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彙編15篇

文化2.46W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文化苦旅讀書筆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彙編15篇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

看了餘秋雨的這些散文我感觸頗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他的《廢墟》這篇文章,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爲完整纔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了一個能夠說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期望,可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可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圓明園曾代表着皇家高貴的身份和無盡的財富,可是此刻當我們再回首過去時,看見的又是些什麼呢?是一幅殘缺破爛不堪的景象,我們已經很難去想象它以往擁有過的那些光輝歲月。當有人提出修復圓明園的時候,有些人卻站出來否定了,因爲即使修復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樣樣呢?

那些以往遭受過的屈辱歷史就能消失在歷史的記錄裏嗎?答案是當然不會了,殘缺的圓明園,一個廢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種美,另類的一種美,因爲這個殘缺般的廢墟的存在才讓我們更加牢記了歷史慘痛的教訓和慘象,廢墟是一種美,殘酷而真實存在的美。它是不會因爲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遺棄,相反的,人們只會更加記得它,它將會永遠的被人們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個角落。

在《文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餘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許許多多傑出的才子,他的文章並不是最華麗最優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他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他內心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悅,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2

近日,在欣賞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時,看到這麼一段話:“中國歷史中極其奪目的一個部位可稱之爲‘貶官文化’。貶官失了寵,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劇意識也就爬上了心頭,貶到外頭,這裏走走,那裏看看。只好與山水親熱。這樣一來,文章有了,詩詞也有了,而且往往寫的不錯。”

提到貶官,我很自然地就想到了蘇軾。當年的“烏臺詩案”,在北宋朝野上下掀起軒然大波,“烏臺詩案”這一巨大打擊也成爲蘇軾一生的轉折點。蘇軾滿腹才情,與弟弟同登進士,他的應試之作深得當時主考官歐陽修的欣賞。連宋仁宗讀了兄弟兩人的文章都大爲驚歎:“朕爲子孫得兩宰相矣。”正當蘇軾要一展心中抱負時,卻遇王安石變法,本着文人的意氣風發,耿直的他多次上書皇帝,反對新法,不曾想遭小人蓄意構陷排擠,一貶再貶,輾轉杭州、密州、湖州、黃州等地。

少時讀蘇軾詩詞,最初對他的印象,停留在蘇軾與蘇小妹鬥詩的有趣片段,我才知道才情可拜相的蘇軾,長相是有些粗陋的,遠不似白馬王子的偉岸,小小失落的同時卻深深被他有趣的靈魂不斷吸引。隨着年齡的增長,再讀蘇軾詩詞,越發的發現,蘇軾與蘇東坡不是一個人,這在他被貶前後的詩詞對比中可見一斑。

蘇軾被貶黃州時,生活是極其不易,他的月銀根本養不活一大家子人。當時的黃州知州是個惜才的人,他很同情蘇軾,就將黃州東門外的一處小山坡交給蘇軾耕種。蘇軾的手是舞文弄墨的手,卻也能扛起鋤頭,田間地頭地耕種了起來。耕作之餘,一時興起,給自己取名“蘇東坡”。

蘇東坡在黃州寫下了千古絕唱《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每每讀兩賦,我彷彿能看到那個遺世獨立的身影,他孤獨中透着悲涼,極盡的悲涼之中,又是那麼的超脫自然。

而我獨愛他的《定風波》,這首詞是他在黃州沙湖道中遇大雨時所作:“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好一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好一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世間所有的喜怒哀樂,愛恨嗔癡在東坡的眼裏,都如過眼煙雨。大學時,每當我們爲賦新詞強說愁時,班主任老餘就跟我們說:“小小年紀,愁啥愁,去把蘇軾的《定風波》給我背十遍。”當時不解老餘深意,而如今也能明白幾分了。

是啊,東坡的一生,我們能窺見的只有一分。合上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竟不知自己的思緒跑了這麼遠,頓時又生出癡想,如果能穿越,一定要變成一個關西大漢,與蘇東坡泛舟江上,打着鐵板,高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然而,東坡詞,小女子吟誦,總還是差些什麼似的。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3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先生的一部代表作品。它帶給我們的是一場心靈的旅行,一次心靈的洗禮。那美得連時光都忘了行走的名勝古蹟,似乎就在眼前呈現。

