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幼兒教育

幼兒園教育反思彙編[15篇]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反思意爲自我反省。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育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育反思彙編[15篇]

幼兒園教育反思1

這天正準備進行社會活動《超級任務保護蛋妹妹》,因爲考慮到要分組嘗試運蛋妹妹,所以吃完點心以後,我請小朋友坐成馬蹄形的座位。可是在坐座位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部分幼兒座位坐錯的現象,爭執聲、哭鬧聲、椅子倒地的聲音,課堂秩序非常的混亂,這是怎麼回事呢?雖然這個座位在平時只有上音樂活動的時候這樣坐,可這周算今天已經是連着三天坐這個座位形了,怎麼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我回想着前兩天的坐座位情況,第一天:由於剛開學,小朋友的身高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所以我給大家重新安排了新的座位,包括坐前三排的和坐馬蹄形的。因爲坐在前三排的機會比較多,所以幼兒對坐馬蹄形的座位比較的陌生。這周第一次坐,有許多小朋友都忘記了自己的位置,需要老師的幫忙。看到這個情況我還重新請小朋友練習了三次。第二天:大部分幼兒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可還是有小部分幼兒無所適從。而今天的'第三天和第二天一樣又出現了這樣的狀況。

爲什麼雖然我多次練習和鞏固,效果還是不明顯呢?我猛然想到:小班幼兒的空間知覺是較差的,雖然在地上我用即時貼貼了一條直線幫助幼兒初步認識了自己的位置,可具體的哪個孩子在哪個位置上是非常籠統的,根本沒有確切的位置,這給幼兒尋找自己的位置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我想到這點以後,馬上進行了調整在即時貼上又貼了不同顏色的即時貼,間距以一張椅子的距離爲準,這樣只要幼兒認清自己的顏色就能方便地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幾天的實踐也證明這樣的方法較好。

從這件事情中,我認識到:其實孩子們的表現情況正反映着老師的教育方法。我們在看到孩子在某方便不足的同時,真的要好好找找自己在這方面的教育方法是否適合幼兒。因爲有很多時候,問題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我們自己身上。找出問題的癥結,尋找自己的不足,選擇適合幼兒的方法才能更好地教育好他們。

幼兒園教育反思2

安全教育是幼兒園教育最重要的話題,也是最首要的工作。幼兒園是幼兒集體生活的場所,無論教師怎樣注意,也難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在平日的教育工作中,我們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讓幼兒被動的接受“你不能怎樣,你不該怎樣”,成人如此反覆的強調只會讓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突出。最後不該發生的事情還是在教師的眼皮底下發生了。

反思之一:對幼兒的安全教育有待加強

戶外活動發現,幼兒的安全意識還有待提高。如幼兒的追跑打鬧,上下樓梯不好好走背靠小扶手滑下去,戶外時互相推拉;放學路上,不等家長私自就走,出大門就跑。

反思之二:教師的安全意識有待提高

教師的安全教育、安全督促到位沒有,是不是用多種方式對幼兒進行了安全教育。幼兒的不安全行爲,教師是不是提前發現並制止;出現了學生意外傷害,是不是採取了切實可行的處理措施,上課前是否檢查了自己的教具、器材會對幼兒產生不安全隱患,班主任在戶外活動時是否進行樓層安全管理等。在消防演習過程中我還發現還有的老師根本不會用滅火器不知道消防栓的.作用,

反思之三:幼兒園的安全措施有待落實

幼兒園的安全措施、制度不少,但相關責任人是否履行職責,是否經常進行了校內財產、設備、器材、消防安全等的自查;大型集會、大型活動是不是跟班到場;樓層安全管理是否到位;是否進行了這方面的安全演練;幼兒園的安全獎懲措施是否落實。(三層資料室泡水,大一班張瑞老

師發現跑水後及時斷電通知後勤辦公室,迅速做出正確的反應。類似事情幼兒園應該給予表揚或獎勵)

反思措施

1、做好安全教育宣傳工作

幼兒園要經常組織學習安全教育工作文件,對校內易發事故類型、重點部位保護、工作薄弱環節、各類人員安全意識與安全技能等方面,開展深入全面的大檢查,消除隱患,有針對地紮實地開展教育和防範工作。

2、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

利用活動課、學科滲透等途徑,通過講解、演示和訓練,對幼兒大班開展安全預防教育,使幼兒接受比較系統的如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觸電、防食物中毒、防病、防體育運動傷害、防火、防盜、防震、防騙、防煤氣中毒等安全知識和技能教育。

 3、增強家長的安全意識

與學生家長簽訂安全責任書等形式,明確家長應做的工作和應負的責任。與街道派出所掛鉤,建立起社會、學校、家庭的密切聯繫網,共同做好學生的安全防範和教育管理工作。(比如孩子吃飯難的問題以後吃東西的時候要告訴家長孩子在家也要坐定了吃,吃完了再玩。即養成了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又不會因一邊吃一邊跑發生危險)

4、不斷完善學校安全保衛規章制度

建立健全定期檢查和日常防範相結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學生管理、門衛值班、巡邏值班、防火防災、食品衛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體育器材檢查、健康體檢等規章制度。

幼兒園教育反思3

幼兒環保教育必須以幼兒真實生活環境爲課堂,強調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和良好的環保行爲習慣,引導他們發現日常生活中具體的環境要素和環境問題,並最終付諸行動,逐步調整自己的行爲方式,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實現人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一、幼兒園環保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以景育情,萌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情感

幼兒對大自然的認識是以熱愛大自然爲基礎的,愛得越強烈,認識就越深刻,因此在環保教育中要注意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萌發他們關心和愛護環境的願望。如在園內開闢自然角、種植園、飼養區,經常帶孩子們參與其中的管理,讓他們在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中瞭解自然界;組織幼兒觀看“寰宇探索”、“動物世界”等電視錄像;借春遊和秋遊之機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在幼兒遊玩的同時給他們講解,讓幼兒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瞭解大自然的奧祕,認識周圍環境,以及環境與人、動物、植物之間的密切關係,從而激起他們對生態環境的興趣和探索慾望,薰陶他們“人和大自然和諧相處”之情。另外,讓幼兒自主地接近大自然,也充分體現了教育的實踐性、直觀性原則,豐富了幼兒的直接經驗,使他們能身臨其境,真正理解所學內容的含義。

(二)寓教於樂,加深幼兒對環保的認識

環保啓蒙教育本身是潛移默化的。幼兒期兒童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他們認識事物的水平仍處在感性認識階段,缺少了對具體形象事物的認識,幼兒很難理解與掌握事物的特徵與含義。因此,對幼兒實施環保教育不能以說教的方式來灌輸,而應採用直觀、形象、生動、有趣的形式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做,加深對環境保護的認識。

