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熱】

文化1.93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熱】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

“我站在古人一定站過的那些方位上,用與先輩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會有變化的自然景觀,靜聽着與千百年前沒有絲毫差異的風聲鳥聲。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裏有很多貯存古籍的圖書館,講授古文化的大學,而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都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大地默默無言,只要有一二個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也就能嘩地一聲奔瀉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這種奔騰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結果,就在這看似平常的佇立瞬間,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於是有了寫文章的衝動……”

餘秋雨在自序裏如此寫道。

我們似乎看到這樣一幅畫面:文弱多情的餘秋雨,在斷垣殘牆或莽莽蒼蒼的人文山水前,一會兒靜靜沉思,一會兒喃喃自語,欲步卻又停留……他驚歎、震憾,他婉惜、嘆息。

他這樣描述自己當時的行狀:我就這樣邊走邊想,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疲憊地伏在邊地旅舍的小桌上塗塗抹抹,然後向路人打聽郵筒的所在,把剛剛寫下的那點東西寄出去……

我想,古人讀書時所崇尚的那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人生境界,也定然會使他心旌神搖、羨慕不已。

他從祖國大西北的甘肅敦煌起步,轉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後寫至境外南洋的疊疊從冢。

他寫下了《道士塔》、《莫高窟》、《五城記》、《夜航船》、《酒公墓》、《家住龍華》、《華語情結》、《這裏真安靜》。

至此,《文化苦旅》真正誕生了。

《文化苦旅》無疑是極爲成功的。

它有着低徊與感傷的歷史氛圍,有着散文創作中的戲劇性表現,有着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寫。

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係,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蘊,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

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

餘秋雨創作的歷史並不是抽象的歷史,他試圖與歷史對話,與歷史共鳴,在自身與歷史的對話中形成他獨特的歷史語境與歷史情懷。

當他厭倦了枯燥的學術生活,便想着離開案頭,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去旅行,他並不同一般人那樣是爲了輕鬆,爲了獵奇,爲了開闊眼界,而是在“尋找一所橫亙千年的人格學校”。

他不是爲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於和歷史、文化進行對話。

餘秋雨的遠行不願意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遊觀感的文章,他覺得,那種揚旗排隊的隊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

由此,便決定了他這次的文化旅行活動成了一種“苦旅”。

當他浪跡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訪“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澀的感想,故謂之“文化苦旅”。

然而,書名所隱含的深層的意義,纔是最重要的。

觀照人體生命,餘秋雨這一旅程,是他本人對於人類的生命,以及文化走向的問題,由困惑而至感悟的心路歷程,這歷程相當辛苦,故謂之“文化苦旅”。

再觀照中國文化的生命,這是辛苦的旅程,不再是作者的旅程,而是中國文化的旅程,我們中國文化,在時間的長途中,已跋涉了上千年的路,其間所見證的天災人禍、滄海桑田,豈是言語所能說盡。而數千年所累積下來的包袱,變得如此沉重難荷,今後還走得下去嗎?……

故又謂之“文化苦旅”。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的滄桑感更能引發出人生滄桑感,在山水歷史間跋涉的時候,便有了越來越多的人生體驗與回憶,其實中華文化並不像當時哄傳的那樣頑固和腐朽。它確實步履艱難,卻來自於歷史意志和文化倫理之間的深刻衝突。

歷史意示要求強蠻、突進、超越,文化倫理則要求端莊、秩序、和諧,兩者都有充分的理由卻方向相反,互相牽制,誰也無法實現自己,結果成了千年廝磨的生死冤家,“苦旅”之苦,即來自於此。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急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正是這樣的創作翼求,形成了《文化苦旅》中那種特有的低徊、感傷的歷史氛圍,在餘秋雨如數家珍般的歷史描寫與山水文化臨摹中,籠罩上了一層淡淡的感傷氣息,這種感傷來自於對數千年曆史文化的清理和總結,從而有了一種悲劇的味道。

當這種感傷、悲劇的氣息,在《文化苦旅》中升騰與散發時,便讓我感覺有種妙不可言的美感和閱讀效果。

我幾乎可以看到一個哲人瘦瘦的影子,揹着手,低着頭,皺着眉在慢慢地踱着,我也與這位哲人一起品味歷史,體驗文化,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拂拂地吹過多情而脆弱的心靈。

儘管餘秋雨的散文創作是他厭倦了戲劇研究之後的產物,然而,一個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的事實是,他在《文化苦旅》中有意或無意地融入了戲劇藝術的表現手法,在散文中製造出驚險曲折、絢麗多變的劇場效果。

“我不是天才,因此,我的靈感並不呈現爲波瀾壯闊的狀態,而只是片斷閃光。”

餘秋雨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不是天才,他缺乏如郭沫苦那樣汪洋恣肆的才情,他也不十分深刻,缺乏如魯迅那樣入木三分的眼光,但他那片斷閃光的靈感,通過生命潛藏的喚醒,倒不愧爲一種創作散文極佳的境界。

我讀《文化苦旅》,是將它作爲文學作品來欣賞,然而腦海裏閃現出的卻是不同畫面的剪輯,好像自己置身於一個個時空交錯的舞臺之中。

試想一下,如果餘秋雨沒有在戲劇方面的長期積累和薰陶,便不可能有《文化苦旅》中如此的寫法,他也就不可能於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說古道今,娓娓而談,興趣盎然。

餘秋雨放棄了戲劇,然而他不曾料到,戲劇卻不自覺地成就了他的文學。

就文筆而言,《文化苦旅》中的散文,是一篇篇的美文,是一篇篇經過精心打造的文化佳構。文辭雍容、典雅,而又不顯出雕琢的氣息,在淡淡的敘述中,又蘊涵有濃濃的抒情意味。

在《五城記》中他如此描寫廣州:

“廣州歷來遠離京城,面對大海,這一方位使它天然地與中國千年封建傳統構成了逆反,千里驛馬跑到這裏已疲憊不堪,而遠航南洋的海船正時時準備拔錨出發。” 對於遠處南疆的廣州市來說,用這樣一段話來形容,真是既準確又極富想象力。

如果沒有闊大的胸襟,如果沒有遊歷過祖國的大山大川、名城重鎮,如何能寫得出這樣的奇句。

而在《西湖夢》中,作者則是如此點染蘇小小的心靈世界:

“由情至美,始終圍繞着生命的主題。蘇東坡把美衍化成了詩文和長堤,林和靖把美寄託於梅花與白鶴,而蘇小小,則一直把美熨帖着自己的本體生命,她不作太多的物化轉捩,只是憑藉自身發散出生命意識的微波。”

無需尋尋覓覓,在《文化苦旅》中幾乎到處都可以找到這類精雕細琢的文字,既有特定的歷史氛圍作爲烘托,又有類似小說情節的劇場效果作爲主幹,因而,其中配以雍容、典雅而又抒情的文字的描寫,並不會讓讀者有過於雕琢之感,反而會讓文章增添一些詩意,增強一份藝術的魅力。

