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合集】讀《文化苦旅》有感15篇

文化7.49K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合集】讀《文化苦旅》有感15篇

讀《文化苦旅》有感1

每個人行走在生命的路上,也許面對的會是一段看不到終點也不會有歸途的長路,總覺得通往遠方的終點會有幸福存在,所以就會走,會想去追尋幸福的所在。

身爲一介文人的餘秋雨或許已然厭棄了世間浮華,所以他踏上了這趟文化苦旅,於是,在他褪色的青衫裏,纔有了《文化苦旅》的出現吧!

我跟隨着他的腳步也在找尋。從輝煌的莫高窟到古老的白蓮洞,從靜若處子的西湖到氣勢磅礴的都江堰,他走過了很多地方,也被震撼了很多次。

當看到道士塔時,他發出了“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斜也只是對牛彈琴,換得一個漠然的表情”的感嘆。在看到莫高窟時,他發現“這裏有點冷,有點野,甚至有點殘忍。”“這裏的雕塑,脈搏和呼吸,掛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嬌嗔,”“這裏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於是他被中國古代燦爛輝煌的文明震驚了。

走到陽關後,看透了“嚮往巔峯,嚮往高度,結果巔峯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世界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貼了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也許就是這樣,我們渴望成功,渴望萬衆矚目,真正得到後卻發現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因而就會後悔,也正是因爲這種心態纔會構成我們到頭來的自我嘲弄吧!餘秋雨似乎很早就明白這一點,所以他走過了白蓮洞“宏大的世界常變成一個孤島,喧騰的人生有時比洞中還要冷清。”人性是一種沉澱,一種人性的沉澱,平靜的生活纔是人本身最原始的生活。就這樣,我跟隨着他一路旅途走過。

從《文化苦旅》中我明白了一點,人要到達彼岸,實現心中的夢想會有喜悅,但挫折也是無可避免的。這是一種過程,一種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消逝的過程,他會在生命中沉澱成一種更爲廣博和荒涼的沉默所在,即使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我想我也不會退縮。

因爲不會退縮,所以我用心丈量着《文化苦旅》的腳步,並願意追隨它,在路上,走着,一直走下去。

讀《文化苦旅》有感2

一次漫長艱苦的文化旅程,我隨餘秋雨先生漂泊異鄉。祖國的錦繡山河讓我陶醉,這一幅幅山水畫或細秀娟麗,或豪邁壯觀。但更令我感慨的是,這一幅幅畫的背後,都有一個漫長的歷史故事。每一個地法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使我感動,使我歎服。

縱觀祖國大地,無處不散落着文化的步履。然而這一步步的腳印來的不容易啊!經歷了多年的演化,經過了多元的碰撞,遇到了大大小小不盡的劫數,趟遍了文人墨客、武俠外客有意無意留下的水坑,流傳至今,自然險境路遠,卻也底蘊十足。

只是至今,人們對於人文山水的評析和維護不足以讓人滿意。一代一代的農民,一世一傳的百姓,來往於天地間的人們,都把自己的青春和歲月埋沒在莊稼地裏,隱沒在變遷萬化的城鄉里。把自己對家鄉的厚愛,對土地的忠誠,全都化做默默無語的汗水和淚水。沒有人注意到風沙腐化了裸露的土地的同時,也裹走了世代傳下的文化。在燈紅酒綠的城市裏,美酒的豔麗掩蓋了山水的清秀,滿屋金幣的閃亮遮蔽了文化星火的光芒,誰來把景賞,誰來把詩吟?

在從學文化的課堂裏,我們都在不斷的出現對文化的爭駁,爲了新的一代更好的傳承,爲了那星星之火可以遼原,文化的腳步不能停止,沒有文化的民族,只會衰敗;沒有文化薰陶的.人,只是傀儡。爲了這艱難的旅程不再艱難,我們只有先走過這艱難的路。我們需要站在歷史的背後,清醒的審視文化的變遷,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更新,接過傳承的重任,大步向前,我們義無反顧。不管此時的你是手執毛筆揮灑的老翁,還是拿起鋼筆簌簌而落的筆者,亦或是抓着鉛筆一筆一劃寫字的孩子,哪怕你只是一個尚不識字的人,都和我們一起長途旅行吧!

讀《文化苦旅》有感3

曾記得在高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就推薦我們去看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一直沒有好好去實踐過,今年暑假趁着學院的讀書月的動力就把餘秋雨教授寫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靜靜體味的書,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裏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線條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渾厚沉着,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溫煦…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洶涌地向我們奔瀉而來。天一閣的藏書曾令他迷惑,而終於有一天顯現了藏書的社會意義。而西湖終究是文人們心中的一個飄渺的夢境,只能意會,無法用文字解讀。

中國文化如奔騰不息的黃河、長江,流經祖國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歷久彌新,生生不息。文化是內化於心的一種精神財富,在有華人的世界裏,就有中國文化的延傳,漂泊海外的華人們可以把原始的巨樹當成神廟,供奉着“大公伯”,然後進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們。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輩子也無法揮去。

悠悠五千年,浩浩文明史。若問古今同,莫忘語言一。博大厚渾,誕於孔子莊子,精妙含芳,李杜燦爛纖詩。黃沙漫卷絲綢路,難吞華語細細。駝鈴緩搖響中外,並隨華語襲襲。記否,塞北沙場,母語唱爲淚。記否,江湖草澤,母語吟爲詞。若留於異國,勿忘故鄉家族縷絲。縱漂泊流浪,豈離始祖民族咫尺。曾是跌跌撞撞,穿時空越歷史。衆湮沒,惟華語傳今日。國人口齒噙香,輕吐,托起廣博文藝。

960萬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化,尤如一朵朵奇葩綻放着,包容和開放的海派文化,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濃郁思鄉情結的華人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刻解讀,我只能用心去細細體味其中蘊含的韻味。

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爲之汗顏。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天一閣”的描寫。一個家族揹負着艱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一個擁有強大毅力和強烈的愛國精神的藏書家讓中國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義的藏書樓,直到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範氏天一閣之所以留下來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正式餘教授所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而這種毅力有是什麼呢?