1.寓環保教育於各科教學

環保教育是近年來才興起的,尚未有一套與之相應的課程體系,因此,教師可將它滲透在幼兒園各科教學中。如科學活動中,結合“水”“聲音”等內容,讓幼兒懂得乾淨的水和安靜的環境對人體健康的`意義,並教育幼兒不喝髒水,不在公共場所和家中大聲喧譁;藝術教學中,可以開展一些回收利用廢物的手工活動,如用舊報紙做時裝,用舊掛曆做垃圾盒等,讓孩子動手操作,見識變廢爲寶的神奇,引導孩子知道合理利用廢物,培養他們參與環保的自覺性;健康活動中,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袋子》《可惡的蒼蠅》等活動,認識垃圾的危害。

2.寓環保教育於遊戲活動

環保教育除了在教學中進行外,還可以結合幼兒愛唱、好動、喜歡遊戲的年齡特點,把環保教育靈活巧妙地滲透到遊戲中。開展遊戲需要大量的材料,教師可與幼兒一起商討,利用生活中無毒無害的紙盒、飲料罐、膠捲筒、紙板、酸奶杯、碎布等廢物,製作遊戲材料,使幼兒在遊戲中懂得減少垃圾、利用廢物、節省材料的意義,使環保教育自然地滲透到遊戲中。此外,教師還可結合環保教育的有關內容,設計和創編各類遊戲,豐富教育形式,使之更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三)導之以行,促進幼兒環保行爲的養成

在自然面前,在種種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面前,人類只有提高自身適應環境和改造環境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才能獲得美好的生存與發展的前景。在幼兒已有一定的環保知識和較強的環保意識的基礎上,不失時機地引導幼兒將認識、願望付之實際行動,是進行環保教育的最終目的。在實現這一目標時,可以設計情境,讓幼兒在情境中學習相應的保護環境的正確行爲,如故事表演“狐狸辦工廠”,情境表演“小河邊”、“逛公園”等,引導幼兒將在情境中學習的正確行爲遷移到日常生活中;可設置分類垃圾箱,讓幼兒將垃圾投入相應標誌的垃圾箱內,以利於廢物的回收利用;還可開設環保科技興趣小組,讓幼兒從小就加入節能行動的隊伍中,養成低碳生活的習慣。

(四)拓展整合,增進幼兒環保教育的實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見家長資源不可忽視。幼兒園開展環保教育時,可通過倡議書、宣傳畫冊、講座等形式,向家長宣傳環保教育的意義,並傳遞環保教育的信息、傳授環保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可以讓家長和幼兒在家裏一起利用廢舊物品製作玩具,或讓家長幫助幼兒收集一些無毒無害的材料,帶到幼兒園供幼兒利用。

家庭教育又具有幼兒園教育所無法比擬的隨機性和個別性,因此教師應努力加強與家長的配合,讓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對孩子的要求,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如請家長有時間帶孩子到附近的超市、公園等地方認識一些環保標誌;帶孩子親近大自然,領略大自然的美好;請家長做孩子的表率,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爲,從一點一滴做起,用自身的言傳身教去影響孩子,教育孩子。通過這些活動不僅讓家長與老師、孩子有了進一步的交流和溝通,更重要的是,通過爸爸媽媽們的身體力行,讓孩子有了良好的學習榜樣,意識到環保行爲其實就在我們周圍,人人都可以爲環境保護貢獻一點力量。

環保教育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包含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在實施教學時必須研究多種方法和途徑,多渠道、全方位進行。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幼兒身邊存在的環境問題,充分利用幼兒園及周邊社區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這個大課堂,通過多種角度地參與和實踐活動,讓幼兒從感性認識和自身的活動中積極、輕鬆、自然地接受環保教育並轉變成爲自覺的行動,這就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幼兒園教育反思4

一、幼兒發展情況

(1)在進行《我是小戲迷》系列活動中,我們深深的感到,每個孩子在活動中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他們非常投入地參與到各種活動中,大膽操作,大膽嘗試。可以說,每個孩子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的體驗。在藝術感受力,表現力,繪畫技能,對活動的堅持性,探索、表現欲等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和提高。這個主題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對平時不太瞭解的各種戲曲服裝,道具有很強的探究慾望,比如:看到臉譜鮮豔的色彩時,孩子會問:他臉上爲什麼要塗這麼多顏色,他是好人還是壞人?爲什麼每個演員穿的衣服都不一樣?

(2)在活動中,我們藉助實物、教玩具,讓孩子通過看、聽、摸、想、問、說、畫、演等得到感性認識。通過與幼兒交談,瞭解到幼兒很喜歡看戲,感受熱鬧的場面,教師就以這個興趣點出發,帶領幼兒到劇場看戲,參觀後臺,看演員化裝,練功,向演員學動作。看到那麼漂亮的戲服,道具,大家都想穿一穿,回來後根據孩子的興趣點,我們組織幼兒進行欣賞、創作活動,我們一起裝飾了衣襟,坎肩,腕帶,繡花鞋等道具,孩子們通過欣賞、觀察、瞭解到戲曲服裝的對稱美。

(3)藉助環境進行主題活動。在活動中,我們根據孩子的興趣創設了班級環境,讓孩子隨時觀察各種戲曲服裝。在欣賞戲曲服裝道具活動中,我們收集了各種戲服、臉譜的圖片、實物,讓孩子們親身感受到戲曲藝術特殊的美,提高了孩子的藝術感受力。

(5)挖掘家長資源進行助教活動,家長們也積極參與到部分活動中來和幼兒一起進行蒐集資料,提供服裝道具。(我們班牆上的服裝就是家長借的,龜殼也是家長提供的.)

二、教師的反思

目標的完成情況

從目標來看,大部分幼兒基本達到了我們預先設定的目標。能熟練運用對稱的方法裝飾臉譜或腰帶,能夠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楊可欣是個很有舞蹈天賦的孩子,但膽量比較小,以前上臺都是妞妞捏捏,今天人很多,她還是。。。。。)

(1)通過這次活動,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讓每一個孩子都動起來,有機會展示自己是很重要,只有這樣的活動纔有可能真正做到提供給每一個孩子平等的活動、發展、提高的機會與條件,也只有這樣的活動才真正是每一個孩子都喜歡的活動。

(2)我們在和孩子一起進行活動時,能體驗到與孩子共同學習,分享成果的樂趣。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能逐漸發現自身的差距,及時補充有關戲曲的專業知識,在活動中和孩子一起查閱資料讓我們也瞭解了許多知識。

(3)下一步,我們準備逐步指導幼兒提高表演水平,學一些戲曲動作、簡單片段、還準備讓家長參與表演,與孩子一起互動,(我們的家長很多都是爺爺奶奶,他們纔是真正的戲迷,在戲曲方面比我們更專業)

