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5篇)

文化1.94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化苦旅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5篇)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

這是一本很厚的大部頭。

我隨手翻開一頁,“者”三個加粗宋體字映入我的眼簾,之後便是排列有序的一行行字。潔白乾淨的佈局抓住了我的心,勾起我的興趣。者,是在外遊蕩的的人麼。

縱觀全篇,除了首標題“者”再無。用其一其二這樣簡單明瞭的的方式似乎在含蓄地告訴我什麼。

我翻到的正好是“其一”篇目。是講一位新加坡的華族老人,林再有。他在在異國度過了他的一生,母國的商品支撐了他上半輩子,下半輩子因此而受到尊敬。每天,只要這位身材瘦小的老貨郎還在風雨驕陽裏一搖一晃,這些村落也就安定了。他沒有任何職位,沒有聚多少錢財,也沒做過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但老人用他的貨郎,拴住了同處他鄉的華人瑜家鄉代代相傳的生活方式的鎖鏈,這是所有者內心渴求,代表着者們對故鄉的不捨,以及隱含在日常瑣屑的無盡思戀。

老人到底沒有順溜到老。他的魚塘,他的海灘小屋,他的家庭動物園,也許都因迅猛的城市化而失去。島裏僑胞間的情誼也許會因此而淡薄起來,這種如朝聖般虔誠的對祖國眷戀的綿長生態也許會結束。

但老人是者,早已經習慣了告別。他一遠去,四處打量,笑笑,道一句“入鄉隨俗,總得跟着變”。我知道,祖親與她的每一個孩子都有着斬不斷、隱藏於血管的,在生活中悄悄表達。不然,那老人怎會如此安詳地守株待兔,等待魚蝦自來。

這分明是中國的血統給他一種違和的生態,與海鳴威《老人與海》中的老人是那麼不同,兩種價值觀,兩種文化在作者樸實真切的文字裏相撞又迅速逃開,引無數人遐想。

無論什麼時候,母國手裏牽拉出的線,真的是好長好遠,細密地接着無數海外遊子的心。

法國哲學家an現在七老八十,已經成了世界上讀者最多的哲學家之一,但一接受採訪,開口還是談他的故鄉羅馬尼亞。在一家沈博士所言“最純正倫敦風味”的咖啡座,裏面全是在他鄉的歐美人,沒有中國茶,講究的是印度的大吉嶺。到底是倫敦風味呢!

這樣綿長的生態只可不可細說,真要好好品味,確實要從件件似乎毫不相干的事裏細嚼,猶如陳年美釀,須得先聞上一聞那飽含泥土深情的飄香,方可傾倒在半新不舊的瓷碗,三分滿,仰頭而盡,如瓊漿入喉,除了陣陣似乎什麼都沒有。

正如沈老的稿紙,除了那一點點蒼老的跡斑,只是一片空白。大音希聲,大愛無言。

看着這樣優美而大方的文字,是一種視覺與感覺的享受,我受此想了些別的。我的家鄉,是山東,風箏的故鄉。幼時常和父母到最近的廣場箏,那樣漂亮的燕子,在天空快活翱翔,他飛得越高,我也是越快活,手裏的不停地轉,扯得絲線颯颯作響,好像在激動地擺手鼓掌。但是它突然斷了線,在我最快活的時候。

我看到他飛的越來越高,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遠方。我大哭,它不管我仍在自顧叛逆地飛着,帶着長長的風箏線,消失在我的視線。

以前父母怎樣安慰都只是增加委屈,這樣的文字,竟讓我看開了!它我,是要到他所想到的滄海桑田,要到他所期冀的世界,它是那麼不幹被我調控,所以飛走了,先是無意,後是刻意地將我的痕跡帶到我所到達不了的世界,借它的眼睛,我得以看到這麼廣闊的世界。

我合,輕抿一口淡淡的綠茶,擡頭看向窗外,有人在箏,飛得老高,老高,火色的身影好像要衝向太陽。

我想,者正是如此吧,因着什麼緣由來到異國他鄉,改變命運的同時,也悄悄將處在深閨的老母親帶到了大衆視野。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2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讀完這本書後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作者餘秋雨先生從九三年開始從上海戲劇學院辭職後,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經駐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着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爲我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體會,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着這樣一種精神。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蘊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着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的遊歷着,我感覺到無比欣慰,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嘆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啓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

