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一棵小桃樹教學設計

設計1.96W

作爲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一棵小桃樹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棵小桃樹教學設計

一棵小桃樹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學習、領會託物言志的手法,通過品析描寫小桃樹的語句讀出小桃樹的特點,並運用比較的閱讀方法,尋找小桃樹和“我”的成長過程中的共性,體會作者寄寓在小桃樹中的獨特情思。

2、學會運用教讀課文所習得的方法,借用助讀系統自讀課文,提升自讀能力。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今天要學習《一棵小桃樹》,課前大家進行了預習,這篇文章在寫法上與第五單元中哪篇課文是一樣的呢?(《紫藤蘿瀑布》,託物言志)

哪位同學能結合《紫藤蘿瀑布》的內容說說什麼叫託物言志嗎?(託物言志:通過描寫客觀事物某方面的特點來寄託作者的某種情感、志趣。)

我們應該怎麼來讀託物言志類的文章呢?(板書:抓住事物特點,品悟物中情志)《一棵小桃樹》也是託物言志類的文章,今天這節課我們就通過品讀小桃樹的特點,體悟其中蘊含的情志。

二、品讀賞析,把握形象

思考:你眼中的小桃樹具有怎樣的特點?

我們怎麼讀出事物的特點呢?哪位同學能夠回顧一下,我們怎麼讀出紫藤蘿的特點的?

(板書:品讀描寫語句,抓住關鍵字詞)課前我們預習了這篇自讀課文,對文中的重要詞句進行了品析,接下來就請同學們展示課前的自主閱讀成果。

1、教師品讀示範:在大家上臺展示之前,老師先來給大家品讀文中的一個語段。

第2段:“纖纖的生靈兒,枝條已經慌亂,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裏,三點兩點地在黃水裏打着旋兒。啊,它已經老了許多呢,瘦了許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顏全然褪盡了。”

品讀:“慌亂”“老”和“瘦”這三個詞語賦予了小桃樹人的情態,生動地寫出了小桃樹在風雨中左搖右晃、苦苦掙扎的樣子,枝條“慌亂”,在風雨裏“哆嗦”,花兒片片落地,褪盡了“楚楚容顏”,小桃樹瘦了,老了,這是一棵瘦弱的小桃樹。(板書關鍵詞:瘦弱)

2、學生品讀預設:哪位同學上來試一試?注意不重複老師講過的段落,並板書關鍵詞。

第4段:它長得很委屈,是彎了頭,緊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開身來,瘦瘦的,黃黃的,似乎一碰,便立即會斷了去。

點評:“瘦瘦的”,“黃黃的”,一碰似乎就斷的樣子,誇張地表現了小桃樹的脆弱。

第9段:可我的小桃樹兒,一顆“仙桃”的種子,卻開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兒單薄得似紙做的,沒有肉的感覺,沒有粉的感覺,像患了重病的少女,蒼白白的臉,又偏苦澀澀地笑着。

點評:你抓住了比喻和疊詞,從花色和瓣片的特點中,讀出了一棵柔弱中帶着堅強的小桃樹。

第13段(2):雨還在下着,我的小桃樹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掙扎起來,一樹的桃花,一片,一片,溼得深重,像一隻天鵝,眼睜睜地羽毛剝脫,變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

點評:你抓住了“千百次”和“一片”這兩個反覆出現的數量詞和比喻的手法,讓我們看到了一棵被風雨摧殘卻依然挺立的堅韌頑強的小桃樹。

第13段: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剎那,我突然看見那樹兒的頂端,高高的一枝兒上,竟還保留着一個欲綻的花苞,嫩黃的,嫩紅的,在風中搖着,抖着滿身的雨水,幾次要掉下來了,但卻沒有掉下去,像風浪裏航道上的指示燈,閃着時隱時現的嫩黃的光,嫩紅的光。

點評:風雨中搖搖欲墜卻堅強地挺立的花苞仿若指示燈,閃着“嫩黃”“嫩紅”的光,不復以往的蒼白,這頑強的生命力可真叫人歎服!