悠遠的歷史便如一條纜索,餘秋雨便是這樣依稀走來,又於秋風秋雨中漸行漸遠,雖征程漫漫,寒窗數載,卻終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2

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

它有着低徊與感傷的歷史氛圍,有着散文創作中的戲劇性表現,有着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寫。 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係,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蘊,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 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 餘秋雨創作的歷史並不是抽象的歷史,他試圖與歷史對話,與歷史共鳴,在自身與歷史的對話中形成他獨特的歷史語境與歷史情懷,

當他厭倦了枯燥的學術生活,便想着離開案頭,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去旅行,他並不同一般人那樣是爲了輕鬆,爲了獵奇,爲了開闊眼界,而是在“尋找一所橫亙千年的人格學校”。 他不是爲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於和歷史、文化進行對話。 餘秋雨的遠行不願意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遊觀感的文章,他覺得,那種揚旗排隊的隊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 由此,便決定了他這次的文化旅行活動成了一種“苦旅”。 當他浪跡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訪“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澀的感想,故謂之“文化苦旅”。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3

剛開始翻開目錄看到都是講的國內或者國外的景點。自己也是愛旅遊的人,所以抱着好奇的態度看完了整本書。

讀完整本書回想起來,發現自己印象最深的只有兩個地方。其一是剛開始的寺廟,“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蒂指教,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一首《送別》勾起了多少青春回憶,每每聽到這首歌,總是有種莫名的心酸,好像就應該落淚才能對得起這首歌的意境。也是在此,我才知道這首詩是李叔同寫的,人稱弘一法師。

其二是在寫蘇東坡文字獄的時候,也就是烏臺詩案。看完整個案件的過程,對蘇東坡莫名的感到心疼。或許我們現在的人只記得蘇東坡的詩,記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記得“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從早前意氣風發的詩詞風格到晚年詩詞的粗獷,心酸,無奈。一個莫須有的罪名,一場莫須有的案件,削平了一個人多少的棱角。在那大漠孤煙直的地方,還會有人記得這個才華橫溢的詩人嗎?這個故事也讓我看到人性的邪惡,也是整個社會甚至是當代社會都存在的弊端。社會上總有些人嫉妒那些才華比自己好,成就比自己高的人,總會想方設法捏造些罪名強加於他人身上。大部分分不清是非黑白的人,總喜歡跟風,認爲反正不危及到我自身的利益,那麼跟隨大流踩一踩也是可以的。輿論的壓力,社會的壓力迫使當權者不得不流放自己看重的人,可想而知這個社會風氣該是如何的令人悲傷。慎思,慎行,慎言,六個大字,應該學會如何做人。

整本書都在講景點,也在講文化,文化附着在這些建築,這些風景裏。文化的成敗對於一個國家的興亡真的很重要。文化的形成在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積澱,但是毀滅往往在一瞬。

孤獨不是一種脾性,而是一種無奈。

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嘆息。

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

嚮往巔峯,嚮往高度,結果巔峯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

堂皇轉眼凋零,喧騰是短命的別名。在流光溢彩的日子裏,生命被鑄上妖冶的印記。

友情的敗壞是從利用開始。

大智不羣,大善無幫,何懼孤步,何懼毀謗。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4

如果夢想是雲朵,那麼書籍一定是雲朵身後的藍天,讓雲朵可以歇息;如果夢想是大廈,那麼書籍一定是大廈的根基,讓大廈巍然屹立;如果夢想是航船,那麼書籍一定是航船的船舵,讓航船到達彼岸。我願圓夢路上飄滿書香,然後一路高歌,走進夢想。

“文以載道,詩以言志”,書中自有一方世界,一處繁華,所以當我的指尖輕輕翻過《文化苦旅》細細閱讀時,我就在那一方世界經歷一場苦旅,品味中華五千年文化的輝煌與苦難。

尋一處僻靜,輕輕翻開《文化苦旅》,伴着淡淡書香,我看到信客的狼狽與高貴。說信客狼狽是因爲他們從遙遠的地方帶着委託的貨品回來,一路上跋山涉水,風風雨雨,正如書中所說:“走東路過來,顯得極端疲勞;走西路過來,則顯得特別窩囊。”他們是極盡狼狽的。說他們高貴是因爲他們堅守做爲一名信客最基本的原則——誠信。就像那個年輕信客謹記老信客的告誡。一路上都記着給別人的承諾,說到做到,把委託的貨品一分不少地帶回來。信客不是頂天立地的英雄,他們做着最辛苦最平凡的事,用誠信聯繫着鄉村與城市。信客詮釋了“誠信”二字。

信客見證了中華五千年文化苦難的開始,卻依舊堅守誠信的中華傳統文化美德。圓夢路上,伴着淡淡書香,我收穫誠信。

尋一處僻靜,輕輕翻開《文化苦旅》,伴着淡淡書香,我看到一個戲劇大師黃佐臨的愛國之情。黃佐臨在英國留學時,中國爆發“七七事變”。呵,一個是和平安逸的英國,一個是戰火紛飛的祖國!他卻毅然選擇祖國,回來‘赴國難’。用他的話說就是:“我不是將軍,但也算是士兵。”黃佐臨回到滿目瘡痍的祖國,用筆做武器,揭露黑暗,控訴戰爭!和祖國站在一起。黃佐臨毫不猶豫地選擇祖國,源於他的愛國之心。他深深地愛着這個生養他的地方。

黃佐臨見證了中華文化被掠奪的苦澀,卻依舊堅守愛國的中華傳統文化美德。圓夢路上,伴着淡淡書香,我收穫愛國。

尋一處僻靜,輕輕翻開《文化苦旅》,伴着淡淡書香,我看到一代名導謝晉的執着。謝晉把拍電影作爲他的職業,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他依舊執着。他像個單純不諳世事的孩子,執着地追求着。在一種叫“敬業”的精神中追求更美的電影藝術。生活中的他何嘗不是如此敬業?他辛苦地把幾個子女養大,其中的辛酸無人能懂。他不僅努力做好拍電影這個職業,還努力做好父親這個職業。

謝晉見證了中華文化的大浩劫,卻依舊堅守敬業的中華傳統文化美德。圓夢路上,伴着淡淡書香,我收穫敬業。

正如‘文化苦旅’這四個字一樣,《文化苦旅》訴盡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訴盡五千年文化的辛酸歷程。在《文化苦旅》中,那些書中提及的人都代表了那個時代的文化,都見證了文化的苦旅,又都對中華文化不離不棄,依舊堅守。品讀這本書時,就是在經歷一場苦旅,苦後卻悟得文化歷盡艱辛後的甘甜。其實圓夢,何嘗不是一場苦旅?但有書相伴左右,便覺得雖苦猶甜。我願這場苦旅中飄滿書香,然後我一路高歌,走進夢想!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5