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着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爲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爲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3

剛開始翻開目錄看到都是講的國內或者國外的景點。自己也是愛旅遊的人,所以抱着好奇的態度看完了整本書。

讀完整本書回想起來,發現自己印象最深的只有兩個地方。其一是剛開始的寺廟,“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蒂指教,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一首《送別》勾起了多少青春回憶,每每聽到這首歌,總是有種莫名的心酸,好像就應該落淚才能對得起這首歌的意境。也是在此,我才知道這首詩是李叔同寫的,人稱弘一法師。

其二是在寫蘇東坡文字獄的時候,也就是烏臺詩案。看完整個案件的過程,對蘇東坡莫名的感到心疼。或許我們現在的人只記得蘇東坡的詩,記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記得“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從早前意氣風發的詩詞風格到晚年詩詞的粗獷,心酸,無奈。一個莫須有的罪名,一場莫須有的案件,削平了一個人多少的棱角。在那大漠孤煙直的地方,還會有人記得這個才華橫溢的詩人嗎?這個故事也讓我看到人性的邪惡,也是整個社會甚至是當代社會都存在的弊端。社會上總有些人嫉妒那些才華比自己好,成就比自己高的人,總會想方設法捏造些罪名強加於他人身上。大部分分不清是非黑白的人,總喜歡跟風,認爲反正不危及到我自身的利益,那麼跟隨大流踩一踩也是可以的。輿論的壓力,社會的壓力迫使當權者不得不流放自己看重的人,可想而知這個社會風氣該是如何的令人悲傷。慎思,慎行,慎言,六個大字,應該學會如何做人。

整本書都在講景點,也在講文化,文化附着在這些建築,這些風景裏。文化的成敗對於一個國家的興亡真的很重要。文化的形成在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積澱,但是毀滅往往在一瞬。

孤獨不是一種脾性,而是一種無奈。

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嘆息。

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

嚮往巔峯,嚮往高度,結果巔峯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

堂皇轉眼凋零,喧騰是短命的別名。在流光溢彩的日子裏,生命被鑄上妖冶的印記。

友情的敗壞是從利用開始。

大智不羣,大善無幫,何懼孤步,何懼毀謗。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4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教授的一本文化散文集。

他用腳步來尋找,中華文化是什麼,這樣一個問題讓他走了很遠很遠的路,在西北高原上,尋訪敦煌,尋訪陽關,問候沙鳴山、月牙泉。他用心聽歷史的咒怨,聽文化的唉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寫了一本“旅行考察記”就事論事,見事論事,對中華文化是不夠的,不全面的,所以他必須走到國外,換一種眼光,對比地看中國文化,他用紙筆將大家頭腦中一個個物像清晰化、明朗化。他描寫的不是景物,而是看到山水鳥魚、亭臺樓閣後心中的想法和被塵封無人問津的歷史,可憐朱耷面臨朱家王朝的最後覆沒,只好先僧後道,清心寡慾孤苦一生隱沒在山林中。這還不算,多麼一位優秀的藝術家號八大山人。說道對八大山人的瞭解,居然有人寫“中國歷史上八位潛跡山林的隱士,通詩文,有傲骨,姓名待考”。不知朱耷看到會作何感想,他又能怎麼想呢?無可奈何,只好作罷,笑之哭之了也。

餘秋雨就用這般手法將朱耷、蘇東坡一干中國文人,寫得淋漓盡致。他寫得愁悵,我們讀得也感嘆。感嘆老天怎麼不給中國文人、不給中國文化一個機會呢?莫高窟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王道士只是悲劇中一個錯步上前的小丑,書上寫道:一位年輕詩人說:“那天傍晚,當國外冒險家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啓程,他回頭看看悽豔的晚霞,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從傷口在滴血。”王道士用莫高窟的大批文物、經卷換了外國人的銀元,換來了現在敦煌學專家的屈辱。彼時,又仔細想想這種衰怨是毫無道理的。機會一直有,只是這人們太忙,忙於戰爭,戰爭將天柱山的居家感一掃而光。在面對蒼翠山色的時候?站在山岔口餘秋雨是否感到蒼涼?在歷史的舞臺下,天柱山是否感到寂寞?白了發的蘇州等候了千年,只好梳着一頭白髮,危嚴襟坐,而美名飄四洲西湖做着怎樣的夢呢?狼山腳下駱賓王在思索着什麼呢?信客匆匆走過每家的門口,吳江船悄悄地駛過太湖,牌坊依然肅穆地立在雨中,白蓮洞黑黝黝的洞口彷彿凝聚着宇宙,留下一個寧靜給三峽,李白乘舟遠去了……故然,中國文化有詩、有詞、有琴聲、有宗教,但歷史比它們蒼涼,它早把這一切用戰爭和時間剝削殆盡。不能讓可憐本已所剩無幾的中國文化留下一點兒什麼嗎?

