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常用[6篇]

端午節2.8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作文常用[6篇]

端午節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我們一定想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是賽龍舟、吃糉子。相傳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在我們這裏端午節的時候,孩子們都要戴上“長命縷”,家家門上要插艾草,以防蚊蟲叮咬;並且到了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聚在一起吃糉子,很是熱鬧。

今年的`端午節我跟媽媽學習怎樣包糉子。把長長的糉葉圍成菱形,放上紅棗和江米,再把糉葉包起來,用線繩緊緊地捆住,一個糉子就這麼包好了。再把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煮一個小時左右,香噴噴的糉子就出鍋了,我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有說不出的喜悅與自豪。

我愛吃糉子,但我更愛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也是第一次國家將這天定爲法定節日的一天,我們潮汕地區每年過端午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忌拜祖先:可能很多人過端午節時都會想起屈原,但是在我們南方,特點是在潮汕地區,我們這天不單是用來記念屈原,同時它也是做爲我們記念自己逝去親人的日子,在這天,我們會像清明節了一樣,對自己的親人進行記念,以勉懷他們生前的事痕,讓生者更明白今天平定的日子來之平易。

賽龍舟:這是做爲中國傳統的端午節的'活動之一,潮汕地區也不會少了這項活動,在端午節這天忌拜完祖先後,人們就會來到江邊溪邊,進行一年一度的龍舟賽,而且這項活動我們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龍舟賽可以一直賽到農曆的五月十五之後結束。相傳如果過了十五還賽人就會精力渙散,無心工作,因爲此老一輩的人都會把十五那天做爲龍舟賽的最後一天,而在那天也是最激烈精彩的一天。另外,在潮汕地區還有這樣的賽舟習俗,那就是賽龍舟只能由男生參加而女生不能參於

糉子:這也是端午節的傳統食物,但是在潮汕地區,在這天我們還會吃更外一種傳統食物。在我們這邊稱之爲積糉,它是一種用糯米與植物汁做成的糉子,而在這天吃積糉有暗喻來年行好運之意。

龍鬚水:在端午節這天前後下的水我們潮汕地區會稱爲龍鬚水,而且以端午節這天的水由爲靈,聽老輩人說這天的水是龍王送福給人間的靈水,所以在這天,我們這裏的人都會沐浴,以求來年的健康長壽。

可能有人會覺得很迷信,但是他們確在潮汕地區流傳很久的習俗,其實,這也是一種文化,一種信仰,這不當會在我們這輩中流傳,我也相信它們會在今後及以後的子孫們繼續流傳下去。

端午節作文 篇3

我今天非常高興,你知道麼?今天是農曆農曆五月初五傳統端午佳節。

傳統端午佳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據說是爲了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地居民趕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把糉子投下去餵魚。漸漸就成了風俗,傳統端午佳節也就有了吃糉子、賽龍舟的習俗。聽爸爸說,我們這裏的習俗是傳統端午佳節吃糉子、喝雄黃酒、掛艾草和菖蒲劍。我還和爸爸一起在門口掛了艾草和菖蒲劍,聽說是驅邪的.。

奶奶要做糉子了,我連忙跑去觀看。奶奶做的是蜜棗棕,她先準備好箬葉,然後再把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箬葉裏,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後把葉子包起來,緊緊地紮上線就可以了。把裹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煮,我就開始耐心等待了。

糉子煮好了。我接過糉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軟,真好吃!我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

端午節作文 篇4

新安江向有“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之稱,今有“清涼世界”的美譽,是一條聞名中外的“唐詩之路”。因得益於千島湖的形成,新安江水常年保持在12-17攝氏度的恆溫,形成“冬暖夏涼”的獨特小氣候,而在炎炎夏日之中,新安江就象一隻巨大的“冰箱”一般,晶瑩冰涼,頗有奇趣。

多情纏綿的鳳凰古城龍舟賽

端午節假時期,前往鳳凰,在沱江邊的土家吊腳樓,看龍舟賽手的熱血爭先,聆聽岸邊看客們的激情吶喊,在笑鬧中看“鳳凰”飛進尋常百姓家無疑是一大樂事。此外,藉着小長假,驢友們在觀賞過激越的龍舟賽後,可在沱江泛舟、古城覽勝、閒步老街、暢遊苗寨、欣賞苗族歌舞、遍嘗湘西美食,也是一份難得的享受。

賽龍舟是鳳凰古城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至今還保存着這種老的傳統形式,展示民族精髓,是沈從文先生《邊城》的再現,體現邊遠民衆淳樸中所包含的豪邁和野性。

