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5篇)

設計2W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爲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比的意義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5篇)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理解小數的產生及其意義,掌握小數的讀法與寫法。使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數的含義,學會讀、寫小數,體會小數與分數的聯繫。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交流、合作的意識,幫助學生建立起自我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

使學生在用小數進行表達的過程中,感受小數與生活的聯繫,增強數學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幫助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小數的意義。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灺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教學時間:

1課時。

(四)教學準備:

1、多媒體。

2、課業本。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引入:

開學前他們去超市買東西,爲開學做準備。(cai出示:書包89元,橡皮元,新華字典48元,信封元,水彩筆32元,本子元,文具盒元)

2、走進超市,東西可真多啊!你知道有哪些商品,它們的價格是多少嗎?

學生介紹。

可能說出:元3角

元5分

元4角6分

元10元9角

3、你能把這些商品價格分分類嗎?並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可能這樣分:89元、48元、32元分爲一類,因爲這些都是整數;元、元、元、元分爲一類,這些都是小數。

4、生活中,你在哪裏見到過小數?

學生可能回答:超市裏商品的價格,文具店裏文具的價格,書店裏書店價格。教師可以提示些不同的,如:學生的身高:米,視力表,瓶子上升……,同時配合板書。

5、教師小結:

原來生活中這麼多的小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進一步研究小數。

(板書課題:認識小數)

二、引導學生感知小數的含義。

1、小數的讀法。

(1)(cai只剩下小數的價格)請生讀一讀這些小數。

(2)師:這些小數你們都會讀了,我寫一個你們會讀嗎?

師寫:請生讀。師:

這兩個“48”的讀法爲什麼不一樣?想一想,小數的讀法與整數讀法有什麼不同?

(3)小結小數的讀法:整數部分按讀整數的方法讀,小數部分從左往右順次讀。

(4)讀一讀:。

2、認識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

(1)一位小數與十分之幾。

①師:1角是1元的幾分之一?是幾分之一元?你是怎麼想的?

生:1元=10角,元是1角,元=元。

師配合板書:1元=10角元(1角)=元

②師:那麼元是幾分之幾元呢?

生可能回答:元是元,元是元。

師配合板書:元(3角)=元

③師:你說一個一位小數的價格,並請同學說說它是幾分之幾元?

彙報:男女生對出題,互相做答。

(2)兩位小數與百分之幾。

①師:元是幾分之幾元?

生獨立思考後彙報,老師配合完成板書:

1元=100分元(1分)=元

元(5分)=元

②師:元是幾分之幾元?

同桌互說後請一生彙報。

③師:(將改爲)元是幾分之幾元?你會說嗎?

師配合回答完成板書:46分=元=元

④師:你出一個兩位小數的價格,請同桌說出它是幾分之幾?

同桌互說後,請一組彙報,並板書記錄。

(3)練一練第1題的第(1)小題。

①出題後生獨立思考。

②請生彙報。

3、試一試。

(1)(cai出示尺子,並指着1釐米處)

①這是多長?

學生可能回答:1釐米。

②師:如果用“米”作單位,你能說出它的長度嗎?

學生彙報,師配合板書:

1米=100釐米1釐米=米=米

(2)師在圖中指2個整釐米的長度,請生用“米”作單位說一說?

(3)在書上完成試一試的題目。生彙報,進行覈對。

(4)師:對着尺子你能用“米”作單位說出這些整釐米的長度,你能說出一個這尺子沒有的整釐米數,並請同桌用“米”作單位說一說嗎?

4、讀一讀黑板上的分數與小數。

三、幫助學生抽象出小數的意義。

1、例2。

(1)(cai出示第1幅圖)師:這是一個正方形,我們用整數“1”表示。

(cai出示第2幅圖)師:看一看,塗色部分佔整體的幾分之幾?學生回答:塗色部分佔整體的。

(cai出示第3幅圖)塗色部分佔整體的.幾分之幾?學生回答:塗色部分佔整體的。

(2)寫成小數是(),寫成小數是()。

(3)能分別說出空白部分用分數和小數怎樣表示嗎?

學生彙報。

2、試一試。

(1)(cai出示試一試)生獨立審題後完成,同時“比較每組的分數和小數,有什麼發現?”

(2)比較上面每組的分數和小數,你能發現什麼?

學生可能回答:十分之幾的分數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這幾的分數用兩位小數表示。

(3)師:是不是這樣呢?看看用這個方法能不能完成看p30練一練第2題。

再請學生說說改寫的方法。

(4)出示:寫成小數是多少?呢?你能寫一寫,讀一讀嗎?

爲什麼在小數點後添“0”?

(5)請學生彙報改寫的方法。

(6)板書:分數小數

十分之幾一位

百分之幾兩位

千分之幾三位

四、鞏固練習。

1、p32練習五1

2、p32練習五2

(1)出示後請生讀一讀這些小數,後獨立完成是課業本上。

(2)說一說,分母各是多少?

3、p32練習五3

(1)完成在課業本上。

(2)說出各是幾位小數。

4、p32練習五4

(1)想一想,用幾位小數表示。

(2)口答第2行的結果,第1行寫在課業本上。

爲什麼在小數點與“2”點添“0”?

5、p32練習五5

(1)一生讀題。

(2)同桌互相說一說。

(3)請一生彙報。

五、總結。

1、今天的課上你學會了什麼?

2、在學習中得到哪些經驗?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下冊P43“練一練”和練習十的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比例的“項”以及“內項”和“外項”。

2、理解並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3、通過自主學習,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理解並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

探究發現比例的基本性質。

設計理念:

本課時設計,在“項”以及“內項”和“外項”的認識的設計上,以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逐步理解比例的有關知識,是以教師講授爲主。而在本課時第二大塊內容,理解並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本課時設計中,爲學生提供開放真實的問題,通過學生自主收集信息,嘗試探索規律,引導學生寫出不同比例,在此基礎上放手讓學生在觀察中發現、思考,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複習引新

導入新課

1、找找比比:

(判斷下面的比,哪些能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3:518:300.4:0.21.8:0.9

5/8:1/47.5:32:89:27

學生獨立完成,重點說說判斷過程。

2、今天我們繼續研究比例的有關知識。

學生練習

學生回顧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的方法

二、認識比例

探索規律1、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1)介紹“項”: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

(2)3:5=18:30學生嘗試起名。

師介紹:比例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3:5=18:30

內項

外項

(3)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的形式,你還能指出它的內、外項嗎?

出示:3/5=18/30

(4)已經知道了比例各部分名稱,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麼規律或者性質,有興趣嗎?

2、教學例4

(1)理解題意,信息搜索:

提問:你能根據圖中的數據寫出比例嗎?

(2)、學生寫不同比例:

引導學生寫出儘可能多的比例。並逐一板書,同時說出它們的內項和外項。

引導思考:仔細觀察寫出的這些比例式,你能否發現有沒有什麼相同的特點或規律呢?

(3)、學生探索規律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探究規律。(板書: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

(4)、寫比例,驗證規律:

是不是任意一個比例都有這樣的規律?學生任意寫一個比例並驗證。

(5)、師生歸納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裏,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質。

3、思考分數形式的比例3/6=2/4,通過連線使學生明確:在這樣的比例中,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表達爲:把等號兩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結果相等。

4、練習:“試一試”判斷能否組成比例。

出示“3.6:1.8和0.5:0.25”。讓學生自己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如果能組成比例就寫出這個比例式。

提問:2.6:1.8和0.5:0.25能組成比例嗎?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能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嗎?

學生練習:找出比例中的內項和外項

6:5=36:30

4:7=21:49

學生自主表達,圖中有哪些數據信息?