範欽曾經頂撞過擁有巨大權勢的皇親國戚,而因次遭到仗打這樣的重刑,還進過監獄。但他毫不畏懼,始終毫不顧惜堅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後誰都奈何不了他,這就是一個古代藏書家,而且讀書爲的盡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爲那黃金屋或是顏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對自己要求很低對別人則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萬事大吉,毫不顧慮別人,更不用說是監守崗位和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了,一點都沒有範欽那樣的奉獻精神。

對我們來說範欽的意志力乍看之下,顯得不近人情,然而我們的毅力呢?可以說連他的二分之一都沒有。我們讀書,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學成之後又爲了什麼呢?等等這些尖銳的問題值得我們現代人去深思。

繼續往下說,時間的流逝,光陰的短暫,80歲高齡的範欽中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但他連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現在,有誰會願意繼承藏書樓,又不能賣而且不但沒好處還要惹得一身的麻煩。然而有範欽這樣偉大的父親,就會有像他一樣偉大的兒子。他的大兒子範天衝毅然的選擇了子承父業,他繼承了藏書樓。中國的古老文化就是因爲有了像範氏父子這樣的真正的讀書人而保存到現在的,應該得好好感謝他們父子兩爲中華文化瑰寶所作的貢獻,正是有了像他們這樣有民族歷史責任感才得以讓華夏文明代代相傳,一脈相連,經久不衰。

相比之下那些可惡致極的貪婪官員污吏,他們絲毫沒有一點職業道德,爲了個人的利益竟不惜犧牲整個國家民族的利益,簡直像行屍走肉一樣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回想五千年的華夏很多文化瑰寶就是因爲這些人以賤價流失於海外,現在國家每年都要花鉅額資金從外國人手中買回來。哎,有時候想想真是國家的不幸,歷史的悲哀。咱們民族的瑰寶豈容他人踐踏呢?一直以來都蠻喜歡看《國寶檔案》,每當看到這些節目就有一股憤怒感,一方面爲國寶流失感到惋惜,一方面爲曾經那些盜賣國寶的人感到無比的厭惡和不屑。範欽好比是天使,而這些貪婪官員,濫用職權的人就是惡魔,總有一天這些惡魔,會被天上的那些像範欽這樣的天使給帶去,進化那骯髒的'心的。

他這樣描述自己當時的行狀:我就這樣邊走邊想,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疲憊地伏在邊地旅舍的小桌上塗塗抹抹,然後向路人打聽郵筒的所在,把剛剛寫下的那點東西寄出去……我想,古人讀書時所崇尚的那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人生境界,也定然會使他心旌神搖、羨慕不已。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啓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爲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爲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爲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而且我們所學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換來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艱難的,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來自不意的文化,不虛度光陰,真正的領悟中華民族的優異文化,並且發揚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堅決不做學成之後,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爲搓責和困難而放棄學業的人。

一個人擁有了良知和強大的毅力才能領悟到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炎黃子孫數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餘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去深思更多中國文化的發展史。我也會將其細細品嚐的。

讀《文化苦旅》有感4

《文化苦旅》是當代學者、作家餘秋雨的一部散文集。在學生時代,我就已經知道這本書,我的老師和同學們都對這本書十分推崇,但是不知爲何,我一直沒有機會讀到這本書。今年,女兒五年級了,她的語文老師推薦孩子們讀這本書,女兒讀完後跟我說這本書真的很好看,強烈建議我讀一讀。終於,我翻開了文化苦旅這本書,也終於享受到了餘秋雨先生給我們提供的這一份文化大餐。

《文化苦旅》的第一部分是中國之旅。從莫高窟到道士塔,從荒無人煙的'西域到人間天堂蘇杭,作者的足跡遍佈了大半個中國。餘先生喜歡把關注的焦點定位在自然景觀背後所沉澱的文化內涵上,體現出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歷史感和滄桑感,因而飽含深切的民族和文化憂患意識。作者在開篇寫自己遊白帝城、黃鶴樓、寒山寺的經歷,由己及人,寫出了當今人們骨子裏對“詩”的追尋,歸根溯源,便是人們的歷史文化情結。

作者將旅行時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蘊含着作者對中華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尋與思考。作者筆下每個地方都隱藏着千年來中華文化的印跡。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但又有相同的文明期望。書中寫了有“天府之國”稱號都江堰,夕陽西下,朔風凜凜而略顯悽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華歷史血脈的莫高窟,還有一灣不算太小的沙原隱泉和天一閣。這一切,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神祕的。它們在各自的地方安靜地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當餘秋雨老師的筆觸摸到它們時,它們又開始活躍起來。通過作者的筆,它們活力四射地出現在人們眼前,讓人們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結合的動人瞬間。

正如作者在本書序言中所說: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方式。興許我一輩子也做不到行萬里路,但我願意在時間的荒野裏,靜靜閱讀此書。於粗糙中提升生命的大境界,又何嘗不是一場文化苦旅?

讀《文化苦旅》有感5

這是本書的開篇之作,作者爲何以此開篇?是有他的道理嗎?帶着疑問通讀全文,才知作者苦心。用一個最具典型的例子向我們傳達着他的感受,讓讀者體會“一種文化”經歷了怎樣的苦澀歷程。

敦煌莫高窟聞明於世,早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古老中國乃至東方文化的代表之一,窟中繪製精美、豐富、規模宏大的壁畫,以及沙泥塑像,還有大批的經文所開成的敦煌學,是現代研究古代文化與文明的重要文獻,令科學界震驚,就是中華文明的象徵,在歷史長河的歷練中,越發顯現其魅力所在,從此世界關注敦煌這個地方。這是祖先給我們的遺贈。

