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多一些寬容》教案設計

設計1.45W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多一些寬容》教案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多一些寬容》教案設計

《多一些寬容》教案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道理論證的論證方法。

2.理解寬容的意義及怎樣才能做到寬容。

教學重難點

理解道理論證的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小黑板、卡片等。

設計思路

可由名言或故事導人,讓學生談自己對“寬容”的理解,後學習課文,通過巧妙的題目設計讓學生理解寬容的意義及怎樣才能做到寬容。抓住重點段落理解有關課文知識。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導人:同學們,誰能說出幾句有關寬容的名言或小故事?(學生自由發言,教師也可補充幾句。)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你在生活中能寬容他人嗎?請談談自己對寬容的理解。

今天,我們來學習《多一些寬容》這一課。、(板書課題,作者。)看一下作者對寬容的理解,學習一下怎樣才能做到寬容。

二、自主學習

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解決以下問題。(出示.課件1。)

1.畫出並掌握文中的生字詞及自己認爲好的句段。

2.用自己的話說說提倡寬容的意義。 .

3.怎樣才能做到寬容?除文中指出的幾點外,你還有自己的見解嗎?

4.有人說最後一段是多餘的,可以刪去,你認爲呢?

5.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及你認爲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三、合作學習

1.先以小組爲單位,相互解答疑難問題。

2.在班上討論並解決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

四、賞析詞語

1.解釋下列詞語,並給加點字注音。(出示.課件或小黑板2。)

胸襟 摒棄 迥異 芥蒂 嫉妒

明確:(指幾名同學解釋,注音,讓其他同學糾正。好的句子只要學生能說出一點即可給予肯定。)

2.用自己的話說說提倡寬容的意義。

明確:(據第一段說出即可,最好有自己的見解。)

3.怎樣才能做到寬容?除文中指出的幾點外,你還有自己的見解嗎?

明確:(只要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怎樣才能做到寬容即可。自己的見解能說出一點即給予肯定。)

4.有人說最後一段是多餘的,可以刪去,你認爲呢?

明確:(不能刪去。最後一段是針對人們對文章觀點可能產生的誤解,進行必要

的補充論述。刪去後可能造成誤解。)

5.研讀賞析課文第二段。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出示.課件或小黑板3。)

①本段的結構形式是怎樣的?用“I”線把本段分爲兩層。

②作者在談互諒、互讓、互敬、互愛時,寫法上有何相同與不同之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③“互諒、互讓、互敬、互愛”四個順序能顛倒嗎?爲什麼?

④模仿“愛能融化……愛能……愛能……”寫一個句子。

(2)小組代表交流發言。

明確:

(①總——分。互諒……結尾。

②相同點:先解釋,後寫意義。不同點:句式不同,論證的方法不同。有的從反面論證,有的從正反兩方面論述。好處:寫法大體一致又有一定的變化,使文章思路嚴謹而不呆板。)

③不能。四個層次順序安排十分恰當。“互諒、互讓”是寬容的最基本要求。

寬容是……互愛,“互敬、互愛”則是進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愛,則是最根本的一點。只有互愛,才能真正做到“互諒、互讓和互敬”。

④只要句式一致,意思明確即可。)

五、梳理鞏固

學生討論沒解決的問題,並談談收穫。

六、拓展訓練

做《新課標作業設計》中“閱讀理解”的第一部分。

七、佈置作業

做《新課標作業設計》中“閱讀理解”的第二部分。

板書設計

多一些寬容

郭安鳳

論述提倡寬容的意義——論怎樣才能做到寬容——對觀點補充論述

《多一些寬容》教案設計2

一、導入新課

有這樣一句英國諺語說得很形象:“世上沒有不生雜草的花園。”而阿拉伯人說得更爲風趣:“月亮的臉上也是有雀斑的。”其實,說到底,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嘛。因此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有些小摩擦,這時請不要忘記世間惟有兩個字可以化干戈爲玉帛----寬容。大家都知道正是藺相如的寬容才換來了流芳百世的將相和。

不知道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做到寬容他人呢?怎樣才能做到寬容他人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郭安鳳的《多一些寬容》,希望能給同學們一些啓示。

二、釋題

看了文章的標題,你覺得作者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明確:人與人相處,要多一些寬容。(觀點)

三、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下面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其它同學邊聽邊思考:作者爲什麼要提倡人與人相處,要多一些寬容呢?

明確:從人與人的關係的角度看,只有提倡寬容,才能“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從個人胸襟的角度看,“有容乃大”。

2、從作者的論述中我們知道,無論從社會的人際關係角度,還是從個人修養的角度,都必須提倡寬容。那麼,到底怎麼樣才能做到寬容呢?