世間萬物,代代更迭,人們常將歷史比作長河,是在映射那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的“變化”二字,宛如奔騰不息的流水。而在這浩浩長河中,人類渺小得比不上一朵浪花,貫穿着整個歷史的也永遠不會是脆弱的人類生命,而是山、河、樹、石,以它們堅韌的生命,默默地佇立在河水邊,冷眼旁觀着時代變化。

很難想象,也許在未來不知多少個年頭之後,我們如今生活的城市是否還存在,是否也像如今我們眼中的“歷史”一樣,只剩下幾方石料、一口廢井。

讀《廢井冷眼》,我似乎能感受到作者見到那一口廢井時的心情,彷彿有時間的細流從指間流走,又彷彿時間在廢井的冷眼中緩緩凝固。那時候眼前似乎燃起大火,灼燒着幾百年前的這口老井,燒沸了,又燒乾了,最後只剩下一副把一切都看倦了的千年冷眼。

作者說,“歷史很漠然,在多數情況下不講曲直,不講感情。”但我想,正是歷史的漠然使我們對自己也漠然了,可以以整個歷史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又怎會在意那微塵般的跌宕呢?

歷史中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匆匆過客,甚至像渤海國這樣繁榮的大都市也不過在歷史中存在了幾百年,還不如一個傳承幾代的文明。一切活着的都將死去,在歷史上,只有文化是永恆的。有人爲自己一時的起伏長吁短嘆,可倘若更加達觀地來看,也許依舊沒辦法解決當下的問題,但至少可以在人生的悲歡離合中保持一個淡然的心態。而當我們真的放下了、看透了,無論到哪裏都能隨遇而安。

這是冷眼教給我們的,也是歷史教給我們的。

再回頭看那顫巍巍佇立在土地上的廢井,儘管破敗卻顯得堅韌。那副冷眼已經見慣了朝代更迭、家族盛衰,想必再不會爲什麼所動了。歷史是漠然的,但它使我們寵辱不驚,使我們看一切都是過眼雲煙。我想,這已是歷史最大的慈悲。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6

在一個暴雨傾盆的夜晚,昏黃的燈光柔和地映在墨綠色的書封上,它呈現出一種靜謐而沉穩的顏色,正如這本《文化苦旅》所呈現的內容——深沉、厚重,它帶着我踏上這片有五千年文明的土地,開啓一場別樣的旅程。

我隨餘秋雨先生走在中華民族的大地上,借他獨特的觀察力,用文化藝術最敏銳的直覺歷遍這大好河山,同時也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一種蒼老後的年輕,冥思後的放鬆,行走在陸地、江海,懷着一個個繾綣的夢,探訪歷史的足跡。

從敦煌到陽關,從四川到蘇州,從大漠關山遠,到吳儂軟語輕。在沙原聽駝鈴細細,在水鄉賞暮雨瀟瀟。在莫高窟的山腳下獨自徘徊,慨嘆藝術的博大精深,也行走過蘇堤,在雷峯塔廢墟旁凝思,叩問那流轉的傳說。餘秋雨先生鄙棄了陳詞濫調,以一種細膩的感官享受描繪雄渾壯闊的廬山,他也寫飄渺冷豔的西湖,用千鈞的筆力譜寫出旅程中的悸動走走停停,在山水歷史的跋涉間,回憶滲入了筆墨。

文人的裹卷讓這山河更加多姿絢麗,它呈現出涌動的生機和魅力,讓你因爲那詩香的浸染而更能讀懂這畫境的靈妙,遊轉其中,彷彿能深刻地體會到人的喜、人的怒、人的哀、人的樂,它濃縮在一個小小的身影裏,我們就在這裏思索健全的文化人格,以不斷找到文化事業的靈魂支點,懷古傷今,懷古論今,溯本追源,文化是一個民族最寶貴的遺產,文化因爲有了歷史的解釋而更加珍貴,這也警醒了我:當我像餘秋雨先生一樣遊山玩水時,我看到了多少呢?

誠然,以前的我只是用眼睛去觀察美景,我的思想,我的靈魂從沒參與。但當我隨着先生的筆觸,真正融入這人文畫般的大自然之中,我會體驗到靈魂的震顫,我會動容,會哀思。看吳江淒冷的月,看茫茫的白雪,看那似乎還留有烽火痕跡的斷壁殘垣,我會對古老的文化產生一種由衷的讚歎,甚至於膜拜,它使我像信徒一樣的虔誠,因爲我探尋到了它蘊藏的千言萬語,那在時間長河緩慢流動裏,容易被忽視的最動聽的聲音。它讓我的想象奔突傾涌,情感豐潤我的內心,因而再看這奇麗風景時,既有主觀上的理性觀點,更有漬着藝術想象的激情。

對民族、對生命、對歷史、對藝術的探討是永無止境的,一程一程,一頁一頁,都在訴說着蒼涼深邃的文化。文章的深度撼動着我的心,在充滿韻味的文字間,我可以讀到那異於尋常遊記輕快筆調的蒼老,因爲它不僅僅是身體上的艱難跋涉,更是心靈上的強烈衝擊,大地默默無語,有悟性的文人卻吞吐千年,解放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腳步到了哪裏,正確的精神指向就向哪兒打開,大江東去,無法淘盡的千古風流人物躍然紙上,讓你在這書頁間,任思想肆意馳騁,激發無限的創造力。

這樣萬里的山河,這樣的多元,這樣的無限,才值得來這世上活一遭啊!我在這場苦旅裏實現自我的價值,尋找一切美的本源,低徊在光榮與傷毀的羣山回唱中,讓文化在不朽的質感裏,永恆地綻放出光輝。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

初讀《文化苦旅》感覺沒有什麼興趣,我本就是不喜歡散文的,在作業之下,不得不粗略地將它看完。

近幾星期,語文老師給班中每一個同學又發了一本從校圖書館借來的《文化苦旅》,作爲閱讀課上翻閱之用,這才仔細地閱讀。

沒想到,初讀了幾頁,就被吸引在其中,它和我之前讀過的散文書完全不同,它邏輯嚴密,有思想,有內容,不空洞,沒有華麗的詞藻,只有樸實的文字。每一個章節並不只是一篇散文,而是一篇篇引人入勝的小故事,帶你重遊作者小時的家鄉,帶你重返清未的莫高窟,帶你重回富裕的宋朝,帶你重回文革那個艱苦的歲月。

我孤陋寡聞,在讀此書之前,並不知道餘秋雨何許人也,藉着這本書也讓我對他有了一個粗略的認識。

在我看來,他首先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作家,而後,他又是一個思想深刻的哲學家。

他在《文化苦旅》這本書中,以深刻的文字,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喚醒中化民族的意識和民族情感。

今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莫過於王圓籙在莫高窟的所作所爲,他的那些醜陋行爲讓人噁心得髮指,同時也體現了一個小國民的無知和愚味,但世人均罵王圓籙,卻少有人注意到另一個人——翻譯蔣孝琬,他纔是一切事情成功的原因,沒有他,王圓籙與斯坦因就無法交流,從而斯坦因也無法取走那麼多珍貴的經卷。

