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生物

生物接觸氧化法實驗兩篇

生物2.88W
  生物接觸氧化法篇一:生物接觸氧化池的調試

生物接觸氧化池的調試

生物接觸氧化法實驗兩篇

一般來說間歇進水也只要保持均衡進水的原則就行,時間上要分配好.接觸氧化池

進水經UASB自流進入接觸氧化池進行好氧生物處理。

1接觸氧化原理

接觸氧化技術是一種好氧生物膜法工藝。接觸氧化池內設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長於填料表面,部分則是絮狀懸浮生長於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二者的特點。

大量實驗證明,立體彈性填料的比表面積大,掛膜速度快,對空氣有切割作用,能提高曝氣器的氧轉移效率,對於接觸氧化工藝來講,是最爲理想的填料。本工程選用立體彈性填料。接觸氧化工藝中微生物所需的氧通常通過機械曝氣供給。生物膜生長至一定厚度後,近填料壁的微生物將由於缺氧而進行厭氧代謝,產生的氣體及曝氣形成的沖刷作用會造成生物膜的脫落,並促進新生膜的生長,形成生物膜的新陳代謝。

2接觸氧化的技術評價

由於填料的比表面積大,池內的充氧條件良好,生物接觸氧化池內單位容積的生物固體量都高於活性污泥法曝氣池及生物濾池,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

由於相當一部分微生物固着在填料表面,生物接觸氧化法不需要設污泥迴流系統,也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簡便;

由於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水流屬完全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對水質水量的驟變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由於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當有機容積負荷較高時,其F/M比可以保持在一定水平,因此污泥產量可相當於或低於活性污泥法。

當接觸氧化池體積較大時,很難實現完全混合的水力流態,因此需要在池型結構上進行考慮,爲此我們提出一級兩段接觸氧化池的概念(如上圖所示)。

通過對池型佈局的改變,可以克服諸如短流、水和填料接觸不佳等缺點,從而達到了相應的處理效果。

總結起來,這種佈置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

避免單級單段式的短流現象,保證了水和填料的充分混合;

每段漸次有一個COD濃度梯度,最大程度地保證了有機物向微生物細胞的傳遞,從動力學角度保證了去除效果;

每段的生物相均不相同,從而最大程度保證各自不同的生存環境在一個最佳的位置上。3接觸氧化池的管理要點

污水處理站對好氧處理設施的運行管理中,可通過對系統中“泥、水、氣”的調節,通過排泥和迴流維持系統中合適的微生物數量;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通過人工曝氣控制曝氣池中合適的溶解氧、使廢水均衡地進入系統並具有合適的營養比例,以使系統長期穩定地達標運行。4氣——維持曝氣池合適的溶解氧

供氧的目的

污水進入天然水體,通過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作用逐漸得到淨化。在淨化初期,由於生物在氧化分解有機物時的耗氧作用,水體中溶氧水平不斷下降。但水中的藻類可利用有機物分解後生成的N、P等無機鹽進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氣;加上水面的復氧作用,使水體溶氧水平逐漸恢復。若有機物污染負荷過高,耗氧過多,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耗氧作用會使水體溶氧降到零,這時自淨作用即行中斷。因此水體的(轉載於:g/L時,就可以滿足其正常代謝活動。活性污泥以絮體存在於曝氣池中,當週圍的懸浮物溶氧爲2.0mg/L時,絮體中心的溶氧則降至0.1mg/L,處於微氧和缺氧狀況。因此,溶氧過低必然會影響曝氣池進水端或絮體內部細菌的代謝速率。然而溶氧過高,除了能耗增加外,強烈的空氣攪拌還會使絮體打碎,容易使污泥老化。一般認爲,BOD在200~300左右,MLSS在2~3/g/L的條件下,曝氣中溶氧控制在2.0mg/L左右較爲適宜,基本上可滿足污泥中絕大多數好氧微生物對溶氧的需要。生物處理系統中溶氧的調節