中國文化不僅需要輝煌,廢墟也能將它點綴。

中國文化中“廢墟”兩字值得一提餘秋雨在文中說:“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

“中國歷史缺少廢墟文化,廢墟二字,在中文中讓人心驚肉跳。”

“誠懇坦然地承認奮鬥後的失敗,成功後的失落,我們只會更沉着。中國人若要變大氣,不能再把所有廢墟驅逐。……”

現代中國需要廢墟文化。廢墟是葬送,也是反思。廢墟不需要掩飾!我們太善於掩飾!

餘秋雨說:“其實廢墟也是一種文明。”他把廢墟寫得悠久和古老,讓我感覺到廢墟不過是一羣上了年紀的老人,固執的想守住本屬於自己那獨特的輝煌。

仔細聽?你似乎能聽到夜航船搖漿的聲音?天一閣藏書的哀怨?都江堰雖穩當造福千年卻又無奈落寞的聲音?這便是中華文化的聲音嗎?蒼涼而荒老的聲音嗎?

中國文化究竟是誰人主宰的?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5

“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也難怪,看這本書要慢、要細,裏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見。他筆下的《風雨天一閣》我記憶猶新,一個人,不!一個家族揹負着堅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讓偌大的中國留下了一座藏書樓,保留到現在。別的藏書家有,藏書也有,但沒過幾代,歷史的風塵就將它們掩埋了。但是,範氏天一閣留下了,靠的是什麼,是執着、堅定,還是如餘秋雨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時間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體現在哪兒?他曾毫不客氣地頂撞過權勢極盛的皇親郭勳,爲此遭廷杖,下監獄,他似乎什麼都毫不顧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後連權奸嚴氏都奈何不了他。“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餘秋雨在這裏總結道。

看到這裏,反思一下,我們這些讀書人,如果生在那個年代,身爲一個藏書家,會像範欽一樣嗎?我想不會,範欽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讓我們來,難!我們是教師,教育學生,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在挫折面前,爬起來的又有誰?生活着,又爲了什麼?這不正是我們該思索的。

繼續再往下看,我又發現了一樁“怪事”:80高齡的範欽終於快走到生命的盡頭,在他分家產時,將其分爲兩份,或是藏書樓,或是萬兩白銀。他讓後代去選擇。我想,如果讓我選,讓大家來選,會選哪個呢?要麼拿着白銀萬兩,逍遙快活一生,要麼死守一座藏書樓,世世代代。說句實話,範老爺此舉不失爲一個好辦法,我也十分欽佩這個相隔我好幾百年的古人。也正因爲這樣,天一閣留下了。但這是一個難題,我在思索:如果把此事擱在今天,不攙假,誰會鋌而走險,誰會選擇天一閣,包括我。不過,奇蹟般的,他的大兒子範大沖願繼承天一閣。這是現實,不是故事。

讀到這的時候,又讓我想起另一個片段,希臘神話中,海洋女神對想參加特洛伊戰爭的兒子阿格琉斯說:“如果你參戰,會戰死沙場,但流芳百世;如果你不出徵,會平安一生,老死後便從人們的記憶中抹去。”阿格琉斯最終戰死沙場,但是因爲他,希臘盟軍勝利了。世上也正因爲有這樣的人,世界纔有了燦爛的歷史文化。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讓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國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讓我深深體驗了“開卷有益”。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6

蝴蝶的標緻源自黑暗束縛中無數次的蠕動,掙扎,破繭而出的是令人驚豔的新生命;流星的標緻源自相互間劇烈的碰撞,劃過天際的是生命華美的綻放。

輝煌的勝利成就了生命的高度,而成功的背後卻浸透着奮鬥的淚泉,灑滿了就義的血雨。決勝,在看不見的地方,它可能是水滴石穿的執着,可能是小草破土而出的氣力,可能在我們勇敢前行的每個腳印裏。