學生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

學生練習: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項,即a:b=c:d,那麼這個規律可以表示成()

學生分析哪兩個數是外項,哪兩個數是內項。

比較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質

學生思考後歸納:判斷時可以先把兩個比看成是比例。如果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兩個比就能組成比例;如果不相等,就不能組成比例。

三、鞏固練習

拓展提高

1、做“練一練”

使學生明確:可以把四個數寫成兩個比,根據比值是否相等作出判斷。也可將四個數分成兩組,根據每組中兩個數的乘積是否相等作出判斷,其中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進行判斷比較簡便。

2、在()裏填上合適的數。

5:3=():6

4:()=():5

3、做練習十第1、2題學生嘗試練習後交流討論

先讓學生嘗試填寫,再交流明確思考方法。

四、全課小結

總結反饋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把你發現規律的方法介紹給朋友、親人。

五、課堂作業練習十3、4題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3

學習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四則運算》第一課時,課本第二頁至第四頁內容及相關習題。

學習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與問題中,經歷概括總結加、減法意義的過程,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2.引導組織學生自主觀察、比較概括,掌握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體會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2.使學生在探索新知過程中,培養抽、概況、比較的能力。

學習重點:加、減法意義及各部分名稱與關係的認知理解。

學習難點:加、減法意義理解,體會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學習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中國人盼了一百年的鐵路,是一條行走在世界屋脊上的天路—青藏鐵路。號稱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條鐵路。他創造了許多世界之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

二、探究新知

1.加法的意義和各部分的名稱。

(1)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仔細觀察地圖,發現哪些數學信息?並提出一個實際問題?

西寧到拉薩的鐵路長多少千米?請嘗試列式。

814+1142=1956

(2)概括加法的意義。

思考:爲什麼用加法計算?什麼樣的運算叫做加法?(把兩個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叫做加法。)

回憶:在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是什麼?

2.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的名稱。

(1)出示例1第二小題和第三小題題,進行解答

試着解決這兩道題,看看誰的速度快?

(2)對比概括減法的意義。

這三個問題有什麼聯繫?與第(1)題相比,第(2)(3)題分別是已知什麼?求什麼?

請你再觀察三個算式,你發現有什麼聯繫?

想一想什麼樣的`運算叫做減法呢?(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做減法。)

(3)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回憶:減法各部分的名稱是什麼?

(4)加、減法的逆運算。

請再次觀察這三個算式,你有什麼發現?

這三道題的計算和減法的意義可以看出,減法運算是加法運算,相反的運算,相反的運算在數學中叫做逆運算,所以說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3.教學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4.想一想加數加數與和之間有什麼關係?被減數、減數和差之間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加數+加數=和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被減數-減數=差減數=被減數-差被減數=減數+差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第三頁做一做。

2.完成練習一第1題。並且說一說爲什麼要選擇這個算法的道理?

3.完成課本練習一第2題。

四、全課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是課本的第2頁和第3頁的內容,請您仔細閱讀課文內容,說一說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

五、課後作業

完成課本練習一第3、4、5題。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方程在國小乃至國中整個學習過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方程的意義》這一節內容是學習其他方程知識的基礎。本課只要求學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知道什麼是方程,能判別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整個教學過程先通過天平演示引出等式和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然後對一些不同的式子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對其進行分類,最後歸納.概括出方程的意義,培養了學生分析.比較.歸納.概括.創新等能力,爲以後學習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應用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等式與方程的意義,明確方程與等式的關係。

2.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合作意識。

3.感受方程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和符號感。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義。

【教學難點】

弄清方程和等式的異同。

【數學思想】

符號化思想,轉化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1.同學們,誰還記得《曹衝稱象》的故事?

2.誰能簡單地說一下曹衝是利用什麼原理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呢?

3.同學們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工具能幫我們測量出相同重量的物體。今天就先來認識其中的一種:天平。

簡單介紹《曹衝稱象的故事》

能說出讓大象和石頭的重量相等,再稱石頭的重量。

達成目標:創設貼近學生實際不僅能集中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也爲下面出示天平做好鋪墊。

二.共同探索,總結方法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1.出示天平:讓學生說一說對天平有哪些瞭解?

如果學生說得不全教師做補充:使用天平一般是左盤放物體,右盤放砝碼;指針在中間說明天平平衡。

2.合作探究。

(1)在天平的右邊放一個100g的砝碼,怎樣才能讓天平平衡呢?

用算式怎樣表示呢?

讓學生觀察式子,等號左邊與右邊相等,這樣的式子就是一個等式。(板書:等式)

(2)把一個杯子放在天平的.左邊,右邊放100g的砝碼,讓學生觀察天平說一說發現了什麼。

教師質疑:如果我往杯子裏倒些水,觀察天平現在的情況。

師:一杯水的重量是多少,怎樣表示?你有辦法嗎?

追問:如果用未知數x來表示水的重量,那麼杯子和水一共有多重,又該怎樣表示呢?

(3)再次讓學生觀察現在的天平(天平右邊放100g砝碼),發現了什麼?哪邊重一些呢?你們能用數學算式來表示嗎?

(4)教師在右邊依次加一個100g的砝碼,加兩個100g的砝碼讓學生觀察,並說一說天平的情況,用數學算式怎樣來表示嗎?

教師讓學生繼續操作,怎樣才能使天平平衡呢?

這說明了什麼?

(一杯水的重量等於250g)

(5)你們能用數學算式來表示這天平的狀況嗎?

(師板書)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這三個算式有什麼不同?

lOO+x>200

lOO+x<300

lOO+x=250

師總結:像這樣兩邊相等的算式我們把它叫做等式。(板書:等式)

(6)讓學生比較50+50=100與lOO+x=250兩個等式,有什麼不同?

教師小結:像lOO+x=250這樣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爲方程。(板書:方程)

(7)引導學生思考歸納小結:

是不是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

是不是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

那麼,方程有哪些特點?

(8)讓學生仿照課本情境圖,自己試着寫一些方程。

自由發言,可能會說:天平有兩個托盤,中間有指針;天平一邊放物品一邊放砝碼,物品的重量與砝碼的重量相等;天平可以稱量物體的質量,還可以判斷兩個物體的質量是否相等。

讓學生自主思考.交流操作,得出:在天平的左邊放2個50g的砝碼就可以保持平衡。

用算式表示:50+50=100。

學生認真觀察,然後會發現:現在天平平衡,說明空杯子重100g。

學生看出在空杯里加一杯水後天平不平衡了。

思考得出:一杯水的重量=水的重量十杯子的重量。

學生彙報:lOO+x

學生回答:天平兩邊不平衡,用數學算式來表示lOO+x>100

學生觀察後分組討論:

彙報時用式子表示:

lOO+x>200

lOO+x<300。

這時學生很容易發現這杯水的重量大於200g,小於300g。

引導學生把右邊的砝碼換成250g,使天平左右兩邊平衡。

學生自主思考,再全班交流彙報:lOO+x=250

生觀察後會發現:前面兩個算式兩邊不相等,後面一個算式兩邊是相等的。

達成目標:通過直觀演示活動,在老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得出上面的式子,爲下面的分類討論環節做準備,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自主思考,並交流得出:第一個等式沒有未知數x,第二個等式含有未知數x。

不是

達成目標:這樣的設計我主要是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大膽設想,敢於發現,抽象概括的機會,真正體會到自己獲取知識,發現知識的成功樂趣。

三.運用方法,解決問題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完成教材第63頁“做一做”第1題。

完成教材第63頁“做一做”第2題。

讓學生說一說什麼樣的式子是方程,再自主判斷,最後集體交流。

先說一說圖意,再寫方程表示數量關係。

達成目標:通過學生自主分類比較,

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讓學生自己發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層層遞進,達到理解方程意義和掌握方程判斷方法的目的,同時培養學生對比.概括能力和發散思維。

四.反饋鞏固,分層練習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基礎練習:66頁練習十四第1.2.3題。

拓展練習:見課件

達成目標:孩子大部分應該能發現存在的等量關係,但可能會出現40-28=x這樣的式子,應該規範孩子的寫法。

五.課堂總結,提升認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這節課你運用了哪些學習方法,你有什麼收穫?你對自己這堂課的表現是怎麼評價的?