作者就是爲我們翻開了這頁歷史,看着敦煌美,讓我們驚歎的同時,一樣遺憾者由於愚昧與無知,對她的摧殘與破壞。時間會在任何事物上留下痕跡,無論是人的生老,還是事物的變遷,都是自然的規律,可是人爲的破壞卻加速事物的惡性循環,造成不可逆轉的錯誤。敦煌匯聚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與艱辛,它巧奪天工和浩大的營造工程是現代人不可想象也無法模擬的事情,然而她的神奇與美麗也會在瞬間粉碎,也許這就是歷史吧!作者以莫高窟的罪人王道士爲典型,影射出一批這樣的人,在講述敦煌歷史和文化同時讓我們看到某些無知的中國人的所作所爲,作者感嘆、嘆息着“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

無奈的“對着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作爲一個學者,他要怎樣急呼,在他心底又將怎樣痛苦的呼喊!可惜,他不在那個年代,他無法改寫歷史,無法把無知變爲有知,他只有這樣面對慘白。我在想中國更可悲的“慘白”不止是敦煌,細數現存的穩中有各處古蹟那一個不是歷經風雨,王道士這樣的人不止一個,更可怕的是個人的行爲主導一切,無人問津,無組織、無紀律,更沒有保護意識,很多古蹟多爲民間組織保護、崇奉,才得以保留下來。此時,讀者腦海中也許已浮現許多……似乎與作者一同投入拯救文化的急呼中。

如今,英國倫敦博物館,法國盧浮宮,世界各地知名的大博物館都陳列着各種來自東方,來自中國的文物珍品,更甚者祖先給我們留下的這些僅此一件的遺存,卻不在我們手中,也許再無緣一見。前一段中央四臺《國寶檔案》連續講述了,追蹤遺失國外的中國國寶級文物,也許就是爲了滿足讓國人看一眼的願望吧!這也讓我們認識了歷史,知道外國人從我們手中略奪了多少珍寶,又因無知的人送給他們多少無型的有形的財富。那是打上歷史烙印的珍寶,世上再找不到第二件,再也沒有人能製造給我們。當歷史翻過這一頁頁,我們只能自責爲什麼不能保護和擁有屬於我們的“東西”?這就是作者要告訴我們的“苦”吧!我們體會到了。

王道士是中國歷史的罪人,道士塔永遠受到世人的唾棄。當外國人拿着我們的經文,成就他一生事業的同時,外國人還感到從中國這麼一個蠢人手中搶救了這筆遺產是多麼重要。他們不斷暗示,是他們長途跋涉,使敦煌文獻從黑暗走向光明,文中這樣寫到:“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了幾卷經文!”比之於被官員大量糟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想狠心說一句:“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裏吧!至少它還存在於這個世界裏。”可是這句話終究說得不太舒心。象作者一樣感概中有多少無奈,爲了文化的傳承,與其毀在無知的人與無能的政府手裏,還不如存放於他鄉。現在外國學者都以成就他們一生的敦煌學在中國學者面前炫耀,而我們的學者要向他們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作以研究。作者在最後發自內心的感概到:“我好恨!”

“不止是我在恨,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比我恨得還狠。他們不願抒發感情,只是鐵板着臉,一鑽幾十年,研究敦煌文獻。文獻的膠捲可以從外國買來,越是屈辱越是加緊鑽研。”

作者在文中提到,他佩服外國的學者,因爲他們也是富有實幹精神的學者,都是爲了文化研究,但是他們的論述中遺忘了一些極基本的前提,這前提是什麼呢?我國無數才華橫溢的學者,爲此耗盡終生,肩負着中的榮耀與恥辱,我們能找回那遺失的“東西”嗎?答案在文章最後寫到:

“我去時,一次敦煌學國際學術討論會正在莫高窟舉行,幾天會罷,一位日本學者用沉重的聲調作了一個說明:‘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說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最後讓我們慶幸的是:敦煌還在中國,沒有人能把歷史搬走,也沒有人能把一個民族的文化略奪或是拱手送人。作者以自己的感概告訴如今的人們,尤其是現代的年輕人,請記住歷史,瞭解歷史,尊重歷史,注重文化,保護我們的文化,使之發揚光大、源遠流長,切莫因無知,無意間就成了歷史的罪人。

西湖的水,太擁擠。

這裏踏過了太多留連的腳步,這裏映出了太多婀娜的舞姿,這裏吟下了太多曠古的絕唱,這裏流傳了太多璨燦的華章。邊疆四起的狼煙,到這兒只剩下了歌舞昇平;戰場揮灑的血淚,到這兒也只剩下了波光粼粼。金錢,慾望,美色,酒香,在湖畔招搖,薰醉了天邊一抹如血的殘陽。

終於,在西湖的亭臺樓閣中,在西湖水的碧波盪漾之上,站出了一位林升。他望見宮牆間滲出的點點春風,拂亂了六橋煙柳,似乎看見一個王朝正乘着西湖水偏離了歷史軌道,漸行漸遠。他的筆尖指向了苟且偷生的朝中權貴,他的墨跡染透了碧汪汪的西湖水,他的聲音響徹了整個南宋的天空: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薰得遊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西湖詫異。它嗅了嗅自己還夾帶的林和靖的梅瓣鶴羽,不清楚自己好端端地怎麼就和亡國掛上了鉤。

可是,林升們的聲音卻越來越響,其中有企盼,有無奈,有斥責,有悲哀。這又逐漸上升爲社會的感慨,上升爲社會的風向。

西湖不是長江,可以盡情地衝着前方咆哮翻騰;也不是大海,可以隨心所欲地捲起千層雪。西湖,只能默默地嚥下所有亡國的寄託,然後,種進了浮在湖水上的千年藻苔。

爲何南宋會亡得如此轟轟烈烈?