中華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而這其中的波折也跟其歷史的長度成正比。幾經波折,不斷改變,改進,創新,變革。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的,而文人們要在這文化的苦旅中前行更是非常的艱難。他們中,有不少人沉沒在潦攀歷史的長河中,從此銷聲匿跡。但也有一些人,憑藉着自身的堅忍與頑強成功了,每名佳作都流傳千年。正如書中柳侯祠的主人柳宗元。

沿着歷史的長河漫步,易安居士在孤獨中化悲痛爲氣力,與低徊婉轉中吟唱出了“綠肥紅瘦”的絕妙辭章;東坡居士樂觀曠達,屢遭貶謫,以樂觀幽默化解人生的苦楚,於曠遠中留下“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千古絕唱;遠離了春花秋月的李煜在東風又起的小樓上吟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悲歌,萬千愁怨在堅強的沉默承受中成就了詞帝的盛名。

他們,有着我們不曾深切體味的孤獨和苦楚,然而默然裏的那份堅忍和承受讓他們積蓄了生命的氣力。最終,生命如煙花般催然綻放!

塞外飛沙,冷風拂面,蘇武北海牧羊,飲雪吞氈,在冰天雪地中苦忍19載,一顆赤膽忠心如烈火般未曾冷卻。遠離故國山河,卻不移心中那份守望的精神,富貴不淫,威武不屈,他用一個大丈夫頂天立地的脊樑擔當起人間大義,鑄就了千古忠魂。是信念,讓他堅守;是責任,讓他擔當。蘇武仿若空谷幽蘭,志潔行芳,一股幽香永駐人間。

每當我們愛慕別人的非凡成就時,是否清楚,在這勝利的背後,有着我們看不到的無法想像的艱辛。成功,不是一日就可完成的,它需要我們一點一滴的努力付出,淚水,汗水,甚至是我們鮮紅的血液,都是取得輝煌勝利的滋養劑。

其實,那些隱藏在背後的堅持、忍耐中的執着纔是抉擇勝利的地方!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

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我不禁想問什麼是文化?我百度一下文化,各種各樣的解釋在網上流傳,各種關於文化的詞條相繼排列。編輯詞條的不是一個人,這導致了問題:各家觀點雜糅組成一個定義,各種各樣的定義解釋着同一個名詞,這些都是網上詞條共有的問題。對於文化的解釋,我更傾向文化是歷史的沉澱。無論是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文藝科學在內的意識形態,還是文化的物態、制度、行爲、心態四層次,都是歷史積累沉澱的結果。

既然是苦旅,旅途當然不能是歡樂的。文化的傳承遠比文化形成要艱難。比如四大文明中的埃及尼羅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兩河流域文明,都在傳承過程中遭到毀滅,唯獨中華文明一脈相承,綿延千年而不絕。即便如此,中華文明在傳承的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文化事物遭到破壞甚至是毀滅,這最好的例證是莫高窟了。當王圓?一次次“整理”他的庭院的時,當外國“學者”一次次運走用低價購得的古籍時,當中國官吏一次次以資金不足拒絕保護石窟時,我想莫高窟肯定在西北凜冽的風中哭泣。落日染紅了天,血色一般的晚霞猶如中國文化傷口正滴着血呢……

相對於文化遭到破壞感受到的這種痛苦,在旅途中所受到的舟車勞頓之苦更像是一種歷練,一種在文化面前的虔誠儀式,餘秋雨拜訪過衆多名山大川,不止一次談到路途之苦,同時也引述了其他古人的路途之苦。相對於古人來說,現代人受的苦要少得多了,纜車汽車和沿途的旅館酒店爲遊人打點好了吃住行的一切,而古人則是自備乾糧,露宿山野,歷經勞頓之苦才能看到期盼已久的山川景色。正是有了這樣的旅行,山川變得不再是山川,而是在一次次迎接遊客中不斷沉澱下來文化。名山本只是山,有了文化積澱名氣在大了起來。

《文化苦旅》儘管寫出了文化傳承的不易,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文化也是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當它鮮活地呈現在你面前時,你不會覺得那是文化,你會覺得那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分割的。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8

