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文化苦旅》讀後感13篇[優選]

文化1.43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13篇[優選]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

我看的是新版的《文化苦旅》,舊版的因某些原因成了衆人連年惡語傾瀉的對象,但即使如此它仍憑藉深厚的文化內涵獲得了許多榮譽,於是有了新版的《文化苦旅》。我不禁想到,如果哥倫布當時發表了日心說,是否能實現科學戰勝神學的轉變。但布魯諾的下場告訴我,從個人生命角度看,哥倫布的選擇無疑是正確的。

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世人皆知杭州之美,但很少人知道,杭州的這份動人是經過數代人的努力創造的。不管是多有才的白居易還是蘇東坡,在杭州面前都首先是一個水利工程師。杭州長官錢鏐,爲了保存完整的杭州,忍下頑潑傲氣,不與強權開戰。由此觀之,今人對環境保護的思想深度遠不及古人。看到因爲核污水排泄引起的爭執,看到溫帶國家因極端天氣曬熟海灘貝類,我想,我們也應學學古人,念念杭州宣言了。

“即使是巧合,也是一種偉大的巧合。”從餘秋雨的這句話裏,我看到了一種大氣的、使人心折的,對歷史和對文化的尊敬。在道士王圓籙對莫高窟進行破壞性的整改時,在斯坦因將融貫了三大文明的莫高窟文物帶走時,餘秋雨先生字裏行間的惋惜和懇求令人動容。他這樣說:“這裏也難,那裏也難,我左思右想,最後只能跪倒在沙漠裏,大哭一場。”我想,文化的尊重和認同感是我們人區別於低等生物的一個重要標誌。在數千年的人類進化裏,我們人類逐漸建立起了一套套文明體系,將不同的人或物聯繫在一起。龍應臺先生說過:“人本是散落的珠子,文化是柔韌的細絲,將珠子穿起來成爲社會。”從青銅鐵器到琉璃瓷瓦,從以葉蔽體到霓裳羽衣,中國的文化泉流從不間斷。我們用數千年的時間去沉澱文化,同時也在用相同的時間去與文化共舞。通過餘秋雨先生的手記,我讀到了文化人的'堅守與長情。他們的力量穿過時空奏響,那樣鏗鏘有力,使我潸然淚下。

在袁隆平院士去世的那一天裏,無數的人民自發地爲他送別,無數的人民爲他悼念。在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希望”這一句話,我於是懵懂地明白,使中國成爲這樣一個文明古國的,不僅是有意識的傳遞,還要這個民族的胸膛有一把火,不絕地燃燒。同時我也看到,不是所有的人,胸腔裏都有這樣一把火焰。文中,作者也描述了蔣孝琬這樣一個對於“背叛文化”幾乎沒有感受和心靈煎熬的人物。他生不知年月,死不知歸處,卻在敦煌石窟文物外運中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面對這落差,誰都只能嘆聲這是“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

書裏,餘秋雨先生有時用文化講述故事,有時用故事引出文化。跟着他的墨跡,我彷彿也遊歷了大山大河。在喀什,我跟着一羣考古學家爲這崑崙第一城跪身;找蘇東的舊路,用文字爲這位可愛的詩人平冤;看見那座見證了太久歷史的廢井的冷眼;讚頌那位既能做出重大國事決策,又能演算歐幾里得幾何學,還能一天射獵三百一十八隻野兔的康熙皇帝。每讀一處,就收穫一處。

縱使很多人認爲這本《文化苦旅》比起舊版的來說主觀性更強,但我讀來也仍感驚歎。它向我展示了文化的神采奕奕與生命力。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2

據作者介紹,《夜航船》是一部明代文學家張岱編寫的小百科的書名,這樣的名字用於一部百科書確實讓我感到非常好奇。讀完了餘秋雨的這篇文章,才知道在千里之外的江南水鄉,有一種有趣的“夜航船”文化,張岱的書名便來自於此。

這位大學者顯然是夜航船中的常客。他如此博學多才,不可能長踞一隅。在明代,他廣泛的遊歷和交往,不能不經常依靠夜航船。次數一多,他開始對夜航船中的小世界品味起來。

船客都是萍水相逢,無法作切己的深談。可是船中的時日緩慢又無聊,只能以閒談消遣。當時遠非信息社會,沒有多少轟動一時的新聞可以隨意評說,談來談去,以歷史文化知識最爲相宜。中國歷史漫長,文物典章繁複,談資甚多。稍稍有點文化的人,正可藉此比賽和炫示學問。一來二去,獲得一點暫時的滿足。