明確要做到寬容,就必須做到互諒、互讓、互敬、互愛。

文章下面就是從這四個方面分別進行論述的。所以,第二段是總—分結構。

四、研讀課文,領悟內涵。

1、大家都知道,擺事實、講道理是議論文主要的論證方法。那麼,作者從這四個方面分別進行論述時是以擺事實爲主,還是以講道理爲主呢?

明確:以講道理爲主,基本沒有擺事實。有時候僅僅講道理,會使人覺得枯燥,缺乏說服力。那麼,如果能給課文相應補充一些例子作爲事實論據,相信可以進一步增強文章的說服力。(正反兩方面都可以)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方面,添加事例,談一談做到這一點有什麼好處或意義,注意引用文中的相關語句加以闡述。

參考:互諒:唐太宗李世民不記前嫌任用魏徵。唐太宗還是秦王時,魏徵曾多次勸太子李建成除去李世民,後來李世民當上皇帝,不計前嫌,原諒他當時是各爲其主,反而重用了魏徵,至於貞觀盛世,與他的胸襟廣闊分不開的。

互讓:安徽某地有六尺巷景點。相傳,清代禮部尚書張英爲解決家人與鄰居的矛盾,特寄詩一首回家,詩曰:"千里寄書爲一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於是,張家主動讓地三尺,鄰家亦主動讓地三尺,遂成就了“六尺巷”這一千古美談。

互敬:周總理,作爲一國總理,日理萬機,非常辛苦。有一次,周總理工作了一整夜,清晨剛要回家,在路上碰見一個清潔工人,周總理主動上前去,緊緊握住工人的手說“同志您辛苦了!”周總理十分尊重別人,所以他也得到了全國人民對他的尊重。

互愛:據《左傳·隱公元年》記載:鄭莊公弟兄二人,母親武姜因生莊公時難產,因此對他心生厭惡,相反對其弟弟叔段卻百般寵愛。按照古制,鄭莊公是老大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王位,成爲鄭國君主。母親武姜更加心懷不滿,千方百計培養叔段的勢力,以便強大後取代莊公。他們招兵買馬,修築城牆,準備謀反。有人發現後告訴了莊公,莊公說:“只要我母親武姜願意,有什麼關係。”後來叔段認爲時機成熟,就和母親商量謀反日期,武姜作出決定後就回信給叔段,讓他立即起兵,自己做爲內應。鄭莊公早已發現他倆的陰謀,截獲了密信。叔段措手不及倉皇出逃,後自殺。莊公很傷心,對母親說"我倆不到黃泉不再見面"。莊公就把武姜送到潁地居住。過了一段時間,莊公有些後悔,管潁地的官員潁考叔給他出了個主意,挖個深及黃泉的地洞,在那裏和母親見面。母子二人見面後抱頭痛哭,從此言歸於好。這即是著名“掘地見母”的故事。

2、在這四個層次的論述中作者論述的角度不同。有的從正面論述,如:“互諒、互愛”;有的從正反兩方面論述,如:“互讓、互敬”。

3、講道理可以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證,同樣擺事實也可以從正反兩方面舉例。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戀情因爲兩個家庭的相互仇視,缺少寬容,而成了千古悲劇絕唱;在二戰中倍受摧殘的猶太人也是在極端分子的槍口下失去了他們愛戴的以色列總理拉賓。沒有寬容,和平便在戰火中黯然失色,沒有寬容,便有了“好友反目”,“同室操戈”。在沒有寬容的世界裏,永遠也不會有幸福和寧靜。

同學們剛纔所舉的例子,更進一步地說明了人與人之間應該多一些寬容。

4、同學們剛纔分析的非常好,那我們就依照剛纔的順序進行論述行不行呢?

明確:不行。“互諒,互讓、互敬、互愛”之間不是一種並列關係。

那他們之間是一個怎樣的關係呢?你認爲其中哪一點最爲難能可貴?

明確:四者有一個逐層遞進的關係。“互諒、互讓”是寬容的最基本的要求,“互敬、互愛”則是進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愛,則是最根本的一點。只有互愛才能真正做到“互諒、互讓、互敬”。

這“四互”就是寬容的主要內涵,就是寬容的具體做法。

五、實話實說,以身說理。

(話題:面對同學的一些錯誤,多一些寬容還是多一些批評?)

1、導入:在與同學的交往中,面對同學們的一些錯誤或不良品質,應該多一些寬容還是多一些批評?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今天我們“實話實說”演播室想就這個話題展開討論,同學們可以暢所欲言,實話實說。

2、主持人(老師)與嘉賓(學生)實話實說,進行爭辯與研究。

各位嘉賓首先闡明自己的立場,然後說明理由。

3、同學們說的都有道理,那麼作者是如何處理寬容和批評的關係的呢?