(4)我班開展這樣個主題活動,有有利於幼兒發展的地方,同時也存在許多的不足之處,活動中由於我們班的孩子比較多,有48 人,所以集體活動的形式佔多數,個別指導的機會比較少,幼兒的個別差異考慮得不夠,所以孩子能力的提高也是參差不齊。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出我們的思想中還潛在着控制活動的意識,有時提出的問題還比較封閉,預設的內容比較多,幼兒生成的內容少。(本次活動在指導幼兒表演,發現幼兒的閃光點這方面做得還不夠)希望大家給我多提寶貴意見,幫助我提高。

幼兒園教育反思5

從事幼教工作多年,送走了一屆又一屆畢業生,迎來了一批又一批新生。其中發生了許多有趣的故事,開心的、傷心的、快樂的、憂愁的……,這些生活中的浪花,時時激盪在我心間。其中那把漂亮的小紅傘至今仍在我眼前跳動。

那是發生在去年夏天的一個感人故事。記得那天早上天氣晴朗,可就像人們常說的,六月的天孩子的臉,說變就變,快中午放學的時候突然颳起一陣狂風,並且雷聲隆隆,雨點便緊跟着落了下來,整個天空就像被黑布掩住一樣,膽小的孩子蜷縮着依偎在一起,有的甚至哭起來,還有的在不斷地問:“老師晚上我們爲什麼還要上課?”“天都這麼黑了,我們爲什麼還不放學?”“是不是爸爸媽媽不要我們了?”……頓時教室裏亂成一團,此時屋檐上的瓦還不時被風掀落到地上發出啪啦啪啦的聲音,這更增加了孩子們的恐懼感。

“真倒黴,偏偏這個時候下雨!”我嘴裏嘟囔着。此時幼兒離園得時間到了 ,我冒雨把他們送出了校門,大部分孩子很快被家長接走了,最後只剩下三四個小朋友,沒辦法,只好用衣服遮住他們,把他們帶回活動室。這時,天空由黑色變爲灰白色,風也像刮累了似的,屏住了呼吸在欣賞自己的傑作,雨越下越大,一條條,一道道,珠簾似的向下傾瀉。馬路上五顏六色的小傘多了起來,隨着人羣的流動,這些傘時高時低,在雨中跳起了華爾茲,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我被這雨中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

終於,最後一個孩子被接走了。望着空蕩蕩的教室我才發覺自己身上早被雨水浸透,微風吹來凍得瑟瑟發抖,擡頭望着灰濛濛的天,“唉,看來雨一時半會兒是不會停的。”真後悔沒記住“晴帶雨傘暖帶衣”這句話。正當我打算冒雨回家時,一朵紅色的“小花”飄到我眼前停下了。接着傳來甜甜的、怯怯的'聲音“老師,打着這把傘回家吧。還有,這是我媽媽的衣服,您穿上也許會暖和些。”透過雨簾一看,原來是姜帆,身後還有他的母親。我驚訝地問:“下雨呢,你怎麼回來了?”“老師,我給您送傘來了。”說着,他把手中的那把小傘高高舉起。他母親笑着說:“我家就在住在附近,孩子離園時發現您沒帶傘衣服也溼了,非讓我陪他來給您送傘和衣服。”接過孩子遞過得紅傘,用手撫摸着他的頭輕輕擦去他臉上的雨珠,我的眼睛有些溼潤了。突然間,感覺一股暖流傳遍全身,姜帆的臉上也露出燦爛的笑,那笑比任何一種花都要美麗,比任何一種詮釋都要動人。

我真的感動了!多麼細心和充滿愛心的孩子呀!他平時在我眼裏是一個調皮而且做事馬馬虎虎粗心大意的孩子的孩子。沒想到他竟能細心觀察周圍的事物,並且熱情幫助人。此時我有些後悔平時對他的嚴厲言詞和不友好的態度。現在,細細欣賞眼前的這個孩子,發現他原來很可愛!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只要你用心欣賞,從不同角度去欣賞,你便會發現它們的閃光點。

至今,每當天空飄起雨絲,那把漂亮的小紅傘就在我眼前跳動,使我更加思念那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們,並且更加堅信了自己的選擇。

幼兒園教育反思6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越來越得到重視,教學反思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被認爲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在閱讀《學與教的心理學》一書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對教學經驗的反思其實是一種思考教育問題的方式,是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行爲,是教師對自身教學觀念、行爲與思維方式的再認知再創造的過程。依照書中所描述的教師反思框架和反思方法,我開始學寫反思日記,運用反思對教學過程進行監控、分析並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從中獲得了專業成長。

重視教學前的反思,頊約教學的精彩

教學前的反思,重在預設教材內容、教學策略和教學過程。一是反思教育活動的價值、目標,思考以下問題:我爲什麼要選擇這個教材,爲什麼要在這個時候選它,開展這個活動對孩子有效發展的價值在哪裏,開展這個活動能解決什麼問題,我期望達到什麼樣的目標,我可以選用哪些關鍵的素材和資源以更好地實現我所期望的主流目標。以上問題的思考可以讓我的目標更明確,思路更明晰,爲成功開展教學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二是反思幼兒的經驗,這個活動符合幼兒現有經驗嗎,幼兒的經驗怎樣才能得到充分的交流展示,幼兒的經驗怎樣才能得到有效梳理、提升和遷移運用。《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只有對幼兒的經驗多一份瞭解與思考,教學活動的質量纔會多一份保證。

如韻律活動“頑皮的小紳士”,活動預設目標爲:學習用右腳起步,有節奏地跟隨音樂走踢踏步;發現並明確手套在舞蹈隊形交換中的提示作用,能在手套的提示下及時地轉換動作和交換舞伴。雖然這是一個有難度的雙圈舞,但孩子們在道具“手套”的暗示以及我適度的身體語言提示下,比較輕鬆地解決了“交換舞伴”這一活動難點。當我又一次組織另一批孩子開展這個韻律活動時,卻遭遇了孩子們不會“交換舞伴”的尷尬。原因在哪裏呢?整個教學過程都是一樣的,爲什麼會出現截然不同的效果?經過反思,我發現了我的致命錯誤:我在第二次教學前疏忽了對幼兒已有經驗的思考。第一批孩子有過跳雙圈舞的經驗,所以他們非常輕鬆地完成了“面對面交換舞伴”的任務;而第二批孩子沒有這樣的經驗,教學效果當然就不一樣了。

兩次教學活動的反思日記,讓我清晰地認識到教學前反思的重要,也讓我學會了如何去思考預設教學,預約教學的精彩。

重視教學中的反思,追求教學的活力

在教學中進行反思,是一種難度較高的瞬間反思,實際上是教學智慧的集中體現。它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時刻關注幼兒的學習過程,關注方法、手段以及目標達成的效果,並及時捕捉教學中的靈感,及時調整組織教學的方法,做到教學靈活,巧妙調控,使課堂效果達到最佳。