張岱是紹興人,當時紹興府管轄八縣,我的家鄉餘姚正屬其中。照張岱說法,紹興八縣中數餘姚文化氣息最濃,後生小子都得讀書,結果那裏各行各業的人對於歷史文物典章,知之甚多,一旦聚在夜航船中,談起來機鋒頗健,十分熱鬧。因此,這一帶的夜航船,一下去就像進入一個文化賽場。

他在《夜航船序》裏記下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昔有一僧人,與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談闊論,僧畏懾,拳足而寢。僧人聽其語有破綻,乃曰:“請問相公,澹臺滅明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是兩個人。”僧曰:“這等堯舜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自然是一個人!”僧乃笑曰:“這等說起來,且待小僧伸伸腳。”

讀到這裏,我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實在太有趣了。趕緊講給胡兄聽,但故事從我嘴裏講出來,頓時遜色了不少,所以爲了能讓胡兄以及其他有興趣的友人瞭解這個故事,我將文章中的幾個段落直接呈上,希望能與他們一同分享。

瞭解了江南水鄉的夜航船文化,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父親經常給我我講起在火車上的種種趣聞。在那個公路與航空交通不甚發達的年代,人們的出行工具多爲火車,長途短途的旅人們總是那樣來去匆匆。父親經常出差在外,自然遇到很多人很多事。還記得父親最後的`總結大概是這樣說的:“在火車上聊天兒,是最輕鬆自由的地方了,平時可不敢亂說話,不定哪句無意中說出來的話就會被人傳到領導或別人耳朵裏,弄不好就會惹麻煩,弄出政治問題!但是在火車上,就沒這擔心了,誰都不認識誰,聊唄,到了站各自拎着包下了車,誰認識誰呀,真是,說過的話就跟沒說一樣!”

沒想到在那個年代,火車廂這小小的空間成了言論自由的場所,火車承載了無限自由的思想!父親不是搞文學的,所以沒有餘秋雨這篇夜航船講述的那樣引人入勝,但是同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我就套用名人的話,稱它爲“火車文化”吧。下次回家一定要把夜航船的故事講給父親聽,共同回憶一下多年前他所經歷的“火車文化”。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3

《文化苦旅》是一本讀來讓人覺得很沉重的書,每次的閱讀,心中除了痛心便只剩下無盡的嘆息。原因就在於看着曾經那麼輝煌的歷史古蹟,那麼偉大博學的名人,那種種的文明,最終都遺憾地或消失,或破壞,或被攻擊誹謗……明明這樣的極盡偉大爲何卻又無一例外地讓人扼腕嘆息?或許是我只看到了它們未被珍惜的一面,無論如今它們存在與否,它們在飄搖的千年歷史中,所給予我們的,是一種深刻的感動。

直到如今,滿溢着自豪與幸運,我還是不停地感嘆中華文明,它不愧於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在《魚尾山屋》的這一章裏,餘秋雨先生向我們簡單地敘述了考察完衆多古文明遺址後的感想。除中國之外的人類主要古文明,都幾乎與“盛極必衰”脫不開關係。古希臘文明,古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它們曾與中華文明並肩而行,如今卻在歷史的征戰中所剩無幾。“最宏大的`文明盛宴引來了最密集的征戰刀兵,這兒由反覆拉鋸而成了一個永久性戰場,直到今天。”“各大文明的征戰,既是文明的‘他殺’又是文明的‘自殺’。”人類無盡的征服慾望使其沖洗掠奪其他文明,又使其再塑獨屬於自己的文明,這樣,陷入無盡的循環,於是,可悲的土地上在迎來短暫的文明盛世後,更加徹底的文明屠殺席捲而來。雄偉的廟宇轟然倒塌,無數的難民怎能將親手創造的文明好好安放?那樣的一片土地上,被一層層地烙印,然後以無盡滄桑與天空恆古不變的白雲持久相望。沒有思考,更無嘆息所有的人和事隨時間的洪流互相裹挾着向前而去。

當其他文明在征戰時,中華文明仍在頑強地延續。其實這樣說也很疑慮,因爲“盛極必衰”,但中華文明的“衰落”應是朝代更替之時,且在清朝時尤甚。假若沒有這些摧殘,是否中華文明會更加豐富?可惜沒有如果,畢竟中華文明能延續至今真的已是“異數中的異數”了。雖然文化斷層仍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但我們應該感謝,感謝歷史上那些熱愛文化,並努力或者無意識地將文化傳承下來的他們,感謝他們,我們纔可以捧着《詩經》《楚辭》《論語》等等文化典籍。感謝之餘,亦不應忘記我們肩上也承擔着將這些文化傳承延續的重任。想想,以前的苦難比現在還多,如果我們卻在這時丟棄了文化,豈不可笑,可悲?

