳”的習俗始於唐代,本意是爲驅疫避邪,後來又有了裝飾的意思。傳統習俗看來,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的疾病寫在風箏上,放飛風箏,象徵着帶走穢氣。

2、廣東清明節習俗

傳統的廣州人向來重視清明掃墓,有在正清當日“行清”的習俗。“行清”與踏青不同,踏青是郊遊,“行清”則是一族人一起約定那一天齊齊去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廣州人祭祀完了後,分了豬肉,並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家人會將豬肉帶回家後,配上清明時節的菜蔬“清明蕎菜”去炒着吃,還有不嫌麻煩的人家另外用這個“清明蕎菜”配一些雞蛋絲燒肉絲炸一些春捲吃,吃完了這些菜肉,這一年的“行清”任務纔算完成。

3、江蘇清明節習俗

常州人清明節一大早,家家戶戶門框上要插柳條和桃花枝,以鮮豔的紅綠祛除隔年的邪祟。而小孩子則是把柳枝編成圓形環圈戴在頭上,或把柳枝連葉帶皮捋到頂梢,成一柔軟可以抖動的“柳球”。也有人家將豔麗的桃花插在檐下的門環上,以示清明臨門,平安報春,藉以辟邪,帶來福祉。

除了這些,清明節當天,常州人早飯會吃沒有餡的糯米大團子。大團子是春節前就做好了的,放在冷水中泡着,要一直吃到端午節。清明那天,拿出大團子,切成一片一片的下鍋用油煎,根據自己的口味放糖或鹽。也有人家會放點柳葉在裏面,意爲添“青”。常州人還有在清明節吃青糰子的習俗,做青糰子要到田頭路邊去採一種叫“綠茱頭”的野生植物葉子,回來後洗淨,揉出綠汁液來,經過濾煮沸後和米粉而做成青糰子。

4、湖北清明節習俗

在湖北武漢,不管有多忙,清明節這一天,人們都會放下手頭的事務,回老家給先人祭祖,當地俗稱“上墳”。當地“上墳”包括墳前祭拜、送紙錢、獻花、添墳等流程。祭拜前,由家中長者或長子首先除去先人墳墓上的枯葉雜草,另外拿出幾張黃紙錢,以土石壓於墳頭,意在向外人顯示家中仍有後人。前期工作完成後,當地人會在墳前劃好上供範圍,擺上香楮、元寶紙錢、鮮花祭品等,然後按輩分爲祖先燒紙錢。

由於受到寒食節禁火影響,在湖北恩施、咸寧等地,人們會在墳墓附近的小樹上或墳地竹竿上懸掛紙錢,叫做“標墓”。祭祀過的墳墓紙幡飄飄,而沒有紙幡的墳頭多是些未祭祀的孤墳了。

5、福建清明節習俗

福建閩南並不一定只在清明節掃墓。掃墓日期一般有兩種,泉州習俗是在清明節前後幾天,漳州則有部分人士會選在三月九年級的上巳節附近掃墓,客家人則通常在春節之後。

方式是,清理完墳墓環境後(如雜草、樹木),先祭拜土地神,然後祭拜祖先。祭拜完後在墳墓上,用小石頭壓上“墓紙”,代表已經將墳墓修繕完畢。清明節當天一般是不煮食物,只吃冷的潤餅,這是源於寒食節的習俗。

6、廣西清明節習俗

橫州鄉民清明節取柳葉及田螺浸水洗眼睛,據說可使眼睛明亮。興仁縣掃完墓後,以白紙作長幡掛在墓頭,稱爲“標墳”,又叫“掛青”。開陽縣掃墓時,由值年主祭備酒食以祭。祭畢,親友就近飲宴,稱爲“野餐”。