教學中的反思一要關注活動中的偶發事件,運用瞬間反思對孩子們的`表現做出價值判斷,調整預設計劃,靈活地反饋應對;二要關注幼兒對教師預設問題的反應,即刻反思並調整自己的提問內容和提問方式。如在組織大班歌唱教學活動“小螞蟻避雨”時,我設計了幼兒分角色演唱的環節,這激起了孩子們強烈的表演興趣,以至於孩子們表演結束後依舊興奮不已,彼此大聲交談,使我無法組織下面的集體遊戲活動。面對這樣的狀況,我意識到,孩子們急於分享表演中的感受,便隨機改變了預設的活動流程,請孩子們相互用動作表現“小螞蟻”的興奮之情。果然,孩子們馬上做出了誇張的表情和動作,迅即安靜下來。很快,我就帶着他們進入了集體遊戲環節。再如歌唱活動“蟈蟈和蛐蛐”,這首歌具有北方戲曲風格,歌詞內容幽默、詼諧,給入耳目一新的感覺。孩子們聽完我的範唱後一個勁地笑,對我的提問置之不理。我一下子意識到了我的提問與孩子的興趣點不符,即時調整了問題:“你最喜歡哪一句?能學着唱一唱嗎?”孩子們一下子就來勁了,都搶着演唱自己喜歡的部分。

對於教學中的反思,讓我再一次清晰理解了《綱要》所倡導的新理念——“關注並敏感地察覺幼兒在活動中的反應。按計劃進行的活動不能引起所期望的反應時,教師應主動反思,尋找原因,及時調整活動計劃或教育行爲,使之適合於幼兒的學習”。

重視教學後的反思,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

教學後的反思能夠讓我們取“好壞”,得“揚棄”,求“糾正”,促“提高”,是找出原因和解決問題的捷徑,是實踐經驗的系統化、理論化過程。一是反思成功經驗,我常常反問自己:活動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了嗎?課堂教學中我臨時調整了哪些得當的措施?在這個活動中我滲透與應用了哪些教學思想、方法?教學方法上有什麼新的突破?有哪些偶發事件讓我產生了瞬間靈感?幼兒在課堂上提出了哪些獨特的見解?我在反思日記中記錄這些思考的問題,以求不斷地改進、完善自己的教學技能。二是再次修正教案,回顧、梳理好的教學方法,總結、反思失敗的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常會靜心沉思:本節課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何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新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術,啓迪是否得當。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然後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並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凸現自己獨特的教育思想,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實踐證明,教學反思是一種促進教師改進教學的有效策略,是不斷提升自己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的好方法,是教師獲得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在反思中成長,我正不斷地努力着。

【篇四:幼兒園教師教育工作反思】

幼兒園教育反思7

幼兒園教師教育反思:誰偷走了他的快樂

在一次角色遊戲觀摩中,一個小男孩的行蹤走進了我的視線。“娃娃大舞臺”的售票窗口前孩子們買完票陸陸續續順着過道往裏走,可小男孩買完票卻轉身往回走,不顧身後從窗口裏探出的“腦袋”的叫喊:“買完票,要進場看演出了。”叫喊聲似乎唬住了他,他停了一下,但很快繼續往娃娃家趕去。一進娃娃家,他舉着手中的票對正在煮飯的“媽媽”說:“給,請你看演出去!”“太好了,你等我,我去拿包。”“你自己去吧,只有一張票。”小男孩的話讓“媽媽”的行動戛然而止。半晌,她才噘着嘴:“那我也不去了。”說着徑自忙她手中的活計了。小男孩看着手裏唯一的一張票無奈地搖了搖頭,將票放在櫃子上,悻悻地甩甩肩膀一屁股坐到電腦桌前,百無聊賴地敲擊着鍵盤。這時我結束了潛伏,輕輕地走上前,柔聲問道:“怎麼買了票不去看演出呢?”小男孩擡了擡眼皮,朝小女孩的方向努了努嘴:“是她不去。”“那她怎麼不去呢?”我這麼一問,大概是問到他的痛處了,他的眼淚都在眼裏打轉,但看得出他在極力掩飾,吸了一下鼻子,故作輕鬆地答道:“只有一張票唄。”“那爲什麼不多買一張票呢?”“沒辦法,老師說要買完票直接進場,售票員不讓我買兩張。”說完迅速低下頭,再一次敲響了鍵盤,敲擊聲中充滿了惆悵、無奈。

小男孩的擊鍵聲不禁扣動了我的心絃,牽動了我的每一根神經,是誰偷走了孩子游戲的快樂?是娃娃家的“媽媽”嗎?不是,因爲她不去看演出是因爲只有一張票,不能兩人一起看演出;那麼,是售票處的小女孩嗎?也不是,買完票直接進場看演出這只是小女孩遵守了老師提出的規則而已,絕不玩忽職守;那麼又是誰讓小男孩如此不快樂呢?很顯然,是遊戲規則,是老師制定的`遊戲規則。因爲老師制定的規則是要買票後直接進場,正是這一規則剝奪了孩子的快樂。小男孩的煩惱正是源自於老師的規定,小男孩無法如願地買到兩張票,在這次的遊戲中,小男孩想以送票的形式表達自己感情的需要難以實現。是的,我們老師在計劃、組織遊戲中,爲了讓遊戲按照我們預先設想的軌道進行,便不遺餘力地對遊戲的方方面面進行“周全設計”,制定了大大小小的規則,用以規範孩子的遊戲行爲,來保證遊戲各主體、各環節能順利、有序地進行。然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一失可是失去了遊戲的本質,失去了孩子自主、自由、快樂的遊戲體驗。畢竟角色遊戲是幼兒獨立自主的活動,其根本出發點是幼兒是否成爲遊戲的主人。

想到這裏,我不禁再一次拷問自己,在我們組織的生活、學習活動中,我們常常試圖通過制定的一個又一個規則來提高“活動質量”。殊不知那表面上的有條不紊卻隱藏着孩子多少的委屈、無奈!扼殺了多少孩子的想象、思維!

幼兒園教育反思8

我班有個孩子叫亮亮,他特別愛哭,不願意與人交往,還特別嬌氣。有一次一個小朋友拿了他帶來的小汽車看看,他看見了,就跑過去,非搶自己的汽車,還大哭起來,這時候我發現了,連忙跑過去,給他擦趕眼淚,輕輕地對他說,你帶來的汽車不就是要給我們大家玩兒的嗎!我們都是好朋友,要一起分享一起玩呀!這時,他好象懂得了我說的話,一會功夫他不哭了,還和小朋友一起玩汽車。

以後我總是有意無意地觀察他,發現缺點時,每次都及時地幫他糾正,告訴了他爲什麼不能那麼做的道理。孩子是純真的,我一講道理,他每次都會很認真地傾聽,而且懂得了以後也會改正很快。看着他一天天地變化,我由衷地欣慰,欣慰自己的教育在奇奇身上看到了結果,而且奇奇真的變得大方起來了,還經常把自己家帶來的糖果分給小朋友們一起吃。

是啊!每位教師只要有心,留意觀察一定能發現很多的問題。只要有心,也一定能創造出許多的奇蹟。的.確,我們幼兒教師就是要改變孩子不良的習慣,糾正孩子不良的性格。愛孩子,就要勇敢地說出孩子缺點;愛孩子就要大膽地糾正他,讓孩子們都能在我們的教育下健康成長。

幼兒園教育反思9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常規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但近年來,很多教師在公開場合開始迴避常規教育的話題,他們似乎覺得談到常規就意味着約束、控制兒童,扼殺兒童的天性。而事實上,絕大部分教師都不會甚至從未想過要放鬆班級常規管理工作。這種“必須做,不必說”的態度着實耐人尋味。

在教師眼中,抓常規是爲了讓幼兒樹立集體意識,養成良好的習慣,是爲了保護幼兒安全,保障活動順利進行……那麼,幼兒如何看待常規,教師瞭解過嗎?

