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信息技術

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標準的初探論文

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爲了讓您在寫論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標準的初探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標準的初探論文

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標準的初探論文1

信息技術課程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技能,還要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愛好,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提高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鼓勵學生在信息技術領域不斷質疑、不斷創新,以適應飛速發展的信息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怎樣才能提高國小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成效,通過教學實踐的探索,筆者獲得一些新的認識。

一、寓教於樂,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家誇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學生愛上信息技術課,但由於學生的年齡特徵,這種愛好往往只表現在愛玩遊戲,或者上網聊天、看動畫上。而對一些基本知識、技能卻不願投入精力認真學習。因此,教學導入要精心設計,誘發學生學習動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教學實踐表明,以下幾種導入課堂教學的方法比較有效。

1.遊戲激趣,引導學習。

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把遊戲與學電腦結合起來,寓教於樂,學生是很樂於接受的。將一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益智遊戲引進課堂,讓學生在玩中學知識,學會計算機的基本操作。例如,要讓學生學會打字,老師就在電腦上裝一些練習字法的遊戲;要讓學生學會鼠標操作,就在電腦上裝一些練習鼠標的如WINDOWS98自帶的紙牌、掃雷等遊戲。這樣做既能滿足學生的愛好興趣,又能開發學生的智力,還能培養學生操作電腦的基本技能,一舉三得!在實施遊戲激趣時,應特別注意:一是要學生有目的地玩;二是要學生有規範地玩;三是要學生有度地玩。切不能過度放任自流、隨心所欲,否則難於完成應該完成的學習任務。

2.創設情景,鼓勵學習。

在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可利用媒體創設、優化教學場景,藉助學生心儀事物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和操作慾望,引導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不斷地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Word軟件中進行《插入圖片》教學時,設計這樣的導入:首先讓學生欣賞一些往屆學生的圖文並茂的作品,像精美的賀卡、詩配畫等。學生看過後,便小聲地討論起來:真漂亮!怎麼才能做出這麼好看的賀卡呢他們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慾望。教師抓住時機激勵學生:這些作品是在Word中製作出來的,只要開動你們的大腦,發揮自由想象,你們同樣可以做到,而且還可以比他們做得更好。學生們個個都迫不及待地動手操作起來。這樣創設的學習情景,激盪了學生的情感,爲學生完成要我學到我要學過渡奠定了紮實的情感基礎。

3.學科整合,促進學習。

信息技術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爲學生提供更爲豐富的學習資源。《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強調要注意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究的能力。因此,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學科整合是不可或缺的教學思想、教學內容。學科整合既讓學生真實地感知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又可讓學生自然地拓展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如在教學《初識PowerPoint》時,可以播放其他學科教師製作的一些PowerPoint課件,讓學生感知信息技術可以應用到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各門功課,從而產生要學好PowerPoint的想法,喚起學生自覺的學習動機,自主地投入學習活動。

二、預留空間,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要求教師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些課程理念對改革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在書法藝術中有對白,那是意境;在繪畫藝術中有虛實,給人以想象的餘地;在教學藝術中也應留有讓學生能夠自由想象的空間,讓學生自覺、自主地進行探究、學習,充分發揮主體性,發揮個性特長,展示聰明才智。

這樣教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信息技術應用中有許多操作都是相似的,明白了此即明白了彼,教師不必講解得太多,指導得太細。比如,在畫圖軟件中,教師講解了矩形的畫法,那麼其他橢圓和圓角矩形,就不必再細講了。從教學效果來看,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掌握其他兩種圖形的畫法。又如,複製、剪切、粘貼只要教過一次就可以了,各種軟件中的做法都是差不多的。所以說,大膽放手,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課堂效率。

三、引導創新,完整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要鼓勵學生創新,培育創新意識,鍛鍊創新思維,訓練創新技能。從課程的起始階段,就要充分保護和發展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愛好和興趣,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技術教學中必須給學生預留創造的空間,如畫圖中的自由創作、Word、PowerPoint中的電子作品創作都是學生進行創新的實踐。對此,教師千萬別要求統一,對創作成果評價要因人制宜,要注重創作過程的技能運用,注重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表現及效果,注重激勵學生的發展、進步。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要進行知識技能方面的教育,也要進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以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今天,更要加強對學生進行計算機使用的道德規範教育。要教育學生懂得計算機是學習對象,也是學習工具,不能僅僅把它當作一種高檔的遊戲機。在教學《規範使用計算機》時,要讓學生養成使用計算機的良好習慣,負責規範地使用計算機;要教育學生使用正版軟件,從小樹立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要教育學生防止計算機病毒的傳播,不能仰慕電腦黑客。在教學《遨遊因特網》時,要讓學生正確面對浩瀚如煙、良莠不齊的互聯網,自覺遵守《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不瀏覽不良信息,不進網吧,不沉溺於虛擬空間。由此可見,信息技術課教學只有做到知識技能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機結合,才能真正地提升國小生的信息素養。