儘管現在“日漫”,“韓流”,“歐美熱”出現在大街小巷,但我們一定一定一定不可以迷失了自己,其實說這是文化侵略也不爲過。最可怕的,不是自然賦予的災難,而是生生地被進行文化移植!幸好,當下努力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力量正一點點興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應積極投身於這隊伍中,捍衛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創造文化難,保護文化亦難。在生生不息的廣闊大地上,所有人都肩負着保護文化之重任!

偉大的中華文明呵!“我們一直依偎着它,吮吸着它,卻又埋怨它,輕視它,責斥它。它花了幾千年的目光、腳力走出了一條路,我們卻常常嘲笑它爲何不走另外一條。它好不容易在滄海橫流之中保住了一份家業、一份榮譽、一份尊嚴,我們常常輕率地說保住這些幹什麼。我們嬌寵張狂,一會兒嫌它皺紋太多,一會兒嫌它臉色不好。這次離開它遠遠近近看了一圈,終於吃驚,終於慚愧,終於懊惱。”

千般荒涼,以此爲夢;萬里蹀躞,以此爲歸。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4

匆匆地讀過一遍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情有些沉重。前些時候輿論對該書及作者爭端頗多,如今看過並粗略地研究了一下,覺得議論是理所當然的。這書裏寫的,有歷的匆匆過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爲之汗顏。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廢墟文化”的描寫。餘先生似乎對此情有獨鍾。他好多次都寫到了墳,並在敘述中多次插入對墳的描寫。無論什麼墳,都標誌着一個人的死去,這個人的一生也許悽慘黯淡,也許風流千古爲萬人景仰,抑或是揹負沉重的情愁在這個世上走上這麼一遭。即使沒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該有“一堆黃土掩風流”吧。

或許他認爲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有些東西留有回憶就夠了,至少蝴蝶來過這世界。他說:“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沒有周遭的閒言碎語,走向比現實更高的殿堂,繼續新的輪迴。而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佇立上幾分鐘,感嘆滄海桑田的變遷,悟一會兒人生之真諦,因爲只有在現代的喧囂中,歷史的寧靜纔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過去才能上升爲寓言。

生死間的事,沒有人說得清。我知道生的途徑是可以改變的。死可以逆轉嗎?若有一智者活過百旬,他會做什麼?若一個庸人活過百旬,他又會做些什麼來?至於一個惡人就更不用說了。推而廣之,人口必會猛增,地球要超載了!若這個世界上,人口不增也不減,就太缺乏趣味了,沒有推陳出新的人,這個地球豈不停止轉動了。我想那些墳應該有其特殊含義。尤其在墳前一種靜穆的氣氛追憶或沉痛?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縈繞在心頭。古人的墳,秦王陵聞名世界,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也不失爲風流,多少也給旅遊業帶來不少收益。而那些把古代婦女置於水深火熱的貞節牌坊,也不知走過它時應該嘆息還是讚歎?

“白雲飄過來了,好像是碰了一下牌坊再飄走的。晚霞升起來了,紅得眼明,晚霞比牌坊低,牌坊比天還高,黑陰陰的,像要壓下來。閉一閉眼睛再看,天更暗了,牌坊的石柱變成長長的腳,有扁長的頭,有狹狹的嘴。一骨碌爬起身來,奔逃回家。”他在書中這樣寫道。從某種程度上,那時人們的封建思想愚昧、守舊,卻不知如今那些不知名的無坊只落得被人踐踏的地步,悲哀啊!好在那個時代已離我們遠去。儘管“生”不算很美,要考慮的事很多,挺辛苦的。而那些像屈原、杜甫、曹雪芹、魯迅的偉人們讓他們的人生終結在那一剎那,淨化了悲劇,同時給人以更深的思索,這樣的離別或許更深刻吧。關於墳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就讓餘先生繼續寫吧。而我依然要愉快地體驗我遠遠還沒有體驗完的人生。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5

第一次讀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是在四年級的時候,當時讀的時候什麼也沒讀明白,只覺得這本書與其它的散文集有所不同,但又說不清有哪些不同。現在我再一次翻開這本書,才發現它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比一般散文少了一份絢麗,多了一份滄桑,它寫出了那一處處古蹟背後所隱藏着的不爲人知的一面,也正是這一面。使它比其他散文集多了一份震撼力。

有人說,中國散文的星空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不凡的光暈。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先生展現給我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給我的教誨,是由它們所反映的一段段歷史,使我們銘記於心。

餘秋雨先生走在華夏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與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去爲這趟華夏民族的文化“苦旅”畫出一張張黑白素描,沒有色彩,只是黑白……它不甘甜,因爲裏面有太多不忍與親身經歷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爲這本記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加了一味,耐人尋味的一味。