一、幼兒眼中的“規則”

幼兒作爲常規的被約束者,他們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行爲。爲了瞭解幼兒是如何理解“常規”的,筆者隨機選取了某園大班的男孩和女孩各1o名,在輕鬆的氛圍中與他們進行了一對一的訪談。在訪談中,筆者用幼兒較易理解的“規則”一詞代替了“常規”,訪談內容包括幼兒對規則的基本理解和舉例等,涉及什麼是規則、規則有什麼用、誰制定規則、不守規則會怎樣、規則能否修改等問題。對於幼兒的回答,筆者整理歸納出了以下幾點。

1.“規則就是聽老師的話”

幼兒在解釋什麼是規則時,大都表達出“老師說,我照做”的意思。還有的強調:“老師說不能就不能。”“老師講什麼都要聽。”也就是說,幼兒認爲教師是規則的制定者,而自己是服從者,應該無條件遵守規則。此外,他們大都認爲規則一經制定就不能修改了,因爲“規則本來就是那樣的”。

許多幼兒都說教師也有要遵守的規則,而制定教師規則的是“園長”,也有幼兒說是“科學家”“董事長”。一個女孩還說:“規則是大王定的,大王就是很聰明的人。”

可見,在幼兒眼中,規則的制定者和服從者是不同的羣體,制定者應該比服從者有更強的能力和更大的權利,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不平等的。

2.“規則很重要”

所有幼兒都認爲規則“很有用”“很重要”。儘管也有幼兒提出了他們心目中的“不好的規則”,如“每人只能喝一碗湯”“午睡起牀後不能站在牀上”等,但這並不影響他們給予規則積極的評價。幼兒都說:“規則可以幫我們改正缺點”“規則可以幫我們養成好的習慣”“規則可以讓我們很安全”。不過,如此“懂事”的措詞也讓筆者不得不思考這是他們內心真實的感受還是教師反覆教導的結果。

只有一名幼兒談到不守規則的壞處:“上課說話就學不好本領,在活動室打鬧就會受傷,做操沒有精神就長不高……”其餘幼兒談到的違反規則的後果都是指“會受到懲罰”,比如“弄壞玩具就停止遊戲,午睡說話就不準午睡,犯了錯誤就要到外面冷靜一下”。一名幼兒還頭頭是道地對懲罰方式作了總結:“懲罰有很多種類型,比如,物品沒收、停止活動、口頭批評,等等等等。”看來,對於各種懲罰,幼兒再熟悉不過了。筆者不禁要想:幼兒守規則是不是隻爲了避免受罰呢?

3.“不打鬧、不說話、不慢吞吞”

在一些特定的時間和場合不能說話,不能在活動室裏打鬧,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外玩玩具,不能破壞玩具,不能慢吞吞,不能老師說什麼就是不聽,老師說幹這個事的時候不能不想幹就不幹……這些都是幼兒多次提到的規則。總結一下,我們不難發現,“安靜”是幼兒眼中最重要的規則:“吃飯不能說話,睡覺不能說話,上課不能說話、不能插嘴、不能吵鬧……”從幼兒反覆提及的規則中,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平時強調最多的是哪些規則。而且從幼兒的表述中,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在強調規則時往往是告訴幼兒“不能做什麼”,而不是“應該怎麼做”。

4.“老師和小朋友的規則不一樣”

有幼兒認爲教師沒有要遵守的規則,一名幼兒還很堅定地說:“小朋友不能管老師的事!”但許多幼兒能列舉出一些教師必須遵守的規則,比如“不能對小朋友很兇&rdquo

;“必須上班”“必須準時開會”“必須記錄小朋友的表現”等。不過所有幼兒都說老師的規則不如小朋友的多:“小朋友的規則很多很多,說也說不完……”儘管幼兒在表達時並不帶着抱怨的情緒,但筆者不禁思考:幼兒園的規則真的很多嗎?這些規則都是必要的嗎?

值得關注的是,一名幼兒提到,同樣的規則對教師和對小朋友的要求是不同的。她說:“小朋友吃飯必須刨(用筷子撥)乾淨,老師(吃不完)可以倒了。小朋友吃飯不能說話,老師可以說的。”幼兒也許沒有想過要挑戰教師的權威,但這不代表他們感受不到這種不平等的存在。

二、對幼兒園常規教育的反思

1.究竟是誰制定規則

經常聽教師說他們會在活動中讓幼兒討論規則、共同制定規則,但在訪談中沒有一個幼兒談到自己參與了規則的制定。這並非說明教師沒有給幼兒制定規則的機會,但至少說明幼兒沒有感覺到自己參與了規則的制定。

皮亞傑認爲,3~7歲的幼兒處於道德他律階段,他們尊重權威,認爲服從規則是自己的義務,將懲罰視作是對自身不良行爲的報應。訪談中幼兒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一理論。然而,如果我們將幼兒視作與成人平等的個體,將幼兒園視作教師和幼兒共同組成的集體,那麼幼兒園的規則理應由教師和幼兒共同制定,幼兒有權利和教師一起根據實際情況對規則進行適當的調整。教師要邀請幼兒參與到規則制定和調整的具體環節中來,並給予他們切切實實的權利,讓他們感到是自己在制定規則,而且這種規則和教師制定的規則一樣有效。這對於讓幼兒體會集體的平等氛圍,樹立主人翁意識,從而更積極地看待規則、遵守規則,是非常重要的。

2.制定規則爲了什麼

訪談中,幼兒說制定規則是爲了讓他們養成好習慣、改掉壞習慣。但仔細分析幼兒列舉的規則,不難發現教師制定規則還有更多隱含的目的:一是爲了限制幼兒,讓他們不能做這個、不能做那個;二是爲了成全別人,比如,睡覺不說話是爲了不影響他人,吃飯不灑落是爲了保持桌面整潔。