明確指名回答(第三段)

作者提倡的寬容並不是無原則的,而是要把寬容和批評統一起來。所以,文章最後一段是針對人們對文章觀點可能產生的誤解,進行的必要的補充論述。

(聖經中有這麼一句話:如果有一個人打你的左臉,你就把自己的右臉也送給他打。這可以算得上是寬容的一種具體體現形式了。現在他僅僅是打你的臉。如果現在他拿上了刀子,在你胳膊上捅了一刀,你是不是還要繼續讓他在你的心臟上捅上一刀呢?)

課文按“爲什麼——怎麼樣”的思路展開,最後加以補充論述。這樣,文章做到了既旗幟鮮明,又滴水不漏。

我們在寫議論文的時候要看到問題的兩面性,既旗幟鮮明,又滴水不漏。

六、學會寬容,實踐運用。

我們瞭解了爲什麼要寬容,也知道了怎樣能做到寬容。老師現在就要檢驗一下你們是否擁有了一顆寬容的心。

古人對牡丹和荔枝有這樣的評論:“花之豔爲牡丹,然而不實;果之絕爲荔枝,然花不豔。”語中貶大於褒,學習了課文《多一些寬容》以後,我們可以用寬容的態度去看待事物,不妨把古人的評論改一改:

明確:牡丹雖然不實,然而爲花之豔;荔枝花雖然不豔,然而爲果之絕。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會擁有一顆寬容他人的心。

最後,以雨果的一句話結束我們今天的課:“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

七、課後作業

課外蒐集與寬容有關的格言警句、成語、諺語,積累在自己的摘抄本上,可以送給生活中那些還沒有懂得寬容的人,也可以作爲自己的座右銘,時刻警醒自己。

《多一些寬容》教案設計3

本課題教時數

1

本教時爲第 1 教時

教學目標

知識

目標

學習文章嚴謹的思路,緊湊的結構。

能力

目標

理解文章闡述了人與人之間寬容的重要,提倡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理解和支持。

情感

目標

教學重點

對寬容和批評統一關係的理解。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以講道理爲主的辨證說理方法。

教學用具

教學程序

備註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注音

和諧( ) 豁達( ) 迥異( ) 融化( )

胸襟( ) 摒棄( ) 芥蒂( ) 嫉妒( )

2、解釋

豁達:性格開朗;氣量大。

淡泊:<書>不追求名利。

摒棄:捨棄。

斤斤計較:形容過分計較微小的利益或無關緊要的事情。

隔膜:情意不相通,彼此不瞭解。

遷就:將就別人。

姑息:無原則地寬容。

芥蒂:比喻心裏的嫌隙或不快。

二、導入

西漢末年,劉秀大敗王郎,攻入邯鄲,檢點前朝公文時,發現大量奉承王郎、侮罵劉秀甚至謀劃誅殺劉秀的信件。可劉秀對此視而不見,不顧衆臣反對,全部付之一炬。他說:“如果追查,將會使許多人恐慌,甚至成爲我們的死敵。而不計前嫌,可化敵爲友,壯大自己的力量。”劉秀的寬容使自己成爲衆望所歸,終成帝業。法國十九世紀的文學大師維克多. 雨果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我們是不是也要學會寬容呢?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本文論述的中心是什麼?

明確:多一些寬容

2、繞“寬容”論述了幾個問題?

明確:

①爲什麼要寬容

②怎樣才能做到寬容

③寬容要與批評統一

由此,課文分三段,按照“爲什麼——怎麼樣”的'思路展開。

第一段:論述提倡寬容的意義。

第二段:論述怎麼樣才能做到寬容。

第三段:對觀點作補充論述。

四、精讀第二段

1、作者按什麼層次來論述怎麼樣才能做到寬容?

討論明確:這一段有五個層次,先總後分,分說的內容由輕到重,安排十分講究。 第一層(開頭兩句)是這一段的總述。三個“一種”;對寬容的性質進行定位。“要……就必須……”說明“互諒、互讓、,互敬、互愛”,是寬容的基本的要求。這一層不僅概述了這一段的主要內容,而且在結構上也是全段的總領,以下四層依照“互諒、互讓、互敬、互愛”的順序分別進行論述。第二層談互諒。第一句先說什麼是“互諒”。第二句從人的心理需求的角度說明爲什麼要互諒。第三句說明具有寬容這樣的品德的意義。第三層談互讓。在說明什麼是“互讓”之後,着重闡述互讓的意義。運用了對比說理的方法。第四層談互敬。先說什麼是互敬,再運用對比說明爲什麼要互敬。第五層談互愛。在說明什麼是互愛之後,着重說互愛的意義。運用一個排比句從正面加以論述。這一段四個並列的層次之間,寫法大體一致又有一定的變化,使文章思路嚴謹而不呆板。四個層次的順序,也安排得十分恰當。“互諒、互讓”是寬容的最基本的要求,“互敬、互愛”則是進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愛,則是最根本的一點。只有互愛才能真正做到“互諒,互讓和互敬”。