梧州鄉民大多數都是在清明節當天和後面的幾天去掃墓,只有一少部分的鄉民是在清明節的前幾天就掃好的。

清明節的風俗10

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爲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爲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至907年),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爲同一個節日,成爲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因此,清明節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日期相連,後人便將寒食節併入清明節,而有關寒食節的“清廉傳說”也成爲清明節的重要內涵。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和寒食節息息相關。

寒食節是我國古代的重要節日,它又名“禁菸節”“冷節”,日期一般在“清明節”前一兩天。在這天,人們要禁菸火、吃冷食,以表達對故人的緬懷與哀思。

寒食節禁火食冷的習俗,源自於一個“割肉啖君”傳說。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晉文公重耳在一次流亡中餓暈了,始終跟隨他的忠臣介子推將自己腿上的肉割下烤熟後給他吃,令重耳很受感動。後來,重耳當上君主封賞羣臣卻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向他提起,他纔派人去請介子推。但介子推看到重耳身旁盡是小人,便揹着老母躲進深山。爲讓介子推下山,重耳下令燒山,然而直到最後介子推也沒下來。等火滅了,人們上山看到介子推母子倆抱着被燒死在一棵柳樹旁,柳樹樹洞裏還有一封寫給重耳的信,希望重耳親政清廉,體恤百姓。重耳十分悲痛,下令以後每到介子推忌日,全國禁菸火、吃寒食,以示紀念。

清明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氣候轉暖,萬物復甦,正是春耕春種的最佳時機,田間地頭到處是農民忙碌的身影,民諺常說:“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這天去掃墓。

清明節的風俗11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於,清明節是在學校過的不能在家裏過,在家裏,吃上那平時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餚啊!而且不能在家裏和家人一起去鄉下掃墓(踏青),給死去的'故人請安,給他們拜年,送上家中做出來的佳餚——清明果讓他們保佑我的學習更好,學業成功。

於是,星期六爸爸在優秀範文版權所有家很空,決定帶我回鄉下去給奶奶掃墓。我立即拿來自己家裏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鋪了一張乾淨的報紙,然後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鋪在裏面,以免發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後,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後備箱中。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後備箱中的佳餚非常擔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開慢些特別是有坑的地方。我們就慢慢悠悠的坐車,就像老牛拖慢腿。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了奶奶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奶奶請了安,向他問優秀範文版權所有好,對他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後,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把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後來我又默默的在墳墓前許願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不愧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不平常好多了了,是那麼的有趣不同尋常。又有活動,又有學問,還有佳餚。是一個與其他節日不同的節日。比西方節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義。

清明節的風俗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今天是星期五,我爸爸一大早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大家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媽媽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個字都不敢說了。

大家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大家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媽媽的懷裏,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說:“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麼好怕的。”媽媽說:“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說:“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在爲什麼這麼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

清明節的風俗13

1、清明節要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爲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云:“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宋朝詩人高菊卿也曾於一詩中描寫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

2、清明節要踏青

清明之時,正是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乘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摺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怡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鬱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

3、清明節的飲食

3.1、青糰子:顧名思義是青色的糰子。用麥葉或青菜葉、艾葉、南瓜葉均可,先擠出汁,然後加入少許石灰和水拌勻,用此水與播米粉相拌搓揉成皮面(此時皮面已成育綠色),再以豆沙、玫瑰、芝麻等餡芯包入(以豆沙豬油餡爲多),上籠蒸至熟即成。

3.2、薺菜團:清明節上墳所帶的糕點中,必有家庭自制的薺菜團。早春三月,農村田埂邊薺菜甚盛,且此時的薺菜鮮嫩無比。薺菜,性涼,味甘,有明目降血壓的功能。農村姑娘多在此時手提竹籃、小刀,到田埂挑挖薺菜,或自己食用,或上街叫賣。薺菜團,便是用薺菜作餡、以播米粉爲皮面傲成的粉團,由於薺菜有明目的功能,故又稱眼亮團,薺菜團多以薺菜拌肉糜爲餡(鹹味),或以薺菜拌箱豬油作餡(甜味),另用糯米粉加沸水搓揉成皮面,做成糰子狀。

