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飲食文化的學習心得

文化2.36W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啓發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飲食文化的學習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飲食文化的學習心得

飲食文化的學習心得1

舌尖上的中國,你所看到的不僅僅是食物,涵蓋了所有在城市裏,只到超市與菜場買食物的你所不知道的,美食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從高原深山裏,到湖泊,大海,所有我們平常能見到或者鮮見的食物,原來它們是從那裏獲取的,香格里拉的松茸要早上三四點出門,步行二十多公里到原始森林裏找尋,沒錯,就是找尋,仔細而艱難的找尋這上天賦予的珍寶,說珍寶一點也不過分,在北方一盤碳烤松茸的價格是1600元,而她們的找尋只是爲了一個夏天5000元左右的收入。

還有一顆看似普通的蓮藕,必須由專業的挖藕工人每天從淤泥裏挖,那種勞動強度讓他們都或多或少的有肩周炎和腰肌勞損,餐桌上的雪白的蓮藕裏有挖藕工人滿是泥漿的汗水。

那些最原始的獲取食物的方法艱辛而繁瑣,那份辛苦裏飽含了多少汗水與情感,我們可想而知,而那些用最原始的烹飪手法做出的美味,纔是你的味蕾與胃和心靈真正需要的,看過你才知道自己碗裏賴以生存的那些,真的是你的天。

舌尖上的味道不只是食物所帶來的馨香,還有歷久彌新的`那份熱愛,童年的味道,遠去的味道,食物所承載的情感世界,所有的關於吃的記憶和我們最初的舌尖下深藏的信念。

飲食,表面上看是一道道由各類食材組合而成的菜,供你果腹,免受飢餓之苦,其次纔是滿足味蕾的愉悅。

可是另一方面它代表的就是文化,飲食的這種文化,代表着你內心最深處的那種記憶,你小時候吃過什麼,它們都會像烙印一般跟隨你一輩子。

這話一點不假,中國人走到哪裏都能很快適應,可是唯一適應不了的就是自己的胃,正因如此中餐館開遍了全世界,也試圖用中國的美食去征服世界人的胃。

五千年曆史的沉澱,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都是精華,尤其在現在這樣物質豐裕的時代,人人都愛吃,人人都講究吃,隨處可見精美菜品的圖片四處流傳,教授人做美食的相冊教學貼比比皆是。

可是大家眼中更多的是這五顏六色,賣相極佳的成品,卻很少有人關注這些食物背後的故事。

《舌尖上的中國》雖然聽起來應該是介紹各地美食名吃的,但是實際看下來卻是在講述一個個和食材相關的故事,一個個食材背後,真實的中國人的故事。

所以一部分吃貨失望了,因爲他們沒有看到自己想象中的東西。

沒有新奇的菜品,紀錄片展現的人文內容遠比美食要多得多,那些在火上翻騰的食物倒更像是爲這些故事的點綴,所以在他們看來喧賓奪主了。

不過也正是因爲這一點才讓整個紀錄片有了深度,有了更能打動人心的籌碼,也才能使我感動。

尤其是海外的學子們,看到這些熟悉的情景與人羣,大概思鄉之情會更切,很多人大概已經開始動手預定暑假回家的機票準備回去大快朵頤了吧。

中國幅員遼闊,飲食的種類更是千千萬,在一個52分鐘的紀錄片中展現這些繁雜的美食,用剪輯技巧,靈動流暢的把幾個故事串聯起來,還前後承和,不得不說製作組是花了心思的。