面對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課教師只有多學習、多鑽研,才能使教學更加有成效,才能使信息技術教學成爲提高當代國小生全面素質的重要支柱。

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標準的初探論文2

21世紀是信息技術的時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和普及,不斷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國小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使信息技術成爲學生終身學習的.手段和工具[1]。結合這一目標,從以下幾方面探析如何上好國小信息技術課。

一、教師在國小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起關鍵作用

教師在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面對剛剛接觸計算機的國小生,教師在教學中的組織、引導顯得十分重要。這就要求教師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學習教材、教法,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教師還應當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教育教學技術日新月異,新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更是層出不窮,信息技術教師更應當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和教育教學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在國小信息技術教學中做到遊刃有餘。

二、瞭解學生、鑽研教材,認真備好每一節課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要上好國小信息技術課,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程度,瞭解學生的學習習慣等具體情況,才能因材施教。通過對學生的瞭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設置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過程等,讓學生帶着目標有目的地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其次,教師還應當不斷鑽研教材、熟悉教材,充分了解教材中的知識點,結合學生實際,選擇恰當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有針對性地做好課前的各項準備,備出適應學生髮展、適應課堂教學需求的好課[2]。

三、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國小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是排除學生學習中的心理障礙,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保持學生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國小生都喜歡新奇、有趣的事情,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慾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強化學生的學習思維及記憶效果。

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創設一種和諧的、學生感興趣的課堂教學情境,把學生引入感興趣的事件或環境中,鼓勵和引導學生學習,這樣才能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是上好信息技術課的關鍵

(一)形象教學法

國小生對物體的感官認知超過理性認知,對事物的認識是通過實物模型,形象性地直接感知以獲取知識和技能的。根據國小信息技術課的特殊性,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的特有優勢,採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獲得知識。如《計算機的組成》一課教學開始時,教師應有意識地不說電腦術語,而是讓學生自己接觸電腦。首先告訴學生計算機各部分的名字,然後讓學生以找朋友的方式,將名稱與電腦實物配件相結合,接着引導學生看看每個部件的線通到哪裏等。通過這樣的教學,國小生不僅可以很快地瞭解計算機的各個部位,而且可以瞭解相互之間是如何連線的,更可以消除對計算機的神祕感,提高學習興趣。

(二)任務驅動法

任務驅動法在各個學科都得到運用,在國小信息技術課中也不例外。任務驅動法是教師提出一系列的任務,引導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3]。首先,教學環節的設計應具有靈活性,教師應當精心分析教材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特點,以適應不同水平學生的需求;其次,教師應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擔當指導者、引導者的角色,在不束縛學生思維的基礎上加以指導;最後,教師應做到賞罰分明,及時對學生的作業作出評價,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優缺點,以便學生及時地糾正自己,爭取更大的進步。如在學習《動畫自己做》一課時,教師可將教學過程分爲三部分:一個娃娃從北向南跑;兩個娃娃同時同向賽跑;接力賽跑。這樣一來,學生通過簡單的動畫製作入手,慢慢進入教學內容,完成學習目標,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既可以輕鬆愉悅地上課,又可以獲得成就感,有利於培養自學能力。

(三)遊戲教學法

遊戲教學法即採用遊戲的方式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獲得知識。這種方法經常用於國小課堂中,而計算機課程的特殊性,更促進遊戲法在國小信息技術課中的應用。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遊戲的練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遊戲中高效率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藉助一些益智遊戲幫助學生熟悉計算機,如:金頭腦、拼圖、成語挑戰屋等,讓學生進一步熟練控制鼠標、鍵盤,熟練掌握電腦的開啓和關閉。如此一來,既可爲學生奠定堅實的電腦知識基礎,又容易讓學生接受,實現寓教於戲,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主動地、快樂地學好這門課程。

總之,在社會經濟日益發展的基礎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爲了滿足社會發展對信息技術的需求,必須培養出大批的高素質信息技術人才。而國小信息技術教師必須不斷提高個人素養,更新知識,採取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提高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質量,從而爲社會培養出更多高水平的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冬梅.信息技術教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J].中國電化教育,20xx(05):45-48.

[2]齊仁德.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信息技術課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xx(06):34-37.

[3]周建平.遊戲教學關論要[J].教育理論與實踐,20xx(06):88-89.