福祿貝爾將“兒園”稱爲“兒童的花園”,他認爲兒童像植物一樣有自己的習性,教育應當遵循他們的“生長習性”。他說:“葡萄藤應當被修剪,但修剪本身不會給葡萄藤帶來葡萄,相反地,不管出自多麼好的意圖,如果園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心地、小心地順應植物本性的話,葡萄藤可能由於修剪而被徹底毀滅。”這句話告訴我們,考查規則是否恰當的重要標準是能否促進兒童的發展,過分的約束和放任一樣可怕。《綱要》也明確提出:“建立良好的常規,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爲,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可見,建立常規的`目的在於讓幼兒在理解和遵守規則的過程中內化社會規範,獲得社會性的發展。因此,規則存在的意義不在於限制兒童,而在於促進兒童的發展。

當然,執行規則必然和約束相聯繫,但如果教師能讓幼兒體驗到遵守規則給自己帶來的好處,甚至適當地讓幼兒體驗到沒有規則的混亂,那麼他們對於規則就會產生內在的需要,而不僅僅是把規則看作外在的控制了。教師從幼兒的發展需要出發來看待規則,同時引導幼兒從自身的需要出發來理解規則,規則可能就會變得親切很多。

3.安靜是最重要的規則嗎

“安靜”在幼兒園似乎從來都是一項很重要的規則,這和我們幼兒園普遍的大班額、活動場地有限有關。“安靜”這一規則是必要的,但爲了讓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這一規則,教師應該讓幼兒知道爲什麼要安靜,而不是讓他們爲安靜而安靜,否則,規則就成爲教條了。

那麼,是不是所有情況下都有必要安靜呢?爲了讓幼兒好好吃飯,教師允許他們偶爾輕聲說話和要求他們保持絕對安靜效果差不多,但前者顯然更容易達成;要保證幼兒午睡不受打擾,與其勉強讓不能入睡的幼兒安靜地躺着,不如讓他們出去做點別的事。別讓保持“安靜”成爲教師習慣性的要求,以至於忘了去思考這一規則是否有價值。愛說愛笑是幼兒的天性,如果允許幼兒在恰當的場合充分地放鬆、自由地交流,那麼要求他們在另一些場合保持安靜就會容易得多。

4.規則面前教師有特權嗎

在幼兒面前,教師是強勢的羣體,是權威的象徵。規則的本意是它對於一個羣體中的每個人具有同樣的約束力,即使是強勢羣體也不能有特權。然而,教師在以高標準要求幼兒時,常常對自己放鬆要求。很顯然,有部分幼兒已經看到了教師享有的特權,他們或許尚未向教師提出疑問,但這一幕無疑會讓他們印象深刻。

很多教師都會說兒童和成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都會說自己願意成爲兒童的朋友。那麼,首先拋棄自己在規則上的特權吧!兒童有明亮的眼睛、

智慧的心靈,他們時刻在注視着教師。教師要想引導兒童遵守規則,應從自己遵守規則開始。

幼兒園教育反思10

一、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遊戲,體驗想象帶來的樂趣。

2、會運用短句“我猜這是××”大膽完整地表達。

二、活動準備:

象形圖卡兩張。

三、活動過程:

1、直接引入,介紹遊戲玩法。

2、提出遊戲要求。

a、會運用短句“我猜這是××”完整地表達。

b、大膽參與,大膽想象。

3、進行遊戲。

4、整理幼兒想象內容,與家長互相共享幼兒想象成果。

活動反思:“挖掘語言遊戲的魅力” 接觸大三班小朋友已有一個多星期,他們給我的印象就是常規好,孩子們做什麼事情都很有序,特別喜歡聽講故事,可是語言表達能力卻不怎麼好,常表現出語詞表達不連貫,回答針對性不強,回答問題時,許多孩子表現出不夠大方,總是抓抓褲子,摸摸衣服。針對這一現象,我制定一系列的語言遊戲方案,力圖藉助語言遊戲的獨特性,鼓勵幼兒愛說、樂說,正確說。本活動爲系列方案之一“猜猜是什麼”,圖象簡單,卻能給幼兒較大的想象空間。如圖“︵”,孩子說出的想象內容是五花八門,有山、小橋、嘴巴、杯蓋、門等不下五十個的答案,孩子們越說越開心,從開始說簡易的答案慢慢地進入完整表述“我猜這是××,這一水平對於大班幼兒來說,實際是低一點,但我認爲這恰恰是幼兒大膽表達的.好起點。遊戲結束時,多數幼兒還不停地問,老師還有別的形狀嗎?可見遊戲魅力的不一般。

課後,我對語言遊戲進行及時性反思:

1、遊戲的過程即孩子自我發展的過程,其中隱藏着重要的教育動因,內含 着教育方法的契機,有着不可忽視的教育價值,語言教學並不僅僅限於日常教學中故事、看圖講述、兒歌等,一些強調以聽說爲主的教學活動往往限制、束縛了孩子,因此教師應着力日常教學探討語言教育教學與遊戲的結合。

2、遊戲的教育化,這是針對自然狀態下的遊戲放任狀態而提出的,目的是爲了改變重上課輕遊戲的現象,突出遊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地位,實現遊戲對教育的服務功能。具體便落實在用教育目標來關注遊戲,以教育的內容和任務來分類組織遊戲活動,以兒童遊戲的年齡特點爲依據,加強對遊戲的引導,使遊戲對兒童的發展能夠迎合教育的方向。本次教學主要採用這種教學形式,尋求在輕鬆的遊戲中,讓幼兒自然習得短句,同時也是針對該班級的一些實際情況做出方向的調整,鼓勵幼兒大膽開口說,使他們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也同步發展個性。

幼兒園教育反思11

【活動意圖】

教育反思讓幼兒知道眼鏡非常有用,它能幫助眼睛有毛病的人清楚地看東西。

【活動目標】

1、簡單瞭解眼鏡的不同用途,感受科學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

2、能積極思考,大膽提出問題。

3、引導孩子樂於接受治療。

4、幫助幼兒瞭解身體結構,對以後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活動準備】

1、經過驗視力和聽保健醫生的講解,對眼睛常見的疾病有一定的認識

2、一位戴隱形眼鏡的老師和戴近視眼鏡的老師。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注意

1、引起幼兒注意老師的近視眼鏡:“這是什麼眼鏡?”

2、“爲什麼老師要戴這樣的眼鏡?”

3、“如果不戴眼鏡,看東西會怎麼樣?戴了眼鏡看東西又會怎麼樣?”

二、多樣的眼鏡

1、出示太陽鏡,潛水鏡等:“你們認識這些鏡嗎?它們有什麼作用?”

2、向幼兒介紹各種眼鏡太陽鏡—可以保護眼睛,防止眼睛被強光刺傷。潛水鏡—潛水員專用的,防止眼睛被鹹澀的海水傷害,並能看清楚海里的.東西。立體鏡—是供大家看立體電影的。紅外線夜視鏡—是在夜間觀察物體或環境用的。

3、你還知道哪些眼鏡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如果你是科學家你會發明什麼樣的眼鏡?”

三、感受眼鏡的發展與進步。

1、觀察所有的眼鏡:“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徵?”

