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四川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9.55K
四川清明節習俗1

都江堰放水

四川清明節習俗

在成都,清明節的都江堰放水節是很隆重的節日。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成都平原的生命線,因此每年春耕前的放水被當地居民視爲神聖的節日。歷史上,每年農曆三月的清明節都要舉行隆重的放水大典,以預祝當年農業豐收,地方官員要親自主持放水儀式,當地羣衆也自發地組織到二王廟祭拜李冰父子,舉辦二王廟會,又稱清明會。近些年,都江堰市政府將民間傳統的清明會改爲政府主辦的放水節,由身着古裝的水利官員、儀仗隊伍表演放水節的全過程。此間有民間歌舞表演,引人人勝。

成都花會

成都花會始於唐、宋,相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花會的地址就在成都西門外的青羊宮。傳說道教始祖李老君的生日是農曆的二月十五日,故唐代以來,民間在此舉辦一年一度的廟會。又因成都的二月正是天氣晴和、春意宜人、百花盛開的季節,故又傳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因此,每年二月又在這裏舉辦花會,一直持續到四月十九日爲止。

宋代詩人陸游描寫成都的梅花是:“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爲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說明當年成都西門一帶種花風氣之盛。

清代末年實行新政時,1909年開始,在四川成立勸業道,主管周善培利用成都人每年春季在浣花溪一帶郊遊的傳統風俗,把“振興實業”和“新春遊樂”結合起來,利用花會場合舉辦全省性勸業會,即全省商品工藝品展銷會,作爲春季商品展銷會的花會連續舉辦了3次,直至民國,初年,改稱“物產展銷會”。屆時商賈雲集,十分熱鬧。花會期間,成都各劇團、雜耍班子,地方名小吃店主,以及其他民間藝人也都不請自來,爲花會增添光彩。

在另外一方面,身爲道德衛士的周善培,一直苦心經營着“男女有別”的走路法。他在花卉場所設置了一個木橋,男女必須分開走。當時有打油詩寫道:“長板橋前大可哀,硬將男女兩分開。勸君莫要傷離別,三十步外挨攏來”。由此成爲成都清明節的亮點。

1949年以後,1951年正式舉辦第一屆花會,以後每年一次,每次1個月至1個半月。成都附近的國營、集體花圃及廣大花農,都將各自辛勤培育的名貴花卉、家栽盆花、盆景等運到青羊宮,搭棚撐帳,擺攤設點,進行展銷。1980年起,市政府決定將花會場地定在與青羊宮一牆之隔的“文化公園”。花會期間除傳統內容外,又增加了鳥市、書市、書畫藝術展銷等內容。

祭拜城隍

當清明掃墓高峯遇上大好春光時,喜好玩耍的成都人不願意錯過的。早至清朝,成都市民擡着城隍像出遊北門外祭孤的習俗,就已發展成一種時令的野餐、遊樂活動了。藍天白雲,風箏飄飛,鞦韆上下,鼓樂齊鳴,爆竹聲聲。送神隊伍,迤邐數裏,男女老幼,雜沓其間。婦女兒童還要戴柳於發,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歡喜團

清明節有禁火冷食的傳統,蜀人用麥草搗汁作青粉團,烏柏汁染烏飯作糕;成都一帶還賣炒米團,上面點染彩色,以線相串,稱爲“歡喜團”。傳統的歡喜團已經失傳,但艾饃這種川西農家清明節的傳統食品,如今已經發展成爲四川的名小吃,風行蓉城大街小巷。

四川清明節習俗2

  採清明菜做清明粑

“清明菜”書名叫鼠麴草,清明節前後,這種可吃的野草突然就茂盛了。城裏只是零星地生長,河岸泥地裏則是成簇成團成片的旺盛。一莖獨立,小葉片,被覆白色細密的絨毛,三四寸高,粉粉的綠。清明節一過,頂端就開了小花,一小簇一小簇淡淡地黃。

開花之前,將清明菜採回來,切爛,和着麪粉、糯米麪或玉米麪,加上鹽或糖烙成粑粑,放到鼻子邊一聞,有股清明菜特有的清香味,放進嘴裏一嚼,軟軟的糯糯的。

攜兒帶女墳前傾訴

這種對話逝者聽得見嗎?也許聽不見吧,但這種訴說能寄託心靈,懷念親人。更重要的是,這種述說,跟隨一起掃墓的兒孫都會聽見。在掃墓的`過程中,後人會了解自己的血脈傳統,瞭解家庭的來龍去脈。

郭相穎老人還記得小時候祖父帶他去掃墓的情景,“我爺爺就給我講,我們家是在清朝初年,從河南開封遷到銅梁來‘插佔爲業’的,就是帶上兩匹布、一罈酒,給當地人‘打招呼’,然後用竹塊插一圈,這塊地就是你家的了……”

這種述說不是迷信,人們是借這樣一種形式,表達親情,提倡孝敬長輩,不忘根,有利於培養友愛精神,增進家庭、家族的團結與和諧。

都江堰清明放水節

四川能夠成爲天府之國,全憑都江堰給予水的保障,因此每年舉辦的都江堰清明放水節就成爲了與春節媲美的重大民俗活動。它完整地復原了古代的祭祀儀式。一般是先由主祭官司身着古服,朗讀祭文,歌頌二王(李冰及其兒子)功德,然後就是舉行放水節儀式中一項重要而又別具特色的活動——砍榪槎放水。

其場面極爲壯觀:先用粗纜繩把所有的榪槎後腳串聯,最前頭的一架榪槎上有人執斧,待良辰一至,三聲炮響,執斧者先砍第一根榪槎後腳,岸上的人用力齊拉纜繩,幾十根榪槎相繼傾倒,臨時堤堰霎時崩塌,奔涌的江水頓如脫繮的野馬飛瀉而下,碧波滾滾、白浪飛濺,直衝寶瓶口。身臨其境,就能感受到偉大先民的治水功績帶給我們的巨大震憾

  清明節由來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簡介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着密切的關係。

但是,清明作爲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着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