第6段:它長得很慢,一個春天,才長上二尺來高,樣子也極猥瑣。

點評:你關注到了形容詞“猥瑣”,副詞“才”“極”“很”,看到了小桃樹成長的緩慢,讀到了一棵可憐的小桃樹。

第8段:一擡頭,卻看見天黑的時候,在窗下坐着,一擡頭,卻看見我的小桃樹了;它竟然還在長着,彎彎的`身子,努力撐着的枝條,已經有院牆高了。

點評:“彎彎”和“撐着”這兩個詞把小桃樹把小桃樹艱難但努力向上生長的姿態描寫出來了,這是一棵堅強的小桃樹。

第10段:花幸好並沒有立即謝去,就那麼一樹,孤孤地開在牆角。我每每看着它,卻發現從未有一隻蜜蜂去戀過它,一隻蝴蝶去飛過它。可憐的小桃樹!

點評:“孤孤”這個疊詞把小桃樹無人理會的孤單寫出來了,小桃樹真是可憐。

小結:謝謝同學們分享,大家關注到了文章中描寫小桃樹的語句,抓住其中的關鍵詞細緻地品讀,讓我們看到了一棵瘦弱自卑、孤單可憐的小桃樹,也讓我們看到了一棵不屈不撓、勇敢堅強的小桃樹。

(預習質疑:文章出現多次“我的小桃樹”,作者爲什麼不稱小桃樹爲“它”,卻稱其爲“我的小桃樹”呢?——郭鈺璇,沙希衡,王鵬,陳睿)

這樣的一棵小桃樹,“我”喜歡怎麼叫它呢?這些同學是有心人,發現了文章中多次出現的“我的小桃樹”,文中第個旁批也提醒我們閱讀的時候要多關注文中反覆提及的詞句。作者爲什麼稱小桃樹是“我的小桃樹”呢?(課後閱讀提示:這棵小桃樹和“我”有着特殊的聯繫,小桃樹就是“我”自己。)既然如此,“我”和小桃樹之間應該是有着相似之處的。

三、合作探究,體悟情感

思考:“我”和小桃樹有哪些相似之處?

通過品讀描寫小桃樹的語句,我們讀到了一棵瘦弱自卑、孤單可憐、不屈不撓、勇敢堅強的小桃樹,接下來請同學們在文中圈畫能體現作者成長經歷的語句,小組內部合作交流,然後請代表來說說“我”和小桃樹有哪些相似之處。

1、小桃樹——瘦弱,孤單,不被重視,不被關注

“我”——渺小,幼稚,天真,孤獨

第7段:也就在這年裏,我到城裏上學去了。走出了山,來到城裏,我才知道我的渺小:山外的天地這般兒大,城裏的好景這般兒多。我從此也有了血氣方剛的魂魄,學習呀,奮鬥呀,一畢業就走了上了社會,要轟轟烈烈地幹一番我的事業了;那家鄉的土院,那土院裏的小桃樹兒便再沒去想了。

第8段:但是,我慢慢發現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來有人世的大書,我卻連第一行文字還讀不懂呢。我漸漸地大了,脾性兒也一天一天地壞了,常常一個人坐着發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

明確:縮在角落的卑微,身處城市的“渺小”,“我”和小桃樹的成長環境都是這樣的惡劣;“一個人坐着發呆”,無人關注的落寞,“我”和小桃樹都品嚐過孤獨的滋味;慢慢發現了自己的“幼稚”、“天真”、“無知”,“我”和小桃樹成長的經歷如此相似,都承受着風雨的打擊和生活的磨難。

2、小桃樹——期待開花結果,不屈不撓

“我”——渴望夢想成真,堅強執着

第3段:好多年前的秋天了,我們還是孩子。奶奶從集市上回來,帶給了我們一人一顆桃子,她說:都吃下去吧,這是一顆"仙桃";含着桃核兒做一個夢,誰夢見桃花開了,就會幸福一生呢。我們都認真起來,全含了桃核爬上牀去。我卻無論如何不能安睡,想這甜甜的夢是做不成了,又不肯甘心不做,就爬起來,將桃核兒埋在院子角澆的土裏,想讓它在那蓄着我的夢。

明確:小桃樹一個在角落裏等待着破土發芽的桃核有一個開花結果的夢,而“我”懷着“幸福一生”的憧憬,蓄着“幸福一生”的夢,結合背景可以知道作者蓄着的或許還有文學夢。(提醒關注閱讀提示:小桃樹是夢的化身,夢的精靈。板書:心懷夢想)

