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溝通與文化的關係

文化6.33K

從溝通的定義中,可以得出溝通的內涵:傳遞、理解、符號載體等。那麼,溝通與文化的關係是怎麼樣的呢?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溝通與文化的關係,一起來看看吧!

溝通與文化的關係

  一、溝通的概念和模式

《大英百科全書》的解釋:溝通就是“用任何 方法 、彼此交換信息。即指一個人與另一個人之間用視覺、符號、電話、電報、收音機、電視或其它工具爲媒介,所從事之交換信息的方法”。《韋氐大詞典》解釋,溝通就是“文字、文句或消息之 交通 ,思想或意見之交換”。拉氐韋爾(HaroldLasswell)解釋:溝通就是:“什麼人說什麼,由什麼路線傳至什麼人,達到什麼結果”。著名管理學家西蒙(n)認爲:溝通“可視爲一種程序,藉此程序,組織中的一成員,將其所決定意見或前提,傳送給其他有關成員”。從管理學的角度,特別是從管理者工作職能特性的要求出發,綜合各種溝通的定義把溝通定義爲:溝通是信息憑藉一定符號載體,在個人或羣體間從發送者到接受者進行傳遞,並獲取理解的過程。

溝通的基本模式是:誰向誰說了什麼而產生了效果。根據這個模式,有三個溝通要素被認爲會對信息的效果產生重要影響:溝通者(communicator), 內容 (content),接受者(receiver)。

對任何溝通效果而言,信息發送者都是很關鍵的。溝通的信息發送者所發送的信息源的可信賴性、意圖和屬性都很重要。“ 研究 的證據表明,對溝通的反應常受到以下暗示的重要影響:溝通者和意圖,專業水平和可信賴性”。但到了接受者能區分信息和來源的時候,信息來源可能就要失去它的重要性了。但如果不能作出這種區別,溝通者就變得非常關鍵。

影響溝通效果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信息的內容。信息的內容可以用兩種方法構築出來。第一,利用情感訴求:“從總體看來,現有的證據表明,當聽衆中的情感強度上升了,對溝通者所提建議的接受程度並不一定相應地上升。對任何類型的勸說性溝通而言,這種關係更可能是曲線形的。當情感強度從零增至一箇中等程度時,接受性也增加;但是情感強度再增強至更高水平時,接受性反而會下降。”這就表明情感強度在高與低的兩頭時都可能有鈍化的作用。中等情感強度是最有效的。然而,在現實中,對某信息應施用多少程度的情感訴說還要靠主觀判斷。第二,溝通可構築在理性訴求的基礎之上。有一個研究報告給出以下建議:“在勸說型的溝通中,對非人格化的主題給出了一系列複雜的論據,通常明確地給出結論比讓聽衆自己得出結論更爲有效,特別是聽衆一開始不同意評論者的主張的時候更應如此。”“從長遠來看,給出雙方面論據相對於只給出單方面論據更有效。如果聽衆一開始就同意評論者的主張,而後來又不會處於反面宣傳之中,那麼提供雙方面的論據就沒有隻提供單方面論據有效。”我們從以上 分析 可以推斷:一個令人信服的單方面觀點溝通,能使人們轉向期望的方向,至少可以是暫時的,直至他們聽到問題的另一方面。然而,雙方面的溝通效果都是持久的。它爲聽衆提供了消除或不理睬負面看法而保留正面看法的基礎。“一個可能的假設表明,在開始時給出主要論據收到的效果最好,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開始時對溝通的興趣很小。”在開始時興趣就很高的情況下,其他的因素如接受者的個性和傾向,及溝通者、消息的內容等,對錶達更爲重要。這些因素的相關組合可構成特定情況下的最佳表達。