有人評價過餘秋雨: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憑藉自己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美麗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明長河之中。餘秋雨的藝術理論著作,也備受學術界重視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戲劇理論史稿》,是中國大陸首部完整闡釋世界各國自遠古到現代的戲劇思想發展的史論著作。有評論家譽之爲:左手寫散文,不流之於淺薄;右手撰述藝術理論,也不失其豐贍高深。

是的,他的《文化苦旅》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裏。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

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新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

《文化苦旅》,展現給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一句句的教誨,銘記在心……

跟隨作者走進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佈滿足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跟隨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那細膩的筆觸,豐富的詞彙,震撼心靈的文字伴隨着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

靜聽風聲鳥聲

大地默默無語

我似乎看到

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

從作者的文筆下

嘩嘩的奔瀉

盡情的釋放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

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安閒,那般享受。

帶着虔誠去尊敬餘秋雨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着崇敬來仰望這位大文豪,“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重。”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動的車潮及人羣,每每、處處無不宣泄着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的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那涌動着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4

好早就聽說了《文化苦旅》這本書,記得第一次聽說是從英語老師口中蹦出來的。這次,終於有機會拿起來讀一讀。

我細細讀着書,慢慢地被書中的歷史、遊記所吸引。從莫高窟的中華民族痛失瑰寶到風雨天一閣那座僅存的藏書樓,從沙原隱泉到洞庭一角,又從吳江船到牌坊。作者走過的每一處地方,似乎都蘊藏着那麼多中華歷史。有時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華五千年曆史,每當走到一個地方,都能想起此地過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評價。

讀這本書,就像和作者一起,從中國的西北走向江南。偶爾,作者也會停下來,寫一寫臘梅或是寫寫自己的藏書,或者在每個清靜的雨夜裏想起,夜雨詩意。但是作者永遠都沒有忘記,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着文化氣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說: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要擺脫也擺脫不了。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悽豔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窯的罪人;在羅池廟裏,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見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見了華髮蒼然的蘇東坡。

我一直在想,爲什麼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更苦在文人心裏的敏感。

讀了這本書,不僅讓我略懂了作者,更讓我讀懂了中華民族歷史的一絲細脈。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5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一部散文集,所收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作者用心思細膩的筆觸,記錄着自己的所見所聞,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前史奇蹟,在他的筆下有着深層的寓意;一篇篇潔淨美麗的散文,成了讓炎黃子孫警醒的文章。《道士塔》《莫高窟》《陽關雪》《寧古塔》……從大漠到水鄉,從西北到江南,從古蹟到文人,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各地,無一處不是中華大地上歷史的閃光點。每到一處,對這個地方的人文、歷史、地理進行考察。滔滔流水,殘陽廢壘,西風古道,在他的筆下都變得雍容大氣且富於智慧,彷彿成了歷史的濃縮與見證,在世紀輪迴中散發着不滅的穿透力。文章篇篇語言精美,就象一位無聲的導遊,引領我循着他的足跡推開了一座座神聖殿堂的大門。

讀《文化苦旅》是對歷史滄桑的一種回顧

鏡頭轉向《莫高窟》:王圓?爲一個道士,敦煌莫高窟的當家人。他爲謀取個人私利而將玄奘西天取來的九千多個經卷、五百多幅繪畫,用難以想象的不等價交換“送”給了外國,千年的敦煌由此而遭受浩劫。王道士只是這麼多見證中華文化衰微的一個縮影,但作爲維繫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紐帶的傳統文化的衰落,讓人不禁更覺蒼涼。作者的心在滴血,一個古老民族在滴血,致使我也變得學會了嘆息與感慨,明白這一切的一切全部是人爲所造。我也因此而抱恨,爲民族,爲國家而恨……

讀《文化苦旅》是對個人意志的一種礪煉

“高貴的生命要創造文化,必然會經歷坎坷。”《巴金百年》中巴金,文革中面對“棍子”橫飛敢於直言,並能在大規模的嘲笑中含笑屹立,不爲所動。另餘秋雨先生擔任戲劇學院院長期間,因爲掌握着上海那些身居要職的人的職稱評定,得罪了某些人,導致辭職後被大規模的“圍啄”。而戲劇大師黃佐臨送給他三句簡短的話“他們罵啦,罵些什麼?讓他們罵去!”此三句箴言,競是他渡過重重黑水的'木筏,從而坦然面對攻擊他的人,這其實也是考驗一個人應對外界惡劣因素的定力。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不在乎周圍的聒噪,堅守內心的寧靜,就能擺脫很多煩擾,從而靜下心來做自己想做的事,煉就一份超然與灑脫。