未看《文化苦旅》之前,我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名勝古蹟的背後竟然會有如此深厚沉重的含意。一處名勝,一個故事,一段歷史,一番深思,餘秋雨先生運用妙筆,以乾淨的文字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我們像一羣迷失的孩子,來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迫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向前走去。終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舊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千錘萬鑿開啓了千年後的壯麗,而王道士手中的一串鑰匙卻其拱手讓給外人。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而有充滿意義的洞窟卻引來華夏兒女無數的驚歎,無數的惋惜。

“淺諸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對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不是由自然雕琢的天然山水,而是屬於中華民族的人文山水,餘秋雨展示的江南小鎮有別於沈從文筆下的湘西河邊由吊腳樓組成的小鎮,江南的小鎮少了那種渾樸奇險,多了一點暢達平穩。

在江南的小鎮,你聽不出歷史的治嘆,感受不到類似朱雀橋,烏衣巷的滄桑,江南的小鎮所擁有的是難得的清雅靜謐,是似乎被遺忘的文化底蘊。書中的江南小鎮給了我們一種回家的感覺,也正是這種感覺使江南成了大多數文人的隱居之所,爲了他們的逃避行爲打開了方便之門。

合上書卷,走到窗前,看着這繁華的城市,曾經的六朝古都,卻想起了“南京——沒落的貴族”這一令人心震的評論,想想,我們是否也該去讀讀南京的文化,去親自體現驗證一下這場辛酸的苦旅呢?

文化苦旅,因爲有苦,纔有文化,不僅僅是表面的文化,而是那被時間掩蓋的內涵。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6

“ 當峨冠博帶早已零落成泥之後,一杆竹管筆偶爾塗劃的詩文,竟能鐫刻山河,雕鏤人心,永不漫漶。” ——餘秋雨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是歷史文化散文的代表作。它憑藉山水風物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它用平淡蘊藉的語言喚醒了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尊嚴,重鑄唐宋八大家詩化地思索天下的靈魂,構建了中華文化的立體生命。

中華文化不是掩蓋在書本上,而是活在唏噓聲與嘆息裏。翻越於文脈,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記憶,而是看活了千年的生命。大漠荒荒,黃河文明的興衰,歷史的'深邃蒼涼;小橋流水,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約。馳騁北方彪壯之士,柔情似水的江南才子,強壯與柔美匯合,流入文化苦旅之中……

在如夢的起點,記憶中有一個蒼老深邃的牌坊守望於濛濛細雨之中,默默承載着古老文明的鄉土人情;遠處,在一衰一榮,一靜一動中,寺廟裏晨鐘暮鼓,;山下,一位信客揣着信仰與職責奔向東方。

走向山河之旅,在我的山河中,都江堰裏流動着先秦時期治水的艱辛與李冰的汗水。登上道士塔,看斜陽映紅了天際,那卻是一個古老的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滴入了充滿藝術與悲情的莫高窟中;向北走,走到朔北的沙漠,沙漠隱泉中涌動着生命的魅力;向西望去,陽關雪中夾雜着文人墨客的風度,飄至西域喀什,化作了西域古文明的迴響。

日出東方,一抹朝陽照入了寧古塔的廢井冷眼中,折射出大唐盛世,在井水光輝的波動下,渤海國轉瞬即逝。江南水鄉里,美麗、高貴成了杭州對外的宣言,而東坡居士在黃州於人性中突圍。承德避暑山莊的背影中浮現了晚清的殘光片影,寧古塔的文人拘束了文筆,在無形的獄中開拓黑土大地。晉商驕傲一時,最後抱愧山西;範氏家族堅持在風雨飄搖中守衛風雨天一閣。

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則打印着文化人格與良知,展示着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以及文化走向。

中華文化的千年一嘆集聚於此,人、歷史、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景深、山河之光從書縫中流到了讀者的心靈長廊,詩與遠方在一點一滴中到心頭,留下滴痕。

書中的每一篇都很溼、很溼,卻又很硬朗。它浸透了中華文化的悽風苦雨和文人的集體痛苦感,文字則是以真體驗和真性情澆築而成,散發着自然背景下的人文氣息,跳動着歷史背景下的審美心 點出了人生背景下的滄桑慧悟,擁有着哲學背景下的審美情趣。

秋雨先生渴望着對中華文化做出貢獻,於是對中華文化的思索與追尋成了這本書不變的主題。在提倡文化自覺與自信的今天,中華文化的靈魂不存在於任何一本書中,不靠名人大家傳承,中國的文脈早已深深埋藏於中華青年的肌膚之下,流淌在血液之中。文化苦旅,應是整個中華民族捍衛精神家園,傳承中華文脈的長久歷程。

合上書,我隱隱約約看到一位老者翻越於中華文脈之中,一步、一步,用自己的泥步修行,在思想的聖殿上鐫刻中華山河之書。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7