有人說,是因爲宋朝繁極一時的昌盛。可是,論繁榮,無論如何也抵不過唐朝。

有人說,是因爲南宋持久的兵荒馬亂。可是,論戰亂,該是元朝當仁不讓。

我認爲,南宋的成功,在於它培育了一大批優秀詞人。雖說詩歌以盛唐爲先,但是,唐朝李白太多,杜甫太少。因此,人們只能貼近唐的絢麗而難以捉摸透它興衰蛻變的悲涼。

歷史,是由人民所創造的,但是,是由文人書寫的。孕育出文人的王朝,纔有力量在歷史的長卷中留下屬於自己的一頁,哪怕是不夠光輝的一頁。

該逝去的還是會逝去,該沉澱的還是會沉澱。光輝、屈辱,沉甸甸地降在了湖底,積成了軟綿綿的淤泥,在清冷的湖水裏,安詳地審視着自己,打量外頭的'日新月異。

文化的羅裳,歷史的綢衣,厚厚地裹了一層又一層。西湖由絕代風華的江南女子,走向了雍容華貴的婦人。西湖水,也由真切逐漸邁向了虛幻。坐落於繁華的人世,卻擁有遙不可及的寂寞。

行人換了一批又一批,可是腳步卻一直踏不進西湖喧囂下的寧靜;居民換了一代又一代,可是心靈卻一直融不入西湖美豔下的柔情。

西湖,只能獨自捲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嘆息。

每每來到西湖旁,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我總會失去方向,失去自己對西湖的方向。

這裏有蘇堤春曉,有嶽墓棲霞,有雷峯夕照。可是,這裏已容不下一片空間,留給現在的我們。只有那鐘聲幽幽,湖水泠泠,鳴聲嚶嚶,指引着我,卻又隨了那人流,走向未曾預見的地方。

成羣結隊的不停步的人兒們,他們眼神所專注的前方,又可曾是一個真正的目的地?所有的人,都隨着另一個迷惘的步伐,遺失了自己的步伐。

學者們也混在這一撥撥的遊客中,悄悄地來了。他們在夜晚輕輕地打撈一池曠古的繁華,想要用自己的頭銜、身份,去征服這一汪曼妙的湖水。西湖,也看過太多,她只牽扯下皎潔的月光,點亮了湖畔的燈紅酒綠。

景點,景點,眼裏只剩下風華絕代;

遊客,遊客,心中只剩下吃喝玩樂。

所有的目的,在這裏都失去了目的。所有的意義,在這裏都失去了意義。

西湖的面容,難道只有在泥淖後憔悴?

於是來了位餘秋雨。他放下身段,放下遮蓋,毫無顧忌地跳下了這潭西湖水。他的腳掌,撫弄過西湖的肌膚,掀起層層歷史的漣漪,他的水波被抽象了,但西湖,卻在一個人身上真切起來。

這是西湖的欣慰。

這是中華文化的悲哀。

中國人太過於追求歷史的沉澱。放眼望去,大中華的土地上,哪處風景名勝脫得開文化的底蘊?道風,禪語,書生,大將,永遠是最好的宣傳,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遊客。

中國人追求那些所謂的旅遊勝地。可是,一旦追求者多了,那份悠遠與幽靜勢必會被擾亂,而它先前的美,也不復存在了。

於是,中華大地上,一幕幕地上演着悲喜劇。

西湖也成了一位鳳冠霞帔的美人。

微笑着,寂寞着。

等待解脫。

讀《文化苦旅》有感6

讀罷全文,瀏覽目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卻是那《都江堰》。

長城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作者也承認長城“爲我們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種人類意志力的驕傲”在景觀上也有不小的觀賞價值。但是他更青睞那個似乎並不起眼的卻默默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華民族的都江堰。顯然,作者是從整個實際意義的角度比較這兩大工程的。

接下來,作者並沒有直接切入對都江堰的描寫,而是又撇開一筆,寫去之前的心理活動“心緒懶懶的,腳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看青城山”平平淡淡的,我只好跟着作者這樣了。然而,不經意中,我被帶到了一個全新的天地裏,先是“渾身起一種莫名的緊張”,“終於陡然一驚,我已站在伏龍館前,眼前急流浩蕩,大地震顫”使我有種置身浩蕩水流面前的感覺。從平平淡淡到驚訝不已,作者並沒有故意造勢,只是如實地寫出自己的感受,卻如此令人入勝。

作者以潑墨般的氣勢寫了都江堰的水,是飛奔喧囂的水,是撒野咆哮的水,是充滿生命的'活力與激情的水。“水在這裏,吃夠了苦頭,也出足了風頭,就像一大波翻越各種障礙的馬拉松健兒,把最強悍的生命付之於規整,付之於企盼,付之於衆目睽睽。”讀到這裏,我不禁心潮澎湃,眼前作者筆下的彷彿都不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可掬可捧”的水了,而是一種充滿生命力的活物,是的,都江堰的水在作者筆下被寫活了!“看雲看霧看日出各有勝地,要看水,萬不可忘了都江堰。”又是淡淡的一句,卻更襯出了都江堰水的生氣。

然而,這樣的水最終被人類馴服而造福人類,我彷彿悟到了作者的意圖,寫水又不止於寫水,而是要寫出背後的人來,寫充滿自信、爽利地馴服自然的人。李冰的政治綱領冰清玉潔,他的學問不那麼宏大卻永遠水氣淋漓。作者在思索爲人之道和學問之道,都江堰流瀉出了一個獨特的精神世界,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作者似乎說了,又似乎沒說,越發引人深思。

讀《文化苦旅》有感7

一篇篇精彩的美文,餘秋雨帶我們探尋我們這個泱泱大國的文明和歷史。

你漫步徜徉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可能有些地方我們不曾親臨,通過您對當地人、歷史、自然的渾沌交融,歷史的滄桑感和人生的滄桑感就會遍步全身,那些歷史好像親身經歷過,從而緊隨着的感動,嘆息。

比如說,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中擠出一聲久遠的口胃嘆。既羨慕沉睡在江底的閒散,有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慶幸楚國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嘆息淘淘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爲炎黃子孫而驕傲……這衆多的感慨,全是因爲楚臣遇到了汨羅,就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爲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爲它一直肩負起了保衛國家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而已。

文化之旅,在旅行中品位文化,昇華文化。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沒有歷史事件與人物,你即使來到有任何意義的景觀也只是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深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傳統精神。

正如他在自序裏說的:“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覺到年歲陡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本書寫得的確不輕鬆,那慘白的洞窟展示着不堪回首的歷史,一個個文化遺址都是對“榮耀”與“恥辱”的詮釋。中國也不是往日的以“泱泱大國”自居的時代了。所以,讓我們欣然接受苦旅,選擇苦旅,在苦旅中探尋,銘記我們該記住的,試讓敦煌的悲鳴停止吧!