2、請你們猜猜,老師有沒有戴眼鏡?(戴隱形眼鏡的老師)

3、老師向幼兒介紹隱形眼鏡,可讓小朋友觀察隱形眼鏡。並介紹隱形眼鏡的好處。

可以帶領幼兒在操作活動中,做副小太陽鏡,讓幼兒親身感受太陽鏡的作用。

幼兒對眼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瞭解了眼鏡有不同種類,不同作用。幼兒在觀察過程中能夠積極思考,激發了幼兒探索的慾望。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將天氣和心情結合起來,巧妙地將幼兒感受別人情緒與天氣預報聯繫起來,在設計此活動時,我考慮到這是個偏重社會領域的活動,於是我把幼兒的“注意聽”與“大膽說”作爲設計這次活動的重點。活動過程中,我注意用我的語言和眼神與孩子進行交流,爲他們創設了一種積極、主動的活動氛圍,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但老師的隨機教育能力和指導性語言的運用,還存在許多的問題例,我會在以後常教育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爲,結合理論,努力使自己的摸索、實踐過程縮短,以便自己不斷地、迅速地得以提高。

幼兒園教育反思12

孩子年齡小,聽覺敏銳,對語言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和領悟能力,正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興趣和動機是影響他們學習的重要因素。

幼兒英語教學不但要求教師有一定的英語水平,更應該瞭解幼兒、熱愛幼兒。針對我們大班幼兒的英語水平和接受能力,我反思了自己在本週教學中的一些粗淺體會和困惑。

首先,課堂上要用多種方式調動幼兒學習興趣,讓他們精神飽滿。幼兒的注意力時間較短,喜歡重複,理解和接受能力相對較差是這個階段幼兒的年齡特徵。因此,課堂的形式要多樣,內容要生動形象,爭取在幼兒注意力分散之前結束主課。例如:在本週學習Unit1中Let’ssay的5個單詞時,我準備了hammer和“單詞卡”,讓他們在“bomb遊戲”中反覆練讀、認讀已學單詞並記憶新單詞。在“findcard”遊戲中,讓幼兒能根據圖片認讀單詞。在“highandlowvoice”遊戲中鍛鍊幼兒的聽力,檢驗他們的發音及聚集註意力。在新單詞的學習過程中,根據單詞自編動作,把枯燥的單詞和律動結合避免了課堂氛圍的“冷”及消磨孩子的熱情;運用hammer變換節奏,讓幼兒情緒high起來等等手段來豐富課堂,以有效達到教學目的。

其次,在教學活動中多加入一些體態語,少一些漢語的翻譯(在常規及課堂中鍛煉出來,當然剛開始需要翻譯),讓幼兒在“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的過程中理解老師所說英語的意思。這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氣氛很活躍,容易被幼兒所喜歡,並且有利於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因爲相對運動的物體比安靜的聽讀更容易引起人的興趣,尤其是幼兒。

以上的一些形式、手段都比較容易引起課堂的活躍,但也容易引起孩子的“一發不可收拾”,則需要老師需要有技巧地對幼兒“收放自如”,把握一個度的轉換。這點在大班目前還沒達到“收放自如”的效果,仍需努力。

我的困惑:如何讓孩子區別“四季”與“天氣”,因爲在教學中我發現很多孩子不知道“什麼是四季”、“什麼是天氣”,如果我問:“今天是什麼天氣?”或“今天的天氣怎麼樣?”有的孩子會回答:“今天是夏天。”解釋了,他們下次仍舊這樣回答,請問,我該如何引導他們呢?這是一堂圍繞單詞Apple、Pear、Banana、Orange組織的英語活動,在課前,我根據英語教材詳細備課,準備了卡片、實物。在課上,我首先出示卡片採用了Followme教學過程,然後讓他們一邊念一邊按順序傳水果,孩子們看到這些水果時天真可愛的模樣讓我非常感動,在傳水果的時候,有一個幼兒還親了水果一下,其他孩子看見了,也模仿他的樣子。但反覆幾遍後,孩子們開始失去了興趣,最後複習鞏固時,有的幼兒在與他人講話;有的幼兒在玩手帕;有的幼兒要求上廁所。這是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的表現,可我的教學內容還未完成,於是我嘗試改變了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引起反思。

活動實錄:

我突然想到平時孩子們經常提到跟家長到快餐店“德克士”去用餐,“德克士”是幼兒喜歡並經常去的地方,他們很熟悉,於是我創設了一個“去德克士購物”的情景。模仿“德克士”的店面裝飾佈置了一個小的場景,準備了一些“德克士”的食物——“水果派”的道具,然後讓幼兒來向我扮演的“德克士服務員”買各種水果派。我問他們:“CanIhelpyou?”(你要買什麼?),幼兒回答漢語:“我要一個蘋果派”或“我要一個梨派”,接着我用英語重複他們的話:“Iwantanapplepie”或“Iwantapearpie”。通過幾次購買讓幼兒由傾聽產生說的願望,最後開口用英語和我邊遊戲邊交流——“CanIhelpyou?”(你要買什麼?),“Iwantanapplepie”(我要一個蘋果派),“Hereyouare”(給你),“Thankyou”(謝謝)。

活動反思:

生活是語言的源泉,幼兒學習語言是靠“聽”和聽後的模仿“說”,因此我們要給幼兒創設一個“說”的環境,讓幼兒在模擬的、熟悉的情景中發揮主動性,無拘無束的傾聽、感知、交流。在活動中,涉及幼兒熟悉的情景,使幼兒在看看、聽聽、說說、玩玩的情景中學習了水果單詞

和交際口語,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幼兒參與英語活動的興趣,讓幼兒發揮了學習積極性,知道了學習英語要注意傾聽,感受英語和漢語的不同語感、語調,同時掌握了一定的與人交流的方法。相反,如果教師只是手拿圖片或實物讓幼兒反覆認讀幾個單詞,不考慮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視幼兒爲填充器,呆板的說教環境,幼兒是不能運用語言去實現與他人的情感交流的,同時也不能以情感交流爲動機來學習語言的。在活動中我採用了“情景遊戲教學法”,強調了幼兒和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利用在幼兒英語教育活動中創設和日常生活相近的情景,激發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交際情景可提高幼兒對語境、交際對象等因素的敏感性,促進他們交際能力的發展,也有利於幼兒對英語的自然習得。

幼兒園教育反思13

午餐後,我們讓孩子們看圖書,可是問題出現了,陽陽哭着跑來告訴我說,“老師,我的書被別人拿走了……”沒過一會兒,娜娜也跑來告狀某某小朋友搶走了她的書。我們無數次的告訴孩子書本是大家一起分享的,可是效果一直不好,矛盾總是會出現。