歷史更迭、文化演進,新舊交替的事,總是以嚴肅又謹慎的面目出現在我們面前。似乎,這注定就是一個考驗談話者知識儲備和思考能力的話題。直到讀了這篇文章,我才意識到,要把一個完整的觀點講完,且是用易懂的方式,一個美麗的故事,足矣。

《寺廟》,表達了餘秋雨對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之間關係的觀點,不過別擔心,這裏並非充斥着晦澀的術語,將心懷好奇的敲門人恐嚇在外,相反,不經心瞄一眼,滿紙盡是“晨鐘暮鼓”“和尚老婦”的清新字句。

再認真地讀讀,會發現文中開頭已經對於“傳統”“現代”的區分給出多次暗示。坐落西邊的山廟,似日落西山的“傳統”;而建在東邊的學習,則代表着“現代”,如旭日初昇。一開始,這種“傳統”和“現代”的矛盾是刺目而略尖刻的,製造出矛盾的一方是“現代”:女教師們對寺廟和信佛老婦的排斥、對和尚“惜生護生”卻傷害植物的不屑,都隱隱透露着一點對古板“傳統”的嫌棄,對落後“傳統”的責怪。

當然,如果只是站在那個時代,一味粗暴地指責“傳統”,文章也大大減色了。

看似已經走向盡頭的“傳統”,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依然保有難以撼動的影響力。不是因爲人們不思進取,向腐朽“墮落”,而是正如文中所說,山廟裏傳來的誦經聲,“那音調,能把四周的田野穩穩罩住”。“山廟”,是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無聲的守護者,連山匪見了廟裏的和尚,也不敢造次。山廟所代表的“傳統”,總是暗暗牽動着人們的神經,是人們的精神寄託。

“傳統”和“現代”各具特色,看似彼此分離,但是各取其長才是歸途。因此,接下來的兩件事:和尚的誦經聲驅使土匪轉性、老師們認爲“精通現代教育”的李叔同出家,這漸漸地轉變了老師們對寺廟的看法,也是“傳統”與“現代”的一次握手言和。而到文章的結尾,老師在經歷了對“傳統”的看法轉變後,說了一句:“好了,佛在說,動身吧。”則成爲這種文化間交流的高潮——底蘊深厚的.“傳統”推動了“現代”的前進。

在泛黃的書頁上,這是一個美麗的哲理故事,但作爲一個立足於中華民族嶄新時代的人,我不能不爲這篇文章的遠見折服。放眼現實,在曾經落人一等的時代,我們有過對現代文化的狂熱追求和對外來文化的崇拜。但當昔日的青瓦紅牆被鋼筋水泥替代、當千篇一律的電腦字體取代龍飛鳳舞的手寫書法……我們從盲目改變的浪潮中冷靜下來、從紮根千年的泥土中拔根而出,無所適從的迷茫又令我們疑惑不已。最後我們提出:文化自信。

我們將現代電子音像技術和傳統民間故事結合,於是有了《大聖歸來》《哪吒:魔童轉世》的“國漫崛起”;我們將現代媒體和傳統國寶結合,於是有了《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的“國寶熱”;我們將現代先進的製衣技術和傳統漢民族服飾結合,於是我們有了“漢服復興”,而那些跳動於街頭巷尾的絢麗的顏色和舒適的面料,是在過去極少有甚至沒有的……

在這個因現代文化和傳統文化交融的節點,我們才終於切身感受到了1+1>2的驚喜與美好。這時我們若想回頭,看看一路我們如何走來,像那些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一樣好奇文化的演進,別忘了翻一翻這個美麗的故事——它其實早就將這一切演繹過。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8

首先由於寫期末論文的需要,寫了讀後感;又因爲讀文科的姐姐剛好購有《文化苦旅》,於是大致看了後,寫了點該書讀後感。

雖然來不及仔細去揣摩但確實讓我感觸很深,尤其是《風雨天一閣》至今都使我記憶憂心。

一個家族揹負着艱守一座藏書樓(中國古老文化)的命運。範欽一個擁有強大毅力和強烈的愛國精神的藏書家讓中國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義的藏書樓,直到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範氏天一閣之所以留下來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正式餘教授所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而這種毅力有是什麼呢?範欽曾經頂撞過擁有巨大權勢的皇親國戚,而因次遭到仗打這樣的重刑,還進過監獄。但他豪不畏懼,始終毫不顧惜堅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後誰都奈何不了他,這就是一個古代藏書家,一個真正稱職的藏書家所表現出來的超越常人的強健的職業道德品質。