中國有燦爛的歷史,有博大精深的文化,還有獨特的民族風情和肥沃的土地,它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強者。

細細體會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讓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精神。當然,這些事並不見得全是如何的慷慨凜然,它們很真實,很貼近生活。例如《道士塔》中那愚昧無知的王道士從外國人手中接過極少的錢財,卻讓他們搬走一箱箱記載着中國歷史的.珍貴典籍。作者最終寫道: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是啊,看到這個故事,我的心也在滴血。

西方一位哲人說過:“僅有飽經滄桑的老人才會領悟真正的人生哲理。”把心靈放達于山水世界,放達於文化天堂,去觀察自然與人交際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禮貌歷史中,遨遊暢想,這正是《文化苦旅》不一樣於其他散文之處。在山水中解讀歷史,在歷史中發掘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我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仔細讀過讀《文化苦旅》後,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

因爲老一代創造的奇蹟,才造就我們這一輩的驕傲,才使我們擺脫令人屈辱髮指的歷史。但如今的我們仍以過去的光輝做明天,那真正的明天在哪裏?當歷史倒轉輪迴時,我們會不會再次面臨屈辱?

這個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明天的期望就掌握在我們手中,當今的我們更應當努力,爲了我們的祖國……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9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寫下了華夏的文化。《文化苦旅》它不甘甜,因爲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

苦苦的味道,爲這本記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估計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奇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我們不得不因歷史和那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的莫高窟山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舊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的石壁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化。千年前的一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工手中的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中,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之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運往國外,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而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爲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絢麗,而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生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華的標本,一種美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殘缺被人無情的轉換。

“淺者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大自然雕琢出來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中華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般的自在,難怪萬年來,許多文人遇到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此隱居起來,但荒山結廬有生活中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到江南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着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收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着就會帶着他們的文學修養到此地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和官場浮沉是文人失意的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到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徵程的開啓。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初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儘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抱有正面看法,因爲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太狹隘了,逼得他們只有隱居或者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志損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東山再起。在自然與人文環境中的沉思,考量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的心境,完全寄託在遊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史上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疑問來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着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的走向牀前,流動的車潮和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感受書中的苦。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0

這個人憑藉着他對蘊藏了幾千年的中華歷史文化精髓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孕育了《文化苦旅》這部令人驚歎不已的著作。

第一次與餘秋雨的文章邂逅是在國中學過的一篇課文《信客》,至使至今,我仍不忘《信客》刻畫的那個誠信無私·善良厚道的信客形象。他表達出來的文字也是給人一種質樸典雅·精闢而暢達的感覺。

拿起《文化苦旅》,我的心情是沉重而有壓力的,“文化苦旅”顧名思義,這一條文化苦旅是艱辛的。一改以前的輕鬆瀟灑,文字多了份蒼老和沉重。“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餘秋雨說:“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引發人生滄桑感。”倘佯在歷史的海洋中,他深深地陷入了他的思緒中,因中華民族文化的興衰得失而或喜或悲。

廬山,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在這裏詮釋了它的價值意義。

一個曾經古文人們寄情療心的佳景,像一個埋藏着千年祕密的滄桑老人。從“走向三疊泉的漫漫山道上,我產生了大容鑄感”到“誰也沒有逃開,反都擡起頭來仰望,沒有感嘆,沒有議論,默默的站立着,袒示者溼淋淋的生命。”這是它的魅力,瀑布的狂暴·雄偉,甚至是浩浩蕩蕩的氣勢,不止衝擊了作者,也震撼了我的心魄。他說,文人也萎靡柔弱,只要被這種奔渾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結果就在這看似平常的佇立瞬間。人·歷史·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起了。

在“道士塔”中,我體會到作者對文物遺失的痛心與憤懣。在“陽關雪”中,作者尋陽關,憶王維,感受歷史的悽美與哀傷。在“沙源隱泉”中,我彷彿看到作者站在鳴沙山上,俯瞰月牙泉,眼中滿憐惜與驚訝,然後心中鳴起了天樂般的梵唄。

苦旅,不是身體上的勞累,而是思想上的跌宕,是作者對於文化的思索和追求,以及一種對於逝去的苦澀的回味。他說,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的後的回味,焦灼的會心,冥思的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靜下心來,將“文化”含在嘴裏細細的咀嚼,也是別有一番滋味的。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1