讀《文化苦旅》是對人生價值的一種定位

餘秋雨曾是當時中國內地最年輕的高校校長。他建立了《世界戲劇學》的宏大構架,並創建了自成體系的《藝術創造學》,獲海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評價。他接任校長時,黃佐臨送了其四個字“可喜、可憐”,“可喜”容易理解,“可憐”指餘秋雨老師在藝術和學術上有雙重天分,耗在行政上,豈不可惜?“可憐”兩字如一魔咒,時間一久,後兩個字分量逐漸加重。擔任六年校長後,其毅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和高位任命,開始了他的“文化苦旅”。

他冒着生命危險貼地穿越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蹟。他作爲全球唯一完成全部現場抵達的人文學者,一路上對全世界文明作出了全新思考和緊迫提醒,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是什麼讓餘老師捨棄功利,完成常人難以完成的文化苦旅,是源於對事業的酷愛。另如文中著名導演謝晉,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中國的電影事業,其對藝術的追求、工作時的盡情投入讓人折服。他不在乎名利,他只是飢渴,沒完沒了地飢渴。正是這些大師的卓越貢獻,給中華文化大船增添了厚重的色彩。

這些大師對事業的執著而散發的人格魅力深深影響着我。讓我對所從事的職業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作爲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拋棄功利、靜心學習、醉心課堂,不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嗎?認真教好每一位學生,通過自己的言行去影響他們,讓他們學有所成,讓他們擁有積極向上的學習和生活態度,所從事的事業不是很有意義嗎?在今天這個政治清明、人心凝聚、文化敦厚的社會,我願有我最刻苦的精神,最堅韌的毅力,最飽滿的熱情,最昂揚的鬥志,努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鼓足幹勁,揚起風帆,爲家鄉教育事業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6

餘秋雨先生。

他以筆爲弓,以墨爲箭,將一場聲勢浩大的戰役會聚在白紙一張之上,寫着對人世間樂與哀的體悟。一字一句一段一章直入讀者心底,激起一陣波盪。

他的文章溫吞厚重,又不乏美麗明豔,如此矛盾,上演着一場筆尖上的魔術。

我向來喜歡歷史,來自千百年前的一點痕跡總能讓我心如止水。

在歷史長河中,自己渺小如一粒粟,投身於天地之間。我這一個愚人的所思所想所語不過是一陣煙,來無際,去無痕。即使這樣,仍想留下一些東西,以各種形式留下,這就是活人的證據,死人的墓誌銘。

歷史再多數情況下僅僅印刻在書本上,駐留在影像中,失了實感,看不真切。餘秋雨踏上尋史之路,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寫。親身去體會,將肉身隱於浩渺山河之中,思緒追隨古人遊蕩。

他眼中有太多東西 他能感受到太多東西。一花一木一草在他心底都能翻起巨浪。故而,他永遠是充滿感情,熱情洋溢。

他對歷史的感悟是深刻的,因而他的文字也是沉重的。因而這書,不同於普通的遊記,少了些尋歡作樂的意味,蒙上了歷史厚塵。

總的來說,很好看,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看。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

第一次拜讀餘秋雨的作品,便被深深吸引。《文化苦旅》是作者餘秋雨第一本遊記文化散文,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探索了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

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爲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寫出了因爲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那苦苦的味道,爲這本記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

他用美妙的文字一步步將我們帶入文化意識的河流,讓我們思考,讓我們深省。在他的筆下,歷史是那樣的深邃蒼涼。

跟隨作者走進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佈滿足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嘆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看莫高窟不是看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8

讀完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放下書閉上眼睛仔細回想,一個個令人振奮的場景涌入腦海。

令我感到驚奇的是一位叫王圓?的道士居然發現了敦煌莫高窟裏的藏經洞,不僅如此,還有一位叫蔣孝琬的學者,僅用30英鎊,把這些寶貴的經卷都賣到了地球的另一端。我的腦海中頓時思潮起伏,眼前出現了王道士將大片壁刷白,外國人瘋狂搶劫藏經洞,蔣孝琬出賣祖國文物的場景。

