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常用15篇】

端午節3.22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作文【常用15篇】

端午節作文1

以臨近端午節前夕,孩子們聽到要過節都高興的發出了歡快的笑聲,幼小的孩子們都等着大人們包糉子,講故事。而我們也將人世塵俗拋擲腦後,投入到節日的歡樂中。

如今已是端午之節,我很想念屈原前輩。屈原是誰你們可能不知道,我來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吧!

楚王時期有一個人叫屈原,那時他懷着才高八斗的智慧,向楚王自薦,可卻一次次的遭到楚王的拒絕和抹殺,最後,楚王因不耐煩將他逐到邊疆,後來,屈原覺得自己才高八斗,竟不被重用,自己一心鍾愛國家可沒人知道,一怒之下投入了汨羅江。那個地方的人覺得他很偉大,爲了紀念他,他們不想讓屈原的屍體被江裏的魚吃掉,就投了很多糉子,意思是魚吃糉子別吃屈原的屍體,後來稱這一天爲端午節。這一天便有了吃糉子的習俗,你們聽了故事一定很感動吧!其實我也感動的一塌糊塗呢!

可是聽了這個故事,我雖然敬佩他,但我覺得,他不應該就這麼結束自己,是個人就會有不足之點,他肯定也會有不足之點,他應該繼續學習和改正他的不足之點,從而改變的更好,而不應該因爲一點挫折就當懦夫。如果屈原能明白這點而不去投江的話,他將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英雄。

說道端午,不得不把故事放到一邊了,還是講講我家鄉的習俗吧!

我家鄉的習俗你可能還不知道,每當端午過節,我們家鄉就要盪鞦韆,我也不例外。今天,我也蕩了鞦韆,其實他的寓意是蕩掉所有的怨恨和煩惱。

最後還是要給大家說一聲:“祝大家節日快樂!”

端午節作文2

盼望着,盼望着,端午節終於到了!每到端午節,大家都會想起古代愛國詩人屈原,這一天,是他懷才不遇,憤憂國難投江的日子。因爲他,也流傳下來了一些美麗的傳說,吃糉子就是爲了祭奠這位詩人。

這一天早晨七點,我們早早地起牀,穿好衣服準備到宋家溝去趕集。我們坐着一輛公交車,車上擠的人山人海。中處非常堵,大概所有的`人心情都跟我一樣,急着去趕集。好不容易來到會場,媽媽卻被一件衣服給吸引了,我抱住胳膊,眼瞪的大大的。這時,媽媽看到我生氣的樣子,便說:“好好好,我先帶你去遊樂場玩。”突然,耳邊傳出一陣陣遊樂園的聲音。這時,我回想起原來玩碰碰車時,開車的情景,便忍不住大笑起來,因爲我總是撞來撞去,東西南北都分不清了。

我先玩了一會兒跳跳牀,玩的時候,我像是一下子飛到了天上,真是太好玩了。

然後我又玩了一下鏡子迷宮,我和妹妹進去之後,卻怎麼也找不到出口,忽然我看到妹妹已經超過了我,我便一下子衝了過去,突然,“撲通”一聲,我摔了一跤。慢慢的,終於找到了出口。

接着,我們走出了遊樂場,來到了賣吃的地方,那裏香氣撲鼻,有蛋糕,有餅子……

到了八點,我們只好依依不捨地回家了,真希望下一個端午節快點到來,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3

兩千多年從來,人們爲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

端午節的前一天,家家都忙着包糉子,我家也不例外。這一天,姥姥是大忙人,我是小忙人。因爲姥姥包糉子的手藝最好,所以我就在一邊幫助姥姥。每次姥姥包糉子的時候,總是左手拿着糉葉,先把糉葉捲成一個空心錐形,然後右手抓米,放在空心的錐體裏,直到放滿爲止。接着姥姥用糉葉緊緊地裹住錐體,最後,再用一根草繩把糉葉緊緊扎住。等姥姥包好糉子,我就3個、5個,10個地把糉子串成一串,然後分清哪串是我的.,哪串是媽媽的……可是我每次不等姥姥包完,就趴在沙發上睡覺了……