他,在國內外講學,也不忘參觀當地風景;在考察途中,也不忘寫寫感悟隨想。餘秋雨教授,他行行止止,寫寫看看,點點滴滴彙集成了一本《文化苦旅》。

洞庭湖畔他曾站立,廬山瀑布旁他曾被震撼,道士塔旁他曾嘆息。敦煌鳴沙山中、月牙泉邊有他的腳印,江南小鎮他曾坐小船遊覽,天一閣內有他滴落的雨水。

所以,就有了深邃蒼涼的《道士塔》、《陽關雪》,有了荒荒大漠、黃河文明的盛衰,有了悲涼、滄桑;有了柔麗悽迷的《白髮蘇州》、《江南小鎮》,有了小橋流水、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有了清新、婉約;也有了展示中華文人艱難心路歷程的《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有了文化的風雨飄搖;還有充滿文化感慨的《牌坊》、《廟宇》等,有了回憶、變革,有了感慨。

餘秋雨教授去過的地方,不只是有美景,而且,也有歷代文人墨客的腳印和古代文化的交集。如三峽,那裏有李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有酈道元的“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還有神女峯神女的傳說;如天柱山,這裏可是大文豪嚮往的歸宿地,有李白、蘇東坡、王安石等等。至於西湖、洞庭、廬山,更不用說。他在本書自序中說:“我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或許就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對他的薰染,有了這“人文山水”,纔有了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帶給我的是歷史文化對心靈的啓迪。這本書,值得一讀。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2

夏季暴雨傾盆的夜晚,世俗的喧囂被一時澆滅,在黯淡的燈光下,見到這般滋潤蘊籍的文字,只得死心塌地地在小楷的包圍中默默端坐。夜雨的詩意中,心裏泛起一陣陣漣漪。輕輕地觸摸這泛黃的紙張,我踏上別樣的旅程,有着文字這般安靜的旅伴。

第一篇便是直白的開頭,簡單有序的描寫,卻沒有任何蒼白無力的表現。一步一步走近,滿載敦煌文化的車隊留下深深的車轍,道士塔旁悽豔的晚霞印入我的眼簾。剎那間,原本乏力癱軟的身軀隨着靈魂起舞,在芳香四溢的舞臺上找到了我專屬的味道。這是我耳熟能詳的交響樂,每一串音符都能引起我的共鳴。這無盡的旅程的第一站就俘獲了我那顆即將熱血沸騰的心。

隨心所欲地慢慢翻閱,與耳邊的喧囂隔絕,留下一片心靈淨土,啜飲着文化的甘泉,印刻着行旅的記憶。只要順從他的牽引,腦中便是紊然不亂的條理;只需跟隨他的腳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絕倫的風景——枝幹虯曲蒼勁的臘梅、飄渺冷豔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廬山瀑布……餘秋雨鄙棄陳詞濫調,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下描畫着一幅蒼健渾厚的山水畫,書寫着一首抑揚頓挫的詩歌,哼唱着一支輕柔婉轉的小夜曲。

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鍥人心的歷史感懷,用悠長的歌謠譜寫出心中的悸動。這如同一塊天然的璞玉,把瑕疵與光澤一併展現,一切都未經雕琢,一切都回歸它本來的面目。

山重水複,無言的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

走走止止,在山水歷史間跋涉的時候,回憶滲入了筆墨之中。

聽着花鳥蟲魚的歌聲小憩一會,心中卻泛起一陣不可名狀的惆悵。或許我也感受到了歷史氣壓的沉重,禁不住一些誘人沉思的片段和作者自身感慨。每每讀到發人深省的句子,思緒就不經意間地遊離開去,整個人便癱軟下來,腦中一片空白,無力再讀。總要反反覆覆地從開頭連到結尾,然後繼續讓某句話引發的聯想散漫地在我的神經中游蕩。慢慢地迷戀上這種感覺,這是歷史文化悠久的魅力薰陶着我,感染着我。彷彿是旅程中的“苦”,實則是最甜最美的享受。

多年前,父親也曾踏上過這段旅程,不知他又是如何定義的呢?

