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五年級《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設計1.75W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五年級《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感悟體積的空間觀念,建立體積概念。掌握常用的體積單位的意義。學會用體積單位來描述物體的大小。能合理估計物體的體積的大小。

2.通過觀察、思考、探究、交流等學習活動,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和感悟空間觀念。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學會學習,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重點難點:

形成體積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常用的體積單位。建立空間觀念、形成體積概念。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2個大小一樣的杯子、米、1立方米的實物架、2塊大小不同的積木、2個體積差不多大的正方體和正方體、火柴盒20個、1立方厘米的小立方體、1立方分米的立方體。

2.學生準備:每人4-5個1立方厘米的小立方體、1立方分米的立方體,直尺、奶箱子。

教學過程

一瞭解學生原有知識情況。

1今天的數學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是體積和體積單位。  2關於體積和體積單位你都知道些什麼?

根據學生彙報,相應板書。

3看來,同學們對這部分知識並不陌生,有了一定的積累。

老師相信,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一定會對體積和體積單位有進一步的認識。

二認識體積

1.故事導入,初感空間。

①你們知道《烏鴉喝水》的故事嗎?誰願意給大家講講?

②這隻聰明的烏鴉是怎麼喝到水的?

爲什麼把石頭放進瓶子裏,水就會升高呢?

2.實驗演示。

實驗一:感受物體佔有空間。

①石頭真的佔了水的空間了嗎?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實驗。

看,老師手上拿的是兩個大小相同的杯子。裝有一樣多的水,其中一個杯子放入一塊積木,會出現什麼情況?

②水爲什麼會溢出來呢?

實驗二:感受物體佔空間有大小

①這回我放這個積木塊(稍大),再把水倒入這個杯子,又會有什麼現象發生呢?

②實驗演示

③溢出的爲什麼比剛纔的多?

④ 小結:也就是說,這2個積木塊不但佔空間,而且佔的空間有大——有小。

⑥那在數學中,我們把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⑦什麼叫體積?(指名、齊讀、領讀)

⑧舉生活中物體佔空間的例子。

三認識體積單位

1製造矛盾衝突,引出體積單位

①有的`物體可以通過觀察就能比較出它們體積的大小,快看看哪個體積大?

②意見不統一了。看來光看是不能準確比較這兩個盒子的體積了。

③怎麼辦?引出體積單位。

2認識1 cm

①感受1立方厘米的大小:1 cm有多大呢?誰知道?

②課前老師讓大家準備了體積是1 cm的學具,舉起來我看看。

注意聽要求:請你們用格尺量一量這個正方體到每條棱到長是多少?

④那我們就可以說【棱長是1 cm的正方體,體積是1 cm】

⑤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是大約是1 cm?

⑥老師這兒有個火柴盒,你估計一下它到體積是多少cm?

到底誰估得準呢?同桌2人用你們手中的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擺一擺,算一算。

⑥彙報:

3認識1dm

①剛纔我們用棱長1 cm到正方體測出了火柴盒的體積,

那下面我們還用這個1 cm到小正方體測測奶箱的體積。

爲什麼?(剛纔的方法不是挺好的嗎?你看又是介紹方法、技巧的。)

②看來我們得需要一個稍大的體積單位,這個稍大的體積單位就是立方分米。

③ 1 dm又是怎樣規定的呢?(結合課件)

④課前大家也準備了棱長是1 dm,也就是10㎝的正方體。

⑤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是大約是1 dm?

4認識1m 。

①剛纔,我們用體積是1 cm的正方體測量了火柴盒的體積;用體積是1 dm的正方體了奶箱的體積。

現在老師想讓大家用這些體積單位測量一下教室的體積。

②爲什麼?看來我們還需要一個更大的體積單位。

③ 1 m有多大呢?

④在這個體積是1 m的正方體框架裏大約能容納多少名同學呢?

⑤想不想知道答案?我們來驗證一下。

⑥演示驗證。

⑦ 1 m的正方體大約能容納7人,那我們教室的體積有多少m呢?

四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1在橫線上填出適當的體積單位。

課件出示:

一塊橡皮的體積約是10 _________

VCD機的體積約是4 _________

集裝箱的體積約是40 _________

小結:在生活中,我們要根據大小不同的物體選擇合適的體積單位。

在你的生活中,你見過體積最大的物體的是什麼?體積最小的物體是什麼?