中午,我拿出了一本色彩鮮豔的繪本,假裝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眼尖的家家看見了,連忙跑過來問道,“老師,你在看什麼啊?”說話間,好幾個孩子都擁了上來,他們都被我的繪本給吸引了。子涵很想翻開我的繪本自己看看,很可惜被我阻止了。子涵急了,“老師,給我看看嘛……”還有幾個孩子也說道,“我們也想看……”我故意趾高氣揚地說道,“不給你們看!”“那我問你借!看着孩子們渴望看到繪本的樣子,我故意說,“如果我不借給你們看,你們心裏怎樣想的呢?”“你不給我們看,我們不開心。”“我也不高興!”於是我說道,“那你們從家裏帶來的書本如果不借給別的小朋友看,他們會開心嗎?”經我那麼一問,孩子們議論開了,陽陽說,“書本需要一起分享。”寶寶也說我帶來的書本給其他小朋友一起看。

看着孩子們互相分享書籍,我的心裏很高興,同時也對孩子們的這一現象進行了分析:

1、分享是幼兒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對幼兒來說,分享就是不能獨佔,是把自己的東西給了別人,容易產生被剝奪的感受。所以經常出現孩子們不肯把書籍借給別人看的情況。

2、幼兒需要通過實踐體驗,使分享成爲自願的行動。通過一個實踐體驗,讓孩子們知道了分享的重要意義。

相信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們的孩子會把更多的東西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幼兒園教育反思14

安全教育是幼兒園教育永恆的話題,幼兒園是縱多幼兒集體生活的的場所,無論教師怎樣注意,也難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在平日的教育實踐中,我們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讓幼兒被動的接受“你不能怎樣,你不該怎樣”,成人如此反覆的強調只會讓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突出,針對我班的實際情況,本期我們開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動,如:談話活動“我身邊的危險”,看圖講述“誰對誰不對”,美術活動“我來設計安全標誌”等。讓幼兒主動獲取一定的安全知識和求助方法,樹立了安全意識。

同時,安全教育作爲幼兒園長期的教育內容,僅僅這幾個活動是不夠的,他需要與日常生活有機的結合和滲透,例如:利用聽故事“思傑走丟了”,讓幼兒知道回家要等父母來界,決不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每天喝牛奶時,請小朋友先試一試是否太燙。開門、關門時先要看看手是否放在門框上,吃飯時不嬉笑打鬧、不玩筷子,上下樓梯時,扶欄杆有序的走,以及早操、午睡、入廁等幼兒一日生活各環節的安全警示,並請小朋友們相互監督,定期評選出我們班的平安小衛士。通過這些與日常生活有機的滲透,不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傷害與不幸的發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爲幼兒安全行爲能力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我們知道,每一年有多少可愛的小生命因爲意外傷害事故而受到了多麼無情的摧殘。而教師作爲教育活動的主導者,對如何處理好教育活動與幼兒人身安全的關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這需要一個支點也需要一個平衡點,我們也常常困惑於此。今天當我們的教育倡導着教育活動生活化、情景化時,我們力求把孩子帶到真實的世界中,讓他們真實的去感知世界、體驗生活,這就意味着要放開成人的庇護,讓他們自由的去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把“保障幼兒的安全和爲了使孩子自主地成長,活動中不可缺少一定的冒險性”結合起來呢?

例如遊戲,它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園主要的教學形式。但由於他們的.身心發展水平較低,行爲缺乏理智,易受情緒的影響,在遊戲活動中特別是戶外的中,則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所以,教師在活動前或活動中對幼兒有效的規則約束和必要的安全指導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僅僅爲了安全,完全避免幼兒參與集體活動或一味的降低遊戲的難度,也是不利於幼兒成長的。日本有教育學家指出:“遊戲活動要有一定的冒險性,如果沒有,孩子無法真正形成迴避危險的能力”。

作爲幼兒教師,任何一個人,在孩子的安全問題上同樣有心理壓力,如果孩子們在幼兒園平安的度過一天,我們也會感到鬆了一口氣。主題

活動也好,生活中有機滲透也好,目的只有一個,讓孩子們樹立安全意識,保證幼兒的安全和健康,因爲這不僅關係到幼兒的安全和健康,也關係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和快樂。

幼兒園教育反思15

中班美術《不怕冷的小企鵝》聽課反思

今天下午聽了一節園內的公開課,雖說是公開課但聽起來常態課的成分比較多。課後,上課老師的自我闡述只在引導孩子方面。那麼僅僅就存在引導與迴應幼兒一方面嗎?以下是聽課後搭班楊老師以及個人聽後感受。

一、聽課,給自己思考

首先,個人認爲整節課沒有亮點,找不到老師要表達的是什麼?到底整節課的重點在哪裏?現在還用臨摹的教學方式,是不是已經很老套或是可以根據《綱要》精神,換種教學模式呢?

二、書籍加經驗,學習

關於楊老師的評課,我總覺得聽課沒有評課學的知識多,今天又驗證了這個說法。楊老師的評課我用自己的話可以說是很到位。看看楊老師對此課的評論。(加入了一些個人的理解)

1、重點在哪裏

《不怕冷的小企鵝》這節課中並沒有聽到不怕冷的意思來。講的全是如何關於畫企鵝。

2、偏離主題

《不怕冷的小企鵝》是中班《勇敢的我》這個主題裏的一個活動,大主題相當於一顆樹的樹幹,而主題裏的各個領域裏的活動相當於是樹幹分出來的樹枝。那麼大主題裏的目標,而是由滲進每個領域的活動裏去的,所以這節課的教學方式也已經脫離了大主題。

3、教學環節中的迴應

(1)當問幼兒,你玩過猜謎語嗎?(幼:沒有)那今天我們來玩玩猜謎語的遊戲。接着老師就開始以兒歌的形式說謎面。這裏幼兒回答的是沒有玩過猜謎語的遊戲,那麼要介紹給幼兒,猜謎語是怎麼玩的,然後在進行猜謎語遊戲。

(2)當幼兒回答謎語是企鵝時,教師迴應說:爲什麼說是企鵝?在這個的迴應上應該更有指向性或是針對性,比如,從謎面哪裏你猜出來的是企鵝?

 三、個人領悟

每次的聽課都是帶着目的去學習的,比如剛開始聽教師的迴應、聽教師的環節設計的.過渡語、聽教師如何完成目標等等,而每次的聽課總是能學到很多,特別是課後的各位經驗比較豐富的老教師發表的評論,總會給自己灌入更多的新力量。

今天從楊老師的評課中學到了以下五點:

1、選課要清楚課的來源,弄清楚這節課的想表達的是什麼?

2、那麼這節課你想帶給孩子些什麼?

3、確定目標後,如何使孩子們學到點什麼?環節的設計。

4、每個環節應環環相扣、過渡語要如何設計?

5、想象着孩子們可能會給你的回答,做好如何迴應,意外的回答又該如何回覆?

學以致用,所以鼓勵自己大膽的嘗試把有經驗老師的方法用到自己的活動中來。做個有心人,多看(書)、多聽(不一樣的課)、多記、多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