王道士破壞、出賣藏經洞。無知的他被蔣孝琬所利用,把這些寶貴的經卷賣到了地球的另一端。這個王道是不明白他賣出的是一個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歷史,無知的他不明白賣出的是這個民族幾千多年的歷史,無知的他不可能明白賣出的是這個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歷史。當他打開藏經洞的大門的那一刻,他並不明白,自己已經打開了一個民族幾千年的文化瑰寶。不過這個王道士也夠可憐的,如果說他是可惡的,那麼蔣孝琬便是無恥到了極點。他明白這些東西是有多麼重要的歷史價值,然而他卻明知故犯損害國家,不分善惡。沒有民族意識沒有良知,無恥到了極點。他把中國最重要的文物出賣到了地球的另一端。他出賣的不僅僅是這些文物,他出賣的更是一個國家,更是他自己的良心。用我們的話來說,他簡直就是一個是非不明的無恥之徒,罪惡行徑千古唾棄,就連外國人也告訴斯坦因只要你帶上他,敦煌的事情,一定成功,可見蔣孝琬到底有多麼的無恥啊!

我恨,我真恨,我恨外國人將我們中國的歷史洗劫一空。我恨王道士的無知,打開了藏經洞。我恨蔣孝琬的陰險狡詐。更恨我自己,恨我沒有出生在當時的那個年代不能阻止他們將這些寶貴的文物運向地球的另一端。如今我悲憤的跺腳,但是隻能無奈的嘆氣,留下的只是遺憾。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9

太多的賞析都不講,只管在字裏行間去體會與思考。

一、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先生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初遇這本書,是在大二的現當代文學課上。書上是這樣寫的:

“……將自然山水置於人文山水的層面,從中再現中國文人艱辛跋涉的腳印,挖掘積澱千年的文化內涵。

這不是一般的文化評述,而是在知性與感性的雙重作用下,抒發審美文化的人文意義。當山水風物的文化內涵在餘秋雨的“啓封”下奔瀉而出,人們領略到的是與山水風物鑄融在一起的中國文明的歷史和中國文人的命運。”

“旅”,便是身體力行。“苦旅”,作爲動賓短語講,苦是形容詞作動詞,使旅途變苦;作爲偏正短語講,就是苦的旅途。

我喜歡前一種說法,正是因爲其中的文化,讓我們面對山水風物時,能夠感受到它的形成與變遷,和文人的命運與理想,都帶着波折與心酸。文化,使創造它的人與物變得苦澀。

文化,本身就帶了一點兒苦澀。

二、

《文化苦旅》最先讓我感到震撼的,是作者餘秋雨先生。 要進行苦旅,餘秋雨先生排除萬難辭掉了工作,放下了世人賦予他的一切榮譽,轉身去探求中國文化的人文意義。且不說結果如何,古今中外的文化學者,親身到衆多文化古蹟會考察,卻不花一分經費的,實屬不多,也實屬不易。

至今《文化苦旅》我只看過一遍,很慚愧,因爲我始終認爲,好書應該時常拿出來讀一讀,隨着自己的成長,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三、

新版的《文化苦旅》一共分爲三個部分,中國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也可以分成四個部分)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以爲整本書都是在講中國,對於我來說,也只有中國之旅的部分,印象最深刻,理解得最透徹。

中國之旅中,作者把目光放在了文化中最容易被人遺忘的那一部分。餘秋雨先生在書會考察的地方,大多是不廣爲人知的,像天一閣、寧古塔,或者是知名的人、物中,不廣爲稱道的一部分,像蘇軾的黃州和我國山西平遙的晉商。

我最喜歡的一篇是《都江堰》,在整本書中的篇幅不算長,但卻深深地吸引了我。

“……一個兩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沒有成爲西風殘照下的廢墟,沒有成爲考古學家們的難題,而是直到今天還執掌着億萬人的生計,這樣的奇事你相信嗎?……”