達成目標:方程的特點:是一個等式,且含有未知數。

1.像lOO+x=250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有兩個重要條件:一個是等式,一個是含有未知數。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全都是方程。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體會小數的含義,能認、讀、寫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2、通過觀察思考、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經歷小數含義的探索過程,讓學生主動參與,學會討論交流,與人合作。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習慣。通過了解小數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愛國情感。

教學重難點:體會小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問:以一幅畫爲線索,引出今天要學習的內容?《這樣做的目地是爲了讓學生能更好的加入到學習的環境。易激發學生的興趣!》

(兩個小朋友在量課畫面的長和寬。長5分米,寬4分米。)

板書:5分米4分米

二、新知探索:

(一)認識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

談話:你能利用分數的知識解決這兩個問題嗎?5分米是幾分之幾米? 4分米是幾分之幾米?

師:5分米是幾分之幾米?你能說說你是怎麼想的嗎?

那4分米呢?

師:5/10、4/10這樣的數,我們稱爲分數,那5和4是什麼數?表示物體個數的數1、2、3、4……我們稱爲自然數,0也是自然數,它們都是整數。

板書:分數、整數

今天我們要認識另一種數。板書:小數。

1、告訴:5/10米可以用小數0.5米來表示。

請仔細看0.5米怎麼寫,板書:0.5米

你覺得在書寫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它讀作:零點五。板書:零點五

(估計好讀哦同學已經會讀了,指名讀一讀,再一起讀。)

想一想,4/10米用小數表示是多少?

講述:今天我們要學習“小數的意義和讀寫”。

板書:小數的意義和讀寫

請同學仔細觀察,它們是怎樣的分數?(都是十分之幾)它們又是怎樣的小數?(都是零點幾)那它們又有什麼關係?

引導學生髮現:分數十分之幾可以寫成小數零點幾;小數零點幾就表示十分之幾。

2、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題:在括號裏填上合適的數。

引導: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條線段被平均分成了幾份。告訴你這樣的一份是1分米,知道這條線段的長度嗎?

“1分米”用分數怎麼表示?小數呢?你能像這樣把餘下的括號填完嗎?全班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你能利用分數和小數的關係來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嗎?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講述:小數是在人們實際測量和計算的需要中產生的,在我們實際生活中有着非常廣泛的'應用。

4、說說你在哪些地方見過小數?(汽車的排量、視力、鉛筆芯的規格……)

(二)認識整數部分不是0的小數。

1、創設情境:我們小朋友經常去文具店。有一種圓珠筆,A店裏標價8角,B店裏標價0.8元。你覺得去哪家店買合算一點?爲什麼?

2、課件出示:圓珠筆1元2角筆記本3元5角

你知道了什麼?

你能用小數表示出圓珠筆和筆記本各是多少元嗎?

學生獨立思考,再在小組中合作交流。

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板書:

1元2角2角是2/10元0.2元1.2元讀作:一點二

3元5角5角是5/10元0.5元3.5元讀作:3點五

小結:幾元幾角分成兩部分:幾元和幾角,先把幾角表示成“零點幾元”,再和幾元合起來是幾點幾元。

三、練習鞏固:

1、“想想做做”第二題:商店裏有很多食品,你能用“元”作單位來表示它們的價格嗎?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2、“想想做做”第四題:先讀一讀各小數,再說說每種文具的價格各是幾元幾角.

(1)一起讀題,指名說說本題的要求與第二題有什麼不同。

(2)讀一讀文具的價格。 (3)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

3討論:小數有什麼特點?

看看這些小數,你覺得它有什麼特點?

告訴:小數中間的點稱爲“小數點”,小數點的左邊是整數部分,右邊是小數部分。

4、“想想做做”第五題。

(1)提問:爲什麼0右邊第1個點上填0.1?1右邊第二個點上填1.2? (2)學生獨立填寫. (3)全班校對.

師:小數在我們生活、生產中處處可以用到,同學們要學會用數學的眼睛觀察生活,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在以有的基礎進行拓展訓練

1、排列0.8 1.2 0.9 3.1 2.5你能給這些小數從大到小排列嗎?

2、解決問題

一條紅絲帶長3.2米,一條黃絲帶長1.7米,紅絲帶和黃絲帶一共多少米?

四板書設計:小數的意義與讀寫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6

一、成語引入:

1、回顧分數,瞭解學生的起點。

師:老師今天爲大家帶來了一個好吃的?猜猜看,是什麼?哦,請看電視,是(蛋糕)

師:你能用一個數表示其中的一份嗎?(生答師板書)

師:關於這個分數,你都知道些什麼?

生1:我知道“4”是分母,“1”是分子,1和4中間那條線叫做分數線。

二、展開——分數意義的研究

1、研究,理解單位1。

(1)探究,用多種材料表示出。

師:剛纔同學們說,可以表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還可以表示什麼?老師爲大家提供了幾種材料,你們能動手分一分,並且用來表示嗎?我們準備的材料有哪些呢?

課件邊展示老師邊說:奧,是一張長方形的紙,一米長的繩子一條,畫有四個熊貓的圖片一張,小圓片12個。請同學們選擇你喜歡的材料表示出,然後互相說一說你是怎麼表示的。

師:同學們,你們聽清要求了嗎?那我們趕緊行動吧!

小組活動。

(2)反饋

師:誰願意來說說你是怎樣來表示的?

生1:我把一張長方形紙對摺,再對摺,展開後把其中的一份塗成了紅色,就是這個長方形的。

生2:我把一條繩子兩次對摺,其中的一份就是這條繩子的。

生3:我把4只熊貓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1只)就是這些熊貓的。

生4:我把12個小圓片平均分成4堆,其中的一堆(3個圓片)就是這些小圓片的。

(3)歸納

師:同學們,剛纔你們用了這麼多的方式表示出了,我們一起來看電視,回顧一下:在表示的過程中,都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我們都是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的'。

師:是的,我們都是把這些物體平均分成4分表示其中一份的數是。(板書:平均分成4分,表示這樣1份的數)

師:剛纔在表示有的過程中,有不同的地方嗎?小組的同學可以商量一下。

小組商量。

師:誰來說一說?

生說:有的是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比如長方形的紙,1米長的繩子,有的是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4份,比如4只熊貓、12個小圓片。

師:是不是這樣?

師:有的是把一個長方形分成4份,那麼一個長方形我們可以把它叫做一個物體。(板書:一個物體)

剛纔我們把這根繩子平均煩人暱稱4份,這根繩子的長度是多少?(生:1米)

像這樣1米長的線段,我們把它叫做一個計量單位。(板書:一個計量單位)

像4個熊貓、12個小圓片,它們都是由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板書:一個整體)

師:大家看,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有什麼字?(生說)

師:“1”是吧,我們就把它通常叫做單位“1”。(板書:單位“1”及大括號)

師:單位“1”有哪些呢?

生: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

師:那麼一個物體出了可以是一張長方形的紙外,還可以是什麼?(生說)

師:那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什麼呢?

師:那一個整體還可以是什麼呢?