端午節當天陽光明媚,白雲在天空頑皮的飄着,一大早,爸爸就會叫我起牀,讓我和他一起去市場上買來艾葉插在門上,說是可以辟邪,還可以驅蚊。

早餐自然是糉子,媽媽把糉子端上桌,我迫不及待地解開了一個糉子,然後在糉子上撒上白糖,哇!咬上一口粘粘的,甜甜的,我一口氣吃了好幾個呢!除了糉子,桌子上還有雞蛋和綠豆糕,足夠我們吃個痛快!

吃完早飯,姥姥總是要把紅、黃、藍、白、黑的五色線帶在我手腕上,才許我出門。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更讓我們知道了要像屈原一樣熱愛自己的祖國,我們也要一代代地把它們傳承下去。

端午節作文4

今天是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在這一天里人們去賽龍舟、插艾葉、掛五彩蛋兜……但是,我們中華兒女在這一天一定會做的一件事就是吃糉子!

你是不是聞到了糉子的清香?走,我帶你們去體驗中華傳統節日的魅力吧!廚房裏,媽媽已經準備好了泡好的糯米、洗乾淨的紅棗和糉葉。“媽媽,我可以幫您做糉子嗎?”我滿懷期待地詢問。“當然可以了!”媽媽微笑地說,“不過我先給你示範一遍。”“好啊好啊!”我興奮地答應着。只見媽媽靈巧的手上下揮舞着,不過一會兒,隨着糉葉的清香味,一個美麗的糉子便問世了。

我學着媽媽的樣子笨手笨腳地做了一個,但是,有些淘氣的小米偷偷地從邊縫溜出來,我又嘗試了好幾次,都以失敗告終,只好無奈地嘆口氣,媽媽笑眯眯地說:“在糉子的底部放一顆紅棗就不會跑出來了,你試試看!”我按照媽媽的樣子,小心翼翼地做,果然,沒有一粒米跑出來,就這樣,一個、兩個、三個……我和媽媽完成一堆“糉子山丘”。

嗅着這堆又“醜”又可愛的小糉子散發出的迷人清香,不禁又加深了我對中華傳統節日的'印象,你也趕快行動起來,把這些傳統習俗傳承下去哦!

精彩點評:嶽望同學在端午節這一天和媽媽一起包糉子,以對話的形式展現過節的過程很溫馨,結尾也總結得不錯,呼籲大家也快快動手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很棒!但在爲什麼要吃糉子,端午節的來歷還是要交代一下哦!

端午節作文5

在我國悠久的傳統文化節日中,有一個特別的節日——端午節。

一:名稱的由來。“端”有初始的意思,“午”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據《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爲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二:端午節的別稱。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的叫法有很多,達二十多種,有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五月節、女兒節、龍舟節、屈原日、浴蘭節、龍日、午日等等。

三:端午節的來歷。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老百姓就焦急如焚,划船撈救,一直行到洞庭湖,卻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下起了雨,湖面上的.小舟一齊彙集在一起,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在江河之上,此後又怕魚將屈原的身體吃了,便將米團等食物餵給魚吃。慢慢的形成賽龍舟、吃糉子的習俗,這就是“端午節”的來歷之一。

還有很多人認爲端午節的來歷是爲了紀念孝女曹娥。因爲他的父親溺水死亡,一直都找不到她父親的屍體,曹娥一邊走,一邊哭,哭了三天。她14歲失去了父親,過了十七天,也就是五月五日,曹娥也投了江,幾天後,父女倆竟抱着浮出了水面。後來,人們又稱“端午節”爲“女兒節”。

四:端午節的文化。大家知道嗎?“櫻桃桑葚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門外高懸黃紙貼,卻疑賬主怕靈符”。李靜山寫的這首《節令山·端陽》就是端午節!所以,我們要好好繼承發揚我們這個傳統節日。

端午節作文6

今天是 五月初五 ,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也是我國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據說這個節日,是爲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設立的。