2組成下面各圖的每個小正方體的體積爲1 cm,把每個圖形的體積填在橫線上。

延伸:你還能用4個1 cm的小正方體擺出不同的圖形嗎?

小結:也就是說無論物體什麼形狀,含有幾個體積單位,它的體積就是多少。

3用8個1 cm的正方體,擺出體積是8 cm的正方體或長方體,你能用幾種擺法?

四、總結

除了用數體積單位個數的方法求物體的體積,有沒有更快捷、更簡單的方法呢?(難道求高樓大廈的體積也用數體積單位的方法嗎?

是啊,有,一定有。

時間的關係,謎底下節揭曉!

五年級《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理解體積的含義,建立體積的概念。

2、初步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掌握常用的體積單位和體積單位的量的特徵,能正確選擇和使用體積的單位。

3、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加強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形成體積的概念和掌握常用的體積單位。

教學過程:

一、依據預習提綱,自主學習。

1.什麼是體積?

2.請每位同學拿出4個1立方厘米的立方體,把它們拼在一起,擺成一排.拼成了一個什麼形體?(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4立方厘米)

3.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你能想像或比劃一下他們個個有多大嗎?

4.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是什麼?

5.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是什麼?

6.光明紙盒廠生產一種正方體紙板箱,棱長是5分米,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7.討論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是否相同.

二、探索研究,交流展示。

1.故事引入:出示主題圖:烏鴉喝水的故事。

自由彙報: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爲什麼?

2.學生實驗:

取兩個同樣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個杯子裏倒滿水,取一塊鵝卵石放入另一個杯子裏,再把第一個杯子裏的水倒到第二個杯子裏,會出現什麼情況?爲什麼?(第一杯的水不能倒入第二杯,因爲鵝卵石佔據了一部分空間。)

3.課件出示:比較觀察:電視機、影碟機、手機,哪個所佔的空間大?

不同的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不同。

4.體積概念的引入: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板書課題:體積)

加深理解:

三、體積單位的認識:(學生先看書自學,再彙報交流。)

1.我們已經學過哪些長度單位和麪積單位?

2.出示兩個長方體:怎樣比較這兩個長方體體積的大小呢?

3.根據常用的`長度單位和麪積單位,想一想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

介紹體積單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米(m)、立方厘米(cm)。

4.認識:1立方米、1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的體積各有多大。

我們規定:棱長是1釐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①讓學生拿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並量出它的棱長。

②看看我們身邊的什麼的體積大約1立方厘米。(約一個手指尖的大小)

1立方分米:出示一個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你知道它的體積是多少嗎?我們生活中的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1立方分米。(約一個粉筆盒的大小)

1立方米:出示1立方米的木條棱架,讓同學們上來看一下1立方米的體積的大小。

我們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1立方米?

5.練習:

(1)完成P40“做一做”T1。

說一說分別是用來計量什麼的單位,它們有什麼不同?

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的聯繫與區別。

(2)完成P40“做一做”T2。

讓學生說一說解題的根據是什麼?進而使學生深化對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的意思的理解。

三、反饋檢測

1.

2.一塊磚的長是24釐米,寬是12釐米,厚是6釐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3.一塊正方體的石料,棱長是7分米,這塊石料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如果1立方分米石料重2.7千克,這塊石料重多少千克?

教學設計:

體積和體積單位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米(m)、立方分米(dm)、立方厘米(cm)。

棱長是1釐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厘米。

課後反思:整節課中,我給予學生一個又一個實驗研究平臺,引導學生在“猜想-實驗驗證-發現規律”中開展學習,在一次次猜想驗證中,發現規律,掌握知識,培養了能力。

五年級《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本節課“體積”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新概念,由認識平面圖形到認識立體圖形,是學生空間觀念的一次發展。學生對什麼是物體的體積,怎樣計量物體的體積,以及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爲什麼是千進位等問題,都不易理解。爲此,這部分教材加強了對體積概念的認識。教材主要是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物體觀察中感悟到物體佔有空間。然後通過實驗讓學生觀察石頭佔據空間。接着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電視機、影碟機和手機的大小,說明不同的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不同,從而引入體積概念。