這就是都江堰。

就像我在課本中學到的,這不是簡單的文化評述,它寫自然,寫人文,把中國的山水風物和文人融合到一起,抒發自然山水的人文意義。

四、

世界之旅較中國之旅相比,就危險得多了。車子被砸,東西被盜,經常發生在作者這一支考察隊的身上。

我印象最爲深刻的是對北歐人民生活方式的描繪,飯後,人們坐在街邊,手握着一杯咖啡,或與人交談,或獨自看着當日的報紙。那裏的人們並不熱衷於工作、攢錢和買房,工作就是爲了能夠好好的休息,好好的享受生活。這和中國人自古以來的生活方式完全相反,每個月幾天的假期,就是爲了更好的工作,賺更多的錢。要是問爲什麼要這麼辛苦,答案是爲了他們的孩子。可是,孩子們長大後和他們的父母一樣,仍舊努力的工作,爲了以後他們的孩子,他們似乎並沒有享受到過去父母爲他們辛苦工作帶來的任何好處。

這便是文化的差異。

世界是廣袤的宇宙,文化便是星辰。文化沒有高低,但都獨一無二,不論對於民族還是世界,都是最偉大的財富。

五、

人生之旅是最後一部分。也許是我涉世未深,文中蘊含的一些人生之道,並不是都能看懂,都能理解。變的,是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而不變的,是同爲中國人永恆的精神:愛國、堅韌、勇敢,正直。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0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

“沒有兩者,路就是書”

————題記

初讀餘秋雨先生的這本《文化苦旅》,是在一個閒適而慵懶的午後,它沉默的立於最底層的一個角落,藏青色的封面上寥寥幾個大字,與其他花裏胡哨的“暢銷書”相比,確實平淡了許多,若不是時有耳聞,當時絕不會拿起它。而當翻開這一張張潔白柔軟的紙頁,午後的暖陽輕柔地拂在清晰整齊的字跡上,頓時升騰起陣陣墨香。被一行行充滿魔力的字跡吸引,思緒緩緩走入先生的那個世界,走向那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歷史古蹟,走近那一篇篇古蹟下掩埋的文化往事,走向遍佈苦旅足跡的山河,走近飽經風霜的中華文化……就此,踏上別樣的旅程。

從溫婉秀麗的江南小鎮到大漠孤煙的西北荒原,從千里冰封的北國廢井走到人文富饒的中原沃土,先生一步一個腳印,讓自己的足跡踏遍祖國的大好河山,其中山河風景的秀美之中又與祖國上下五千年歷史長河的文化往事交融紛雜,歷史的滄桑感與自然的旖旎磅礴交疊於一體,認人無端地感動,無端地謂嘆。

在書中與作者一同瀏覽的一幕幕,一處處都讓人爲之折服讚歎,在秋雨先生大氣而不失細膩的筆觸下,我們被引領見證了他的足跡下、視野中的中華大地。拿《都江堰》中的描寫來說,從開始未見的不屑與懶散,到一步步走向那處,再到所見時的震徹心扉,我們似是被一隻手牽引着隨着一行行墨跡伴着當時的作者走向此處,沒有華而不實的辭藻,描寫得卻充滿魔力與大氣,幾處短短的描寫,作者的文學底蘊早已顯露,身臨其境之感,更是無以言喻。

而身爲一位文人,在探索大好山河之景時,秋雨先生更多的是在探尋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他走過大半個中國,從陽關的一片茫茫沙丘中看到了多少年前邊關將士的悲壯,從北國一口廢井眼中窺測着曾經文人的停歇與古人的征戰,從杭州西湖中幻想着幾代人的心血汗水……足跡之下,先生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祖國河山的秀美,更多的是中華歷史長河中文化的風塵往事。

毋庸置疑,這是一場苦旅,一場跋山涉水、風餐露宿的苦旅,更是一場見證中華文化被竊取、被褻瀆、被破壞的苦旅!先生在自序中寫道:“那是一種這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最後總要回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千般荒涼,以此爲夢;萬里蹀躞,以此爲歸。