我們家要包糉子,我包了一個又一個,速度倒是挺快的,但是樣子怪異,結果媽媽說:“這樣不合格,讓媽媽來教你吧。”說着媽媽就做起了示範,先把竹葉拿在手上,捲成圓錐形,再往裏面放糯米、大棗,然後摺疊竹葉,包成四角形的,再用線捆綁起來。我終於學會了包糉子的方法,我就做了一個又一個。我看到自己包的糉子有模有樣的就按耐不住心頭的喜悅,媽媽也讚不絕口。我和媽媽把糉子包完了,媽媽把糉子放到鍋裏煮,半個鐘頭後,熱騰騰的糉子出來了。

散發着陣陣香氣的糉子太誘人了,我迫不及待的伸手就抓起一個,滾燙滾燙的,我的手可受不了了,一下把糉子甩出老遠,再看看我自己的手,已經被燙得紅紅的。沒辦法,我只好守在糉子旁邊等了一會,媽媽說:“饞貓,可以吃了。”

我拿起一個胖胖的糉子,一聞陣陣香氣沁人心脾,我禁不住誘惑,迅速打開竹葉,狠狠的咬了一口。啊!潤潤的、滑滑的.、香香的、甜甜的,我不禁讚歎道:“美味呀!”一邊吃我一邊想:從小到大,我沒有吃過這麼香甜可口的食物,可能因爲這是我自己動手勞動的緣故吧!我吃了一個又一個,爸爸、媽媽也一邊吃,一邊讚歎!

飄香的糉子,讓我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7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民族,還有很多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就是我國四大傳統之一,也是一個美好的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多種多樣,但是,最能讓人們接受的還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屈原見楚國這麼腐敗,便於五月初五那天自投汩羅江中,屈原投江後,被許多的蛟龍所困住,鄉親知道後,紛紛把許多糉子投入江中,以驅蛟龍。端午節包糉子的習俗由此而來。

我們江浙一帶過端午的方法多種多樣。端午那天,人們會包各種各樣的糉子,有豆沙餡的,有肉餡的,還有蜜棗餡的……各種口味都有。

這一天,人們還會把雄黃酒放入瓶裏。夏天,當人們被什麼不知名的.蟲子或無毒咬到時,只要塗一些雄黃酒就可以消腫。一些鄉下人家,還會在牆角陰溝裏噴灑一些,可以防毒。

這天,人們還要把艾草掛在門上,還把菖蒲做成寶劍的形狀,和艾草一起掛着,可以賑災辟邪,保佑安寧。除此之外,婦女還要戴花掛香袋,表示將來會有婆家。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個重要節目,選手們喊着號子,整齊划着,雙臂有力的揮動着,擂鼓的那個人高聲喊着;“加油!加油!”家鄉的端午節真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節日。

端午節不僅是一個有趣的節日,也是一個美好的節日,我喜愛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8

五月初五是我國的端午節,根據傳統,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糉子,看龍舟賽。

包糉子

端午節早上,奶奶和媽媽就準備好包糉子的材料:糉葉、紅豆、糯米、肉、糉繩。開始包糉子了,只見奶奶拿起兩片糉葉交叉放,捲成一個洞口,把紅豆、糯米、肉混在一起,放入合適的材料,把接口處的兩頂端的糉葉蓋好,用手拿緊,再拿出一條糉繩熟練地繞來繞去,接着把糉子綁緊,打上一個結,做好了一個,奶奶和媽媽又接着繼續做。我看完後,覺得挺簡單的,也學着做起來。我也模仿着奶奶一樣,把糉葉包成個小洞,然後把材料放進去,可是,由於我拿得太緊了,材料從口裏漏出來了,搞得滿桌子都是。我並沒有泄氣,我又按剛剛的做法做,這次我可小心了,手的力道不輕不緊,再拿起糉繩慢慢卷,最後打上個結就ok了!我把包好的糉子給媽媽看,媽媽說不錯,雖然醜了點。我聽後,笑了。

吃糉子

包好糉子後,奶奶就拿去煮。大約十分鐘後,煮好了,奶奶端着香噴噴的糉子出鍋了,我拿起我包的糉子咬一口,好好吃!