而且南北方相對比,內陸與海相映襯,不失獨特風味,也更加反映了完整的中國,在片子的結構上來看的確是佳作。

《舌尖上的中國》將生活中熟視無睹的食物給予一個新的視角,開創了美食類節目的新篇章。

該片在立意上,不但表達了中華文明和文化的傳承,更弘揚了一種敬業和做人的本分。

該片展現了普通人的生活常態,突出了一種人情,辛勤的勞作,把煙火氣的飲食節目,拍攝得美輪美奐,形成特有的詩意。

它在整體上有系統的連貫性,主題鮮明,卻又能各自成篇。

在剪輯上表達了很大的跳躍性,最終又回到原點,給人一種寧靜的回味和思考。

飲食文化的學習心得2

經過漫長的等待,繼《舌尖上的中國》熱播之後,續集《舌尖上的中國2》也最終播出了。作爲它忠實的觀衆,我和爸爸每週都會收看。

顧名思義,《舌尖上的中國》描述的是食物,並且,是中國的食物。

所有人都明白,中華禮貌悠悠5000年的歷史博大精深,然而,從人類存在的那一天起,便都需要食物來維持生命,所以,有一句話叫“民以食爲天”。

從人氣火熱的重慶麻辣火鍋,到金燦燦的菜籽油和香甜可口蜂蜜,沒有哪一種美味,是能夠簡簡單單地獲得的。

當人們熱火朝天地吃着火鍋,享受着團圓的喜悅與火鍋的溫暖,火鍋店的`老闆耗費一個通宵與無數晶粒翻炒三大鍋辣椒,作爲火鍋店五天的底料。當村民們從油坊買取菜籽油,炒出香氣撲鼻的菜,菜籽油經過了道道工序,正由人用盡全身的力氣,進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壓榨。

當我們閒來無事,泡一杯蜂蜜,獨坐一隅,享受這清香甘甜的滋味時,千里外的一名青年正爬上相當於10層樓高的大樹,取得最自然、最甜美的蜜。

食物,是大自然的饋贈,也需要人們去發覺,去尋找,去加工。“一份耕耘,一分收穫。”僅有付出了努力,纔會獲得彙報,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需要汗水的澆灌。

用自我的雙手,自我的努力,去獲取自我的食物,維持自我的生命,這種堅毅的精神,不正是我們中華土地上的人們一向所堅信的,一向在發揚的嗎?

《舌尖上的中國》講的不僅僅是食物,更多的,是食物中體現的中國,食物中體現的中華民族堅毅的品格。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人需要傳承的文化,需要鍛鍊的品質。

飲食文化的學習心得3

古代的中國人還特別強調進食與宇宙節律協調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質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飪食物也要考慮到季節、氣候等因素。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經形成,在《禮記·月令》就有明確的記載,而且反對顛倒季節,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當然也反對食用反季節食品,孔子說的“不食不時”,包含有兩重意思一是定時吃飯,二是不吃反季節食品,與當代人的意識正相反,有些吃反季節食品是爲了擺闊。西漢時,皇宮中便開始用溫室種植“蔥韭菜茹”,西晉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這種強調適應宇宙節律的思想意識的確是華夏飲食文化所獨有的。這種意識殘留到現代的大約僅有節日食俗了(中醫中藥裏也有一些,但未受到重視)。

“陰陽五行”說是傳統思想所設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認爲是宇宙規律。人是“三才”之一,飲食是人類生活所不可少的、製作飲食的烹飪必然也要循此規律。因此,不僅把味道分爲五,併產生了“五味”說(其實人能感覺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種也不算少),而且還削足適履地把爲數衆多(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這一點)的穀物、畜類、蔬菜、水果分別納入“五穀”“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這使人感到荒誕。更令人驚奇的是還有“凡飲,養陽氣也;凡食,養陰氣也”(《禮記·郊特牲》)。並認爲只有飲和食與天地陰陽互相協調,這樣才能“交與神明”,上通於天,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時要嚴格遵循陰陽五行之說。這種說法被後來的`道教所繼承,成爲他們飲食理論的一個出發點,如認爲吃食物是增加人體陰氣的,如“五穀充體而不能益壽”“食氣者壽”等,要修煉、要獲得陽氣就要儘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穀”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的審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中庸》)。什麼叫“中”?不能簡單地用“中間”來概括它。這個“中”指恰到好處,合乎度。有點像河南話中的那個“中”。“和”也是烹飪概念。《古文尚書·說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爾鹽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湯,關鍵是調和好鹹(鹽)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國。《左傳》中晏嬰(齊國賢相)也與齊景公談論過什麼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見的協調的基礎上的。因此中國哲人認爲天地萬物都在“中和”的狀態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發育。這種審美理想建築在個體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之上。這種通過調諧而實現“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調實踐與理論的啓發和影響下產生的,而反過來又影響了人們的整個的飲食生活,對於追求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與“中和”相反的是極端,極端在烹飪上也不被視爲正宗,那些“鹹過頭,辣過頭,酸過頭”的食品雖然會受到一些身體處在不正常狀態下的人們的追捧,但從長遠看來它對身體是有害的。社會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極端主義其弊更是不可勝言。

如上所述,華夏民族的飲食生活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特性,儘管有些特性對於現代人來說是不可理解、或者說不太科學(近百年來,“科學”二字在中國幾乎成爲宗教信仰,它只是衡量一切領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卻不能受到質疑),但飲食生活難道僅僅是“科學”二字所能說盡的嗎?如果我們再關注一下“文化”,那麼研究中國人的飲食生活不僅是研究中國文化的必要的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爲研究中國文化的一把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