讀《文化苦旅》有感8

暑假裏,我尋訪了秋雨故里——慈溪橋頭,踏着上林湖的瓦礫,抽一枝楊梅條,倚着斑駁的照壁,捧一本《文化苦旅》。我走進餘秋雨,走進了《文化苦旅》。

我隨着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文化苦旅》像一條彩色的河流,文化的河流,洶涌地向我奔瀉而來。

旅行結束,我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心頭卻莫名地涌出一種苦澀的感覺。

年幼的我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義,起初以爲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讀完後卻留下一絲對歷史、文化的苦澀回味。

一個愚鈍的王道士,讓外國冒險家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無知是罪過,他當然不會知道自己給中國文化造成了多大的損失,他不會想到那些,他也想不明白。歷史原來只有留下遺憾,一個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受到磨難的時候纔會更加寶貴。

幸好還有像範欽這樣爲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的錚錚鐵骨,讀到《風雨天一閣》讓我淚流不止,刻骨銘心,原來“書”還有這麼多危險的經歷。

是啊!我們所學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換來,文化的保留是艱難的',我們只有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文化,領悟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繼承和發揚炎黃子孫數千年來的文化精髓。

還來不及細細揣摩,落日的餘暉已頑皮地照在餘爺爺的古藤老屋,餘爺爺的《文化苦旅》就如上林湖邊的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們從“上林越窯”出發,越走越遠。

點評:首先,“寫出真實的東西”,本文作爲慈溪的的國小生寫出了“慈溪人”對《文化苦旅》真實的經歷和獨特感受,小作者緊扣“苦”字,我想餘雨秋的“苦”最早是應該是從上林湖出發的。其次, “小眼看世界”的風骨,小作者聯繫生活,試着用超越國小生的眼光去觀察社會,深入歷史,試圖認識“餘秋雨”,以自己的膽識和勇氣寫作。當然,我更希望保持童真,吹着上林越窯古風,時時仰望星空,越走越遠。

讀《文化苦旅》有感9

人生的偉大建立在廢墟之上,歷史的悠久建立在廢墟之上,文明的初級建立在廢墟之上,文化的開端建立在廢墟之上。 ——題記

對我自己而言,我很喜歡閱讀餘秋雨先生的文字,這位老先生的文字,總有獨特的見解,讓我們,跟着他的思想理解問題。餘秋雨先生的文字十分獨特含義很深刻,每一次甜品它的文字都會讓我深深地震撼。

在書裏作者餘秋雨老先生,將自己踏過每一寸中國的土地寫出了他自己的喜與憂,寫法真摯細膩,總讓我回味無窮,餘秋雨先生的獨特魅力吸引着我,在我心中那是一種十分苦澀的回憶。

餘秋雨先生在書中這樣自序“報紙上說我書寫的很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生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春溫秋涼,是喜悅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對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章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急後的會心”餘秋雨老先生站是以這樣的精神,寫下了這本書,這纔是我真正的震撼,也是因爲這樣的精神 讓他寫出瞭如此完美的一本書,他使我震撼。

僅是小感,與大家共品。

讀《文化苦旅》有感10

漂泊旅程,莽蒼大地,行過之後,是苦澀的回味。走走停停,華髮早生,苦到極致,是甜美的昇華。

曾經有位哲學家說過:我們所敬畏的,除了天上的星辰,就只有人類的內心意識。一個漂泊孤旅的行者走遍中國,用良知書寫了一篇篇發人深省的感悟。人生百態,心之所在,處處是花開。——邂逅《文化苦旅》

一路上,餘秋雨先生引領着我踏遍祖國大江南北,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深思着中國文化的發展。他的探索之旅不像陳景潤那樣在字母的世界中遨遊,可以說是飛翔,從山腳飛向山頂,從江南飛向更遠的地方。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道士塔。青磚黃泥,再普通不過,細細探索,才知大有玄機。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是正用在阿諛奉承的官場中的中國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加上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是一種恥辱。再乘船去三峽吧。也許三峽之流正是爲了李白和劉備這兩股主流而日夜不息地急流着。放眼現在,三峽大壩工程的逐步完工,中國人逐漸滿足了自己對能源的需求,這無不是三峽的功勞。它蘊藏着無限的能源和智慧。

也許人的良知會被浮華所擾,但有這樣一座千年古城,忠於良知,靜看世俗紛擾。它就是《白髮蘇州》。作者以悽美柔麗的小橋流水爲背景,將清閒婉約的江南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蘇州的`嫺靜,就像一位婷婷嫋嫋的豆蔻少女,有的只是吳儂軟語,卻可以與你小憩在鬱鬱蔥蔥的園林。然而歷史待它不公,成王敗寇,一夜之間,彷彿老去。如今的蘇州,已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但在無數小巷中,無數門庭裏,藏匿着無數千百年厚實的靈魂,使蘇州保留了風韻的核心。

“它只是一個藏書閣,但實際上已成爲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在《風雨天一閣》中,作者直接將筆觸指向了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的心路歷程。天下不乏愛書者,可是他們所鍾愛的書,有的葬身火海,有的zou私海外,轉眼就成了過眼雲煙,徒留一聲嘆惋。

總覽全書,作者的文字無不在呼喚人們內心深處的良知。這辛苦的遊歷,蘊含太多歷史的厚重,我們蒙塵的心需要一聲吶喊。或許多年後。浮沉在忙碌的生活中,許久未讀此書,當日的感動已隨青春逝去褪色。但我永遠記得,它曾觸動我,教會我忠於良知。