師: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叫做單位“1”,那剛纔同學們在表示的時候,實際上是把誰平均分成4份?大家一起說。(單位“1”)

(4)研究幾分之幾

師:對我們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1份就是。(板書:把)

那剩下的部分,如果用分數表示,應該是多少?()

師:表示什麼?

師:老師如果把單位“1”平均分成12份,表示這樣7份的數,應該是多少(找生:)

師:像這樣的分數,你能說一個嗎?表示什麼?

師:那像這樣的分數能寫多少個?

師:這麼多的分數,你能根大家說說什麼叫分數嗎?(生說師補充板書:若干份、幾)

再找生說,並板課題:分數。反問:什麼叫分數?再找幾個學生回答。

師:這就是分數的意義。(補充課題)

師:關於分數的意義,你清楚了嗎?下面老師請你在演草紙上寫一個分數,並和你的小組同學說說這個分數表示的意義。(生寫交流)

師:誰願意把你寫的分數說一說?(找生說)

2。理解分數單位

師:(指黑板上的分數)同學們,你們看,這裏這麼多的分數,它們的分母有的是4、6、12,那分母都表示什麼?(生:把單位“1”平均分的份數)

師:你們再看看這些分子?又表示什麼呢?(生:取這樣的幾份)

師:如果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1份的數,就叫做分數單位。(板:分數單位)

反問:什麼叫做分數單位?(生說)

師:(指黑板任意一個分數)它的分數單位是多少?它有幾個…?

師:看看,剛纔你寫的分數,它的分數單位是多少?它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和你的同位說一說?。

(三)練習

師:看來大家對今天知識掌握的不錯,下面我就來考考大家?

1、課件出示:(教材63頁第1題)。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塗色部分。

師:會嗎?(找生口答,並問爲什麼?說到第四幅圖時有2種答案。可以問,還有補充嗎?)

2、教材63頁第2題。(略)

師:剛纔這些圖大家會用分數表示,接下來這些物體你能用分數表示嗎?課件出示(喊聲在黑板上做,並請這個學生訂正,同學們把答案寫在演草本上。)

3、7題

師:老師這裏還有一些圖片,你們看看它們又表示什麼意思呢?

課件出示:

頭部的高度約佔身高的(圖)

長江干流約的水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圖)

死海表層的水中含鹽量達到。

師:這裏的、 、表示什麼意思,請你說一說。

生1:如果把人的身高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8份,一個人頭部高度就是這樣的1份。

生2:把長江干流水體所有的水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5份,有3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生3:這裏的表示把死海表層海水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10份,鹽就有這樣的3份。

4。請你任選一個分數,並在圖上用塗色表示出來。(蘋果圖)

師:接下來,老師請每個同學都動手,(課件出示)請你任選一個分數,並在圖上用塗色表示出來。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練習卡,開始做。

師:爲什麼都是十二個蘋果,分得的每一份的數量卻不一樣呢?

生說師結:剛纔我們都把12個蘋果平均分,分的份數不同,每一份的數量也不同。

(五)拓展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表現的非常不錯,這節課有多少同學發言?站起來,。你能說說發言的同學佔全班的幾分之幾嗎?現在發言的人佔全班的幾分之幾?,

師:看來分數就在我們身邊,你能聯繫實際舉一個有關分數的例子嗎?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了什麼?(生說:分數的意義),那你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嗎?課前我讓同學們調查了分數的產生及歷史,誰願意上來爲大家介紹。

師:謝有學同學還做成了幻燈片呢!真用心,我們一起看看!

師:這節課就上到這兒,同學們再見!

板書設計:

分數的意義

一個物體分數單位

把單位“1"一個計量平均分成若干份,表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一個整體

《分數的意義》教學案例這篇文章共7996字。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7

教材簡析:

教材以兩位小數的意義爲主要研究對象,向前聯繫一位小數與整數,往後發展到三位小數和四位小數,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小數概念以及記數方法。例1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切入,先教學兩位小數的讀法,再感受兩位小數的含義,學生體會兩位小數的意義不是很輕鬆的。而小數部分的讀法與整數部分不同,又是他們初學時感到不習慣的。從有利於教學出發,例題先講兩位小數的讀法,再讓學生感受到兩位小數的含義。例2通過數形結合,建立小數的概念。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在分數的基礎上認識小數,知道什麼是小數,小數的意義,學會分數、小數的互化。

2、培養學生的理解空間想象能力。

3、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與難點:

小數的`意義及小數與分數的聯繫。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

用分數表示下面的數。

1角=()元,1分米=()米。

2角=()元,1釐米=()米。

1分=()元,1毫米=()米。

二、教學例1。

1、出示例1:用“角”或“分”作單位,說出下面物品的價錢。

指名回答問題。注意學生回答問題時要完整。

橡皮的單價0.3元是3角;信封的單價0.05元是5分;練習簿的單價0.48元是4角8分或48分。

(聯繫學生的已有經驗,既使學生消除對這三個小數的陌生感,又爲下面體會小數的意義埋下伏筆。)

2、教學小數的讀法:

你能讀出下面的小數嗎?鼓勵學生大膽嘗試。

0.05讀作:零點零五;0.48讀作:零點四八。

引導學生總結讀整數部分爲0的小數的方法:

從左往右依次讀出各位上的數。

3、初步感受兩位小數的含義。

想一想:0.3元是1元的幾分之幾?0.05元是1元的幾分之幾?0.48元呢?

小組討論交流。

彙報:0.3元是1元的十分之三。

(學生根據三年級的知識,完全可以回答出第一個問題。)

0.05元是1元的百分之五。提問:爲什麼:

(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可以作如下的引導。)

思路: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就是1元的_____;0.05元是5分,是5個,也就是1元的_____。

根據上面的思路,讓學生說明0.48元是1元的。

學生回答: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就是1元的_____;0.48元是48分,是48個,也就是1元的_____。

觀察板書:

你發現了什麼?

引導學生看到0.05和0.48都是兩位小數,都表示百分之幾。

4、“試一試”

A、理解:1釐米是米,米可以寫成0.01米。

指名理解1釐米爲什麼是米。

(1米=100釐米,1米平均分成100分,1份就是1釐米,1釐米也就是1米的,就是米。)

B、用米爲單位的分數和小數分別表示4釐米與9釐米。

學生回答並說名理由。

C、觀察板書:

這三個分數都是什麼樣的分數?(百分之幾的分數)

這三個小數呢?(兩位小數)

我們知道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那兩位小數又表示什麼呢?(百分之幾)

三、數形結合,建立小數的概念。

1、出示例2:

把什麼看作“1”?(正方形)

看着圖形將和寫成小數。學生自主填空後回答。

提問:0.1表示什麼?0.01又表示什麼?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62~63頁及練習十四第1~3題。

教學目標:

1.藉助天平及式子的分類操作,使學生初步瞭解方程的意義;能從形式上判別一個式子是否是方程;理清方程與等式的關係。

2.能根據簡單的線段圖、情境圖列出方程,並能在教師引導下找到等量關係,經歷利用等量關係進行方程模型建構的過程。

3.在對式子的分類、整理的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描述、分類、抽象、概括及應用等能力。

教學重點:

抓住“等式”“含有未知數”兩個關鍵詞初步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學難點:

方程與等式的關係;方程中等量關係的建立。

教學準備:

課件、寫式子的卡片、磁釘。

教學過程:

一、認識天平,談話鋪墊

教師(出示天平圖):這是什麼?同學們知道天平的用途嗎?