“體積單位”這部分內容教材是通過知識遷移類推引出來的。引導學生由長度單位和麪積單位的學習,想到要比較長方體的體積也需要用統一的體積單位。教材介紹了計量體積要用體積單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在此基礎上,教材分別說明各體積單位是棱長多長的正方體,然後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活動,建立這些體積單位的表象。

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學生已經學習了長度、面積單位和正方體、長方體認識以及表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對於學生在生活中與物體有廣泛的接觸,所以也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這都爲本節課的學習提供了保障,但學生對體積的概念和體積單位還處於一種模糊的感性認識階段,因爲它將直接影響今後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的理解和空間觀念的正確形成,因此讓學生真正理解概念顯得特別重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感悟體積的空間觀念,建立體積概念。掌握常用的體積單位的意義。學會用體積單位來描述物體的大小。能合理估計物體的體積的大小。

2.通過觀察、思考、探究、交流等學習活動,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和感悟空間觀念。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學會學習,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重點難點:

形成體積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常用的體積單位。建立空間觀念、形成體積概念。

教學策略:

1.運用“新知識”與“已有知識經驗”的縱向聯繫解決知識重、難點。利用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繫讓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

2.在研究過程中重“操作”與“感受”,以達到培養學生“空間感”的目的。

3.演示、觀察法、小組合作研究法、有價值的接受式學習等。

教學過程:

一、實驗演示,揭示並理解體積概念

1、初步感受、認識空間。

實驗一:

師:同學們好!今天的數學課我們來做幾個小實驗,看這是一個裝滿水的燒杯,這是一塊石子,如果把石子放入到燒杯中,會有什麼現象發生?

生:水會溢出來。水會冒出來。水會灑出來。石塊會下沉。

師:真的是這樣麼?我們來看看。(教師動手實驗)

師:水爲什麼會溢出來?

生:石頭佔了水的空間,把水給擠出去了。

師:這說明石塊佔了空間。誰再舉一個物體佔空間的例子?

生:冰箱佔了空間。電視佔了空間。

師:看來物體都佔有一定的空間。(板書:物體佔空間)

[設計意圖:通過實驗一讓學生理解物體都是佔有空間的,讓學生在分析中學會總結。將空間這一概念形象化,具體化,豐富學生的空間表象。]

實驗二:

1、感知物體所佔空間有大小

師:我們再來做個小實驗。這兒有兩個同樣的燒杯,裏面有同樣多的水,這還是剛纔那塊石塊,這是鐵塊,(邊說邊拿起用細繩拴着的石塊)如果將它們分別放入這2個燒杯中,會有什麼現象發生?

生1:水面肯定會上升。生2: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樣。生3:水還有可能溢出來。

師:好,我們就通過實驗來驗證我們的猜想。(做實驗)

師:水面真的上升了,而且上升高度不同,這又說明了什麼呢?

生:這說明石塊和鐵塊不僅佔有空間,而且所佔空間還有大小。有的大,有的小。(板書:大小)

2、揭示並理解體積概念

師:看來這些物體都佔有一定的空間,而且佔的空間有大有小。在數學中我們把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板書課題:體積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3、齊讀概念

4、舉例理解概念

師:剛纔大家提到的冰箱所佔空間的大小就是冰箱的體積。誰能像老師這樣舉個例子?

生1:電視所佔空間的大小就是電視的體積。

生2:手機所佔空間的大小就是手機的體積。

生3:黑板所點空間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體積。

[設計意圖:由“空間”到“物體要佔空間”,再由“物體要佔空間”到“每一樣物體所佔空間”多少的不一樣,引出物體的體積概念,步步相扣,層層推理,較好地處理好了體積概念的抽象。]

二、探索常用的體積單位

1、探究體積相差較多物體體積

師:剛纔,我們比較了物體的體積。接下來我們比較長方體的體積(課件:出示體積相差較多的2個長方體)它們的體積誰大誰小呢?

生:用眼睛一看就是第一個長方體的體積大。

2、統一體積單位

⑴猜測2個長方體體積大小

師:那麼這2個長方體你們認爲哪個體積大?(課件:出示體積相等的2個長方體)

生1:左邊的長方體

師:爲什麼你認爲是紅色的長方體體積大些?