賽龍舟

吃過糉子,我們全家去金沙灣看賽龍舟。到了金沙灣,已經開始賽龍舟了,只見有許多條龍舟在海面上有秩序地劃,每條龍舟上都有22個人,分別在兩邊划槳,“一二一,”他們在龍舟上邊劃邊整齊地喊着,圍觀的人們都在爲他們的`表演而喝彩。龍舟上擂鼓的叔叔敲得更響了,回聲響徹海上,激起一波又一波的旋律。

賽龍舟結束了,但人羣還在回味着剛剛賽龍舟的情景,我們都很期待下一年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9

每年五月初五,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我家也不例外。

端午節前幾天,爺爺在菜場買來了幾片糉葉,泡在水裏。終於等到端午節這天了,爺爺把水倒掉,洗了一遍糯米,於是我們就開始包糉子了。糉子的形狀很特別,它是一個立體的三角形。只見大人們把糉葉編成一個漏斗形,再用碗盛些糯米放進去。接下來可以放又甜又香的紅棗、鼓鼓的肉團……再用紅線裹緊,一個小巧玲瓏的糉子就做好了。爺爺在煮的時候,廚房裏總是飄來陣陣棗香和糯米香。我已迫不及待地在廚房門口,一次又一次地詢問爺爺是不是快要熟了。

過了好久,終於聽到爺爺說:“小炎,好了,可以吃了!”“啊!太好了!”我興奮地叫起來。爺爺用筷子挑起一隻,我焦急地去用手拿,還沒等爺爺說當心燙,我就真的'被燙到了,唉,還真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終於等到涼了,咬上一口,嘴裏的糯米黏黏的、香香的,紅棗的甜味從口中一直甜到心裏,真好吃呀!我津津有味地吃着,爺爺笑眯眯地問:“你知道吃糉子的由來嗎?”我邊吃邊好奇地說:“我不知道,爺爺你給我講講吧。”爺爺有聲有色地講起來:“傳說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他戎馬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君王不採納。後來,君王淪喪,他就韓懷憂憤跳江自盡。人們爲了懷念他、崇敬他,兩千多年來,每年的端午節,人們就把糉子投進江中,作爲敬獻給他的祭品。這就是糉子的由來。”

聽完後,我想:中國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我要做個有心人,多去了解一下祖國的傳統與文化。

端午節作文10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傳統節日中的——端午節。

端午節傳統習俗是吃糉子。快到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着包糉子活動,大人們先把兩片竹葉疊在一起,然後放入糯米等各種調料,包成立體的三角形,再用細繩纏緊。

糉子的口味有很多,如:加糖的,肉餡的.,還有加蛋黃的等等就連糉子的形狀也是各種各樣的,如:圓形,三角形……讓我看的眼花繚亂。

過了一會兒,媽媽把包好的糉子拿來蒸,過上半個鐘頭,媽媽把糉子放到桌上,我看到糉子像一個小胖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糉子,撥開它的竹葉,我又看到裏面的糯米從肉色變到黃色,我情不自禁的嚐了一口,啊!好吃的無法形容……

忽然,我聽到外面傳來了一陣陣“嘿喲”,“嘿喲”的吶喊聲,我連忙從窗口望出去,只見湖裏的龍舟上一個人在擂鼓,還有八個人在劃漿,而且比賽隊員都整齊有規律地吶喊着,划動着,個個都生龍活虎,並且精神抖擻。看那一艘艘龍舟就像一支支發射出去的利箭一樣向前衝去。在岸上的啦啦隊員們也都大聲的喊着;“加油”,“加油!”龍舟聽到大家爲它喊“加油”似乎變得更快了。

啊!端午節既能吃上美味的糉子,又能看上精彩的賽龍舟比賽,真是趣味無窮啊!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節那就好了!