一般在稱東西時,我們在天平的左邊放上要稱的東西,右邊放上砝碼。如果天平左右兩邊達到平衡,左邊東西的質量就等於右邊砝碼的質量。這種平衡的狀態如果用一個數學符號來表達,就是──等號。

二、探究新知

(一)天平演示,初步感知等與不等。

1.出示天平圖1。

現在這種狀態,你能用一個式子來表示嗎?(板書:50+50=100)

2.(出示天平圖2和圖3)天平向左傾斜表示什麼?如果水的質量用

g表示,那麼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呢?(100+ )

3.如果老師在天平右邊再加一個100 g的砝碼,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用式子來表示。

這三個式子體現在天平上分別是什麼樣的情況?咱們用手勢來表示一下。

4.來看看究竟是哪種情況?(先出示天平圖4,後出示天平圖5)用式子來表示一下。

5.(出示教材第63頁最上面的圖)這樣的圖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它們的關係嗎?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演示,感受等與不等。同時通過反饋和追問,幫助學生感受等式的意義。爲下一環節中式子的分類及理解等式和不等式做好準備。從天平到式,再從式到天平圖,在學生的頭腦中利用天平建立左右相等的等式模型,爲突破建立方程中的等量關係這一難點做好鋪墊。

(二)分類整理,建構概念

1.觀察黑板上出現的式子,嘗試根據式子的特點進行分類(先請學生獨立思考,再同桌進行交流。)

2.學生反饋,教師根據反饋在黑板上移動式子。

預設1:按左右相等和不等分類(補充等式和不等式);

預設2:按是否含有未知數分類。

注:教師在按照兩種分類方式擺放式子時整理成如下表格所示:

含有未知數

不含有未知數

等式

不等式

3.(指表格)像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爲方程(揭題)。

4.寫方程:根據你的理解寫2~3個方程,寫完之後給同桌看看其是否爲方程(教師在巡視過程中選擇一些學生到黑板上寫一寫。)

5.說說黑板上同學寫的是否爲方程,並說說判斷理由(主要使學生明確,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一看是不是等式,二看有沒有未知數。)

(三)概念辨析,理清等式與方程之間的關係

1.“做一做”第1題:請學生說說哪些式子是方程,並說說爲什麼(可以選擇其中幾個不是方程的'式子,請學生說說怎樣改一下就可以將其變成方程。)

2.這兩個式子是否是方程呢?

反饋分析:

(1)式1:一定是。爲什麼?

(2)式2:一定是等式,可能是方程。

(3)思考:等式和方程有什麼聯繫呢?

(4)引導畫集合圖,並引導得出: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設計意圖】方程與等式的關係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教學時,先通過分類整理讓學生對等式與方程的關係產生直觀、正確的感知;然後通過被蘸了墨水的式子的判別,進一步體會兩者的關係;最後,通過韋恩圖幫助學生加以明確。不僅突破了教學的難點,而且滲透了初步的集合思想。

三、實踐反思,鞏固提高

1.“做一做”第2題及練習十四第2題:看圖列出方程。

學生練習並進行反饋。

反饋側重:使學生明確,可以根據量相等來列出方程。

2.練習十四第3題:看情境圖,思考數量關係再列方程。

(1)從圖上你知道了什麼?

(2)你能根據你知道的數量關係列出方程嗎?

(3)學生自行根據數量關係列出方程,並進行反饋。

【設計意圖】能用方程表達簡單情境中的數量關係,也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對本內容的要求,爲從數量關係到等量關係的轉變做好準備,這對於學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知識至關重要。

四、總結回顧,介紹歷史

1.你對方程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每個同學說一點,後面的同學要和前面同學不一樣。)

2.教師介紹方程的相關知識。(課件出示教材第63頁“你知道嗎?”的內容)

【設計意圖】把數學史融入課堂教學當中,一方面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對方程的產生過程產生比較清晰的認識,知道數學是一個動態成長的科學,體會到數學的每一個理論和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讓學生在體會數學文化的價值的同時,產生探索的慾望。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課標教材六年級上

教學目標:

1、理解比的意義,知道比是表示兩個數之間的一種關係。

2、會讀比、寫比、知道比的各個部分名稱。

3、滲透“變與不變”的函數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比的意義,知道比是表示兩個數之間的一種關係。

教學難點:

溝通比與倍數、分數(百分數)、除法之間的內在聯繫。

教學過程:

一、初步理解比是一種關係

1、引入比。

(1)問題:一個摸球遊戲,在盒子裏要放黃球和紅球兩種球,要求黃球和紅球按4比1,應該怎麼放?

方案1:黃球4個,紅球1個。

方案2:黃球8個,紅球2個。

討論:8個對2個應該是8:2,爲什麼也可以說成4:1,你能說明理由嗎?

學生獨立思考。交流:1個看作1份,4個就是4份,2個紅球也可以看作1份,黃球有這樣的4份,所以是4:1。黃球個數是紅球個數的4倍。

方案3:紅球12個、白球3個;紅球16個、白球4個;......

討論:爲什麼這些方法都是4:1?

(2)紅球和黃球的比呢?

(3) 小結:黃球個數除以紅球個數等於4,黃球除以紅球等於1/4。兩個數的比其實就是兩個數相除,4:1就是4除以1,1:4就是1除以4。

2、認識比的各個部分的名稱。

中間象冒號的叫做“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後面叫做比的“後項”。

二、進一步認識比的意義

1、出示羊毛衫圖。

(1)討論:從這個2:3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交流:兔毛是羊毛的2/3;羊毛是兔毛的1.5倍;兔毛是這件衣服的2/5。羊毛是這件衣服的3/5。……

(2)2:3是羊毛和兔毛的比,那麼,3:2是誰和誰的比?

2、出示新生兒圖。

(1)討論:這裏的1:4是什麼意思?

交流:1:4是指新生兒的頭長是身長的1/4,身長是頭長的4倍。

(2)如果新生兒的頭長是10釐米,那麼身長是多少?頭長是15釐米呢?新生兒的頭長是1米呢?

說明新生兒的頭長是有一定範圍的。一般新生兒的身高在40到60之間。

(3)討論:(指名以爲學生)這位學生的`頭長與身長的比是:4嗎?那麼你估計大概是多呢?也就是說這個1:4是特指新生兒的。

3、舉例。

三、完善比的意義

1、出示:我坐飛機從杭州出發到成都,飛行的路程大約上1800千米,大約飛行了3小時。

(1)你看出了什麼?

交流:飛機飛行的速度是1800÷3=600千米/小時。

1800:3,這是路程和時間的比。

(2)我們以前學的路程除以時間等於速度,其實就是路程和時間的比,結果就是速度。我們稱它爲“比值”,這裏的600千米就是這個比的比值。

2、出示:嘉興的特產是五方齋的糉子,花20元可以買4個。

討論:你看到比了嗎?

交流:總價和單價的比是20:4=5元/個。這裏的比值就是單價。

四、總結提升

1、 總結

(1)今天我們研究了什麼?說說什麼是比?

(2)比和我們以前學習的很多知識有聯繫,你能說說嗎?

2、應用。(機動)

(1)出示:地球儲水量中,淡水與海水的比是4:141。

從杭州坐火車到成都,路程約是2480千米,需要行駛41小時。

今年流行16:9的寬頻數字電視。

最新統計顯示:我們在新生的嬰兒中,男女人數的比約爲119:100。

(2)說說你看懂了什麼意思?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0

設計說明

複習課既不像新授課那樣有“新鮮感”,又不像練習課那樣有“成就感”。而是擔負着查缺補漏、系統整理和鞏固發展的任務。所以,要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複習,在輕鬆、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學習,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活潑愉悅的過程中“溫故而知新”。

1.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主。

這部分知識比較多、散,但難度不大,所以讓學生先獨自整理,再彙報交流。這樣就讓學生逐漸地形成了自己的知識體系,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同時在梳理知識的過程中養成反思的意識和習慣,形成歸納總結能力。

2.梳理知識與做習題相結合。

彙報交流中,老師出示相應的習題加以檢驗,以便讓學生相互學習,查缺補漏,夯實自己的知識基礎,形成基本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交代本節課的複習內容。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結合教材習題,複習與分數有關的知識。

整理複習

引導學生構建分數知識框架。

1.回憶與分數有關的知識有哪些?獨自整理,組內交流。(師巡視,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2.全班彙報,補充交流。(師舉例輔助並檢驗)

梳理的知識如下:

(1)分數的意義。

①觀察下圖,理解什麼是分數,什麼是分數單位。

②分數可以分爲哪幾類?