在本污水處理站中,可通過調節進氣量的大小來控制溶氧的高低。通過調節鼓風機出氣管道上的旁通管道閥門,控制接觸氧化池內的氣量大小,從而達到調節溶氧高低的目的。

接觸氧化池溶解氧長期的原因有兩種,其一爲污泥負荷過高,大量的有機物在既定時間內得不到降解;這時需要增大曝氣池中活性污泥的濃度。其二是供氧設備功率過小或效率過低,應設法改善。

接觸氧化池溶解氧長期偏高,一般是系統低負荷運轉,出水水質好,溶解氧過剩。也可能是系統受到有毒物質的衝擊,污泥活性受到影響,對氧的需要量減少,出水水質差;可以通過超排(減短有毒物質在系統中的停留時間)或減少進水量分析事故原,進行控制。5水——保持勻質勻量地進水及合適的營養

工業生產中排放多少廢水,受納系統處理多少廢水,可在一定程度予以調節。設置調節池,使廢水更均衡地進入處理系統,從而避免衝擊負荷對後續構築物的影響。

工業廢水處理的營養問題

人類的生存離不開食物,生化處理系統中的微生物同樣需要營養,在處理城市生活污水時,水中營養成分全面而且均衡,因此對污泥微生物不存在任何問題。在處理工業廢水時,工廠廢水成分可能會比較單純,本工程處理的廢水中,營養比例基本合理,由於車間生產廢水變化比較大,在處理站運行過程中,當污泥量出現下降趁勢,應考慮外加營養。

6泥——改善污泥的質量

出水中懸浮固體由外漂污泥組成,懸浮固體的多少與活性污泥的沉降凝聚性能效果有關,直接影響出水水質。出水中懸浮固體增多,往往是由大塊或小顆粒污泥上浮及污泥膨脹造成的。大塊污泥上浮

斷續見有拳頭大小的污泥上浮引起大塊污泥上浮有兩種情況:一是反硝化污泥,其特點是上浮污泥色澤較淡有時帶鐵鏽色,形成原因是曝氣池內反硝化程度較高,含氮化合物經氨化作用及反硝化作用被轉化成硝酸鹽,硝酸根濃度較高,此時若污泥長期得不到更新,底部污泥因缺氧而使硝酸鹽反硝化,產生的氮氣呈小氣泡集結於污泥上,最終使污泥大塊上浮。改進的辦法多排泥,降低污泥濃度,還可以適當降低曝氣池的溶氧水平。上述措施可降低反硝化作用,以減少硝酸鹽的來源。二是腐化污泥,腐化污泥與反硝化污泥不同之處在於污泥色黑,並有強烈惡臭。產生原因爲曝氣池有死角,造成積泥,長時間厭氧腐化,產生髮臭氣體,最終使污泥上浮。解決的辦法爲消除死角區積泥。檢查曝氣頭是否堵塞。

小顆粒污泥上浮

小顆粒污泥不斷隨出水帶出,俗稱飄泥,引起飄泥的原因大致可有如下幾種。

進水水質,如PH值、毒物等突變,使污泥無法適應或中毒,造成解絮;

污泥因缺乏營養或充氧過度造成老化;

進水氨氮過低,C/N過高,使污泥膠體基質解體而解絮;

池溫過高,往往超過40度;

解決辦法:查明原因,分別對待,在污泥中毒時應停止有毒廢水的進入;缺乏營養、污泥老化和污泥解絮須適當投加營養,採取復壯措施。

cl-濃度太高,泥長不起來?你自己都知道是這個原因。

接觸氧化池調試階段溶氧不能過高,不然影響掛膜,調試階段最好先是悶曝幾天,然後是曝

氣一段時間,停一段時間,進水時一定不能曝氣,然後逐步將進水週期減小

把一級接觸氧化池停止曝氣或間歇曝氣當水解池或厭氧池,同時將二級接觸氧化池的污泥培養起來,再根據實際情況緩慢恢復一級接觸氧化池的好氧處理能力。這個與你的調整預處理沒有矛盾,可以同時進行。