生:因爲左邊紅色長方體比黃色長方體要寬,也比它的高度高一些。

師:有這個可能

生2:右邊的那個長方體體積大,因爲右邊黃色長方體的長較長。

師:有可能

生3:我認爲它們2個的體積一樣大。因爲雖然紅色比黃色長方體高一些,寬大一些,但2個長方體的長差得較多,所以我認爲它們的體積是一樣大的。

師:你注意到了長方體的長、寬、高,真了不起。

(2)動手操作驗證猜想

師:到底誰說的對呢?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2個長方體學具,桌面上還有什麼學具?

生:

①長方體

②圓柱體

③小正方體

④大米

⑤綠豆

⑥沙子

師:能否藉助手中的學具知道誰的體積大嗎?

生:能

師:你打算怎樣做?

生1:我把盒子中擺滿小正方體,誰裝的多誰的體積就大。

生2:我有大米裝滿紅色長方體,再將紅色長方體中的大米倒入黃色長方體,如果有剩餘紅色長方體體積大……

師:我們將學具裝入長方體盒中,如果盒子的厚度不計,當擺滿學具後,這些學具的體積就可以看作是長方體體積。

(3)小組合作研究,進一步體會統一體積單位的重要性

師:好,同學們選擇喜歡的學具研究一下到底哪個長方體體積大。

師:誰來說說你們組的結果?你們組用什麼學具?結論是什麼?(學生到前面具體操作演示彙報)

生1:2個長方體體積相等。我們小組把沙子先裝滿紅長方體中,再倒入黃色長方體盒中,發現正好,所以2個長方體體積相等。

生2:這2個長方體體積一樣大。我們用的是小正方體,紅色長方體盒子中裝滿了108個,黃色長方體盒中也裝滿了108個,所以2個長方體體積相等。

……

師:同學們藉助手中學具比較出2個長方體的體積,有的用小正方體,有的用長方體,有的用大米,有的用綠豆等等,以後也用這些學具來測量物體的體積方便嗎?

生:太麻煩了,不方便。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大膽猜想激發學生動手操作的慾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有實效性的教育活動中來,帶着自己的猜想去驗證使學生興趣盎然,也能夠爲下一個教學環節使學生清楚地意識到統一體積單位做好鋪墊。]

(4)統一體積單位

師:看來在比較體積時,要用到統一的體積單位。(板書完整課題:和體積單位)

師:常用的體積單位之一有立方厘米,棱長是1釐米的小正方體,它的體積是1立方厘米(板書:立方厘米cm3棱長1cm的正方體,體積是1cm3)

①師:那1立方厘米究竟多大呢?我們的學具中就有,能找到嗎,每個人都把找到的舉起來,互相看一看,說一說。

②師:閉上眼睛想一想1立方厘米有多大。

③師: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厘米?

生:色子、粉筆頭、手指的一節。

④師:老師手中的這塊橡皮的體積大約是多少立方厘米?你是怎麼想的?

生:有6立方厘米大,橡皮的體積就是6立方厘米。

⑤師:這個長方體體體積有多大?如果我們還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測量它的體積可以嗎?

生:不合適,這個單位有點小了,太麻煩了。

師:測量時就需要稍大一些的體積單位-----立方分米,用字母這樣表示dm3。你用尺子量一量它的棱長是多少?它的體積就是1立方分米。

(板書:立方分米dm3棱長1dm的正方體,體積是1dm3)

⑥師:用雙手捧住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然後給同學動手演示一下1立方分米有多大。

⑦師: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分米?生自由回答。

師:那麼剛纔這個長方體盒子的體積到底是多少呢?找個同學來擺一個和長方體盒子一樣的長方體,看看你有什麼發現?(教師親自拿長方體透明盒子去和學生擺好的比長、寬、高)

生:體積相等,所以這個長方體體積是24平方分米。

⑧師:你有能幫工人叔叔想購買這些木材估計有多少?立方分米能解決麼?我們用一個更大的體積單位,你們知道是什麼?

生:棱長是1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米。(教師適時板書:立方米m3棱長1m的正方體,體積是1m3)

⑨師:1立方米的空間究竟有多大呢?同學們用手演示一下好嗎?