山河,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1

你好,文化

——讀《文化苦旅》有感 匆匆地讀過一遍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裏不免有些沉重。這書裏寫的,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讀過《道士塔》,喚起自己對王道士的憤怒,更喚起自己對舊中國愚昧、落後的恨。讀過《陽關雪》,想起“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美妙詩句;讀過《江南小鎮》,江南水鄉的柔美,如周莊、烏鎮,縈繞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太多太多值得我們去琢磨的文章,對於我來說,與其去批判不如去欣賞,我想欣賞餘秋雨先生的文章在很大程度上留給我們讀者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間。下面我想就其中幾篇文章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道士塔》是本書的第一篇文章,卻讓人內心不免有些糾結和沉重。像文中寫到的那樣:“我見過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是那個時代到處可見的一箇中國平民……他從國外冒險家手裏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嘆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①讀完這段文字,尚還激不起我內心的憤慨和痛恨之情,然而平實的文字中間卻讓我讀出滿滿的無奈與遺憾。這是一個歷史悲劇,一段沉重的文化史實。它所揭示的問題讓人揪心,讓人不禁爲那個時代,更爲我們的民族,發出聲聲無能爲力的嘆息。王圓?,是道士,也是落後的農民階級。因爲無知,他自作聰明地將窟中的珍貴壁畫粉刷,代之以靈官塑像;因爲無知,他將窟中無價的國寶向西方冒險家們換回歷歷可數的銀元;因爲無知,祖國的瑰寶就這樣被不等價地交換掉,進而逐漸流失!“我不禁又嘆息了,要是車隊果真被我攔下來了,然後怎麼辦呢?……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比之於被官員大量糟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想狠心說一句: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裏!”② 或許有人說餘秋雨先生的文字不免有些浮誇,然而他的感慨正吐露了他面對這段不能挽回的歷史的悔恨與痛心!他感嘆,即使能也將攔住馬車或許也難以保存,與其這樣不如存放於英國博物館之中!這是多麼悲哀又卻是那段血淋淋的屈辱史的寫照啊!歷史沒有假設,我們能做的是謹記,謹記歷史的痛;是擔當,擔當起歷史的責任!

“我好恨!”這是《道士塔》給我最大的觸動。我原本以爲《文化苦旅》全是這樣沉重的筆調。忽然之間,《江南小鎮》映入我眼簾。這篇散文應該算是全書中篇幅較長的了。由於此前同閨蜜遊過杭州,看過烏鎮,而如今自己留在南京,我對江南或許是不一樣的吧。“穿鎮而過的狹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美的石橋…老人滿臉寧靜地坐在那裏看着過往船隻。”像是一幅緩緩攤開的唯美的畫卷,刻畫着生活的每一處細節,散發着一股濃郁的愜意的氣息。這都是都市喧囂所尋覓不到的安逸。看到餘秋雨先生筆下的烏鎮回憶起自己去烏鎮的經歷,對烏鎮的懷念,來自長長的青石板路,來自民宿客棧老闆的熱情招待。

只可惜,我們恰好選在最熱的時候來到了烏鎮,但卻阻止不了我們對江南水鄉的嚮往。進入西柵,已是傍晚,伴着夕陽,烏鎮顯得格外寧靜安逸。走在“雨巷”中的青石板上,就想去尋幾把油紙傘,呵呵,幾個夥伴就這樣漫步在烏鎮的各條小巷中,拍拍照,買買小禮物,嚐嚐江南小吃……烏鎮之行,讓我重新認識了江南。如同餘秋雨先生所說,江南的小鎮沒有雀橋、烏衣巷的滄桑感,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它默默滋養着這一方土地,養活一方百姓。這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人生哲學,不禁讓人去探尋,讓人嚮往。

我想《文化苦旅》苦的不是這場旅行,而是歷史的滄桑,文化的厚重。這是一種沉甸甸的使命感。可惜,還沒能好好品味這本書,往後有時間,定會再捧起《文化苦旅》徜徉在文化中!走進餘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2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讀完這本書後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作者餘秋雨先生從九三年開始從上海戲劇學院辭職後,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經駐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着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爲我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體會,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着這樣一種精神。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蘊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着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的遊歷着,我感覺到無比欣慰,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嘆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啓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着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爲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爲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3

蝴蝶的標緻源自黑暗束縛中無數次的蠕動,掙扎,破繭而出的是令人驚豔的新生命;流星的標緻源自相互間劇烈的碰撞,劃過天際的是生命華美的綻放。

輝煌的勝利成就了生命的高度,而成功的背後卻浸透着奮鬥的淚泉,灑滿了就義的血雨。決勝,在看不見的地方,它可能是水滴石穿的執着,可能是小草破土而出的氣力,可能在我們勇敢前行的每個腳印裏。