試水(充水)方式

(1)按設計工藝順序向各單元進行充水試驗;中小型工程可完全使用潔淨水或輕度污染水(積水、雨水);大型工程考慮到水資源節約,可用50%淨水或輕污染水或生活污水,一半工業污水(一般按照設計要求進行)。

(2)建構築物未進行充水試驗的,充水按照設計要求一般分三次完成,即1/3、1/3、1/3充水,每充水1/3後,暫停3-8小時,檢查液麪變動及建構築物池體的滲漏和耐壓情況。特別注意:設計不受力的雙側均水位隔牆,充水應在二側同時沖水。已進行充水試驗的建構築物可一次充水至滿負荷。

(3)充水試驗的另一個作用是按設計水位高程要求,檢查水路是否暢通,保證正常運行後滿水量自流和安全超越功能,防止出現冒水和跑水現象。

4、單機調試

(1)工藝設計的單獨工作運行的設備、裝置或非標均稱爲單機。應在充水後,進行單機調試。

(2)單機調試應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a、按工藝資料要求,瞭解單機在工藝過程中的作用和管線連接。

b、認真消化、閱讀單機使用說明書,檢查安裝是否符合要求,機座是否固定牢。c、凡有運轉要求的設備,要用手啓動或者盤動,或者用小型機械協助盤動。無異常時方可點動。

d、按說明書要求,加註潤滑油(潤滑脂)加至油標指示位置。

e、瞭解單機啓動方式,如離心式水泵則可帶壓啓動;定容積水泵則應接通安全迴路管,開路啓動,逐步投入運行;離心式或羅茨風機則應在不帶壓的條件下進行啓動、停機。f、點動啓動後,應檢查電機設備轉向,在確認轉向正確後方可二次啓動。

g、點動無誤後,作3-5min試運轉,運轉正常後,再作1-2h的連續運轉,此時要檢查設備溫升,一般設備工作溫度不宜高於50-60℃,除說明書有特殊規定者,溫升異常時,應檢查工作電流是否在規定範圍內,超過規定範圍的應停止運行,找出原因,消除後方可繼續運行。單機連續運行不少於2h。

(3)單車運行試驗後,應填寫運行試車單,簽字備查。

5、單元調試

(1)單元調試是按水處理設計的每個工藝單元進行的,如格柵單元、調節池單元、水解單元、好氧單元、二沉單元、氣浮單元、污泥濃縮單元、污泥脫水單元、污泥迴流單元………..的不同要求進行的。

(2)單元調試是在單元內單臺設備試車基礎上進行的,因爲每個單元可能有幾臺不同的設備和裝置組成,單元試車是檢查單元內各設備連動運行情況,並應能保證單元正常工作。

(3)單元試車只能解決設備的協調連動,而不能保證單元達到設計去除率的要求,

因爲它涉及到工藝條件、菌種等很多因素,需要在試運行中加以解決。

(4)不同工藝單元應有不同的試車方法,應按照設計的詳細補充規程執行。

6、分段調試

(1)分段調試和單元調試基本一致,主要是按照水處理工藝過程分類進行調試的一種方式。

(2)一般分段調試主要是按厭氧和好氧兩段進行的,可分別參照厭氧、好氧調試運行指導手冊進行。

7、接種菌種

(1)接種菌種是指利用微生物生物消化功能的工藝單元,如主要有水解、厭氧、缺氧、好氧工藝單元,接種是對上述單元而言的。

(2)依據微生物種類的不同,應分別接種不同的菌種。

(3)接種量的大小:厭氧污泥接種量一般不應少於水量的8-10%,否則,將影響啓動速度;好氧污泥接種量一般應不少於水量的5%。只要按照規範施工,厭氧、好氧菌可在規定範圍正常啓動。