說到這裏,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我們這些學生,有哪一個能像範欽那樣監守正義,監守自己的崗位。或許有但也是極少數的`。我不是故意要借古代成功人氏來諷刺現代人,但是我還是要批判我們不好的地方,包括我自己在內,同學們,所有讀書的人們,我們早就應該反省一下了。對我們來說範欽的意志力乍看之下,顯得不近人情,然而我們的毅力呢?可以說連他的二分之一都沒有。我們讀書,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學成之後又爲了什麼呢?等等這些尖銳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繼續往下說,時間的流逝,光陰的短暫,80歲高齡的範欽中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但他連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現在,有誰會願意繼承藏書樓,又不能賣而且不但沒好處還要惹得一身的麻煩。然而有範欽這樣偉大的父親,就會有像他一樣偉大的兒子。他的大兒子範天衝毅然的選擇了子承父業,他繼承了藏書樓。中國的古老文化就是因爲有了像範氏父子這樣的真正的讀書人而保存到現在的。

說到這裏我又要開始批判些什麼。想到讀書人,現在的讀書人(有些人)說說是書生,毫不考慮自己的言行舉止,說不該說的話做不該做的動作。而且讀書爲的盡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爲那黃金屋或是顏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對自己要求很低對別人則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萬事大吉,毫不顧慮別人,更不用說是監守崗位和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了,一點都沒有範欽那樣的奉獻精神。

還有那些可惡致極的貪官污吏,他們絲毫沒有一點職業道德,簡直像行屍走肉一樣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範欽好比是天使,而這些貪官,濫用職權的人就是惡魔,總有一天這些惡魔,會被天上的那些像範欽這樣的天使給帶去,進化那骯髒的心的。

《文化苦旅》使我對讀書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我們讀書人讀書不能只爲自己,要爲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這樣讀書人才是讀書人。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9

從文化大家的園子裏歸來,被露水打溼的衣領上還帶着花的香氣,腦海裏保留着和這早晨一樣新鮮的記憶。我不揣冒昧地把這些既不連貫。又不準確的記憶寫下來,不知能否對讀書養氣有所禆益。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爲:“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說,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裏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蘊藏着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

譬如說,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嘆。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嘆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爲炎黃子孫而驕傲……這衆多的感慨,全是因爲楚臣遇到了汨羅。我們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爲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爲它一直肩負起了保家衛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這本書,猶如一片巨大的花園,作爲一隻小小的蜜蜂,我所能採到的只是一點點的花粉。這是要請喜歡賞花的讀者們原諒的。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0

這個暑假,我讀了《文化苦旅》一書。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從雪嶺上一星跳動的紅的開篇,伴隨着着筆尖在紙上移動的“沙沙”聲結束。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它涵蓋了太多太多,“千般荒涼,以此爲夢;萬里蹀躞,以此爲歸。”

餘秋雨站在古人必須站過的地方,用與先輩同樣的黑眼珠打量着差不多的自然景觀,靜聽着與千百年前沒有絲毫差異的風聲鳥聲。他看到了道士塔的漫漫黃沙,聽到了都江堰的江水轟鳴;他看到了山莊沉重的孤獨的背影,聽到了異鄉漂泊人匆匆的腳步;他看到了一代大師謝晉在關掉的大門上盯着門孔,尋找亮光的身影,聽到了世紀老人巴金在_前鏗鏘有力地吶喊。菩提樹下有他的靜心打坐的身影,莫高窟內留有他沉重悲哀的嘆息。

在讀《文化苦旅》之前,我還不明白,原先散文,也能夠寫出歷史的重量。

《文化苦旅》滲透了文人的憂患意識和良知。餘秋雨先生總是在從宏觀的歷史去抓取碎片,然後以民族文化的視角去進行解讀。

在《文化苦旅》一書中,最使我感慨的一篇是《風雨天一閣》。

從天一閣裏刮來一股風,一股淒涼徹骨,帶着朽木氣息的風。

歷史在歲月的溝壑中徒步行走着,猶如黑白默片—那一棟蒼老的木樓,那一位名叫範欽的老人,那一枚枚在時間深處靜靜飄香的'芸草,那一個以自我脆弱的生命與自我的文化渴求斡旋的少女…

天一閣,是希翼中華禮貌長久延續的偉大意願的物態造型,是現代文化良知的見證。在亞洲,它是時間最爲久遠的藏書樓。它的創始人—範欽,對書有不講理由的癡迷。再加上他工程般的精細,使範欽成了範欽,天一閣成了天一閣。

然而,歷史就是一場沒完沒了的接力賽,範欽所創造的歷史該由誰接下去呢?在他彌留之際,他一再打量着範大沖的眼。他無法得知他的兒子能否堅持到最終,無法得知他的後代能否堅持到最終。