分數

(2)分數與除法的關係。

①根據下面的式子,說一說分數和除法之間有着怎樣的聯繫和區別。

=13÷42

②根據學生彙報整理分數與除法的關係。(課件出示)

分數與除法的`關係

聯繫

區別

分數

分子

分數線

分母

是一種數,也可看作兩個數相除

除法

被除數

除號

除數

是一種運算

(3)複習分數的基本性質。

聯繫分數與除法的關係以及商不變的規律來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

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4)結合複習約分。

①把一個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它們的公因數,分數值不變,這個過程叫作約分。

②約分的步驟:找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分子、分母同時除以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③約分的目的:把分數約成最簡分數。

(5)結合和、和複習通分。

①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數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並且分母相同的分數,這個過程叫作通分。

②通分的兩個要點:和原來分數相等;分母相同。

(6)結合○和○複習比較分數的大小。

①同分母分數相比較:分子越大,分數越大;

②同分子分數相比較:分母越小,分數越大;

③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數相比較的方法。

方法一:先把兩個分數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再比較大小。

方法二:先把兩個分數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數,再比較大小。

補充知識點: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數作分母。

(7)先想一想分數加減法應該怎樣計算,再計算下面各題。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1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我們學過哪些運算?這些運算的意義是什麼?相關的知識都有哪些?這節課我們就來系統地歸納、整理四則運算的知識。

回顧與整理

1、四則運算的意義。

(1)我們學過哪些運算?舉例子說明。

生1:加、減、乘、除。

生2:列舉算式……

(2)課件出示教材70頁1題。

慶祝“六一”。

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你用了哪些運算?

預設

生1:我根據第一幅圖提出問題,兩個同學一共折了多少隻紙鶴?用加法計算,列式爲26+39=65(只)。

生2:我根據第一幅圖提出問題,還要折多少隻紙鶴?用減法計算,列式爲120-26-39=55(只)或120-(26+39)=55(只)。

生3:我根據第二幅圖提出問題,一共需要多少錢?用乘法計算,列式爲1。5×52=78(元)。

生4:我根據第三幅圖提出問題,扎蝴蝶結用了多少米綵帶?用乘法計算,列式爲18×=9(m)。

生5:我根據第四幅圖提出問題,平均每組有幾名同學?用除法計算,列式爲36÷4=9(名)。

(教師結合學生的提問、解答,用課件展示相關算式)

(3)結合上面的算式,完成下面的表格。

(注意引導學生考慮全面,結合學生的回答,用課件展示下表)

算式

意義

加法

26+39=65

把幾個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

減法

120-26-39=55或120-(26+39)=55

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乘法

1。5×52=78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18×=9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除法

36÷4=9

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4)整數、分數、小數運算的哪些意義相同?

預設

生1:整數、分數、小數的.加法、減法、除法的意義相同。

生2:分數乘法的意義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一種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2、四則運算的關係。

(1)陳述加與乘、加與減、乘與除相互間的關係。

預設

生1:加法是最基本的運算,整數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生2:加法是把幾個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而減法是知道總數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加法和減法是互逆關係,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生3: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除法是把一個數進行平均分,求份數或每份數,乘法和除法是互逆關係,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2)陳述加、減、乘、除算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預設

生1: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和,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生2:被減數-減數=差,被減數-差=減數,減數+差=被減數。

生3: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積,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生4:被除數÷除數=商,除數×商=被除數,被除數÷商=除數。

生5:被除數=除數×商+餘數。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2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小數的含義,能認、讀、寫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難點:能認、讀、寫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

7分米=()米3角=()元

9釐米=()分米1分=()角

二、新授

1、認識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

出示情境圖:芳芳和明明在量桌面的長和寬,看看他們量的結果是多少?

(長5分米,寬4分米)

這是用分米做單位的,如果用米做單位,5分米是幾分之幾米?4分米呢?(板書)

師:十分之五米還可以寫成0、5米,0、5讀作零點五。

十分之四米還可以寫成0、4米,0、4讀作零點四。

(板書補充)

完整的板書:

5分米米0、5米讀作:零點五米

4分米米0、4米讀作:零點四米

書空:0、5 0、4

齊讀:零點五、零點四

2、認識整數部分不是0的小數

出示情境圖:

能不能像剛纔那樣,把幾元幾角寫成以元做單位的數?

1元2角,想一想,2角是多少元?那麼1元2角是多少元?(板書)

3元5角呢?(板書)

完整的板書:

1元2角1、2元讀作:一點二元

3元5角3、5元讀作:三點五元

書空,齊讀。

3、認識整數、自然數、小數及小數各部分名稱

師:我們以前學過的表示物體個數的1、2、3是自然數,0也是自然數,他們都是整數。像0、5、0、4、1、2、3、5都是小數。小數中間的'點叫做小數點,小數點的左邊是整數部分,右邊是小數部分。

板書:

0、1、2、3自然數整數

05、 04、12、 35小數

整小小

數數數

部點部

分分

分別說一說0、4、1、2、3、5的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各是多少。

三、想想做做

1:仔細觀察圖意,說說題目的意思。

照樣子填寫。

說一說每組3個名數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2、3:獨立練習。

4:先同桌互說,再全班交流。

5:爲什麼0右面第一個點上填0、1?1右面第二個點上1、2?

獨立填寫其他的小數。

教學後記:

學生說很簡單,我可不敢掉以輕心,在小數這一塊出問題的可多着呢。要不要說意義?

小數的意義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小數的含義。

2.學生認識單名數和複名數,在明確各種計量單位和單位間進率的基礎上,會進行簡單的名數改寫。

3.通過收集生活中的小數,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單名數與複名數改寫的方法,熟練的進行單名數與複名數改寫。

教學難點:

熟練的進行時間單位單名數與複名數的改寫。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複習引入:

1千米=()米

1千克=()克

1米=()釐米

1噸=()千克

1時=()分

1分=()秒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釐米

在課前大家都收集了一些資料,把你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數說給小組同學聽。

找一組同學彙報他們收集的數據。

二、新課學習

1、名數

老師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數,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出示。

糖果的質量是0、5千克,小明的身高是1、35米,小紅體操得分是9、25分,小麗的體溫是38、5度。

這些小數分別表示什麼意思呢?你能說說自己收集的小數的含義嗎?

在計量長度、面積、重量、時間時,得到的數都帶有單位名稱,如1米30釐米,125釐米,32千克,30、4千克……等.通常把量得的數和單位名稱合起來叫做名數。

觀察同學們說出的這些名數,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測量的結果,有數有單位;

不同點:有的名數只帶有一個單位名稱,有的名數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位名稱。

帶有一個單位名稱的名數,叫做單名數;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名稱的叫做複名數。

大家能舉出一些單名數和複名數的例子嗎?

3分鐘、7千米、6時15分、78平方米、4噸50千克、5米6分米、20平方釐米、9年、5千米60米。

2、例1

(1)80釐米=()米

引導學生觀察:從這道算式中你發現了什麼?