五、探究活動

1.讀了課文後,你認爲寬容在人的社會生活中具有怎樣重要的意義?如果你覺得你周圍有的人心胸狹窄,請引用課文中關鍵性語句,對這些人進行勸說。勸說時要注意用語委婉,以理服人。

2、推薦欣賞——《學會寬容》

《學會寬容》

西晉文學家潘岳在《西征賦》中寫道:“乾坤以有親可久,君子以厚德載物。”人生在世,要學會寬容。

英國諺語說得形象:“世上沒有不生雜草的花園。”阿拉伯人說得風趣:“月亮的臉上也是有雀斑的。”說到底,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學會寬容,是做人的需要。歷代聖賢都把寬恕容人作爲理想人格的重要標準而大加倡導,《尚書》中有“有容,德乃大”之說,《周易》中提出“君子以厚德載物”,荀子主張“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據司馬光《資治通鑑》記載,武則天時代的宰相婁師德以仁厚寬恕、恭勤不怠聞名於世,司馬光評價他“寬厚清慎,犯而不校”。鳳閣侍郎李昭德罵他是鄉巴佬,他笑着說:我不當鄉巴佬,誰當鄉巴佬呢?當時名相狄仁傑也瞧不起婁師德,想把他排擠出朝廷,他也不計較。後來武則天告訴狄仁傑:我之所以瞭解你,正是婁師德向我推薦的。狄仁傑聽了慚愧不已。

學會寬容,是處世的需要。世間並無絕對的好壞,而且往往正邪善惡交錯,所以我們立身處世有時也要有清濁並容的雅量。眼裏揉不得沙子,錙銖必較,爲血氣之爭搞得跟賣麪粉的遇見賣石灰的一樣誰也見不得誰,不僅尷尬,還招致仇怨,實不值得。“天地本寬,而鄙者自隘”,《菜根譚》上的這句話可謂警世之言。所以清代的申居鄖說:“胸中要有涇渭,然亦須氣量含宏,不可太生揀擇。”弘一大師說得更直接:“精明者,不使人無所容。”我們常說的“得饒人處且饒人”,也是這個理兒。事實上,寬容並不代表無能,卻恰恰是一個人卓識、心胸和人格力量的體現,即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學會寬容,是成就事業的需要。三國時那個在政治上頗不得志的曹植,卻說出了一番富含哲理的話:“天稱其高者,以無不覆;地稱其廣者,以無不載;日月稱其明者,以無不照;江海稱其大者,以無不容。”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有恢宏的氣度,自古至今皆然。據《宋稗類鈔》記載,呂蒙正初入朝堂時,有一朝士指着他說:“這小子也參政?”呂蒙正裝着沒聽見。而與呂蒙正同列的人卻幾次讓呂蒙正追問那個人是誰,呂蒙正不允,說:“若知其姓名,怕以後不能忘記,所以還是不問的好。”呂蒙正後來終於成爲北宋的宰相。

清朝金纓說得好:“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慾則寬。”朱熹在《朱子語類》中又說:“心只是放寬平便大,不要先有一私意隔礙便大。”學會寬容,關鍵是要剔除心中的私慾和雜念,淡泊明志,有所追求;同時要推己及人,以直報怨,與人爲善。在此奉上朱老總《遊七星巖》詩共勉:“腹中天地寬,常有渡人船。”

思考:結合課文及上文,說說自己對寬容的理解

六、小結

本文通過有力的透徹分析,闡述了人與人之間寬容的重要,並逐層說明了人們怎麼樣才能寬容相處,提倡在黨性原則和社會主義道德規範的基礎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七、佈置作業

1、探究練習二

2、蒐集有關寬容的名言、故事等學生小組合作,交流。

明確:有關寬容的名言,如下:

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意志堅如鐵,度量大似海。

尊敬別人,才能讓人尊敬。

不會寬容別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寬容的。 ——(俄羅斯)屠格涅夫

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黎巴嫩)紀伯倫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板書設計

多一些寬容

總述。(1-2)

三個“一種”;對寬容的性質進行定位。

“要……就必須……”說明“互諒、互讓、,互敬、互愛”,是寬容的基本的要求。

談互諒。(3-5)

什麼是“互諒”。

爲什麼要互諒。(人的心理需求的角度) 寬容的最基本的要求

分述 互諒的意義。

進一步的高要求

談互讓,對比說理。

談互敬, 對比。

談互愛,一個排比句,正面論述。 最根本的一點。

教學後記

標籤: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