20xx端午節好去處:西溪溼地的地方風味龍舟

西溪有個“深潭口”,位於蔣村,對於江浙一帶“鬥”過龍舟的船隊們來說,每年不到這裏比試比試,就好比這一年沒有戰績一般暗淡。河港縱橫,水網密佈的蔣村,從明朝開始,作爲龍舟賽的賽場就從未中斷過,據說乾隆下江南時就曾親自到此觀賞龍舟賽。它給我們呈現的是《非誠勿擾》電影裏柔美畫卷之外的另一種狂野。

蔣村的龍舟有三種樣式:滿天裝龍船、半天裝龍船和赤膊龍船。最豪華的滿天裝龍船,船上甚至建有牌樓,還彩繪或雕刻三國、水滸故事,現存只有蔣村鄉深潭口村石塘角自然村和蔣家兜自然村各一條。而如今龍舟賽,僅有兩條的珍貴古董船自然不夠用。所以,幾乎是當地普通一條小船安個龍頭,就可以參賽。在這裏欣賞到的龍舟,可謂五花八門。

端午節作文 篇5

又是一年端午近

“我想吃糉子!”“等端午節吧。”“那還得等多少天呢?”“快了吧:”

“哦——”

端午節快到了,眼前又浮現出令人垂涎的大糉子,插在門楣兩端的艾草,扣人心絃的龍舟賽。每次呀,想着想着一不小心就會笑出聲來。那濃濃的鄉情圍繞着我,過端午的點點滴滴歷歷在目。

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在門楣上插上艾草和菖蒲,據說是用來避邪的。雖然在科學發達的今天,人們知道這是不科學的,但端午節插艾草已成爲獨特的風俗流傳下來。

每年端午節都不例外,我總會回到住在鄉下的奶奶家。那裏有熱情好客的鄉親,有沾滿露水的山間小路,有綠得惹眼的小草,更重要的是,那裏有大得一望無際的蔚藍的大源湖。

記得去年端午節,奶奶叫我和弟弟上山採些艾草。很快,我與弟弟便採完回來了。奶奶見我們手上只有兩根艾草,笑起來了,原來採的太少了,只有把家裏所有的門窗都裝點起來才更有節日的氣氛啊。唉,只得讓媽媽重跑一趟了。我喜歡它們帶着一絲苦味的淡淡清香,喜歡它們給門楣帶來新鮮的綠意。艾草是一種很好的藥用植物,不僅很香,冬天還可以用它泡腳暖腳,還可以製成艾絨,灸穴位,暖經絡,去寒氣。

裝點好門窗,我們會帶上奶奶煮的染得紅紅的熟雞蛋——說是紅紅火火,吉祥如意,隨着攢動的人羣去觀賞絲絲細雨中龍舟競渡的壯觀景象。

大源湖平時很平靜,只是在這個時候,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它就會變得熱鬧起來,同湖邊的人們一起,同陣陣的吶喊聲一起狂歡。(範文網 )一到這一天,美麗的大源湖邊便圍滿了人,湖面上昂首挺立的.龍舟好不威風!識水性的後生戴着不同顏色的頭巾來參加這個活動。乍一開始,數舟齊發,如離弦之箭飛速前行。伴隨着震天的鑼鼓聲,水花四濺,吼聲震天,萬頭攢動,怎一個熱鬧了得!我們在這龍舟競渡中感受歡樂,感受淳樸的鄉情,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意蘊。

又是一年端午近,每到這時候,總會懷念過去在家鄉的許多有趣的事。哦,端午,無可救藥地愛上胖胖的糉子與青青的艾草,不可遏止地懷念那濃郁的鄉情。

端午節作文 篇6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每年端午節,大街小巷都飄着糉子的清香。今年我我的媽媽的手藝又長進了,她包的糉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而是菱形的。糉子的形狀不同,品種也不同,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又豆沙餡的,還有蜜棗餡的…….我最愛吃的要屬蜜棗糉了,剝開糉葉,雪白的糯米中夾着一顆圓圓的蜜棗,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說起端五節,那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端午節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傳說是爲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僅詩詞寫得好,還有相當的謀略;既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於楚國的貴族,起初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張改良內政,聯齊抗秦。但是,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由於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進讒言使懷王疏遠了屈原。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在秦國。頃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對前途感到絕望,就在農曆五月除五投汨羅江自盡。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捕撈屈原的屍體,可是一無所獲,大家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裏扔糉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吃糉子的風俗。屈原寫了很多不朽詩篇,比如有:《離騷》、《天問》等等……

我非常喜歡端午節,因爲這其中寓含着很豐富的意義。

端午節最快樂的要屬我們小朋友了。來到大街上,我們胸口,有個香噴噴的掛件搖來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織成的,用五顏六色的線繡上了各種祝福的話。香袋形狀各異,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我有一個香袋呈“心”字香氣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