低級單位的名數能否轉化爲高級單位的名數呢?

應該怎樣改寫?學生彙報: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教師說明:因爲100釐米=1米,80釐米=()米=0、80米,還可以這麼算,80釐米=80÷100米=0、80米,其中的80÷100可以利用小數點移動的規律進行計算,縮小100倍也就是小數點向左移動2位,所以80÷100=0、80。

說一說你更喜歡哪種方法?

討論:比較轉化前後,什麼變了,什麼沒變?

單位名稱變了,數的大小變了,實際的多少沒變。

讓學生舉出幾個由低級單位轉化爲高級單位的例子。

歸納方法:用低級單位的數除以進率,商就是高級單位的數,餘數就是低級單位的數。

練一練

(2)教師出示1米45釐米=()米

這道題與上面的題相比有什麼不同?(是複名數改寫成單名數)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怎樣將複名數改寫成單名數?你是怎樣想的?

首先把1米45釐米寫成1、

米,因爲1米等於1米,所以1米再加45釐米就等於1、45米。還可以這麼想,1米45釐米是145釐米,145÷100=1、45米。

練一練:

4千米180米=()千米

7米6釐米=()米

3、例2

0、95米=()釐米

可以怎樣想?由高級單位名稱改定成低級單位名稱時,要用高級單位的數乘以進率,再加上低級單位的數.

想一想:1、32米=()釐米

可以這麼想:1、32米=1米+0、32米=100釐米+32釐米=132釐米,還可以這麼算:1、32米=1、32×100釐米=132釐米。

三、鞏固練習

1.直接寫出得數。

0、45×10=

1、6×100=

0、056×1000=

40、5÷100=

7、8÷1000=

0、7÷10=

3、06÷10=

3、06÷10=

2.小剛檢查調查表時發現了許多錯誤,你能幫忙把錯誤改正過來嗎?

張佳佳:

體重3、85千克

身高14、3米

早晨喝0、005千克牛奶。

四、課堂總結

1.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是什麼?

2.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和體會?

3.還有什麼疑問?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比例的形成過程,理解比例的意義,掌握組成比例的關鍵條件,並能正確的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2、通過自主探索發現比例的基本性質,能運用比例的性質進行判斷。

3、通過動手、動腦、觀察、計算、討論等方式,使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全面參與教學活動。

4、通過探索國旗中蘊含的數學知識,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和性質。

教學難點:應用比例的意義和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一、滲透情感,導入新課

1、媒體出示國旗畫面,學生觀察,激發愛國情操。

天安門升國旗儀式

校園升旗儀式

教室場景

簽約儀式

師:四幅不同的場景,都有共同的標誌——五星紅旗,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這些國旗有大有小,你知道這些國旗的長和寬是多少嗎?

2、媒體出示國旗的長和寬,並提出問題。

天安門升國旗儀式:長5米,寬10/3米。

校園升旗儀式:長2.4米,寬1.6米。

教室場景:長60釐米,寬40釐米。

簽約儀式:長15釐米,寬10釐米。

師:這些國旗的.大小不一,是不是國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呢?是不是這中間隱含着什麼共同點呢?

師生交流,得出每面國旗的大小不一,但是它們的長和寬隱含着共同的特點,是什麼呢?

3、學生探索,發現問題。

師:每面國旗的大小不一樣,但是它的長和寬中卻隱含着共同的特點,是什麼呢?

學生自主觀察、計算,發現國旗的長和寬的比值相等。

二、認識比例,發現特徵

1、引出比例,理解比例的意義。

媒體出示操場上的國旗和教室裏國旗長和寬。學生計算出兩面國旗的長和寬的比值。

並板書:2.4∶1.6 =3/2

60∶40=3/2

師指出這兩面國旗的長和寬的比值相等,中間可以用等號連接,並指出像這樣的式子叫比例。

並板書:2.4∶1.6 =60∶40

2、認識比例,知道比例各項的名稱。

⑴學生照樣子利用主題圖仿寫一個比例,並說出自己是怎樣寫出來的。

⑵學生嘗試說說什麼叫比例。

⑶教學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稱。

自學課本第34頁的第一段話,初步認識比例各項的名稱。

出示其中一個比例,指出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學生說說自己寫的比例的各項的名稱。

⑷教學比例的另一種寫法,學生嘗試將自己寫的比例換一種寫法。

⑸判斷下列幾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

媒體出示,學生判斷並說出理由。

下面哪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⑴6∶10和9∶15 ⑵20∶5和1∶4

⑶1/2∶1/3和6∶4 ⑷0.6∶0.2和3/4∶1/4

⑹思考:比和比例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學生自主思考,集體交流,瞭解比例和比的聯繫和區別。

3、自主練習,發現比例的基本性質。

⑴媒體出示

8∶4=()∶() 15:10=()∶4 12∶()=()∶5

媒體依次出示三道題,學生獨立完成並思考:爲什麼這樣填?你有其它的發現嗎?

⑵師提出問題:在一個比例中,它們項有什麼特點?

⑶學生觀察以上式子,自主思考,嘗試發現比例的基本性質。

⑷集體交流,發現性質。

學生自主交流,發現:在比例裏,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

⑸觀察自己寫的其它幾個比例,驗證發現。

⑹小結性質

學生嘗試用完整的數學語言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媒體出示學生的發現,教師指出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質。

三、鞏固練習,提高認識

1、基本練習

判斷,媒體出示

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下面哪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⑴6∶3和8∶5 ⑵0.2∶2.5和4∶50

⑶1/3∶1/6和1/2∶1/4 ⑷1.2∶3/4和4/5∶5

2、拓展練習。

比一比,誰寫得多。

在1、2、3、4、5、6、7、8、9這九個數中,任選四個數組成比例,並說說是怎樣寫出來的。

四、總結全課,昇華認識

學生回顧全課,說說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板書設計: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2.4∶1.6 =3/2

60∶40=3/2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60~62頁《分數的意義》。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分數的產生過程,理解分數的意義,能對具體情景中分數的意義作出解釋,能有條理地運用分數知識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掌握分數單位的特點。

2、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是在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產生的,培養對數學的興趣,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1、分數意義的概括。

2、理解單位“1 ”。

教學難點:

突破一個整體的教學。

教學過程:

課前小活動:老師在黑板上寫一個自然數1,問:這是什麼數字?他可以表示什麼意思?這節課我們要學習與自然數1有聯繫的內容,但它又不完全相同。現在就請和老師一起走進課堂吧。

一、直接導入,喚醒舊知

問:到目前爲止,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數字?(整數、小數和分數),然後讓學生舉出分數,老師選一個分數(1/3)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讀出這個分數,問:關於分數1/3,你瞭解了什麼?(分數的組成---分子、分母和分數線,分子分母、分數線分別表示什麼?分數1/3又表示什麼?)