讓我們來看一看他的經爲,蔣孝琬談判的結果,居然只花四塊就解決問題,斯坦因立即讚揚他,說這是一場中英外交談判的勝利,蔣孝琬一聽,十分得意,我對他的形爲已經無語,我真想知道,連父母之國都不尊重愛護的一個人,名字中還有一個孝字。引用餘秋雨先生的原文“我對他的行爲十分厭惡,因爲他應該知道,所謂的中英外交談判意味着什麼,我並不奢望在他心底會對當時已經極其可憐的父母之邦產生一點小慚愧,我只想,這種橋樑式的人物如果把一方的河岸扒塌了,他們以後還能幹什麼。”

餘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寫道:“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所以,《文化苦旅》不僅是一部散文集,也是從作者身上到歷史之上的印射。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8

初讀這本書時,真正吸引我的並不是作者的下筆如有神,而是小敘中所說的“對我來說,《文化苦旅》就是這個外出的浪子”和“宅,成了一具無主的稻草人,成了一個廢棄的箭靶子,破破爛爛地歪斜在田野間,連烏鴉、田鼠都不願意多看他一眼”等等,這些句子每一個都戳中我的內心,“文化苦旅”到底是什麼?它對我來說就是一個謎。

靜靜打開這本封面素雅卻滄桑的書籍,黑色的四個字“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着實吸引了我的目光,我的雙眼久久注視着這獨具特色的封面和異常刺眼的“苦”字。帶着滿肚子對它的好奇,我迫不及待準備開始享受這份文化大餐。

《文化苦旅》是一部類似遊記風格的散文集。作者將旅行時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蘊含着作者對中華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尋與思考。作者筆下每個地方都隱藏着千年來中華文化的印跡。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但又有相同的文明期望。書中寫了有“天府之國”稱號都江堰,夕陽西下,朔風凜凜而略顯悽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華歷史血脈的莫高窟,還有一灣不算太小的沙原隱泉和天一閣。這一切,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神祕的。它們在各自的地方安靜地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當餘秋雨老師的筆觸摸到它們時,它們又開始活躍起來。通過作者的筆,它們活力四射地出現在人們眼前,讓人們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結合的動人瞬間。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道士塔》,在中國文化遺址莫高窟上,有個叫王遠錄的道士,上天註定讓他當上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他從外國冒險家手裏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將不計其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今天,敦煌研究所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一個年輕的詩人寫到: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啓程,他回首看了一眼西天悽絕的晚霞,那裏,一個古老的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我們爲曾經的文化感到惋惜!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9

《道士塔》這篇文章講述的就是一個歷史悲劇,一個沉重的文化史實。它所揭示的問題讓人心痛,讓人揪心,讓人不禁爲那個時代,也爲我們的民族,發出一聲聲無能爲力的嘆息。

全篇圍繞敦煌莫高窟展開,說的是在20世紀初,莫高窟由一位無知的道士掌管,因爲無知,他自作聰明地將窟中的珍貴壁畫粉刷,甚至挖鑿,代之以靈官塑像;因爲無知,他將窟中無價的國寶嚮慕名而來的西方學者換回歷歷可數的銀元;因爲無知,祖國的瑰寶受到糟踐,不幸流失,給我們後人留下了無限的遺憾。

國寶外流,我們發自內心地遺憾、痛恨、憤慨。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讓我們在今天,在這個覺醒了的民族當中,開始做一些事對遺失的文化進行補救。於是,在遺憾、痛恨、憤慨之餘,我們直截了當地想抓住罪魁禍首。那麼,元兇是誰?是犯下了強盜行徑的西方學者?是目光短淺、愚昧無知的王道士?還是舊中國,那個沒落在閉關鎖國中的“天朝”?或許真如古人所說的“慌不擇路,飢不擇食”,自身的落後讓我們已無心理睬一下被擱在西北荒涼之中的文物們,只好讓強大的勢力來替我們保管?想想舊中國所揹負的“東亞病夫”的恥辱,想想“落後就要捱打”這鐵一般的真理,我的心在滴血,我的民族自尊心在哭泣,我感到往事不堪回首,它令我感到那樣恐慌與不安。彷彿有一枝利箭從歷史深處射來,刺痛了我的心。

這就是歷史悲劇,發生在祖先們的身上,但它帶來的痛苦卻可以綿延幾個世紀。然而時光即逝,往事不再,亦無法緝拿真兇,將其正法。我們所能做的,惟有無奈,無奈地歷數罪惡,無奈地遺憾惋惜,無奈地遙望歷史,無奈地幽幽痛惜,無奈地嘆出一口氣,讓它定格在那一個個恥辱之日、罪惡之日的上空,化作晴空中的陰霾,眼睜睜看着愚鈍的王道士在畢恭畢敬地帶路,看着洋人們在莫高窟洞開的一剎那驚詫瞪大的雙眼,看着一箱箱文獻、一尊尊泥塑、一車車詩卷、一幅幅壁畫被運走。這樣的奇恥大辱,哪個國人還能坐視不理?一個當代中國青年這樣寫道:“我好恨/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要麼你我各乘一匹戰馬/決勝負於城下。”激盪人心的語言,道出了每位中國人的心聲。但,現實與理想總是在作無謂的對峙與較勁,從而無法統一。看看,現在中國人在幹些什麼?有一些人繼續淪爲洋人的奴隸;有一些人忘掉了恥辱,忘掉了歷史;有一些人在倫敦、東京等地的博物館買下中國文物的膠捲,回國後對着相片作空頭研究;還有一些人在吶喊中吼出憤怒,卻永遠只是吶喊,無法付諸實踐。

一切皆因他而起,那愚氓———王道士。時至今日,不少人認識了這個名字:王圓籙。我在想,如果讓他知道了國寶的價值,讓他知道了他所作所爲的嚴重性,他會怎麼做?依然賺取蠅頭小利?又或者,轉做了更大的買賣?還是改邪歸正,捍衛國寶?無從得知———我的想象力有限。但這次的閱讀卻讓我真實地接觸了歷史的陰暗面,那是一段可怕的、災難的歲月,但願它不再發生。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0

站在歷史的邊緣,觀看雄雞的各個景點。從古老的江南小鎮到雄偉的三峽工程。無不帶給我一種震撼的感覺。穿越現代,來到讓我們遐想的古代。

道士塔,青磚黃泥,最普通的地方,但他的主人卻是莫高窟的罪人。在金錢和權利的驅使下,他不惜把我們中國最燦爛的文化,把一箱箱難以數計的文物運走,讀到這裏的時候,心在滴血。當我們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回敦煌文物的膠捲時,是多麼的悲哀。原本是屬於我們的東西,卻要從外國人的手裏買入,這一切僅僅是因爲一個農民的貪念之想。