第4—8段小桃樹:“在角落的地方,拱出一點嫩綠兒”,“它卻默默地長上來了”“它長得很慢,一個春天,才長上二尺來高,樣子也極猥瑣”“它竟然還在長着,彎彎的身子,努力撐着的枝條,已經有院牆高了”

我:“我卻不大相信,執着地偏要它將來開花結果哩”“但我卻十分地高興了:它是我的,它是我的夢種兒長的。我想我的姐姐弟弟,或許已經早忘卻了,他們那含着桃核做下的夢,但我的桃樹卻使我每天能看見它。我說,我的夢是綠色的,將來開了花,我會幸福的。”

明確:不被關注、不被看好的時候可能恰恰是爲夢想蓄積力量的時候。“我”和小桃樹一樣,都沒有停下追求夢想的腳步。(板書:執着追求)

第9—14段小桃樹:“雨還在下着,我的小桃樹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掙扎起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剎那,我突然看見那樹兒的頂端,高高的一枝兒上,竟還保留着一個欲綻的花苞,嫩黃的,嫩紅的,在風中搖着,抖着滿身的雨水,幾次要掉下來了,但卻沒有掉下去,像風浪裏航道上的指示燈,閃着時隱時現的嫩黃的光,嫩紅的光。”

我:“我心裏稍稍有些了安慰。啊,小桃樹啊!我該怎麼感激你,你到底還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會開嗎?你開的是灼灼的嗎?香香的嗎?我親愛的,你那花是會開得美的,而且會孕出一個桃兒來的;我還叫你是我的夢的精靈兒,對嗎?”

明確:一棵歷經風雨仍然昂頭抗爭的小桃樹,一個不屈不撓追求夢想的“我”。

總結:心懷夢想、執着追求是“我”和小桃樹精神的共鳴、靈魂的交響。其實,卑微中蓄積的夢想更爲難得,弱小者的堅強更加可貴,飽經磨難後的執着更令人動容。

鏈接材料:

“我很瘦,有一張稀飯灌得很大的肚子,黑細細的脖子似乎老承負不起那顆大腦袋……”

“當我讀完國小,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國中後,便又開始了更孤獨、更困頓、更枯燥的生活。”

當作者其他《月跡》獲《散文》雜誌優秀散文獎後,他回來對朋友說:“那朵桃花纔開。”

執着追夢的情志其實也可以借其他的事物來寄託的,作者爲什麼偏偏要借小桃樹來訴說自己的心聲呢?

(生答)不僅因爲作者瘦弱單薄的外表、充滿磨難的成長經歷跟小桃樹是相似的,更因爲作者在艱難的處境中執着奮鬥最終開出了夢想之花的精神與小桃樹的內在品格是相契合的。所以使用託物言志的手法,我們選擇寄託情志的事物不僅要外形、經歷方面與我們相似,而且應該在精神上與我們高度的契合。

四、以物寄志,抒寫心夢

作者的夢,是那棵瘦弱的小桃樹,飽經風雨仍然昂起頭執着地追夢。

如果要抒寫你的夢,你會選擇什麼事物呢?請依照下面的句子進行仿寫。

我的夢,是那片青翠的爬山虎,從不停下向上攀爬的腳步。

我的夢,是......

五、課後作業:拓展閱讀

必做:讀《每日一篇》最後一頁《醜石》,說說作者借一塊醜石表達了怎樣深沉的感慨。

選做:拓讀散文集《月跡》,試着比較作者和宗璞的散文在語言風格和寫作手法方面的異同。

一棵小桃樹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的

1、自讀文章,把握閱讀散文的方法,培養學生自讀能力。

2、品析描寫小桃樹的語句,體會作者對小桃樹的獨特情感。

3、託物言志、雙線交織的寫法

4、理解文章讚美小桃樹頑強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義,加深學生對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二、重點目標:

託物言志的寫法和作者抒發的情感,自讀能力的培養。

三、教學過程

課文導入,瞭解自讀學情: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賈平凹先生的一篇散文,你自讀這篇文章,你讀出了什麼?