師總結: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今天我們來進一步研究分數,從中揭示課題和板書課題。

二、師:昨天老師佈置了同學們去預習,那分數如1/

3、6/16??是怎樣產生的呢?(分物、測量、計算等得不到整數時,就產生了分數)

三、自主探究,交流建構

(一)、以舊知引入新知。

1、教學一個物體的四分之一

(1)師:出示一個圓片(平均分成四份,塗了一份),讓學生說出1/4,且說出是誰的1/4。然後小組合作學習:各小組拿出自己試先準備的學具(一根繩子、一張長方形紙、一個蘋果等)表示出1/4,老師巡視,個別輔導。最後老師請各組的代表拿出自己所創造的分數四分之一,說一說你是怎樣創造出四分之一的?引導學生說清分別是誰的四分之一。

(2)彙報反饋,進入探究。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的。

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創造。老師有意識的找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的。如一個圓形,一個長方形、一根繩子,一個蘋果,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對比找出共同點,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即板書: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用四分之一表示。

2、教學多個物體的四分之一

(1)師:同學們已經學會找出一個物體的四分之一了,那麼你們能找多個物體四分之一嗎?現在請小組合作討論,如何找出多個物體(四根香蕉、八個蘋果、十二個小三角形)的四分之一?(小組在用學具進行分一分,塗一塗),老師巡視指導,接着讓各小組的代表展示自己組的成果,不足的其它組成員作補充。

(2)彙報反饋,進入探究。

展示學生的作品:讓學生上講臺對着作品分別說:四根香蕉、八個蘋果、十二個小三角形中一根香蕉塗色的、二個蘋果塗色的和三個小三角形塗色的就是它們的四分之一。(多抽幾個小組,達到相互補充,從而達到突破難點)師:一根香蕉塗色的是誰的四分之一?兩個蘋果塗色是誰的四分之一?三個塗色的小三角形又是誰的四分之一?使學生明白這一根塗色的香蕉是這四根香蕉的四分之一。兩個塗色蘋果是八個蘋果的四分之一,三個塗色的小三角形又是十二個小三角形的四分之一。師強調,原來你把這四根香蕉、八個蘋果、十二個小三角形看做了一個整體,這個整體是由幾份組成的,每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四分之一。怎樣才能讓人一眼看出你這四個三角形是一個整體呢?引導學生說出在每個整體外面畫一個集合圈。怎樣讓人一眼看出是四份呢?引導學生用虛線分開。這樣以來別人就能一眼看出你是把誰看做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分,塗色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個四分之一。讓學生用完整的一句語說說自己平均分的四根香蕉、八個蘋果和十二個小三角形如何得到四分之一的複述一遍,爲分數的概念學習做好鋪墊。

(3)進一步理解表示多個物體的四分之一

師:出示教具:12個蘋果圖片,旁邊分別有1/

2、1/

3、1/

4、1/6和1/12,讓學生任選一個分數,在圖中塗色表示出來(小組合作完成),然後讓學生代表回答,主要讓學生說出這麼塗的根據(以誰爲整體,幾個蘋個爲一份)

師:看來一個物體能看做一個整體平均分、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能平均分,一個物體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都能用自然數1表示,我們還給它起了個共同的名字,叫做什麼?這裏的1與上面我們說的1意義完全相同嗎?請看課本61頁中間一句話。(一個物體或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共同的名字叫什麼?思考這裏的1爲什麼加上了引號,使學生明白,這裏的1不僅能表示一個物體,還能表示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所以加了雙引號表示特定的含義。

(4)、理解分數的意義

①在練習紙上想辦法創造出你想表示的分數。學生彙報作品。學生一邊展示給大家看一邊說,說完把作品貼在黑板上。如把14個梯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表示單位1的二分之一;6個汽球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表示單位1的三分之二??

②對比這幾幅圖,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小組交流。學生彙報交流的結果。師總結像這樣平均分成2、3、4份??都可以說成平均分成若干份,若干份可以是比1大的任何一個自然數。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表示,引出分數的意義。讓學生看書61頁,什麼叫分數。讓學生讀一讀,找出重點詞,畫出着重符號,讀一讀,讀出重點詞,邊讀邊理解其中的含義。

(5)理解分數單位的含義

剛纔大家動手分出了很多分數,這一部分都是幾分之一,這些表示幾分之一的分數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是什麼,請完成課本62頁最上面的做一做,然後看62頁中間一段話和,讓學生自己理解什麼是分數單位。

師反饋:對照剛纔學生分的幾分之一說,這裏表示其中1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也就是二分之一可以是一個分數單位。三分之一也可以是分數單位??,那麼四分之三的分數單位是什麼,六分之五里面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三、鞏固練習:

課本第63的第1、2、3、4題,第64頁的第8題。

四、回顧本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

蘇教版P40頁例3、練一練及練習九的3----7題。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的意義,掌握組成比例的關鍵條件,並能正確的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2.通過動手、動腦、觀察、計算、討論等方式,使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全面參與教學活動。

教學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並能正確地組成比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每週一的早上我們學校都要舉行莊嚴的升國旗儀式,那麼,你們對國旗都有哪些瞭解呢?(生自由回答)

師:同學們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說明你們都很熱愛我們的國家,希望你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做一個有用的人,把我們的國家建設的更加美好!五星紅旗是莊嚴而美麗的,並且它與我們數學也有着密切的聯繫,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要研究的內容:比例(板書課題:比例)

師手指課題:從課題中我們不難看出,比例和比有一定的關係,你們還記得比的意義嗎?(學生回答)

好,那下面我們就先來用比的知識解決幾道題。(出示四幅圖在一起的)

2釐米

3.2釐米

4.8釐米

3釐米

6.4釐米

4釐米

9.6釐米

6釐米

二、新授

師:畫面上出現了四幅不同大小的國旗,請同學們任選兩面國旗來算一算它們各自長與寬的比值是多少?然後觀察結果,你能發現什麼?

(學生板演,觀察到比值相等,教師板書:兩個比相等)

師:那我們就可以將這兩個比用等號連接。(教師板書學生彙報的兩個相等的比)

教師邊指着這組相等的比一邊說:好,像這樣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把定義補充完整)。這就是比例的意義(把課題板書完整)請同學們齊讀。

請同學們再默讀一遍比例的.意義,思考:想要組成比例必須要具備哪些條件?(學生回答,等式;有兩個相等的比)

(教師再強調:一定是比值相等的兩個比才能組成比例。)

師:你還能從四面國旗中找出哪些比例?

(學生寫在練習本上,然後彙報。教師板書)

師:我們在學習比的時候,可以把比寫成分數的形式,比如:60:40=60/40,那比例也能寫成分數的形式嗎?怎麼寫?(學生口答)

?師:我們剛纔一直在強調比和比例的聯繫,那麼比就是比例嗎?

學生從形式上區分:比由兩個數組成;比例由四個數組成。

學生從意義上區分:比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係;比例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

三、鞏固應用

(一)數的比例

課本.40頁練一練。(學生彙報比值是否相等,所以成不成比例。教師板書比例式)

(二)形的比例

出示兩個具有放大關係的三角形

3釐米

5釐米

4.5釐米

7.5釐米

師:哪位同學能分析一下這個圖形?(學生講這是兩個相似的三角形,幾個數字分別是它們的底和高。然後彙報比例)

(三)生活中的比例

師:通過剛纔的幾組題,我們進一步弄清了比例的意義,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生活中的比例吧!

1、課本41頁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小組訂正交流。)

2、小明買了3本筆記本花了9元錢,李剛買了5本同樣的筆記本花了15元。(你能根據題中的數據寫出幾組比例式嗎?並說出理由。)

四、總結

師:這節課,大家都非常的積極和認真,老師相信你們的收穫肯定很多,那誰來說說本節課有什麼收穫?(學生自由說)

師總結:同學們說的很好,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比例,並會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還會自己根據數據組比例,看來同學們這節課真是掌握了不少的知識。

五、課堂檢測

1、下面哪些組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如果能,在()打對號。

10:2和35:42()0.6:0.2和:()

:4和3:():和12:8()

2、在下面的六個比中,選擇兩個比組成比例。

::4:71.4:2.8:10:15

3、寫出比值是的兩個比,並組成比例。

4、小強3分鐘走了180米,小剛1小時走了3.6千米。小強說他們各自所走的路程和時間的比能組成比例,小剛說不能組成比例。請問:誰說的對?

六、佈置作業

課本練習九4題、7題

標籤: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