乘船去三峽吧,去找李白和劉備吧。李白和劉備,詩情與戰火,豪邁與沉鬱,對自然美的朝覲與對山河主宰權的爭逐。也許是因爲這樣,這股河水在日夜不息地奔流着。神女峯,人們在她身上傾注了最瑰麗的傳說。當她屹立在巫山上時,你直流而下看見她給你指路時,心裏無疑想起那最美麗的傳說。

蘇州,一個美麗而又夢幻的城市。這裏的流水太清,這裏的桃花太豔,這裏的彈唱有點撩人。這裏的小食太甜,這裏的女人太俏,這裏的茶館太多,這裏的書肆太密,這裏的書法過於流麗,這裏的繪畫不夠蒼勁有力,這裏的詩歌缺少易水壯士低啞的喉音。儘管有許多缺點,但仍然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蘇州還有一位美麗的姑娘,她爲自己的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勾踐臥薪嚐膽,更有重要的一項,把她進獻給了夫差。從此她就要揹負慘痛的命運,要與亡國聯繫在一起。這人就是西施,我國的四大美女之一。

“出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相比之下,江南小鎮要來的柔情得多。江南本來就是一個多水的地方,優雅,古色古香。閉上眼睛就能想見穿鎮而過的狹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緻的石橋,傍河而居的民居古色,民居樓板下就是水,石階從樓板下一級級伸出來,女人正在石階上涴洗,離他們不遠的烏篷船上正升起一股股的炊煙。多麼美好的一幅畫景,讓人不想去破壞。

陽關,由於王維的《渭城曲》而出名的。古往今來多少文人辛辛苦苦找去,爲的是一睹它的風采。在度過一個沙漠之後,終於找到了陽關的古址。也許在多年後的陽關早已失去了原來的面貌,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風采但也會讓人感到雄壯。“勸君更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看着友人已打點好的行裝,他微笑着舉起了酒杯,再來一杯吧,出了陽關,就沒有故人了。

西湖想必是最常見的。有多少文人雅士爲西湖寫過文章,寫過詩,譜過曲。“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寫的就是西湖夏天美麗的景色。西湖中最出名的就是蘇堤和白堤。兩位大詩人,大文豪在此留下了足跡,無疑是浙江人最揚眉吐氣的。當初顯然一開始不是爲了文化,而是爲了老百姓而興修水利的,爲了造福人類,而在此留下了兩條生命的堤壩。現在人們已經把他們當成了藝術品,當成我們最爲自豪的事物。雷峯塔也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白娘娘爲了報答許仙的救命之恩而放下自己千年的修行,找上了許仙。最終的結果在雷峯塔下度過了孤獨寂寞的日子。這是她的悲劇,是她嚮往人間的悲劇,可憐的.白娘娘。

大概,每一處古蹟都有一些它自己的歷史和故事,值得我們去一一品味。在時間的流逝下,那些曾使我們驕傲的事物成了現在我們口中的佳話,值得我們去瀏覽的好地方。合上書本,心裏有無限的感慨,如果只是單純的讚歎,永遠也不會有更高的感慨。要領略祖國的偉大精神,繼承和發揚祖國的傳統。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1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一部散文集,所收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作者用心思細膩的筆觸,記錄着自己的所見所聞,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前史奇蹟,在他的筆下有着深層的寓意;一篇篇潔淨美麗的散文,成了讓炎黃子孫警醒的文章。《道士塔》《莫高窟》《陽關雪》《寧古塔》……從大漠到水鄉,從西北到江南,從古蹟到文人,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各地,無一處不是中華大地上歷史的閃光點。每到一處,對這個地方的人文、歷史、地理進行考察。滔滔流水,殘陽廢壘,西風古道,在他的筆下都變得雍容大氣且富於智慧,彷彿成了歷史的濃縮與見證,在世紀輪迴中散發着不滅的穿透力。文章篇篇語言精美,就象一位無聲的導遊,引領我循着他的足跡推開了一座座神聖殿堂的大門。

讀《文化苦旅》是對歷史滄桑的一種回顧

鏡頭轉向《莫高窟》:王圓籙爲一個道士,敦煌莫高窟的當家人。他爲謀取個人私利而將玄奘西天取來的九千多個經卷、五百多幅繪畫,用難以想象的不等價交換“送”給了外國,千年的敦煌由此而遭受浩劫。王道士只是這麼多見證中華文化衰微的一個縮影,但作爲維繫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紐帶的傳統文化的衰落,讓人不禁更覺蒼涼。作者的心在滴血,一個古老民族在滴血,致使我也變得學會了嘆息與感慨,明白這一切的一切全部是人爲所造。我也因此而抱恨,爲民族,爲國家而恨……

讀《文化苦旅》是對個人意志的一種礪煉

“高貴的生命要創造文化,必然會經歷坎坷。”《巴金百年》中巴金,文革中面對“棍子”橫飛敢於直言,並能在大規模的嘲笑中含笑屹立,不爲所動。另餘秋雨先生擔任戲劇學院院長期間,因爲掌握着上海那些身居要職的人的職稱評定,得罪了某些人,導致辭職後被大規模的“圍啄”。而戲劇大師黃佐臨送給他三句簡短的話“他們罵啦,罵些什麼?讓他們罵去!”此三句箴言,競是他渡過重重黑水的木筏,從而坦然面對攻擊他的人,這其實也是考驗一個人應對外界惡劣因素的定力。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不在乎周圍的聒噪,堅守內心的寧靜,就能擺脫很多煩擾,從而靜下心來做自己想做的事,煉就一份超然與灑脫。

讀《文化苦旅》是對人生價值的一種定位

餘秋雨曾是當時中國內地最年輕的高校校長。他建立了《世界戲劇學》的宏大構架,並創建了自成體系的《藝術創造學》,獲海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評價。他接任校長時,黃佐臨送了其四個字“可喜、可憐”,“可喜”容易理解,“可憐”指餘秋雨老師在藝術和學術上有雙重天分,耗在行政上,豈不可惜?“可憐”兩字如一魔咒,時間一久,後兩個字分量逐漸加重。擔任六年校長後,其毅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和高位任命,開始了他的“文化苦旅”。

他冒着生命危險貼地穿越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蹟。他作爲全球唯一完成全部現場抵達的人文學者,一路上對全世界文明作出了全新思考和緊迫提醒,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是什麼讓餘老師捨棄功利,完成常人難以完成的文化苦旅,是源於對事業的酷愛。另如文中著名導演謝晉,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中國的電影事業,其對藝術的追求、工作時的盡情投入讓人折服。他不在乎名利,他只是飢渴,沒完沒了地飢渴。正是這些大師的卓越貢獻,給中華文化大船增添了厚重的色彩。