接受者是溝通中的第三個重要因素。個人的個性及他所處的羣體都很重要,個性可從總體智力(generalintelligence)和需求傾向(needdisposition)兩方面來考慮。第一,具有較高智商的人,由於他們具有正確推理的能力,所以當他們處於以下這種類型的勸說溝通之中時,比智商較低的人更易受影響,這種溝通主要依賴於印象的邏輯論證。第二,具有較高智商的人,由於他們具有很好的批判能力,所以當他們處於以下這種類型的勸說溝通之中時,比智商較低的人更少受到影響。具有很強自尊心的個人更傾向於自己思考,而不會放任自己過分地受外界影響。個人所處的社會羣體也會對溝通產生重要的影響,特別當這種溝通違背這個羣體的文化慣例時,表現尤爲強烈。一個人的態度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他所屬羣體的觀點和態度,特別是在他很珍惜在這個羣體中的成員這一身份時。研究表明:“在一個羣體中最珍視其成員身份的人,他們的觀點最不易受那些違反原則的溝通的影響。”這就表明對一個羣體的歸附程度和這個羣體文化準則的內部化之間有着直接的關係。因此,企業文化對溝通者的溝通中的接受者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

  二、溝通的內涵和途徑

從溝通的定義中,可以得出溝通的內涵:傳遞、理解、符號載體等。傳遞:溝通首先是意義上的傳遞。如果信息和想法沒有被傳遞到,則意味着溝通沒有發生。即說話者沒有聽衆或寫作者沒有讀者都不能構成溝通。因此, 哲學 問題 “樹林中一棵樹倒了,但卻無人聽到,它是否發出了聲響?”在溝通的背景下,答案是否定的。理解:要使溝通成功,意義不僅要被傳遞,還需要被理解。如果有人給我寫了一封信,這封信是用日語寫的,這封信我也確實收到了,但我對日語一竅不通,那麼不經過翻譯就意味着溝通沒有發生。故溝通是意思上的傳遞與理解。完美的溝通如果存在的話,應是經過傳遞後被接受者感知到的信息與發送者發出的信息完全一致。符號載體:一個觀念或一項信息並不能象有形物品一樣由發送者傳送給接受者。

在溝通過程中,所有傳遞於溝通者之間的,只是一些符號。語言、表情、身體動作等都是符號。傳送者首先要把信息“翻譯”成符號,而接受者則進行相反的“翻譯過程”。由於每個人“信息-符號儲存系統”不相同,對同一個符號(例如語言詞彙)常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如“定額”這樣一個詞彙,對不同的管理層有着不同的含義。高層管理者常常把它理解爲需要,而下層管理者則把它理解爲操縱和控制,並由此產生不滿。問題在於,許多管理人員並沒意識到這一點,忽視了不同成員“信息-符號儲存系統”的差異,自認爲自己的詞彙、動作等符號能被對方還原成自己欲表達的'信息,但這往往是不確的,而且導致了不少溝通問題。

良好溝通不是雙方達成協議而是雙方理解協議本身,要想達成協議必需有良好的溝通,但良好溝通並不意味着能達成協;理解我的觀點但並不代表接受我的觀點;只有接受我的觀點才能達成協議;要想雙方達成協議必需有多種條件,如溝通良好與否、雙方根本利益是否一致、價值觀念是否類同等。又如在談判過程中如果雙方存在根本利益的衝突,即使溝通過程中不存在誤解,談判雙方溝通技巧十分嫺熟,往往也不能達成協議,即使溝通雙方每個人都充分理解了對方的觀點和意見。

溝通的實際運作可通過多種途徑。口頭溝通可能是運用最廣泛的方式。文字溝通(包括書面和屏幕形式)及音頻/視頻溝通(包括遠程通訊)在 現代 社會 中是同等重要的溝通途徑。然而,溝通不僅僅是上述幾種 方法 ,在人們面對面地交流時,眨一下眼睛,用手指輕輕地彈一下等都是同樣重要的溝通方法。在某些公開場合,攜帶旗幟或其他標誌物都有一定的含義。有時,一個人的衣着和身體姿勢也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含義。有時非語言溝通比其他溝通方法更爲重要。

口頭溝通:這是運用最爲廣泛的溝通方式。它是一種高度個人化地交流思想、 內容 和情感的方式。口頭溝通與文字溝通相比,爲溝通雙方提供了更多的平等交換意見的可能性。人們通過溝通信息的內容培育相互之間的理解。但它也有侷限性。一是語義,不同的詞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二是語音,語調使意思變得複雜,不利於意思的傳遞。意思會因人的態度、意願和感知而被偷換。人們推知的意思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是不正確的。據估計,在口頭溝通中最終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的內容不超過原來信息的20%.在不同的 企業 文化背景下,對同樣的語言,會有不同的理解,或者在同企業內部,由於文化認同不一,也會產生語言溝通的很大偏差。