3.3、薺菜糕:又稱眼亮糕。以孺米粉揉入薺菜做成糕,再加入生板豬油,上籠蒸熟,待糕冷卻,切成片,再油煎食之,其味確不一般。

清明節的由來

談到清明節,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着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爲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也是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吃什麼水果

1、甜橙:不僅可以有效補充水分,還富含維生素C及花青素,踏青路上能量滿滿。

2、香蕉:香蕉不僅富含膳食纖維和碳水化合物,還有鈣、磷、鋅以及胡蘿蔔素,被稱爲“能量水果”。

3、青棗:古人有“日食三棗、長生不老”之說。果實營養豐富,有淨化血液,助消化,養顏美容等保健作用。鮮食肉質脆嫩多汁,甜度高,因而有“熱帶小蘋果”“維生素丸”之美稱。

清明節的風俗14

發現問題

1、人們爲什麼要過清明節?

2、人們是怎樣過清明節的?

3、過清明節時一般家庭花費多少錢?

制定方案

小組分工

查資料、記錄、攝影、錄音等。

訪談對象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叔叔阿姨等。

訪談計劃

利用星期天訪談。

資料整理

1、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它源起於漢代,前身是失傳已久的“寒食節”。而清明節的習俗在上千年的歷史演變中,也經歷了從禁火到祭掃、從踏青到狂歡的變化。

2、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自唐宋成爲民俗節日之後,清明踏青的活動非常豐富,常見的活動有盪鞦韆、拔河、撲蝶、採百草、放風箏、插柳、植樹等習俗。

3、有許多人去祭拜先烈和爲國家作出突出貢獻的前輩。

4、有少數家庭爲祭祖花費比較大,有浪費現象,也有信迷信的現象。

活動感受

1、清明休假制度,爲人們祭祖掃墓、親近自然帶來了便利,從更深遠的意義看,將是對這個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的保護,對恢復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建立民族認同感、文化認同感,促進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無疑都有直接的益處。

2、清明節讓我體會到家庭的溫暖,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

3、祭奠先烈和前輩,讓我們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好好學習,樹立長大報效祖國的理想。

4、清明節節我們要注意環保和節約。

缺憾與不足

由於知識能力的限制,部分同學的訪談水平有待提高;對於清明節的風俗習慣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有待進一步體會挖掘。

清明節的風俗15

同學們,你知道滿族嗎?滿族的來源可往上追溯到商周時期的肅慎,兩漢的挹婁,北朝的勿吉,隋唐的靺鞨和遼、宋江、元、明的女真人。這些都是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的滿族祖先。滿族的服飾:男子自頭頂後半部留髮。束辮垂於腦後,穿馬蹄袍褂,兩側開叉,腰中束環,穿寬大的直統旗袍,足登高底花鞋。入關後在很長時期我國婦人流行旗袍。

滿族的住房,一般際內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倫杆。正房一般爲三間或五間,坐北朝南,便於採花。東次間開門,也稱口袋房,目的在於保暖。屋內北、西、南三面有炕,稱萬字炕。滿族以西爲上,西炕不堆放雜物,不坐人。在飲食方面,滿族喜歡吃小米、黃米乾飯與黃米餑餑(豆包)適年過節吃餃子,除夕必吃手扒肉。滿族重視禮節。最主要和常見的禮儀有見面禮、請安禮、告別禮三大類。其中抱見禮是滿族的大禮,滿族打狗、殺狗,忌食狗肉,不用狗皮製品,因爲狗曾救過努爾哈赤所以滿族不用狗。

滿族曾信仰多神教的薩滿教。直到解放前,在東北的寧古塔(今黑龍江省寧安)和愛輝等地,滿族民間仍保持有薩滿教,薩滿祭祖、祭天是每年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