這些大師對事業的執著而散發的人格魅力深深影響着我。讓我對所從事的職業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作爲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拋棄功利、靜心學習、醉心課堂,不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嗎?認真教好每一位學生,通過自己的言行去影響他們,讓他們學有所成,讓他們擁有積極向上的學習和生活態度,所從事的事業不是很有意義嗎?在今天這個政治清明、人心凝聚、文化敦厚的社會,我願有我最刻苦的精神,最堅韌的毅力,最飽滿的熱情,最昂揚的鬥志,努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鼓足幹勁,揚起風帆,爲家鄉教育事業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2

餘秋雨先生很早就寫出的這本《文化苦旅》對很多人來說一定頗有記憶的分量,就在寫這篇文字的時候,辦公室裏連着兩個同事說“中學時看的書也被翻出來啦?”說實話除了書名,對內容很多記憶都沒有了,於是再翻開的時候,除了文學的魅力外,看到的竟然是一本充滿文化感的旅行路書,在這裏從歷史的角度,從文化的角度說一說你見過的,你想要去的山河的星空還有大地的歲月。

讀書筆記依舊是以摘要的方式呈現,列舉幾個最愛的點,把這本書重新推薦給大家。餘秋雨先生的自敘,輕描淡寫之間也把我們想看世界的心情表達出來!

“在讀了很多很多書,經歷了很多很多次災難之後,我終於幡然醒悟,發現一切文化的終極基準,人間是非的最後衡定,還是要看山河大地。說準確一點,要看山河大地所能給予的生存許諾。我在山河間找路,用短暫的生命貼一貼這顆星球的嶙峋一角。”

之所以叫做旅行路書,一定是用了文字給了我向往的悸動。

這部分選了“都江堰”和“莫高窟”兩個中國古代最神奇的創作,一個是對水的創造,一個是對土的創造,曾經中華歷史上生命的力量能夠歷練水土,必然已經能夠重造山河。

都江堰——”水,看似柔順無骨,卻能變得氣勢滾滾,波涌浪疊,無比強大;看似無色無味,卻能揮灑出茫茫綠野,累累碩果,萬紫千紅;看似自處低下,卻能蒸騰九霄,爲云爲雨,爲虹爲霞...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實際上,卻是人領悟了水,順應了水,聽從了水。只有這樣,才能天人合一,無我無私,長生不老。“

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整個畫面出現了揚眉吐氣般的歡樂,那隻能是唐代。春風浩蕩,萬物甦醒,連禽鳥都是舞者,連繁花都捲成了圖案。天堂和人間連在了一起,個個表情生動,筆筆都有創造,唐代洞窟中的一切都不重複,也不刻板。我立即明白,真正的歡樂不可能重複,就像真正的人性容不得刻板。結果,摘抄,唐代的歡樂誘發了長久的歡樂,唐代的任性貼合了永恆的人性,一切都融合的渾然一體。恍惚間,熱鬧的洞窟裏似乎什麼也沒有了,沒有畫,沒有雕塑,沒有年代,也沒有思考,一切都要蒸騰而去,但又哪裏也不想去,只在這裏,在洞窟,在唐代,在吳道子筆下。“

因爲歷史的原因,因爲文化太精彩的緣故,莫高窟的文物和很多國寶一樣,被掠奪後放置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裏於是“莫高窟被那些文物拉得很長很長,幾乎環繞了整個地球。那麼,我們的心情也被拉長了,隨着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延伸到整個世界。”

所謂旅程給予我們的不止是浩渺的時空,更給了我們觀看人生的眼光和角度。

餘秋雨先生走了很多路,見了很多景,品了很多事,寫了很多字,於是所有的感受都在腳步中混合,也在大地山河中得到印證,於是旅行給予所有人的不只是腳下的路程,還有信中的力量。

“嚮往峯巔,嚮往高度,結果峯巔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上已無路,下又艱難,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與彷徨。”

文化苦旅讀後感:“世間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貼着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人生真是艱難,不上高峯發現不了它,上了高峯又不能與它親近。看來,註定要不斷地上坡下坡。“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3

文化苦旅是一部十分優秀的散文集。輕描淡寫卻能帶來不可描述的震撼,每一個字都能敲擊心靈。就像一個滿臉褶子的蹣跚老人用很輕很輕的語氣向你訴說我們曾經的文明。從怎樣的風姿無限走向怎樣的屈辱無奈、 荒涼殆盡,給你帶來真實感、 衝擊感。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吸引你去探尋,去追索那解讀文明的密碼。去改變、 向上,追求更好。

所謂文化苦旅,是文化在時間空間上的運動關係。但文化怎能是苦的呢?苦的是這段旅程,揹負這段旅程的人。

文化慢慢相融,磨合,剔除,隱沒,放大,添加,這段旅程是艱苦的。而這些歷程摻雜在歷史古蹟和歷史人物的經歷中,這些是人文山水,也是文化歷史。如<莫高窟》一文中有餘先生說“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以人類的幾大文明爲背景,一代代的佛像都在石窟裏深刻而又通俗地端莊着,微笑着,快樂着,行動着,苦澀着,犧牲着。漸漸地,這一切都與中華歷史接通了血脈,甚至成了一部堅石雕刻的歷史。依照時間順序把莫高窟的歷史一一介紹,只緩緩陳述事實,卻能分明感覺到筆耕的沉重和深刻的思想。

苦的是揹負着一段旅程的人。文化的一切改變,都將由人作爲主體來承受。讀這一字一句,都想面對面地感受他們呻吟的哀嘆和遺憾。如書中提到的康熙皇帝,因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交融,成就了一代政治家精神的強健,也成就了一代霸業。處理複雜的西藏事務和蒙古事務,解決治理黃河、淮河和疏通漕運等重大問題。而如同劉宗同、傅山、李顒等誓死反清的文人,中華文化的厚度不止帶來自豪感,還有更多的厚重感。這種文化的歷程便是傷害,他們拼命護守正統的那份熱血,便會成爲束縛與桎梏,是浮於表面而不可迴避的痛。能有這樣一羣人,是漢文化洋洋自得的一面,也是這位歷史老人走向盡頭的徵兆。

又如多篇提及的貶官文化也苦了一代又一代人。遭貶,最慘的結果便是流放。作者是這樣說的:“與殺相比,流放是一種長時間的折磨。死了倒也罷了,可怕的是人還活着,種種殘忍都要用心靈一點點去消受,這就比死都繁難了。”這是人治社會的惡果。“殘忍,對統治者來說,首先是一種恐嚇,其次是一種快感.越到後來,快感的成分越多。這就變成了一種心理毒素,掃蕩着人類的基本尊嚴。”上至大文豪蘇東坡,下至不能道出姓名的清朝老人,無一能夠逃出貶官的摧殘,這種身心所承受的痛苦,也許我們一輩子也不會理解。但一種文化現象,好處是絕不會少的。蘇東坡在編址黃州期間,“經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得益於這樣的冷落,使他的藝術才能獲得一次蒸餾與昇華。在黃州,誕生了《念奴嬌·赤壁懷古》前、後《赤壁賦》等千古名篇。而清朝被貶至寧古塔的清朝官員,則通過自身的昇華,“創造了一個味道濃厚的精神世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東北人豪爽的性格的形成。