讀《文化苦旅》有感11

每每合上這本書,我的心裏總是有一抹酸澀的、似曾相識的恍惚的感覺,揮之不去。這是被作者那種懷揣天下、悲天憫人的胸懷在抑鬱中膨脹的情感所感染,夾雜着難以名狀的無奈。

日記就拿給我印象最深得《道士塔》來說吧。我感傷於作者所見的這座道士塔——“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靜白”;感傷於王道士的徹骨的麻木——貪圖蠅頭小利而將民族利益全然棄置不顧;也感傷於“今天,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嘆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已經什麼都沒有了——物質上的,精神上的。就是在這座破敗的塔前,就是在這座寫滿了屈辱的歷史的塔前,終於有一個人用心去走過。作爲一個愛國文人,沒有什麼比賣國求榮更被他厭惡的了。在這身心俱痛的苦旅中,他用筆者杆槍,把熱血灑在紙上。作爲讀者,搭載着作者的動人心絃的文字,跟着他一起笑,一起哭,不經意間把一個個生僻的角落,變成我心目中的.故鄉,只是總伴隨着些許意料之外的起伏跌宕。愛國熱情,被一次次地喚起;心中關於道德的防禦底線,也一次次地被衝破。合上書,留下一個黯然神傷的我,和心中念念不忘的“故鄉”……正是因爲讀過這些文章的沉重,叫我很難有辦法把閱讀堅持下去。猛然間發現,我從這本書裏隱隱看到了柏楊先生的《醜陋的中國人》的影子,並不是說作者相互抄襲,而是對於中華民族的愛恨交織的感情都貫穿在他們的文章中。這個沉重的話題我們似乎已經說得太久,有些乏了。中國的江山好的一塌糊塗——有白色浪灘、貝殼擁擠的“天涯、海角”,有像調色盤中那樣深藍的九寨溝的水,有濃郁着古老祥和的氣息的平遙古城……這些只是我所走過的地方罷了,我知道我的足跡還沒有遍及到祖國更好的土地上。

真心希望,作者和我的奢望能變爲現實,也讓今後的旅行成爲純粹的遊山玩水,別再佈滿如此多的惹人心傷的苦難。

讀《文化苦旅》有感12

記得去年夏天老師推薦的書目裏有它,可多日的悶燥讓我無心賞讀。在家收拾舊書,它又一次出現在了我的眼前。又是一年春好時,窗外桃花豔豔地開着,興趣使然,我終於踏上了餘秋雨先生的苦旅。

從遙遠浙江鄉間的牌坊、寺廟到李冰父子世代守候的都江堰,到甘肅的莫高窟、大漠中的道士塔,沙原中的隱隱清泉,再到喀什、到東北荒涼的流放之地“渤海國”,到杭州、黃州,到曾幾何時名震天下的山西,到喜馬拉雅山下的魚尾山屋譜寫《千年一奴》,甚至是在北極,文化一直在行走,從未止步,腳下每一寸土地都是動力的源泉,探索、尋根、追問,馳行不息。

如餘秋雨先生所說:有點意思。

苦旅,重點在於苦。條件苦,不消說,祖國大好山河,世界雄偉奇觀,哪一處會少了奔波與疲勞?視覺與精神的盛宴,但同時也考驗人的毅力,可真正之苦並不止於此,心中對文化迷失離散的失傳惋惜纔是真正致命的苦,是顫動心靈的痛苦,無法言語。

夕陽西下的莫高窟,朔風凜冽,風的低吼,這麼多年來,總是重複着一個名字“王圓篆”!

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嘆息,王圓篆不消說,照片上的他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只是一位普通的中國平民,悲劇也自此始,餘先生言:世間很多看起來正常的現象,常常掩蓋着一個可怕的黑洞。莫高窟的驚人廟藏,使王道士這個守護者與守護對象之間產生了文化等級上的巨大落差,這個落差,便是黑洞。

於是,精美的.壁畫被草草涮掉,補石灰抹白,最終補繪上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石窟被鐵錘砸開,塑像被打碎,一片慘白,眼前一直晃動着草刷與鐵錘……

藏經洞被打開,一個可以使無數才華橫溢的學者耗盡一生的具大寶庫就這麼被粗暴地打開,一次又一次。斯坦因僅用三十英磅便換取了九千多個經卷,五百多幅繪畫,二十九個大木箱。七天打包的時間,每輛得靠三匹馬拉的運輸車,就這樣,世間文物就這樣簡單粗暴地被剝離原生的土地,運到地球的另一端。

這種心痛,痛苦在大漠迴盪不絕。我好恨,恨自己不能出生在那個時代,親身感受文化濃厚的氣息;我好恨,恨王道士的無知;我好恨,恨大漠駝聲和滾滾黃沙,書讀到此,竟心痛得不可言語,我好恨。

踏盡祖國大好河山,從古至今,盛世荒冷皆覽盡。《文化苦旅》真是隻有”苦”字可與情感相配。文化苦旅,不是餘秋雨先生一人之事,應成爲中華兒女的共同事業,大漠荒煙、雪峯足跡、江南小鎮都是文化,“苦”,要用心去體驗、要用心去景仰,用一生去追尋,這纔是中華兒女對上下五千年文化應有的態度。

書寫至此,心痛不已。

文化苦旅,是責任,知苦方知其可貴。

千般荒涼,以此爲夢;萬里蹀躞,此此爲歸。

讀《文化苦旅》有感13

有光有陰,光而不耀,陰而不沉,是爲光陰。

苦,文化之苦旅,思,歷史之長河。一提筆就感受到歲月陡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大悅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句話出自餘秋雨先生的第一本遊記散文《文化苦旅》自序中。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找文化靈魂,探索了中國文化的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我們,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文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有兩處:

一、道士塔

初讀,我彷彿看見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敦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爲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這裏有美麗的宗教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種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二、風雨天一閣