學生回答有所感悟即可,教師要從學生的閱讀感受中準確地把握班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難點。

關注課文旁批,理解自讀要求:這篇自讀課文,編者爲我們做了幾處旁批?其中哪幾處是提問的?你自己能解決問題嗎?

編者在《一棵小桃樹》中標註了五處旁批。①尋常的情景,不尋常的情感。②課文中一些描寫反覆出現,比如多次描寫小桃樹“沒出息”。散文中這類地方,往往寄託着深意,要仔細體會。③是什麼使我遺忘了小桃樹?④“蓄着我的夢”的桃核長成了樹,而且真的開了花。作者僅僅在寫花嗎?⑤“我”的情感在這裏來了一個轉折,您讀出來了嗎?

五處旁批,後三處提問,教學中利用這三處提問引導學生思考文章的內容、作者情感以及相關主旨。

五個旁批當中哪個是告訴我們閱讀這類散文的方法的?

即第二處:課文中一些描寫反覆出現,比如多次描寫小桃樹“沒出息”。散文中這類地方,往往寄託着深意,要仔細體會。

這樣引導學生閱讀第四段中這棵“沒出息”的小桃樹的描寫,品味語言,感受深意。第四段教師做出指導示範,再放手學生找出並有感情地朗讀其他寫這棵“沒出息”的小桃樹的語句,重在感受品味,課堂上不做細緻的.研讀品析。

同學們,作者爲什麼要花這麼多筆墨寫這棵“沒出息”的小桃樹?——理解小桃樹中的深刻含義,理解本文託物言志、雙線交織的寫法。

最後一處旁批引領思考,即文章第一個旁批“尋常的情景,不尋常的情感”,理解散文閱讀重在悟情。《一棵小桃樹》的第一段文字研讀:“我常常想要給我的小桃樹寫點文章,但卻終沒有寫就一個字來。” 文章一開頭就飽含着作者對小桃樹的一往情深,“常常”一詞尤見感恩懷念之深。

問:如果作者只能寫一個字,來寫他的小桃樹,你覺得,他會寫哪個字?以此問把整節課推向高潮,打開學生閱讀思維的大門,進一步理解本文複雜深沉的情感和精神內涵,加深學生對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一棵小桃樹教學設計3

【選材】

1.視頻:《朗讀者》(賈平凹)、《經典詠流傳》(《陋室銘》、《梅花》);

《感動中國》(耶魯村官秦玥飛)

2.故事分享:農村詩人餘秀華、白茹雲;

3.美文欣賞:散文《百合花開》(林清玄)。

【設計思路】

本冊教材屬於新編教材,新編語文教材的突出特點是雙線組織單元結構,強化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和實踐性,採用“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雙線組織單元的結構。

雙線組織單元結構既強調語文與生活的聯繫,重視主流文化與傳統文化的滲透,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又保證了語文綜合素養的基本訓練,使得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的培養與訓練更爲清晰.本着這個原則和標準,所以我選取了《朗讀者》、《經典詠流傳》和《感動中國》這三個最能體現人文主題、滲透傳統文化,也利於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方面的素材作爲《一棵小桃樹》的課前準備素材,目的是:讓學生意識到語文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同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培養學生的閱讀品味。

其次,選取的這類素材與《一棵小桃樹》所蘊含的生活哲理和要求學生習得的語文素養是一脈相承的。

散文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和重點,也是考試的重難點,它行散而神不散的特點,常常讓學生陷入“讀懂了卻說不出、道不明,更不知如何下筆和表達感悟”的困境。

著名教育家顧明遠教授曾說,語文課不要侷限於課堂上的幾篇課文,要努力促進學生讀書。課講得好就是不限於課堂內的幾篇課文,一學期讓學生閱讀上百篇文章。讓學生更多的學習,更多的讀書。

所以面對剛步入中學階段的七年級學生,我也選取了林清玄的《百合花開》這篇較淺顯易懂的散文,遵循由易到難的、有層級序列的梯度結構來設計本課的教學,便於學生接受、理解和品讀散文。

再者,在教學中搭建適合學生交流、探究的平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探究能力(這些能力將在“初讀、研讀、賞讀、質疑、創讀”這些環節得以體現),強調學生自主活動和體驗,引導學生在語文綜合實踐中獲得語力能力。