(找6個同學給老師幫忙)

師:現在我們用12根1米長的木棍,做一個1立方米的空間。大家看一看,你有什麼感受?

生:這佔的空間比我想象的大多了。

⑩師:下面,我請幾名同學用米尺量一下這個正方體的棱長。

(學生活動動手量)

師:通過大家共同努力我們認識了體積和體積單位。

[設計意圖:學生對一個新的概念的接受和形成需要不斷地體驗和強化,而操作性的體驗強化可以提高學生形成新概念的效果。對於體積單位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這樣的規定性知識雖然不需要學生的探究和討論,但採用學生願意接受的活動方式去解讀知識和理解概念,體驗概念是必要的。只有與現實生活相聯繫,學生的記憶纔是紮實而有效的。]

三、鞏固反饋練習

(書中練習)圖中的長方體都是用棱長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拼成的,它們的體積各是多少?(讓學生理解一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它的體積就是多少。)

四、全課小結

師:如何能求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呢,下節課我們共同來學習研究,下課!

五年級《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通過對具體事物的觀察,瞭解體積的意義及體積單位,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有多大。

教學重點:

瞭解體積的意義及體積單位,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有多大。

教學難點:

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有多大。

教學方法:

一、教學體積。

1、師生互動。

感受教師佔的空間大,學生佔的空間小。

2、小實驗。

感受大石頭佔的空間大,小石頭佔的空間小。

3、觀察比較。

鞋盒佔的空間大,火柴盒佔的空間小。

4、舉例生活中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

5、總結體積的意義。

二、教學體積單位。

通過教師描繪兩個物體組合的樣子,猜一猜它們體積的大小,從而引出計量體積的大小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體積單位)。

課件展示三種體積單位的規定方法:

棱長是1釐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厘米。

棱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分米。

棱長是1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米。

通過觀察學具、舉例子、測量實物創造以一體積單位爲單位的組合體。

分別教學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

讓學生感知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

教學過程

導入:同學們,點、線、面、體構成了我們千變萬化的數學圖形,我們知道線有長短、面有大小,線的長短叫長度,面的大小叫面積,那體有大小嗎?體的大小叫什麼?帶着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堂。

首先老師要和大家分享兩個生活現象,考考你的`眼力,同學們,有沒有信心?

(1)師:請一位同學和老師配合來一個換座遊戲,用數學眼光從我們身上你能發現什麼數學信息?

師:老師坐在同學的座位上,你有什麼感覺呢?

生:地方小、擠

師:爲什麼感覺擠呢?

生:老師佔的空間大,同學佔的空間小(板書空間)

(2)師:這是什麼

生:石頭

師:一大一小兩塊石頭和液麪相等大小一樣的兩個水杯,現在老師要把石頭分別放入水杯中,猜想液麪會怎樣?注意觀察。

師:怎樣

生:液麪都上升了

師:爲什麼會上升

生:因爲石頭都佔有一定的空間

師:上升的高度一樣嗎

生:大石頭佔得空間大,液麪上升的高度就大,小石頭佔得空間小,液麪上升的高度就小

(3)師:認真觀察比較火柴盒、文具盒、鞋盒哪個佔得空間大

生:鞋盒

師:在我們身邊,還有比鞋盒所佔空間更大的物體嗎?

生:書包、音響、凳子、課桌、講臺桌、教室、一排教室、教學樓、地球、宇宙…….

(4)通過比較,我們發現物體不僅佔有一定的空間,而且它們所佔的空間有大小之分,我們就把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板書)

師:物體所佔的空間大,那它的體積就大,物體所佔的空間小,那它的體積就小。

師:選擇一個你喜歡的物體,用上“體積”這個詞描述一下它的大小。(同桌pk)

生:鞋盒的體積大,文具盒的體積小

講臺桌的體積大,課桌的體積小

教學樓的體積大,教室的體積小

師:說的真好

老師這也有兩個物體組合,想讓你們比比它們的體積大小,請同學閉上眼睛聽老師描述兩個物體的樣子,聽完後迅速作出判斷。

師:第一個物體是由4個小正方體搭成的,第二個物體是由6個小正方體搭成的

生1:6個的大,因爲用的個數多

生2:不確定,因爲它們所用的小正方體的大小不確定。

師:到底哪個大呢?看大屏幕(課件展示)

師:6個的一定大嗎?爲什麼用的個數多,體積卻不大呢?