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一個家族揹負着堅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讓諾大的中國留下了一座藏書樓,保留到現在。別的藏書家有,藏書也有,但沒過幾代,歷史的風塵就將它們掩埋了。但是範氏天一閣留下了,靠的是什麼,是執着,堅定,還是如餘秋雨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時間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是他曾毫不客氣的頂撞過權勢極盛的皇親郭勳,爲此遭廷杖,下監獄,他似乎什麼都毫不顧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後連權奸嚴氏都奈何不了他。最終,便爲中國文化留下了滄桑的歷史。

也許是我出生的年代比餘秋雨先生要幸福,沒有親眼目睹種種擦肩而過的辛酸與血淚,因而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苦味縈繞心頭,然而餘先生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文化悲劇,已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地隨之惆悵。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更苦在文人心裏的敏感。

有光有陰,光而不耀,陰而不沉,是爲苦旅。

讀《文化苦旅》有感14

一路走來,沿途的風景,被沉重的歷史籠罩,被歲月的文化薰陶,彷彿那一處處的古蹟在過往中醞釀出了一種經久的苦澀,那麼鮮明,於是也該平一平心,迴歸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題記

我很想去作一次旅行,一次只有一個人的旅程,沒有太多濃重的色彩,就這麼走着,去到一個充滿古韻文化之地,感受時光變遷的痕跡,文化的薰陶。

當那些繁華過後的寂寥,文化背後的故事,歷史的沉思摻雜着你的回憶而涌現出一種複雜情感時,便會體會到一種別緻的情。我知道此時我的心境正是餘秋雨當年的`心境,但是他卻是已經真真正正地進行了這樣的一場旅行。

輕輕合上《文化苦旅》,再一次的體會,也不再是當時懵懂無知地沉浸於景的淺思維,只覺得淡淡的愁緒與一種難以名狀的複雜心情在心中揮之不去。或許這就是所有讀者的感慨與共鳴吧。

從滾滾黃沙的大漠到溫婉柔麗的江南小鎮,從絢麗的敦煌壁畫到荒蕪的廢墟,餘秋雨一直都在追尋着古人的足跡,不論是風土人情,歷史人文,山川萬里,似錦繁花,無一不可入題。他不是憑空而論,而是對國內外文化進行考察和思考,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對社會,歷史文化的深刻認識而由心撰寫。他寫出了這一代中國人心中的糾結,寫出對文化的思考,也就是這樣,文化苦旅纔是爲我們所鍾愛的吧。文化苦旅,這樣一個富有詩意的文詞。它所承載的,是夾雜在旅途中的歡心,喜悅,澄澈,又是哀傷,反思和沉鬱,種種情緒交錯相融匯成了一個看似簡單的卻又複雜鮮明的字眼“苦”。何又爲苦,是旅程苦,文化苦,還是歷史苦,這一切的一切,我們都無法知曉。承以文化二字的“苦”意味深遠。

淅淅瀝瀝的風雨迷失了石窟最初的模樣,混混亂亂的風塵換來了如今的恥辱。這一切源於愚昧無知。在百年前,那個敦煌石窟的罪人王道士做出瞭如此讓人痛惜的事。他目光呆滯,畏畏縮縮,只是個農民,卻摧毀了敦煌璀璨的文化。他粉刷了洞窟的壁畫,損毀了塑雕,致使文物一車車的流失,換來的只是極少數爲他所用的錢財,留下的只有那麼丁點讓人仍存念想的文化。文化因無知而粉碎,應該憎恨還是可憐?”我好恨!”這是餘秋雨發出的感慨,文人在恨,研究院的專家在恨,或許大家都在恨。一字字像什麼?不華麗卻涌自肺腑。要責備嗎?或許不用,因爲國人仍在努力,撥開烏雲,讓世界都知道中華文化的價值。

這一段旅程艱辛如此,其他古蹟卻又是另一番風采。靜謐優雅的江南小鎮,恬靜的陽關雪,還有浩淼的洞庭湖。不知是否仍有“碧瓦銜珠樹,紅輪結綺寮。無雙漢殿鬢,第一楚宮腰。”的景緻,“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的情節,“北通巫峽,南極瀟湘”的輪廓。曾經的文人墨客書寫過的詩句,那些滿含的情感是否猶存。靜聽着千百年來不曾改變的風聲鳥聲,是否依舊能感受到那種久遠

文化,文化,依舊是那個熟悉的詞,現在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已經可以讓那些渴求文化的人稍稍寬心了。而我們日益繁重的文化也是一種汲取文化的過程。在這個夏季,文化苦旅讓我明白了文化,學會更深沉的思考某些事物。而餘秋雨告訴我們的是那中國文化落在山重水複,莽莽蒼蒼大地上的真實的步履。

讀《文化苦旅》有感15

《道士塔》不知道這是第幾次讀這篇《道士塔》了。每次的感覺卻都是相同的,凝成那三個字:“我好恨!”恨愚昧無知、愚蠢透頂的王道士;恨數不清的貪婪官員污吏,把珍貴的文物隨意糟蹋;恨斯坦丁、伯希和、吉川小一郎……他們盡情地、冠冕堂皇地把書卷、畫像、雕塑掠走;我甚至恨石窟的建造者,你們爲什麼不把密室得再隱蔽些、再牢固些,讓文物過一百年再重見天日,讓我國的研究者們好好地鑽研。

但無論如何,那滿滿實實的一洞古物,已絕不再全屬中國了。屬於中國的,只有高價買回的微縮膠捲。《道士塔》在寫作手法上也極爲優秀,諷刺、反語恰到好處,抒發感情時噴薄有力。一聲憨厚的笑、一具無知的身軀、一方慘白的石屋、一縷尖銳的炊煙、一支載着一個文明古國文化的車隊、一抹悽豔的晚霞、一片顫抖的清單,還有一羣爲了敦煌文獻傾入一生心血的專家。?或許是想和王道士有個鮮明的對比,樂樽和尚僅僅因爲那一道金光燦爛,就要築窟造像,而且過了千百年,這裏真的成了佛教聖地,或者說文化勝地。各朝各代的文化精華都肆意在一樽樽精美的塑像上,於是匯成了色彩的長河、歷史的長河。再於是就散成了一種聚會、一種感召、一種狂歡、一種釋放、一種儀式、一種超越宗教的宗教。