(4)啓動時間:應特別說明,菌種、水溫及水質條件,是影響啓動週期長短的重要條件。一般來講,低於20℃的條件下,接種和啓動均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冬季運行時更是如此。因此,建議冬季運行時污泥分兩次投加,以每天6000m3爲例,建議第一期,在水解和好氧池中各投加12t活性污泥(注意應採取措施防止無機物污泥進入),投加後按正常水位條件,連續悶曝(曝氣期間不進水)3-7d後,檢查處理效果,在確定微生物生化條件正常時,方可小水量連續進水20-30d,待生化效果明顯或氣溫明顯回升時,再次向兩池分別投加10-20t活性污泥,生化工藝才能正常啓動。

(5)菌種來源,厭氧污泥主要來源於已有的厭氧工程,如漢斯啤酒厭氧發酵工程、農村沼氣池、魚塘、泥塘、護城河清淤污泥;好氧污泥主要來自城市污水處理廠,應拉取當日脫水的活性污泥作爲好氧菌種。

8、馴化培養

(1)馴化條件:一般來講,微生物生長條件不能發生驟然的突出變化,常規講要有一個適應過程,馴化過程應當與原生長條件儘量一致,當做不到時,一般用常規生活污水作爲培養水源,果汁廢水因濃度較高不能作爲直接培養水,需要加以稀釋,一般控制COD負荷不高於1000-1500mg/L爲宜,這樣需要按1:1(生活污水:果汁廢水)或2:1配製作爲原始馴化水,馴化時溫度不低於20℃,馴化採取連續悶曝3-7d,並在顯微鏡下檢查微生物生長狀況,或者依據長期實踐經驗,按照不同的工藝方法(活性污泥、生物膜等),觀察微生物生長狀況,也可用檢查進出水COD大小來判斷生化作用的效果。

(2)馴化方式:馴化條件具備後,連續運行已見到效果的情況下,採用遞增污水進水量的方式,使微生物逐步適應新的生活條件,遞增幅度的大小按厭氧、好氧工藝及現場條件有所不同。一般來講,好氧正常啓動可在10-20d內完成,遞增比例爲5-10%;而厭氧進水遞增比例則要小的很多,一般應控制揮發酸(VFA)濃度不大於1000mg/L,且厭氧池中PH值應保持在6.5-7.5範圍內,不要產生太大的波動,在這種情況下水量纔可慢慢遞增。一般來講,厭氧從啓動到轉入正常運行(滿負荷量進水)需要3-6個月才能完成。

(3)厭氧、好氧、水解等生化工藝是個複雜的過程,每個工程都會有自己的特點,需要根據現場條件加以調整。

9、全線調試

(1)當上述工藝單元調試完成後,污水處理工藝全線貫通,污水處理系統處於正常條件下,即可進行全線連調。

(2)按工藝單元順序,從第一單元開始檢測每個單元的PH值(用試紙)、SS(經驗

目測)、COD(儀器檢測),確定全線運行的問題所在。

(3)對不能達到設計要求的工藝的單元,全面進行檢測調試,直至達到要求爲止。

(4)各單元均正常後,全線連調結束。

10、抓住重點檢測分析

(1)全線連調中,按檢測結果即可確定調試重點,一般來講,重點都是生化單元。

(2)生化單元調試的主要問題

a、要認真檢查覈對該單元進出水口的位置、布水、收水方式是否符合工藝設計要求。b、正式通水前,先進行通氣檢測,即通氣前先將風機啓動後,開啓風量的1/4-1/3送至生化池的曝氣管道中,檢查管道所有節點的焊接安裝質量,不能有漏氣現象發生,不易檢查時,應塗抹肥皂水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修復至要求。