文字溝通:在缺乏面對面的接觸或遠程通訊設施的情況下,這種溝通方式是傳遞信息非常有價值的工具。特別是在面對很多人傳遞同一信息而且還需有一個永久存檔時,這種方法尤其有用。溝通者可以精確地表達他所想傳遞的信息,並有機會在給接受者發送之前充分地準備、組織這則信息。文字溝通的其他問題有:不能得到即時的反饋,有關的部門沒有機會對該信息進行討論。現代通訊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但從個人化和說服力的角度來看,這種溝通的效果是有限的。企業文化的差異,會導致對文字含義的不同理解。在一個有數千名職員的大型企業中,文字溝通可能是最方便的溝通途徑。但必須運用文化進行理解整合。

音頻/視頻/通訊溝通:通過高度發達、高效的通訊/音頻/視頻輔助設施來使溝通變得更爲有效,這種現象近年來日益增多。視覺感知是 影響 思想的一個很有潛力的工具。人們更易於理解並保留視覺印象而不是文字印象。由於人腦保留視覺形象的時間比保留語音文字的時間長,所以,現代通訊技術可作爲一個極好的工具用來支持和強化其他形式的溝通。正在出現的“信息高速公路”就是一個例子,它能爲增強溝通效果發揮重要的作用。有利於在一個語境下,理解信息傳播者的真實含義。

  三、溝通的風格

隨着社會文化的變遷,溝通的模式也要相應地改變。作爲經營管理環境的一部分,企業文化因素在企業管理溝通的有效實現過程中起着關鍵的作用。企業文化上的不同可表現在思維模式、信念、價值觀及共同的風俗習慣等方面,也可表現爲信息處理方式的不同。在統一的企業文化中,信息處理是直接的、線性的。堅持按進度表行事、準時性等是一維文化的良好指標。如果企業文化是多維不一的,人們同時在不同的前沿思考、工作。它的信息處理通常是迂迴的、深度的。對進度計劃堅持程度比較鬆散,也不太按時,這都是多維文化的典型表現。企業文化不統一,管理人員和普通工人需要深度地瞭解背景信息後才能行動。這就導致了企業管理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統一的企業文化,人們對企業各種事物的認知一致,價值判斷相同,不必瞭解深度的背景信息就可以行動,從而可以促進效率提高。

美國、北歐國家、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其他 英語 國家是低維度文化的典型。這種文化中的信息扼要、清晰。文字和意義是獨立的實體,可從其情境中分離出來。重要的是說了什麼。人們的所說即所想,所想即所說。在亞洲國家多維的、高度情境的文化中,溝通是迂迴的,表達方式和所處的情境變得非常重要。信息的理解不能脫離它的情境,以及說出這則信息時所處的環境,信息的真實意義就隱藏在這後面。美國人在一維的、低度情境中,直接表達他們的意思,可能會被高度情境背景中的人們認爲是“粗魯和莽撞的”。而日本的文化是多維的、高情境的,西方人可能又會認爲他們保留了許多細節的信息,不直爽。事實上,日本人可能是不想過於直接,以免被人認爲是魯鈍的和冒昧的。他們希望逐漸地瞭解你,並和你建立起個人關係,然後再談生意。就像日本諺語所說:第一次見面是陌生人;第二次是熟人;第三次是朋友。隨着社會的 發展 ,時間的重要性變得越來越大,也變得越來越有價值。例如,在田園 經濟 的社會中,時間是以季節和月份來 計算 的。社會向前發展了,它開始以天爲單位進行計算(如在農業社會)。到了 工業 社會,人們就開始以小時爲單位來計算時間了。對一些更爲高級的職業(如律師和醫生),甚至是以分鐘爲單位計算的。隨着時間價值上升了,直接利用時間的價值也上升了。作爲一個普遍 規律 ,隨着社會的發展,時間就是金錢,它更傾向於使文化變成直接的、低情境的。然而,某些文化,如日本和法國,還會保留一定程度的多維性和高度情境,因爲他們非常看重精細微妙的生活方式。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企業的跨國經營需要對溝通的文化背景進行 研究 ,企業人必須根據不同的企業文化背景和企業的不同國別背景,熟練其溝通的方式和風格,實現順暢地溝通,增強自我的競爭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與效果。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