這一段段文化苦旅,令無數中華兒女自信自豪,其中當然有彷徨和失落甚至是屈辱,可我們中國人善於苦中作樂,善於在苦難中創造奇蹟,我們不害怕苦難,但並不表示我們歡迎、讚美苦難。我們要開創更美好、更讓國人自豪的時代。

輕輕拂去歷史造就的塵埃,用心靈去感受傳統精神文明帶來的濃厚氣息的底蘊,再去尋求傳統文化更好的發展。纔是《文化苦旅》帶來的最美好的感悟。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4

文化苦旅之歷史觀《文化苦旅》是當代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級文化學者餘秋雨的文化散文集。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他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爲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寫出了因爲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那苦苦的味道,爲這本記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他的筆觸時而奔放,時而靈動,有時像大江奔騰,洋洋灑灑,蕩氣迴腸;有時像小溪宛然,曲徑通幽,砉然流芳。他的氣勢磅礴,凜然睥睨天地,有時好像在放肆地喊着:“我要遨遊九天而天威耐我不得,我要逍遙九地而地塹縛我不得”;而有時卻又好像在苦苦地尋覓,爲中國的文化,歷史尋覓一條出路,一條重獲新生的出路。然而,最讓我觸動的卻是他那不羈的文思,見常人所未見,思常人所未思,收放自如,讓人不禁歎服。他用美妙的文字一步步將我們帶入文化意識的河流,讓我們思考,讓我們深省。在他的筆下,歷史是那樣的深邃蒼涼,令人扼腕,往往在讀他的散文時總能體味到原來不曾想到的東西……真正的歷史是沉默而寂靜的,它無言,用沉默傲視人間,傲視人間的斗轉星移,王朝更迭。

它任憑人們在他身上居心叵測的塗抹着,不屑與何人爭辯。“大音稀聲,大象無形”,它沉默不是因爲他懦弱,它的力量足以拖垮無數的霸業,再強的盛世在他眼中也不過曇花一現。“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這是對他最好的形容。力拔山河的項羽能怎樣,羽扇綸巾的周瑜能怎樣,立馬橫刀的張飛又能怎樣,歷史的一個轉身就讓他們灰飛煙滅,終成一抔黃土。只有歷史以真正的王者身份永存,跨越了空間,穿越了時間,創立下獨屬於它的基業。可不幸的是,每當翻開厚厚的歷史書,總會被蕩起的濃濃灰塵迷住了雙眼。小時,曾相信歷史,相信史官筆下那一個個棱角分明的人物,後來才漸漸懂得,所謂歷史不過是人之歷史,變成了一些人爲了取悅另一些人的工具。那一幕幕,一場場,滌盪着對與錯、善與惡的史實也只是陰謀家的說辭。在歷史之流中,永沒有善惡,存在的只是解釋。浩瀚五千年留下的文明,在一次次刪改中扭曲了原來的模樣,留給我們的只是一個梗概。善惡、對錯有時並非由什麼定義,而區別它們的往往卻是勝敗強弱。

一切正如尼采所言“歷史沒有正義,只有利益”,在無窮的利益的驅使下,歷史也淪落成爲了工具。追溯過去,不知有多少人在歷史的夾縫中苟延殘喘,他們被歷史所遺忘,被歷史所判定,更可悲的是判定他們功過是非的是那些別有用心之人。若他們地下有知,會不會發出一聲長嘆,嘆息這民族的哀魂。我無力扭轉歷史的滄桑,更無能評判一個民族的優劣。我只知道,有太多的人未能瞑目,卻又匆匆流逝于濤濤的歷史洪流之中。然而,我相信,某些史官一杆竹管筆塗劃的文字,哪怕能鐫刻山河,能雕鏤人心,卻又怎能羈絆住歷史的腳步,它放肆奔騰,橫無際涯,一紙丹書又怎能成爲它的囚籠;我相信,總有一天它能突破黑暗重回光明,讓世人重新去評判它,還它一坦蕩蕩的模樣。月到風來——讀《文化苦旅》有感江南,如詩的畫,如畫的詩。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粉牆黛瓦深巷幽弄,琴聲酒香古月悠揚。四方青磚,一彎清流,環抱出那個晶瑩的你。幾千年來,小溪將宋埠元橋、明磚清瓦帶到了這如夢般的你的身旁。忘不了那坐在家門口編竹篾的阿公;忘不了那呷茶談天的阿婆,還有那屋裏煮着的老湯,屋外曬着的藕粉?? 江南,那也是一片曾被迷霧籠罩的天空。“假如我是秦淮歌女手中的琵琶,就情願在紙醉金迷的世界中破碎。只要我這裂帛的一碎,能夠驚醒能歌善舞的商女,莫再演那亡國之痛的《後庭》遺曲,只要能夠震醒那沉醉於歌舞昇平煙花柳巷的王子公孫。甚至,這破碎的聲響能化作一曲悲歌,飛過秦淮歌畔,去勸告聲色犬馬中的世人,豔曲未終,亡國日近啊!”江南,讓一個王朝的痛苦回首。那雙幽怨的眼,凝視着一個世界的變遷,朝代的更迭。月下,秦淮河,一片槳聲燈影;姑蘇城,三分舊怨悽情??