而現在在莫高窟,成千上萬的遊客是否只把莫高窟當成一處名勝、一處由前人開鑿後人欣賞的藝術殿堂,然後就輕飄飄地走過那10華里,絲毫不覺得勞累,對於歷朝歷代沉重的文化視而不見,那麼就把那些石像當成泥土堆好了。

《陽關雪》,“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他們褪色的.青衫裏,究竟藏着什麼法術呢?”其實哪有什麼法術,如果一定要說個答案,那我看兩字足矣:文化。這是人們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崇敬的表現。

那一座坍了大半的土墩,若不是因爲王維瀟灑地揮筆寫下了《渭城曲》,說不定早已溶解在時間裏,無影無蹤了。也就是因爲這一曲渭城,才使無數文人迎着寒雪烈日,來尋找土墩,尋找那個千年前穿過陽關的人,尋找千年後仍持之以恆卻不得不失落的唐朝文化。

這便是大唐,能包含一切美與醜、繁榮與衰敗。所以有了唐朝詩人的灑脫、肆意。但可惜唐朝是會結束的,於是經歷了五代的紛亂後,一切全變了。

“風雨天一閣”的藏書令人稱奇。在這裏我知道了天一閣是一個藏書樓,但實際上它已經成爲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範欽一生的心血需要他的子孫後代們用無私和奉獻來延續,需要他們有人義無返顧、別無他求地承擔起這艱苦的藏書事業,要麼只能讓一切都隨自己的生命煙消雲散,這本身就是對文化遺產的一種捍衛,這不由得不讓我們對此蒼老的屋宇和庭園倍加註目了。

在餘秋雨“西湖夢”一文中使我更加深刻地瞭解了西湖另外一個不被我所知的一面,林和靖這位以梅爲妻、以鶴爲子隱居孤山二十年,遠避官場與市囂看透一切的機智、狡黠的文人,一句“流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千古絕唱,然而,春去秋來,梅凋鶴老,剩下一堆梅瓣、鶴羽、象書籤一般,夾在民族精神的史冊上。

從他的“上海人”一文中,讓我們更加佩服他的生活和文化閱歷,他用大量的篇幅從各方面描寫了上海人,尖銳地刻畫了上海人的那種無法自拔、中國近代史開始以來的最尷尬的一羣,並引人思考撞出這種上海文明的契機。上海人、上海人的生活環境、上海的地理優勢是各具特色。上海文明,首先是一種精神文化的特徵,而對實際效益的精神估算卻又是另一心理品性,還有就是發端於國際交往、歷史的開放型文化追求,他們已經傾聽過來自黃土高原的悲愴壯歌,也已經領略過來自南疆海濱的輕快步履,將整個城市陷入思索之中,繼而又很深刻地指出如果要繼寫上海新歷史,關鍵是重朔新的上海人,“如果人們能夠從地理、空間上發現時間的意義,那就不難理解:失落了上海的中國,他就失落了一個時代;失落了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X從那篇《五城記》,我更加了解了背靠一條黃河、腳踏一個宋代的開封和《清明上河圖》;只需六朝金粉就足以垂名千古的《石頭城》南京,何況它還有明清兩代的政治大潮,還有近代和現代的殷殷血火,展望氣可吞天的未來;還有羣山密佈的西南邊躲藏着一個“怕不辣”的成都,中國歷史文化的豐盈偏倉,茶館小吃與歷史一起細細咀嚼品嚐,等待着從深厚走向寬廣;風韻濃厚與清甜,座落在黃河上游邊的狹長古城,有着令人難以忘懷的牛肉面與白蘭瓜,也在蘭州民風中迴盪,我們穿越千年無奈的高原時也會浮起一絲自豪;最後說的是廣州的花市,不管潮漲潮退、雲起雲落,始終悠悠然地把慶祝打扮得最爲誠實、最爲透徹,這些都讓我耳目一新,久久不忍合上我的書頁。

作品是作者以一個文化人的身份,站到時代的角度上,發現生活和挖掘文化的極點!最大限度地批判了民族文化的微軟之處,我覺得現在的作品很多都難以做到這一點了!這是我們應該借鑑的地方,我一直認爲作品的作用就是要讓讀者看到自己的意圖和真實所在!在這部作品真的把那些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不愧爲文學的經典!

經歷了生活的磨難與心靈的掙扎,作者運用沉重的筆調闡釋演繹了生命之歌。如歌如泣,如怨如訴,讓人蕩氣迴腸,讀後久久回味不已。

文章的細膩,感覺的獨特,也讓人佩服之至。

作者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

這部《文化苦旅》的三十七篇文章文字優美,見解獨到,是一部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好書。它記錄了大半個中國的人文故里、風土淵源,從莫高窟到江南小鎮,從唐朝走到宋代,涉足當今,縱橫交錯,在這裏我知道了好多好多的“人文山水”領略了博大精深的中國人文。

通讀完了這部“文化苦旅”,才真的有些瞭解到其中的一些文化淵源,關鍵詞也就落在了這個“苦”字上,用餘秋雨自己的話說:“我發現我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和古代文化和人文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的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的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的喟嘆,常常像傻瓜一樣木然佇立,一會兒滿腦章句,一會兒滿腦空白”,這種文化內涵的奔瀉便有了“寫文章的衝動”,只是“沒料到的是我本爲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遊,而一落筆卻比過去寫的任何文章都顯得蒼老”,“我就是這樣邊走邊想,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疲憊地伏在旅舍的小桌子塗塗抹抹……”

從餘秋雨的書我們能夠讀出他的人,他的文筆、睿智和探求人文的足跡都讓我望塵莫及。苦旅,不僅僅在人文。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處處都要有這種勇於探求的精神,我們行走在苦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