這樣的設計安排,旨在通過閱讀、品鑑淺顯易懂而又內涵豐富的散文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同時也實現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七年級下冊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也是自讀課文。在本單元的學習中,要注意思考作者是如何通過常見事物來表達哲理感受的:前一課是教讀課《紫藤蘿瀑布》,作者由讚美眼前的藤蘿花,到回想舊日的藤蘿花,在比較中表現時代的影響和社會的變遷;而《一棵小桃樹》中小桃樹的成長過程和“我”的人生經歷,一明一暗兩條線索展示事物發展的過程。兩篇託物言志的抒情散文,對“物”的客觀描摹和情志意趣的表達均不同,所以在教學中要依據具體文本,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重點落實文本的教學重難點。

接下來是《外國詩二首》,一首是俄國詩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首是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未選擇的路》。兩首詩語言淺易,實則蘊含深邃的哲理:前者寫於詩人被監禁時期,在這樣的情景下,詩人仍然滿懷生活熱情,以勸告的口吻,熱誠坦率地表達自己樂觀堅強、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後者詩人抓住林中岔道這一具體意象,用象徵的手法來闡發如何抉擇人生道路這一生活哲理。

【學情分析】

學生現在處於七年級下的階段,有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對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而本文很多內容是從兒童的角度敘述和描寫的,因此容易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本文是自讀課文,學生運用在教讀中的閱讀經驗,自主閱讀,進一步強化閱讀方法,針對文章涉及的哲理方面,老師做好引導,要努力促成小組合作探究、共同研讀,努力提高學生自主閱讀、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體會小桃樹的形象所寄託的感情並從文中感悟生活所蘊含的哲理。

2.通過學習本文借所寫之物來抒寫自己的理想、情志的寫作方法,感知“託物言志”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體會作品情感,感悟生活內涵。

2.品味語言,體會本文平淡質樸而又韻味十足的語言特色,感知“託物言志”的寫作方法。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交流展示;點撥深化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前置學習】

1.收看《朗讀者》《經典詠流傳》《感動中國》相關視頻; 2.故事分享:農村詩人餘秀華、白茹雲; 3.美文欣賞:《百合花開》(林清玄)。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1分鐘)

引用蘇格拉底的話(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爲夢想而奮鬥)導入。(幻燈片展示)

過渡語:今天我們將通過《一棵小桃樹》這篇文章來了解作家賈平凹的爲理想而戰的奮鬥史。

板書課題:一棵小桃樹

【本版塊設計意圖:通過前置學習的氛圍營造,達到“授之以欲”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用名人名言導入,以“語言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創設“有溫度”的學習氛圍。】

二、初讀(4分鐘)(自主學習)

【課前預習檢查】(幻燈片展示)

(一)作家、作品簡介;

(二)自由誦讀,注意以下字詞的讀音(幻燈片展示); (三)談談初讀感受。

1.生:談初讀感受;

2.師:引導學生分析小桃樹這一形象;

過渡語:究竟是怎樣一棵小桃樹能讓人如此記憶深刻呢?(進入下一環節)

板書:易讀錯的字(摞、撂)

【本版塊設計意圖:通過自主預習和初步感知,形成個體自己的情感體驗。】

三、研讀(15分鐘)(合作探究、點撥深化)

(一)這是一棵怎樣的小桃樹?(幻燈片展示)

過渡語:如此普通平凡的小桃樹何以讓作者牽腸掛肚啊?(進入下一環節)

(二)小桃樹在生長過程中“我”爲什麼那麼關心愛護它?這運用了什麼手法?(幻燈片展示)(合作探究)

1.生:小組討論後發言

2.師:引導

過渡語:詩言志、文亦言志。(進入下一環節) (三)作者想通過小桃樹告訴我們什麼?(點撥深化)(幻燈片展示)師引導:就你平時收集的資料,哪些人具有小桃樹這樣的特質?【亮點】

過渡語:愛因斯坦曾說: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了這篇文章,你還有哪些疑問?(進入下一環節) 【本版塊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個人展示及教師點撥,適當補充相關有影響力的人物事蹟,昇華本文所傳達的生活智慧和哲理。】