而今天,我要拋棄所有的憂傷和疑慮,踏着文化的腳印,去追逐無盡的潮水,漂泊在思想的雲端。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麼,每一次留駐都將是新的出發。

一字一字,是旅行的腳印,深淺不一;一句一句,是幾百年踉蹌的路程,彎曲綿長;一頁一頁,如一舀甘甜的泉水,似一碗濃厚的熱茶,而我便是極乾渴的旅人。慢慢品嚐,總有那麼幾句話值得去反覆回味,讓我心中的情感爲之翻騰,有一種直至肺腑的莫名的喜愛。

那些隱於山川河流的前人的蹤跡,流傳於千家萬戶的盛世傳奇,有着我們不曾瞭解的模樣。在他所描述的秀麗絕美風光之後,對民族,對歷史,對生命的探討,對不羈的中國文化孜孜不倦的求索,都撼動着人心。

無需華麗的辭藻來凸顯出文章的深度,聽他娓娓道來,感受到那深邃蒼涼的歷史命運和對中華大地深深的依戀。總是有無盡的柔情,總是有磅礴的氣勢,總有那份使人身臨其境的魅力。四壁的文字間,可以讓我感知到怎樣咆哮的狂風在我指間遊走,怎樣綿長的細雨帶給旅人無盡的鄉愁,怎樣迴旋的流水唱着抑揚有致的曲調。的確,餘秋雨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走,不爲那終點,只爲這已劃下的曲線。走,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爲已耗下的生命。我願一直走下去,爲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實現自我的價值,爲了尋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3

對於餘秋雨先生及他的作品是有所聞,但一直沒有接觸過。我很少看電視,這次去河北與同去的大姐住一間,她一直在看青歌賽的節目,因此我也一起看了好幾期的比賽節目,比賽中有文化知識的考試,評委正是餘秋雨先生,其中的考題都是一些常識、專業性的知識,考題本身並不複雜,而與考題有關的相關知識的連接,餘秋雨先生解讀的非常到位,可見他淵博的知識,他對中華文化有着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評判,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正好手頭有他的《文化苦旅》一書,利用雙休日的時間翻閱了一遍,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靜靜體味的書,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裏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線條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渾厚沉着,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溫煦,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洶涌地向我們奔瀉而來。天一閣的藏書曾令他迷惑,而終於有一天顯現了藏書的社會意義。而西湖終究是文人們心中的一個飄渺的夢境,只能意會,無法用文字解讀。

中國文化如奔騰不息的黃河、長江,流經祖國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文化是內化於心的一種精神財富,在有華人的世界裏,就有中國文化的延傳,漂泊海外的華人們可以把原始的巨樹當成神廟,供奉着“大公伯”,然後進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們。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輩子也無法揮去。

960萬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綻放着,包容和開放的海派文化,親新婉約的江南文化,濃郁思鄉情結的華人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刻解讀,我只能用心去細細體味。

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4

我拋棄了所有的憂傷與疑慮,去追逐那無家的潮水,因爲那永恆的異鄉人在召喚我,他正沿着這條路來。

——泰戈爾《採果集》

讀完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手輕輕地撫摸着那個“苦”字,苦,是作者對自己生命旅行的概括,苦,是作者對自己文化旅途的凝縮。苦,卻讓幾代讀者甘之若飴,讓無數讀者感動與喟嘆。細細品味着這個“苦”,腦中回想着作者所經歷的那一個個文化旅途,不僅默默佇立,默默出神。那旅途,那文字,真讓人,苦澀中卻不覺反覆回味,焦灼後卻又瞭然於心,讓人冥思然後放鬆,讓人感到歷史的蒼老厚重卻又如此鮮活年輕。唉,這苦旅啊,讓人慾罷不能。於是,和作者,再次行走在陸地、江海,懷揣着一個繾綣的夢想,開始踏訪着一個個或新穎或陳舊的夢境。

我們走過一座座生命的牌坊與寺廟,和信客一起經歷艱辛與滄桑,去瞻仰千年的奇蹟——都江堰。當我們走到莫高窟,還未來得及感受神聖的世界,卻先知道了三個男人,他們所做的一切,那些可以成爲罪行的事情。那個畏畏縮縮的王園?,那個敦煌石窟的罪人。那個匈牙利人斯坦因,那個翻譯蔣孝琬,他們卑微,渺小,卻貪婪而又愚昧,是他們毀了莫高窟的文化嗎?這樣的罪責壓在他們身上。似乎太重。那麼敦煌的委屈,國人的恥辱,我們又該找誰討要?是那些買走文書經卷的外國人,還是當時腐敗的王朝? 作者的心中是苦痛的,這種苦痛,深深地影響着我們每一個讀者,我們無法逃避歷史,只能在自然中一次次感受苦痛,在旅行中追求靈魂的釋放,追求自身的強大與自立。