在範欽過世二百年後,一個名叫繡芸的女孩,幻想着借婚姻來登上天一閣。但範家嚴密的規矩使她的幻想最終破滅了。我似乎看到,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錢繡芸那充滿渴望的眼睛凝視着天一閣,瞳孔深處是一種對文化的癡情。哪怕寄託已成泡影,她也要這麼守望着它。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近在咫尺卻無緣相見。

錢繡芸就這麼望着,不覺已將一生蒼涼的時光耗盡。她在一個風雨瀟瀟的夜晚,將自我化作了一片片芸草,在時間的深處靜靜的飄香。她是幸還是不幸?天一閣不語,依然以絕世的風姿看光陰如梭穿過。

我曾多次在夢中,在天一閣硃紅的大門前,不自覺的問:你來了嗎?你又是哪一代的中國的書生?

只是因爲那本書,我明白了手指觸碰着紙張的珍貴,我明白了一本書能保存下來歷盡了多少的磨難,我明白了讀書的樂趣在於求知,在於不斷充實自我。每個人的精神就好像是被上帝啃過的半顆蘋果,僅有讀書才能豐富我們的時間,才能填補我們精神上的缺漏。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1

苦旅是基於文化之上的一種旅遊,發起者多爲所謂的大賢大聖。孔子周遊列國,只爲讓多數人接受自己的儒家思想,期盼着有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君主,這是發揚式苦旅;莊子野遊於自然中,是要通過艱苦的環境,磨礪自己的心境,這是無爲式苦旅;而秋雨先生則是在苦旅中,去發現那些未知的,或已知的文明的歷史,這便是探索式苦旅。

文化和自然像一對孿生兄弟,彷彿沒什麼關係,卻又讓人想不出什麼正當理由讓他們分開,我們向前文一樣,去問問古代的哲人,孔子會說:“我向來支持有限度的愉悅。”;墨子會言:“我比你更簡單,拒絕除生活必須外的一切鋪張浪費。”;荀子道:“我認爲人的惡習必須用殘酷的刑罰幫助他們改正,讓他們徹底記住後果。”;老子和莊子站在旁邊,彷彿早就看穿了一切:“在自然和文明中選擇,我們定會選擇自然,因爲自然纔是文明之道,”兩個老人又相視一笑,“而瞭解自然的最好方式則是在苦旅探求文化。”

秋雨先生彷彿悟道了精髓,他在旅遊中瞭解到了文化,這個過程應是讓人開心,或換種說法,是讓人心悅的,又何被稱爲苦旅呢?我曾經問過我媽。我媽回答:“苦是苦在肉體上的,是爲條件的艱苦,而樂是樂在精神上的,假如旅遊真的苦,那麼秋雨先生幹嘛要吃飽了撐着去尋找那些文化的印記呢?現在的孩子整日以手機爲友,以僅供消遣的小說爲朋,反而以名著經典爲敵,學業爲輔。認爲只有玩手機纔是最好的休息,其實那只是一瞬間的愉悅,而不似閱讀經典達到長久的滿足。”

其實苦旅只是名稱,在實質上是樂(讀悅)旅。

我聽完不覺羞愧難當,我也曾去過許多地方,無一不是對於歷史的元老重臣,我卻對向華夏盡忠多年的老臣視而不見,甚至有意忽略,這豈不是對悠久華夏文明的輕蔑與不屑?那些記載着血與淚,朝代更替的.文物,幾千年來見證着前人用鮮血換來的古物,到我們這卻引不起一絲關注!我想,古物們定在爲這些前人感到不值得。

秋雨先生彷彿是第一個找到了聖賢所尋的大道的人,但明代的徐霞客纔是第一個實踐苦旅的人,徐霞客跨江河,越泰斗,穿林海,從北部富饒之地,到南方艱苦的壞境中,橫跨南北,縱越東西,條件艱苦,我也不相信徐霞客沒有抱怨過,沒有喊過苦,但他依舊完成了自己畢生的夢想,儘管有可能完成的不太完美。徐霞客要告訴我們的是苦旅,苦在外在,甘在心中。他完成了歷史第一次苦旅。

先前,我看完文化苦旅並沒有什麼感悟,只是單純的認爲秋雨先生很厲害,不怕吃苦。直到後來,我在人間詞話中看到這樣一段話:“古之成大事,大學問者,必經三重境界。一爲‘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爲確定自己的目標;二爲‘衣帶漸寬人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此爲爲目標而努力;三爲‘衆裏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爲千心萬苦找到了自以爲的真理,卻發現真理一直都在你旁邊。”秋雨先生便是在第二層境界與第三層中間吧。

我在看秋雨先生文化苦旅的過程中,迷迷糊糊感受到了自己對文化的追求,但可能我還小吧,不清楚自己到底被古老的各國文化哪一點吸引住了,這也許還需要我像秋雨先生一樣去探索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2