中華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而這其中的波折也跟其歷史的長度成正比。幾經波折,不斷改變,改進,創新,變革。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的,而文人們要在這文化的苦旅中前行更是非常的艱難。他們中,有不少人沉沒在潦攀歷史的長河中,從此銷聲匿跡。但也有一些人,憑藉着自身的堅忍與頑強成功了,每名佳作都流傳千年。正如書中柳侯祠的主人柳宗元。

沿着歷史的長河漫步,易安居士在孤獨中化悲痛爲氣力,與低徊婉轉中吟唱出了“綠肥紅瘦”的絕妙辭章;東坡居士樂觀曠達,屢遭貶謫,以樂觀幽默化解人生的苦楚,於曠遠中留下“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千古絕唱;遠離了春花秋月的李煜在東風又起的小樓上吟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悲歌,萬千愁怨在堅強的沉默承受中成就了詞帝的盛名。

他們,有着我們不曾深切體味的孤獨和苦楚,然而默然裏的那份堅忍和承受讓他們積蓄了生命的氣力。最終,生命如煙花般催然綻放!

塞外飛沙,冷風拂面,蘇武北海牧羊,飲雪吞氈,在冰天雪地中苦忍19載,一顆赤膽忠心如烈火般未曾冷卻。遠離故國山河,卻不移心中那份守望的精神,富貴不淫,威武不屈,他用一個大丈夫頂天立地的脊樑擔當起人間大義,鑄就了千古忠魂。是信念,讓他堅守;是責任,讓他擔當。蘇武仿若空谷幽蘭,志潔行芳,一股幽香永駐人間。

每當我們愛慕別人的非凡成就時,是否清楚,在這勝利的背後,有着我們看不到的無法想像的艱辛。成功,不是一日就可完成的,它需要我們一點一滴的努力付出,淚水,汗水,甚至是我們鮮紅的血液,都是取得輝煌勝利的滋養劑。

其實,那些隱藏在背後的堅持、忍耐中的執着纔是抉擇勝利的地方!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4

讀完《文化苦旅》,從《道士塔》的漫漫黃沙開篇,和着異鄉漂泊者的腳步聲結束,從兩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讀到兩千年後非常時代的吳江船,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它涵蓋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讓一顆不堪負重的心靈,只能用沉默的眼淚來回答歷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與太多的無可奈何。

原來散文,真的也可以寫出歷史的重量。餘秋雨先生的文采當然是好的,華彩明麗的辭藻,工整通暢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還是透過詞句背後穿透歷史迷霧的畫面,越平凡質樸越令人動容。王道士遠望外國學者拉着滿載敦煌文物大車的背影,天一閣門口及膝深的積水與樓閣上滿地的棗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靦腆年輕女老師們,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紋上,送孩子們遠去而揮動的小手絹,那兩個爲開了一冬的臘梅花瓣撐着紫綢傘的小護士畫面在一個人物身上定格,停頓一下,又跳到另一個場景上,再停頓。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麼浩大深奧的中國文化歷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氣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讓忍辱負重有了發泄的具體出口。

就我個人來說,最動人的一定是那篇《風雨天一閣》:登天一閣樓梯時我的腳步非常緩慢,我不斷地問自己:你來了麼?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就這一句問話,竟然讓深夜讀書的我感慨到泣不成聲。對於一個在22歲就離開了故土的漂泊者來說,我從來沒有對歷史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過多麼深厚的興趣,書生這個詞實在離我的個人旅程太遠。我捫心自問,究竟是什麼觸動了一個甚至對歷史具有抗拒心理的異鄉人的神經,讓那種心痛與感觸都尖銳到幾乎破胸而出,只能用微薄的眼淚來與千里之外的另一個心靈共鳴?而《文化苦旅》整本書我仔細讀了兩遍,仍然不敢動筆寫,直到再讀完了《山居筆記》才終於決定下筆整理自己的思緒,這些文字下面究竟蘊含了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力量,讓我的筆爲之躑躅,讓我的心靈爲之震盪而深感敬畏?