c、檢查管道所有固定處及固定方式,必須牢固可靠,防止產生通水後管道產生鬆動現象。

d、檢查曝氣管、曝氣頭的安裝質量,不僅要求牢固可靠,而且處於同一水平面上,高低誤差不大於±1?,檢查無誤後方可通水。

e、首次通水深度爲淹沒曝氣頭、曝氣管深度0.5m左右,開動風機進行曝氣,檢查各曝氣頭曝氣管是否均衡曝氣。否則,應排水進行重新安裝,直至達到要求爲止。

f、繼續充水,直到達到正常工作狀態,再次啓動曝氣應能正常工作,氣量大、氣泡細、翻滾均勻爲最佳狀態。

g、對不同生化方式要嚴格控制溶解氧(DO)量。厭氧工藝不允許有DO進入;水解工藝,可在10—12h,用弱空氣攪拌3--5min;缺氧工藝DO應控制在小於0.5mg/L範圍內;氧化工藝則應保證DO不小於2--4mg/L。超過上述規定將可能破環系統正常運行。

11、改善缺陷、補充完善

(1)連續調試後發生的問題,應慎重研究後,採取相應補救措施予以完善,保證達到設計要求。

(2)一般來講,改進措施可與正常調試同步進行,直到系統完成驗收爲止。

(1)系統調試結束後應及時轉入試運行。

(2)試運行開始,則應要求建設方正式派人蔘與,並在試運行中對建設方人員進行系統培訓,使其掌握運行操作。

(3)試運行時間一般爲10--15天。試運行結束後,則應與建設方進行系統交接,即試運行前期污水站全部設施、設備、裝置的保管及運行責任由工程施工承包方自行承擔;試運行期,則由施工方、建設方共同承擔,以施工方爲主;試運行交接後則以建設方爲主,施工方協助;竣工驗收後則全權由建設方負責。

13、自驗檢測

(1)由施工方制定自驗檢測方案,並做好相應記錄。

(2)連續三天,按規定取水樣(每2h一次,24h爲一個混合樣),分別在進出水口連續抽取,每天進行檢測(主要爲COD、PH、SS),合格後即認定自檢合格。

  生物接觸氧化法篇二:生物接觸氧化法)

A/O法生活污水處理工藝

一、A/O即厭氧—好氧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如下:

二、工藝描述

污水經格柵去除水中粗大的懸浮物及其它雜質後,進入調節池進行水量水質的混合,以使後續的厭氧處理能夠穩定運行,污水從調節池進入厭氧水解池,從這一階段開始就是本工藝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所謂的A/O,在厭氧狀態下異養菌將污水中的澱粉、纖維、碳水化合物等懸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機物水解爲有機酸,使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爲小分子有機物,不溶性的有機物轉化成可溶性有機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與此同時,異養菌將蛋白質、脂肪等污染物進行氨化,遊離出氨(NH3、NH4+),當這些經缺氧水解的產物進入好氧池進行好氧處理時,好氧池內懸掛有生物填料,在充足供氧條件下,生物模上的微生物對有機物質進行進一步降解,自養菌的硝化作用將NH3-N(NH4+)氧化爲HO3-,通過迴流控制返回至厭氧水解池,在缺氧

條件下,異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將NO3-還原爲分子態氮(N2)完成C、N、O在生態中的循環,污水再通過後續的沉澱、過濾,然後就可以達標排放。

設計要點:

A:厭氧水解池採用上升流式厭氧污泥牀反應器的形式,設計水力停留時間爲2~4小時。

厭氧池下部爲污泥牀區,污泥牀厚度通常控制在1~1.2M之間,

進水系統可採用脈衝進水中阻力布水系統,底部設布水溝,保留污泥不沉積底部,呈懸浮狀態。

B:生物接觸氧化工藝是介於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法之間的一種污水處理工藝。池內設有填料,微生物一部分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於填料表面,一部分則以絮狀懸浮生長於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的特點。曝氣系統可採用鼓風或射流曝氧增氧系統(設計時必須考慮投資及運行成本)。

A/O法的主要特點是:適應能力強;耐衝擊負荷;高容積負荷;不存在污泥膨脹;排泥量非常少;具有較好的脫氮效果。

由A/O法衍生的A2/O、A3/O污水處理工藝,原理上是相似的。

標籤:兩篇 氧化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