然而,江南註定是一段苦旅。苦,卻並不因爲這裏過往的陰晴圓缺,聚散離合,不爲那秦淮豔曲,不爲那洞庭漁歌。苦,是因爲無數長夢的乍醒和多少慨嘆的頓生。從春江月夜到煙雨樓臺,那長亭、蘭舟、斷橋、長堤,無不引人情思,動人心魄。而今安在哉?不在麼?那夕照下,還剩一樹柳彎腰;那春雨裏,還掩一座石板橋。還在麼?那才子佳人,固已遠去;晚風清韻,卻也無存。一邊是舞榭歌臺,一邊是雨打風吹,道出的不是時光變遷催人老,確是江南的缺席。有景無風,有物無韻,這便是失約的江南。那唐風宋韻沉默着,明歌清曲黯然着,靜觀這個不屬於自己的時代。 總覺得不該是這樣,只要我們能用真心去呵護江南,似應可以渠清如初,風物似昨。可江南偏偏成爲一段苦旅。在古風與新貌間,在文化與金錢間,在風韻與價值間,有過,並也正在進行着無形的鬥爭,等待人們的抉擇。我便看到了這段苦旅,人們一樣都不想放棄,物質與精神不分輕重,一條岔路引人思索。在難以抉擇中雙管齊下,在舉棋不定間漸行漸遠。於是,古蹟在,利益也在;於是,風韻不在,興致也不在。我或可說,而今的江南徒有其形,靈魂卻無所寄託了。苦旅中,樓臺間煙塵滾滾,西湖邊喧鬧震天。一切都還在,又似乎都不在,只有旅人在夢醒後,在人流中,如中了流失的鳥一樣飄搖不定,踽踽獨行。我知道,黃梅曲調遮不住商業大潮的滾滾濤聲,這是一個別樣的時代。但我很可惜這樣的江南,在飄搖間兩手空空,煢煢孑立。沒有選擇,也沒有放棄,這樣的旅程看似完美,卻註定有苦難等在盡頭,我不願走,也不願江南走這樣的路。如果可以,我願換回舊日江南,如果不可以,我情願她在新時代的洗禮中浴火重生,也不想見他亦古亦今,讓人爲難。我院人們用真心虔誠選擇,即使那分岔的路百般誘人,也比有一條值得獨求。不愛苦旅,我只想要真的江南。因爲我知道,最可貴的是心靈的迴歸,最真實的是靈魂的召喚。不貪戀陌路風景,懷着真心從殘缺走向美好,從暮色到黎明。舟行水盡,自有月到風來。文化苦旅讀後感我相信作者在寫這一篇文章的時候必然不會帶着愉悅的心情,而是懷着沉重的情感。文化和歷史的探求,總是有着不太爲人知的沉痛與傷感。在我讀這本書時,便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這一點。道士塔,我想講的不僅僅是中國封建末年文人文化人格的落寞,那個屈辱、悽慘、蒼涼的年代,血液正從這個古老的國度龐大的身軀滴下來。這便是歷史的悲涼,誰都改變不了這傷痛的結果,可同時又要癡心的研究。歷史的學者一般都是老人,一個再怎麼健壯的青年,在這癡心的痛苦中也會迅速老去。相比之下莫高窟和陽關雪則展示了一種美,把那種悲壯與柔情完美的結合起來。莫高窟不僅擁有美的外表,她是“一種感召”,她把幾千年來的藝術家靈動的生命力以一種美的形式展現出來,她是具有生命的美。千年來,她以豪放姿態爲一代代的藝術家提供靈感,同時又把藝術家的靈感記錄下來,生生不息。陽關雪展現的則是一種死寂,這是一個古戰場,朔風下,埋藏着千萬將士的頭顱。當夕陽染紅了純白的雪,我不知道那是對已故將士的柔情,還是漠北特有的悲壯,或許都有吧。相比於西北邊塞,南方則有的是一種溫文爾雅的美。

南方的那些名山名水,大都都是那些超塵脫俗的隱逸者地家園。就拿廬山來說吧,李白、白居易、蘇軾、歐陽修等等都曾來此,他們的交流好像是跨越了時空的界限,在這個隱逸的聖地,暢飲酒,豪揮墨。至於西湖,這不僅是一個文人雅士雅集的地方,有了蘇堤和白堤,便爲文人們更添了另一重形象,文人不僅會喝酒賦詩,也有一種經世濟民的情懷,這蘇堤和白堤,完全是爲了百姓而修建的。蘇堤也是一種美,那是一個“真正卓越到了從容的蘇東坡”的特有的美,他胸懷天下、淡泊從容,解除這一方的百姓的疾苦,爲百姓所紀念也是情理之中的。廢墟,看起來在現實中並沒有意義,然而,它的意義卻只存在於廢墟。我相信廢墟的存在必定有它的的意義,廢墟是進化長鏈中的重要一環,它連接着過去,指向未來。他是開始之前的開始,是結束之後的結束。他是一切重生的源泉。廢墟代表着悲壯,代表着離別與死亡,這與人生一樣,有了生離死別,有了種種的人生悲劇,於是誕生了不懈的拼搏、堅韌的生存,於此人生才顯現出其真正的美麗,人生的美,不會是一種柔美,而是一種壯美。“由於這種美襯托了人類嚴峻的生存狀態,考驗了人類終極的生命力,因此顯得格外動人心魄”。

人的生命力不會在平和的環境中得到充分的體現,我相信,只有在嚴峻的生命考驗下,生命的美麗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現。自然,不僅賦予了人類生命,同時也在不斷地毀滅生命,因爲只有不斷地生命挑戰,才能孕育出一個真正的生命,才能使生命的價值體現。文化的靈魂和人生的祕諦其實是同樣的,人類幾千年的文明,無數的先人對人生展開了深入的思考,同時將其以不同的形式記錄下來,這便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文明成果,它其實是先人思想的載體和傳承者,以其特有的面貌,在幾千年的風雨洗禮下,在後人的面前展示出其斑駁陸離的面貌,以特有的形式向後人訴說先人的思考。文化苦旅,又何嘗不是對心靈探祕的苦旅呢?讓我們在文化中慢慢的行走,在先人智慧中得到人生的啓迪。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5

《文化苦旅》這本書大抵是高中時候就有所聽聞,原諒我幼時所閱不過是三五雜誌,童話故事爾爾,既未曾潛心侍讀過魯郭茅巴老曹的作品,亦未曾以四書五經等等作爲啓蒙。

倒是入了高中後,因是對文言的喜愛,才慢慢喜歡上所謂的深層次的閱讀,喜歡上之乎者也。更是臨其形,摹其意,在此也要感謝我高中的班主任及語文老師包秋豔先生的栽培和認可。

再長了些年歲,便開始由小說及散文,由歷史至哲學,雜文閒談,大家經典,略過一二,不敢言熟讀默背,卻也在此過程中悟出需得在吸收中反芻,在閱讀後寫感,以此幫助自己理解和思考文中內容。

前段時間同事常捧一本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也有一友稱其在讀此書,便買了本開始讀起來。

讀至書半,已是講到千年一嘆和行者無疆的成文時間,且不論此間餘先生之文筆內涵,行文思想,單就其中一個觀點,讓我侃侃寫下這些文字。

書中提到餘先生遊歷各古文明遺蹟後,對比中華文化之傳承。在此摘抄一段。

“那麼漫長的歷史,中斷和泯滅太正常了,而既不中斷也不泯滅,卻是異數中的異數,很讓人費解”。

中華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斷層過的。這句話大抵就是這一篇的總結,同時也是我們在初高中歷史課堂上經常會提到的一句,而也正因這句話的反覆提及,這一現象的重複表達,大多人都已對此麻木而遺忘。

但是認真仔細的去思考,且不論遠一點兒的焚書坑儒,文字獄,水火等等,就論眼前身邊當下中東恐怖組織對於當地文明和遺蹟的破壞,阿富汗的巴米揚大佛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

就連堅硬桑滄如石,端莊肅穆如佛,都能被人類的極端和暴戾給毀滅,回過頭來想,當年學富五車裝車裏的竹簡,天一閣裏代代相守的藏書,這些承載中華民族之魂與意的脆弱。又是如何在千年悠悠裏吟唱。

我在辦公室裏寫下這些文字,儘管身邊同事皆在,卻仍因這些詠唱和傳承之艱難與之付出的犧牲而盈眶。這大抵就是文化的自愛與自信。

標籤:讀書筆記 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