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標準的初探論文3

在國小階段,計算機教育應該教學生掌握計算機操作運用的能力,把計算機能融入到語文、數學、思想品德、音樂、美術等學科的教學活動中,從而能在各科學習中運用計算機來學習、鞏固、擴充自己的知識,提高學習的效率、效益和深度。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學中得出的經驗,談一點兒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爲提高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能力採用的教學方法。

一、創設輕鬆的學習環境

1.精心組織教材,誘發興趣

根據國小階段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可以多采用輔助教學軟件和益智教學遊戲等,激發其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

例如在鍵盤練習時,剛開始學生由於好奇,每個人都會感興趣,幾節課下來,學生已失去了好奇,大多已變得無精打采了。針對這一情況,我先讓學生在打字練習中進行基本指法練習,當學生有一定基礎時,再選用一些網上優秀的flash打字軟件,這些flash軟件聲情並茂,畫面精美,可欣賞精彩的動畫、聆聽優美的樂曲,直觀而形象,在練習過程中學生輸入正確,電腦還會發出諸如好厲害啊、good此類表揚的語句,學生輸入錯誤時則發出不用太着急、不慌之類鼓勵性語句。學生使用後都愛不釋手,這類教學輔助軟件誘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把讓學變成了我要學。

2.注意語言藝術,引發興趣

生動幽默的語言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能消除教學中師生的疲勞,使緊張的氣氛變得和諧,使沉悶的課堂活躍起來。因此,如果能運用風趣的語言、適當的比喻,就能化抽象爲具體,化枯燥爲輕鬆,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例如,我在講計算機的組成這一部分知識時,單純的講輸入輸出設備,國小生較難理解。這時我就形象的將它們比喻爲人的手和眼睛等,讓學生形象的理解。又如,在教授word中的使用文本框插入豎排文字時,說: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都通透着古樸典雅的韻味,我們在讀時總是邊看邊點頭,大家說說爲什麼這時學生自然而然也就會與我們現今文檔的橫排文字進行比較,從而理解了豎排文字。再如,我們在講文件夾和文件時,可以將文件夾比作抽屜,文件比作抽屜裏擺放的物品,或將文件夾比作房間,文件比作房間裏的人或物品,既形象又貼近學生生活,易於學生理解。

二、操作示範

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教師的操作示範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指操作姿勢的示範,如:操作計算機的坐姿、操作鍵盤的指法、操作鼠標的指法;另一方面是指計算機軟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驟的示範,如:在講windows基礎操作時關於文件夾的創建,其操作步驟爲:

1.進入到指定位置;

2.文件新建文件夾;

3.轉換輸入法;

4.把鼠標移到新建文件夾,點右鍵,選重命名;

5.輸入文件夾的名字;

6.確定。

通過教師一步一步的演示後,學生進行實踐練習,通過這種觀察與實踐練習的教學過程,不僅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了深刻、透徹的理解,更加深了學生的記憶。

三、任務驅動,體驗成功

1.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國小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應採用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習主體性的主動學習方式。例如,在進行用自選圖形畫圖教學時,教師上課時可先告訴學生自選圖形在什麼地方,插入圖片自選圖形,然後就給出一幅用自選圖形畫的圖,讓學生用自選圖形把它畫出來。畫這幅圖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探索:

(1)怎樣用自選圖形畫出圖形來;

(2)改變自選圖形的大小;

(3)移動自選圖形的位置;

(4)給自選圖形添色;

(5)在自選圖形上寫字;

(6)改變自選圖形的形式和方向。

在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探索過程中,使其探索和自學能力得到了培養,也增強了學生間相互學習和相互幫助的能力,實現了使學生去主動的求知,發揮了其主觀能動性,由被動轉成了主動。

2.教學聯繫實際

凡擔任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的教師或許都已體會到,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區別就是,教學內容的靈活性和可設計性。就教材內容,一般都比較枯燥、專業,所以學生都不大願意看教材、研究教材,如果教師教學生照着教材死記硬背、生搬硬套,必然會磨滅學生的求知慾。那怎樣設計教學會叫他們更願意接受呢?

像高年級《漢字輸入》這部分內容,教材本身內容是比較單一的,因而不易吸引學生,故此,我就將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個的教學任務,例如,叫學生給自己最喜愛的老師寫封信,或者寫一篇關於自己親人或朋友的描述作文等,且叫他們把自己的優秀作品都保存在自己設立的文件夾中,這樣,不僅達到了教學生練習漢字輸入的教學目地,同時又拉近了學生和學習內容間的距離。這種任務驅動式教學,不單把所學與現實聯繫在了一起,而且教學條理非常的清晰,學生們學起來也就比較的感興趣,好多同學都把平時不願跟父母或老師說的心理話輸入了電腦,有的也因電腦提高了對作文的喜愛程度,學生自己又切身的體驗到了所學知識的實用。

總之,做爲一名新時代的信息技術教師,依據新的教學理論要求,應由原先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爲學生的幫助者、促進者,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還將會多動腦筋,在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教學理念的指導下,不斷進行教學研究、教學總結,盡力找到一種更佳、更有效的適合國小階段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調動學生的內部驅動力,使學生能至始至終愉快的學習,使教學效率不斷地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