生1:因爲它用的小正方體小,而它用的小正方體大

生2:因爲它們所用的小正方體不一樣大

師:如果用數個數的方法比較它們的體積,需要有什麼前提條件?

生1:所用每個小正方體的體積一樣大

生2:選同樣大小的小正方體去搭

師:每個小正方體的體積一樣大,也就是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標準

計量長度的標準是長度單位

計量面積的標準是面積單位

計量體積的標準就是體積單位

看課件演示,像這樣選同樣大小的小正方體作爲統一的體積單位,就可以更準確的計量出物體體積的大小

師:常見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板書)

每種體積單位是怎樣規定的?我們先一起回顧面積單位的由來。

課件演示

師:面積單位是用什麼圖形來表示的?(正方形),體積單位會用什麼來得到呢?(正方體)

一、師:拿出最小的那個小正方體,量一量它的棱長(1釐米)

A、我們規定,棱長是1釐米的小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厘米(課件)

B、用手捏一捏,感覺它的大小,生活中見過這麼小的物體嗎?哪些物體的體積接近1立方厘米?

生:骰子、電視按鈕、電腦鍵盤、花生米、一節小手指……

C、師:橡皮的體積大約是幾立方厘米?估計一下,你是怎麼估計的(找一學生到前面展示方法)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體積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去測量

生:粉筆、鋼筆、火柴盒、文具盒……

D、用你手中的教具創作一個以立方厘米作單位的物體組合,並說出它的體積,小組內互相比一比,看誰的體積大

E、請同學用12個小正方體任擺一個物體,你知道它的體積是多大呢?(舉起來)

師:爲什麼同學拼的形狀不同,體積卻一樣大呢?

生:因爲它們都用了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12個

二、現在老師想用這個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測量鞋盒的體積,合適嗎?

生:不合適,太小了

師:拿出那個較大的正方體,量一量它的棱長

A、我們規定棱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米(課件)

B、用手捧住它,感受它的大小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分米

生:粉筆盒、小音箱、茶葉筒、雙拳握在一起……

C、鞋盒的體積大約有幾立方分米?

師:你是怎麼測量的?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體積可以用立方分米作單位來測量?

生:電視機、微波爐、投影儀、電閘盒、我家的整理箱

D:小組合作,創作一個以立方分米作單位的物體組合

生:我用了幾個小正方體,體積是多少

D、師:我想擺一個大正方體,至少用幾個這樣的小正方體,體積是多少?試試看

三、用剛纔認識的兩個體積單位去測量教室的體積,行嗎?

師:比立方分米更大的體積單位是立方米,誰能仿照前面的規定說出1立方米有多大

生:棱長是1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分米(課件)

師:雙臂微微打開長約1米

A、4人合作,圍一圍,創作一個1立方米的空間

B、好,剛纔同學們親身體驗了1立方米

師:老師這還有3根一米長的木條,在牆角搭一個1立方米的空間,看看1立方米的空間可以容納多少人,誰想來試試

師:1立方米的空間可以容納9個人

C、1立方米的空間可真大,生活中見過這麼大體積的物體嗎?教室中有沒有?除了講臺桌,還有哪些物體的體積約是1立方米(生答完展示課件)

D、不要小看這1立方米

1立方米的水可以倒滿500個暖水瓶

1立方米的木材可以做50張課桌的桌面或300個桌腿

師: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可以用立方米作單位來測量

總結:同學們,剛纔我們認識了3種體積單位,爲了方便,每種體積單位可以用字母這樣表示(板書)

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對每種體積單位的理解呢?

生:邊演示邊敘述,立方厘米很小(只能用手指捏住)、立方分米較大(要用手捧住捧)、立方米最大(要用手臂抱住)

師:同學們,學到這,你能告訴老師對體的大小你是怎麼認識的

生:體的大小就是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也就是物體的體積

師:而且計量體積的大小要有統一的標準,即體積單位,這就是我們今天所學的課題(板書:體積和體積單位)

師:以後再去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時,首先根據這個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選擇合適的體積單位,再看這個物體包含有多少個這樣的體積單位,從而得到它體積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