讀《文化苦旅》第一遍時,對這本書的感覺是複雜的,除了感慨,對有些篇章某種語氣的厭煩也是強烈的。這種厭煩主要出現在作者時不時站到歷史代言人的角度上發表感懷之刻,更在《狼山腳下》一篇中到達了頂峯。那些大而空的言論、呼籲、名詞、慷慨陳詞,那些對中國文化進行總結式陳詞的語氣與對古今文人命運的對比推斷讓人心裏總不自覺的產生某種不服,不耐煩:這究竟是何許人也,敢這樣張狂的把整個中華五千年文化的來龍去脈都籠絡進自己的思想體系之下一一解說!可在厭煩的同時,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銳,他的精確。比如那篇《上海人》,既道盡了上海人的尖刻與斤斤計較,又通過謙讓與不謙讓的比較深入到單元與多元世界觀的差異中去,怎麼不是以小見大?剛剛爲《五城記》中構建召喚後代這樣的詞彙而反感,再翻幾頁,蘇杭與星羅棋佈的江南小鎮們又溫柔的用吳儂軟語煙波暮靄把剛纔的對立情緒抹去,可在舒暢的同時,人格方位與地理方位又跳出來讓我不得不撇撇嘴,把書放下,嘆口氣,再讀。

這樣複雜的情緒一直伴隨我讀完最後一頁。既然說不清,理不順,那就必須再讀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緒平復下來,所有的感想沉澱出來,才深深體會到,張狂也好,空泛也罷,每一個字背後卻都是深切而誠懇的情感與傾訴,就如同那句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一樣,揹負了太多的重壓與積蓄到不得不爆發的深切悲憤,題目本身太大,平實的由淺入深由小見大是多麼得不易!

這份真摯,在《廢墟》中表現爲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中變成一種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聲長嘆。我一邊在爲那些因爲心境過於急切而突兀出來的大詞彙們所皺眉,一邊又爲這樣摯誠的一種迫切而由衷的慨嘆。是的,如果他不站出來揮手,呼喊,不管語氣是否不夠謙卑,不管調門是否過於鼓譟,我們的時代究竟又有誰更有資格更應該肩負起這樣的重量呢?或者說,難道真要具備某種資格某種背景才能站出來呼喊呼籲嗎?在這樣的時代,難道文化還只是精英們的特權?

文字上的完美儘管艱難,但畢竟是一種技,可修煉,可學習,可提高,還可炫耀,可虛張聲勢;文字背後的真實社會責任感、緊迫感,一種超越了文字以上的思想提煉,一種願意負重敢於吃苦的力量,這些,更是《文化苦旅》區別於其他散文的核心,這些,才讓我這樣對歷史本來並不幹興趣的讀者深切的悲痛敦煌文物的流失,努力的想像夜航船的篤篤聲與船槳劃破江面的水濤聲,才讓我數次在夢中拜倒在天一閣硃紅大門前虔誠的膜拜,不自覺的問:你來了嗎,你又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

文化,不管在哪個時代哪種文明下,都是一種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與社會習慣真正爲一個人的本源與根基寫下定義的力量。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5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隨着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心頭卻莫名地涌出一種苦澀的感覺。《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義,讀者常認爲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深思便會發覺這實在過於幼稚的理解。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爲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這無非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餘秋雨先生說:“如果說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是的,人生無非是漫長曆史的一個縮影。歷史從古代走到今天,還要繼續走下去。歷史的足跡卻成了無數人一生的執著追求。歷史的魅力便在於它的足跡總是隱藏在山水之間,難於尋找。所以沒有博大的歷史情懷,深厚的文化內涵的人是永遠不會找到這些無價之寶的。無疑,餘秋雨教授是“探寶”的勝利者,他的收穫便是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帶領着我們在歷史長河中漫遊。我們面前出現曾在歷史舞臺上演出過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活劇,一個個偉在大的人物出現了,他們的身上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們中的多數還是逃脫不掉那悲劇性的結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這破碎的心卻真的讀懂了中國文化。當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極具研究價值的敦煌文物時,人們在爲歷史喝彩。然而歷史卻上演了一幕極其荒誕的鬧劇,讓外國人大搖大擺地將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貴文物搬到了他們的博物館裏。或許歷史是要故意磨礪一下那些過於執著的歷史學家們,讓他們只能憑藉外國博物館提供的微縮膠捲來研究生長在中國的敦煌學。啼笑皆非的同時,我們不得不反問歷史,這種磨礪的代價是否太大了?當然,這部歷史更多地留給我的是對人生的思索。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

這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啓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爲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爲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爲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讀過《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澀後的回味;那麼度過漫長人生後,我們又將留下什麼呢?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讀者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