走過了敦煌、莫高窟,踏上了陽關雪,在沙原中感受獨特的能夠洗滌心靈的景觀:鳴沙山、月牙泉,於柳祠中拜訪柳宗元,感受詩人的寂寥與開闊。沒有仕途得意的他們是悲哀的,是落寞的,卻也是另一種幸運。仕途無望,往往是文人昇華的關鍵。在柳侯祠排排的石碑中,中國文人的命運在這裏裸程。正如餘老師所說:靜一點就好。就讓文人們有一塊淨地,凝入心靈,蔚成方圓。

從敦煌行至陽關,從遼遠四川平原旅至古色古香的蘇州。在寧靜的三峽下苦苦冥想,在神祕的洞庭湖畔低低自語,行走在蘇堤、白堤之上,駐足於雷峯塔廢墟之中。西湖一夢苦亦甜,化作千年滄桑,千年的嘆息。

在《文化苦旅》中,最讓我動容的應該是那篇《風雨天一閣》。餘老師進天一閣,那份神聖,那份莊嚴,讓人不僅由衷產生肅穆之感,的確,天一閣是神聖的。它是藏書閣,是那個時代的奇蹟,它是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登天一閣樓梯時我的腳步非常緩慢,我不斷地問自己: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餘老師這一句虔誠的自問,讓我心情沉重而又寧靜。我和作者一起輕輕地,輕輕地,走上去,仰視,凝視,久久,久久的。那一刻,歷史彷彿重現,那一刻,時間彷彿靜止。唯有那千年的文化,靜靜地訴說,訴說這千百年來的滴滴點點。

品讀《文化苦旅》,不僅在品作者的文化苦旅,更在品作者那典麗、唯美、渾厚、質樸,充滿想象力的詩一般的語言。生命的體驗和感悟在其中棲身,我讀着,悟着,醉着。這文字,這語言,這意境,真是“高鬆出衆木,伴我向天涯。”

千般荒涼,以此爲夢;萬里蹀躞,以此爲歸。

品苦,亦嘗甜。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5

因爲《文化苦旅》我走近餘秋雨。

還記得那時青春年少,輕狂無知,在書架上瞥見了他的名與作品,那書架是那樣高啊,我不屑地走過了,沒有人知道我的不屑中有許多許多的敬畏。那讓我不敢顧盼的高度漸成了心中最神祕的暗泉,也許正是這份感覺拉着我走近了他。

他有許多頭銜和稱號,許多鮮花和掌聲,但在我心中,他只是一個浪跡天涯的旅人。

歷史與現實隔着一段距離,正是這段距離把祖國山山水水中沉澱的文化層層剝離,於是在明媚的湖光山色中,文化離我們越來越遠,有誰在覽盡名山大川后找到了其中博大精深的內涵了呢?

然而,終於有一個人肯在旅遊的時候背起沉甸甸的文化,將沉埋于山水間的歷史,執着成一程苦苦的旅行,讀後感《文化苦旅讀書筆記4篇》。他在山水之間捕捉文化的氣息,在文化中探索人格的美麗,於是山水活了,歷史活了:西湖水裏亭亭走出了蘇小小與白娘子,都江堰邊默默佇立着李冰,天心閣的風雨飄搖着歷經劫難的書香,莫高窟的絢麗蒸騰着千年不枯的生命,《廣陵散》的餘音來自歷史深處,勾魂攝魄、浩淼的洞庭湖神祕而廣大……幾千年的沉澱重新在人們心中搖曳生姿起來。

讀餘秋雨,就像順着涓涓溪流尋找文化的歸宿,追溯文化的淵源。

讀餘秋雨,就像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覽盡歷史的畫卷。

讀餘秋雨,就像與一位隱士談話,嫋嫋茶香中體會歷史與文化的沉重。

讀餘秋雨的時候,就會覺得生命的本體貼近了歷史,貼近了文化,心靈靜了下來,世界靜了下來。

標籤:讀書筆記 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