端午節作文11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家家戶戶吃糉子。這天我們不僅吃糉子還會看划龍舟比賽呢?

糉子飄香龍舟鬧。這天人們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裏。一大早,我看見桌子上有糉子,我就疑惑地問爸爸端午節的由來。爸爸說:“端午節是傳統節日,詩人屈因國事得不到認可而投江,人們爲了紀念屈原,防止魚蝦吃因愛國投江屈原的屍體,而把糉子丟入河中,從而纔有了端午節”。

糉子是我喜歡的食物,我家今年自己包糉子,我也參與了一回。媽媽教我包糉子,提前把糯米浸泡好,用竹葉裹成三角的形狀,往裏面放糯米、放自己喜歡的餡。糉子的口味多樣,有鹹肉味的、紫薯味的、豆沙味的、棗泥味的、八寶味的等等。可惜技術水平實在不高只好做旁觀者了。看着媽媽熟練的動作,心裏真是有佩服又羨慕。

糉子包好了就可以下水煮,隨着開水沸騰而冒出來的水蒸氣飄蕩在房間,讓房間充滿了竹葉和糯米特有的清香,讓人饞涎欲滴。糉子一出鍋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去拿了,媽媽在一旁直笑我是個小饞貓,但還是幫我把糉子剝開,蘸了白糖給我吃。不知不覺吃了好幾個糉子,心中覺得好甜好甜。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節奏加快了,但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還是沒有改變,只是現在的糉子都是直接從市場上買來的方便並且選擇的品種也多。吃着糉子懷念那滿屋子的清香……

端午節作文12

端午節又要到了,這可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哈,又有清香可口的糉子吃了,想想就心花怒放!

奶奶早就準備好了包糉子的蘆葦葉,翠綠翠綠的,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晚上,奶奶把蘆葦葉放進鍋裏煮,她說這樣包起來的糉子更香更好吃,而且蘆葦葉變得更有韌性。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眼睛卻一眨不眨地盯着鍋裏“撲撲”冒出的白霧,蘆葦葉的清香撲鼻而來,我忍不住吞了一下口水。

“包糉子啦!”媽媽搬出一大堆東西:有糯米、蜜棗、紅棗、豬肉、紅豆、花生……哇!花樣真多!這下我可樂壞了,“我也要包!我也要包!”我手忙腳亂地拿東拿西,媽媽連忙攔住我:“去去去!一邊玩去,別搗亂!”緊要關頭還是奶奶爲我解了圍, “來,奶奶教你包!”我得意地向媽媽揚了揚臉。

奶奶拿起三片蘆葦葉鋪好,兩根手指夾着蘆葉一端輕輕一卷,蘆葦葉便成了一個圓錐形,奶奶小心翼翼地放入適量糯米,再加入一塊醃製好的鮮豬肉,又放入幾粒花生米,然後再把多餘的蘆葉順着圓錐形裹起來,最後奶奶拿了一段剪好的細繩一頭咬在嘴裏,一頭在糉子上繞上兩圈,打個了結,一個精緻的.肉糉問世了。

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包起來,可就是怎麼也捲不起來,急得我直冒汗,後來還是在奶奶的幫助下才勉強完成,看看,彎腰駝背的,還露出白花花的米,真是慘不忍睹啊。

看來包糉子似乎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要想學會一種本領,必須細心、耐心,還要有恆心。

端午節作文13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聽到這首歌謠,眼前浮現的,是香噴噴的糉子,碧綠的艾葉,還有一隻只喜氣洋洋的龍舟。

又到端午節了,這是一個紀念先人的節日,是爲了紀念屈原的日子。我早早的起了牀,捧起了一支艾葉,輕輕的放到了門前。據說,這樣可以辟邪。但我覺得,它只是人們心中的一種託付罷了。

坐在桌前,剝開碧綠的棕葉,一股清香迎面撲來,是糯米的清香,是豆沙的香甜。趁熱咬上一口,一種無法比喻的香糯在嘴裏蔓延開來。吃到嘴裏,才發現,原來,在糯米里,早就融進了棕葉的清香,可謂畫龍點睛之筆。聞着艾葉的清香,讓糯米在嘴裏慢慢融化,這種情調,只有在端午才能體會到吧。