四、學貴有疑(5分鐘)(幻燈片展示)【亮點】

(一)自由質疑,小組合作釋疑

(二)全班釋疑(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

過渡語: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哲理,必然在字裏行間傾注了他的情感,所以我們的感觸如此之深。(進入下一環節) 【本版塊設計意圖:檢驗學生學習本課的所得,生成自身的學習成果。】

五、賞讀(5分鐘)

輕聲朗讀課文,畫出你喜歡的句子,有感情地讀出來,仔細體會語言上的特色,並談談你的感受。(幻燈片展示) (一)學生自由品味,小組交流合作,全班展示

(二)師:引導總結賞析句子的方法〖內容﹢形式(方法)﹢情感〗

【本版塊設計意圖:通過品味、體會本文平淡質樸而又韻味十足的語言特色,明確賞析句子的方法。】

六、創讀(10分鐘)(交流合作)

(一)蒐集相關資料:

採用了託物言志的方法寫作的詩、文。(幻燈片展示) (二)課堂展示蒐集的成果。

(學生自由品味,小組交流合作,全班展示) 【本版塊設計意圖:通過分享積累的運用了託物言志方法寫作的詩和文,感受“詩言志、文亦言志”的語言的含蓄美,爲寫出高質量的文章做鋪墊。】

七、結束語【亮點】

相信每個熱愛生活的人都對未來有所期待,送給同學們幾句話:

即使生活在陰溝裏,也要記得仰望星空;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一棵小桃樹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的

1、自讀文章,把握閱讀散文的方法,培養學生自讀能力。

2、品析描寫小桃樹的語句,體會作者對小桃樹的獨特情感。

3、託物言志、雙線交織的寫法

4、理解文章讚美小桃樹頑強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義,加深學生對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二、重點目標:

託物言志的寫法和作者抒發的情感,自讀能力的培養。

三、教學過程

(一)課文導入,瞭解自讀學情: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賈平凹先生的一篇散文,你自讀這篇文章,你讀出了什麼?

學生回答有所感悟即可,教師要從學生的閱讀感受中準確地把握班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難點。

(二)關注課文旁批,理解自讀要求:這篇自讀課文,編者爲我們做了幾處旁批?其中哪幾處是提問的?你自己能解決問題嗎?

編者在《一棵小桃樹》中標註了五處旁批。

①尋常的情景,不尋常的情感。

②課文中一些描寫反覆出現,比如多次描寫小桃樹“沒出息”。散文中這類地方,往往寄託着深意,要仔細體會。

③是什麼使我遺忘了小桃樹?

④“蓄着我的夢”的桃核長成了樹,而且真的開了花。作者僅僅在寫花嗎?

⑤“我”的情感在這裏來了一個轉折,您讀出來了嗎?

五處旁批,後三處提問,教學中利用這三處提問引導學生思考文章的內容、作者情感以及相關主旨。

(三)五個旁批當中哪個是告訴我們閱讀這類散文的方法的?

即第二處:課文中一些描寫反覆出現,比如多次描寫小桃樹“沒出息”。散文中這類地方,往往寄託着深意,要仔細體會。

這樣引導學生閱讀第四段中這棵“沒出息”的小桃樹的描寫,品味語言,感受深意。第四段教師做出指導示範,再放手學生找出並有感情地朗讀其他寫這棵“沒出息”的小桃樹的語句,重在感受品味,課堂上不做細緻的研讀品析。

(四)同學們,作者爲什麼要花這麼多筆墨寫這棵“沒出息”的小桃樹?——理解小桃樹中的深刻含義,理解本文託物言志、雙線交織的寫法。

(五)最後一處旁批引領思考,即文章第一個旁批“尋常的情景,不尋常的情感”,理解散文閱讀重在悟情。《一棵小桃樹》的第一段文字研讀:“我常常想要給我的小桃樹寫點文章,但卻終沒有寫就一個字來。” 文章一開頭就飽含着作者對小桃樹的一往情深,“常常”一詞尤見感恩懷念之深。

問:如果作者只能寫一個字,來寫他的小桃樹,你覺得,他會寫哪個字?以此問把整節課推向高潮,打開學生閱讀思維的大門,進一步理解本文複雜深沉的情感和精神內涵,加深學生對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