《文化苦旅》介紹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背後卻使我看到作者的文化底蘊,妙筆生花,給我心靈的“震撼”是巨大的。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便被封面上那一望無際的大沙漠所吸引。封面上的沙漠,沉靜而悠遠,夕陽的餘輝在這裏投下一片陰影,近在眼前的是一道道車輪碾過的痕跡。這些軌跡,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文化的艱辛跋涉,或者是文化的苦苦追求與探索。

《文化苦旅》,聽這個名字就不一般,即是講的文化又是講的苦旅。可以說這本書本身的內容並不甘甜,因爲裏頭夾雜着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爲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

餘秋雨的這本書除自序與後記還有39篇,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他的《廢墟》這篇文章,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所謂廢墟,想必大家會認爲是一堆破爛,一羣沒用的垃圾,但在餘秋雨筆下則是不然。他認爲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與明天。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爲完整纔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一個可以說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希望,可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可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千年的漂泊,苦難的中華何嘗不是那艘滔天巨浪中的航船。瘋狂的浪濤肆意撕扯着船身,怒吼的'颱風蠻橫的搖晃着船體。當我們新奇地看着漫天的煙火,外國人的槍炮已經射向我們的胸膛;當文人志士竭力挽回王朝的衰落,昏庸的統治者卻在酒池肉林荒淫縱慾;當國將不國的危難時刻,還有那麼多麻木不仁的民衆甘願爲奴。歷史的大船即將傾覆,千鈞一髮,勇敢的舵手毅然挺立,搏擊海浪。在站出來的一刻,壯士已經忘卻生死。“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殷殷熱血化作鮮豔的路標,得之,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不倒。

我們這些人,爲什麼稍稍做點學問就變得如此單調窘迫呢?如果每宗學問的弘揚都要以生命的枯萎爲代價,那麼世間學問的最終目的又是爲什麼呢?如果輝煌的知識文明總是給人們帶來如此沉重的身心負擔,那麼再過百年,人類不就要被自己創造的精神成果壓得喘不過氣?如果精神與體魄總是矛盾,深邃與青春總是無緣,學識與遊戲總是對立,那麼何時才能問津人類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建全?

合上書卷,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往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3

“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砰砰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文化苦旅》這本書是很深奧,反覆看幾遍也不能夠完全理解。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爲讀餘秋雨先生的書會讓你心曠神怡,輕鬆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着作”——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爲人知的祕密。而餘秋雨先生恰恰做到了,他用他的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着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裏。

他筆下的《風雨天一閣》我記憶猶新,一個人,不!一個家族揹負着堅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讓偌大的中國留下了一座藏書樓,保留到現在。別的藏書家有,藏書也有,但沒過幾代,歷史的風塵就將它們掩埋了。但是,範氏天一閣留下了,靠的是什麼,是執着、堅定,還是如餘秋雨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時間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體現在哪兒?他曾毫不客氣地頂撞過權勢極盛的皇親郭勳,爲此遭廷杖,下監獄,他似乎什麼都毫不顧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後連權奸嚴氏都奈何不了他。“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餘秋雨在這裏總結道。

看到這,反思一下,我們這些讀書人,如果生在那個年代,身爲一個藏書家,會像範欽一樣嗎?我想不會,範欽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讓我們來,難!我們是教師,教育學生,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在挫折面前,爬起來的又有誰?生活着,又爲了什麼?這不正是我們該思索的。

繼續往下看:80高齡的範欽終於快走到生命的盡頭,在他分家產時,將其分爲兩份,或是藏書樓,或是萬兩白銀。他讓後代去選擇。我想,如果讓我選,讓大家來選,會選哪個呢?要麼拿着白銀萬兩,逍遙快活一生,要麼死守一座藏書樓,世世代代。說句實話,範老爺此舉真是個好辦法,我也十分欽佩這個相隔我好幾百年的古人。也正因爲這樣,天一閣留下了。但這是一個難題,我在思索:如果把這件事發生在今天,誰會鋌而走險,誰會選擇天一閣,包括我。不過,奇蹟般的是,他的大兒子範大沖願繼承天一閣。這是現實,不是故事。

讀到這,又讓我想起另一個片段,希臘神話中,海洋女神對想參加特洛伊戰爭的兒子阿格琉斯說:“如果你參戰,會戰死沙場,但流芳百世;如果你不出徵,會平安一生,老死後便從人們的記憶中抹去。”阿格琉斯最終戰死沙場,但是因爲他,希臘盟軍勝利了。世上也正因爲有這樣的人,世界纔有了燦爛的歷史文化。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讓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國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讓我深深體驗了“開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