接着,上網,搜索關於划龍舟的視頻,竟搜到了幾萬個,看着龍舟在水上競賽,我的心裏就充滿了感慨:“倘若屈原看到了這個情景,是否會感到十分欣慰呢?他會知道,因爲他的壯舉,在幾千年後,他的子孫會這樣懷念他嗎?不,不會的'。人死如燈滅,百年之後,試問有哪個人可以永存世上,不死不滅呢?”答案是:沒有。沒有一個人能逃脫生老病死。想到這裏,我的心中就充滿了悲哀,百年時間,只是瞬間。百年之後,我也要步入墳墓了。端午啊,你竟勾起了我的無限悲哀!

但不管怎樣,這是上天的安排,每個人都是這樣,在歲月中慢慢衰老。與其在哀愁中等待死亡還不如坦然面對,在有生之年做出讓後輩敬仰的事,即使身死,也死而無憾了。

端午節作文14

在我們的中國有着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端午節了。端午節又稱爲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

端午節源於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是爲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入江中,是讓魚蝦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的前幾天,爺爺就開始包糉子了。他準備了新鮮的糉葉,一大盆調好醬油的糯米,還有香噴噴的肉餡。爺爺先把糉葉折成漏斗形,抓了一些糯米,均勻地鋪在底下。然後夾了一塊肉餡,放在中間,接着又鋪上一層糯米,疊上糉葉的尾巴,把糉葉的頭折成尖角。最後,把繩子紮好,一個小巧玲瓏的糉子就包好了。爺爺把糉子放入鍋裏煮,一股香噴噴的味道撲鼻而來,我聞了直流口水,爺爺見了,馬上拿出一個糉子,解開繩子,遞給我,說:“好吃狗,吃吧。”我馬上大口大口地吃起來,還不忘評價:“真香啊!”

我們這裏不舉行賽龍舟,但我看見過賽龍舟,真是精彩啊。賽龍舟這裏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着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離弦的箭向前射去。在場的.觀衆們興奮喊道着加油加油,在爲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裏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划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後,落後的一號終於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衝過了終點,觀衆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

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糉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

端午節作文15

端午節快要到了,端午節吃糉子、划龍舟、插艾葉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吃糉子,我家也不例外,奶奶早就買了糉葉、並用糯米、鹹肉和蜜棗等做餡,準備包糉子!

我爲了用實際行動紀念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我想親手包上幾個糉子。但是我從來沒有包過,怎麼辦?我暗自跟奶奶學。我站在奶奶身跟前,只見奶奶將四張糉葉重疊依次錯開彎成一個圓錐體,放了餡,將糉葉一折封住口,又圍了幾圈,再用糉針一穿,一個精美的三角形糉子就成功了。我想:原來包糉子就這麼簡單呀!“奶奶,我也會包,不相信?看我包一個給您瞧瞧!”於是,我便拿起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包起來,我先將四張糉葉排好並彎了個圓錐,然後裝餡,再往下繞,封口時,手沒握住,一放鬆,裏面的.餡“譁”的一下子全灑到了水池邊,奶奶見了笑了笑說:“你不會,別包了。”

我不服氣,捲土重來。這一次,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將糉葉抳的緊緊的,不敢放鬆,好不容易來到最後一關,我將糉葉頭上的鬚子穿過糉針,我也學着奶奶把針扎進去,再用力一拉,啊呀?斷了。又加上一層,唉?又斷了。我一連包了好幾張糉葉都斷了。我只好請教奶奶,終於在奶奶的指導下,輕輕地把穿好的糉針拉出,包出了一個“又大又肥”的“鬆蒲包”糉子。

通過這次包糉子,我真正地體會到“看花容易,繡花難”的道理。懂得了學做事一定要虛心、細心、認真,必須做到這三點,否則,將一事無成。

標籤: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